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3 14:06
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剪報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剪報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NO:359_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3 14:0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30101.html
CNN:美警告英、沙、肯亞可能遭到恐怖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三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美國政府官員昨天發出警告說,恐怖分子可能攻擊肯亞首府奈洛比與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部分官員表示,英國也有遭到恐怖攻擊威脅之虞。

一位美國官員說:「我們已處於威脅升高的情況。」

美國國務院在肯亞公開宣布說,雖然「尚未獲得證實」,美國駐奈洛比大使館已接獲「一項匿名警告,詳述針對肯亞奈洛比市中心的美國及西方目標,尤其是針對史坦利大飯店與希爾頓大飯店的恐怖分子威脅。此一威脅的時間是在未來幾天之內。」

美國大使貝勒米告訴記者,此一資訊是經由電子郵件傳送的,並且明白指出星期三是目標日。

前述兩家大飯店的職員表示,他們都已知道此一威脅,並且採取行動加強安全。

美國駐利雅德大使館警告說,情報資料顯示沙國首都一個住宅區「一直受到恐怖分子的嚴密監視」,沙國境內的其他西方人士住宅區或許也已成為目標。

除了執行公務之外,美國大使館已禁止館員及眷屬在晚間六時到上午六時之間造訪利雅德的住宅區。

在此同時,一位美國官員指出,「有理由擔心」蓋達恐怖組織也許會試圖在倫敦或是針對英國目標發動攻擊。英國警方昨天已在三項反恐調查中逮捕十四人,但是並未透露這些逮捕行動是否與擔心立即的恐怖攻擊威脅有關。


NO:359_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4 15: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40084.html
ABC報導海珊提取的鉅款部分被用來攻擊美軍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四日電)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引述美國官員的談話報導,前伊拉克總統海珊自伊拉克中央銀行提取的款項中,咸信約有一億三千二百萬美元被用來資助伊拉克反抗運動攻擊美國軍隊。

美國官員告訴 ABC News,就在美軍對巴格達投擲第一批炸彈前數小時,伊拉克獨裁者海珊自中央銀行提取了十億多美元現款,咸信他和他的追隨者今天還在使用這筆錢。

根據 ABC News 取得的美國調查人員在伊拉克中央銀行檔案中發現的手寫字條,海珊以十分簡單的方式提款。根據翻譯,海珊今年三月十九日親手寫給伊拉克中央銀行總裁的一張簡短字條,授權他的兒子庫塞和一名助理人員提取九億二千萬美元和九千萬歐元,以保護他們免於美國入侵之害。

報導指出,美國官員相信,這張字條確實是海珊親手寫的。他們是根據訊問前財政部長艾查維等被俘伊拉克官員的結果作此結論。

美國國稅局犯罪調查單位特別幹員桑迪說:「伊拉克中央銀行雇用的安全警衛把那筆錢裝在不鏽鋼手提箱裡,每個箱子裡分別裝上一百萬到兩百萬不等。」總額超過十億美元的這筆錢在三月十九日由三輛卡車運走。

桑迪表示,海珊授權提取這筆鉅款,「在基本上是竊取伊拉克人民的財產」。

在那之後,這筆現款的大部分已由伊拉克境內的美軍查獲。但是美國官員告訴 ABC News,其中大約一億三千二百萬美元仍不知去向。那三十三箱全新的百元美鈔|每箱四百萬美元|仍然對美軍構成一大問題,因為美國官員相信這筆錢與美軍最近遭到的攻擊有關。

美國財政部與國土安全部幹員目前正在追查的是,儘管美國實施制裁,這麼多的百元美鈔如何由華府和紐約的聯邦準備銀行輾轉到巴格達。

美國官員告訴 ABC News,被俘的財政部長艾查維透露了黎巴嫩貝魯特與約旦安曼的銀行參與的一項計畫。根據艾查維的說法,那些銀行利用英國一家銀行的倫敦總部要求美國銀行提供現款。

不知情的聯邦準備銀行安排將鉅額美鈔由美國運到倫敦,再轉運到中東。美國官員指出,包括前任副總理阿濟茲在內的伊拉克官員接著利用他們的外交身分把這批美鈔由貝魯特和安曼運回巴格達。ABC News 表示,美國財政部與國土安全部幹員追查與凍結海珊其餘的資產已大有進展,其中包括最近在日本查獲大約一億美元。


NO:359_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6 12:1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50088.html
FBI警告:恐怖分子可能再度劫機作為武器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五日電)美國福斯電視新聞網(Fox News)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報導,聯邦調查局已提出警告說,恐怖分子可能正在研擬再次利用飛機作為武器的計畫。

聯邦調查局在分送全美執法單位的每週快報中說:「最近的情報顯示,儘管全世界都已加強機場安全,乘客與機員方面也都提高警覺,恐怖分子繼續在研擬劫持飛機後利用它們作為武器的計畫。」

此一每週快報說:「情報顯示恐怖分子正在考慮使用在機上臨時拼裝的爆炸裝置劫持飛機,或是在乘客或機員反抗時在人口稠密地區上空摧毀飛機。」

聯邦調查局表示,臨時拼裝的爆炸裝置零組件可以藏匿在衣物或洗髮精和藥瓶等個人隨身攜帶物品中偷偷帶上飛機,然後在機上拼裝。

聯邦調查局指出:「許多可疑的乘客活動都是在機身前段的盥洗室裡進行的。可以想像的是恐怖分子也許會計劃利用這個私密處臨時拼裝爆炸裝置,以便進入駕駛座艙,或是面對機上的乘客。」

退役空軍上校惠康伯說,顯然是最近的情報促使聯邦調查局發布此一快報。

惠康伯告訴 Fox News:「我們再度密切注意敵人了解民航對我們國家如何重要,以及他們將再度試圖用它來對付我們的事實。那是他們在九一一所做的|他們劫持那些我們覺得舒適美觀的飛機,再用它們來攻擊我們。」

聯邦調查局也在兩頁的快報中提到最近有大學生將黏土偽裝炸藥帶上幾架飛機的惡作劇。聯邦調查局告訴全美執法官員與安全人員,要「對可能涉及一人或幾個人,把臨時拼裝爆炸裝置的零組件偷偷帶上飛機的企圖提高警覺」。


NO:359_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6 12:2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4068.html
車臣附近列車爆炸案為自殺攻擊,死者增至19人
路透社
2003-12-05 15:35

[路透莫斯科電]據俄羅斯內政部說,一名婦女周五在俄羅斯叛亂地區車臣附近引爆一枚炸彈,將一列通勤火車炸翻,而這起明顯的自殺攻擊已導致19人死亡。

該部人士對路透說:「根據初步消息,是一名身分不明的女子引爆炸彈的。」

緊急部則指出,有四名傷者在送醫後傷重不治,使得死亡總人數上升至19名。(完)

--編譯柯安琪;審校陳宗琦


NO:359_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8 11:1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80002.html
菲律賓軍方擒獲阿布沙伊夫恐怖組織首腦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七日專電)菲律賓二號ABS-CBN電視台晚間即時報導說,軍方已於今晚捕獲恐怖組織阿布沙伊夫五大首腦之一的安丹 (Ghalib Andang)。

報導引述菲律賓三軍發言人盧西洛中校說,外號「機器人指揮官」的安丹,於今晚七時三十分在與軍方交火時受傷,已在蘇祿省印達安社落網。

菲律賓國防部長厄米塔將軍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証實了上述消息。他說,安丹的腳部中彈,經送醫治療後已帶回軍部偵訊。軍方明天將把安丹送到馬尼拉,由雅羅育總統親自向媒體公開。安丹為阿布沙伊夫蘇祿派系三巨頭之一,被菲律賓政府懸賞五百萬披索。他曾於二○○○年四月間策劃並犯下轟動國際的跨國綁架案,在馬來西亞兩處渡假勝地挾持了數十名西方人質。


NO:359_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8 11:1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80009.html
新聞週刊:阿富汗蓋達游擊隊計畫轉戰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七日專電)蓋達組織首領歐薩瑪.賓拉登的手下與阿富汗塔利班的領袖據悉在十一月中旬,曾在阿富汗會面,阿富汗的游擊隊被告知,賓拉登計畫調動在阿富汗的蓋達組織游擊隊到伊拉克,同時減少每個月對在阿富汗基地的資助。

預定於十二月十五日出刊的「新聞週刊」引述塔利班內部的消息來源指出,蓋達組織的首領們認為在伊拉克及其鄰近的國家,例如土耳其,有機會殺更多的美軍及美國同盟人士。

報導指出,一位參加秘密會議的塔利班人士表示,賓拉登認為伊拉克是對抗「美國十字軍」最理想的戰場,而且直到目前伊拉克的游擊攻擊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報導指出,如果這項消息屬實,對於美國總統布希而言,可是有得煩惱了,因為他希望儘快在明年的總統選戰前肅清伊拉克的游擊攻擊,且建立一個民主安定的伊拉克。


NO:359_7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8 15:4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80135.html
傳義大利情報軍官早已警告駐伊義軍將遭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八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根據情報報告,在自殺炸彈客十一月十二日炸毀義大利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奈西利雅的軍事總部一個多月以前,義大利情報軍官即已三度警告該國在奈西利雅的部隊即將遭到攻擊。

郵報引述西方消息人士的談話指出,這些警告是循義大利指揮系統傳達的,但是並未導致奈西利雅的義大利軍事總部採取任何新的安全措施。義大利政府則一直否認曾接獲即將遭到攻擊的明確警告。

進行自殺攻擊的駕駛人得以開著載有八百多磅炸藥的一輛俄製卡車進入奈西利雅義大利軍事總部的大門,再引爆炸毀該總部的正面,造成十三名義大利憲兵、四名士兵、兩名平民以及十一名伊拉克路人喪生。這是美國的盟邦在伊拉克遭到的最嚴重攻擊事件。

西方分析家表示,此一攻擊顯示,義大利低估了其軍隊在伊拉克面臨的危險。

此外,美國與聯盟官員說,義大利在此一攻擊前後蒐集的情報佐證了伊拉克反抗運動錯綜複雜、高度組織化、也逐漸危險的看法。部分情報官員與軍事指揮官說,伊拉克反抗運動是在美國領導入侵之前即已建構。

在奈西利雅,義大利情報人員曾報告,前任伊拉克軍官已與效忠海珊的敢死隊以及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回教戰士攜手合作。這些情報報告也詳述與歐薩瑪.賓拉登的蓋達恐怖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運動有關的暴力基本教義派組織「伊斯蘭虔信者」在此一攻擊中扮演的角色。美國陸軍第一裝甲師師長鄧錫最近在巴格達告訴記者,他「愈來愈相信有一個中央財務管制與通訊機制」在維繫伊拉克的反抗運動。第一裝甲師的赫特林准將表示,伊拉克人構成反抗運動的主幹,但是他們也「召募外國戰士」執行攻擊行動。


NO:359_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8 23:3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80347.html
新疆地下組織指控中共支持塔利班恐怖主義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八日專電)中國大陸新疆異議組織「維吾爾民主黨」今天在致美國總統布希的公開信中,指控中共政權為滲透中亞地區,曾經派遣間諜指揮在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權接受軍事訓練的新疆維吾爾份子,並且提供武器及通訊設備等支援。

公開信指出,中共政權長期以來一直很重視中亞地區的情勢發展,為掩護自己的侵略與政治野心,曾經特別「開了綠燈」,默許新疆維吾爾人進入阿富汗接受前塔利班政權的軍事訓練,並且派遣專門培訓的間諜暗地指揮在阿富汗受訓的維吾爾人,同時又對塔利班政權提供武器、通訊設備和其他軍事支援。

稍早一位旅居土耳其的新疆異議人士已向中央社表示,有為數極少的維吾爾人不察,受到中共利用,成了中共政治陽謀的犧牲品,例如在美國推翻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權後,在塔利班訓練營裡發現有極少數的維吾爾人參與其中,但中共卻乘機向美國提供了約兩百人的名單,指稱都是在塔利班受訓的維吾爾恐怖份子。

據公開信表示,維吾爾民族信仰的回教文化,與中東阿拉伯的回教文化不同,是融合著數千年以來不同宗教的影響,包括拜火教、佛教、基督教與回教等,包容各種宗教與民族思想,但中共政權藉口維吾爾人民有宗教極端意識,極力鎮壓維吾爾民族的文化、教育與宗教信仰。

信中最後呼籲布希在與中共領導人會面時,要求中共政權遵守有關聯合國決議,停止侵犯維吾爾人權、停止消滅維吾爾民族和宗教的存在、終止對維吾爾民族文化及文字的白色恐怖政策。信中並表示布希與中共領導人的會談「相信會促進中國的民主化步伐及改善人權問題。」目前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於昨天抵達紐約,並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會晤。這次為期四天的訪問是溫家寶今年三月接任總理以來的首次訪美活動。


NO:359_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9 22: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90304.html
莫斯科國際飯店遭恐怖分子炸彈攻擊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九日專電)俄羅斯莫斯科市中心國際飯店今天上午十一點發生大爆炸,有五人死亡,受傷人數尚在統計。由於現場緊鄰克里姆林宮與杜馬國會大廈,警方已經封鎖現場。

警方表示,這是一起恐怖份子自殺爆炸事件,不排除是針對七日國會選舉,也有可能是黑社會火併。依爆炸威力判斷,約為半公斤的黃色炸藥。警方已經派人到現場處理,案發地點在莫斯科特維爾斯卡亞大街角落處,是一處人群來來往往的市中心區。國際飯店是莫斯科首屈一指的五星級飯店,因為緊臨俄羅斯政治中心,俄羅斯政要經常與重要訪客在此會面。


NO:359_1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0 10:0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00023.html
義大利忽略美軍情報導致駐伊憲兵總部遭攻擊

(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十日專電)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十一月十二日在義大利駐伊南憲兵總部造成十九人喪生的自殺式汽車攻擊事件,美軍早在一個月之前曾三度向義方提出警告,但是義大利方面對此一警告卻未加重視和加強防範,才會造成此一死傷慘重的不幸事件。

義大利共和報今天報導指出,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導,美軍情報單位在十月六日時就第一次對義大利駐伊拉克奈西利雅憲兵總部發出警告,伊拉克反抗勢力已鎖定義大利部隊,作為恐怖自殺攻擊目標,緊接著美軍情報單位又在十月八日和九日兩度向義駐伊部隊提出相同警告。

華盛頓郵報的這項報導,引起義大利各方的高度重視,因為在義大利的事件檢討報告中,根本沒有提及美方警告情報的相關事項,義大利國會已就相關事件的流程進行了解。而多位國會議員則認為此事國防部嚴重失職,才會造成傷亡慘重,多位國會議員並且要求如果調查屬實,國防部長應為此負起政治責任。


NO:359_1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1 16:2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10181.html
華郵:美國計劃設立伊拉克情報單位遏阻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一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根據美國政府官員的說法,布希政府已授權設立一個伊拉克情報單位,負責監視以美國軍隊和致力組成新政府的文人為目標的團體與個人。

郵報指出,在美軍努力遏阻每天造成伊拉克人與美軍傷亡的攻擊之際,設立新的情報單位是明顯的下一步。但是該單位將面臨莫大的挑戰,尤其是伊拉克四個秘密情報單位多年來一直充當海珊的主要控制工具。

這個新單位主要將由中央情報局在約旦協助下訓練、資助與提供裝備,初期由伊拉克內政部長、以約旦為基地的伊拉克民族和諧組織活躍分子巴德蘭主持。

身為什葉派回教徒的巴德蘭與伊拉克民族和諧組織領袖艾拉維,本週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維吉尼亞州中情局總部研商此一新計畫的細節。他們過去十年與中情局密切合作煽動推翻海珊政變的努力迄未成功。

美國政府官員表示,中情局與巴德蘭和艾拉維都認為,他們能夠由前任政府官員中有效的挑選新情報單位的幹員,並且剔除不可靠或聲名狼藉者。

然而,部分五角大廈官員與伊拉克民族黨領袖查拉比都激烈反對前任情報與軍事官員獲准加入新情報單位,害怕他們無法讓人信賴。情報專家說,查拉比和他的支持者也害怕若干前任海珊政權官員會利用新單位來削弱查拉比的影響力。查拉比一直希望在新伊拉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雖然未訂定截止期限,官員們希望伊拉克新情報單位能在二月中旬開始運作。美國國會已在今年預算案的機密附件中撥款給此一計畫。伊拉克的新情報單位將以國內情報工作為主,部分布希政府官員也將之視為把權力轉移給伊拉克人過程的重要一步。郵報表示,中情局拒絕評論此一計畫。


NO:359_1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2 22:4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20142.html
美報稱中情局加派人員赴伊協助瓦解抵抗運動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二日電)洛杉磯時報預定十二日刊出的報導指出,熟悉內情的美國情報人士表示,由於受到對伊拉克抵抗運動提供更佳情報的日增壓力,中央情報局已展開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調動最大人力前往這個地區的行動。

中情局已在最近幾週開始集結人力。一位消息人士說,已在伊拉克部署幾百名人員的中情局最後可能再增派多達一百人到那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消息人士指出,增派到伊拉克的包括專案情報官、反恐分析家和中情局秘密任務單位的若干高級官員。

中情局採取此一行動正值美國情報界許多人承認他們對於無力滲入伊拉克抵抗運動深感挫折之際。伊拉克的抵抗運動繼續幾乎每天都對美軍和伊拉克平民進行致命的攻擊。

增加部署人員也將使中情局能反駁指稱它努力不夠的批評。曾聽取有關計畫簡報的一位官員說,中情局已將此一動員形容為「徹底解決問題」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在此一部署的同時,中情局也開始為伊拉克設立新的情報單位,部分成員將由遭到罷黜的伊拉克總統海珊龐大但是腐敗之至的間諜及安全機構殘餘分子中篩選。

情報官員指出,中情局加派人力的主要目標是協助已進駐伊拉克的各小組查明抵抗運動的領導階層,並且為軍方找到他們的藏身處。

五角大廈已設立一個代號為「一二一特遣隊」的新特種作戰小組,負責在伊拉克與阿富汗追捕「高價值」目標。中情局也有人員與「一二一特遣隊」和其他軍方單位一同工作,新增派的中情局人員將加強此一努力。

軍方官員說,由於五角大廈通緝「撲克牌」列出的前海珊政權主要人物不是已經被捕就是被殺,目前更嚴重的一個威脅來自海珊的社會復興黨中下階層,以及他的軍方、情報單位和「敢死隊」戰士。

此外,數百、乃至數千名外國戰士已滲入伊拉克,而其中部分被認為與蓋達恐怖組織網有關。

最近幾個月來,伊拉克境內的美軍指揮官以及華府的軍事官員一直抱怨,美軍不只受到軍隊不足的限制,也受到缺乏情報的束縛。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將軍上週還在華府表示,扭轉伊拉克局勢的一個關鍵就是「在蒐集與分享情報方面取得大幅改善」。

郵報指出,此一批評主要是針對軍方本身的情報部門,其中包括負責在伊拉克民眾當中培養消息來源的反情報單位。但是中情局也由於缺乏情報人員在地面蒐集的情報|被認為是瓦解抵抗運動的關鍵|而遭到抨擊。一位美國官員駁斥中情局加強部署人員是針對批評而採取行動,或是代表太晚承認伊拉克問題嚴重性的說法。


NO:359_1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3 11:3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30005.html
美國警告哥倫比亞近日可能遭受恐怖攻擊

(中央社記者黃明興巴拿馬市十二日專電)美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館今天發佈聲明表示,根據可靠情報,哥倫比亞在最近幾天內很可能遭受至少一次的恐怖攻擊,並呼籲哥倫比亞境內的美國僑民儘量不要到商業中心或其他娛樂場所。

美國長期以來提供哥倫比亞數十億美元鉅額經費以協助哥倫比亞當局對抗販毒活動,根據哥倫比亞當局的說法,販毒所得被用來支持左派游擊隊發動武裝革命,哥國的內戰已經延續將近四十年。

美國大使館在聲明中表示,另有可靠情報指出,哥倫比亞西北部海港城市喀他基那的美國僑民與其財產可能成為恐怖攻擊目標。喀他基那是哥倫比亞著名的海水浴場,也是國內外觀光客最常造訪的城市。

美國大使館也呼籲美國僑民儘量縮短在其他大型公共場所的停留時間,包括不要在波哥大的黃金機場(ElDorado)逗留。

將近一個月前,美國大使館曾經表示,十一月十五日在波哥大兩家酒吧發生的手榴彈攻擊事件原來鎖定的目標就是美國人。

在這起攻擊事件中,一名婦女被炸死,其他有七十三人受傷,包括四名美國人及一名德國人,事件發生後,警方逮捕了一名嫌犯,懷疑這起事件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部隊」(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Colombia哥倫比亞最大游擊組織)有關。「哥倫比亞革命武裝部隊」擁有約一萬七千名游擊隊員,鎖定在哥倫比亞協助訓練政府軍的美國官員為軍事目標,美國則認定「哥倫比亞革命武裝部隊」與另一個游擊組織「全國解放軍」(Ejercito de LiberacionNacional)是恐怖組織。


NO:359_1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3 22:5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30265.html
新疆異議組織駁斥中共無中生有製造緊張衝突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三日專電)針對中共宣稱新疆獨立運動組織正在採購武器彈藥並培訓骨幹,準備在新疆地區進行破壞活動一事,流亡海外的新疆異議組織今天駁斥說,中共當局這番話全是無中生有,目的在製造緊張,以為明年進一步嚴打及箝制新疆維吾爾民族預作準備而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日前(十日)「世界人權日」當天主持自治區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時表示,新疆內外的分裂運動勢力正在加速整合和建立新的培訓基地,四處網羅和培訓骨幹,並且「多方籌集武器彈藥,千方百計找尋中共薄弱的環節,伺機進行恐怖暴力活動,製造重大事故。

對王樂泉的指控,新疆維吾爾民族獨立運動海外最高組織「東土耳其斯坦民族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告訴中央社說,新疆維吾爾民族獨立運動走的和平、合法、理性的道路,從未有採購武器彈藥或培訓骨幹這回事,這全是中共無中生有,目的在製造緊張以加深新疆地區的種族衝突,進而為中共當局明年進一步嚴打及箝制維吾爾民族預作準備而已。迪里夏提指出,從王樂泉在「世界人權日」的談話可以看出,中共當局不談如何解決新疆維吾爾民族的失業或就業培訓問題,不談新疆地區兒童失學的問題,也不談如何維護新疆維吾爾民族的文化遺產,卻盡是擴大渲染地區的種族對立,企圖刺激新的衝突,顯示了新疆地區至今仍然動盪不安的主因,全是中共當局本末倒置,自己製造緊張和衝突。


NO:359_1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4 23:0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5284.html
美駐伊最高行政首長布雷默證實海珊已在提克里特附近被補
路透社
2003-12-14 21:03

[路透巴格達電]美國在伊拉克最高行政首長布雷默(PaulBremer)周日表示,伊拉克前總統海珊(薩達姆侯賽因)已於周六在其家鄉提克里特(Tikrit)附近被捕。

「各位先生女士,我們已經抓到他了,」布雷默在記者會上說。「海珊在12月13日當地時間下午約8:30,在提克里特南方約15公里處的ad-Dawar鎮一處地窖被捕。」

他說:「這名暴君已鋃鐺入獄。」

美軍中將桑切斯(RicardoSanchez)在巴格達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逮捕過程中沒有人員受傷,且未用到任何一顆子彈。」

桑切斯還在記者會中播出一捲錄影帶,顯示滿臉鬍子的海珊正在接受檢查,似由士兵從他口中採取DNA樣本。檢查過程中,海珊完全沒有反抗。

隨後桑切斯又公佈了受拘留的海珊刮完鬍子後的照片,與資料照作比對。

伊拉克管理委員會成員表示,美軍是接獲密報,展開夜間突襲行動,在一處地窖中找到海珊。(完)

--編譯王冠中;審校李婷儀


NO:359_1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00:1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40198.html
分析家稱海珊被捕象徵海珊時代正式告終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土耳其分析家今天表示,伊拉克前總統海珊被美軍逮捕,也顯示伊拉克的海珊時代正式結束,這對美國在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以及伊拉克臨時政府的運作都有極大助益,但「困獸猶鬥」,伊拉克境內的破壞性恐怖活動在短時期內恐仍難終止。

美國駐伊拉克行政當局首長布雷梅今天在巴格達記者會上證實,美軍在當地時間昨天晚間突擊伊拉克北部海珊家鄉狄克里特,逮捕到現年六十五歲的海珊,並宣布殘暴成性的海珊目前已是美軍及伊拉克臨時政府待審的囚犯。

據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實況報導,巴格達街頭更出現市民對空鳴槍及車輛鳴喇叭的慶祝鏡頭。

土耳其新歐亞研究中心研究員佟契告訴中央社說,海珊兇殘成性,在位期間殘殺數十萬異己,尤其佔伊拉克人口多數的北部庫德人與南部什葉派人均相當懼恨海珊,甚至在美軍攻佔巴格達之後,由於海珊下落不明,仍有許多人擔心海珊可能有朝一日復出,將繼續報復與美軍合作者。

佟契說,包括昨天在巴格達西郊一座警察局遭汽車炸彈攻擊造成至少二十人喪生的事件來看,最近一連串以和美軍合作的伊拉克機構與個人為目標的攻擊事件,可以顯示追隨海珊的死忠份子仍然在執行海珊動輒殘殺異己的本性;如今海珊被捕,相信這些活動失去中心領導,很可能在不久之後解散。

佟契指出,儘管目前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攻擊活動可能多數出自外來回教極端組織份子的協助,但在海珊被捕後,這些組織或個人也將失去藉口繼續留在伊拉克境內,甚至可能面臨亟欲恢復安定生活的伊拉克人反撲;不過,在「困獸猶鬥」的反應心理下,殘餘份子仍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製造恐怖攻擊活動。

今年四月美軍迅速攻陷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後,全力追捕海珊政權的高層領導人,至今已擊斃海珊的兩個兒子烏岱和庫塞,並逮捕海珊絕大部分的親信,包括總參謀長哈莫德(Abd Hamoud)和國防部長阿瑪德(Sultan Hashem Ahmad)等人,如今海珊本人也被捕到案,海珊政權顯然已完全瓦解。總體而言,佟契表示,海珊被捕象徵著伊拉克海珊時代正式告終,無論今後伊拉克局勢變化如何,均將不再具有海珊的色彩,但伊拉克派系複雜,伊拉克未來的政治走向仍然堪憂,例如伊北庫德、伊南什葉派以及中部的遜尼派都無互信可言,再加上鄰近野心國家如伊朗、土耳其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在庫德問題與宗教領導問題上,各自對伊拉克存有不同的企圖。


NO:359_17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00:1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40208.html
海珊躲在六呎深蜘蛛洞裡被捕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四日專電)美軍駐伊拉克最高指揮官桑傑士今天在記者會上透露,伊拉克前獨裁者海珊今天被捕時,是躲在一棟建築物地下室裡的一個「蜘蛛洞」裡。

根據記者形容,這個「蜘蛛洞」呈圓柱形,深約六呎,直徑約兩個海珊的身體寬,可以蹲下或坐下。美軍掀開洞蓋時,海珊呈站姿。海珊被捕時完全未反抗。桑傑士說,海珊看起來相當疲憊,但身體健康情況良好。

記者說,「蜘蛛洞」如非有人指點,從外表看不出地底下有洞。洞裡空氣無虞,如果儲存足夠飲水和食物,在裡面躲上三十天應無問題。桑傑士說,海珊現在被美軍嚴密保護中。至於下一步要怎麼做,桑傑士說,將等候華府指示。


NO:359_1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00:3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40221.html
海珊被捕證實巴格達淪陷之罪在守城將領叛變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四日專電)土耳其觀察家表示,伊拉克被廢黜總統海珊昨晚被美軍逮捕時,滿頭亂髮和鬍鬚,形象相當狼狽,顯示美軍今年四月攻佔巴格達之後,海珊即倉皇躲藏至今,處境艱辛可以想像,但也澄清了稍早外界揣測美國曾與海珊暗中交易出賣伊拉克的傳聞。

今年四月美軍出人意料的迅速攻陷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未見精銳善戰的伊拉克共和衛隊全力迎擊,而海珊下落也不明。但戰後美軍仍不斷遭到武裝攻擊,傷亡不斷上升,顯示伊拉克人的武裝反抗力量並非不堪一擊,但為何巴格達會匆促淪陷以及海珊行蹤成謎,都引發外界多方揣測。

當時有傳聞指出是守城將領為美軍收買而臨陣叛變,導致共和衛隊兵敗如山倒般的倉皇棄械而逃,甚至在國際媒體的電視鏡頭前,都可以清楚看到伊拉克軍隊丟槍脫衣逃跑的情景,街頭巷尾、田園林地或高架橋下,到處可見守軍棄置的槍械彈藥、坦克、高射炮甚至已搬上發射架待命的長程飛彈。

但也有傳聞說,在海珊親信秘密警察的嚴密掌控下,除非在位三十五年、動輒殘殺異己甚至殺害自己家人的海珊親自下令,否則無人敢於叛變,因此傳聞指出是海珊與美國達成秘密臨時協議,以海珊宣布棄戰保全自己與家人的生命來換取美軍接收巴格達的條件,但這些傳聞均未能獲得任何一方證實。

土耳其新歐亞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佟契今天告訴中央社說,美軍昨晚突擊海珊家鄉狄克里特,在郊外一座農舍地窖裡逮捕到海珊。從美國駐伊拉克行政當局公布的錄影鏡頭顯示,海珊被捕時形象狼狽,滿頭亂髮和鬍鬚,蒼老許多,顯示美軍四月攻佔巴格達之後,海珊即倉皇躲藏至今,處境艱辛可以想像,但也澄清了稍早外界揣測美國與海珊暗中交易出賣伊拉克的傳聞。

佟契指出,在此之前,行政當局已懸賞兩千五百萬美元捉拿海珊,同時懸賞一千五百萬美元捉拿海珊的兩個兒子烏岱和庫塞。隨後美軍於今年七月中旬在伊拉克北部摩蘇勒附近的一次突擊行動中,擊斃烏岱和庫塞;昨晚又動員六百多名精銳特種部隊兵力圍捕海珊,顯見美國捉拿海珊相當心切,己完全破除傳聞中有關雙方曾經秘密協議的說法。

佟契也指出,海珊被捕也象徵伊拉克的海珊時代正式結束,這對美國在伊拉克的重建工作以及伊拉克臨時政府的運作都有極大助益。佟契又說,儘管目前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攻擊活動可能多數出自外來回教極端組織份子的協助,但在海珊被捕後,這些組織或個人也將失去藉口繼續留在伊拉克境內,甚至可能面臨亟欲恢復安定生活的伊拉克人反撲;不過,在「困獸猶鬥」的反應心理下,殘餘份子仍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製造恐怖攻擊活動。


NO:359_1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09:4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50030.html
美媒體指海珊落網可能引來死忠者最後一擊

(中央社記者曾志遠紐約十四日專電)最新一期「新聞週刊」表示,伊拉克獨裁者海珊落網傳出後,伊境的暴動仍會持續,更多的美國軍人和伊拉克人民會相繼死亡。但海珊的被捕,對解放伊拉克而言無疑是重大突破,此舉也是美國明確向伊國人民宣告,數十年來的苦痛將永遠不再。

「新聞週刊」最新一期封面刊載著海珊落網時狼狽的鏡頭,上方以「我們逮到他了」為題,畫面中的海珊神情憔悴地凝視前方。

文章指出,海珊過去的劣形將逐一呈現在國際法庭之上,包括對整個村莊的毒氣攻擊、對政治異議者的徒刑和對敵人的殘酷行徑等。

不過美國情報單位官員向新聞週刊推測,可能會有一連串攻擊駐伊美軍及伊國人民的情事隨之而來,這是海珊效忠者的最後一擊。另一派專家則研判,海珊被捕是一和解的徵兆,是伊國分崩離析各派、各種族部落一次大好復合的機會。


NO:359_2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10: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50040.html
美軍指揮官:伊拉克反美行動不是由海珊主導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十四日專電)美國第四步兵師師長歐迪爾諾少將今天說,伊拉克前總統海珊被捕時,身上並無通訊設備,因此他判斷海珊政權餘黨近來對美軍的攻擊行動不是由海珊親自主導。

歐迪爾諾在一項記者會上並說,他認為這些攻擊行動有地方和區域性的協調指揮,但海珊被捕前只是提供了心理上的幫助,而並未指揮全境的反美行動。

海珊十三日晚間在一個隱藏的地洞被捕時,還有兩名身份不詳的伊拉克人士企圖逃脫未果,一起遭美軍逮捕。

除此之外,海珊沒有其他安全人員。海珊身上配有手槍,另外起出七十五萬美元現鈔,兩名男子攜帶AK─47步槍,此外還有一輛計程車。

在這項名為「赤色黎明」的搜捕行動中,雙方未開一槍。

歐迪爾諾說,海珊藏身地點還有一些未拆封的衣服,顯示他在被捕前,並未在這個藏身地點停留很久。歐迪爾諾說,他相信海珊每三到四小時就更換藏匿地點。

在此之前,美軍曾搜索海珊十三日晚間被捕的地點,但並無所獲。

歐迪爾諾說,美軍在十天前訪問五到十個跟海珊關係親近的人士,而他們提供了更多情報。他說,其中一人提供了「最重要的」線索。

第四兵步師在當地時間十三日晚間八時前動員約六百名部隊,對海珊故居伊北城鎮狄克里特東南方一片方圓四公里的郊區進行阻絕,而海珊就在這個區域內的一個農舍被捕。

歐迪爾諾說,海珊被捕時顯得有些恍忽,沒有說什麼話,而美軍人員很快將他帶離現場。他不願說明海珊目前所在,只說他已遭美軍羈押。他說,美軍對於海珊落網感到鬆一口氣。他期盼伊拉克此後可以致力於重建的工作。


NO:359_2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13:3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50053.html
海珊被美軍逮捕經過

(中央社伊拉克提克里特十四日法新電)以下是美軍指揮官所敘述有關伊拉克前總統海珊十三日晚間在他的家鄉提克里特附近一處偏僻的農舍被美軍逮捕的經過:

--十三日上午十時五十分 (台北時間十三日下午三時五十分): 美軍從一個與海珊接近的家庭接獲有關藏匿地點的情報。兩個可能的地點是位於提克里特南方大約十五公里艾德達瓦附近,它們分別賦予「狼獾一號」和「狼獾二號」的代號。

--晚間六時 (台北時間十三日晚間十一時):美軍第四步兵師第一旅戰鬥組突擊大隊的大約六百名士兵由希基上校率領,利用夜色的掩護,開始向位艾德達瓦西北方的目標區前進。這項行動的代號為「紅色拂曉」。

--晚間八時 (台北時間十四日凌晨一時):突擊部隊對兩個目標發動攻擊,但未能找到目標。第一旅戰鬥組封鎖這個地區,並且開始進行嚴密的搜索,最後在「狼獾二號」西北方找到一個可疑的地點。

--晚間八時二十六分 (台北時間十四日一時二十六分): 海珊被發現藏在一棟有金屬鈄面屋頂和泥土茅屋且有圍牆的小建築物的一處「蜘蛛洞」內底部。這個洞大約有二到二點五公尺深,入口有偽裝,空間足供一個人躺下來。海珊隨身攜有一把手槍,但他沒有抵抗,也沒有開槍就束手就擒。

--晚間九時十五分 (台北時間十四日凌晨二時十五分): 海珊被送往一個安全地點,美軍並且進一步搜索這個洞穴和附近的地區,結果搜獲兩把AK-47步槍,一把手槍、七十五萬美元的百元大鈔和一部白色和橘色相間的計程車,有兩名與海珊有關的伊拉克人被扣留。--十四日下午一時十四分 (台北時間十四日下午六時十分): 美國總統布希在華盛頓時間早晨五時十四分接到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報告有關海珊被俘的消息。


NO:359_2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21: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50110.html
日防衛廳:不排除自衛隊保護使館和外交官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十五日專電)日本防衛廳長官石破茂今天在眾議院答詢指出,日本外交官在伊拉克遇害之後,為了有效保護駐伊使館和外交人員的安全,雖然目前難以依據支援伊拉克復興特別法案採取具體因應措施,但如果從憲法觀點或許並非不可能,值得研究。

日本眾議院的防範恐怖特別委員會,今天審查內閣會議通過的自衛隊派遣基本計畫。石破茂在答覆自民黨眾議員西田猛詢時作前項表示。


NO:359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21:5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50195.html
日本警察廳坦承日本可能成為恐怖攻擊標靶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十五日專電)日本警察廳今天發表二零零三年版「治安的回顧和展望」。書中指出,由於伊斯蘭激進派鎖定與美國相關的設施不在少數,其中,針對日本發動恐怖攻擊的可能性也不容否認。

共同新聞社報導,為了嚴防國際恐怖分子入境,並有效因應刺探情報和搞破壞的間諜活動,日本警察廳今後也將展開國際間的高層情報交換,以及與各國治安單位反制國際恐怖攻擊的聯防合作事宜。

另一方面,根據日本警察廳最新出版,分析二零零三年海內外治安情勢的「治安的回顧與展望」指出,現階段,日本治安單位並未掌握任何有關伊斯蘭激進派分子在日本境內據點和動向的具體情資。

儘管如此,同一書中也不免憂心,明確表態支持美國進攻伊拉克的日本,勢必早被伊斯蘭激進派鎖定,視為美國的忠實盟友之一。此外,再加上日本境內有不少來自回教世界,大多以清真寺作為交誼和連絡據點的中東人士,由於上述這些因素,激進派很可能混雜其間乘隙犯案。


NO:359_2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5 22:0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做賊的喊抓賊.......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5175004.html
中國公告恐怖組織名單 尋求國際協助

(法新社北京十五日電) 中國今天公布一份名單,列出四個「恐怖主義」團體及十一名這些團體的成員,指控他們從事一連串炸彈爆炸案及其他攻擊事件,並籲請國際協助掃蕩。

這些團體被控試圖在中國西北部的新疆建立一個獨立的「東突厥斯坦」國家。新疆地區的居民大多信奉回教,且土耳其語系的維吾爾族人口眾多。

中國公安部反恐怖局副局長趙永琛說,中國境內、境外的「東突」勢力長久以來一直陰謀、並在新疆及其他地方連連進行炸彈、暗殺、縱火、投毒等攻擊和其他暴力行為。

趙永琛指出,這些「恐怖主義團體」也在鄰近國家發動攻擊,以遂其破壞國家團結的目的。

他在簡報中指出,「他們由於犯下許多罪行,已嚴重危害中國人民及其他族群的生命與財產安全,且對本地區有關國家的安全與安定構成威脅。」

公安部名單上列出的恐怖主義團體是「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及「東突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

趙永琛表示,中國已尋求這些團體與「恐怖份子」作為活動基地的國家協助,制止他們的行為。

趙永琛說:「我強烈要求所有其他國家政府,取締我國認定並公布的這四個恐怖組織...停止庇護這些組織,並凍結它們的資產。」

前年美國驚爆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中國便常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擴大努力,壓制蠢動不安的新疆維吾爾人。

去年,美國宣佈將凍結鮮為人知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成員的資產。部分觀察家認為,美國此舉顯然是酬償中國在其他方面的配合,如禁止武器擴散。

而繼美國做出上述宣布後不久,聯合國將該團體列入其恐怖組織名單,對中國更是莫大的鼓勵。


NO:359_2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11:3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0008.html
布希:美駐伊拉克軍隊將繼續駐守到任務完成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五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表示,美國派駐伊拉克的軍隊不會因為前獨裁者海珊落網就撤回,美軍將繼續駐守到任務完成。

布希在今天中午的記者會上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美國不斷告訴伊拉克人民兩件事情,一是美軍會繼續駐守到任務完成,一是伊拉克人民現在有機會向世界展現自己有統治自己的能力。因此美軍會依照承認繼續留在伊拉克協助伊拉克人民重建他們的家園。至於留守軍隊的規模,布希說那將依地面安全情況,由駐伊指揮官決定。


NO:359_2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11:4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0022.html
倫斯斐指海珊不斷抱怨而且不合作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五日專電)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透露,伊拉克前獨裁者海珊自從十三日被捕以來,一直不斷抱怨,而且在問話時態度很不合作。

倫斯斐是於十四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六十分鐘」節目專訪時,作了以上表示。

倫斯斐說,海珊在從洞裡被帶出來時就不斷抱怨,醫生檢查身體時也抱怨。美軍問他問題時,他很不合作。

倫斯斐說,身為伊拉克前強人,戰前鼓勵他的追隨者為伊拉克勇敢犧牲,但從他被捕以來,「看起來並不怎麼勇敢」。

倫斯斐指出,在被捕的過程中,海珊並不難纏,他畏縮在八呎深、六呎寬的地洞裡,身上有一把槍,卻未使用,也沒有反抗。

倫斯斐說,海珊現在被關禁在一個秘密地點,依照日內瓦公約給予戰俘的人道及專業對待,儘管他是否符合戰俘資格還有疑義。倫斯斐保證,海珊在被監禁期間不會被刑求。

被問到如果海珊要求以提供消息來換生命、美方能否接受時,倫斯斐說,那必須由聯軍「非常高層」加上律師去討論。

倫斯斐否認有關海珊的被捕是伊朗人幫忙的報導,他說該項報導不正確。

被問到原先是否有命令一定要活捉海珊時,倫斯斐表示,他們是希望活捉,但如果有困難,也不排除擊斃。

被問到為何第一次向布希總統報告時,曾說消息不見得正確?倫斯斐說,他知道海珊有分身,而他身上的紋身及腿上的彈孔,都是很容易「仿冒」的。但當聽說海珊被捕時身邊有七十五萬美元現鈔,再加上由被扣押中的海珊前內閣閣員出面指認一些特徵,就已經知道八九不離十了。


NO:359_27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14:5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140502.html
傳蓋達份子潛入南韓偵察目標 漢城發布警訊

(法新社漢城十六日電) 據漢城媒體今天報導,歐薩瑪.賓拉登的蓋達組織最近幾年曾數度派員到南韓偵察目標。這項報導是引述自情報機構對國會議員所作的秘密簡報。

英文的韓國時報說,可能的目標包括機場和美國的設施,南韓政府因此發布反恐怖警訊。該報沒有說明警訊的詳情,包括日期或時間。

過去五十年來,南韓一直是美國的盟友,南韓駐有三萬七千名美軍,境內有大約十萬名美國僑民以及眾多美國企業。

這項蓋達組織活動的消息,是在國家情報院(INS)昨天對南韓國會議員作簡報時透露。國家情報院官員今天拒絕証實此次秘密簡報的內容。

然而,據媒體報導,蓋達組織的一名成員曾經研究了南韓的航空公司以及駐韓美軍的安全措施。

韓國時報說,另一名涉嫌參與一九九八年對美國駐肯亞奈洛比大使館炸彈攻擊案的蓋達份子,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曾經到南韓兩次或三次。


NO:359_2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21:3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0203.html
與伊拉克相比 阿富汗似是一個被遺忘的前線

(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十五日專電)洛杉磯時報十五日報導,與伊拉克當前受到國際關注的情勢相比,阿富汗如今似已是一個被遺忘的前線。不過,美國在當地推動的戰後重建工程明日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報導說,正當全球焦點集中於海珊被美軍生擒的後續發展之際,阿富汗似乎已經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令人憂心的是,當地的凱達組織依然活躍,令美軍遇到許多的困難和阻礙。

報導指出,美國在阿富汗的戰後重建,正邁入驗收成果的階段,例如由首都喀布爾通往南部大城坎達哈的高速公路已經竣工,並將於明(十六)日舉行通車典禮。

報導說,該一高速公路在興建時經常遭遇凱達組織和神學士政權殘餘份子的襲擊,因此明天的通車更是顯出得來不易與意義不凡。

高速公路通車以後,由喀布爾到坎達哈的時間將從過去的四十八小時減少到五、六個小時,這不但有助於振興阿富汗凋弊的經濟,也可望強化美軍在阿富汗的反恐工作。報導列舉包括聯邦參議員喜萊莉等人,都呼籲國際多多關注阿富汗的局勢,以及凱達組織對世界安全的威脅,並不下於伊拉克。


NO:359_2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21: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0295.html
土耳其警方追捕恐怖攻擊事件嫌犯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六日專電)土耳其大城伊斯坦堡上月發生四起自殺汽車炸彈攻擊事件,造成至少六十人喪生、七百多人受傷之後,警方才開始認真搜捕曾前往阿富汗接受蓋達恐怖組織訓練的回教極端份子,目前已知有四百五十人涉嫌受過訓練。

據土耳其大報「民族日報」今天獨家報導,警方迄至目前已在土耳其全境捕獲其中十人,都涉嫌上月十五及二十日發生的伊斯坦堡自殺炸彈攻擊事件,其餘仍在警方追捕當中。

報導又引述警方高層人士的話說,在此之前,警方已掌握這些人的資料,但由於這些人在返回土耳其後並無任何犯罪記錄,因此警方一直未採取逮捕行動。

另據伊斯坦堡警方反恐怖小組辦公室官員今天表示,自上月發生炸彈攻擊事件至今,迄至目前已有九十四人接受警方偵訊,其中三十一人涉案嫌疑最重,已為警方正式逮捕收押。

警方昨天已公布逮捕到四起炸彈攻擊事件的炸彈設計者費維茲.葉迪茲(Fevzi Yitiz),現年三十一歲。警方表示,葉迪茲是在上週三(十日)企圖逃往伊朗時,在邊界被警方攔截逮捕,到案後已坦承犯案經過,包括在一九九四年前往阿富汗接受蓋達組織的軍事及製造炸彈訓練,並證實同營受訓者還有許多土耳其人。據警方表示,葉迪茲一伙早在六、七個月前就密謀攻擊事件,初期目標是土耳其東南部的美軍印吉利克空軍基地,但發現基地守衛森嚴,才改變目標攻擊伊斯坦堡的猶太教堂與英國總領事館和英國匯豐銀行駐土耳其總部大樓,並在伊斯坦堡租下一間工廠,利用夜間以肥皂粉、燃料油等化學材料製造炸藥,並裝置在四輛箱型小貨車上。


NO:359_3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21: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0311.html
車臣恐怖份子挾持人質與俄軍隊交火

(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十六日專電)據此間燈塔廣播電台今天報導,有五十名車臣恐怖份子分成三支隊闖入俄羅斯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境內小村莊挾持人質與俄邊防軍發生交火。根據最新消息恐怖份子挾持十一名人質。

據消息指出,衝突從週一開始,恐怖份子有七人死亡,俄羅斯九名士兵被打死,十人受傷。由於案發地點在俄羅斯車臣、達吉斯坦與喬治亞交界處,地理位置偏僻,恐怖份子進入村莊綁架人質,起初綁架三十餘人,後來因為俄羅斯聯邦軍隊追蹤,恐怖份子陸續釋放人質。但是因為當地都是高山,而且氣候惡劣,使軍警逮捕工作面臨困難。此一事件,俄羅斯方面指出,車臣恐怖份子是從喬治亞邊界進入,喬治亞邊防當局矢口否認,俄羅斯警方表示,由於死亡恐怖份子中有阿拉伯籍的外國傭兵,此一事件背景更加不單純。


NO:359_3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6 21:4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6162005.html
卡賽總統:海珊落網後賓拉登與歐瑪遲早被捕

(法新社華盛頓十五日電) 阿富汗總統卡賽說,伊拉克前獨裁者海珊的落網,顯示至今仍逍遙法外的「蓋達」恐怖組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與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領導人歐瑪,「遲早」都將被捕。

卡賽十五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電視公司新聞網專訪時指出:「海珊的落網向壞分子、罪犯等人證明一點:他們不可能永遠逍遙法外。」

他說:「遲早,其他罪犯亦將敗露行藏。無論賓拉登、歐瑪,下場都一樣。海珊的落網已向人民證明了這個好消息。」

塔利班政權垮台兩年後,以美軍為首的盟軍一萬一千五百人,至今仍在長達兩千四百公里崎嶇、滿佈山洞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界,追緝好戰分子。

過去四個月內,有將近四百名疑似好戰分子,在重整旗鼓的塔利班好戰分子掀起的暴亂中喪生。不過,卡賽說:「塔利班餘部實在不構成挑戰,恐怖主義才是問題。恐怖活動企圖破壞我們的重建工作,這一仗我們勢必打贏。」

他並且相信阿富汗「應該會準備就緒」,可望在明年六、七月間舉行總統大選。


NO:359_3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8 14:1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5794.html
難忘海珊暴行,數個國家與團體準備提出控告
路透社
2003-12-18 11:22

[路透科威特電]數個中東國家周三紛紛準備對海珊(薩達姆侯賽因)提出告訴,控告他在擔任伊拉克領導人時對這些國家犯下的罪行。

在1990年遭伊拉克入侵的科威特也繼伊朗與以色列等國之後,宣佈準備以海珊的罪行對他提出告訴,並表明要參與任何審判。

科威特通訊社引述該國首相薩巴赫(SheikhSabahal-Ahmadal-Sabah)的話報導,已指示外交部與司法部「就海珊對科威特與科國人民犯下的罪行備妥完整的檔案。」

美國支持的伊拉克管理委員會稱,海珊被拘留在巴格達地區,並將因他30年來在伊拉克的鐵腕統治面臨公開審判。華府則表示,將協助確保法庭遵守國際準則。

伊朗在海珊被捕後稱,準備向任何將審理海珊於1980-88年兩伊戰爭期間罪行的國際法庭提出告訴。大約有30萬伊朗人在兩伊戰爭期間死亡,其中有很多是遭化學武器攻擊。

在1991年波斯灣(海灣)戰爭期間遭伊拉克飛毛腿飛彈攻擊的以色列也已表示,要讓海珊因對此猶太國家所犯下的罪行受審。

還有一個黎巴嫩什葉派宗教團體周三表示打算控告海珊。他們指出,當他們在伊拉克研讀什葉派伊斯蘭教時,受到虐待與監禁。許多最神聖的什葉派聖地位於伊拉克境內。(完)

--編譯鄒衡天;審教柯安琪


NO:359_3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8 16:0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80081.html
CBS:調查委員會主席說九一一攻擊原可避免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八日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指出,獨立調查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委員會主席現在首次公開表示,九一一事件是可以,也應當預先防止的。

CBS News 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報導,基恩說:「這是歷史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必須查明真相。在閱讀(調查)報告時,你對什麼工作沒有做,以及什麼工作應當做了,會有相當清楚的了解。」

CBS News 表示,布希政府任命主持此一調查的前新澤西州共和黨籍州長基恩,現在把九一一恐怖攻擊歸咎於布希政府官員。

他說:「如果是由我當家作主,有些人肯定不會繼續擔任他們那時的職位,因為他們失敗了。他們就是沒把工作做好。」

為了查明誰有所疏失及其原因,基恩領導的調查委員會小心翼翼的避開政治地雷、揚言發出傳票以取得總統的最高機密每日簡報。那些文件也許會讓人了解布希政府最引起爭論的說法之一:從未有人想到恐怖分子也許會駕駛飛機衝撞一幢大樓。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去年五月十六日曾說:「我不認為任何人能夠預測他們會試圖用一架飛機作為飛彈,用一架劫持的飛機作為飛彈。」

遊說國會與布希總統任命九一一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四位新澤西州罹難者之一的遺孀布萊特維瑟說:「聯邦調查局一九九一年就有記錄表示有此可能性,我們怎麼會有國家安全顧問出來說,我們對他們可能用飛機作為武器毫無概念。」

由於聯邦調查局明尼蘇達州和亞利桑那州辦公室都曾對可疑的飛行學校學生提出警告等蛛絲馬跡,這些遺孀希望知道為什麼各政府單位都未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前把這些疑點聯想在一起。

布萊特維瑟表示:「如果你在我丈夫被謀害兩年之後告訴我說我們還找不出一個問題的答案,我不會相信。」

基恩坦承,委員會無法解答的問題比已有的答案還多。

被問到美國人是否至少應當知道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在位的決策人士仍在那些職位上時,基恩說:「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也會查明。」基恩答應從下個月開始讓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國防部和國家安全局高級官員、也許還有布希總統和前總統柯林頓為九一一事件公開作證。


NO:359_3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8 16:3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u;=/ap/20031217/ap_on_re_mi_ea/iraq_chemical_attack_2

Chemical Attack Victims Want Saddam Dead
Wed Dec 17, 6:41 PM ET

By SCHEHEREZADE FARAMARZI,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HALABJA, Iraq - Survivors of the 1988 chemical attack Saddam Hussein ordered on this Kurdish town — killing 5,000 people — say the former dictator must be executed for his crimes against the Iraqi people.

For that reason, the people here said in interviews Wednesday, Saddam must not be tried before an international tribunal that would not impose the death penalty. The captured former dictator must face justice in an Iraqi court, they say.

Some interim Iraqi leaders have suggested Saddam could be executed as early as this summer. But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s reject the death penalty for Saddam and say his trial should b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healing the country.

Amna Abdulqader lost two sons, a daughter, a daughter-in-law and three grandchildren when the bombs carrying mustard and other poisonous gases fell on March 16, 1988.

Asked about Saddams punishment, she at first seemed sad, remembering her loss and saying nothing would bring back her loved ones.

Theyre gone, nothing seems to matter anymore, she said.

She showed a picture of her dead son, Bakr. He did all my shopping, took good care of me. He was just 18.

But after a pause and more thought, Abdulqader became animated and seemed intrigued with the topic of punishing her torturer.

If he had fallen into my hands, I would have bitten off his flesh with my teeth, she said.

Becoming sad again, she said: Even if they hang him, my children will never come back.

Saddams trial ought to be just and comprehensive said Abdulqader Hassan Mohammed, whose 3-year-old daughter died in the attack — part of Saddams scorched-earth campaign to wipe out a Kurdish rebellion in northern Iraq.

Just means that he has to be executed. If they dont hang him it wont be just, Mohammed said. Five thousand innocent people were killed. It will be a mistake if hes not sentenced to death, said Mohammed, who carries a picture of his dead daughter, Narmin, in his wallet.

He also carries a photo of Narmin in her death shroud, with only her face showing. She is buried in Taran, Iran, where she died in her mothers arms. Fifty members of the extended family fled to Iran across the mountains from Halabja after the attack.

Mohammeds three surviving sons, Asou, 22, Ahmed, 21, and Othman, 24, still suffer effects of the gas attack. Othman is being treated in Britain.

I would like to pour boiling oil on Saddams head and cut his flesh into pieces, said Mohammeds wife, Nesrin, 43.

Amna Abdulqader said Saddam should be tried and hanged in the Halabja town square where there is a memorial statue of Omar Khawra, depicted lying dead and covering the body of his dead baby boy. Their images were a symbol and reminder of typical street scenes after the gas attack.

She and other Kurds said they were ready to testify against Saddam.

My children died without being guilty. If everyone else testifies, I will too, said Abdulqader.

Her granddaughter, Alwan Noorwari, survived. She was 8 when her parents, sister and two brothers perished.

An Iraqi court is better than an international one, said Noorwari, now 22. Better if they hand him to the people of Halabja to try him, she said.

If they leave it to human rights groups, they will do nothing to him, said Noorwari, who still suffers from severe shortness of breath.

She was holding her younger sisters hand when the gas bombs fell. Her father was in bed with a back injury. Their house was full of people.

There were sounds of bombs and rockets. My mother shouted to us to come back inside the house. We went into my fathers room, said Noorwari.

A bomb had fallen into her uncles house next door. Everyone in Noorwaris house went into the bomb shelter, except for her mother who ran to the brothers house.

When the sisters came out of the shelter they found two dead birds in the yard. Noorwari and her sister, Diyar, 4, went to poke at it.

When she heard of Saddams capture Saturday, Alwan danced and hugged her grandmother. Her uncle bought two pounds of chocolates and passed it around the neighborhood.

Kurds here declared a three-day holiday marking Saddams capture. Celebratory gunfire still rings through the city, and men do Kurdish folk dances in the streets well into the night.


NO:359_3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9 16:4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190076.html
傳海珊效忠者已滲入聯盟占領當局與安全武力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九日電)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指出,被罷黜的伊拉克獨裁者海珊的特務人員已滲入美國在伊拉克的指揮體系,因此,他們有可能破壞美國領導占領伊拉克的聯盟臨時當局。

ABC News 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引述一位美國官員的談話報導,上週六海珊落網後,美軍在他的手提包中發現的文件裡有一份與美國合作並且對反叛分子通風報信的伊拉克人名單,他們不是伊拉克安全武力的成員,就是在聯盟臨時當局任職。

這位官員表示:「我們遭到滲透的情況嚴重。」他又說,發現前述名單有如挖到一座「金礦」。

ABC News 指出,美國一直在迅速召募伊拉克人接管這個飽受戰爭蹂躪國家的安全工作。自五月以來,約有十六萬二千名伊拉克人接受民防、警察和其他安全活動方面的訓練。

美國陸軍第四步兵師師長在國防部長倫斯斐最近訪問巴格達時曾告訴他,軍方每兩、三個星期就查獲不應當通過召募伊拉克安全武力篩選過程的某個人。

曾在五角大廈特種作戰辦公室任職的羅西諾說,那些伊拉克間諜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害。

羅西諾指出:「可以想像到的是,他們可能擾亂軍事行動,他們可能進行暗中破壞,他們可能散布不實的資訊。在接受偵訊時他們將能告訴你反叛分子會試圖採取什麼行動、擁有什麼樣的裝備、以及將會採取的戰術等。」

ABC News 表示,由於伊拉克境內攻擊聯盟部隊的行動持續不斷,美軍現在可以利用前述名單揪出滲透者。美國官員同時希望,這樣也許會遏阻他們可能造成的損害。接受 ABC News 訪問的五角大廈官員對於海珊的特務人員進行滲透一事並不感到意外。他們說,那是越戰期間常見的一種戰術,但是他們仍然擔心並未列在前述名單上的滲透者。


NO:359_3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9 17:0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5965.html
巴格達美軍又添一亡魂,兩名伊拉克政治人物遇害
路透社
2003-12-19 11:56

[路透巴格達電]一名美軍士兵周三遇襲身亡與兩名伊拉克政治人物周四遭暗殺,令人擔心伊國境內的流血事件可能擴大。

這名美軍士兵為海珊(薩達姆侯賽因)周日落網以來,第一位身亡戰士,也是自從華府於5月1日宣佈在伊拉克主要戰役結束後,第199位殉職美軍。

在海珊被俘後的最近一起暴力行動中,代表伊國人數較多的什葉派穆斯林官員在接獲海珊支持者的死亡威脅後,遇害身亡。

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會議(SCIRI)代表說,哈基姆(Muhammadal-Hakim)在巴格達Amil區的住家附近被射殺身亡。

這名SCIRI代表還說,在伊國南方城市納杰夫(Najaf)的一群憤怒群眾圍攻並殺害海珊領導的社會復興黨官員Alial-Zalimi。這位官員曾在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後參與鎮壓什葉派人士的反抗活動。

美方發言人說,最近一起美軍死亡事件發生在巴格達的al-Karradah區,當時這名美軍士兵受到了伏擊。

同時,美軍在沙馬拉鎮(Samarra)執行第二天掃蕩游擊份子的任務,並已在48小時內逮捕了86人。(完)

--編譯柯安琪;審校王冠中


NO:359_37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1 00: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0220503.html
美駐伊行政官稱逃過一劫 海珊受審爭議升高

(法新社巴格達二十日電) 在美國駐伊拉克行政官布雷默透露自己本月稍早曾在攻擊中逃生的此時,伊拉克前獨裁者海珊受審問題所引起的爭議已經升高。

布雷默週五說,他在本月初的一項攻擊中逃生;至於攻擊是否針對他而發,則不得而知。

一名美國國防部高層官員在華府說,布雷默是在十二月六日前往巴格達機場會見國防部長倫斯斐後的回程中,遭遇路邊爆炸狀況,而其車隊的為首車輛被炸破輪胎。

不願具名的這位官員說,當時布雷默座車的位置比較偏後,但車上擋風玻璃仍被爆炸威力震裂。

該官員說,美方並不認為,此一攻擊係明確針對布雷默發起,而應是針對機場通道上的「隨機目標」。此一道路以往即曾發生車隊遭土製炸彈攻擊的事件。

準備為伊拉克前副總理阿濟茲辯護並表示願為海珊代言而引起爭議的法國律師佛吉斯堅稱,在前伊拉克官員受審時,由兩伊戰爭時期到最近伊拉克戰事爆發時的「所有西方國家元首」都應出庭作證。

佛吉斯說:「伊拉克前政權現今正因以往其成員被某些國家及其使節視為盟友時所發生的一些事件,而遭怪罪。當時這些國家在巴格達設有使館,而其使節也並非全數不知(伊拉克所犯下的罪行)。」

他在提及伊拉克曾向法國、英國、美國和俄羅斯採取軍火的往事時說:「我們如果要指責使用某些武器的行為,(我們就必須知道)這些武器是何方出售。」

與此同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也表示,希望海珊的審判能符合「國際標準」;並重申,反對將海珊處死。

聯合國人權事務專員的發言人狄亞士在日內瓦告訴記者:「若要舉行審判,那麼我們希望,這必須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伊拉克臨時領導當局也堅持,海珊應由伊拉克人自由審判。至於伊朗前總統拉夫桑雅尼則指出,應為海珊掌權時期所犯罪行受審者是美國,而不是海珊本人,因為美國以往曾支持海珊政權。

拉夫桑雅尼在進行每週禮拜時說:「自社會復興黨政權開始與回教徒和什葉派教徒作戰的那天起,美國和英國等壓迫他國的強權便合力對海珊提供支持。」

伊朗正準備針對海珊在一九八0至八八年間的兩伊戰爭期間使用化學武器一事,對海珊自行提出告訴,以支持其為戰時所受損害索取大幅賠償的立場。


NO:359_3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2 09:4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20006.html
美國土安全部提高警戒等級為高度警戒

(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二十一日專電)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剛剛宣佈,國土安全部已把恐怖主義威脅警戒等級由代表中等警戒的黃色提高到代表高度警戒的橘色,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情報顯示,耶誕假期及其後的恐怖威脅升高。

芮吉於美東時間下午一點半(台北時間二十二日凌晨兩點半)召開記者會,作出這項宣佈。他建議民眾依原計畫繼續進行休假活動,但應「運用常識」對異常情況保持警戒。


NO:359_39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2 13:0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6293.html
美軍為反制阿富汗激進分子,重心將放在東部與南部地區
路透社
2003-12-22 11:56

[路透喀布爾電]為了反制近幾周來再度活躍,並對政府軍發動首次致命攻擊的伊斯蘭激進分子,美軍計劃逐漸將重心放在缺乏法治的阿富汗東部與南部地區。

美國新任阿富汗指揮官巴諾(DavidBarno)中將周日說,平民部隊小組將被部署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最不安定的地區,以確保明年選舉前的穩定。

巴諾在喀布爾告訴記者:「接下來幾個月,我們將持續增加本地重建小組(PRT)的人數,尤其是在該國南部與東部地區。」

「我們在那兒的挑戰顯然是對付恐怖組織。」

政府官員將周六晚的兩起突襲歸咎於塔利班(Taliban),在攻擊中,至少有七名阿富汗士兵喪生,另有數人受傷。

在周日晚間,一枚飛彈射中喀布爾北部的一棟住宅,不過並未導致屋內的五名家庭成員受傷。

在過去兩周多來,周六的攻擊是強硬派伊斯蘭激進分子涉及的首次致命攻擊,也是自從長老、教長、軍閥與女性在喀布爾展開集會,以討論該國憲法後的第一次。

最後的文件將為明年6月的總統選舉鋪路,預料現任領袖與受美國歡迎的卡爾扎伊(HamidKarzai)將參選並獲勝。(完)

--編譯楊幼蘭;審校柯安琪


NO:359_40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2 21:4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2182003.html
喀布爾疑遭四枚火箭攻擊 塔利班出面扛責

(法新社喀布爾二十二日電) 阿富汗遭推翻的塔利班政權,今天出面聲稱昨夜首都喀布爾疑似遭四枚火箭攻擊事件是它們幹的,目的在阻撓歷史性的族長會議召開。

國際安全援助部隊說,昨天晚上十一點與今天凌晨兩點之間,在喀布爾四週發生的四起爆炸,相信是火箭攻擊所致,所幸無人傷亡。

一名自稱叫做薩瑪德的塔利班發言人說,攻擊事件是塔利班所為,他並且警告,為阻撓一週前召開的族長會議順利進行,他們將繼續發動攻擊。

同一發言人並且聲稱,前天南部小鎮波達克邊哨發生的流血攻擊,造成五名阿富汗士兵喪生,三人受傷事件,也是他們幹的。

他說:「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攻擊。」


NO:359_41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3 23:4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30182.html
CNN 報導:華府週邊部署地對空飛彈

(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二十三日專電)美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美國國土安全部提高恐怖活動警戒等級後,華府四週已部署地對空飛彈,防範恐怖份子再度利用飛機作為攻擊武器。

國土安全部週日宣佈,將警戒等級由代表中等程度的黃色提升到代表高度警戒的橘色,僅次於風險程度最嚴重的紅色警戒。國土安全部部部長芮吉還指出,情報顯示恐怖份子仍偏好以飛機作為攻擊工具。

不過這不是華府第一次為對付劫機攻擊而部署防空飛彈,先前在九一一事件之後也曾作類似的部署。美國軍方也曾表示,每隔幾個星期就進行一次擊落遭劫民航機的演習。

CNN報導,除了華府週邊之外,防空飛彈也可能會部署在紐約市四週。官員表示,國防部也已下令執行不定時空中巡邏任務。

CNN報導,一政府官員指出,自十二月一日以來已有許多人遭美國海關拒絕入境,但他沒有說明細節。CNN報導,美國政府各級官員表示,這次威脅比先前幾次提升警戒時還要嚴重。五角大廈一高層官員指出,目前威脅等級「是真正的橘色」,不像前幾次將警戒提高到橘色時,遭到許多質疑的情況。


NO:359_42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4 18:5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40175.html
派駐伊拉克日本自衛隊將攜攝影裝備加強防衛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四日專電)奉派前往伊拉克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隨身攜帶動靜態攝影器材執行任務,日本防衛廳希望在萬一遭到攻擊之際,部隊成員可藉此證明他們是在正當防衛下被迫還擊,同時有助於減輕自衛隊員執行任務時的心理負擔。

除了攝影器材,陸上自衛隊也新添購美製防彈衣和防護面罩、特殊警棍,以及鐵絲網和拒馬、防範汽車炸彈攻擊的砂袋等必要配備。

根據最新出爐的派遣計畫大綱,日本陸上自衛隊預定分三批赴伊。預訂期程大致安排如下:

十四名隊員組成打頭陣的先遣隊,預定明年元月十四日出發,隨後於一月三十一日,負責駐地營舍建設施工的第二波部隊共八十人啟程。

至於陸上自衛隊正式部隊預定二月二十一日至三月二十一日陸續起程,全員到齊會師的日子為三月底,日本媒體引述防衛廳相關人士的說詞指出,預備進駐伊拉克南部地區的陸上自衛隊,將攜帶十多台的攝影機和數位相機,在從事供水和醫療等支援任務之際,擔任警備的自衛隊員可手持器材全程錄影,一旦發生槍戰也可以當場攝影存證。

另一方面,自衛隊駐紮的營地周遭,夜間也將裝設有紅外線監視設備。此外,透過通信衛星,還可以二十四小時全天候不間斷,向直屬上司防衛廳傳送重要的影像資料。至於監視部分,則由自衛隊幹部負責,一旦部隊判斷確定遭受外來武力攻擊,不僅現場指揮官可以當機立斷下令還擊,東京方面也可直接對自衛隊員下達指令。


NO:359_43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4 22:2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4213502.html
美軍聲稱一天內逮獲50名前伊拉克政權餘黨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三日電) 美國今天說,伊拉克美軍在二十二日一天內,即逮獲五十名前海珊政府餘黨,又說,海珊落網有助於美軍蒐集有關反抗美軍的有用情報。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在五角大廈一項記者會上說:「這有助於我們逮獲許多伊拉克前政權餘黨。」

邁爾斯說:「光是昨天一天內,我們就逮獲五十人,其中二十九人是我們積極追捕的對象。」

邁爾斯沒有指明美軍究竟逮捕那些人,也沒有說明在何處捉到、或如何捉到。

邁爾斯也沒有說明被逮獲的這些人,是否已經包括在美國與伊拉克消息人士今天在伊拉克發表的逮捕人數中,抑或是另外捉到的人。

美軍發言人今天稍早在巴格達說,美軍與伊拉克警方在巴格達東北方巴克巴附近逮捕六名激進份子。另外,美軍今天也在北部大城摩蘇爾逮獲海珊第二號助手阿都里的一名親信。

此外,美軍今天還在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逮獲三十六人。

邁爾斯說,海珊上週落網,有助於美國領導人蒐集更多有關反抗美軍的武裝勢力的情報。


NO:359_44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5 22:0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5173502.html
第一批日本自衛隊明啟程前往伊拉克

(法新社東京二十五日電) 第一批日本自衛隊將於明天啟程,準備前往伊拉克從事非戰鬥性的人道任務,而國內則仍有人繼續抗議這項行動。

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政府發言人告訴法新社記者說:「部分人員將於明天啟程。」然而他並沒有說明究竟有多少人,也沒有說明這些軍人抽調自那些部隊。

不過據讀賣新聞網路版報導,一支四十多人的空中自衛隊先遣小組將在明天啟程前往科威特,為明年一月將出發的其他一百五十名空中自衛隊人員,展開先期準備工作。

這是日本計劃在該地區部署總數一千名官兵,從事人道任務及伊拉克重建工作的一部分。

拖了幾個月之後,小泉純一郎的內閣已於十二月九日正式決定派遣最多六百名地面部隊前往伊拉克,執行人道任務,直到明年十二月。

這是日本軍隊首次奉派前往一個仍發生戰鬥的國家。日本戰後憲法禁止動用武力解決國際紛爭。

這項部署計劃引發日本國內的強烈反對,鄰國也擔心日本軍國主義復甦。

大約一千五百人今天聚集在東京的晴海碼頭,歡送五百二十名反對派兵計畫的活躍份子。這五百二十名好戰份子租了一艘船,準備駛往琉球,展開抗議行動,只見船上拉開的布條上面寫著:「不要派兵」。


NO:359_45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8 16:0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6992.html
沙國警方破獲一起企圖以輕型飛機撞擊西方客機的計劃--英國報載
路透社
2003-12-28 11:43

[路透倫敦電]一家英國報紙周日報導,沙烏地(沙特)阿拉伯安全部隊在利雅德機場附近截獲一架載有爆裂物的輕型飛機,阻止了一起企圖在跑道上自殺性撞擊西方班機的計劃。

郵報(Mail)周日援引英國在野保守黨國土安全政策首席長官莫瑟(PatrickMercer)的話說,兩名駕駛員顯然企圖用他們的輕型飛機,撞擊在停機坪上緩緩滑行的西方客機。

「根據我的理解,這些輕型飛機在航道上,他們的計劃是衝撞正準備起降的客機,」莫瑟說。

報導稱,儘管也有其它歐洲航空公司使用該機場,但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Airways)是最可能的目標。

英航公司人士表示,他們對報紙所報導的事件一無所知。

「我們與沙國當局和英國政府保持經常聯繫,只有在完全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才會飛航,」一名公司人士說。「我們尚未更改往返沙烏地阿拉伯的航班。」(完)

--翻譯姚旭;審校施佩君


NO:359_46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8 18:2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80088.html
日防衛廳明年起將在伊拉克展開廣告宣傳

(中央社記者黃菁菁東京二十八日專電)日本防衛廳為消弭伊拉克國民對日本自衛隊的警戒心,將針對日本派自衛隊赴伊的目的及活動內容,製作宣傳影片等,預定明年一月起在電視及廣播中播放。這是日本政府首次為自衛隊派赴海外,而進行宣傳活動。

日本政府為自衛隊派遣伊拉克的安全問題而神經緊繃,為了保障自衛隊在伊拉克境內活動的安全,防衛廳決定從明年一月起,在伊拉克國內進行廣告宣傳活動,以消除伊拉克人對日本的疑慮及警戒。防衛廳準備將以往自衛隊參加聯合國維護和平活動時,所收到的阿拉伯文感謝話語,製作成手冊在伊拉克當地發送。另外,還將製作電視及廣播的廣告,來說明自衛隊派伊的目的及活動內容。


NO:359_47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8 20:5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8175006.html
伊拉克游擊隊在卡巴拉發動攻擊 十三人喪生

(法新社伊拉克卡巴拉二十八日電) 伊拉克游擊隊昨天在什葉派回教徒聖城卡巴拉以迫擊砲、機槍和自殺汽車炸彈向聯軍發動攻擊,造成六名聯軍士兵及七名伊拉克人喪生,另外造成一百二十九人受傷。

喪生的聯軍包括四名匈牙利士兵和兩名泰國士兵。美國總統布希立即向這兩國的總理表示哀悼。

昨天的另一項發展中,一名協助美軍處理法律事務的伊拉克律師,在北部摩蘇爾市的家中遭身份不明的槍手開槍擊斃。

游擊隊昨天下午一時左右在卡巴拉發動自從海珊被俘虜以來最慘烈的攻擊行動,目標是市政府及兩座軍營。


NO:359_48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29 15: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290158.html
傳蓋達恐怖組織計劃攻擊大型郵輪等海上目標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九日電)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報導,蓋達恐怖組織已將恐怖攻擊的矛頭指向海上,在大幅擴展它對西方的「聖戰」時以豪華郵輪為目標,耗資十三億美元建造的「瑪麗二世皇后號」英國新郵輪已被列為頭號目標。

「瑪麗二世皇后號」遭到恐怖攻擊威脅的訊息傳出,是在英國首相二十七日透露過去兩週已有兩名回教自殺攻擊飛行員被捕之後。他們涉嫌準備駕駛兩架小型飛機衝撞滿載乘客起飛的一架英國航空公司班機。

「瑪麗二世皇后號」船東證實,它已接獲該郵輪在新年處女航時將遭到恐怖攻擊的威脅。但是一位發言人告訴 Fox News,有關此一威脅的報導未經證實,不過該公司正與大西洋兩岸當局合作密切注意情況的發展。

這位發言人堅稱,「瑪麗二世皇后號」已有防範恐怖攻擊的安全措施。他說:「我們曾接獲一項威脅的報告。雖然我們不能討論報告的性質,我們對於我們的安全預防措施完全感到滿意。」

Fox News 指出,在一架美國偵察機發現幾十枚水雷自北韓一處採取嚴密安全措施的海軍基地消失無蹤後,情報單位擔心蓋達的恐怖活動已開闢了新戰線。

美國情報單位相信,那些水雷也許已送上歐薩瑪.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過去一年徵集的二十八艘恐怖船隻,它們都配有能夠瞄準攻擊載重十五萬噸的「瑪麗二世皇后號」那樣龐大目標的導向裝置。

Fox News 表示,負責蓋達組織海上活動的奈沙里被捕,揭露了該恐怖組織陰謀策劃的海上恐怖活動程度。他被捕當時身上帶著一百八十頁資料,裡面詳細列出駛離西方國家港口的大型郵輪等「可伺機攻擊的目標」。

美國情報官員發現的資料顯示,奈沙里曾計劃在英國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今年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前往參與伊拉克戰爭時,對它發動攻擊。但是現在出現的證據顯示,蓋達組織已將注意的焦點由軍事目標轉移到「瑪麗二世皇后號」郵輪等「更容易下手的」平民目標。


NO:359_4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4 20:1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040077.html
泰派三百人部隊南下追查不明恐怖份子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四日專電)泰國陸軍發言人指出,凌晨在南部陶公省發生一群不明恐怖份子燒毀十九所學校和襲擊一軍營,造成四士兵喪命和逾百槍枝被劫後,陸軍已經派出三百名增援部隊南下,搜查逃走的不明恐怖份子,並要求南部泰國村民不要出門,以免遭到危害。

泰國總理戴克辛在官邸舉行一小時緊急會議後,指示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副總理昭華利迅速南下,前往陶公省瞭解實況。泰國一家電視台報導,不明恐怖份子應屬一個回教組織,因泰方最近宣佈以重賞通緝這個組織的首領,有可能為報復泰政府這項行動而採取這次恐怖行動。


NO:359_5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05 13:0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050004.html
英情報單位獲密報蓋達企圖劫機大舉攻擊美國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四日專電)「星期泰晤士報」今天在頭版的報導中說,英國情報單位發現了蓋達組織企圖在耶誕節與新年假日期間,劫持多架英國、法國與墨西哥航空公司班機,用來對美國境內數個目標進行自殺攻擊的陰謀。

該報引述一位未具名英國高級情報官員的話說,英國安全當局在耶誕節前的週末,從美國以外的一名通風報信者接獲密報,指出回教極端份子計畫同時劫持英國、法國以及墨西哥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的班機,用來撞向華府、紐約、洛杉磯三個都市的特定目標,以及美國東岸的核能發電廠和阿拉斯加州一處海港的輸油設備,這些自殺式攻擊的規模將遠超過「九一一」紐約世貿雙塔所遭受的攻擊。

此項情報促使美國安全單位對這三家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的班機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包括要求各航空公司提供各航班所有的乘客名單,以清查可疑份子,結果導致十個飛往美國的航班被取消,其中包括英航從倫敦飛往華府的兩班班機、墨航從墨西哥市飛往洛杉磯的兩個航班,以及法航從巴黎飛往洛杉磯的六個班次。另外,有三個班次在進入美國上空後,由美國空軍的F-16戰機監督降落機場。墨航並有一架班機在半空中被強迫折返墨西哥市。


NO:359_5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0 10:5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00003.html
傳美國今將降低恐怖威脅等級至中等

(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九日專電)美國有線電新聞網(CNN)和福斯新聞(FOX NEWS)兩家電視新聞台今天報導,美國今天將把恐怖主義威脅等級由代表「高」的橘色警戒,降低為代表「較高」的黃色警戒,降低後的等級在五等警戒中屬中等位置。

CNN報導,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早上已簽署降低警戒等級的文件。

福斯新聞則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芮吉將於今天上午十一點半(台北時間十日凌晨零時三十分)的記者會中作出這項宣佈。美國政府是在去年年底假期前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將恐怖主義威脅等級提高為橘色警戒,之後曾有若干國際班機遭美國要求停飛和延後起飛。


NO:359_5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1 21:1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10118.html
馬來西亞首次遞交回教好戰份子名單給泰國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十一日專電)在泰國南部連續發生暴行一週後,馬來西亞遞交數目不明的可能涉案的回教好戰份子名單給泰方,其中包括GMIP組織要員艾思明(ASMIN SOSAE),這是泰方在上週送交馬方十八名可疑份子名單後首次獲得馬方回應。

泰國軍警方相信,四日陶公省內一軍營遭到搶劫的逾百隻槍枝分成兩部份分贓,一部份由巴里桑全國革命(BRN)和GMIP共得,另部份是由外國恐怖份子取得。

為此,泰國南部軍警方十日出動直昇機等在耶拉和北大年兩省內山區搜索被劫武器,遭逢濃霧和豪雨,未能所獲。在搜查回教徒聚集的班布奈村時,村內青少年騎著摩托車跟蹤軍警搜查行動,因當地村民懼怕泰國軍警挖掘墳墓。

主管安全的泰國副總理昭華利在南部監督搜捕行動時表示,分離份子在南部以謠言來破壞佛教徒和回教徒間和睦,迫使軍方不得不利用廣播電台向南部三省居民清澄這項謠言。

同時,泰國軍警也釋放日前逮捕的北大年省內兩名回教學校教師,因查無確切涉案證據。至今泰軍警已經訊問至少十名回教教師或領袖。泰國南部三省在本月四日起連續三天發生十九所學校遭到燒毀,一座軍營遭到搶劫四名士兵喪命和逾一百隻武器被劫走,兩顆定時炸彈爆炸兩名拆彈警員被炸死等暴行事件。


NO:359_5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1 21:1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1175004.html
美軍砲擊伊拉克游擊隊據點 巴格達砲聲隆隆

(法新社巴格達十日電) 巴格達近日遭到一連串的汽車炸彈攻擊,最近的一起發生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家顧客眾多的餐廳遭炸毀,造成八人喪生與二十四人受傷。同時美軍也發動大規模的攻勢,稱為「鐵鉗行動」,對巴格達市郊的游擊隊據點展開砲擊,首都各地都可以聽到隆隆砲聲。

在另一項發展中,美國為首的聯軍今天說,一架美軍「黑鷹」直昇機上週在法魯賈地區失事墜落,可能是遭到反美游擊隊的攻擊所致。這起事件造成九人喪生。

據聯軍表示,在情勢緊張的基爾庫克市,兩名伊拉克警察遭美軍誤擊喪生。同時在南部阿馬拉市,數百名失業者發動抗議,最後導致警方與英國軍隊開火驅離,至少造成六人喪生,八人受傷。


NO:359_5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2 10:1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2085003.html
五角大廈:伊境美軍死亡人數逾五百人

(法新社華盛頓十一日電) 美國阿兵哥在伊拉克陣亡的人數已超過五百人,五角大廈今天證實,美國領導的聯軍攻入伊拉克接近十個月以來,已有五百零四人陣亡。

美軍一架UH60黑鷹直升機八日在伊拉克法魯賈失事墜毀,造成九人喪命,五角大廈把這九人以及另一起伏擊事件的遇害士兵加上,總結美國領軍攻打伊拉克以來的死亡人數為五百零四人。

國防部九日表示,伊拉克美軍有四百九十四人喪命,其中三百四十二人死於敵軍開火,一百五十二人死於非戰鬥事故,包括意外事件與自殺等。

五角大廈發言人葛拉夫頓說,除了法魯賈墜機空難喪命的九人外,另有一名阿兵哥本月七日在巴格達的迫擊砲攻擊事件中送命。

五角大廈指出,從去年三月二十日以來伊拉克境內的受傷美軍人數為兩千八百四十九人,其中兩千四百六十一人是在戰鬥中受傷。


NO:359_5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3 17:3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3150503.html
美陸軍軍事學院網站指攻打伊拉克是戰略錯誤

(法新社華盛頓十三日電) 美國陸軍軍事學院發布的一篇文章猛烈抨擊美國在反恐戰爭中所採取的戰略,指稱入侵伊拉克的行動是不必要的「偏離正途」,在打擊蓋達組織的戰爭中分散了注意力和資源。

這篇研究報告貼在該學院的網站上,作者芮柯德說,美國把蓋達組織和海珊統治的伊拉克列為單一的重大威脅,乃是犯了一個根本錯誤。

他寫道:「這是最嚴重的戰略錯誤,因為它忽略了兩者在性質、威脅的層級以及對美國的嚇阻力與軍事行動耐受度等方面的重大差異。」

他說:「攻打伊拉克的戰爭並未與全球反恐戰整合,反而與之偏離。」

美國陸軍軍事學院的戰略研究所隨即發布聲明,表示這份文章並不一定代表軍事學院或軍方的觀點。


NO:359_5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4 15:0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40203.html
華郵:聯合國將派專家為重返伊拉克作準備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四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美國與聯合國官員昨天說,聯合國將在兩週內派遣一個四人軍事與安全專家小組到巴格達,為聯合國可能重返伊拉克支持伊國恢復自治的政治過渡預作準備。

此一決定是聯合國在遭到恐怖攻擊而將大部分國際職員撤離伊拉克將近三個月後作成的,顯示聯合國願意重新介入伊拉克事務。

但是聯合國高級官員提醒說,在伊拉克於六月三十日以前成立新的臨時政府之前,聯合國不可能會在伊拉克的政治過渡方面扮演一個主要的角色。

聯合國政治事務處長普倫德加斯在給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尼格羅龐提的一封密函中說:「聯合國國際職員重返伊拉克是以取得與提升合適的工作與生活情況並且加強安全安排為條件。」

他又說,四人專家小組將為也許會重返伊拉克的聯合國人員以及仍在當地為迫切需要的伊拉克民眾服務的幾百名伊拉克職員,研究安全問題。

布希政府一直在加強施壓促使聯合國重返伊拉克。美國官員希望聯合國協助為華府經由一系列區域幹部會議,在六月三十日以前設立伊拉克臨時政府的計畫爭取支持。包括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國務院與國防部代表的一個美國代表團昨天在紐約與普倫德加斯會晤,討論美國所提的伊拉克政治過渡計畫,並且研究為聯合國人員改善安全的方法。

布希政府昨天再度表示,它無意屈從伊拉克方面再度提出的,經由選舉,而非幹部會議遴選臨時政府的要求。伊拉克最孚民望的什葉派傳教士西斯塔尼辯稱,選舉是任命一個合法政府的最佳方式。

談到西斯塔尼的要求時,美國指派的伊拉克行政長官布雷默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我們面臨的是個技術問題。未來六個月此地沒有需要進行一次合法與有效選舉的問題。」雖然召開幹部會議的方法「不如選舉,但是我們認為重要的是根據我們協議的時間表,在六月底以前把主權和尊嚴歸還伊拉克人民。」

但是在華府與巴格達的美國官員正在針對西斯塔尼的要求研究「改良」他們所提計畫的可能性。美國與它遴選的伊拉克執政協商會議在去年十一月對這些計畫達成協議。

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昨天告訴記者:「我們不是在談改寫十一月十五日的協議。」但是布雷默正在與伊拉克各黨派討論如何舉行幹部會議以符合「透明與公開需求的方式或技術」。

這些可能性包括確保幹部會議經由電視轉播讓伊拉克人知道一個新的全國議會是在公開過程中產生等簡單的解決辦法,再由議會任命臨時政府。美國官員表示,更極端的作法包括擴大此一過程以便儘可能讓更多人參與幹部會議。然而,此一作法的危險是容易發生恫嚇或行賄買票情事。布希政府官員並不預期此事很快會有結論。


NO:359_5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4 16:0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11400063,00.html
2004.01.14 中國時報
美陸軍學者芮考德:布希對伊發動「不必要的」戰爭
尹德瀚/綜合報導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新出版一篇論文,文中指責布希政府處理反恐戰爭不當,對伊拉克發動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另外還批評布希政府的反恐目標不切實際,可能導致美國與不具威脅的國家開戰。

本文作者是目前在陸軍戰爭學院擔任客座的空軍戰爭學院教授芮考德,他在文中警告說,上述錯誤已使美國陸軍瀕於「崩潰邊緣」,並指美國的反恐戰爭失去焦點,因此他建議布希政府應縮減全球反恐戰爭的規模,專注於對付恐怖組織「基地」造成的威脅。


芮考德的核心論點是,布希政府不自量力,並且把美國進行反恐戰爭的規模比喻成希特勒在二次大戰期間開闢太多戰線。他說,戰略的頭條規律就是使敵人數量保持在可應付的範圍內,德國在二次大戰所以戰敗,就是因為可運用的資源不足以應付其戰略目標。

芮考德說,哈珊統治下的伊拉克已經遭到嚇阻,並不構成威脅,美國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出兵伊拉克,反而分散了對付「基地」組織的力量。這樣的觀點其實以往很多人說過,不算稀奇,稀奇的是,出版其論文的居然是陸軍的主要學術單位。

戰略研究所出版這篇論文時照例註明說,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陸軍、國防部或美國政府的看法;不過曾任該所所長的退役陸軍上校拉雷斯卻不避嫌的表示,他認為這篇論文值得大家深思。

芮考德批評布希揚言要改造中東、使中東民主化的政策,聲稱這項政策要實現是遙不可及,同時他也指出,全球反恐戰爭在政治、財政和軍事上的可續性都有待觀察,言下之意顯然懷疑布希政府對反恐戰爭能否一以慣之。


NO:359_5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5 00:5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40331.html
新加坡政府又逮捕十二名恐怖分子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十四日專電)新加坡政府今天宣布,又有十二名新加坡人因為涉及恐怖和極端組織活動,已於上星期六接獲政府發出的限制令。

其中十人為回教祈禱團成員,另外兩人是菲律賓回教極端組織摩洛回教解放陣線成員。新加坡內政部長黃根成今天向媒體宣布了政府當局所採取的這項第三波逮捕行動。


NO:359_5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6 14:4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60102.html
報導稱美國已準備以軍法審判在押的蓋達嫌犯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六日電)根據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的報導,五角大廈官員十五日指出,恐怖主義嫌犯將由美國軍事法庭,而非刑事法庭審判,軍法當局也已準備立即展開這些審判。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談話說,相關的軍事法庭程序現已完成,政府也已任命所謂的「認定(受審被告)當局」。

官員們說,一旦政府任命的認定當局決定目前遭到美國拘押的蓋達組織和其他恐怖嫌犯當中什麼人應當接受軍法審判,隨時都可提起控訴案件。

五角大廈官員告訴 Fox News,這些審判可能會在古巴的關達那摩美國海軍基地進行。當地目前拘押了六百五十多名蓋達份子與塔利班成員。

一九九三至九七年擔任美國陸軍軍法局長的退役少將納多提告訴 Fox News,有關軍法審判的所有重要人員都已獲得任命,控辯雙方並已開始準備相關案件,審判工作最早可在初春或夏天展開。

Fox News 指出,美國副國防部長沃佛維茨去年負責監督認定受審被告當局的工作,但是此一職責現在已交給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獲得任命的退役陸軍少將艾騰伯。然而,沃佛維茨將繼續領導認定當局直到艾騰伯在本月下旬接事為止。

報導又說,布希政府目前傾向於將涉嫌在幕後策劃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穆罕默德第一個交付軍法審判。他去年三月在巴基斯坦落網,但是目前被拘押在美國本土的一個軍營中。也是在巴基斯坦被捕的九一一恐怖攻擊共犯賓納希,也可能率先遭到軍法審判。


NO:359_6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8 01:0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1/69724.html
美軍武裝車輛在巴格達北部遭路邊炸彈攻擊,五人喪生
路透社
2004-1-17 19:26

[路透伊拉克提克里特電]美國軍方稱,三名美軍與兩名伊拉克民防官員周六在巴格達北方巡邏時,遭路邊炸彈攻擊陣亡。

美軍第四步兵師麥當諾中校表示,一輛美軍布萊德雷(Bradley)武裝軍車在巴格達北方30公里的塔吉(Taji)附近遭路邊炸彈攻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稍早曾報導,有五名美軍士兵陣亡。(完)

--編譯鄒衡天;審校張敏惠


NO:359_6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8 10:3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11800052,00.html
2004.01.18 中國時報
神祕組織揚言攻擊曼谷飛南韓航班
蕭羨一/綜合漢城十七日外電報導


南韓官員表示,由於大韓航空公司駐曼谷辦事處接獲恐嚇信函,揚言將攻擊飛往南韓班機,南韓當局今天加強境內各機場的安全警戒。

大韓航空說,該公司昨晚接獲一個自稱「反朝鮮利益社」的組織恐嚇信函,「反朝鮮利益社」八天前也寄信給南韓駐曼谷大使館,揚言將攻擊南韓在東南亞地區的資產和飛機。


恐嚇信表示,這個神祕組織計畫攻擊曼谷飛釜山的韓航班機,及曼谷飛仁川的新加坡航空班機。恐嚇信中說,該組織的三名「幹員」已訂了明天至廿日韓航曼谷飛釜山三個班次的機位,另外兩名成員則訂了新航曼谷飛仁川兩個班次的機位,日期分別是十九與廿日。

韓航今晨便加強檢查搭乘曼谷-釜山班機的乘客及行李,班機最後平安飛抵目的地。南韓駐曼谷官員揣測,恐嚇信函可能是在南韓非法工作的泰國人所寄,與不滿南韓從去年十一月開始遣返非法移民的行動有關。泰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說,還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人也受到南韓此舉的影響,所以寄恐嚇信函者可能不全是泰國人。

目前在南韓的三萬名泰國勞工中大約七成是非法的,南韓當局唯恐泰國人可能滯留南韓境內非法打工,去年前往南韓的五萬八千名泰國人中,大約六千八百人被拒絕入境。


NO:359_6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8 16:3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1120503.html
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前 布希就有意推翻海珊

(法新社華盛頓十日電) 前美國財政部長歐尼爾今天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說,早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前,布希總統就有意推翻伊拉克總統海珊。

歐尼爾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節目「六十分鐘」說:「很早我們就認為海珊是個大壞蛋,應該把他趕下台。」

他又說:「我認為,採取先發制人的作法,真的是向前跨出一大步。美國有權片面決定我們要做的事。」

歐尼曾因公開質疑布希總統大幅減稅計劃的必要性,而於二00二年十一月遭布希革職。

一本描述內幕人士看布希政府的新書「忠誠的代價」即將出版,歐尼爾是新書的消息來源,歐尼爾接受CBS公司「六十分鐘」訪問的這項談話,預定十一日晚上播出。

據歐尼爾與其他白宮內幕人士提供給作者蘇斯坎的資料,二00一年一月布希上任後的前三個月,主管官員已開始研究以軍事行動罷黜海珊的可能性。

資料顯示,有關官員著手研究的方向,包括戰後成立維持和平部隊、設立戰犯法庭以及伊拉克石油的前途等。

蘇斯坎在「六十分鐘」節目中說,有一份列為機密的備忘錄,名為「後海珊時代的伊拉克計劃」。

蘇斯坎說,國防部一份「有意爭取伊拉克油田合約的外國公司」的文件,討論了全球三、四十國的承包商,以及那些公司有意承包開採伊拉克油田等。

歐尼爾對蘇斯坎說,包括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女士、國務卿鮑爾與國防部長倫斯斐在內的布希國家安全會議所有幕僚,無人質疑為什麼要揮兵入侵伊拉克,他感到很意外。

歐尼爾說:「眾人一致認為,應想辦法罷黜海珊,這是一致的基調,總統說:大家一起想想辦法。」


NO:359_6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8 16:4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11175004.html
美軍砲擊伊拉克游擊隊據點 巴格達砲聲隆隆

(法新社巴格達十日電) 巴格達近日遭到一連串的汽車炸彈攻擊,最近的一起發生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家顧客眾多的餐廳遭炸毀,造成八人喪生與二十四人受傷。同時美軍也發動大規模的攻勢,稱為「鐵鉗行動」,對巴格達市郊的游擊隊據點展開砲擊,首都各地都可以聽到隆隆砲聲。

在另一項發展中,美國為首的聯軍今天說,一架美軍「黑鷹」直昇機上週在法魯賈地區失事墜落,可能是遭到反美游擊隊的攻擊所致。這起事件造成九人喪生。

據聯軍表示,在情勢緊張的基爾庫克市,兩名伊拉克警察遭美軍誤擊喪生。同時在南部阿馬拉市,數百名失業者發動抗議,最後導致警方與英國軍隊開火驅離,至少造成六人喪生,八人受傷。


NO:359_6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8 21:51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1/69832.html
巴基斯坦逮捕七名疑似與蓋達組織有關的嫌犯
路透社
2004-1-18 20:49

[路透喀拉蚩電]巴基斯坦當局周日稱,已經逮捕了包括兩名婦女在內的七名外國人士,這些人因疑似與奧薩瑪賓拉登(Osamabin Laden)的蓋達(al Qaeda)組織有關而被捕。

一名內政部高級官員表示,這些人是在周日於喀拉蚩的一次突襲行動中被逮捕,但嫌犯國籍尚未確定。這名官員未提供進一步細節。

自美國遭受911攻擊事件並宣佈發動對抗恐怖主義戰爭後,巴基斯坦已逮捕了數以百計的蓋達激進分子並將他們交給美國。華盛頓認為賓拉登領導的組織策動911事件。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一向為美國堅定的盟友,他曾在周六誓言追緝巴國境內的蓋達與塔利班(Taliban)分子。穆沙拉夫上個月躲過了兩次被認為由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策動的暗殺行動。(完)

--編譯鄒衡天;審校張敏惠


NO:359_6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19 10: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4011900063,00.html
2004.01.19 中國時報
美軍巴格達總部大門被炸 25死
潘勛/綜合巴格達十八日外電報導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美英佔領當局民政兼軍事總部大門外,今天早晨發生炸彈客以小貨卡載運大量炸藥遂行自殺攻擊事件,至少造成含兩名美國人在內共廿五人死亡,百餘人受傷。這也是自去年五月一日美國宣布美軍在伊拉克的「主要戰事」已經結束以來,伊境反美游擊隊所犯下,而肇致死傷最慘重的一次攻擊。

美軍官員表示,爆炸攻擊案發生在上午八時左右,刺客駕駛白色豐田牌開頂小貨卡,上頭載有超過五百公斤的炸藥,在前伊拉克總統哈珊官邸「共和宮」(現為美英「聯合臨時執政當局」和駐軍總部)的「北入口」檢查哨外引爆,當場死亡者有廿人,大多為伊拉克人,但其中至少有兩名美國國防部的美籍包商。後來再由巴格達各醫院傳出,有五名傷者不治,另百餘人受傷。


共和宮的北入口是美英臨時執政當局雇用的伊拉克人和美軍車輛與外國新聞界採訪人員出入地點,大門建築包括哈珊數年前才建好的穹頂,模仿歷代阻卻來犯敵人於巴格達城外的工事。美軍去年四月佔領巴格達市以後,把該入口謔稱為「刺客大門」。

威力強大的爆炸雖把美國佔領當局總部建築外的巴格達市中心街道化為煉獄,但強化圍牆內通稱為「綠區」的總部建築並未受到影響。美陸軍第一裝甲師副師長赫特靈准將表示,爆炸發生地點,在外界車輛還沒遭阻擋而最接近總部的地方;總部建築的重重防禦圍牆吸收了大部分爆炸威力。

本次爆炸對華府尋求聯合國重返巴格達市的計畫,不啻一大打擊。美國派駐伊拉克最高民政長官布雷默正率領官員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等候明日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會談,商討聯合國未來在伊拉克扮演的角色。

美國希望聯合國能重返伊拉克,協助美方擬妥的權力移轉伊方計畫。去年十二月中旬要求舉行這次會談的安南則表示,美英等國今年七月一日已形式上結束對伊拉克的佔領,把自治權力轉給伊拉克各族裔與派系領袖合組的「伊拉克治理委員會」,而往後要聯合國協助的事情是哪些,美方必須「講清楚」。

美國的權力轉移計畫乃是先由伊境十八個地區預備會議推選出伊拉克臨時立法機關,再由該立法當局委任伊拉克臨時政府,俟明年再舉行全國大選。但本計畫遭伊拉克影響力龐大的回教什葉派「大阿亞圖拉」希斯塔尼反對;希斯塔尼要求直接由人民選舉立法當局。但美方認為不可能,所以要求安南說服希斯塔尼能支持美方計畫。


NO:359_6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0 17:3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0143504.html
美軍砲擊阿富汗南部城市造成十一人喪生

(法新社喀布爾十九日電) 一名地區的省長今天表示,上週末美軍砲擊阿富汗南部烏魯茲岡省的一處村落,造成十一名阿富汗人民喪生,其中包括四名兒童。

然而,美國軍方發言人說,僅有五名「反聯軍的好戰分子」,上週末在烏魯茲岡省遭聯軍部隊「空中砲火」擊斃。

希佛提中校說:「五名武裝的成年男子」被擊斃。至於意外事件的情形則未評述。

希佛提又說:「這是很嚴重的指控,我們正在追查這項指控。」

烏魯茲岡省省長拉曼說,這起意外發生在十八日晚間,地點在距離首都喀布爾南方三百三十公里的查爾芝諾縣,美軍部隊進入該縣的薩拉納村搜尋疑似的好戰分子。

拉曼說:「許多村民因擔心可能遭美軍逮捕,於是帶著家人逃離村莊。」

「當他們到達一條河流附近時,飛機向他們投擲炸彈,造成十一名無辜平民喪生。」

拉曼說,死者包括四名兒童、三名婦女和四名男子。


NO:359_6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0 17:35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00141.html
傳FBI調查涉及九一一攻擊的其他蓋達成員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日電)今日美國報今天報導,兩名高層聯邦執法單位人士昨天說,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是否有十多名蓋達成員試圖進入美國,與二○○一年九月十一日進行恐怖攻擊的十九名劫機者聯手採取行動。

熟悉聯邦調查局九一一恐怖攻擊調查的這兩位人士指出,一部分是根據調閱有關移民紀錄的結果,部分聯邦調查局官員正在追查,蓋達恐怖組織是否由於預期部分成員將在美國邊界遭到擋駕,而部署比進行九一一恐怖攻擊所需更多的人手。

今日美國報表示,聯邦調查局不願公開評論正在進行中的調查。

在此同時,聯邦調查局繼續追查蓋達組織當時希望劫持更多民航班機的一種說法。十九名恐怖分子在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劫持四架班機,其中兩架摧毀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一架衝撞華府附近的五角大廈,另外一架則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造成將近三千人喪生。

消息人士指出,被聯邦調查局指認為可能劫機者之一的是二十多歲的沙烏地阿拉伯人卡塔尼,他在二○○一年八月下旬抵達奧蘭多機場時被拒絕入境。聯邦調查局正集中注意這個人,因為安全攝影機拍攝到他即將抵達美國時,九一一劫機者亞塔在奧蘭多機場打電話的畫面。消息人士說,亞塔當時正打電話到中東。

聯邦調查局幹員並不知道亞塔出現在奧蘭多機場與卡塔尼抵達是否有關。前述聯邦執法單位人士之一說:「我們目前無法證明,但是此事當然啟人疑竇。」

有關九一一恐怖攻擊陰謀最令人好奇的問題之一是,衝撞世貿中心與五角大廈的三架班機各有五名劫機者,為什麼由於乘客群起反抗而墜毀在賓州的那架班機上只有四名劫機者。

許多聯邦調查局官員一直懷疑,二○○一年八月下旬在密蘇里州接受飛行訓練時被捕並被控為恐怖分子的三十五歲法國公民穆薩維,應當是「第二十名劫機者」。

目前正在維吉尼亞獄中等候恐怖主義陰謀罪名審判的穆薩維坦承他是蓋達成員,但是否認參與九一一恐怖攻擊陰謀。如果定讞,穆薩維可能被判處死刑。

今日美國報去年十一月曾報導,部分聯邦調查局官員相信,二○○一年八月下旬試圖進入美國的一名男子應當是第二十名劫機者。另一位執法單位人士說,這名男子已進入美國,但是最後「不得不離境」。

十九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新聞週刊指出,卡塔尼原應成為第二十名劫機者。

接受今日美國報訪問的兩名高層聯邦執法單位人士指出,卡塔尼是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的十多名原先可能成為九一一劫機者的蓋達成員之一。卡塔尼在奧蘭多機場引人懷疑,而被美國移民官員拒絕入境。他稍後在阿富汗被捕,隨後送往古巴關達那摩灣美國海軍基地,目前正在當地接受偵訊。美國調查九一一恐怖攻擊小組將在下週聽取在奧蘭多機場阻止卡塔尼入境的移民官員裴瑞茲的證詞。


NO:359_6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0 17:3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00165.html
日防衛廳長官:反恐非戰鬥行為自衛隊不撤兵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日專電)萬一遭到不明攻擊,赴海外執行和平任務的自衛隊可能落跑?日本防衛廳長官石破茂今天表示,反制恐怖攻擊不應視為戰鬥行為。他強調,即使受到舊海珊勢力襲擊或恐怖組織攻擊,自衛隊也不致於立即從伊拉克撤退。

根據日本「伊拉克支援復興特別措置法」,只有在部隊活動範圍附近可能發生戰鬥的情況之下,自衛隊才應該視情況分別採取停止活動或迴避手段。

也因此,主張凡是來自舊海珊政權勢力和恐怖組織的攻擊不應和戰鬥行為劃上等號的石破茂,今天的發言,被視為重新銓釋「戰鬥行為」。但日本自衛隊究竟有無可能撤退?此間媒體引述石破茂的說法指出,以自衛隊被賦予的權限、裝備和能力而言,還是難以保證一切順利平安無事。他說,如果不以實際遭遇的情況判斷,目前還很難下定論。


NO:359_6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1 23:5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1122004.html
布希說美國不會尋求「許可」以發動戰爭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日電) 針對對手批評他侵略伊拉克的指責,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時矢言,美國「不會尋求許可」以發動戰爭。

布希反駁說,國際對這場戰爭的關切僅是「少數人的反對」,他表示:「美國不會尋求許可以維護我們人民的安全。」


NO:359_7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1 23:5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1/70178.html
數千伊拉克民眾上街示威,要求自主並將海珊以戰犯身分審理
路透社
2004-1-21 11:07

[路透巴格達電]伊拉克四個城市周二有數以千計的什葉派穆斯林人士走上街頭,要求美國交出海珊(薩達姆侯賽因),以戰犯的身分來審理,同時要求對未來更大的政治決定權。

周一巴格達才出現成千上萬來自主要什葉派社區民眾的街頭示威,要求在6月美國交回政權後,以直選的方式決定國家的領導者。

南部城市巴斯拉(Basra)的數千名抗議群眾要求處決海珊;在巴格達、什葉聖城卡爾巴拉(Kerbala)與納杰夫(Najaf)也有數千位民眾要求宣佈海珊為戰犯,並迅速交付審判。

美國在去年12月逮捕海珊,1月9日宣告海珊為戰俘,許多伊拉克民眾並不信任華府,擔心失去將海珊就地正法的機會。(完)


--編譯陳宗琦;審校王冠中

http://news.yam.com/photo_news/reuters/images/200401/M70178.jpg


NO:359_7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4 10:3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4083502.html
尋找伊拉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陣前換將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三日電)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泰內特提名前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杜爾費接替凱伊,率團追查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力武器。截至目前為止,追查伊拉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的努力,並未証實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的說法。

現年五十一歲的杜爾費說,他已獲得保証,得以獨立進行調查,而且深信他將會擁有資源,調查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力武器。

他在電話記者會中告訴記者說:「當我和中央情報局局長交談時,他向我保証,他只要一件事,那就是真相,不論何種真相。而那也就是我所希望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找到真相的事。」

他說:「我的目標在找出地面上發生的事、伊拉克武器計劃的現況、他們的作戰計劃、伊拉克政權的目標、以及找出事實真相。」


NO:359_7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4 14:3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40026.html
進駐伊南自衛隊險遭攻擊伊警逮捕五可疑分子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四日專電)日本媒體發自中東的最新消息指出,本月十九日抵達伊拉克南部穆桑那州薩瑪瓦的陸上自衛隊先遣小組,險些遭受第一波恐怖攻擊。所幸薩瑪瓦警方及時逮捕五名前海珊政權的餘孽。

日本政府也在昨天晚間表示,除了早已掌握這項相關情資,同時也被告知五名海珊政權支持者遭逮捕的訊息。不過,日本官員表示,並不清楚恐怖攻擊計畫是否真的鎖定自衛隊為目標。

根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向薩瑪瓦當地最高治安單位查證的結果,確證五名支持前海珊政權的身分不明男子,已經在薩瑪瓦市區遭到逮捕。

薩瑪瓦當地警方目前除了深入調查以自衛隊為恐怖攻擊對象的計畫內容,同時也追查是否有其他共犯。

日前同一報導曾引述相關人士的消息指出,駐紮薩瑪瓦當地的荷蘭軍方和地方各界合組的治安委員會,在本月十九日開會時突然獲得一項情報顯示,薩瑪瓦的治安逐漸惡化之際,隨著日本陸上自衛隊先遣小組的進駐,近日內可能發生首宗攻擊自衛隊的恐怖行動。為了確保自衛隊人員和裝備的安全起見,薩瑪瓦治安當局和荷蘭軍正積極著手強化地區周邊的警戒。


NO:359_7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4 14: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40061.html
馬尼拉傳遭恐佈份子潛入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二十四日專電)菲律賓政府情報人員接獲線報,指稱印尼恐怖組織回教祈禱團份子,已滲透至菲國首都大馬尼拉地區,沈寂一時的恐怖威脅將再度捲土重來。

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馬佑中將向媒體披露,他透過手機簡訊和電話聯絡接獲民達那峨島方面的情報,指稱回教祈禱團部份成員,已經混進大馬尼拉地區。

媒體人員問及是否有消息指稱回教祈禱團恐怖份子潛入首都時,馬佑說,「這項傳言已獲許多情報人員的通報,但仍只是來自民達那峨島的初步消息,目前我方人員尚無法証實他們的存在。」最近消息傳出有十九名於一月十五日結業的回教祈禱團新手已潛入馬尼拉,但馬佑強調,政府情報人員仍在調查消息的可靠性,並嚴密監聽可疑份子的行動。


NO:359_7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4 15:1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4040521.html
聯合國聯絡小組抵伊 與聯軍建立安全合作

(法新社聯合國二十三日電) 一名聯合國發言人說,該組織在其國際工作人員可能重返伊拉克之前,已先派遣一個兩人安全聯絡小組於今天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這名發言人強調,倘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如外界所普遍猜測般地應美國和伊拉克官員請求,派遣一個政治代表團入駐伊拉克,那麼聯合國就有必要再行派出一個安全評估小組赴伊。

該發言人說:「為了伊拉克境內聯合國人員、活動和資產的安全準備以及聯合國國際工作人員能在最終重返伊拉克,我們有必要就安全事務與聯軍建立直接聯繫。」


NO:359_7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5 13:3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5095007.html
海珊的部分武器計劃零組件轉移到敘利亞

(法新社倫敦二十四日電) 英國週日電訊報引述剛剛辭職的伊拉克調查團團長凱伊的話說,前伊拉克總統海珊的部分秘密武器計劃從伊拉克遷移到敘利亞,而且這種情形仍未獲得解決。

週日電訊報在它所謂專訪中說,凱伊告訴該報,他曾發現証據,去年三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不久,為數不明的材料被轉移到敘利亞。

據引述他的話說:「我們談的不是儲存大量武器。不過我們從偵訊前伊拉克官員得知,許多材料在戰爭之前被送到敘利亞,包括海珊的大規模殺傷力武器計劃的若干零組件。」

他說:「送到敘利亞的是些什麼材料,以及發生什麼事,是仍需要解決的問題。」


NO:359_7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6 22:3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60127.html
報導稱美國懷疑聯盟巴格達總部有伊拉克內奸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六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部分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懷疑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的追隨者已滲入聯盟在巴格達的總部,並且向游擊戰士通風報信。但是一位國防官員告訴華盛頓時報,現在有此懷疑的根據並非確鑿的證據,只是推測。

這位消息人士指出,部分高級官員相信,效忠海珊者知道何時在何地攻擊美國陸軍車隊絕非一項巧合。攻擊者有時似乎也知道低飛的直昇機所規劃的飛行路線,自去年五月以來已有十架以上的美軍直昇機遭到擊落。

此外,巴格達城內的若干小股游擊隊似乎預先知道聯盟的達官貴人何時將會訪問伊拉克。

一個可能的例子就是美國副國防部長沃佛維茨去年十月的伊拉克之行。沃佛維茨是布希總統罷黜海珊政策的主要設計人。

伊拉克游擊隊當時由一個臨時湊合的發射架對著沃佛維茨下榻的拉希德大飯店十二樓發射火箭,所幸只擊中十一樓,沃佛維茨毫髮未傷,但有一名美國陸軍軍官喪生。

軍事官員當時表示,他們並不認為游擊隊是以沃佛維茨為攻擊目標。但是幾個月之後,部分五角大廈官員指出,游擊隊當時發射八到十枚六十八和八十五公釐火箭也許就是試圖暗殺沃佛維茨。

被問到聯盟總部是否可能遭到滲透時,參與伊拉克規劃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這一向是令人關切的事,也是敵人一直會設法做的事。反情報單位或中央情報局小組會對此進行調查。」

一位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你永遠都得銘記於心並且關切(敵人)滲透的問題。從反情報的角度來看,那一向是令人關切的事。」

但是接受華盛頓時報訪問的消息人士指出,對於效忠海珊者滲透的懷疑現在高到也許已指派專人進行調查的程度。調查小組將會徹底查明游擊隊攻擊的地點與時間是否有某種模式。

美國領導的聯盟在巴格達有兩個主要的總部,一個是美國指派的伊拉克行政長官布雷默統轄的聯盟臨時當局,一個是美國陸軍中將桑傑士負責的聯軍指揮部。

這兩個總部都有伊拉克籍工作人員,也與伊拉克民眾進行互動。此外,美國正在籌組一支二十二萬多名伊拉克人的安全武力。聯盟官員坦承,有關的身家調查過程並非萬無一失。他們說,聯盟無法保證重新雇用的伊拉克警察與軍事指揮官都不再效忠海珊。


NO:359_7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6 22:5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60158.html
傳九一一恐怖攻擊調查委員會將調查簽證政策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六日電)今日美國報今天報導,調查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獨立委員會將在今天詢問美國政府官員:當局是否依照適當的程序發簽證給進行恐怖攻擊的十九名劫機者。

報導指出,根據罹難者家屬的要求於二○○二年成立的這個十人獨立調查委員會,將就邊界與航空安全舉行兩天聽證會,前述問題將於第一天的聽證會中提出。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該委員會一直要求白宮提出有關文件,其中包括布希總統每天聽取的情報簡報。該委員會提出調查報告的最後期限是五月二十七日,但是委員會主席、前任新澤西州共和黨籍州長基恩已經表示,九一一恐怖攻擊是可以防止的。

該委員會發言人費真柏格說:「過去兩年已有若干有關九一一(恐怖攻擊)的事實被人接受。這一次,即將提出的事實將會改變對此一事件的認知。」

布希政府官員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後宣稱,所有十九名劫機者都是以他們的真實姓名向海外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申請取得有效簽證進入美國的。

但是在今天的聽證會中,預料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委員們將詢問政府官員:美國駐外使領館是否違反了核發簽證的有關政策。

將會出席作證的前任移民歸化局局長齊格勒說,他注意到的唯一問題是一名檢查人員是否應當允許劫機者亞塔在二○○一年元月再度進入美國。

亞塔要求變更簽證身分的申請當時正由移民歸化局處理當中。有關這種情形的規定相當複雜,但是齊格勒說,此事最後勢必要由檢查旅行證件的移民局官員自行裁決。咸信亞塔駕駛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之一的一架民航班機。

今日美國報指出,今天聽證會的重點將是航空安全。預料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委員們會詢問安全檢查人員究竟對那些劫機者進行了什麼樣的搜查、當時的安全規定何以允許刀鋒長度不及四吋的小刀被帶上飛機、以及當時採行的乘客背景調查制度是否適當。

在九一一劫機攻擊事件之前,美國航空安全政策的主要目的在於防止一九七○年代經常發生的劫機事件,那時的劫機者並不會把劫持的飛機作為飛彈利用。空安單位也會防止炸彈被帶上飛機而造成類似一九八八年泛美航空公司班機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爆炸的空難事件。

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那架客機上的機員與乘客曾透過行動電話告訴家人與朋友,劫機者是以切割紙箱的工具劫持他們搭乘的班機。但是一位資深執法官員表示,劫機者也許是用小刀達到目的。

預料調查委員會的委員們也會詢問官員有關乘客與行李檢查以及駕駛艙安全的問題。

基恩說:「我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查出目前已公開的紀錄中所沒有的以及與之不同的資訊。」預料該委員會還將舉行多次聽證會,追查導致九一一恐怖攻擊的情報疏失與政府立即採取的因應措施等問題。去年下半,該委員會幕僚人員曾經抱怨政府有關單位不肯提供調查所需的資料。


NO:359_7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7 21:0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70205.html
日防衛廳:自衛隊如誤傷伊民眾可能吃上官司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二十七日專電)日本防衛廳長官石破茂今天在國會答詢指出,派遣伊拉克的自衛隊官兵如果誤傷伊拉克民眾,可能因觸犯殺人罪、殺人未遂罪和傷害致死罪而必須負刑責。

此外,石破茂也指出,如果因自衛隊誤傷造成伊拉克民眾的家計困難,日本政府也不排除負責賠償的可能。石破茂今天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作前項表示。


NO:359_7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7 21:1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7195003.html
火箭擊中巴格達佔領當局總部停車場無人傷亡

(法新社巴格達二十七日電) 值白宮刻意淡化前美國武檢負責人凱伊的發言對布希政府造成的損害之際,一枚火箭擊中以美國為首的伊拉克佔領當局巴格達總部的停車場。凱伊的發言使得伊拉克前總統海珊是否真正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蒙上更多疑雲,且伊拉克流亡團體亦坦承,它或許已將不正確情報交給英國。

一枚火箭昨晚擊中有重兵把守的巴格達「綠區」內停車場,「綠區」係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在伊拉克境內運作的神經中樞所在。美國軍方發言人表示,這起攻擊事件未造成任何傷亡,但一週前甫發生綠區入口處外頭遭威力強大卡車炸彈攻擊造成至少二十四人喪生慘劇,使得驚魂未定的佔領當局再度神經緊繃。

警官梅迪表示,昨天稍早前,一批乘車槍手在巴格達西南方七十五公里的阿米利雅檢查哨外頭開火攻擊,造成兩名伊拉克警官喪生。

另一起在什葉派聖城卡巴拉發生的類似驅車路過開火事件中,身分不明槍手向當地警察首長的住宅開火,造成一名保鑣喪生和其他人受傷。

與此同時,白宮試圖淡化前美國武檢負責人凱伊的發言帶來的衝擊。奉命赴伊拉克搜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凱伊質疑,為何美國官員未能在發動伊拉克戰爭前察覺,海珊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顯然早在多年前即已瓦解。

凱伊領導的伊拉克調查團未能在伊拉克境內尋獲有效的核生化武器。但凱伊上週末將指責矛頭自布希總統轉向美國情報機構,質疑情報機構在開戰前堅稱伊拉克構成迫切威脅的主張。

凱伊二十五日接受全國公共電台訪問時表示,「情報機構更該對布希總統作出交代,而非布希總統對美國人民作出交代。」

美國中央情報局發言人不願對凱伊的發言置評,僅指稱搜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行動仍未中斷。

此外,英國衛報今天報導指出,宣稱曾提供英國政府有關伊拉克武器重要情報的流亡倫敦伊拉克團體坦承,其所提供情報可能有誤。


NO:359_8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7 21:2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7195006.html
鮑爾重申伊境有否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尚無結論

(法新社莫斯科二十七日電) 美國國務卿鮑爾在為期兩天的莫斯科訪問行程接近尾聲時重申,有關伊拉克境內是否藏匿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問題「仍無結論」。鮑爾此行旨在促使美俄關係擺脫因伊拉克戰爭引發的雙方嚴重齟齬。

鮑爾表示,俄羅斯和美國已將到底是否有必要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雙方嚴重齟齬擱置一旁,且兩國均「試圖瞻望未來而非回顧過去」。

鮑爾拿戰前所獲情報,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辯護。鮑爾接受莫斯科回聲電台訪問時指出,「的確存在顯然係意圖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計畫,他們意圖生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我們知悉他們先前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庫存。」

鮑爾又說:「我們目前正在搜尋是否仍有庫存,此事仍無結論,但我們已另派一位新的武檢負責人。」

鮑爾承認,美國政府不再能斷言伊拉克境內是否仍存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庫存。但鮑爾辯稱,海珊一直處心積慮欲生產新的致命武器。

鮑爾表示,美國決找出伊拉克境內到底是否存在違禁武器庫存的最終答案。


NO:359_8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8 09:4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8060505.html
兩名CNN雇員在伊拉克遭伏擊喪生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七日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兩名有線電視新聞(CNN)網雇員今天在伊拉克遭到伏擊喪生。

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播布里澤報導,遇害的是一名翻譯兼製作和一名駕駛,當時他們剛結束任務,由兩輛車子組成的車隊正在返回巴格達途中。

布里澤表示,另有一名攝影的頭部遭子彈擦傷,記者霍姆斯則安然無恙。


NO:359_8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28 14:06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www.pladaily.com.cn/gb/pladaily/2004/01/25/20040125001096_jsrd.html
俄羅斯武器裝備生産商否認曾向薩達姆政府提供武器

  美國《洛杉磯時報》引用了美國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的話:美國已經找到證據證明俄羅斯軍品公司曾經向薩達姆政府出口過夜視設備和雷達干擾設備,並稱這些武器裝備在伊拉克戰爭中被使用過。針對於此,俄羅斯最主要的武器裝備生産商之一,圖拉儀器製造設計局的官員堅決否認英美媒體宣揚的該公司曾在薩達姆執政期間向伊拉克提供過Kornet-3反坦克導彈系統。

  據悉,《洛杉磯時報》還明確指出,雷達干擾設備是由俄羅斯Aviakonversiya公司提供的;Kornet-3反坦克導彈系統是由儀器製造設計局提供的。(華)


NO:359_83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0 00:40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29225008.html
伊拉克民防部隊和英軍遇襲 一死十二傷

(法新社巴格達二十九日電) 針對伊拉克巴格達以北和以東動亂地區民防部隊所發起的雙重攻擊行動,造成至少一名軍官喪生,而在伊南針對英國駐軍所發起的爆炸攻擊,則使一名兒童受到重傷。

攻擊者在早上六時三十分對基爾庫克以南八十三公里的莫拉迪亞村崗哨發射火箭,使得伊拉克民防部隊的一名軍官喪生,另一人受傷。

同時當民防部隊的一輛小卡車駛經巴格達以北巴古拜鎮附近時,藏在一部手推車內的炸彈也在路邊引爆,造成八名官兵和兩位平民受傷。

伊拉克第二大城巴斯拉有一名四歲兒童因簡易爆裂裝置引爆而受到重傷,當時為上午十一時,英軍車隊正駛過當地。

伊拉克警官蘇達尼說,此事並未造成英軍車隊中的裝甲運兵車受損,車隊在事發後繼續行進。


NO:359_84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0 13:43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1/71085.html
阿富汗南部一軍火庫附近發生爆炸,七名美軍士兵喪生
路透社
2004-1-30 9:21

[路透喀布爾電]阿富汗南部一處軍火庫附近周四發生爆炸,造成七名美軍士兵喪生。這是美軍追緝塔利班與蓋達(al Qaeda)游擊隊數月以來、所發生最嚴重的傷亡事件之一。

美軍中央指揮部聲明表示,這些士兵周四下午在南部省份加茲尼(Ghazni)一處軍火堆儲地點作業時遇害。

聲明稱,另有一名士兵下落不明、一名口譯員受傷。

佛州的中央指揮部威廉斯中校表示,正在對事件進行調查。2001年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後,美國在當地部署了1.2萬名兵力,該國的南部與東部是游擊隊最活躍的地區。(完)

--編譯陳宗琦;審校施佩君


NO:359_85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0 13:44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401/71126.html
美軍延伸安全觸角,關注巴基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激進組織活動
路透社
2004-1-30 12:02

[路透華盛頓電]美軍中央指揮部領導人周四表示,美國在穩定伊拉克與阿富汗情勢之餘,還必須面對巴基斯坦與沙烏地(沙特)阿拉伯境內伊斯蘭激進份子的廣大戰略問題。

美軍於當地的指揮官阿比塞德(John Abizaid)將軍對記者表示,「巴基斯坦與沙國各自都在對抗激進份子,這對他們維持國內情勢的能力而言相當重要。」

他說,美國全球反恐最立即的兩個問題,是穩定伊拉克與阿富汗局勢。他還表示,「我們必須面臨兩個範圍更廣的戰略問題…就是巴基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

美國對於奧薩瑪賓拉登(Osamabin Laden)的蓋達組織(al Qaeda)與其他激進組織企圖動盪沙國與巴基斯坦情勢表示關注。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最近兩度自暗殺行動中死裡逃生;沙國安全部隊則在周四逮捕了一名與日前發生在首都利雅德五名警員遇害有關的激進份子。(完)

--編譯陳宗琦;審校施佩君


NO:359_86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0 15:1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300068.html
日將增派警務部隊赴伊支援自衛隊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三十日專電)日本小泉內閣除了派兵協助伊拉克復興重建,也要首度派出相當於具備憲兵職權的「警務部隊」。配屬自衛隊編制之下,直屬防衛廳長官節制的警務隊,具有司法警察身分,專門負責自衛隊官兵涉及不法的刑事偵防、逮捕和送檢。

這支由十餘名官兵組成的警務部隊的派遣授旗典禮,預定二月一日舉行。屆時,防衛廳長官石破茂將主持授旗儀式。共同通信社報導指出,日本之所以決定增派警務部隊進駐伊南薩瑪瓦,主要是考量陸上自衛隊的派遣規模遠大於以往的PKO協助維持國際和平任務,此外,也有可能遭遇恐怖攻擊和其他不測,因此有必要強化應付突發狀況的搜查能力。


NO:359_87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1 19:1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310167.html
菲軍方查獲叛軍軍火庫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三十一日專電)菲律賓陸軍第六步兵師今天報告,他們昨日在民答那峨島馬金達瑙省武貝鎮,發現疑為恐怖集團阿布沙耶夫所棄置的軍火庫,並起出高火力槍械。

第六步兵師發言人安多中校說,軍方在接獲武貝鎮居民的通報後,於利亞諾村一處偏遠山區發現一支M-79槍榴彈發射器、一支M-203、四支衝鋒槍、以及各式彈藥。

安多說,軍方不久前探知六十名武裝的阿布蘇菲亞組織成員甫與阿布沙耶夫首腦江加蘭尼的人馬合流,並在武貝鎮數個小村莊出沒。他補充,這股叛亂勢力可能是在軍方的緊追不捨之下,倉促間棄軍火庫而逃。

菲律賓國軍目前正在大力掃蕩阿布沙耶夫,並不時發生零星衝突,互有傷亡。雙方最近一次交手是在一月二十五日,但當時陸軍小艇因天候不佳翻覆,有三名士兵失蹤。外傳涉嫌犯下多宗跨國綁票案的阿布沙耶夫已在武貝村安紮軍營,菲律賓軍方正在查証該種說法。


NO:359_88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1 19:27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31050505.html
伊拉克武器引發爭議 布希聲稱也想知道實情

(法新社華盛頓三十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說,他希望知道有關伊拉克武器的「實情」,但對於外界要求針對伊拉克戰爭前的錯誤指控展開獨立調查的聲浪,他拒絕發表意見。

布希原本聲稱海珊擁有化學與生物武器而以之作為出兵攻打伊拉克的理由。他今天和一批支持他的經濟學者一同露面時說:「我希望知道實情。」

前美國首席武器檢查員凱伊日前指出,他所領導的伊拉克調查小組始終沒有發現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証據,他並宣稱,在開戰之前,伊拉克可能並未擁有這類武器。凱伊的這項透露可能成為布希在大選年的頭痛問題。

凱伊呼籲針對此事展開獨立調查,他的說法令在野的民主黨感到鼓舞,他們希望民眾對於入侵伊拉克的藉口懷疑日增,將有助於阻止布希獲得連任。

布希今天說:「我也希望知道實情。我希望能比較調查小組的發現和攻打伊拉克之前的研判。」


NO:359_89
Luke-Skywalker  於 2004/01/31 19:28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401/20040131180504.html
聯合國施壓 訂下制裁蓋達與塔利班期限

(法新社紐約聯合國總部三十日電)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今天向各國施壓,要求它們在四月之前提出鎮壓蓋達及塔利班組織的措施,否則將會公布不配合的國家。

  安理會十五個會員國曾無異議通過決議,要求各國在三月三十一日之前向聯合國提出報告,說明如何制裁這兩個恐怖組織以及蓋達領導人歐薩瑪.賓拉登。如有國家不在期限內提出報告,則監督制裁行動的安理會將會公布其國名。截至目前還有約一百個國家未提出報告,占聯合國會員國一半以上。

一位外交官表示,實施制裁行動的國家「不太可能」不提出報告。但身兼制裁委員會主席的智利大使穆尼奧斯過去曾說,技術及資源匱乏可能會讓一些國家無法達到聯合國的要求。 其他外交官則說,這項決議案的主要目標是要協助完成現行的制裁,包括武器禁運、禁止旅遊及資產凍結等,同時並預留日後嚴加推行的空間。


NO:359_90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2 10:29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20026.html
白宮將成立伊拉克情報工作績效檢驗小組

(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一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本週將宣佈,由白宮負責組織,成立一個跨黨派的伊拉克情報工作績效檢驗小組,針對美國對伊拉克毀滅性武器情報偵查工作的績效進行檢驗。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個以行政命令成立的小組將由九名非政府人員組成,將檢驗美伊開戰前有關美國偵查毀滅性武器的情報工作的合法性。小組將在十一月總統選舉之後公佈工作報告。

報導指出,白宮方面希望藉著這個小組的成立避免伊拉克的武器問題成為選戰中民主黨攻擊行政單位的題目。不過,民主黨方面質疑為何在選後才公佈工作報告;西維吉尼亞州選出的聯邦參議員洛克斐勒就指出,既然成立小組,就應該即早公佈工作報告。布希原本相當排拒相關的情報工作檢驗,不過,有關美國對伊拉克情報工作的績效已經遭到相當多的批評,若不處理,可能對布希政府有不利的影響,尤其在元月間前任美國武器檢察總長大衛凱不但辭職不幹且質疑伊拉克是否真的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NO:359_91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2 21:4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20155.html
報導稱聯合國已悄悄解散蓋達組織監督小組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引述美國與聯合國官員的談話報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已在上個月悄悄解散兩年半以前設立,阻止蓋達恐怖分子組織資助它對美國及其盟邦作戰的一個獨立委員會。

英國的張德勒領導的這個委員會六星期前在一份措詞嚴厲的報告中斷定,安理會針對蓋達的許多制裁措施都未能限制此一恐怖分子組織發展。

但是安理會理事國否認此舉是對委員會提出前述結論進行報復。它們表示,這個委員會的工作表現不一,也早已失去作用。

十五國安理會已在元月三十日通過美國、俄羅斯與中共所提的一項新決議案,將成立一個更專業的團體來取代張德勒領導的獨立委員會。這個新團體預料將繼續監督全球反恐戰,但是將與安理會進行更密切的協調並受到安理會更嚴密的監督。

郵報指出,此一爭論凸顯,經由一百九十一個會員國經常被批評為不合作的組織,處理國際反恐合作面臨的挑戰。它也反映出聯合國會員國對於制裁措施,阻止金錢與武器流入蓋達組織手中的成效有限,逐漸感到挫折。

張德勒批評此一決定說,它將破壞聯合國打擊蓋達組織的能力。他暗示,他領導的委員會無法繼續存在,是具有影響力的聯合國會員國施加壓力的結果。他在報告指出那些聯合國會員國未能採取適當措施打擊蓋達。張德勒領導的五人蓋達監督小組是在二○○一年七月成立的,目的在確保針對塔利班的武器禁運以及凍結其金融資產的措施能切實執行。在二○○二年一月塔利班政權垮台後,這個小組的任務擴大,獲得監督國際執行一項聯合國金融、旅遊及武器禁令的廣泛權力。


NO:359_92
Luke-Skywalker  於 2004/02/03 23:02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8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402/200402030368.html
英首相決定對伊戰前英國情報蒐集進行調查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三日專電)英國首相布萊爾今天在國會下議院跨黨聯絡委員會舉行的會議中宣佈,他將委請一個跨黨派的委員會,就伊拉克戰爭前的英國情報是否正確進行獨立調查。

有關此一委員會的組成細節,將由外相史卓於今天午後宣佈。根據了解,美國牛津大學最古老的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院長巴特勒勳爵 (Lord Butler)將擔任主席,其餘成員將包括至少三位工黨、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的智囊團人員。

布萊爾原本計劃於昨天晚間,由外交大臣史卓宣佈成立此一委員會,但由於自由民主黨黨魁甘乃迪對於委員會調查的範圍,提出不同的意見而耽擱。甘乃迪要求,除了調查情報的品質和根據情報所作的評估外,也應調查政府後來根據情報所作的政治決定是否正當。

布萊爾今天在下院聯絡委員會接受質詢時堅持,英國對伊拉克出兵的正當性無須再做調查。他表示,對伊拉克出兵的法律根據,是伊拉克拒絕遵守聯合國的數個決議,因此除掉海珊政權的作法並沒有錯。

他說,武檢人員已經在伊拉克發現了海珊政權發展長程飛彈的證據,根據聯合國的決議,伊拉克不得擁有或發展這種武器。

布萊爾指出,武檢人員在伊拉克搜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工作仍在進行,他們可能還要數月的時間才會提出下一次的報告。他承認,人們有權利質問,為何到現在仍然未能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上週公佈的赫頓調查報告已確定,英國政府沒有在伊拉克武器情報的報告中誇大伊拉克的生化武器威脅。布萊爾認為,新的調查不必再重複赫頓已經完成的調查過程。布萊爾原本一直抗拒反對黨的要求,不願對出兵伊拉克的的理由是否正當展開調查。然而武檢人員迄今仍未在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再加上美國總統布希也已表示,願意成立一個立場超然的委員會,調查情報是否錯誤,使得布萊爾難以繼續抗拒反對黨要求調查的壓力。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