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1 00:01
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剪報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剪報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NO:343_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3 23:41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30217.html
美國與盟邦將攔截毀滅性武器製造原料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三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一位美國高級官員昨天直言警告說,美國及其盟邦願意採取「強有力的方法」,阻止惡棍國家取得它們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所需的原料,其中包括在公海或空中攔截與沒收這種「非法物品」。

國務次卿波頓也說,聯合國的核子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如果發現伊朗再有違反禁止核子擴散協議的情事,就應當送交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處理。截至目前,美國的歐洲盟邦一直反對採取此一措施。

波頓在外交政策分析研究所主辦的一項安全會議發表演說指出:「現在真正的問題在於(國際原子能總署)理事會仍將一致堅持伊朗尋求擁有核子武器是不合法的,或是伊朗透過經濟誘因和積極宣傳分化該理事會的努力將會成功。」

主管國務院武器管制與國際安全事務的波頓表示,雖然美國及其盟邦會「儘可能尋求外交解決辦法」遏阻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他們或許也會動用軍事資產來攔截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原料。

他說:「如果惡棍國家不願意遵守禁止擴散的規範,它們就必須準備面對不利的後果。」

波頓特別提到伊朗、北韓、敘利亞、利比亞和古巴是「尋求取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攻擊美國目標的」惡棍國家。他說,那些國家「將會學到,他們的秘密計畫無法不被人發現或是逃避後果。」

官員們告訴 CNN,波頓此一談話事先獲得國務卿鮑爾與白宮高級官員的批准。

波頓指出,最近澳大利亞、英國、西班牙與法國都曾進行攔截訓練演習,隨後美國與盟邦將一致採取行動遏阻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飛彈科技走私。這些活動是布希總統五月在波蘭宣布的新「防止擴散安全倡議」的一部分。雖然最初只有十一個國家加入,波頓說,目前已有五十多個國家表示準備參與此一阻禁擴散努力。


NO:343_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4 15:40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40124.html
韓美聯軍司令部將撤遷漢城以南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四日專電)由於韓美兩國就駐韓美軍在漢城龍山基地的土地使用面積問題發生嚴重歧見,因此,最近美國政府已通知南韓當局,決定將目前駐守於龍山基地內的韓美聯軍司令部及駐韓聯合國軍司令部,撤遷至漢城以南的京畿道平澤與烏山地區。

南韓國防部發言人南大連今天在簡報時透露,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理查.羅利士已於十一月二十七日通知南韓國防部通,美國政府已決定,將駐守在漢城龍山基地內的所有美軍部隊撤遷至漢江以南。

南大連強調,目前南韓國防部正在研擬有關磋商對策方案,並將於近期內將南韓的議案轉達給美國政府。

據瞭解,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曾於今年十一月十七日在漢城與南韓國防部長曹永吉召開過第三十五次韓美年度安保協議會,雙方曾對於駐韓美軍分兩個階段重新部署於漢江以南的兩大區域達成協議。但對兩國層峰已達成協議的「漢城龍山美軍基地早日移遷他處」之方案,未能明文列入聯合公報中而深表遺憾。

對於至二○○六年為止,將位於漢城市中心的駐韓美軍龍山基地遷移至烏山及平澤地區的問題,韓美兩國層峰曾於今年華盛頓峰會上達成合議,唯因美國當局欲在現漢城市貞洞的美國駐韓大使官邸一帶,重新闢建新的美國大使館時,南韓市民團體以破壞歷史文化遺跡為由,敦促南韓政府禁止美國破土興建。

因而美國政府要求在龍山基地內,保留二十八萬坪土地,以重建美國使館園區,但,南韓當局堅持不得超過十七萬坪,於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未能將「漢城龍山美軍基地早日移遷他處」一條明文列入「聯合公報」中,僅同意繼續磋商,以早日落實韓美層峰所達成的協議。

對於美國當局決定將漢城龍山基地內的駐韓聯合國軍司令部及韓美聯軍司令部,一併撤調至前進部署在軍事分界線一帶的北韓長程砲射程以外,離漢城遠遠的烏山與平澤地區,勢將導致南韓民眾安保上的恐慌心理。

但南韓國防部高層人士透露,由於考量到駐韓美軍的尖端指揮統御能力及戰力時,既使撤遷至漢城以南,在安保上也不會產生絲毫的問題。由於在駐韓聯合國軍司令部及韓美聯軍司令部撤遷漢城以南時,可能產生的安保恐慌,以及繼續駐守在漢城時,必須割捨龍山基地內三成以上的土地衍生的種種問題。因此南韓國防部的立場較傾向於:韓美聯軍司令部重新部署於漢城以南。


NO:343_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4 16:56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3914.html
澳洲已決定加入美國領導的飛彈防禦系統--外長唐納
路透社
2003-12-04 15:21

[路透坎培拉電]澳洲外長唐納(AlexanderDowner)周四表示,澳洲已原則上決定加入美國領導的飛彈防禦系統,加強該國與華府的軍事結盟關係。

唐納強調,該飛彈系統僅做為防禦用,而非攻擊用,並表示加入該系統將能嚇阻不懷好意的國家取得彈道飛彈技術。

唐納向澳洲國會表示:「設立這項策略性的決定係對抗澳洲可能安全威脅的長期措施,也能阻止和澳洲有利害關係的國家擴散彈道飛彈。」

唐納指出,加入飛彈防禦系統也將加強澳洲與美國的軍事結盟關係。

他說:「澳洲與美國長期強固的結盟關係對雙方的安全均有助益,而澳洲加入飛彈防禦系統更能強化這項結盟關係。」

美國在去年退出1972年反彈道飛彈(ABM)條約後,開始朝設立飛彈防禦系統邁進。

飛彈防禦系統計劃仍處於初期階段,但許多防禦專家均視澳洲為該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為美澳已在澳洲中部沙漠地區的PineGap建立了一處監控站。(完)

--編譯王冠中;審校施佩君


NO:343_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4 23:55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312/200312040367.html
中共要求歐盟盡快解除軍售禁令

(中央社台北四日電)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今天要求歐盟盡快解除對中國的軍售禁令,他批評這個禁令是冷戰時期的產物﹐與當前中歐關係全面發展的形勢很不相稱。

中新社報導,劉建超透露,中國總理溫家寶幾天前在與德國總理施若德會談時表示﹐希望德國在推動歐盟盡早解除對中國軍售禁令問題上發揮積極影響﹐施若德已經允諾協助。劉建超指出,中國昨天發表「中國的防擴散政策和措施」白皮書﹐這是因為中國認為有必要、也有義務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防擴散的政策和措施﹐與中國要求歐盟解除軍售禁令不存在任何矛盾。


NO:343_6
清潔工  於 2003/12/05 00:28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Transfer: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5/20031203/11580469.html
不惜引發軍備競賽 布希扶迷你核彈項目上馬
2003-12-03 07:55:07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據英國《觀察家報》11月30日報道,自上周起,美國已經啟動了總投資額達數百萬美元的核武庫擴充計劃,這是一項頗具爭議的小當量核武器“掩體炸彈”計劃。軍事專家表示,美國政府的這一計劃將有可能把整個世界引入新一輪核軍備競賽。

  在布希政府的此次核武庫擴充一攬子方案中,有著“迷你核彈”綽號的新一代小當量鑽地掩體核炸彈項目特別引人注目。上周布希政府已經悄悄打破了十多年來美國對該武器的研發禁令,正式啟動了這一項目。

  批評家們指出,這不僅將有可能刺激其他國家也爭相開發類似的“迷你”核武器,導致新一輪核軍備競賽,而且在目前美國正極力制止伊朗和朝鮮放棄其核武計劃的背景下,布希政府一意孤行研發“迷你”核武器的做法在外交上十分敏感。試圖阻止該項目在國會中獲得透過但最終失敗的美國民主黨議員艾倫·陶舍爾說:“美國將以研發新一代核武器的舉動,親手引發新一輪全球軍備競賽。”
  一位白宮官員介紹說,即將研發的“迷你核彈”的工作原理並不複雜,它主要利用核彈爆炸所產生的巨大衝擊波,來摧毀深埋在地下的敵軍掩體。即使掩體本身能得以倖存的話,隱蔽在其中的有生力量也將傷亡慘重。這位官員說:“根據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經驗,敵人的掩體正在越挖越深,越挖越安全。因此我們必須提升自身的打擊能力,來消滅我們潛在的打擊目標。”不過相當多的批評人士認為,這種“迷你核彈”的威力並沒有白宮方面所說的如此神奇,而且白宮所稱的核爆炸所產生的輻射將不會對地面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說法也並不可信。

  美國軍方已經決定,“迷你核彈”將以現役序列中的B61和B83型核彈為基礎改造而成。B61型核彈重量稍輕,可以由空軍的B-52轟炸機和F-16戰鬥機投放;而大型的B-83型核彈的爆炸當量甚至高達1到2兆噸。美軍下一步的研究重心將是加固核彈的外殼,使其能夠輕易地穿透鋼板、岩石或是水泥掩體的阻擋,取得攻入掩體內部爆炸的最佳效果。

  反核運動人士因此指出,美軍將大當量的B-83型核彈改裝成“迷你核彈”的做法客觀上模糊了核戰爭和常規戰爭之間的差異。美國“反核聯盟”的鮑勃·謝弗指出:“美國的這種舉動是相當危險和具有煽動性的。這就像一個立法者下發禁令禁止所有人員在酒吧酗酒而自己卻喝個爛醉如泥。”


  國會中民主黨人認為,布希執意研發“迷你核彈”的做法,是布希重組美國核武庫的重要步驟之一。在布希的核戰略中,優先考慮使用核武器的思想已經初露端倪,而這恰恰是與目前的國際安全形勢、美國歷屆政府的核戰略思想,以及其他國家的安全戰略背道而馳的。陶舍爾議員說:“布希政府的行動正在收到與其原意截然相反的效果。目前俄羅斯已經明確表示,將研發新型戰術核武器作為回應。而且毫無疑問,美國的敵人也將採取各種應對措施。”

  自從布希總統上臺伊始宣佈對美國的核戰略進行重新審視以來,美國政府已經採取了多個步驟,來發展其核武庫並使之現代化,以應對外界包括生化武器威脅在內的“驚人軍事發展”。其中,田納西州的三個核電站已經被選定,開始生產核彈所需要的氚,而美國此前中止氚的生產已有很多年了。

  今年4月,美國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生產了10年來美國第一個“��核”,該部件的研發是核武器生產流程中的重要一環。目前該實驗室正在加緊籌措資金,為“��核”單獨建立一個新的研發機構。

  此外,布希政府還令人擔憂地縮短了地下核子試驗的準備時間,由此前的24個月縮短到了現在的18個月。雖然白宮口口聲聲宣稱自己沒有重啟核子試驗的計劃,但批評家們認為,這客觀上將刺激其他國家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重啟地下核子試驗的浪潮。(


NO:343_7
SK2  於 2003/12/05 09:22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波蘭總理所坐直升機疑故障需急降撞傷脊骨
[05/12 星期五 06:51]

一架載著波蘭總理米勒的直升機, 在首都華沙巿郊緊急降落, 機 上十二人受傷, 包括米勒.他撞傷脊骨,目前情況穩定,預料數日後 出院.其他傷者亦無生命危險. 事發時,米勒剛視察完西南部一個 煤礦,在回程時懷疑所坐的直升機機件故障,被迫在華沙以南二十 公里的樹林緊急降落.

http://www2.881903.com/apps/news/html/intnews/20031205/2003120506513977600.htm


NO:343_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6 00:08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50025.html
美國務院否認取消與台軍演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四日專電)針對外傳美國因為對台灣當局的不滿,取消美台兵棋推演,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今天斷然否認。

艾瑞里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被記者問到:「你有聽說任何有關取消與台灣共同舉辦軍事演習的消息嗎?」

艾瑞里未加思索,乾脆而簡短地回答:「沒有」。但他未再多談。

記者的提問雖未明指是本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夏威夷美軍太平洋總部舉行的美台兵棋推演,但近期內美台之間並沒有其他共同軍事演習,因此雙方應是同指夏威夷的兵棋推演。

此外,台灣駐美代表程建人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也表示,至目前為止,他未從美國政府任何部門接到有關要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延後或取消訪美的通知,因此林中斌應會如期訪美。一位不希望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說,有人表示,美方不希望林中斌的來訪與溫家寶撞期,其實從一開始林中斌抵達華府訪問的日期就是十三日,而溫家寶訪問華府的日期是九日至十日,因此從來就沒有撞期的問題。


NO:343_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0 09:33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3121000068,00.html
2003.12.10 中國時報
波音與防策會 關係匪淺
鍾玉玨/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第二大國防合約承包商—波音公司與五角大廈的民間智庫「國防政策委員會」之間的關係受到矚目。根據英國《金融時報》九日的報導,防策會兩名委員被波音聘為有給職顧問,曾在備受爭議的空中加油機採購合約議約過程,幫波音美言。此外,波音去年還投資數千萬美元於防策會委會經營的創投基金。

防策會共有卅名委員,是五角大廈的民間智庫,定期向國防部長倫斯斐、副國防部長伍夫維茲等官員建言,影響力不小。而其與波音的關係隨著波音被控不當標得一百八十億美元空中加油機先租再買合約後,逐漸浮上檯面。


波音近年來逐漸將營運重心由民航客機轉為國防合約承包。而其與防策會之間的利害關係,凸顯波音努力鞏固其在華府的國防合約承包地位。

防策會委員可直通國防部高層受到非營利團體「廉政中心」的批評,該中心指出,它的運作、會員的財務都不夠透明。


NO:343_1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2 22:38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20030.html
英國防計畫將減少軍隊重裝備以反恐為重點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十一日專電)英國國防大臣胡恩今天對國會下院表示,為了配合對恐怖份子作戰的需求,英國將減少軍隊的重裝備,增加更多現代高科技武器。

胡恩說,英國新的國防計畫將減少軍隊傳統的重裝備,包括挑戰者二號戰車以及戰機,同時增加高科技武器,以配合反恐戰爭對於準確性與靈活性的要求。

他強調,時代在改變,英國軍方必須適應新的環境,利用高科技來確保英國軍隊的配備能跟上時代。

英國參謀總長沃克今天稍早也曾表示,英國軍隊為了對付國際恐怖主義以及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威脅,必須減少戰艦、戰鬥機、重型坦克的數量,同時增加輕型裝甲車、無人飛機以及更具有靈活性的武力。他表示,皇家海軍正在建造的兩艘大型航空母艦在完工啟用後,許多戰艦將可淘汰。


NO:343_1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3 11:35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3110503.html
歐洲聯盟宣布成立獨立軍事機構

(法新社布魯塞爾十二日電) 歐洲聯盟十二日通過成立獨立軍事策劃機構計畫,發起的英、法、德三國元首說,此一計畫終將克服美國與聯合國的疑慮。

英國首相布萊爾說:「此一計畫將讓我們有機會使大西洋兩岸歐美聯盟保持非常緊密的關係,同時確保在攸關歐洲重大利益且美國不介入軍事行動的情況下,歐洲亦能自行採取行動。」

他說:「這正是我們所要的,這樣做完全符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做為我們聯盟關係基石的原則」

法國總統席哈克說,此一劃時代的條約,「是邁向加強歐洲防衛的一大步。」

德國外長費雪說,他深信華府的關切已獲化解。「這一步表明我們並無意與北約組織作對,反而將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將能夠化解美國的疑慮。」

歐盟準備成立的單位,將由數十名歐盟軍官負責策劃、執行不受北約組織指揮的獨立軍事行動計畫。這個單位將以現有的歐盟駐布魯塞爾軍事人員為主。另外附加在位於比利時蒙斯北約組織軍事總部的歐盟單位,亦將成為常設機構。


NO:343_1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3 11:36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30025.html
歐盟決研究取消對中國武器禁運

(中央社記者鄒明智巴黎十三日專電)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高峰會議,昨天經法國總統席哈克建議,決定請外長理事會重新研究歐盟對中國禁售武器的必要性。

歐盟十五國於一九八九年天安門流血事件後,宣布對中國大陸武器禁運,並取消軍事合作,以制裁中國當局武裝鎮壓學生民主運動。

依歐盟發表的消息指出,主持高峰會議的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聲明歐盟的這項轉變,將以中國人權條件的演變為依據。

歐盟外長理事會在今年十月間曾發表一項人權報告,指責中國仍持續違反人權。而今歐盟重新審查對中國禁運政策,一般認為主要應是中國經濟發展情況好轉,歐盟有意與中國改善關係,爭取大陸市場,而不是貝魯斯柯尼所稱與人權問題有關連。依歐盟發表的外貿資料顯示,歐盟十五國於二○○二年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達一千一百五十億歐元,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及日本,歐盟所承受的雙邊貿易逆差達四百七十億歐元。


NO:343_1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3 23:06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30233.html
國際原能總署呼籲以色列廢除核武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三日專電)據以色列主要英文報「國土報」報導,在中東其他國家都受制於禁止核武擴散條約限制之際,獨有以色列擁有據說多達兩百枚的精密核子武器,國際原子能總署已要求以色列坦誠與週邊國家對話,共同放棄核武。

與以色列敵對的伊朗、敘利亞與埃及等中東國家,在稍早也都指控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擁有核武的國家。 

「國土報」今天引述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艾巴拉德(Mohamed ElBaradei)的話說,使人擔憂的是,以色列如果拒絕對話,必然會刺激週邊國家繼續發展核武,以便對付以色列的核武威脅。

以色列從未表明自己是否擁有核武,但美國在一九六九年就接受以色列是核子國家,分析家也表示以色列擁有多達兩百枚的精密核子武器。

以色列拒絕與週邊國家對話,是因為這些國家拒絕承認以色列,但艾巴拉德表示,如果以色列也同意簽署禁止核擴散條約,反而有助提升週邊國家對以色列的信任。報導引述艾巴拉德的話說,目前中東現勢使人相當憂心,因為在其他國家受制於禁核條約之際,以色列卻擁有核武或發展核武的能力,這種情形使得許多人感到沮喪。


NO:343_1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10:22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4185007.html
華府國防專家:美國防衛台灣承諾沒有改變

(法新社華盛頓十四日電) 國防專家在華盛頓說,儘管美國總統布希本週稍早嚴詞評論台灣的公投計劃,不過美國協助台灣自衛的承諾沒有改變。但他們指出,美方在二00一年保証出售八艘潛艇給台灣之事,正面臨障礙。

保守派的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說:「布希曾在二00一年發表聲明,指美國將儘力協助台灣自衛。這種承諾目前沒有改變。國務院本週重申了這種承諾。」

他說,不過對台灣的「真正信息」來自美國國防部二00二年的說法:「台灣必須重視本身的國防,然後美國才會在比較有利的地位協助你們的防衛。」

布希總統於二00一年提議出售八艘潛艇給台灣,這是一九九二年以來,美國對台灣的最大一筆軍售案。儘管初期交艦時間訂在二00七年,不過這項軍購計劃仍未見到曙光。

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的一位主管斐洛特說:「這項計劃要執行至進入生產階段,仍有許多障礙待克服。」


NO:343_1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7 10:33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739842.shtml
以色列 可能代訓人民解放軍

華盛頓記者林寶慶/十五日電
2003/12/17

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十五日在頭版報導,以色列積極恢復與中共的軍事及其他關係,以色列可能代訓人民解放軍,中共可能向以色列租用無人飛機,以色列總統卡札夫本周並到中國大陸展開國事訪問。

國防新聞周刊報導,以色列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宣布以中雙方將恢復高層互訪,以色列國防部最近批准了十餘個將售予中共的軍事項目,包括先進通訊及偵察系統,各式無人飛機,飛行員訓練系統,並可能代訓人民解放軍人員。

報導說,以色列積極修補與中國因取消出售空中預警機系統而惡化的關係。以色列原預計售予中國軍方早期空中預警機系統,但美國極力反對。二○○○年七月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在大衛營參加以、巴、美三方領袖和平會談時,於記者會中宣佈取消這筆十億美金的交易。

以色列官員對國防新聞周刊表示,該國將早期空中預警機系統交易處理得很粗糙,使雙方關係遭嚴重破壞。現在以色列將謹慎從事,出售美國關切技術將與美國諮商,而與中共的合作則以反恐及國土安全項目為主。

美國當年指早期空中預警機系統內含美國的技術,須美國同意始得銷售給第三國。美國擔心中共擁有早期空中預警機系統將對兩岸一旦發生衝突時產生不良影響。


NO:343_17
儒風  於 2003/12/17 18:38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2/569/20031217/11588468.html

巴基斯坦計劃將核武導彈部署到印巴邊境地區
2003-12-17 09:52:09 中國國防科技資訊中心

  印度報業托拉斯2003年12月15日報道,巴基斯坦核武器專家佩爾韋茲·胡德拜爾14日在伊斯蘭堡參加“南亞核化的和平與安全”研討會時表示,印度在彈道防禦技術上進展迅速,同時還從以色列購買了“費爾康”預警雷達和“綠松樹”雷達,這使巴基斯坦感到巨大壓力。由於巴基斯坦無法在技術上與印度保持平衡,巴國防部因而考慮將導彈部署位置移近印巴邊界地區,使巴基斯坦在非常情況下能夠於100∼200秒內作出相應反應。這使南亞次大陸的核軍備競賽進入了第二階段。
  
  胡德拜爾稱這進一步惡化了南亞次大陸核戰爭的威脅。胡德拜爾一直激烈批評巴基斯坦的核政策,他指出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98年分別進行了核子試驗,希望由此在該地區形成“恐怖的平衡”態勢。


NO:343_18
儒風  於 2003/12/17 18:42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31217/11588323.html

十四年後重新審議 歐盟考慮取消對華武器禁售
2003-12-17 08:47:49

  
  本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吳雲

  突如其來的重大新聞

  12月12日中午,布魯塞爾歐盟理事會新聞大廳,歐盟首腦會議結束後按慣例舉行的記者招待會正在進行。本屆歐盟輪值主席、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坐在主席臺上,翻閱著首腦會議剛剛透過的《主席國結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自得其樂。幾十分鐘過去了,記者招待會接近尾聲,下面的記者開始紛紛離去。就在筆者也正準備離場時,突然聽到貝盧斯科尼提到了中國。他說,在剛剛結束的歐盟首腦會議上,由於法國總統的提議,我們要求歐盟外長會議審議禁止對中國銷售武器的問題。

  對華武器禁售問題並非本次歐盟首腦會議議題,因此貝盧斯科尼的這一表態令在場記者都十分驚訝。對中國來說,這無疑是本次歐盟首腦會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這是自1989年歐盟對中國禁售武器以來,歐盟首腦會議首次決定重新審議對華軍售禁令。記者招待會結束後,筆者翻閱首腦會議透過的長達26頁的《主席國結論》,關於這個重要決定實際只有一句話:“歐盟首腦會議,要求歐盟外長會議重新審議禁止對中國銷售武器問題。”不過美聯社等外國媒體已據此報道說,歐盟已考慮取消對華武器禁售。

  歐盟對中國禁售武器是1989年做出的決定,當時的決定實際上也只有一句話:“歐盟成員國中止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和武器貿易。”截至今天,14年已經過去了,武器禁令成了“老大難”問題,也制約中歐合作領域的進一步拓寬。

  從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看,歐盟此次首腦會議能夠做出重新審議對華軍售禁令的決定,關鍵是法國總統希拉克的作用。但實際上,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內主張重新審議對華軍售禁令的遠不只法國一家和希拉克總統一人。德國對此也持積極態度。本月初,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時表示,願意為儘早解決對華軍售禁令做出努力。不久前,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也說,重新考慮對華軍售禁令的時候已經到了,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事務的委員拉米也表示,歐盟需要重新審議對華軍售的禁令。在上述背景下,人們可以感覺到,歐盟重新審議對華軍售禁令的時間已經不會很遠了。

  解禁符合歐盟利益

  取消禁令符合歐盟成員國軍工企業的商業利益。

  也許正是因為巨大商業利益的誘惑,1989年歐盟在決定對華武器禁售時,有意回避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歐盟在對第三國進行武器禁售時,一般有兩種選擇,全面“禁售”或非全面“禁售”。如果是前者,則包括“武器、彈藥和軍事設備”,主要有四大類產品:一、“用於殺人的武器和彈藥”,如槍和坦克等;二、“武器平臺”,如飛機和戰艦等;三、“非武器平臺”,如具有軍事用途的車輛等;四、“其他輔助設備”,如具有軍事用途的電子設備等。如果是非全面“禁售”,則只包括“武器和彈藥”。歐盟在決定對華禁售武器時,並沒有說明是全面“禁售”還是非全面“禁售”,同時也沒有制定一個明確的禁售清單,而是把決定什麼該禁止向中國出售,什麼不該禁止向中國出售的權力下放給了成員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英國政府就對華武器禁售問題發表聲明:歐盟的對華軍售禁令只包括致命武器,如機關槍及其彈藥、軍用飛機、軍用直升機、戰艦和軍用戰車等。


  實際上,在歐盟實施對華軍售禁令期間,英國和法國分別向中國出口了“具有軍事用途的設備”,英國向中國出售的是用於搜尋水上目標的雷達,法國向中國出售的是AS—365N海豚2型直升機。

  解禁大勢所趨

  明年1月1日,愛爾蘭將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首次外長會議將於1月26日至27日在布魯塞爾召開,屆時歐盟外長們會不會把對華軍售問題列入日程呢?人們在觀察。

  歐盟的事情往往非常複雜。在解除軍售禁令問題上,歐盟內部一直存在著兩個聲音。一派支持解除軍售禁令,另一派反對。不久前,在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結束後,歐洲議會議員、歐洲議會西藏小組成員托馬斯·曼就發表聲明,反對取消對華武器禁售令,並要求德國政府繼續維持已長達14年的對華武器禁售令。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各種干擾還會不斷出現。歐盟內部的爭論還將繼續一段時間。

  從長期看,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勢所必然。取消禁令將使中國和歐盟的合作領域更加廣闊和充實,使雙邊關係更為全面和豐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不久前曾表示,歐盟對華軍售禁令是冷戰的產物,與當前中歐全面夥伴關係很不相稱,希望歐方儘早解決這一問題,為雙邊關係的全面發展掃清障礙。此外,取消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對減少歐盟對華貿易赤字也有好處。目前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逆差達470億歐元,歐盟對此屢有抱怨。如果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中國和歐盟新的軍事貿易和軍工合作將會有助於減少歐盟現有的對華貿易逆差。▲

  《環球時報》 2003年12月15日 第二版


NO:343_19
儒風  於 2003/12/17 18:42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news/568/20031217/11588497.html

被指向中國售戰機和導彈零件 美一華人被判刑
2003-12-17 10:07:53

  據美聯社報道:一名美國華人移民因被指控企圖從自家非法運送導彈及噴射戰鬥機零組件到中國大陸,十五日被判處二年半徒刑。
  
  據法庭文件顯示,莊某被指控陰謀出口國防器材及企圖非法出口,檢方指控莊某和他的妻子梁秀文企圖從他們在加州自宅經營的公司運送F—14雄貓戰鬥機、鷹式導彈、AIM—9導彈和拖式導彈的零組件至中國大陸。


NO:343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8 22:54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5857.html
歐洲議會議員痛批考慮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提議
路透社
2003-12-18 16:15

[路透法國斯特拉斯堡電]具不同政治色彩的歐洲議會議員周三駁斥歐盟國家領袖建議考慮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計劃。

法國總統席哈克(希拉克)和德國總理施羅德還因提出這個議題被痛批一頓。一名歐洲議會議員指責他們把經濟利益置於歐洲的中心價值--民主與人權--之上。

歐盟國家領袖在上周的峰會上同意,將由各國外交部長於明年1月重新審議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但是在歐洲議會上,沒有一個政治團體支持這個計劃。議員們將在討論後於周四進行投票表決。

歐洲議員們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中國的經濟自由化與社會自由化程度相符。他們還警告勿在台海緊張局勢升高之際,重新開展武器交易關係。(完)

--編譯柯安琪;審校李婷儀


NO:343_21
flak  於 2003/12/19 16:40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dec/today/today-t1.htm
373:32 歐盟議會否決中國軍售解禁案

〔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慕尼黑︱布魯塞爾十八日電話採訪報導〕歐洲聯盟議會今日表決是否撤銷對中國的軍售武器禁令,在台灣駐歐盟兼比利時外交代表李大維運作聯合五大黨團的反制下,中國力促軍售解禁的運作失敗。歐盟議會今天中午(台北時間晚上八點)以三百七十三票反對鬆綁,三十二票贊成,二十九票棄權的情況下,以壓倒性的票數反對撤銷對中國的軍售禁令。
 聯合反對撤銷的提案中還強調,在中國持續武嚇台灣的政策下,此時開放歐盟對中國的軍售是個錯誤時機。

  僅共產黨團 支持解禁
  李大維對本報表示,他非常感謝歐盟議會中支持台灣的議員們,在這個緊張時刻為台灣仗義執言與雪中送炭。歐盟議會目前有六百二十三位議員,今天有四百三十四位出席。其中原先支持台灣的就有歐洲人民黨團、自由黨團與綠黨黨團,而第二大的社會黨團手握一百八十多張票數,直到昨日晚間十點才表明支持台灣的立場。 

  李大維說原先的支持票數就可以過半,但是能夠說服社會黨團的支持,仍然是一大勝利的表徵。也就是歐盟議會中除了共產黨團之外,所有具影響力的五大黨團都反對中國軍售禁令的解除。
歐盟議會接連兩日討論這項提議,直到昨晚深夜,支持台灣的最後聯合提議(joint motion)才終於達成簽署。這項提議中首先指出,基於歐盟十月二十三日所提出的共同外交政策,歐盟議會堅持中國應以兩岸對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並再次呼籲中國撤銷所有對台的沿岸飛彈。

  中國續武嚇 不宜軍售
  提議要求中國必須慎重注意歐盟所關注的三大議題,一是中國的人權發展與相關法律,二是中國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三是歐盟的經濟利益。提議中指出,中國與歐盟需在削減與控制軍武方面達成多邊協議。而中國境內的基本自由權還必須加強,尤其在虐待與恣意拘禁人犯、愛滋病患者,死刑過多與不尊重少數民族的權利等方面都有待改進。

  提議中特別指出,歐盟與中國過去在人權方面的對話少有進展。在歐盟考慮對中國撤銷軍售禁令之前,中國尤其必須證明在人權保護方面的改進。聯合反對撤銷的提案中還強調,在中國持續武嚇台灣的政策下,相信此時開放歐盟對中國的軍售之路是一個「錯誤的時機」。這項提議希望歐盟各成員國遵守歐盟的決議,拒絕銷售任何武器給中國。

  李大維奔走 反制中國
  中國最近促請歐盟解除軍售禁令的動作頻繁,十月底歐盟輪值主席義大利總理貝魯斯孔尼訪中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已經當面提出。十一月底在德國總理施若德拜訪中國時,也出現與法國相同的口頭承諾。本月十三日,歐盟內提出檢討案,李大維體認到這是危及台海軍事平衡的重大方案,他在有限的時間全力運作反制。他表示,這個出乎意料的好結果,確實讓他與國人同感振奮。

  歐盟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跨國聯盟組織,涵蓋歐洲十五國、三億七千萬人口。明年東擴將增加至二十五國,約有七千五百萬「新歐民」加盟。李大維表示,中國在更換領導人之後,非常重視對歐盟的外交政策。近年來頻頻調走老舊的官僚,換上受有西方教育的外交新血,在作風與策略上,已經與過去的方式顯見不同,這是台灣當局必須注意的現象。中國對台灣在歐洲的外交圍剿政策不會放鬆,台灣方面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NO:343_2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9 17:02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9140510.html
美國推出聘用前伊拉克武器科學家計畫

(法新社華盛頓十八日電) 美國正式推出一項為期兩年的計畫,這項計畫將花費高達兩千兩百萬美元雇用前伊拉克武器科學家,以從事和平用途的非軍事領域計畫。

美國國務院說,這項計畫旨在避免前伊拉克武器科學家將他們的專門知識出售給恐怖團體或流氓國家,並將他們的專門知識用於協助重建伊拉克殘破的基礎設施和科技部門。

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這項計畫的目的不在給予提供證據,證明前海珊政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伊拉克科學家報酬。

包潤石說,根據這項計畫,國務院將花費兩百萬美元在巴格達成立辦事處,確認那些科學家有資格獲得聘任,並指出他們可能從事的計畫。

他表示,這項計畫預料明年二月展開。


NO:343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1 00:31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00087.html
布希歡迎利比亞宣佈銷毀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九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在下班前臨時召開記者會,宣佈利比亞領袖格達費已決定銷毀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放棄所有武器發展計畫,並「立即、 無條件歡迎國際檢查」。布希對格達費這項「明智而負責的決定」表示歡迎,並強調利比亞將因此贏得國際尊重及「長足進步的美、利關係」。

布希於美東時間下午五時三十二分舉行臨時記者會,宣佈這項消息,他說,這是美國、英國及利比亞三方面經過長達九個月秘密談判後所獲致的成果。「利比亞已邁出重返國際社會的步伐,格達費上校知道方向在那裡」;「格達費的承諾完成後,將使我們的國家更安全,世界更和平」。

布希說,九個月前格達費派特使與他及英國首相布萊爾接觸,表達他的政府主動放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意願,並提供美英兩國有關利比亞的化學、生物、核子及彈導飛彈的研發計畫及相關活動文件。

布希希望格達費實踐承諾,並加入反恐行列,則利比亞將「重新在國際上尋回安全與尊重,同時,隨著時間進展,將大幅改善與美國的關係」;「利比亞變成和平國家後,它將成為非洲及中東的安定根源」。

他說:「如果利比亞願意進行內部改革,美國願意幫助利比亞人民建立一個更自由繁榮的國家」。布希並呼籲其他國家「以利比亞為榜樣」,透過和平的外交途徑,消除敵意,放棄武器發展計畫,重建世界和平。


NO:343_2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2 09:37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20004.html
倫斯斐:美國可能需要擴充兵力

(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一日專電)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表示,「美國可能需要更大的兵力。」美國國會一直敦促國防部至少增加兩個師,也就是兩萬名兵員。

「時代」報導指出,倫斯斐在過去幾個月一直排拒來自國會的壓力。不過,他在「時代」的專訪中說,雖然目前他並沒有看到任何分析和研究報告足以說服他關於軍隊規模的問題,他卻已認真考慮,並且樂於做這樣的建議。不過,倫斯斐仍堅決反對回復到徵兵制度。他強調,目前志願從軍的人水準較高,而且比一般服役的兵員敬業。


NO:343_2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2 21:36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6368.html
IAEA署長埃爾巴拉迪將前往利比亞,檢查核武器項目
路透社
2003-12-22 20:20

[路透維也納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埃爾巴拉迪(Mohamed El Baradei)周一表示,下周將前去利比亞檢查核武項目。

埃爾巴拉迪表示,將前往利比亞,開始「查證利比亞核武器項目的進程」,檢查可能於下周開始。

他對記者表示,他周一將通知國際原子能總署監委會利比亞未申報的核活動,其中包括鈾濃縮項目,該項目可能已被用於生產炸彈級材料。(完)

--翻譯于春紅;審校楊光


NO:343_2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5 07:53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5002004.html
以色列中止在加薩走廊攻勢

(法新社加薩走廊二十四日電) 以色列軍隊停止了在加薩走廊南部的大規模行動,此時因其突擊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增加至九名。巴勒斯坦人將此突擊指為「屠殺」,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也加以譴責。

以軍消息人士證實,他們正撤出拉法難民營。先前以軍發現,在以國控制下的毗鄰埃及邊界地區有一個大型地道,據稱是用來私運武器。

以軍說:「我軍在行動中搜查了一棟住宅,該住宅疑為一個武器私運地道的掩護。」

巴勒斯坦安全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以軍入侵造成了三十棟民房全毀,另有三十棟部份毀損;而此一行動是在週一午夜前後發起。

醫療人員說,已知有九名巴人在以軍的突擊行動中喪生。

以色列方面則堅稱,這九人全為正當目標;但巴勒斯坦方面表示,九人中的四人為平民。

巴人報紙在頭版刊登了一名青少年遭到殺害的照片,其上則是一行標題「拉法屠殺」。

安南對此也加以譴責,他說,以色列必須對平民採取進一步保護措施。


NO:343_27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7 21:48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70213.html
日媒:美軍關切中共增強潛艦軍備及東亞動向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七日專電)在台灣朝野各界高度關切對岸導彈部署之際,美國駐太平洋軍力卻嚴密監控防備中共海軍潛艦勢必的增長。日本共同社引述美日雙邊軍事消息來源指出,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正在密切觀察中共增強潛艦軍力的動向。

此外,美國軍方也積極建構東亞地區反潛作戰能力的全新戰略部署。

消息來源指出,美方認為,如果再不針對中共潛艦日益增強的威脅採取因應對策,勢必衝擊美國在東北亞和台海安全保障的制御主導權。

據了解,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哨戒偵察司令部,在今年九月由夏威夷移轉至日本青森縣的三澤基地,這項動作被解讀為美軍在日本境內佈防,高度重視反潛行動的一環。

事實上,不但美國軍方,就連與美國簽有安全保障協議的日本,也十分憂慮中共海軍的長程巡弋能力和動向。

不過,美國總統布希在今年十一月拋出整編駐外美軍的策略和方針,此間政治觀察家指出,如果以日本近邊海域為國際外交角力或軍備競賽的舞台,勢必直接影響到駐日和環太平洋地區美軍的整編計畫。

另一方面,持續引進具備海面下優異超靜音性能潛艦的中共海軍,目前大約擁有七十隻潛艦的戰力。隨著中共不斷擴張和增強潛艦軍備,預料活動範圍今後也將隨之大幅延伸,有助於中共在領土主權紛爭的南中國海和東海周邊展現雄厚實力。

日本媒體引述軍事分析家意見指出,一九九六年的台灣飛彈危機,受到美國派遣兩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嚇阻的中共,大規模軍演之後才警覺到必須儘速發展攻擊型潛艦的重要性。

軍事專家進一步指出,中共可能認為只要擁有靜音匿蹤性能優異的先進攻擊潛艦,美國軍方就不致於敢冒然輕舉妄動。

或許正是有鑑於此,對中共海軍近年來頻頻出沒太平洋周邊海域的不明意圖,一直保持高度警戒態度的太平洋美軍,特別重視並致力於東亞周邊淺水海域的反潛作戰訓練。

美國海軍過度使用水中低頻聲納偵測敵蹤的結果,一度引發國際動物保育團體的抗議,認為此舉會對鯨魚等大型哺乳類動物造成傷害。最後,雙方在今年十月達成低頻聲納使用範圍的協議,保育團體同意美軍僅在東亞周邊地區使用低頻聲納執行獵潛任務。


NO:343_2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8 16:13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6991.html
IAEA署長稱沒有跡象顯示利比亞擁有濃縮鈾,利國外長呼籲以色列銷毀WMD
路透社
2003-12-28 11:57

[路透的黎波里電]利比亞周六表示,將簽署接受突擊性核子檢查協定,允許聯合國臨時通知並檢查其核子場所。利國並呼籲以色列開始銷毀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MD)。

利比亞外長沙勒格姆(MohamedAbderrhmaneChalgam)在記者會上表示︰「利比亞將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合作,並以完全透明的方式與其接洽…利比亞將簽署附加議定書。」

「這是一條對每個人,尤其是以色列人的明確訊息,他們必須開始銷毀他們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還說。

IAEA署長埃爾巴拉迪(MohamedElBaradei)表示,沒有跡象顯示利比亞擁有濃縮鈾,而濃縮鈾很可能是製造原子彈的第一步。

埃爾巴拉迪在的黎波里的會談後稱,利比亞承諾放棄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劃,包括化學、生物和核子武器計劃。

埃爾巴拉迪稱,尚不清楚是誰向利比亞提供核子技術。利比亞對IAEA稱他們是從黑市上的「中間人」手中取得濃縮離心機,這一點與伊朗的說法頗為相符。

沙勒格姆表示,銷毀被禁武器的決定是自願的,間接地否認是因為對伊拉克戰爭的恐懼,使的黎波里當局決定和盤托出其WMD計劃。

沙勒格姆稱︰「我不記得開始這些計劃的確切時間,但我想那應該是10、11或15年前的事。」(完)

--翻譯烏雲高娃;審校張敏惠


NO:343_2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31 10:13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31003503.html
美軍首度將軍事用地歸還南韓

(法新社漢城三十日電) 南韓與美國官員說,美韓雙方今天簽署一項協定,美國軍方將漢城市中心龍山基地原由其使用的約一萬平方公尺土地歸還韓方,這是美國開始推行重新調整在朝鮮半島軍力部署的計畫後,首度將軍事用地交還韓方。

美國與南韓在去年三月同意推行一項美韓土地夥伴計畫,今天歸還這片土地是執行這項計畫的第一步。這塊地自一九六二年來就作為基地官兵和眷屬的計程車服務站之用。

美韓土地夥伴計畫旨在重新安置及整併美國的軍事基地,以改善駐韓美軍的生活條件。另外還地也是為了要緩和南韓民眾對美軍占用熱鬧市區的不滿。

南韓國防部發言人說:「這是首度依據土地夥伴計畫交還土地。立即生效。」

美軍發言人說,雙方在移交前十個月已完成對這塊土地的環境評估。

自從一九五0年至五三年的韓戰之後,南韓就免費提供全國各地的土地給美國及其三萬六千名駐軍使用。

依據土地夥伴計畫,美軍將在二0一一年之前,把散布南韓各地四十一處主要軍營中的二十八處關閉,並將所使用總共一億三千五百五十萬平方公尺土地的半數以上歸還韓方。


NO:343_3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31 11:47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310014.html
美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中情局幹員身份外洩案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三十日專電)美國司法部今天宣布任命一位特別檢察官,專門調查布希政府官員涉嫌洩露一名中央情報局諜報人員身份的案件。司法部長艾希克羅為了迴避可能的利益衝突,指派副司法部長柯密負責督導。

柯密下午在華府的一項記者會上說,特別檢察官費茲傑羅在調查本案期間將直接對他負責。

批評布希政府的人士聲稱,白宮資深官員刻意向媒體透露中情局幹員華勒麗.巴默的身份,以打擊她的丈夫、前任駐伊拉克代理大使約瑟夫.威爾遜的可信度。

根據這項指控,白宮官員揭發華勒麗.巴默的身份,是為了說明要不是因為她的關係,威爾遜不可能被布希政府任命為特使,調查伊拉克前總統海珊企圖向非洲國家購買鈾原料的真相。

威爾遜在二零零二年間到非洲多國巡迴查訪後提出一份報告,指稱沒有證據顯示海珊企圖在非洲購買鈾原料。威爾遜是民主黨籍的職業外交官,曾在柯林頓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任職。

美國指控海珊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之一,是他企圖向尼日等國購買發展核武所需的原料。

威爾遜曾點名白宮高級顧問兼布希的親信羅夫洩露他妻子的身份,但遭羅夫否認。著名專欄作家諾瓦克在今年七月的一篇文章中披露華勒麗.巴默的身份。為保護需要隱匿身份的執法和情報人員,美國聯邦法律禁止披露這類人員的身份。


NO:343_3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31 17:02
Re:2003 年 12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310151.html
多數專家指若美攻打北韓時南韓可能拒絕支援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三十一日專電)假如北韓核武危機無法以和平途徑謀求解決,而美國對北韓核子相關設施進行先發攻擊時,通曉朝鮮半島事務的學者與專家中,有五成以上認為南韓可能拒絕美國提出從旁支援的要求,既使南韓願意提供支援,也將會十分被動。

南韓韓國言論財團(基金會)委託聯合新聞通訊社與民意調查機構,於本月中旬針對通曉朝鮮半島事務的美國、日本、台灣、香港及南韓的三十二名學者專家進行問卷調查後,獲得了前述結果。

接受電子郵件或傳真問卷調查的人士包括,美國前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羅伯特卡魯奇、日本產經新聞駐漢城分社主任黑田勝弘、南韓執政開放我們黨國會議員柳在乾、國會前外務統一委員會委員長鄭在文、南韓國防研究院教授金昌洙。

台灣方面接受訪問的人士包括有:中華民國立法院外交委員長張旭成、監察委員林秋山、中華高等政策研究院秘書長楊念祖、國立台灣政治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蔡連康。

以北韓核武危機之方向及新年度朝鮮半島情勢為主題,共分十項問題的此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當磋商和平解決北韓核武懸案問題的六方會談觸礁後,美國將採取的應方案為何?的問題,有百分之五十的受訪者認為將北韓核武問題送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處理,百分之二十八點一表示,立即對北韓採取多元的制裁措舉,有百分之六點三認為會對北韓核子設施進行外科手術式攻擊,也有百分之十二點五認為「以上皆非」。

有關當美國對北韓展開外科手術式的先發攻擊時,南韓的對應方案為何?,百分之五十的作答者認為南韓將拒絕美國所要求的從旁支援,既使提供支援也將會十分被動,試圖與美國維持一段距,百分之二十八點一表示,加強韓美同盟關係而採取軍事支援行動,也有百分之三點一認為「反對軍事行動,與美國反目」,至於未作答者與認為「以上皆非」的,各佔百分之九點四。

對於第二回合六方會談無法實現於今年內召開的責任所在?百分之六十二點五的作答者認為美國與北韓應共同負責,百分之十八點八答以北韓要負責,也有百分之六點三表示北韓與中國要負責。

有關當美國對北韓展開外科手術式的先發攻擊時,中國的對應方案為何?百分之四十六點九答以中國將會大舉加強與北韓接境的邊界地區的兵力,百分之二十一點九表示將會口頭譴責美國之動武,百分之十二點五認為會採取觀望態度,百分之六點三表示將會依據中朝相互援助條約派兵支援北韓,也有百分之九點三選擇了「以上皆非」。

對於二○○四年美國與北韓的關係展望如何?百分之四十點六的作答者認為將會維持現狀,百分之三十七點五表示緊張與分歧將會持續下去,也有百分之十八點八認為將會在戲劇性的妥協下邁入解冰期。

對於六方會談的展望,百分之八十四點四的作答者認為樂觀,僅有百分之十五點六答以悲觀。

關於北韓金正日政權可能沒落的方式為何?,百分之四十三點八認為受美國與中國等外部勢力的影響,百分之十五點六表示軍隊兵變,百分之九點四答以人民叛亂,百分之二十八點一認為「以上皆非」。對於究竟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如何?,百分之六十二點五的作答者表示影響力相常大,百分之三十七點五認為有某種程度的影響力。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