關於光華六號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Eagle  於 2003/11/03 04:15
關於光華六號

看了這期全防的光華六號線條圖後, 我覺得其實它並沒有原來想像的這樣糟, 甚至還蠻有潛力的. 原因是﹕

1. 最常被批評的船樓太高, 其實是因為前甲板乾舷太低, 以及後方雄二結構太高. 如果前甲板裝上了舷牆, 則外觀上看來乾舷高度與艦橋高度的比例就不會如此突兀. 而裝上低高度的舷牆並不是多難的事, 既不會影響火砲射界也不會影響匿蹤性能.

至於後方雄二結構太高的問題, 可能是因為這艘原型艇使用的是退役陽字號上拆下的現成雄二發射箱, 由於這發射箱太長的關係, 只好調高它的舉升角度使其能容納於有限寬度的舯甲板. 量產型若能有量身定作的發射箱, 它的舉升角度就可以降低, 從而整個雄二結構高度也可降低. 如此一來整艇就更流線型了.

2. 光六已經預留防空甲板與防空飛彈的空間, 而圖上防空飛彈的線條很明顯的就是刺針DMS型. 若此設計真的落實在量產型上, 則光六的自衛能力也就不是不堪一擊了. 到底光六不會出遠洋獨立作戰, 而是利用岸邊複雜背景掩護在近海突擊, 也必定有其它大型艦隻或者岸基雷達提供目標資料, 敵機若追擊光六, 若是高飛搜尋光六則得小心後面這些撐腰老大的遠程防空火力, 若低飛避開這些遠程防空火力, 則得小心抓到光六時也被刺針釘到了.

3. 光六還預留有不少改良的空間, 比如前方甲板可貫穿裝設40快砲, 因為前方甲板下設計的是餐廳﹑廚房﹑彈藥庫與儲藏室. 以飛彈快艇的特點而言, 不可能出海長期作戰, 所以餐廳與廚房的空間是可以省去, 或者至少可以壓縮的. 再說40快砲的自動裝彈機並不會佔據甲板下太多空間. 若國軍新開發的40快砲可以裝上匿蹤外殼, 裝設於光六前甲板上, 並於主桅再加設一個小型的射控雷達, 提供40快砲﹑刺針DMS與雄二最基本的射擊數據, 則其攻擊與防禦能力都會更上一層樓.

4. 另外我建議光六應該增強軟殺設備, 如增加干擾火箭的數量. 因為船體大小已經不容許任何的硬殺武器裝設了.



NO:302_1
旁觀者2  於 2003/11/03 15:44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增加干擾火箭的數量. 因為船體大小已經不容許任何的硬殺武器裝設了.

40砲可兼做硬殺吧 而且台版L70可選擇彈藥 雖然效果想當然耳不好 聊勝於無吧



NO:302_2
伊雲  於 2003/11/03 17:15
Re:關於光華六號

這樣就還要裝貴貴的搜索與射控雷達
拿40砲打漁船的價碼和打飛彈是有差的

NO:302_3
EFA  於 2003/11/03 18:38
Re:關於光華六號

請問一下

光華六號在這次尖端科技中提到
價格約2000多萬.比起數億圓的外國艦好上許多

不知道這句話的評比是什麼標準呢??
該不會是拿光華跟勃克級的比??

另.光華六號的自製程度如何?


NO:302_4
熾獸  於 2003/11/04 02:32
Re:關於光華六號


伊雲  於 2003/11/03 17:15
Re:關於光華六號

這樣就還要裝貴貴的搜索與射控雷達
拿40砲打漁船的價碼和打飛彈是有差的


在防空戰術上40砲是有一定的威力在(打直昇機很好用)
光六有裝置一組雷達可以做導引40砲使用(不過沒有測高)
如果加上在劍一車載上的自有雷達系統的話,基本上就用導引
射擊功用(為天弓主動尋標器改進而來),不用還是要中科院和
聯勤的合作發展出匿踨砲塔,才能發揮應有的匿踨能用~
以提高在戰時的生存能力
>光華六號的自製程度如何
只有60%~70% 因為引擎還不是自製(沒有動力還不是一條空船)
其他台灣就有能力製造了,只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雷達當然不是
小弟拙見請各位大大多多見諒


NO:302_5
熾獸  於 2003/11/04 02:39
Re:關於光華六號

補充一下,匿踨砲塔裡
整合自動進彈機,和雷達系統
射控系統,砲管收藏系統等...

至於雄二可能是拆自907富陽的


NO:302_6
BERN  於 2003/11/04 09:59
Re:關於光華六號

看完全防的光六介紹後,我對光六的匿蹤能力很懷疑,尤其是前後甲板的T75機砲,我實在想不出除了用來掃射漁船外還有其他的用途,更不論他對匿蹤性的影響,
說句實話:當初我聽到光六是由海軍設計時,心理就很擔心,家父在中船工作將近30年,也曾參與過成功級試作艦的建造,依他所言:當初海軍派來與他們接觸的代表,對於造船這回事根本就是一問三不知,何論設計呢!

NO:302_7
伊雲  於 2003/11/04 10:43
Re:關於光華六號

在防空戰術上40砲是有一定的威力在(打直昇機很好用)
光六有裝置一組雷達可以做導引40砲使用(不過沒有測高)
如果加上在劍一車載上的自有雷達系統的話,基本上就用導引
射擊功用

除了在惡劣天候外,效果和人工射擊差不多
但是天候惡劣時船員早就吐的不成人樣了,船也不會出海

加上缺乏適當的對空雷達,就算是裝上更好的射控雷達,拿來防空效果一樣很差,特別是C701的射程接近20公里,阿共也犯不著拿直昇機飛到40砲的射程裡,何苦付出價格及耐波性下降的代價裝一個只有機會打漁船和快艇,想擊落飛彈得靠媽祖保佑的整合砲塔上?


NO:302_8
No.1 M. E.  於 2003/11/04 17:57
Re:關於光華六號

出門執勤,有個自我防衛的基本武器,是必然的!而在一定的作為下,當也不用強求非如何不可!

試想,它的攻擊武器就是只有雄二,完全的是針對大型艦隻,基本上只在授命後發動突擊的條件而已,若本身也遇到一些不測時─就單指在水面上的,如沒有給予一個基本的自我防衛武器,本還有機會逃生時,却就因為反而缺此小小一環而就斷送?比如動力故障時,遭遇霄小圍堵時,機會的偶然也要面對海盜夾擊時等。

所以個人認為,在一定的條件作戰下,帶個不會影響暱踪的武器是必要的,例如─刺針、五○機槍(不用時可以不架在外)、個人用的自動連發槍枝等。然如有固定的配備下,知其武裝者,也就不會輕易前來找碴了!如果在成本的考量下、暱踪不受影響下,有個較重的機砲防衛,遇到了機帆船、海盜船也就不用單心!


NO:302_9
伊雲  於 2003/11/04 18:02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果連臨近海域都能遇到50機槍解決不了的海盜,那也別期望這樣的海軍能保衛國家了

海巡帶著65K2就敢出門了


NO:302_10
chin  於 2003/11/04 23:29
Re:關於光華六號

覺得還是不要裝20快砲,如果目的只是要護魚臨檢,五○機槍威嚇小漁船已綽綽有餘;如需要與中共海軍玩艦砲PK,人工射控的20快砲對付雙37、雙30快砲實在吃虧... 不如不裝,躲的遠遠用雄二K...

前甲板去除20快砲後,可以裝低高度舷牆放救生艇(像海鷗快艇一樣配置前甲板),艦橋後方位置架兩挺五○機槍剛剛好

雄二發射箱的尺寸受限於雄二本身的大小,雄二不修改的情況下發射箱能縮多小是個疑問,不如善用後甲板拆除20快砲的空間,雄二發射箱改朝斜前方裝設(像法國戰士級快艇)以降低發射箱舉升角度...


NO:302_11
BWS  於 2003/11/04 23:52
Re:關於光華六號

口徑不是重點
穩定才是首選
用點自穩裝置吧
http://www.eo.kollmorgen.com/product_spec25.html
否則海象一差,連驅離漁船都能打到別人大腿


NO:302_12
伊雲  於 2003/11/05 00:21
Re:關於光華六號

穩定才是首選

所以只裝20mm機砲,射手的肩膀是最好最便宜的穩定器
而且20mm機砲的「唬人指數」比較高

雖然說戰時只是當火力載台而已,但是平時還是得幫忙漁民趕大陸漁船

伊雲流喊話:「前面的漁船再不他媽的給我停下來,老子手中可以貫穿裝甲車的機砲,保證把你打爛到你老媽和你家的狗都認不出來」


NO:302_13
布蘭妮  於 2003/11/05 09:33
Re:關於光華六號

只有60%~70% 因為引擎還不是自製(沒有動力還不是一條空船)
引擎外購其實並不是什麼壞處依光六的噸位其用商購模式在全世界上
找尋適合的引擎是可以的誠然如引擎能自制那更好不過印象中引擎以經可以算是高科技產業了
不然要裝LM2500嗎最主要是說其武裝部份及艦體的流線性如可以學成功級在水線以下裝穩定鰒脊
增加穩定性也增加天候惡劣時出海的適航性艦首我是覺得裝或機砲都可以的在平時可當跑砲艇用
節省國防資源也讓大型艦更能專心自己的事務不用三不五時去敢間諜船減少大型艦相關性能的外洩
當然是一定要有防空火力的因為如果在進海需要光六出擊那表示敵人打到家門口來了此時高強度的戰爭
機砲可打登陸艇雄二可打護航艦防空火力可防敵人海航的定翼旋翼機也可考慮捷淋或雙聯裝刺針
光六的速度如果能在快一點至少四十節那相信可以實現某部隊說的快穩狠的打擊的

NO:302_14
海兒  於 2003/11/05 10:14
Re:關於光華六號

布蘭妮說的很有道理!

即使是日本的許多新造船艦,到目前為止也仍有在使用英國的勞斯萊斯引擎,或是美國GM的產品。而標榜武器自製的中國,他們的許多新造船艦也使用了烏克蘭或俄羅斯、德國等國家的引擎。

當然了,如果將來台灣能夠完全的自製船艦引擎,甚至於能夠出口到海外就更好了,不過這恐怕不是短期內能夠實現的。


NO:302_15
No.1 M. E.  於 2003/11/05 10:58
Re:關於光華六號

>>甚至於能夠出口到海外就更好了,不過這恐怕不是短期內能夠實現的。

趕快查一查過去的記錄吧─大小船隻,台灣是世界排行的!中船是大船、民間是小船哦!而且還有很多的國家的船艦之零組件,也是一直來至於台灣的民間產業哦!在這是世界上,分工是一種互補相乘,沒必要一定要完整自制才算是自己的品牌、才算是自尊吧!成本的考量來源不會有問題,進而能夠競爭才是重點!

就看台灣的遊艇業好了,是世界有名的,這種噸位級數剛好就和海鷗、光六相當,一直是一種純出口的導向造船工(業)行業,在過去的世界級快艇大賽中,時時都有得世界冠軍者是來自我們台灣的,也有蟬連多次的,例─寶島遊艇!


NO:302_16
布蘭妮  於 2003/11/05 12:01
Re:關於光華六號

補充一句
我比較喜歡以前光六還黑色模型時候的船身其黑黑的艦艇就好像是海峽的黑色殺手死神來了一樣

NO:302_17
海兒  於 2003/11/05 12:40
Re:關於光華六號

>>趕快查一查過去的記錄吧─大小船隻,台灣是世界排行的!

這我知道,我在上面沒有說清楚,我所指的是:台灣將來在船用引擎方面的出口,這方面台灣目前還無法做到,即使是中船或是民間一般的造船廠使用的引擎也多是歐美的引擎,像承製600噸級緝私艦的慶富造傳廠用的就是一例。

至於台灣在國際高級遊艇的建造上的確是很有成績,像是「嘉鴻」造艇廠就被SHOWBOT列為世界第七大遊艇廠!

在1987年時,台灣每年出口遊艇有1800艘左右,但都是單價8萬美元的30呎以下小型平價艇。在最高峰時台灣每年在這方面有二億美元出口值,但到1994年時因為中國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家入競爭台灣跌到了3000萬美元出口總值,業界也由過去的100家減少到20家,2001年時「嘉鴻」轉型升級成功,已經開始出口單價700萬美元的高級船,現在出口的多是60呎以上單價60萬美元以上的高級艇!包括F1賽車明星的小舒馬赫在內等名人還委託「嘉鴻」建造105呎的高級船。

這主要的因素是經濟部工業局和產業界與學界合作,共同開發出玻璃纖維真空成型技術所致。


NO:302_18
海兒  於 2003/11/05 12:50
Re:關於光華六號

對了,還有一艘當年載著那艘2001年在葉門遭到恐怖份子自殺攻擊船身被炸了個大洞的美國驅逐艦「柯爾」號回美國修理的特殊船--BLUE MARINE就是台灣的中船建造的,船身可以先下沉到海面以下,讓船艦開到甲板上後再上浮載回港口整修。

NO:302_19
伊雲  於 2003/11/05 13:02
Re:關於光華六號

五百噸級船用引擎國內市場不夠大,穩虧
海外市場快要被MTU壟斷了

就連擁有極佳重工業基礎的日本人都不敢躺這個渾水


NO:302_20
布蘭妮  於 2003/11/05 13:17
Re:關於光華六號

↑↑對阿海兒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潛舉輪據說那艘船除了是中船建造的之外也是中船設計的呢
從無到有中船太麗害了

NO:302_21
Ghostwolf  於 2003/11/05 13:33
Re:關於光華六號

>>BLUE MARINE就是台灣的中船建造的
是Blue Marlin


NO:302_22
海兒  於 2003/11/05 13:46
Re:關於光華六號

哈,我打錯船名了,多謝指正!

BLUE MARLIN的確是中船引以為傲的產品之一,也因為如此,中船才敢說他們有信心承製潛艦,不過中船究竟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沒有經過事實的考驗誰都還不知道!


NO:302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5 13:59
Re:關於光華六號

各位

請回到光六未來應如何改進的主題上來吧!


NO:302_24
布蘭妮  於 2003/11/05 14:02
Re:關於光華六號

↑也是要給中船一個機會阿如果機會都不給人就說那個人什麼都不會很爛朝高等等雲雲
相信換作是妳也不服氣的

NO:302_25
海兒  於 2003/11/05 14:10
Re:關於光華六號

光六要改造的空間的確蠻大的,比方說布蘭妮所提到的黑色匿蹤塗裝就是個很好的建議,許多國家正在發展的匿蹤船艦也是有這樣的作法,目前光六的第一艘還只是原型船,各種測試也還在進行當中,海軍將來要發包給民間廠商承製後續量產型應該會有不少的修改才是。

NO:302_26
ryan2181  於 2003/11/05 14:12
Re:關於光華六號

裝門MK96如何???

NO:302_27
海兒  於 2003/11/05 14:20
Re:關於光華六號

我有個瘋狂的想法:裝一具方陣快砲如何?

不過這玩意兒如果裝上去的話,又得再加裝一堆的射控系統,不知道做不做得來?


NO:302_28
伊雲  於 2003/11/05 14:22
Re:關於光華六號

船太小了,就算是MK96裝上去也會減低適航姓

裝方陣???有機會看到快艇犁田的樣子


NO:302_29
WILLIAM  於 2003/11/05 15:18
Re:關於光華六號

那那.....
改 T75 20mm雙聯如何?

NO:302_30
ryan2181  於 2003/11/05 15:23
Re:關於光華六號

↑T82???

NO:302_31
WILLIAM  於 2003/11/05 15:28
Re:關於光華六號

↑對!!雙聯叫T82
俗擱大碗

NO:302_32
Ghostwolf  於 2003/11/05 16:50
Re:關於光華六號

裝國產40快砲如何?
或者這個?

NO:302_33
SK2  於 2003/11/05 19:20
Re:關於光華六號

>那艘船除了是中船建造的之外也是中船設計

非也, 設計是來自歐洲的(忘了是荷蘭還是挪威)

>船身可以先下沉到海面以下

...不是第一次了...是下!!!


NO:302_34
Ghostwolf  於 2003/11/05 19:56
Re:關於光華六號

>>非也, 設計是來自歐洲的(忘了是荷蘭還是挪威)
M/V Blue Marlin原本為Offshore Heavy Transport ASA(Oslo, Norway)所有,
2001年此船售給Dockwise Shipping BV(Netherlands)用來運載半沉式外海
鑽油平台.

NO:302_35
SK2  於 2003/11/05 20:30
Re:關於光華六號

Ghostwolf, I mean the design, not the company owning it

NO:302_36
熾獸  於 2003/11/05 23:56
Re:關於光華六號

要裝T-82不太好
不說提前量,加上歸零
佈彈面過大,最大問題在於,射擊時砲身不
穏定雙砲各打各的,完全沒有同調,故障率
偏高~ 射控台裡電子基板完全沒有防護,
在海上會發生電路問題(接觸不良,基板銹蝕)
在陸上還可以,裝在船上還是算了吧~

NO:302_37
Eagle  於 2003/11/08 12:52
Re:關於光華六號

關於前方甲板武器: 我之所以建議裝設有匿蹤外殼的40快砲, 是因為此舉可以減少雷
達反射截面(與裝設T75相比), 而40快砲的匿蹤外殼也是臺灣現有科技可以做到的.
至於MK-96或者其它口徑的武器, 基於後勤與開支因素(臺灣海軍並不使用25mm, 進
口少量則價格必高)我覺得沒有國產40快砲合適, 但是裝上去會不會減低適航性的顧
慮則完全不存在. 200噸級快艇裝設40mm﹑57mm乃至76mm砲的例子在各國海軍中隨
便一找就有.

後甲板是可以保留T-75乃至T-82, 如果後者可以與射控雷達連線的話. 不過20mm射
程不大, 這樣做的邊際效益也不大, 而且犧牲了部份匿蹤性能, 到底光六不是打算
與敵艦硬幹的, 而是打了就跑, 平時也應盡量減少曝光機會, 被派遣去海巡﹑趕漁
船的機會少之又少, 除非海軍官員個個是豬頭. 因此我認為20mm是可有可無的.

至於DMS刺針我是贊成配備的, 若能夠設計成活動式﹑平時可收藏起來更好, 以增加
匿蹤效果.

>>就算是裝上更好的射控雷達,拿來防空效果一樣很差,特別是C701的射程接近20公
里,阿共也犯不著拿直昇機飛到40砲的射程裡,何苦付出價格及耐波性下降的代價
裝一個只有機會打漁船和快艇,想擊落飛彈得靠媽祖保佑的整合砲塔上?

光六的戰術應用不是去對敵軍挑戰, 而是執行殺手任務, 打了就跑, 在攻擊前盡量
躲敵軍, 但是一但出手後受到追擊則是極有可能的, 此時有無自衛武器差別就很大
了. 當然阿共犯不著拿直昇機飛到40砲的射程裡, 可是光六更是不會笨拙的進入C701的
射程裡, 而是在百公里外靠資料鏈發動攻擊, 出手後立即返航, 若是完全無自衛武
器則敵軍直昇機可以低飛避開岸基或者我軍大型艦艇的遠程防空火力, 駟無忌憚的
搜尋海上目標, 若是知道光六有自衛武器則其戰術行動會受到很大牽制,使光六安全
返航的機率大增, 因此配備射程約10KM的40mm砲與射程4KM的刺針是很有邊際效益的
.

另外光六不可能靠硬殺擊落飛彈, 而是要增加軟殺能力來使來襲飛彈失去目標.



NO:302_38
WILLIAM  於 2003/11/08 12:58
Re:關於光華六號

與光六差不多噸位的龍江級飛彈快艇裝的可是 76 快砲哩!

NO:302_39
WAWA  於 2003/11/08 13:14
Re:關於光華六號

Wolf Pack!

4-6 光六, 2 UAV!! BRV attack..


NO:302_40
Eagle  於 2003/11/08 13:31
Re:關於光華六號

>>Wolf Pack!
>>4-6 光六, 2 UAV!! BRV attack..

You mean BVR attack?


NO:302_41
eric  於 2003/11/08 13:34
Re:關於光華六號

小弟是覺得.是否可加裝 地獄火.記得當年好像有艦射版的計畫.

NO:302_42
伊雲  於 2003/11/08 14:37
Re:關於光華六號

龍江級之所以能裝上OTO 76mm火砲,是因為本身的設計上有著較佳的穩定性,無儀裝的艦體重心遠較光六為低,加上主要反艦武裝只有輕型雄一四枚(但是大部份都沒裝),而且在01甲版上,自然沒有問題,其他輕排水量的快艇也是同樣的情況,甚至只有單一火砲武裝;反觀光六,其設計本身為了遮掩裝置於02甲板的反艦飛彈,使上層結構與相同排水量之艦艇相比略顯高大,在這種情形下輕排水量的耐波性問題會更加嚴重,例如船體扶正的臨界度會降低,擺盪頻率會過度減低造成擺盪幅度增加,即使在台海東北季風時期不影響艦體的安全性,對於乘員的舒適性及作戰能力會有極大的影響,如就原始設計來說並不會有多大的問題,但是如果額外在艦首任意增加裝備,對於艦體穩定必定擁有不良影響

再者,C-701是共軍參考企鵝反艦飛彈概念設計的輕型反艦飛彈,海直九可以掛兩枚(或一枚),計劃中的海武直可能可以掛上八枚,直八海基版可能也不少,今天就算是光六遠遠的在百公里外開火,只要敵人敢用直昇機掃蕩,一樣會被納入C-701的攻擊範圍內,裝40砲一樣搆不到,裝了也只能嚇大陸魚船

再說C-701是IIR導引,電子軟殺的效果幾乎沒有(也沒有雷達波會「警告」船員),最保險的方法只有跑給直昇機追,或是一次將所有熱像煙霧彈全部丟出去然後祈禱(或是賭)或然率


NO:302_43
伊雲  於 2003/11/08 14:50
Re:關於光華六號

另外就是

如果為了40砲而裝設射控雷達,對於增加雷達截面積的貢獻遠比位於主甲板的20機砲還要高出不少


NO:302_44
布蘭妮  於 2003/11/08 15:24
Re:關於光華六號

↑↑所以我才說光六的速度要在快一點阿最好能到45之50節

NO:302_45
伊雲  於 2003/11/08 17:05
Re:關於光華六號

再快也沒意義,直昇機的速度超過100節

船要跑到45節就必須付出穩定性差及造價飛揚

小船就要有小船的styel,該當砲灰時就要死的好看


NO:302_46
Eagle  於 2003/11/08 18:01
Re:關於光華六號

>>最保險的方法只有跑給直昇機追
沒錯, 殺手在執行完任務後自然是撤退, 不是留下來當藍波. 而裝設自衛武器的目
的只是增加嚇阻力, 以提高安全返航的比率.

>>今天就算是光六遠遠的在百公里外開火,只要敵人敢用直昇機掃蕩,一樣會被納
入C-701的攻擊範圍內

光六的任務點是不會距岸太遠, 就算敵人敢用直昇機掃蕩, 在搜尋到光六時其雷達
也已進入了會被海岸山脈背景干擾的地步, C-701的射程是否還有 20 KM 很值得商
榷. 若射程減少至15KM, 則此時光六是否擁有一具40MM 砲很可能就是生死關鍵.
舊式的40mm 砲射程已可達10KM, 新型的更可達13KM. 此時敵人直昇機是否還敢大
模大樣進行掃蕩, 還是會提心吊膽, 差別就在此了.

>>再說C-701是IIR導引,電子軟殺的效果幾乎沒有
請注意我說的是要增加軟殺能力, 沒限制在僅僅增加電子軟殺能力. IR並非無法反
制的. 再說在C701能鎖定前, 敵人直昇機仍然需要使用搜索雷達以獲取目標的, 電
子軟殺此時有用否?


NO:302_47
Eagle  於 2003/11/08 18:12
Re:關於光華六號

>>再快也沒意義,直昇機的速度超過100節
>>船要跑到45節就必須付出穩定性差及造價飛揚
>.小船就要有小船的styel,該當砲灰時就要死的好看

唉, 這已經變成純口水戰, 失去討論價值了. 如果解放軍艦用直昇機如此無敵, 完
全不必考慮海上目標獲得難度, 憑第六感就可以掛上數枚反艦飛彈, 以超過100節的
速度飛奔一百公里以上直驅目標, 不浪費一分鐘﹑一滴油在搜尋目標上, 也不懼為
光六提供資料的岸基或大型艦艇遠程防空火力, 那麼臺灣是活該被解放的.


NO:302_48
伊雲  於 2003/11/08 18:37
Re:關於光華六號

既然提到離岸不會太遠,那可以講跟本不會有直昇機威脅
取個值算他在離岸27公里的範圍內,也就是起碼光六的桅桿頂端會看到陸地,也就是只有數學上有意義的光六開始被地面雜波所隱沒的地方,已經進入陸基防空火力的媲護範圍內了,甚至可以說是在這個範圍內是沒有直昇機可以躲藏的死角,更別提還會有豬頭指揮官派出來的眼鏡蛇直昇機

波佛斯40砲的最大射程是12.5公里沒錯,但是對空「最大有效射程」只有4.75公里,就算是用3P All-Target Ammunition,也只能勉強在4.5公里處擊落目標。擊落再遠的目標?那已經是可以列入「軍事狗屎運趣聞」受眾人膜拜之舉

和美制SH-60不同,海直九配備的海面收索雷達並沒有精良到無法逃離他的監控,但是也因為如此這是一場交換率逼近兩極的情形,光六夠屌就不要被看到,不然被看到就等著被擊沈,幹嘛為了這種一番兩瞪眼的情況裝上一個沒什麼鳥用但是又減低艦體性能的40砲?而海直九的雷達再遜,10公里內的範圍還是看的到,除非光六把桅桿拔掉,窗子全部用吸波板封起來,然後不用導航雷達航行


NO:302_49
伊雲  於 2003/11/08 18:47
Re:關於光華六號

再補充,光六上面裝不了多大電戰系統,以那不夠看的功率要遮斷一般的導航雷達都還有問題
想要干擾敵方的雷達(這不叫軟殺,別惡搞了!請叫他ECM或是現在改叫的EA)和夜晚的戰場上頂著一個探照燈邀請狙擊手沒兩樣
當敵人接受邀請後,就以光學系統鎖定(除了米國人和德法還沒有人凱到在直昇機上用雷達射控),這時電子干擾也沒鳥用,發射出來也只能賭熱像煙霧彈(還得要賭對紅外線波段)


補:軟殺屬於ECM的一環,但是反過來不能稱ECM是軟殺,就像人類不一定是女人


NO:302_50
伊雲  於 2003/11/08 19:23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果解放軍艦用直昇機如此無敵, 完
全不必考慮海上目標獲得難度, 憑第六感就可以掛上數枚反艦飛彈, 以超過100節的
速度飛奔一百公里以上直驅目標, 不浪費一分鐘﹑一滴油在搜尋目標上, 也不懼為
光六提供資料的岸基或大型艦艇遠程防空火力

這些就是關鍵,光六會不會被找倒和40砲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他能隱匿到什麼地步
40砲要能發揮有意義的射程也還需要好的雷達射控系統,這又違反了匿蹤的原則
ECM系統的天線也是一樣


NO:302_5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8 20:35
Re:關於光華六號

>↑↑所以我才說光六的速度要在快一點阿最好能到45之50節

光六是有武裝的大型飛彈艇
不是比賽用的賽艇


NO:302_5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9 14:34
Re:關於光華六號

>↑也是要給中船一個機會阿如果機會都不給人就說那個人什麼都不會很爛朝高等等雲雲
相信換作是妳也不服氣的

妄想把更多經費拿給中船“做做看”或是給“一個機會”...
把國家極度迫切需要的武器拿來做實驗...
美國是要幫台灣省錢建議應選擇有相同造艦經驗國來生產...
如果有人連善意的建議都不聽只想搞自己爽的國造的話那也沒有辦法...


NO:302_53
無影  於 2003/11/10 02:26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果有人連善意的建議都不聽只想搞自己爽的國造的話那也沒有辦法...

如果說美國的善意是把一艘3-4億的船,賣給我們10幾億,那這樣的善意我認為不要也罷,寧可把錢用來自己另想辦法,
我認為光六要不要40機炮跟要不要防空飛彈,可以討論,重點是要裝飛彈或機炮(20or40都一樣),就拜託裝上穩定系統,最好是遙控射擊,射手只要在艦橋射擊就好,否則機炮開起火來像在放煙火一樣像話嗎,在四級海象上(台灣海峽一年到頭有大部分的時間海象比此還惡劣)以30節航速作戰術運動,是未來光六經常會遇到的戰場條件,這種情況下還要依賴人員站在甲板進行機炮射擊或防空飛彈射擊(並非射後不理而是需依靠射手持續追蹤鎖定目標),試問有誰辦的到?說真的不用五分鐘就可報失蹤人口了(就算不是自己跌下去也會被海浪打下去),除非海軍是希望光六要射擊機炮或防空飛彈前先停船再射,但是可能嗎!
以目前光六上面所裝的20機炮對艇上弟兄而言,那是比給一個阿兵哥一把沒有準星的槍還不如,唯一的作用就是心理安慰,打爽的!,
我個人認為艇尾20機炮可以撤除,將空間用來直(斜)放雄二,以降低艦艇重心,火力的彌補可加強艇首的機炮口徑或採雙聯裝
另外我覺得光六可加裝拖曳式誘餌,反電子夾艙,環艦水霧煙霧製造器等裝置,來反制雷達及光學尋標器的鎖定,還有就是配置適載的UAV,以強化光六的目標搜索,導引,與資通等,
可能的話最好還有偽裝成遊艇或機漁船的設計,以遂行欺敵的功能(或許可騙過大陸的海航,UAV及衛星%A


NO:302_54
無影  於 2003/11/10 02:29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果有人連善意的建議都不聽只想搞自己爽的國造的話那也沒有辦法...

如果說美國的善意是把一艘3-4億的船,賣給我們10幾億,那這樣的善意我認為不要也罷,寧可把錢用來自己另想辦法,
我認為光六要不要40機炮跟要不要防空飛彈,可以討論,重點是要裝飛彈或機炮(20or40都一樣),就拜託裝上穩定系統,最好是遙控射擊,射手只要在艦橋射擊就好,否則機炮開起火來像在放煙火一樣像話


NO:302_55
熾獸  於 2003/11/10 03:12
Re:關於光華六號


這些就是關鍵,光六會不會被找倒和40砲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他能隱匿到什麼地步
40砲要能發揮有意義的射程也還需要好的雷達射控系統,這又違反了匿蹤的原則
ECM系統的天線也是一樣


如果是像劍一陸射發射架上那一組雷達系統的話在加上光六上那30KM的雷達
小弟之前就有說了~ 只要有測高雷達就可以了 40砲的砲塔上可以裝上像劍
一的雷達不用時可以收回完全不用擔心破壞匿踨使用在升起 在說射控可以
整合在艦橋內就可以控制了 只是要有錢就可以做了 但要有一個有決心的長
官 否則還是白說 至於劍一還那是算了~ 不詥船艦大小 就算能裝上船 那還
是算了~ 根本就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船隻還是要有自己的防衛能力比較好 不然火砲在船艦上就沒有存在必要 後
面甲板上的20砲是可以不用了~ 保留日後使用彈性(如:無人偵查機)


NO:302_5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0 10:57
Re:關於光華六號

軍研或裝備採購的錢
要花在刀口上
而非做爽的
否則屆時吃虧的是自己

NO:302_57
伊雲  於 2003/11/10 11:08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果是像劍一陸射發射架上那一組雷達系統的話在加上光六上那30KM的雷達
小弟之前就有說了~ 只要有測高雷達就可以了 40砲的砲塔上可以裝上像劍
一的雷達不用時可以收回完全不用擔心破壞匿踨使用在升起 在說射控可以
整合在艦橋內就可以控制了 只是要有錢就可以做了

捷羚系統上的雷達充其量不過是搜索鎖定能力,要提供足以讓火砲對空精確射擊的射控資料是不可能的
雷達本身精度不夠,一個直徑不到20公分的平版天線拿來幫助尋標頭鎖定沒問題,但是拿來砲控那比用TV肉眼瞄準還差

再說,DMS擁有比40砲更遠的射程,就算是自衛防空火力也應當選比較便宜且有效的前者

至於裝UAV....................美軍現役最小的無人直昇機的飛行甲板也比光六的後甲板大上四倍而且只有甲板沒有機庫什麼事也沒法幹,裝台橡皮艇也比在遇到風浪就搖到你吐的小船上裝無人直昇機有意義

光六本來就是高低配中最低階的一環,本來就不會也不需要裝太多東西


NO:302_58
伊雲  於 2003/11/10 11:24
Re:關於光華六號

依賴人員站在甲板進行機炮射擊或防空飛彈射擊(並非射後不理而是需依靠射手持續追蹤鎖定目標),
防空飛彈怎麼會發射後還要理?台灣買到的又不是吹管或星紋

NO:302_59
無影  於 2003/11/11 22:48
Re:關於光華六號

>>依賴人員站在甲板進行機炮射擊或防空飛彈射擊(並非射後不理而是需依靠射手持續追蹤鎖定目標),
防空飛彈怎麼會發射後還要理?台灣買到的又不是吹管或星紋

--------------------------------------------------------------------------------
據小弟的認知與理解,除了向劍二這類雷達主動導引飛彈之外,大部分的飛彈都是需要由照明雷達或雷射源提供目標資料以提供攻擊的飛彈進行歸向例如天弓飛彈,至於dms雖說是紅(紫)外線尋標彈印象中小弟曾在雜誌上看過說飛彈射出後仍需射手持續對目標進行追瞄,若不是這樣請伊雲兄不吝指正--謝謝!

(若不需射手追瞄,那麼射首從站上甲板到搜尋到目標以致進行瞄準到發射飛彈的過程仍需一定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射手能否穩穩的站在劇烈晃動的甲板上,進行動作小弟是相當懷疑的,除非海總能提供足以說服人的海測驗證資料)


NO:302_60
無影  於 2003/11/11 22:56
Re:關於光華六號

>>至於裝UAV....................美軍現役最小的無人直昇機的飛行甲板也比光六的後甲板大上四倍而且只有甲板沒有機庫什麼事也沒法幹---

這就要看中科院的能力羅---不過小弟有個異想癲開的想法,就是使用拋棄式UAV,體型上可以控制在小漁或不大於中翔之類的UAV,一艘光六上載個4架,像雄二一樣用完就回港補給,或者將uav製成水上型不知行不行的通就是.


NO:302_61
伊雲  於 2003/11/11 23:13
Re:關於光華六號

據小弟的認知與理解,除了向劍二這類雷達主動導引飛彈之外,大部分的飛彈都是需要由照明雷達或雷射源提供目標資料以提供攻擊的飛彈進行歸向例如天弓飛彈,至於dms雖說是紅(紫)外線尋標彈印象中小弟曾在雜誌上看過說飛彈射出後仍需射手持續對目標進行追瞄

IR導引一狗票,型號多到你背不完,全部不用理
刺針飛彈的廣告中就有大大的一副圖畫,LOS的飛彈沒辦法打逃到山後面的目標,刺針可!!!

(若不需射手追瞄,那麼射首從站上甲板到搜尋到目標以致進行瞄準到發射飛彈的過程仍需一定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射手能否穩穩的站在劇烈晃動的甲板上,進行動作小弟是相當懷疑的,除非海總能提供足以說服人的海測驗證資料)

此問題詳見法國人裝在小艇上的西北風飛彈
再說穩定裝置不見的比人來的有效

會晃到甲板上站不住人的天氣,小艇也別出海了
戰術動作?當有射程超過100公里的反艦飛彈時也不需要什麼動作了

這就要看中科院的能力羅---不過小弟有個異想癲開的想法,就是使用拋棄式UAV,體型上可以控制在小漁或不大於中翔之類的UAV,一艘光六上載個4架,像雄二一樣用完就回港補給,或者將uav製成水上型不知行不行的通就是.

後甲板沒辦法裝彈射器,這麼小的甲板就算是能射出PRV,上面的酬載也不會比一台傻瓜相機來的多
這樣除了給艇員當休息時的娛樂外,也沒有什麼價值

有這些鳥錢去動UAV的腦筋不如拿來買海洋巡邏機還有用個一億倍


NO:302_62
flak  於 2003/11/11 23:58
Re:關於光華六號

>印象中小弟曾在雜誌上看過說飛彈射出後仍需射手持續對目標進行追瞄
IR飛彈是最早實現Fire & Forget的導引飛彈。

NO:302_6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6 16:14
Re:關於光華六號

>如果說美國的善意是把一艘3-4億的船,賣給我們10幾億

3到4億美元也要看是什麼配備.....
國造的費用肯定更高.....
光是增加相關生產設備與運送零組件來台就要算在成本之內.....
韓國建造209的現代重工因為財務危機爆發.....
導致214的建造才改由大宇重工負責.....
想要國造又想控制成本的下場就是這樣.....


NO:302_64
布蘭妮  於 2003/11/16 21:15
Re:關於光華六號

那光六乾脆什麼都不要把重心降低塗的黑黑的用舉升式發射架360度旋轉射完在下降收起
多增加一倍雄風戴彈量勝至兩倍射完在裝填增加保合功擊機率馬力加大因應多裝的雄風
速度加快增加奇襲性嗯完美的光六

NO:302_65
SK2  於 2003/11/16 21:48
Re:關於光華六號

其實...有沒有人想過, 只要把光六放大一點點, 很多問題都可解決?

NO:302_66
XF  於 2003/11/17 11:06
Re:關於光華六號

>那光六乾脆什麼都不要把重心降低塗的黑黑的用舉升式發射架360度旋轉射完在下降收起
多增加一倍雄風戴彈量勝至兩倍射完在裝填增加保合功擊機率馬力加大因應多裝的雄風
速度加快增加奇襲性嗯完美的光六

如用舉升式發射架的話,小弟覺得應該需要考量到這發射架的重量
會否改變船體的重心,抑或需要進一步修改船體的結構,再者是經
費與時程問題,再研發一新款的發射架,恐會...。


NO:302_67
布蘭妮  於 2003/11/17 12:34
Re:關於光華六號

↑不然可參考濟陽的asroc把他變成說小版來發射雄風

NO:302_6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7 23:44
Re:關於光華六號

>↑不然可參考濟陽的asroc把他變成說小版來發射雄風

這也是要大改.........燒$$$$$


NO:302_70
hj  於 2003/11/18 00:28
Re:關於光華六號

本人的建議:
1.光六引擎可改一具由IDF機上之1042引擎改裝之船用引擎,記得某年的台北航空展蓋廠的攤位有展示。
2.光六裝用舉升式發射架,以利匿蹤及穩定之要求。
3.需要時增加排水量,以設置無人飛機以利雄二之射程要求(中繼導引)及必要時獨立作戰之需求。

NO:302_71
WAWA  於 2003/11/18 01:42
Re:關於光華六號

光六 dont need 無人飛機, E2T with link16 should give enough data, for BVR

NO:302_7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8 13:23
Re:關於光華六號

布蘭妮

妳的構想已脫離現實狀況太遠.........
只能列入幻想武裝之列


NO:302_73
布蘭妮  於 2003/11/19 10:24
Re:關於光華六號

↑真的嗎

NO:302_74
海兒  於 2003/11/19 11:18
Re:關於光華六號

>> 只要把光六放大一點點, 很多問題都可解決?

說的對!

以色列的「薩爾」級飛彈快艇噸位也不大,但卻是又裝飛彈、又裝方陣、又裝直升機,火力大的嚇死人!


NO:302_75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19 11:50
Re:關於光華六號

薩爾四與四點五級飛彈快艇的排水量將近光六的三倍,能玩直昇機的薩爾五排水量更是超過光六的六倍.........


NO:302_7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9 11:52
Re:關於光華六號

>↑真的嗎

若照妳的構想,不如去造巡防艦或驅逐艦噸位的載台,這樣妳想裝的裝備才能裝得下.......


NO:302_77
海兒  於 2003/11/19 12:13
Re:關於光華六號

>>薩爾四與四點五級飛彈快艇的排水量將近光六的三倍,能玩直昇機的薩爾五排水量更是超過光六的
>>六倍

沒錯,不過「薩爾5」也差不多是錦江級巡邏艦的大小,以這樣的小船又能透過直升機進行視距外導引的對艦攻擊是蠻划算的!


NO:302_78
SK2  於 2003/11/19 12:19
Re:關於光華六號

我指的放大是指放大20到40噸, 使排水量達到180到200噸

薩爾5有1200噸, 錦江級只有600噸


NO:302_79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19 12:39
Re:關於光華六號

薩爾系列船小火力高,導致其耐波性並非很理想,因此雖然曾有機會,但最後ROCN並未接受其加入本國海軍的行列.......

ROCN的現況是:連目前150噸級陽春光六都缺乏足夠經費進行後續大規模量產計畫,只能先行建造一艘試作艇,更別提其他放大改良版計劃了......閃電/海劍二VLS, 方陣/RAM, 反潛直昇機各個都是很多很多的錢,ROCN大概沒這等經濟實力將這些高檔貨廣佈於光六這等級噸位的小船上.


NO:302_80
海兒  於 2003/11/19 13:41
Re:關於光華六號

嗯,如果以海軍如此拮据的經費來看,是沒有能力比照「薩爾」級飛彈快艇來發展的。

如果可能的話,看是不是能夠研發無人直升機,提供給光六快艇搭載出海,充當簡易的空中偵搜任務工具。


NO:302_81
熾獸  於 2003/11/20 02:30
Re:關於光華六號

薩爾四點五級和薩爾五級在加大一點 就成為了FF-21
不過時間很久了 不記得是幾噸了
但是那時有考慮是買 加上工期只要30個月就可以完工
但因為系統和船身設計不是成熟的產品而且還在紙上設計
加上海軍心態的保守所以就沒有採購
如果加上當時的環境 採購成功級或許是一個比較好選擇

NO:302_82
熾獸  於 2003/11/20 02:32
Re:關於光華六號

上面好像離題了

NO:302_83
Albert  於 2003/11/24 01:49
Re:關於光華六號

Dear Brother SK2

其實現在之設計, 對ROCN之戰備要求是基上上能滿足的. ROCN對光六之要求是類似蠍子尾式之制海, 只是希望對手知會有一百二十枚雄二在等待他, 只看首艇只有導航雷達而其他偵搜系統則一慨欠奉. 便知它是利用Datalink之突擊利器, 甚至有些少類似荊軻之感.
基於道德上,給船員們一支20mm鏈砲及DMS便足夠, 因它根本沒有能力操控其他系統, 而加大至200噸, 應可加強制海力, 若日本之PG Hayabusa, 但它之身價不連武器是近九十七億丹, 這和媒體說光六之造費是一百億台幣做二十九艘相比, 那光六只值八份一艘隼. 故光六之作用是流動飛彈臺而不是和對手正面交鋒之艦艇. 而它基本在近岸作業, 而此水域之雜波若再加細小的艇身, 用雷達找也甚難, (英軍的Peacock還特別加紅外系統才能有效捕捉II和大飛), 而做大也不能改善太多之下, 反而要更多錢又會加大反射面, (若它淪落到要用艦砲和中共的037互K, 就算有76砲, 037之勝算和抗沉性都比光六強), 不若做細些少, 搏人見你唔到好過, 起碼生存機會高一點, 而且夠錢做多一些而相對生存率又再高一些

Brother Agent Toganator

Saar IV是以總理級型態向ROCN扣門, 劉和謙say no是因取用它便沒有PCEG, 而事實上ROCN一直抱著300呎下戰船不合台海之介條
Saar V由伍世文say no是因它之身價高, 以色列的已是三億二千萬一艘(美國人付鈔之銀碼), 還不要說是加大型, Ingalls甚至要價比Newport News的FF-21更貴. 這和光五之設想是完全兩回事


NO:302_84
Saga  於 2003/11/24 03:38
Re:關於光華六號

> 「薩爾5」也差不多是錦江級巡邏艦的大小
薩爾4吧﹗還有新的Hetz級﹐都與錦江的排水量類似。
薩爾5已經算是corvette了。

NO:302_85
fer-de-lance  於 2003/11/24 06:44
Re:關於光華六號

Well said Albert, but the 荊軻 analogy might be a bit off. The HF-2 has such a long range, the KH6 need never leave its hiding place to poke one at the 「Qin Emporer」 ...

As you said, KH6 is only a mobile missile platform - ie. as such he can play the role of the FEDEX despatcher far away (in Memphis?) rather than the guy wearing a hat who actually calls on the Qin Palace to delivery the 「package」... (hidden in a scroll).

The I-I in a 大飛 pose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radar tracking from a Peacock because of the small RCS and the land masses around the areas where the 大飛 frequents. The Type 1006 is mounted relatively low on the Peacock, hence it does not see very far and, without doppler processing, it would not be able to discriminate the 大飛 sprinting along at 50+ kt from the land clutter. Even at a pretty high scan rate of 24 rpm, the 1006 could lose skin on the 大飛 between scans if it passes close to an island. A FLIR on the GSA 7 Sea Archer should do a lot better even if it had a man in-the-loop.

This tells you that a stealthy KH6 could be a real handful for the PLAN to find if it should try and go inshore to launch its HF-2 from an unexpected bearing. There again, lurking around the Pescadores and perhaps Tung Yin would be close enough.


NO:302_86
星塵回憶錄  於 2003/11/30 01:51
Re:關於光華六號

韓國下一代飛彈快艇-PKX

http://www.jjma.com/Documents/Services/ShipDesign/intnat/skorea_pkx.htm

450ton 56m --76mm+40mm gun + 4~8 SSM

和錦江光六比較,火砲較多
so我想還是以反北韓快艇為主
噸位火力規格跟中東和南海地區的快艇類似
不知道韓國附近海域的海像
是不是也跟那些地區一樣風平浪靜?


NO:302_87
Vincent  於 2003/12/12 08:31
Re:關於光華六號

Before we discuss about 光華六號, dont you thin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our 錦江級艦嗎? Out govornment has NO money now to make 光華六號 more advance or add more powerful weapon and system. I remember that our 海軍總部 wanted to buy 魚义飛彈放在成功級艦上, 然後把成功級艦上的雄二放到錦江級艦上, 但是被我們的利委大人給否決了. 假如這個案子當初通過的話, 現在的錦江級艦, 甚至整體海軍的軍力已不可同日而言. , 假如XX利委們又要反對增加國防預算, 而同時卻要求政府要廢除健保双漲, 反對增加各種稅率, 而強迫政府增加服利的話, 光華六號只是多了三十條不能補魚的快艇而己, 大家何必浪費時間在這討論該如何改進光六的性能呢?
我是住在美國的臺灣人, 我在臺灣的健保費月都有在付, 因為住在美國, 我母親也有付美國的健保費. 你們知道美國的健保費一個月要付多少美金嗎?答案是US$ 375.(藥費還要自付)
這樣子你們就知道為何我們的國防預算一直增加不起來的原因.

Sorry, 說了一堆廢話


NO:302_88
不知所云  於 2003/12/12 10:25
Re:關於光華六號

光六原先設計裝雄一的,要裝體積和導引設備大不相同的雄二應該不止只是轉移飛彈本體這麼簡單而已
船體改裝電子導引設備的修改說不定比直接買新的飛彈或是造新船還貴
我也許說的不對,但是我寧願相信台灣立委做過詳細的評估才阻擋該預算而不是只有意氣之爭而已

NO:302_89
布蘭妮    於 2003/12/12 16:12
Re:關於光華六號

光六改裝雄三........,好像不可能

NO:302_90
Reinherd提督  於 2003/12/12 16:20
Re:關於光華六號

光六為什麼原先設計裝雄一?
當時雄二不是已經服役了嗎?
此外未何原先設計時沒有76砲呢?

NO:302_91
中台灣小紳士  於 2003/12/21 11:01
Re:關於光華六號

雙發的雄三重量約等於四發雄二吧,所以光六應該可以裝二發雄風三型飛彈,另外希望國軍可以開發出約三百多公斤的小型反艦飛彈,用來打小型快速艇,這樣在海戰可以依敵艦大小選擇雄三,雄二,或小型反艦飛彈...增加作戰彈性.

NO:302_92
XF  於 2003/12/21 16:57
Re:關於光華六號

>另外希望國軍可以開發出約三百多公斤的小型反艦飛彈,用來打小型快速艇。

嗯,這小型飛彈應該是類似海賊鷗反艦飛彈的類型吧!
如果一旦有研發成功,應給海直掛載,以增其作戰範圍。


NO:302_93
Reinherd提督  於 2003/12/21 18:05
Re:關於光華六號

能不能把雄風一型縮小,做成像海賊鷗的大小
http://vm.rdb.nthu.edu.tw/cwm/weapon/wp3/wp3a-01.html

或讓小型飛彈打大型艦的雷達,這樣就算不能擊沉,也可以使對方暫時失去作戰威力


NO:302_94
中台灣小紳士  於 2003/12/22 11:56
Re:關於光華六號

大型艦直接送它雄三,讓它去參加海底博覽會就好了!

NO:302_9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2 12:01
Re:關於光華六號

↑現在連HF-3都還在馬路消息的階段,想太多了吧!

NO:302_96
芝嫺  於 2003/12/22 19:31
Re:關於光華六號

另外希望國軍可以開發出約三百多公斤的小型反艦飛彈,用來打小型快速艇
射程7.80公里的短程反艦飛彈嗎
送禮自用兩相宜

NO:302_97
fer-de-lance  於 2003/12/24 11:47
Re:關於光華六號

300+kg = Norsk Forsvarsteknologi Penguin

7.8 km = Hellfire

希望國軍可以開發 = wishing for re-inventing the wheel


NO:302_98
flak  於 2003/12/24 12:28
Re:關於光華六號

>>射程7.80公里的短程反艦飛彈嗎
>7.8 km = Hellfire
She should mean 7,80公里
>希望國軍可以開發 = wishing for re-inventing the wheel
Many people in Taiwan like re-inventing to prove we can invent,too.

NO:302_99
Eagle  於 2003/12/24 16:01
Re:關於光華六號

>>希望國軍可以開發 = wishing for re-inventing the wheel
>Many people in Taiwan like re-inventing to prove we can invent,too.

Disagree. This is an over simplified statement.

It should only apply to high-tech weapon systems that have been mad available to Taiwan through FMS, such as the Aegis combat system, submarines or even AAM & SAM’s, which require considerable resources for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a general criticism against all indigenously developed weapons. While developing a new weapon system is clearly a big burden for Taiwan’s ill-resourced defense industry,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improving less sophisticated weapons should be a good investment. A Penguin-class missile or a Fiber Optic Guided Missile might be a good start.

After all, if we shouldn’t reinvent the wheel, why not polishing the wheel?


NO:302_100
雷霆  於 2003/12/24 17:25
Re:關於光華六號

十幾艘的老陽字號除役後的40快砲或76快砲,為何不拿來裝備到錦江級或光六呢?

NO:302_101
HOTARU  於 2003/12/24 17:28
Re:關於光華六號

有吧.拉法葉用的40快砲,還有錦江級第五艘以後用的,都是老陽字號拆下來的.


NO:302_102
熾獸  於 2003/12/24 19:52
Re:關於光華六號

拉法葉上面那二組是新品 有其他艦沒有的自動進彈機所以可以 以每分鐘三百發
速率發射~ 76快砲是奧立剛原廠 而不是授權美國製造的76快砲(型號忘了好像是Mk92吧)

NO:302_103
fer-de-lance  於 2003/12/24 22:24
Re:關於光華六號

Its Mk 75.

The guns were acquired through FMS - Oto-Melara (now Oto-Breda) produced the guns for the US to Mk 75 specifications.

Eagle:

The ROC MND is so strapped for cash and CSIST has been so bad at meeting performance specs as well as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that an item like s small AShM for shooting small craft would be an extravagence (in funding) with significant risk. If you want a Penguin-like missile - buy AGM-119.

First define the mission requirements and then try to down select the options - FMS or indigenous. There does not seem to be a process or clear vision.

My comment about not re-inventing the wheel is not exclusive of projects that make sense for indigenous development. Things like a coastal surveillance system based on a shipboard combat direction system (ie. computer/consoles linking surface search radars, moored passive sonars etc.), where there is already the expertise, it would make sense. Standardize on a locally produced UYQ-70 to US specs - MILSPEC for t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COTS for shore-based or other non-mission critical applications. THAT is no small ticket item yet there does not appear to be the internal support for it. Rather, the polticians are going for big ticket items like subs that does not make any sense.

The system for indigenous system development/procurement has to be reformed before it is able to take on bigger projects. The key question is, WHY NOT PARTNER WITH US CONTRACTORS? That was the model for success in the H930 MCS. Why go through the charade of buying key components you cannot make yourself, take the risk of putting it together and then claim it was indigenously developed? Even the relative successes of HF-2, TK and TC have component supply and upgrade path issues. They met a short-term need way back when, but has anyone thought through what to do with them now and in the future?

You cannot try to be Israel when you have no export market to recoup your investment. Even then, Lavi and Gabriel III shows you where the line is for big ticket items that make sense for indigenous develpoment under the most ridiculously favorable conditions.


NO:302_104
Eagle  於 2003/12/25 04:59
Re:關於光華六號

>>My comment about not re-inventing the wheel is not exclusive of projects that make sense for indigenous development.

Thank you, that’s my point. The keyword is “make sense for indigenous development”; unfortunately the decision makers in Taiwan are normally lack of sufficient knowledge to make correct determinations. We as tax payers (well, at least some of us) and observers probably should make some positive recommendations, as opposed to simply giving criticism.

>>WHY NOT PARTNER WITH US CONTRACTORS?
I’m all for it! This is a great way to bring in new technologies without cost a fortune to develop from scratch. I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llows such a move, which seems to be the case now. The question is, how much know-how can be transferred, and how will that help building an efficient product.

Your disappointment in CSIST is understandable. We all are, in some way.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are the experts in CSIST well taken care of? Professionals like these are valuable assets in every country, for example in the U.S. their salary and bonus have no ceiling, only determined by the profit they are able to generate for the company. Even in China, people like this receive much better income and have higher prestige than regular industry workers. How about in Taiwan? Continuous downsizing and stripping of benefits, for political reasons, take the morale down to the minimum. Many of them rather work for the profitable IT industry, and I happen to know someone. My ex-girlfriend left CSIST to work for Cisco. She can write IOS for the routers, and can certainly develop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missiles. But working for Cisco brings in 4 times more money. Many experts are lost in this way. How can you expect good product if the workers have no self-esteem, don’t see any future and are not proud of their work?

>>Even then, Lavi and Gabriel III shows you where the line is for big ticket items……
Yes, agreed. I’m also against indigenously made submarines and Aegis systems. But I’m sure there’s room for Taiwan’s defense industry to breath in the field of less sophisticated systems, such as the successful H930 MCS joint venture that you pointed out.


NO:302_106
Vincent  於 2003/12/27 15:03
Re:關於光華六號

Please remember that the only way to reduce the cost is to mass-produce the product. If there is only one customer, our ROCN, will it be smart to produce a weapon ourselves? The reason why the 光華六號 and 錦江級 are not fully loaded with better weapon and system is because our Navy has no money to invest, so dont ever think about invent another 反艦飛彈 for a long time.
Do you guys remember that few months ago (or one year ago), our stupid 利委們 might have some kind of benefit taken from the manufacture who produce 雄風反艦飛彈(I guess), so they didnt allow our Navy to purchase 魚义飛彈 and the 魚义飛彈 control system from the US to replace the 雄風反艦飛彈 on 成功級. Navy wish to put H930 mode 2 into 錦江級 with 雄風反艦飛彈 and even the MK75 76快砲 with no cost. (H930 and 76快砲 can be transfered from retired 武進一型艦, and the amount is enough for 11 錦江級. If we can squzze some money, we might get RAM116 for 錦江級s self protection and air defence).

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help our Navy to get the 魚义飛彈 for 成功級 and move the 武進一型 system for 錦江級. For 光華六號, we might need to get some new 40快砲 with 自動裝彈機, 而不是像現在在錦江級上的40快砲, 是用手動上彈, 一次上4棵(彈莢式的).


NO:302_107
Vincent  於 2003/12/27 15:08
Re:關於光華六號

Sorry, it should be RIM 116B not RAM116.
Here is the link about RIM 116B
http://www.designation-systems.net/dusrm/m-116.html

NO:302_108
Vincent  於 2003/12/27 15:30
Re:關於光華六號

By the way, I found the product list for the United Defence Inc. (the one who sold us MK75 76快砲 的公司) 有賣Bofors 40mm Mk 3 Naval Gun system and Bofors 57mm Mk 3 Naval Gun system which can be install in 錦江級. For 光華六號, I dont think the Bofors 40mm Mk 3 Naval Gun system is small enough to put on the deck.

Here is the links for both 40MM and 57MM guns.
http://www.uniteddefense.com/prod/ngun_mk3.htm

United Defence Inc. 就是前一陣子和阿扁吃飯的軍火商的公司, 我們陸戰隊的AAV7A1 RAM/RS 現在就是這間公司的生產線上裝配中
AAV7A1 RAM/RSs link
http://www.uniteddefense.com/prod/aavram.htm


NO:302_109
Eagle  於 2003/12/27 16:48
Re:關於光華六號

>>so dont ever think about invent another 反艦飛彈 for a long time.

Still focus on the word invent? Let me say this again, dont reinvent the wheel from scratch, its probably more than anybody can afford. But why not try to enhance the wheel?


NO:302_110
Vincent  於 2003/12/27 17:37
Re:關於光華六號

Yes sir Mr. Eagle. I agree on your point stongly, but did I said we need to invent anything from scratch. I never did, and I think to invent anything from scratch now especially when our defence budget is extremely low is a stupid idea. Please check again carefully.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enhance the wheel without spending so much money. Thats what I menioned on NO:302_106. Please check again.

Do you really think we have enough money to do whatever you mentioned for 光華六號? such as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improving less sophisticated weapons should be a good investment. A Penguin-class missile or a Fiber Optic Guided Missile might be a good start. (you mentioned on NO:302_99)

Do you think we can afford to purchase Penguin-class missile or a Fiber Optic Guided Missile and please dont forget to add the money we need to spend for a brand-new weapon which include the weapon control system to guide those missiles, maintainence cost, training cost, storage cost and the inventory missiles.

Why dont we just move what we have on stockroom to install in 光華六號 and 錦江級?

Remember, In order to save the cost, 光華六號 has no weapon control system, but you want to install a new system for it? Should we enhance 光華六號s wheel first or 錦江級 first? We dont even has the money to build another 29 光華六號 now, why dont we pay some more attention to those 12 錦江級 first instead?

Once again, please remember that our Navy wish to put H930 mode 2 into 錦江級 to control 雄風II反艦飛彈, all the weapon systems are in stock now. We dont need to invent, nor buying brand-new weapon which we dont have now in our Navy for 光華六號.


NO:302_111
Vincent  於 2003/12/27 18:15
Re:關於光華六號

Once again, I still strong agree what you mentioned on the first article on the top of this page. All the modification you mentioned is very suitable for 光華六號. I like your NO#3 suggestion on the top of this page NO:302_0:

<3. 光六還預留有不少改良的空間, 比如前方甲板可貫穿裝設40快砲, 因為前方甲板下設計的是餐廳﹑廚房﹑彈藥庫與儲藏室. 以飛彈快艇的特點而言, 不可能出海長期作戰, 所以餐廳與廚房的空間是可以省去, 或者至少可以壓縮的. 再說40快砲的自動裝彈機並不會佔據甲板下太多空間. 若國軍新開發的40快砲可以裝上匿蹤外殼, 裝設於光六前甲板上, 並於主桅再加設一個小型的射控雷達, 提供40快砲﹑刺針DMS與雄二最基本的射擊數據, 則其攻擊與防禦能力都會更上一層樓.

This is very cost efficient way althought we need to buy the new 40快砲with自動裝彈機(I remember that our stocking 40快砲 have no 自動裝彈機. They are all loaded by man power with 4 rounds per cartrege. Also some of 40快砲 have been transfer for our 海岸上的炮兵部隊. 這好像在第幾期的全防或尖端上有show一張放在岸上的40快砲picture) If I am wrong, please let me know. Thanks)

So if we all agree on your NO#3 point and if I am right about our 40快砲 has no 自動裝彈機, what 快砲 will you install in 光華六號 and what 快砲 for 錦江級?

Here is my suggestion

The 40mm Mk 3 Naval Gun fires automatic salvos at 330 rounds per minute from a dual compartment 101-round magazine. The magazine rapidly switches to provide options between the latest Bofors 6 mode programmable 3P rounds and other 40mm L/70 ammunition types.
http://www.uniteddefense.com/prod/ngun_mk3.htm


NO:302_112
旁觀者2  於 2003/12/27 19:48
Re:關於光華六號

>>This is very cost efficient way althought we need to buy the new 40快砲with
>>自動裝彈機(I remember that our stocking 40快砲 have no 自動裝彈機.

聯勤造新型的本身有100發備用彈 兩種彈種可選 打完再用人工LOAD 對光六這種級的艇應該夠了
拿到艦上問題也不大
但問題又回到原點

第一 砲身穩定系統是否需要 設控系統為何 要花多少錢
要便宜的話 只能用從庫房找 或從海鷗上拆
加上系統整合問題 系統精確 可靠度如何 有沒有空間擺系統和多出的人員
而且開了系統是否會暴露位置 加裝是否能配合原有作戰任務設計

第二 加上40砲及射控 是否會對試航性 和隱身效果產生影響
影響是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是否要適度修改艦體

如果評估一切OK 我覺得不妨可在首艦上試試看


NO:302_113
旁觀者2  於 2003/12/27 20:31
Re:關於光華六號

順便閑聊一下 小弟大概自小受了艦砲主義的影響
總覺得艦砲是一個軍艦的精神象徵
所以對沒有艦砲的軍艦(甚至砲不在A砲位的軍艦 航母除外)
總是懷疑他的作戰能力
相信網上有不少人有此觀念

NO:302_114
Albert  於 2003/12/28 02:19
Re:關於光華六號

任何一事皆指為利益輸送, 則只會沒完沒了. 另外指出的是, 武器裝載愈多不是代表愈有效, 現今戰場又不是黑社會打架, 帶多兩把牛肉刀會有著數, enough is adequate.

1/ 成功改用魚叉是希望取消八枚雄二在02甲板上之重量以改善操縱性, 而說要雄二改良錦江只是一個笨拙之藉口. 因雄二加在錦江都不會比雄一更強, 詳後

2/ 光三 – 它本身便是用H930Mod2的, 但它只有LN-66搜索雷達, 最多再加上HR-76火控, 你希望可以有怎麼數據給你發揮雄二之OTH能力. 雄一不是更合適嗎? 起碼輕很多以及較難反制.
更重要的是光三早已全臺走樂透, 透支很多, 很多都出現了艦體裂痕, 先加76砲再加雄二, 只會加速收工時間. 現在七艘武三退役後和四十八艘一至三級艦最低數相差更多, 而加速光三的退役, 不是一理想之舉. 而一座RAM加飛彈的銀碼加夠你再做一艘光三. 明智與否?

3/ 光六 – 以中型飛彈艇本身之條件所限, 甚麼武器發揮都是問題, 而臺海之海象更令二百噸級的光六只有不足三四個月可以出海巡戈, 硬來只有令船員嘔到七彩, 何來戰力. 臺灣海軍有一信念是三百呎下軍艦不適臺海巡邏之用, 還要說光六? 不若隱身, 在有需要時, 才走出來打兩發飛彈實際一點, 錢多, 可以做多兩三隻就更有用. 光六之關鍵在於有效的datalink及飛彈中繼, 甚至是正確的戰術及部署而不是加多一些怎麼武器上艦

花巧東西及預算, 留給一級艦. 這便是希望各位認真學習Elmo Zumwalt之理論之原因


NO:302_115
Vincent  於 2003/12/28 03:15
Re:關於光華六號

I agree Albers points for 光六, but for those 11 光三 (except for 603 錦江艦), I am sure they dont have H930Mod2 nor any 搜索雷達 and 火控雷達. So you mean we should leave rest of 錦江級 like now, only use that 光學系統來控制那人力上彈的40快炮?

錦江級 is 600T class patrol boat. Have you ever seen any patrol boat in this class in other countries Navy only loaded with 光學系統來控制而且是人力上彈的40快炮 and 深水詐彈? Please also remember that these 11 ships were build around within last few years.

Our Navy still has many H930 and 76快炮 in stock, we should fully utilize those weapon for these 3級艦.


NO:302_116
fer-de-lance  於 2003/12/28 12:52
Re:關於光華六號

錦江級的任務根本就是巡邏和港口防衛(OPV/harbor defense)。有面搜雷達和光學射控系統就很夠用了。況且40快砲是具備陀螺儀穩定,在這樣大小的艦體上對水面目標的「有效」射程比更大的砲,如3吋50倍徑,要遠很多(手搖的Mk1 40砲更不用講)。對付水面目標,人力裝彈就很夠了。

當年三次海戰失利後海軍前輩「克難」利用F-86F 戰鬥機上拆下的陀螺儀製作出具穩定砲管能力的62式砲控儀,目的就是要在大風浪的情況下能對付水面目標。第二批的62式系統更可以整合雷達測距,可以算是當代科技的傑作。「太」字級護航驅逐艦後期換裝用Mk52 雷達射控系統指揮的5吋38倍徑砲就是裝配這種62射控儀。

哎呀,年輕一代的軍迷們,要牢記這些教訓和學效這些前輩的「克難」的榜樣。反滲透,反潛水爆破人員用這些任務許然沒有反飛彈那麼「光彩」可是總得要有人、有艦去擔任。有陀螺儀穩定的艦砲對付水面目標就比港巡艇的手搖40砲要好。對付蛙人,有300lb 的深水炸彈比扔手榴彈要有「效率」得多。Simrad 高頻聲納其實找魚群和找蛙人、迷你潛艇效率一樣好。


NO:302_117
旁觀者2  於 2003/12/28 13:31
Re:關於光華六號

>>錦江級的任務根本就是巡邏和港口防衛(OPV/harbor defense)。
突然想到 如果光六的逆蹤能力真屬一流
其實除了打帶跑任務外 也可以擔任高度敵情下的夜晚佈雷任務
不過裝上軌道以後 又不知會對逆蹤影響多少

>>Simrad 高頻聲納其實找魚群和找蛙人、迷你潛艇效率一樣好。
怪不得聽過傳言 光三的漁獲不錯


NO:302_118
Vincent  於 2003/12/28 14:09
Re:關於光華六號

可憐的光三 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充充場面 假如光三生在其他國家【富有的】 她一定不会長的這樣子 → 身體大 手腳短 而且沒有聰明的頭腦
但本人相信一旦國防預算增加後 会有一些改進
最少她們会穿上別人穿過的衣服【如H930等】

想到此 我真的想不透為何立委們不答應讓成功級装上她原本所設計的魚义飛彈 而將成功級上的雄二裝上光三呢 【當然前題是如H930這類的射控也要一起裝上】

當時我沒記錯的話 親民黨立委們的反對理由是他們不認為光三的艦體能裝上H930和雄二. 以光三超過600噸的艦體是100%沒有問題的 (龍江級只有250噸左右就可裝上整套H930 mode 2 加上76炮 40炮 4杯雄一 一套對空和平面search 雷達 再加上一具光學射控儀 和導航雷達)

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否是大陸派來臺灣鬧場的利委
Anyway, I feel so disappointed about 光三 and feel so sorry for our Navy.


NO:302_119
旁觀者2  於 2003/12/28 15:37
Re:關於光華六號

>>可憐的光三 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充充場面 假如光三生在其他國家【富有的】 她一定不会長的這樣>>子 → 身體大 手腳短 而且沒有聰明的頭腦

fer-de-lance 和ALBERT兄已經提到
海軍總是有些打雜的工作 由於單位不同 也不可能指揮海巡部的船隻 只能自己做
過去海軍也有不少老艦負責此類任務
現在光三就是負責這些任務的 也讓其他大哥們可以專注於作戰任務上
就憑此點 他已經功德無量了
至於要改裝他 讓他負擔更艱難的作戰任務
以他駑鈍操老的資質 實在不是個好花錢對象


NO:302_120
Albert  於 2003/12/28 17:12
Re:關於光華六號

對任何一事皆指向政黨而不尋找事實是十分可悲的

錦江本身便有十分嚴重的超額出勤的問題, 由雄一改成雄二便會加重, 若由錦江去對付敵艦, 那代表主戰艦艇早報消, 只靠自力又沒中繼, 雄一甚至光纖飛彈都會比雄二有效而更輕便. 加重便會加速勞損, 但卻沒有加強戰力. 雄一 – 海鷗退役後, 大把雄一等你換.
>可憐的光三 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充充場面 假如光三生在其他國家【富有的】 她一定不会長的這樣子

你不是欠錢, 而是欠很多, 很多錢. 一艘現代之西方飛彈艇多少錢? – 埃及的四艘Ambassador Mk III已用了美國納稅人七億五百萬美元以上, 還沒有算入每艘三百萬元的一門七六砲, 若用RAM便加多一億元也未能找清條數.
希臘62m長的Super Vita是一億五千萬歐羅一艘. 你有咁多錢, 都去做PCEG

硬要把錦江改良連在成功身上是不智, 每事皆要獨立來看. 林郁方是怕了軍方常用的高高舉起, 輕輕放下之技倆, 最後HF2又是無疾而終因明知光三裝雄二是沒大作用. 若今天說會做PCEG而用回HF2, 你看又會如何


NO:302_121
Vincent  於 2003/12/29 03:28
Re:關於光華六號

To Albert
It doesnt make sense to anyone who knows accounting rule. 錦江class, the H930, 雄一 or 雄2 even 76炮 40炮 are all sunk cost. Those equipment and weapon are all in our stockroom now. Sunk cost means the cost is spent already and we cant recover cash from them. We dont need to spend money to aquire those fix assets, such as boat, weapon systems althought we need to spend money to install those weapon system to 錦江.

Dont even think about mention like this again if you know what sunk cost is
>你不是欠錢, 而是欠很多, 很多錢. 一艘現代之西方飛彈艇多少錢? – 埃及的四艘Ambassador Mk III已用了美國納稅人七億五百萬美元以上, 還沒有算入每艘三百萬元的一門七六砲, 若用RAM便加多一億元也未能找清條數.
希臘62m長的Super Vita是一億五千萬歐羅一艘. 你有咁多錢, 都去做PCEG


NO:302_122
Eagle  於 2003/12/29 06:23
Re:關於光華六號

>>錦江class, the H930, 雄一 or 雄2 even 76炮 40炮 are all sunk cost. Those equipment and weapon are all in our stockroom now. Sunk cost means the cost is spent already and we cant recover cash from them. We dont need to spend money to aquire those......

Vincent, remember that the Chinese Ship Building Company received a contract to build 12 more 錦江class? If those weapon systems are available as you mentioned, what about using them to improve the next batch of this class? Since adding these weapon systems will for sure change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increase the power requirements, it will be easier and cheaper to implement them on the improved 錦江class, as opposed to re-build the existing ships.


NO:302_123
Vincent  於 2003/12/29 09:15
Re:關於光華六號

Really? Chinese Ship Building Company received a contract to build 12 more 錦江class? If this is true its a much better idea to put those weapon systems in the new ships instead.

NO:302_124
fer-de-lance  於 2003/12/29 09:30
Re:關於光華六號

在這裡講「會計」不適合。

「錦江」和其他同樣大小的艦艇一樣,根本不適合在台海擔任主要作戰任務。有多餘的武器、雷達系統裝上去都是浪費。

利比亞、伊朗和伊拉克都發現,飛彈快艇是無法在空中威脅高的近岸海域有效作戰。即時是裝配現進的雷達、射控系統和76快砲,這些快艇還是無法對付空中威脅。這主要因為這些船的雷達天線低,而且雷達性能又受限於小型快艇的低耐波力。艇體在大風浪影響下搖動得厲害,搜索和射控雷達的性能就自然會降低。風浪大時搜索距離低,即使偵測到空中威脅也打不準,除非你在穩定儀和武器方面(如 RAM)作很大的投資。(這樣投資的回報顯然不如作在較大、耐波力更強的軍艦上。)

要在這個環境存活就一定要具高度「匿蹤」性。這不僅是要雷達反射面積低(其中一個條件是體積小),同時也不能發出能夠容易被對方截收、定位的信號。瑞典的Visby、挪威的 Skjold 美國的 LCS 都要花很多精力(& $$$)研發「低截收機率」(LPI) 的雷達和具「頻率選擇性」(frequency selective) 的天線罩。

沒有這樣經濟條件的就只適合發展「光6」這樣的系統。平時不聲、不響地躲在近岸海域,讓對方無法找到。真正使用時,完全依賴 LINK-T 提供目標指示和發射指令。自衛武器對於「光6」來講根本就不「划算」(是liability 不是asset)。它們的有效性低而且只會降低「匿蹤」性。

因此,ROCN 不在錦江級大小的艦艇上「投資」作戰能力是合理的。

Sunk costs or not, you should not be wasting assets on bad investments.


NO:302_125
Eagle  於 2003/12/29 14:18
Re:關於光華六號

>>Really? Chinese Ship Building Company received a contract to build 12 more 錦江class? If this is true its a much better idea to put those weapon systems in the new ships instead.

It was announced about two years ago, CSBC received a a contract from the ROCN to build 41 ships, 12 new 錦江 and 29 光6, although I dont know whether its finalized.

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navy/rocnavy/PG603.htm


NO:302_126
SANJYSAN  於 2003/12/29 16:57
Re:關於光華六號

光六這東西,大家把他看成可移動的海鋒大隊單位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說到這,這種任務用陸上機動架可能更有效率些....


NO:302_127
mind1985  於 2003/12/30 09:59
Re:關於光華六號

用陸上機動架可能更有效率些

如果是攜帶短程(40~50公里)反艦飛彈的UCAV可以嗎?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