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2 15:39 | |
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接續前欄之討論: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07 10:3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1428536.shtml 八輪甲車預算360億 各方眼紅風多 記者林健華/台北報導 根據國防部預算書,八輪甲車採購案預算高達三百六十億元,堪稱國內軍購市場上最誘人的大餅。陸軍接獲相關檢舉指稱,八輪甲車目前除指定單一廠商研發涉及綁規格標,受託研發的工研院亦以非製造商身分堅持承包,軍方現正調查了解中。 一位參與作業的陸軍上校上周警告,八輪甲車案從量產到維修,至少可讓參與廠商連吃廿年,可是包括廠商和軍方在內,卻一開始就綁規格標,圖利特定廠商,參與研發單位也轉向投入生產參加競標,未來無論品管或維修,問題都很多。 八輪甲車的研發區分為五大部分,聯勤負責砲塔及射控系統,工研院研發動力、轉向及承載系統,中科院研製防護鋼板、內襯及複合裝甲,漢翔公司開發電源及管理系統,兵整中心則負責車體及後續組裝。 依據工研院與陸軍所簽研發合約,工研院應將研發的技術釋出,交陸軍運用。陸軍也因其非製造、生產公司,將工研院排除在量產招商之列。不過工研院稍早前把持「線束」技術不放,私下要求陸軍讓其參與投標,否則僅願提供照片給有意投標廠商參考。透過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斡旋,陸軍最後被迫同意認可工研院投標資格。 在爭議較多的車體結構部分,雖然國內多家廠商都有能力開發車體,但陸軍卻獨家指定某一公司承攬。陸軍最近不斷有人對媒體及監察單位爆料,指控該公司係得力於「某位三星上將的弟弟」。 另有陸軍監察官透露,陸軍之前評估研製新一代甲車時,前兵整中心張姓主任曾以專案名義,留用一位已自該中心退役的中校負責研發設計,但在此項合約到期後,這位中校仍留在兵整中心,薪資則由特定廠商秘密提供,由於上面不斷有人關切,他們調查時壓力甚大。 【2003/07/07 聯合報】
記者林健華/台北報導 國軍新一代自製輪型主力戰車八輪甲車,上月初已完成首輛樣車組裝,並開始測試。據悉,八輪甲車已突破前四輪轉向技術,預計九十六年量產,逐步汰除現有老舊履帶戰車,輪型戰車將逐漸取代履帶戰車成為裝甲部隊的主力。陸軍總部官員昨天透露,八輪甲車採購案預算在台幣三百六十億元左右,將以自製為主。 隨八輪甲車的樣車定調,軍方對於輪型戰車、履帶戰車孰優的漫長爭論也劃下休止符。依國軍兵力整建規劃,迄民國一百年時,陸軍的首要任務將調整為「專職機動打擊」,裝甲戰力與機動火力重要性不言可喻。首輛樣車測試完成後,須再作兩階段修正,明年二月原型車應可定案。 陸軍內部「輪甲派」與「履甲派」針鋒相對,始於八十五年中共對我導彈演習時。當時國軍已推動「精實案」,多數國防預算優先投入海空軍裝備汰換。爭取不到預算的陸軍,僅能針對性能老舊的M四一、M四八H及M六○A三等戰車延壽,但同時開始檢討新一代戰車需求,掀起近十年的路線辯論。 陸軍八年前評估,購自美國的中古M六○A三及自製的M四八H勇虎主戰車,還可維持十至十五年,總數近七百輛的M四一輕型戰車則已逾齡甚久,非汰換不可。 美國當時曾有意售我甫研發完成的M八型輕戰車,廠商與陸軍接觸頻仍,盼我能與美軍同時部署該型戰車。但美軍原報價每輛三百萬美元,後來漲破六百萬美元,陸軍難以負擔;此外M八戰車的裝甲防護及越野性能不符陸軍作戰需求,以致最後放棄。 一般而言,新型戰車的研發費時約十五年,合作生產要花十年,外購現貨最快也得五年。相對於國際軍火市場新款戰車競爭激烈,法國設計、加拿大生產的六輪食人魚輪型甲車問世,美製M一A二、德國豹二、英國挑戰者主戰車紛陳,陸軍連舊有的預算規模都快守不住了,輪型甲車、履帶甲車兩派的無數爭論,反而少有人注意。 以步兵為主的輪甲派認為,輪甲運動速度較履甲快,可支援戰略機動,達成機動打擊作戰目標;以裝甲兵為主的履甲派認為,台灣地形複雜,作戰區稻田、障礙物太多,應該選擇越野性能較佳的履甲。兩派為此曾多次在陸總會議中爭得面紅耳赤,但始終無結論,陸總才成立「捷豹小組」專責評估。 八十九年間法國食人魚輪型甲車問世,當時的陸軍總司令李楨林曾赴法參觀,唯未表態採購。「捷豹小組」多年研究後,原本建議「量產數量太少,不符生產成本」,但去年初陸軍總司令霍守業上台,籌建自製戰車環境業已成熟,且國內又成功突破八輪甲車前四輪轉向操控的關鍵技術,全案終告拍板。霍守業原為裝甲兵出身,最後反成輪甲派勝出關鍵人物。 不過,陸軍決策將領亦指出,八輪甲車雖已確定是我未來主力戰車,但基於台海防衛任務與作戰特性,美製M一A二等重型履帶戰車,其實仍有重點配置必要,輪甲與履甲、自製與外購之間,並無必然衝突。 【2003/07/07 聯合報】 |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3/07/07 23:1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看到這裡有個問題喔 . 輪甲的越野能力真的比履甲好嗎 ? 誠然台灣已經高度都市化 , 重達50ton上下的履甲要經過比較麻煩 . 不過在野外時 , 輪甲的表現能令人滿意嗎 ? 輪甲為主 , 履甲重點支援 . 那麼輪甲的主要任務就是各地穿梭提供基本火力支援囉 ? 輪甲應該多少輛 ? 履甲又該多少輛 ? 我的問題很白痴 , 如果冒犯還請見諒 . |
小老闆 於 2003/07/07 23:5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台灣無論是都市或鄉間的公路網(柏油路)已經非常的發達,基本上是蠻適合輪甲車 至於輪甲應該多少輛,陸總應該會依據目前的編制跟需求去採購 非專業的猜測只能從造價跟總預算去尋求答案了 |
BWS 於 2003/07/08 00:1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輪甲應該多少輛, SBCT 台版.... 摩托化步兵旅進階.. CM-21太新了..暫時沒有被取代的可能性 |
UMP-45 於 2003/07/08 00:3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林建華的新聞? 搞不好喝酒喝一堆之後掰出來的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08 01:0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這則新聞裡錯誤百出 食人魚的原廠是在瑞士 之後授權加拿大GM生產LAV-25車系 |
小邱 於 2003/07/08 01:4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如果以內文89年間的食人魚問世 估計應該是LAV-III 也就是現在美軍所謂的Stryker (記得有一天看新聞 真的有媒體直譯 就將這款裝甲車翻打擊者...) 很有趣的 其實目前不是加拿大授權生產 現在反而是加拿大GM併掉瑞士Mowag之後 加拿大為主要市場6輪跟8輪的生產區 至於瑞士就是生產10輪的部分與研發處 要取代CM21 我看難矣....當CM21A2出現時 |
老K 於 2003/07/08 15:4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據陸總今天表示,8輪甲車案確定將採用國內的設計。 意思就是說,除非這輛國人設計的輪甲通不過測評, 否則外商確定已經出局了。所以陸軍用採用食人魚3的 機會可說幾乎等於0。 |
小邱 於 2003/07/08 17:3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嗯..收到 基本上在2個月前我也聽到類似消息 但是是CM32定型的事情.... 含原型車出來 那麼 這只表示兩種可能 1.如上次一樣 CM31出來 但是陸軍把案子又延下去 (難道要延到10輪大甲蟲流行?????) 2.將是少見的陸軍大手筆國內重武器投資啊 |
SK2 於 2003/07/08 18:4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Taiwan to mass produce first locally-designed armoured vehicle TAIPEI, July 8 (AFP) - 08:41 GMT - The Taiwanese army confirmed Tuesday that it would begin mass producing the first locally-designed light armoured vehicle in 2007. Mass production of the new vehicle will not begin until it passes tactical evaluation... Mass production is slated for 2007, he said, without providing details of the new weapons system. The United Daily News said Monday the first model, which is similar in design to the French-made Piranha armoured vehicle, would be completed in February. The new armoured vehicles would replace some 700 vintage M-41 tanks, while M48-Hs and M60-A3s would remain the backbone of the armys tank force, the paper said. It said the weapons procurement project could cost the army up to 36 billion Taiwan dollars (1.05 billion US). The completion of the eight-wheeled prototype marked an end to a long-standing debate in the army over whethe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rmoured vehicles should be tracked or wheeled, the daily said. Military experts said the choice would suggest that mobility has been given top priority while the army weighs its armaments plan. In a military reform plan that ended in 2001, the Taiwanese military cut its troop numbers but reinforced their mobility and firepower in the face of what is perceived as a growing Chinese military threat. China has repeatedly threatened to invade Taiwan should the island declare formal independence.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08 23:5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7/200307080164.html 陸總:期望國造八輪甲車民國96年起量產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八日電)由於報載陸軍研發八輪輪型裝甲車,受託研發的工研院以非製造商身份參與承包,有圖利綁標之嫌,陸軍總部今天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表示,八輪甲車所有研發都依照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沒有圖利特定廠商,陸軍希望能順利完成研發案,通過戰術測評,能如期在民國九十六年開始量產。 至於外界指輪型甲車的車體結構,陸軍指定某一公司獨家承攬,蕭如波表示,車體結構係由陸軍兵整中心自行設計、打造,僅其中所需的「總型架」、「夾具安裝型架」係由兵整中心設計藍圖,依政府採購法採公開招標,委由國內機械廠商製作及施工安裝,並非指定某一公司獨家承攬。目前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最有名也最成熟的八輪甲車,是「食人魚」式裝甲車,因此也有傳聞指陸軍有意採購「食人魚」甲車,不過陸軍並未就這個部分說明。八輪甲車預計將取代在陸軍服役超過三十年的M-41輕型戰車,如果確定建案,甚至還可能牽動陸戰隊裝甲車的換裝,影響範圍及金額都相當龐大。 |
ryan2181 於 2003/07/10 09:2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我個人意見... 希望系列產品有 1. 50機槍/40MM榴彈整合槍塔 APC 型(不是那個該死的雙槍架) 2. 20/25MM 槍砲砲塔 IFV 3. M32A1 76MM 火力支援型 4. AMOS 120迫砲砲塔型 5. TOM 反裝甲型 6. 救護車 7. 救濟車 8. 指揮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10 09:3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尖端科技軍武論壇陸軍話題版之相關討論: http://61.219.142.242/cgi-bin/topic.cgi?forum=3&topic;=237&show;=0 |
鳥鵬 於 2003/07/10 10:0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不好意思,能請問一下國軍是不是因為政治因素造成外購及自製上的困難,因為就本人服役於裝甲兵期間,看到陸軍裝甲單位的裝備青黃不接,爾且就戰車而言M48H及M60A3都太大了,裝步單位的步兵戰鬥車又很陽春(僅配置50機槍),可是卻只看到陸軍要買M1A1等裝備卻沒聽說要自立研發如M8,鼬鼠那種輕裝卻有高機動高火力,部署快的裝備...說真的我覺得很奇怪.. |
小邱 於 2003/07/10 14:1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1.以前自立研發曾經試過 但是搞一陣子就不見了 而且已是N年前的事 2.輕裝+高機動+高火力+自立研發=很多錢 美國的M8就是代表 M8的單價都可以買M1A2SEP了 所以比較一下 跟外國買大量生產的比較便宜 反過來說 技術就在人家手上了 3.不只是政治因素 還有預算排擠效應跟本身工業能力 這幾年的預算排擠效應 都把預算丟到空軍或是海軍了 畢竟以制空制海優先 所以陸軍現在才開始瘋狂採購 把能用的錢都丟到AH-64D LT-2000 CM32上.... 工業能力方面 我們當然作的出甲車 但是作出來的東西符不符合戰場需求是另外回事 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戰爭經驗 似乎也沒有吸收到別人的戰場經驗 所以目前停留在一直對外仿照 而不能作出符合台灣地形跟實際情形的甲車 這次CM32算是一個突破吧 但是後續問題還會接著來........ |
鳥鵬 於 2003/07/10 14:2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其實我覺得德國鼬鼠裝甲車系列就不錯.... |
BWS 於 2003/07/10 23:4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陸軍的CM22/M113等 多年前早已建案作性能提升 |
ㄚ里不達 於 2003/07/13 16:4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一些小道消息 根據方才中廣新聞網的 1.陸戰隊不會採購自製輪型甲車,而將另外建案採購他國產品 2.八輪甲車CM-32預計製造三輛原型車,目前已製成一輛... 3.CM-31其實是第二代自製的原型車,早在民國六十年代便以造出一輛原型車.... 4.自製的甲車將採用美方原裝進之25公厘炮武裝炮塔. |
ryan2181 於 2003/07/13 18:2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因為陸戰隊需要裝備105公厘炮塔的輪型車,但自製甲車可能因為技術因素無法實踐 並考量車種的單一性而捨棄.... 搭載 LPT ??? LAV GEN III ??? >>自製的甲車將採用美方原裝進之25公厘炮武裝炮塔. |
旁觀者2 於 2003/07/13 22:4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1.陸戰隊不會採購自製輪型甲車,而將另外建案採購他國產品 >>因為陸戰隊需要裝備105公厘炮塔的輪型車,但自製甲車可能因為技術因素無法實踐 >>並考量車種的單一性而捨棄.... 105砲不行 76砲總可以吧 >>4.自製的甲車將採用美方原裝進之25公厘炮武裝炮塔.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13 22:5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1.陸戰隊不會採購自製輪型甲車,而將另外建案採購他國產品 >因為陸戰隊需要裝備105公厘炮塔的輪型車,但自製甲車可能因為技術因素無法實踐 >並考量車種的單一性而捨棄.... 海陸滿哈LAV-25車系的呦!與陸軍的觀念就是不一樣......... |
喬 於 2003/07/14 22:1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台灣主力戰車“法國味”濃 http://big5.viewcn.com/TaiWanShiChuang/ShenDuBaoDao/TaiWanJunQing/GBK/155090.html 據台灣媒體報道,本月6日臺“陸軍總部”官員透露,臺軍已於今年6月完成新一代自製輪式主力戰車的樣車組裝工作,並進入整車試驗階段。臺軍已經通過了一筆高達360億新台幣(約合11.2億美元)的該型戰車採購預算。這成為近期台島內軍購預算最大一筆訂單,從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自己開發五項主體技術 據臺軍專業人士透露,該型戰車的研製計劃屬於臺陸軍戰車研製計劃———“捷豹專案”的核心部分,於1995年正式立項開發。沿襲臺軍武器研製中一貫的仿製路線,該型戰車也主要由世界上第一種重型輪式裝甲車———瑞士莫瓦格公司研製、後由法國改進的“食人魚”8輪戰車脫胎而成,但在火控及防護系統方面有所改進,尤其是加裝了車輪防護裝甲。據台灣軍事專家估計,該車戰鬥全重在20噸左右,公路行進最高時速達100公里,配備1門105毫米線膛炮,但由於該車型為臺軍高度保密計劃,該車型號和具體相關數據尚未向外界公佈。另據台灣軍事工業研究院參與該項計劃的技術人員透露,該戰車雖然以法國版“食人魚”戰車為藍本,但主要部件仍由台灣自主開發研製。其開發工作具體分為五大部分,即臺軍聯勤部負責炮塔和火控系統,工業研究院負責動力、轉向以及承載系統,台灣“中科院”研製防護鋼板、內襯以及複合裝甲部分,漢翔公司開發電源及管理系統,臺軍陸軍兵器整修裝備中心則負責車體和組裝工作。臺“陸軍總部”發言人聲稱,該型戰車打算於明年2月實現批量生產,並逐步淘汰現有的M41輕型戰車。 目前,台灣裝甲部隊主要裝備大約為1650輛主戰坦克和1400輛裝甲運兵車。其中美制M60A3型重型坦克360輛,M48H主戰坦克300輛,M41型輕型戰車650輛。這些戰車基本都是美國上個世紀60年代的產品,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戰車發展潮流。儘管台灣當局近年來大肆向美國購買各型武器,其中包括美制M1A2主戰坦克,但由於M1A2自重超過60噸,基本無法在水田和土質較鬆軟的台灣島有效發揮作用,臺陸軍內部對其採購計劃一直存在爭議,M1A2作為臺軍未來主力戰車而被大量引進的可能性不大。此外,過去美國曾有意向臺軍出售美軍剛研製成功不久的M8戰車,但由於美軍的報價由最初的每輛三百萬美元飆升至六百萬美元,使臺陸軍難以負擔;此外,M8戰車越野性能也不符合臺陸軍作戰需求,因此最後該引進計劃宣告流產。 台灣媒體評論說,長期以來,在臺陸軍內部存在著發展輪式戰車還是發展履帶式戰車的兩派爭議。履帶派認為履帶戰車防護能力強、火力猛、裝甲厚,是臺軍展開大規模作戰的決定力量。而輪式戰車派則根據台灣島內的實際情況,認為輪式戰車機動能力強、速度快、適應台灣的公路現狀、可以快速馳援其他兵種,因此力主大力引進和發展輪式戰車。兩派一直爭論不休,2000年時任臺陸軍“總司令”的李楨林訪問法國、並參觀法國版“食人魚”戰車期間,其戰車發展方向仍未有定論。直到去年年初,力主開發輪式戰車的人士才佔了上風。此次臺軍新型輪式戰車的問世,標誌著陸軍輪式和履帶之爭的結束。另外,由於該型戰車在裝甲火力與機動性能方面的兼顧,也顯示出臺陸軍將以加強部隊機動打擊能力為今後軍備計劃的優先考慮因素。(潤田) |
Darth Panda 於 2003/07/15 02:5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後由法國改進的“食人魚”8輪戰車脫胎而成 what is this for bull shits?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15 08:2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NO:51_22這篇報導內容還是錯的,連抄聯合報也抄錯......... |
ryan2181 於 2003/07/15 08:3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該型戰車也主要由世界上第一種重型輪式裝甲車———瑞士莫瓦格公司研製、後由法國改進的“食人魚”8輪戰車脫胎而成,但在火控及防護系統方面有所改進,尤其是加裝了車輪防護裝甲。據台灣軍事專家估計,該車戰鬥全重在20噸左右,公路行進最高時速達100公里,配備1門105毫米線膛炮... 不會是裝上GIAT 105MM砲塔吧.....???? |
阿李不達 於 2003/07/15 10:2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因為陸戰隊需要裝備105公厘炮塔的輪型車,但自製甲車可能因為技術因素無法實踐 並考量車種的單一性而捨棄.... 搭載 LPT ???LAV GEN III ??? 盧先生的說法是指輪型裝甲車.不過是不是十人魚就不知道了.... >>自製的甲車將採用美方原裝進之25公厘炮武裝炮塔. 他的意語意應該就是指這各.但沒說出號型號 >>105砲不行 76砲總可以吧 也許海陸很堅持.非105的不要.海陸正是想拿這型輪型甲車取代M-41. 反正 這是一場台灣版的RAFALE與F-15的對決.....哈.這次換老美覺得很幹... |
WILLIAM 於 2003/07/15 12:46 | |
Re:SSN2181 | |
這次自製輪甲車構型感覺上好像與 CM-31/32 沒多大關係............ 會不會就是食人魚國產化........ |
SK2 於 2003/07/15 12:5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後由法國改進的“食人魚”8輪戰車脫胎而成 or...Vextra? http://www.army-technology.com/projects/vextra/index.html |
ryan2181 於 2003/07/15 16:3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1+112003071500711+20030715162916,00.html 2003.07.15 中國時報 國防部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陸軍於民國八十七年決定規劃研發八輪甲車,並於八十九年突破前四輪同步轉向關鍵技術,已可取代履帶型甲車特性的優點後,就全力投入「八輪甲車」研製工程,未來進入量產時,更將結合政府「國防資源釋商政策」全力推動,以促進國內商機及產業升級。 陸軍總部後勤司令部副司令何江海少將表示,陸軍現有M113、V150系列甲車已服役多年 (均為美軍一九五○年代設計),極需換裝新一代甲車以滿足未來陸軍機動作戰需求,輪型甲車取代履帶型甲車已成世界趨勢,陸軍已有國外培訓研發人才返國服務,更具備開發履甲與六輪甲車的經驗,有能力研發八輪甲車,且八輪甲車自製比外購節省約一半成本,這就是陸軍研製八輪甲車的理念。 陸總發言人蕭如波補充表示,八輪甲車研製過程是依據「國軍主要武器系統研製管理規定」,區分「概念設計」、「展示確認」及「工程發展」等三階段規劃,目前雛形車已完成研製及確認,全案已進入「工程發展」階段,最後必須通過戰術測評,才能進入量產,陸軍希望能在民國九十六年順利進入量產。 何江海表示,八輪甲車研製,自概念設計即依法公開招標,尋求國內符合資格,具研發能力之公、民營團隊共同參與,未來進入量產時,更將結合政府「國防資源釋商政策」全力推動,以委由民間廠商生產製造為規劃目標,此外,預估車輛未來達二十五年壽期,有關後續料件供應、後勤維修,也將由國內委託廠商生產供應,以促進國內商機及產業升級,共創國防與民生雙贏局面。 至於國造八輪甲車未來是否比照法製或英製同級車輛,衍生成多用途載具,甚至搭載砲塔以取代現有老舊的M-41輕戰車,陸總指出,這部分還將評估未來需求,目前還無法確定。 |
喬 於 2003/07/15 23:2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M-113裝甲步兵車,於1970年代引進共1200輛。 CM-21裝甲步兵車,於1982-1999年生產共1000輛以上。 M-41輕戰車,於1958年開始接收共700輛。 M-41D輕戰車,於1996年開始改裝生產共50輛,沒有繼續生產計劃。 以CM-31_CM-33系列輪型甲車,是否應該具備某些火力.裝甲.機動, |
Cedric 於 2003/07/17 01:5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請問那裡有CM32圖片啊﹖ 謝謝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17 08:0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軍方沒有公開喔!你這個問題滿敏感的........ |
阿理不達 於 2003/07/17 09:3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請問那裡有CM32圖片啊﹖ 尖端科技曾經刊過一張在展示會場拍攝的模型照 CM-32的車體外型與CM-31一樣,只是多了一對輪組,還是沒有炮塔或槍塔 |
老K 於 2003/07/17 10:0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尖端科技曾經刊過一張在展示會場拍攝的模型照 我忘了是哪一期,你自己去圖書館翻閱近五年的DTM吧 CM-32的車體外型與CM-31一樣,只是多了一對輪組,還是沒有炮塔或槍塔 ,也許是照片拍攝的角度,車身似有變長變扁,我是覺得有點像BTR-80. 反而不像食人魚那般的高...
|
阿里不達 於 2003/07/17 13:0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哇...無心插柳柳橙汁.拋磚引玉得逞.. 老k先生是研發人員或相關單位人員嗎? 加油~加油~希望我們的自製輪甲車放在食人魚面前 也提出一些偶的野人看法,希望會有點幫助 1.八輪轉向:若已克服前兩組路輪轉向暨驅動問題,可將此技術應用後兩組路輪,縮短轉彎半徑 2.免充氣式輪胎:此乃米其林輪胎獨家開發的技術,是以輪胎本身結構的剛性支撐,即使遭異物刺穿 3.防炮襲自衛系統:可在防護範圍內,以電波提前引爆裝置近發引信的來襲砲彈,型號我忘了 |
SK2 於 2003/07/17 13:0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免充氣式輪胎:此乃米其林輪胎獨家開發的技術 非也, 南非也在開發免充氣式輪胎 >八輪轉向:若已克服前兩組路輪轉向暨驅動問題,可將此技術應用後兩組路輪,縮短轉彎半徑 複習性太大, 幫助甚微, 不宜採用於軍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21 10:2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連續看幾則與輪式裝甲車相關的報導下來,讓我很感興趣的是,為什麼陸軍方面捨與GM合作生產LAV-25,轉而自行研發CM-32?這樣整個計劃案成本不是會升高嗎?相對的車輛單價也會上升,再者關鍵零組件後續供應與維修會不會有問題。 |
Warrenator 於 2003/07/21 11:0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免充氣式輪胎?? 應該是零氣壓輪胎(Zero Pressure tire) |
熾獸 於 2003/07/21 20:5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會不會是無胎壓續行胎 這類的輪胎在歐洲的車廠 所出之高級車輛都有這類 輪胎 可以自動充氣調整胎壓等... |
BWS 於 2003/07/22 00:5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我的建議 絕對不要配發中央充氣胎 看過陸軍超過20台以上所謂的5噸半車 沒有一輛中央充氣系統是好的 無論是五噸卡,五噸拖,五噸吊車,五噸傾卸... 如果公路網密集而發達 加上車子本身的防滑差速器構型良好 基本上沒有必要洩胎壓以求增大輪胎接地面積 藉以求取越野能力上之增強 中小口徑武器命中後的輪胎再怎充也充不飽 但是車內得有儲氣槽...以供隨時充氣用 中央充氣的設計相當複雜跟需要照顧 且充氣後不一定四輪胎壓均等 反而是種危險 我一個車隊朋友以前有此種設計的悍馬 相當麻煩 把發展所需的空間拿來弄乘員環境控制系統吧...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8/16 20:3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阿里不達 老K兄是國內兩家民間軍事雜誌社 TATE2003的參展外商中 |
軍事迷 於 2003/08/18 00:4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今年航太展GD的攤位只擺了幾部模型,看來食人魚出線的命運.............??!!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8/18 01:0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國造輪車的砲塔合約,在此一擊了......... |
軍事迷 於 2003/08/18 01:1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有可能授權我國製造砲塔嗎? 我國連25釐米口徑機砲砲彈的生產線都還沒開咧....... |
熾獸 於 2003/08/18 21:3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好像是有了 只是沒有下單採購 記得是以T-75 20公厘機炮 放大加以改進 所以好像不太穏定 防炮的應該都知道 T-82 的問題 至於 25mm 的機炮 是要用在另一型 的快炮上面 如果還是舊型的機炮構型 能還是不可能下單採購 陸軍的話可能會 因為20炮彈沒有空軍的多 在加上只要單管而以 |
ryan2181 於 2003/08/19 10:2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NO:159_44 KGB 於 2003/08/18 19:42 Re:TATE2003展場花絮與漏網新聞 40炮.. |
Pikachuu 於 2003/08/19 11:1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當時我有去問GDLS的人,我國輪型裝甲車是自行研發還是美國轉移技術,他說是美國轉移技術 |
Pikachuu 於 2003/08/19 12:4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搞混了。食人魚3、Striker、LAV III的關係..... |
小邱 於 2003/08/19 13:0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食人魚3=LAV3 但是LAV3不等於Striker 根據GD代表所言 打擊者算是全新的車輛 它是一種技術轉移之後 但卻將規格全部翻新 這樣的表達方法不知您是否能接受......? |
小邱 於 2003/08/19 13:1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好了 吃完飯了 來詳盡解釋一下我聽到的 1.有關輪型甲車部份 雖然說是自研 不過在戰系部份與發動機 都還是來自美國.... 2.Striker基本上來說 它是美國評估食人魚3之後 由於認為不符需求 決定在食人魚3的基礎下 再全部將規格翻新 所以為何外表看起來相像 實際內容物卻不同 然後原本授權美國GD作食人魚甲車的加拿大GM也被GD買下來 |
WILLIAM 於 2003/08/19 13:2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照兄弟的說法 自製輪式裝甲車還是有食人魚3.LAV3 之血緣關係? |
小邱 於 2003/08/19 13:3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最起碼炮塔是一樣的:p 因為這部分是直接跟美國買 但是由於目前自製輪式甲車似乎又生變 所以有沒有血緣關係還不清楚 雖然技術來自美國 但不全然都跟LAV3有關 |
ryan2181 於 2003/08/19 13:4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難不成....會與V-150有關係.... |
Pikachuu 於 2003/08/19 14:0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謝謝!所以美國未來輪型車輛系列採用的其實是Stryker而非食人魚3囉? |
Pikachuu 於 2003/08/19 14:0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奇怪,之前好像都沒聽說。用Stryker取代食人魚III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8/29 11:5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CM-31是有輛DEMO車 而CM-32連影子到現在都沒見到 真搞不懂陸軍的大頭 |
Pikachuu 於 2003/08/29 13:1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LAV 3比LAV 25先進,當然要選LAV 3囉! 我比較希望由美國授權我國生產LAV 3,這樣又能獲得技術,也能得到一流的裝備。(對純國產車仍有點信心不足XD) 世貿航展時GDLS的攤位有展布萊德雷的砲塔,不知道有什麼玄機? |
WILLIAM 於 2003/08/30 13:2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 若您有參觀TATE 2001 的GM 攤位就會瞭解如我國採購 LAV 3 GM 承諾授權臺灣生產技術轉移並成立亞太地區之生產及維修中心 (不足的部份由小邱解說) |
小邱 於 2003/08/30 21:0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Pikachuu兄 那玩意不是布萊德雷的炮塔 那玩意是加拿大版LAV-3 IFV型的炮塔 不過模型中機炮好像換成30mm的吧(有點忘記) 關於史崔克取代LAV-3這件事 應該是等同IBCT->SBCT的時間表吧 約在2003年初 <純國產車CM32>..這個純國產三個字要稍微改改.... 最起碼可能的戰系已經不是自己的 在下看發動機部分恐怕也很難國產化..... 自製的確是好事啦 但是有時候要量力而為 CM21是一個例子 最起碼要先學會走 再來考慮飛 |
老K 於 2003/08/30 23:0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今天早上看到1輛CM31輪型裝甲車停在長沙街/中華路的那個憲兵隊內, 蠻訝異的,裝憲營要換V150S嗎?還是衛戍用的? (之前貼錯了,應該貼這邊才對) |
SK2 於 2003/08/30 23:3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加拿大版LAV-3 IFV型的炮塔 nonono, should be Recon version, Canadian LAV-3 are for recon |
小毛 於 2003/08/31 00:0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你們說的砲塔小毛有拍到,目前照片已經放在IMFS家族和小毛的幻想空間家族,請自行觀看確認。 |
小毛 於 2003/08/31 00:0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小毛拍到的這個砲塔是跟LAV-25一樣的。 LAV-25砲塔照片: 資料來源: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8/31 09:1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老K 6x6的CM-31量產了? |
老K 於 2003/08/31 12:3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應該是原型車吧。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8/31 15:1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兵整把CM-31的原型車運到台北來? 嗯~~~~~軍事迷狗仔隊可以去探探喔!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29 18:4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插個和軍用車有關的話題,不想再開欄討論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588377.shtml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安捷案第一階段都是使用美製悍馬車為承載通信系統車輛,性能符合軍方需求,但是第二階段由90年至93年預算編列139億9577萬3000元,一位台北市的民進黨立委不斷向軍方施壓,國防部同意對國內廠商採購車輛。 美方知道民進黨立委施壓後,不甘示弱,派出美軍小組向國防部提出異議,建議安捷案的車輛必須有戰鬥機動力,國防部應重新評估採購台灣商用車可行性。 美方認為安捷案的通信系統因為設置在高地,同時要隨野戰部隊移動,車輛必須具有爬坡、泥濘路面、田野的行駛能力,才能滿足部隊作戰的通信需求。 軍方秘密會議的資料顯示,陸軍總部通電署曾在今年初獲得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告知,台灣的重車製造廠商沒有符合軍用車輛越野規格的廠商。 陸軍向國防部提報密件也指出,國內商用車不具四輪傳動功能,影響戰術任務遂行。 在美方強大壓力與國內商用車性能不合規格下,國防部改變採購方向,將原先全部對國內採購商用車輛,部分改為對美採購悍馬車,比例為國內商用車80輛,美製悍馬車221輛。 為了擔心採購案被外界知道,國防部以全案是軍事機密為由,所有文件列為機密,管制到民國100年以後才能公開,但又以密件通知民進黨立委同意採購國內的車輛。 據指出,軍方最近由陸軍向國防部進行安捷案變更載具的專案報告,陸軍表示採購必須以符合作戰需求為前提,國內採購車輛不符規格,但國防部長湯曜明明知國內生產的車輛不符合陸軍需求與規格,仍要求軍方必須向國內特定廠商採購。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588382.shtml 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陸軍換裝戰術輪車是陸軍少見的大手筆採購,原先對國際採購,美國與歐盟國家都爭取這份訂單,但在行政院高層影響下,改為對國內採購,美商、德商、韓商都為之扼腕。不過,陸軍仍訂出嚴格的軍方規格,國內廠商在無法達到要求下,被迫與外商合作。 採購案招標要一年時間與3億元,93年決標後,由得標廠商建立生產線與籌備料件,94年至98年陸續取得輕型戰術輪車3869輛,中型戰術輪車4425輛,整個採購案要花掉政府169億7168萬1000元。 採購案早在民國88年展開規畫,89年決定採購,90年編入預算,但因為國內外各方勢力透過各黨立委在立法院搶食大餅,因為談不攏,索性將預算刪除,只保留4000萬元規畫費。 經過兩年來的角力,政府由經濟部評估國內廠商,為國內廠商能力背書,要求軍方向國內採購車輛。國民黨立委廖婉汝曾公開質詢國防部有預設立場,讓某汽車公司承攬,但國內各車廠對車輛重要零組件如引擎、變速箱、傳動系統毫無自製能力,全需仰賴國外技術母廠提供,即使有所謂自製能力充其量亦僅約30%,包含車身、輪胎、玻璃等。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588378.shtml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當初針對國防部「安捷專案」提案的民進黨立委表示,他曾要求國防部採購國產車,但目的是提升國內經濟競爭力,最後是由國防部和國內某汽車公司自行溝通協商,他絕對沒有介入。 立委指出,國防部當時表示向他表示,國產車馬力不夠,在爬坡時的表現不好,擔心在崎嶇地形時,會影響整體戰力水準;他向汽車公司說明國防部的考慮時,該汽車公司也向他保證,這方面絕對沒有問題。 這位立委強調,他將國防部和汽車公司的意見相互交換後,僅希望雙方能再協商,至於後來結果如何,由於事涉軍購敏感話題,所以未再介入了解,不知最後情況。 |
Pikachuu 於 2003/09/30 10:2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有一本軍事雜誌(名字忘了)提到游騎兵來台測試,被翻譯成「拔都」.....@@ |
ryan2181 於 2003/09/30 10:3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中國之翼出版的「兵器戰術圖解」 http://www.wingweb.com.tw/web-期刊/WT8/30.htm |
旁觀者2 於 2003/09/30 15:59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依照STRYKER那種改法 看來未來CM32車兩旁可擺防水彈簧床墊 前方可擺防水彈簧沙發 除戰時防RPG外 平時還可供休息之用 |
ryan2181 於 2003/09/30 16:0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CM32車兩旁可擺防水彈簧床墊 阿咧.....這下真的當車床族了.....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30 20:4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9/200309300242.html 國防部:戰術輪車採購未獨厚特定廠商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台北三十日電)報載陸軍編列新台幣一百六十九億元,計畫從九十三年至九十八年採購戰術輪車,由國際標改為國內標,疑獨厚某車商,國防部今天表示,本案是貫徹國防法「國內可自製,優先國內採購」等原則,經專家學者研討,認為台灣汽車產業能產製軍方所需,未來也將公開招標,未獨厚某廠商。 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保修署署長王蘊申少將指出,報載陸軍編列新台幣一百六十九億元,計畫從九十三年至九十八年採購戰術輪車案,是為有效發揮地面部隊快速反應及迅速分和的機動戰力,配合各級部隊組織精簡規劃,依作戰指導,實施各項武器裝備性能提昇及汰舊換新工作,辦理三軍所需輕、中型戰術輪車採購案。 王蘊申說,經參與評估工作的專家學者研討,都認為台灣汽車產業有充分能量產製軍方所需的輕、中型戰術輪車,因而確認改以「國內產製」獲得(也就是國內標),國防部立刻遵循行政程序,依據軍種作戰需求,完成後續建案作業。他強調,這項採購案後續將依政府採購法規定,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精神,以公告方式辦購,絕無獨厚某廠商情形。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台北三十日電)針對有媒體報導軍方安捷案採購軍用載重車輛,遭立委、美方施壓,陸軍總部通資署署長李振鳴少將今天表示,「安捷案」載具原規劃採用美國悍馬車,但同步考量台灣工業自主,陸軍就任務特性與台灣本島地形分析,決定同時採購悍馬車及國產載重車,沒有接到任何壓力。 國防部為建立野戰機動數位化通信系統,數年前成立安捷專案,對美採購數位化戰術區域通信系統,第一批用於陸軍第六軍團,第二批將裝配在中部,性能將比第一批更佳。 李振鳴指出,「安捷案」載具原規劃採用美國重型悍馬車,從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歷經多次震災、颱風及漢光演習等演訓任務的驗證,發現越野性能高的載具較符合作戰需求,但因同步考慮扶植台灣工業自主、配合政府釋商政策的雙贏策略,陸軍就任務特性與本島地形分析,評估採購M1097重型悍馬車二百二十一輛,配置於通信系統幹線及機動打擊部隊,同時還採購國產載重車八十輛,配置於守備部隊及保修單位。 李振鳴說,這項採購案採悍馬車與商用車併用,除可滿足陸軍野戰需要外,也能達到國防工業自主目標,在進行採購作業期間,未遭受任何壓力。 至於外界指軍方將「安捷案」的發電機和通訊結點設備,由原本的兩輛車裝載,併為一輛車裝載,可能導致機件過熱容易損壞,李振鳴表示,這項設計變更經中科院及美方整體評估過,不會有任何問題。李振鳴指出,基於對外採購需部分技轉,美方廠商還特地在台灣採購一輛國產載重車,回去將發電機和結點設備安裝,經過測試評估後,確認沒有問題,再技轉給台灣廠商。 |
ryan2181 於 2003/09/30 20:5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國產載重車→HINO OR FUSO ???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9 17:1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真不懂軍方為何要堅持輪式甲車 非得自製不可 與GDLS合作生產不是很好嗎? 莫非........ |
WILLIAM 於 2003/10/30 09:4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莫非........ 對!!就如您想得那樣........ |
ryan2181 於 2003/10/30 09:5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唉....... |
ryan2181 於 2003/10/30 09:5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我看小邱以後還是想辦法去簽【國軍密辛X-FILES:傳說中的大肚山M-1戰車營】好了..... |
Pikachuu 於 2003/10/30 17:5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難得軍方有堅持國貨的時候。 >>>莫非........ 喵!就是這樣!So~Desa!! (到底是怎麼樣??@@) |
Darth Panda 於 2003/10/30 18:3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what the **** are you guys talking about??? |
ryan2181 於 2003/10/31 08:1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當民代+官員+廠商+利益=......廢柴???? |
WILLIAM 於 2003/10/31 09:4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要不是這些立委........ 陸軍根本打心底就不想用這些與軍規扯不上邊的國產輪車(貨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1 10:2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國產輪車(一般商用貨卡) 沒有軍規車輛所要求的越野能力 也只能給行政單位用而已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1 17:0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難得軍方有堅持國貨的時候。 但是能救急嗎?軍品研發可不是三兩下就做得出來的 CM-31/32車系可以慢慢發展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0 15:0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怎麼說法和之前又不一樣了........陸軍不是一直堅持要國產品嗎?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669240.shtml 陳水扁總統訪美期間曾與生產新型裝甲車的聯合防衛公司董事長拉鮑共進晚餐,總統府解釋事後解釋,餐敘中沒有涉及軍售問題。不過,國防部長湯曜明上午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公開宣示,政府積極籌補裝甲車的政策。 湯曜明上午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對93年施政計畫提出施政報告時,做以上表示。湯曜明在報告中有關國內採購部分,包括輕中型戰術輪車、跳頻無線電機、大型飛彈快艇、空軍二指部國有民營等,有關裝甲車的採購,並未列在國內採購的部分。 據了解,陸軍兵整中心曾投入預算,以雲豹案為代號,自行研發輪型裝甲車,但軍方對於雲豹案興趣不高,反而是聯合防衛公司研發複合裝甲的八輪裝甲車搭配120砲,陸軍認為比較符合軍方的防衛作戰需求。 |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10 15:5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簡而言之,運兵運物資的戰術車輛,陸軍可以接受國車國造,但是預定取代現役主戰車地位的反裝甲車輛上,陸軍方面還是心儀洋貨. |
ryan2181 於 2003/11/10 16:2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聯合防衛公司研發複合裝甲的八輪裝甲車搭配120砲,陸軍認為比較符合軍方的防衛作戰需求。 這是哪型啊...... |
darth panda 於 2003/11/10 21:08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Must be number C http://equipment.armystudyguide.com/vehicle/wheeled/images/lav_family.jpg |
Ghostwolf 於 2003/11/10 23:4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那個是Stryker MGS. 「複合」裝甲? 該不會是指那個防RPG 的曬衣架吧?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1 12:2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11/200311110067.html 國防部:陸軍八輪甲車自製成功 不對外採購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台北十一日電)外傳國防部打算向陳水扁總統過境美國紐約餐會中與總統同桌的聯合防衛公司採購甲車,國防部軍事發言人黃穗生少將今天表示,這是不實報導,陸軍積極進行雲豹案八輪甲車研製,已於去年完成關鍵性技術,預定九十五年量產,是未來甲車換裝唯一選擇,絕無向國外採購規劃。 何江海指出,陸軍為提升戰力及新一代甲車換裝,積極進行雲豹案八輪甲車研製,並於去年完成關鍵性技術開發,雛型車性能也符合未來作戰需求,預定九十五年開始量產,已是未來甲車換裝唯一選擇,並無向國外採購八輪甲車規劃。 何江海說,有關報載「國防部擬採購國外裝甲車,陸軍對﹃雲豹案﹄興趣不高」等,與事實不符。 繼雛型車之後,何江海表示,陸軍已編列預算於民國九十二年至九十四年繼續研製三輛樣車,逐一測試、修改,並於通過作戰測評後,預定於九十五年量產,而第一輛樣車目前正在研製中,預定今年底完成。 有關甲車引擎及武器射控系統,何江海說,引擎部份交工研院研製,砲塔部份則先交聯勤,現則增加軍備局共同研製。至於是否可裝設一O五主砲,何江海表示,目前尚未規劃。 此外,何江海指出,陸軍將於九十四年起同步研製迫砲、偵蒐等衍生型車輛;由於台灣已具生產甲車總成、組件的研製能量,可自立生產高水準八輪甲車,在台灣生產符合國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建立國防自主、拓展商機、提升台灣工藝水準,也有助整體國力提升,因此陸軍及國防部決定自力研製、生產,獲得所需八輪甲車。至於國防部長湯曜明昨天在立法院報告九十三年度施政計畫中,未將八輪甲車釋商項目列入,是因雲豹案八輪甲車仍在研製階段,最快也在九十五年才能量產,屆時才能列入釋商項目。 |
ryan2181 於 2003/11/14 09:47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政府採購公告.... 決標公告 不知道這價位是買幾套..... |
小邱 於 2003/11/14 10:3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大概是10套左右吧 航太展問的價格 一套是50萬美金..... 另外 投標廠商家數只有一家...這有沒有綁標的嫌疑啊!? |
ryan2181 於 2003/11/14 10:4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說不定是限制性招標..... 經政風核可後就可以 |
away 於 2003/11/14 17:4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砲塔部份則先交聯勤,現則增加軍備局共同研製 當場被戳破.. 外購就外購,根本只是把預算編在陸軍, 現在來看看要怎麼達到何副總當初爭取預算得時候跟立法院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5 21:0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咱們就來看看這要如何「自製輪式裝甲車」...... |
chin 於 2003/11/25 22:3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砲塔部份則先交聯勤,現則增加軍備局共同研製 砲塔買回GM產品照圖COPY? 要顧慮美國原廠可能會提出仿冒的告訴... |
away 於 2003/11/25 23:10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照圖COPY..別傻了.. 頂多交給你一些大尺寸或是介面尺寸.. 要買到足夠COPY的圖, 恐怕這個成交價再上個幾十倍.. LSAR都別笑想了更何況圖面資料.. 保佑那些聯勤的記得把一些書刊、手冊、備份件、工具買一買, |
kant 於 2003/11/26 15:4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台灣的交通道路建設很發達,對輪甲式車輛是可達到機動性, 但打仗時面對的是破壞,道路容易因民眾恐慌把車輛開上道路阻塞交通, 或是敵方刻意將大型車輛阻塞在道路並加以破壞等, 用以阻絕及遲緩我方行動,爭取及加速敵方部署。 因此在開戰初期,輪甲式車輛是有一定機動力的成效, 但是隨著戰事持續進行,道路狀況越來越差, 這時履帶式車輛及武裝機動直昇機將會越來越重要, 故輪甲式或履帶式車輛數量如何配置,則請決策者去評估。 |
PeterMiao 於 2003/11/27 00:0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對於許多人總說陸戰隊希望以配備105mm火砲的輪型裝甲車取代老舊的M-41戰車.. 小弟說個陸戰隊比較可能的建軍方向: 105mm輪型裝甲車=>105mmLVTP5-H6登陸砲車 就像陸戰隊購買金吉星的狀況...小弟解釋一下... 在LVTP5登陸運輸車未能更新前..原106mm無後座力砲由M-38/M-151車系所搭載..因車 輛老舊改由M-998車系取代..但是問題出來了.. 原本106mm無後座力砲是陸戰隊兩棲登陸部隊的直接支援火力在兩棲作戰中..是由 LVTP5直接運送上岸..但是M-998車系無法由LVTP5運送..所以陸戰隊只好以金吉星 替代M-998車系擔任陸戰隊兩棲登陸部隊的直接支援火力載具..但在灘頭陣地穩固後 陸戰隊兩棲登陸部隊轉換為陸戰隊加強旅由LCM運送上岸的106mm無後座力砲仍由 M-998車系擔任載具.. 而在AAV-7車系中並無兩棲登陸火力支援車..因為美軍陸戰隊此一項目已改由AH-1擔任 ..而陸戰隊在近幾年的預算中根本不可能獲得AH-1也不可能從陸軍獲得..所以105mm 輪型裝甲車是用來取代105mmLVTP5-H6登陸砲車 而以陸戰隊的建軍方向來說..並不是認為外國的裝備一定比較好..而是以兩棲作戰 而言..LAV25車系有美軍陸戰隊的使用經驗也因應兩棲作戰的需求而改裝..比自製 的車輛而言..不需再花錢發展改裝兩棲作戰的需求.. 不然為何陸軍拿M-249陸戰隊卻拿T-75...當初陸軍也是希望陸戰隊一起採購M-249..但是 陸戰隊評估卻認為T-75較適合陸戰隊..所以陸戰隊採購T-75..這就是戰術運用的觀點不 同 |
ryan2181 於 2003/12/11 15:21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LAV八輪戰甲車 陸戰隊生力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根據國防部十年兵力整建構想,海軍陸戰隊九十四年到九十七年將陸續汰除老舊M41輕戰車,並換裝美造LAV八輪戰甲車;至於搭載主砲,陸戰隊將在九十公厘與一○五公厘兩者評估選一。 據指出,最新服役於美軍「史翠克」旅的一○五機動火砲系統也在考慮之列。 據指出,M41戰車在我國服役時間已有半世紀,陸戰隊兩個戰車營使用戰車是未經性能提升的老舊車型,在早已缺乏廠商生產零件的情況下,陸戰隊M41戰車靠著拆解零件方式拼湊維持戰備,但其妥善率並不高,難以承擔陸戰隊強調機動的任務需求。 據了解,在幾年前的演訓中,陸戰隊曾經發生難堪場面,一個戰車營由高雄左營基地實施履帶行軍到屏東恆春三軍聯訓基地,出發時有四十九輛戰車,但只有十餘輛安然抵達恆春,其餘車輛拋錨散落在屏鵝公路一百多公里的道路上,營長為此還買便當,自己沿路發送給拋錨車輛的士官兵。 相關人士指出,由於陸戰隊戰車老舊的情況非常嚴重,加上美軍建議,陸戰隊早有以輪型戰車取代履帶戰車的計畫,不過卻掙扎於要採購六輪或是八輪戰車,最後由當時擔任副參謀總長的霍守業敲定採購八輪甲車,以符合世界潮流。 軍方曾於民國九十年派員到美國陸戰隊與陸軍分別試乘LAV一代與LAV三代車型,認為三代LAV的越野機動力強,而且早已進行過加裝戰車砲塔的測試,屬於成熟系統,雖然防護力比不上履帶戰車,但車重不到廿噸,極速超過一百公里,適合陸戰隊快速部署需求。 不過這項計畫在傳出兵整中心研發的CM32八輪甲車獲得突破後被迫暫緩,國防部更計畫未來地面裝甲部隊將全面使用國產輪型裝甲車,陸戰隊也不例外,奉令等待CM32完成研發,並加裝砲塔成為下一代戰車。 知情人士表示,不過整個情況在去年八月再度出現變化,陸戰隊接獲兵整中心通知,加裝砲塔在技術上仍有困難,陸戰隊只好恢復原先計畫,對外採購加裝戰車砲的LAV八輪甲車。 加裝傳統砲塔的LAV並未在美軍服役,而是在沙烏地阿拉伯陸軍,當時沙國與我國一樣掙扎於九十公厘和一○五公厘口徑主砲,美國陸戰隊為此完成兩種口徑主砲的砲塔測試,沙國最後決定採用九十公厘主砲。 |
軍事迷 於 2003/12/11 21:43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那不就是類似義大利的半人馬座或法國的AMX-10? |
chin 於 2003/12/11 21:46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LAV加裝一○五戰車砲塔,會不會遇上與Stryker MGS 類似的麻煩? 看到同等級的產品問題多多,不禁有一點擔心... |
mind1985 於 2003/12/12 01:35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麻煩? 什麼麻煩? Stryker MGS的問題都是在於它必須追求快速部署所帶來的, 但是在台灣可沒有這種需求吧。 |
Darth Panda 於 2003/12/12 18:24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re mind 1985 please read 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324 |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4/01/07 22:42 | |
Re:輪式裝甲車合作生產或自製(續) | |
在看某版本大學軍訓課本時 , 發現其中提到裝甲的種類 . 作者做出以下分類 : 1. 間隙/中空裝甲 前三種我大致有點概念 , 但是截斷式裝甲這個名詞我覺得百思不解 , 而且以前也沒聽過 . (???) 根據作者的解釋是 : 可是看完之後 , 我仍不太了解他的意思 . 試著畫圖理解也畫不出來 . 我覺得蠻疑惑的 . 請問各位前輩高手有沒有更淺顯易懂的說明呢 ? 又 , 這種裝甲目前發展概況如何呢 ?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