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的地名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KUO JEN HAO 於 2003/10/25 20:15 | |
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整天喊獨立建國 竟然還要將國民黨亂改的地名繼續使用下去 這不是笑死人 把全世界當白痴嗎 從今以後 台北北方的國家公園 請改以草山稱呼 ...... 改過來 改過來 ------ 凱達格蘭大道與山地鄉正名 戴寶村 ( 作者為台灣國家山岳協會理事長 ) -------------------------------------------------------------------------------- 陳水扁總統就職以來,耗費不少口舌於處理台灣、中國關係,似「水」柔情也未能獲得預期回應。新政府倒是應該努力進行國家內部統合的工作,深化國家共同體的基礎,凸顯台灣政經、社會、文化各方面與中國有異。因有所差異而有台灣主體特質,以抗衡中國的以通促統、以同促統,去除被併吞的陰影。藉著地名的命名或更改,可以彰顯台灣歷史文化,加深台灣人的國族認同,而原住民鄉村地區的正名即為可行之舉。 五年前,陳水扁就任台北市長後,運用民意將介壽路改成凱達格蘭大道,有人反彈,也有人對新路名陌生得視同如英格蘭、蘇格蘭,但現在都很習慣,也順便多少了解平埔族的歷史文化。因介壽路改名,阿扁總統才能在就職演說文中使用「眼前開闊的凱達格蘭大道,數年前仍然戒備森嚴」的文字,否則他將還是在介壽路、中正紀念堂的環伺下就職。 台灣的原住民族是台灣文化的珍貴資產,漢人移民與原住民共創了與原鄉有別的歷史發展,平埔族因長期與漢人的混融而使其族群文化特質隱而不顯,但至少遍佈全台各地的地名,印證他們曾經的存在,大者如台灣、宜蘭 ( 噶瑪蘭 ) 、基隆 ( 雞籠 ) 、新竹 ( 竹塹 ) 、苗栗、彰化 ( 半線 ) 、雲林、嘉義 ( 諸羅 ) 、高雄 ( 打狗 ) ,小地名則不計其數,阿扁總統家鄉官田鄉的隆田舊名就叫「番仔田」。 目前約 38 萬人口的十族原住民,由於多族多語、區域分佈廣大、各族人口差別懸殊,因為急速從部落社會納編入近代國家機制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近一個世紀以來,經濟、社會、文化發生急遽變遷,淪為相對邊緣弱勢的處境,十多年來的各種原住民運動促使政府重視原住民間題,終於設立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可算是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成果之一。 原住民的經濟社會變遷是自然不可逆的趨勢,不過基於原住民文化對台灣歷史文化構成的重要性,原住民文化的傳承是值得關注的課題,而原住民的姓名與其居住分佈地區的地名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指標。族名、人名與地名都具有識別、認同與歸屬的作用與意義,如泰雅 ( Atayal ) 、布農 ( Bunun ) 都是「人」的意思,達悟 ( Tao ,即雅美族 ) 是「海島上的人」,泰雅人稱呼立霧溪叫「 Yayung Paro 」,就是「大河」的意思。目前原住民可以申請恢復原姓氏,但據所知改回原姓氏的並不多,原民會應積極宣導、協助原住民的復名,將有助於族群文化的傳承。 戰後台灣的地名充滿政治色彩,尤其首都台北最為嚴重,山地鄉亦然,如大同、復興、和平、仁愛、信義、三民、延平、達仁等或是稱法治村 ( 仁愛鄉 ) 、民族、民權、民生村 ( 三民鄉 ) 等,這些地名只有戶籍和地籍的行政用途,對當地人或是外來旅客並無實質意義,這些原住民地區的鄉名、村名都應考慮更改為合乎各族各地地理人文歷史意涵的地名。 更改地命並非困難之事,嘉義縣的吳鳳鄉改成阿里山鄉,屏東縣的三地鄉改為三地門鄉,都是透過鄉民代表會議決後呈報即完成,現今電腦資訊科技普遍使用,作業上更為方便,而且山地鄉所涉及的戶籍、地籍資料也比較簡單易於處理,可從山地鄉村改名,進而推動全國的正名運動。現在的原住民委原會主委尤哈尼出身原運,可與內政部等相關新政府部門推動山地鄉正名,而今年 10 月 27 日是霧社抗日事件 70 週年,希望屆時會有若干可期待的發展。 透過地名使人建立與其生活空間的歷史、地理聯結,新政府若能推動國內山地鄉或其他地區部分地名的正名,將有助國人的土地、國族認同,強化台灣共同體的塑造,營造有特色的台灣文化性格,也有利於國家的未來發展。 ( 本文原載於 2000/6/30 自由時報第 15 頁 ) |
暗光鳥 於 2003/10/25 23:52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最近整理台中烏日鄉的地名,發現十六村至少有兩個舊名源自南島語。 這從漢字的 Ho-lo 發音與實際發音明顯不一致可看出。也就是說,移民 南島音地名歷經日本、中華民國統治,有些(如高雄)已看不出其南島色彩。 不過也不完全是外來政權的傑作。近年來,似乎有「脫鄉土」的地名改革運動, 所以,在烏日我們可以看到 「九張犁」 (Kau2-tiunn1-le5) 變成「九德村」, 等等。 我個人覺得有點可惜。 |
ILLwill 於 2003/10/26 12:51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那些修改名號的方向,都是以漢文化為出發概念下的改名,漢字是看起來不雅,但只要觀念轉過來了也不會覺得有何不雅 |
KUO JEN HAO 於 2003/10/27 19:09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正名再一章 最高行政首長請改稱 總理 最高行政機關請改稱 總理府 最高司法機關請改稱 最高法院 而其領導人請改稱 首席大法官 最高立法機關請改稱 國民議會 而其領導人請改稱 國會議長 政黨領導人請改稱 黨魁 不要再使用過去那些 只有共產國家才有的 奇怪名詞 |
Chhan-hoaN-lai 於 2003/10/27 20:10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台南縣學甲鎮有一跡e 地名叫做「歡雅」,應該是「番仔」e 另一e5 漢字翻譯,字面看 be 出,用華語唸 ma 聽 be出。「番仔」是歧視e 語詞應該修改 chiahtioh。 台南縣學甲鎮有一處的地名叫做「歡雅」,應該是「番仔」的另一個漢字翻譯,字面看不出,用華語唸也聽不出。「番仔」是歧視的語詞應該修改才對。 |
UFO 於 2003/10/27 22:32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以前豬哥亮和湛蓉有合演歌廳秀『嘉慶君遊台灣』。 主題曲是一連串的台灣舊地名,我從那一首歌學到很多~~~~~ 用唱的真的容易記憶! |
舒宣 於 2003/11/14 10:28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首先將有如教室佈置的標語地名清除: 【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復興】【大同】【三民】........ 這些地名雖然看起來整齊劃一,卻也是死氣沉沉,就像是公園禮的水泥樹,水泥動物。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4 10:37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一則相關報導.........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676555.shtml http://fe40.udn.com/yamnews/MEDIA/1676555-676333.jpg 台南縣左鎮鄉左鎮村摔死猴部落約卅戶居民,有八成的居民有摔傷的經驗,地方人士認為是地名惹的禍,希望改名為長興部落。 左鎮鄉左鎮村有左鎮本及摔死猴兩大部落,當地耆老說,因早年農作物收成時,山裡成群的猴子沿藤蔓而下,大肆破壞,居民為了保護作物,設陷阱將藤蔓鋸到半斷,猴群抓到快斷的藤蔓紛紛摔死,「摔死猴」因此得名。 但也有一說,是指當地的地勢險峻,有十八崎之稱,連猴子經過都會摔死。 摔死猴部落近幾年來沒聽有猴子摔死,倒是居民經常摔傷,退休的左鎮鄉公所民政課長楊量貴,因摔傷造成脊椎骨易位,如今得用護具固定。 他說,那只是小斜坡,走著走著沒想到就摔倒了,部落裡十之八九居民,不是因摔倒造成手腳骨折,就是為骨質疏鬆症所苦。 楊量貴等居民認為,都是地名惹的禍,希望能改名為長興部落,取意部落能長遠恆久,興旺發展,昨天向左鎮鄉公所陳情,希望明年起在部落入口立「長興部落」路標。 左鎮鄉長吳茂周說,摔死猴一詞沿用已久,行政區域圖、國軍行軍地圖都是用摔死猴的地名,為避免困擾,同時平撫居民的不安,將兩地名一起用,將來路標將寫著「長興部落(摔死猴)」。 |
Chhan-hoaN-lai 於 2003/11/14 19:20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摔死猴」 kiamchhai 是 Siraya族e 語詞e Holo語 漢字 音譯 ma botekkhak,因為 時間 久遠 bekitit 原來e 含意,煞尾 chiah 因為 漢字 字面e 意思 來 編 1-e摔死猴e 故事。 ChhinchhiuN 台南 新化e 豬母耳社(原稱)、知母義(雅稱) (今新化知義里) 根據 楊森富先生e 研究http://210.59.144.146:8080/cgi-bin/webpage?q=%A5%AD%AEH%B1%DA%2B%A6a%A6W&u;=http%3A%2F%2Fpmsh%2Etnc%2Eedu%2Etw%2F%7Eyoungers%2Fstudent%2F%A5%AD%AEH%A6a%A6W%2Ehtm&t;=tw&f;=openfind 是 竹林e 意思. MchaiiaN-e lang tioh kiosi chham 豬母 有關係 或是 有 iuhau 母親 e 典故。因為 每1-e 漢字 攏有 含意 所以 原住民e 地名語詞 nasi 使用 漢字 音譯 tioh chiaN容易 出現 含意 不雅 hechiahsi bokang-e 情形,ahnasi 意譯 tioh 閣會 失去 原來e 發音。總講 1-句 原住民 漢化e 結果 tiohsi 漸漸 失去 kati-e 文化記智。 因此 台灣 有必要 實施 雙文字 (漢字 kap 羅馬字) e 制度. 「摔死猴」也許 是 Siraya族的 語詞的 Holo語 漢字 音譯 ,因為 時間 久遠 忘記了 原來的 含意,結果 才 因為 漢字 字面的 意思 來 編 一個 摔死猴子的 故事。 譬如 台南 新化的 豬母耳社(原稱)、知母義(雅稱) (今新化知義里) 根據 楊森富先生的 研究 是 竹林的 意思. 不知道的 人 就以為 跟 豬母 有關係 或是 有 孝順 母親的 典故。因為 每一個 漢字 都有 含意 所以 原住民的 地名語詞 若是 使用 漢字 音譯 就很容易 出現 含意 不雅 或是 不符的 情形,若是 意譯 就 又會 失去 原來的 發音。總歸一句 原住民 漢化的 結果 就是 漸漸 失去 自己的 文化記憶。 因此 台灣 有必要 實施 雙文字 (漢字 和 羅馬字) 的 制度. |
Chhan-hoaN-lai 於 2003/11/14 20:04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Takke ho: Koh kong 1-e 人名e 例,kap 地名e 例 有siokang-e 感觸。 衛生署長 陳建仁 i-e 名 chinche-lang long-u,nasi 使用 華語 來唸 kap 「賤人」siokang,iahmkoh chinchio 聽著 lang kong 因為 anne 來改 名字。 Ah chiokche-lang soah tiaNtiaN 因為 駛車 kap 屎車 kang音 tioh來 改口 kong 開車。華語 khah高貴,母語 khah卑賤 chhinchhai tioh houlang 嫌棄,有1-ku 歌詞 etang 形容「paklang-e 性命 是 khong金 koh 包銀,lan-e 性命 bo值錢」。 大家 好: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5 11:58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678038.shtml 舊地名「摔死猴」 八成居民摔過跤 記者鄭光隆/左鎮報導 2003/11/14 台南縣左鎮鄉左鎮村有個「摔死猴」部落,八成的居民有過摔傷經驗,古早時居民為防猴害設陷阱摔猴,現在認為是地名惹禍摔人,希望改名為長興部落,不過公所認為茲事體大,可能路標改一改就好了。 但摔死猴部落近年來沒聽有猴子摔死,居民卻經常摔傷,居民認為是地名惹禍,希望能改名為「長興」部落,向左鎮鄉公所陳情,希望明年起改名,讓大家都改運。 左鎮鄉長吳茂周說,摔死猴一詞沿用已久,行政區域圖、國軍行軍地圖都是用摔死猴的地名,改名茲事體大,為避免困擾,但為平撫居民的不安,可以兩地名一起用,將來只改路標,寫著「長興部落(摔死猴)」,可以讓部落正名,相關戶政地政資料也不會有更改的大麻煩。 |
Chhan-hoaN-lai 於 2003/11/15 14:53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台南地區平埔族地名譯解 楊森富先生 黃煥升Keyin 錄自中華日報86/5/19 台南地區有許多地名意義令人難以理解,在左鎮拔馬文化季中 ,楊森富先生受邀為台南地區五十五個平埔族地名作譯解,他 解釋指出,臺灣意為濱海之地,而大目降(新化舊名)是山林之 地,至於玉井礁吧年社舊稱,原來是蕃薯寮。他強調,平埔族 就是台灣原住民,並非漢人和原住民的混血種族。 住永康市的楊森富研究平埔族文化長達卅年。它指出,平埔族 是住平地的原住民,自然最先接觸漢人文化而漢化。至於謂漢 人和原住民混血通婚形成的種族,這是錯誤之說。而平埔族地 名音譯為漢字,這些地名在平埔族稱呼有其意義。在台南地區 ,經他解讀的重要地名五十五個,其地名和譯解對照如下: 赤崁社/漁港(今台南市) 台灣/濱海之地(今鯤身、安平) 魁斗山/桶盤(今五妃廟及體育場等地) 麻豆社/中心部落 目加溜灣社/宰牛厝(今稱善化) 歐汪社/溪(今將軍鄉歐汪村和佳里鎮海澄里) 蕭隴社/契約之地(今稱佳里) 佳里興/加禮祖神 北頭洋/樹根、根據地之意 北頭角/北頭洋的移居地(今大內鄉曲溪村) 吉貝社/木棉社(今東山鄉東河村) 馬沙溝/魚港(今將軍鄉長沙村附近一帶) 直加弄社/乾草港(今安定鄉安定村) 篤加/乾草(今七股篤加村) 土庫/店舖(南縣有新營土庫里、仁德土庫村、白河崁頭里土庫 和鹽水水秀里土庫四地)。 貓兒干/竹林(今玉井鄉貓兒干) 芋 社/火燒寮、生產火炭之地(今左鎮九層林) 大目降/山林之地(今新化鎮) 奉口社/本族之地(今新化奉口里) 豬母耳社(原稱)、知母義(雅稱)/竹林(今新化知義里) 大坑尾/山豹社(新化大坑里) 礁坑仔社/山豹社(今分屬新化礁坑里和龍崎礁坑仔村) 山豹/山豹社(在左鎮澄山村) 卓猴社/雞社(今屬山上平陽村) 礁吧年/蕃藷(今玉井鄉) 大武瓏/月社,月世界(今屬玉井鄉) 芒仔芒社/頭社之頭(在玉井三和村) 宵里/契約之地(玉井豐里村) 斗六仔/腳腿,引申為雙溪匯合處(今玉井中正村) 腳腿/雙溪匯合處(如柳營鄉大農村、柳營篤農村和重溪村) 其里佤/溪岸(大內鄉二溪村) 交力林/加禮祖神之地(大內鄉頭社村) 馬斗欄/兩水源之間(在大內鄉鳴頭村) 六甲/閃電之地(南縣有五處,六甲鄉六甲村、仁德太子村六甲 店、仁德土庫村六甲仔、歸仁六甲村和永康市中正南路 六甲頂)。 三崁店/魚港、魚市(在永康市三民里) 三崁/魚港(在大內鄉頭社村) 三崁領/三崁社之地或魚港之地(在大內鄉內部村) 蔦松/小溪(今永康市蔦松里) 鹿陶洋/鹿寮(在楠西鄉鹿田村) 鹿陶/鹿寮(在玉井鄉竹圍村) 龜丹/溫泉(楠西鄉龜丹村) 平林/手彎,引申為溪流迴彎處(在南化西埔村) 咬狗/小溪(咬狗溪即許縣溪,咬狗村在關廟隕里村) 歸北、八甲/八(歸仁八甲村) 哆囉國社/雞社(在東山鄉) 茄拔社/木棉社(楠西鄉舊稱茄拔社為大茄拔,善化茄拔里稱 小茄拔) 史耶加/大哥大姐之地,引申為角頭地盤(在七股鄉山仔腳) 拔仔林/遍植蕃石榴之地(在官田鄉拔仔林) 那拔/遍植蕃石榴之地(新化鎮那拔里) 阿里關/阿里祖神之地(在南化鄉關山村) 新港/新開闢的魚港或部落(在新市鄉社內村) 打鹿洲/打鹿之地(在關廟鄉布袋村) 大竹林/竹林村(今永康大竹里) 籬仔尾/竹圍尾端(在新化太平里) |
gen 於 2003/11/16 22:28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整天喊獨立建國 只將介壽路改成凱達格蘭大道 竟然還要將中國大陸地名當作道路名稱繼續使用下去 【南京】東路、【重慶】南路都不必改嗎? 應該改用數字為街道名稱 如東一路、西二路、南三路等 否則整天住在中國地名境內,能獨立建國嗎?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3 21:38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卓蘭一名的由來 巴則海族原居住於大甲溪下游南北兩岸、后里台地、和台中盆地東北側沿山一帶;包括台中縣豐原、潭子、東勢地區。重要聚落包括岸裡社、烏牛欄社等四、五個社群。岸裡社因於清康熙38年(1699年)協助清政府平定吞霄社反亂,獲得官府的重用;巴則海族於是逐步擴張,建立臺灣平埔族中少有的勢力範圍。不過領域還是陸續受到漢人的擴墾入侵,導致被迫離開故土,輾轉遷徙到附近地區。以巴則海語發音的地名,可確定者為卓蘭,巴則海族稱此地為Tarian(Ta譯漢字為罩,rian為蘭),到了1920年則正式將罩蘭改為卓蘭。 |
台灣囝 於 2003/12/04 00:14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像嘉義縣的新港鄉以前是好像指北港 不知道是因為這個鄉太大為了好區分還是北港納入雲林縣 總之嘸迎來新港七逃 拜完媽袓廟 吃完阿肉羹 不要大樹卡 阿欽伯的粉圓 回去時順便買點丹摟 新哥阿妹 回去送朋友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17 20:53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高雄古稱打狗,打狗為位於現今旗後半島上。原為西拉雅族之分支馬卡道族(Makatau)打狗社(Tankoya)古址。打狗、打鼓為其譯音。 |
白賊七 於 2004/04/30 13:57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打狗印記---李筱峰 卅四年前,我曾經在高雄市住過九個月,當時正忙著準備考大學,我每天都騎著單車從鹽埕埔的住處到一家補習班去補習,途中必須經過市政府後面一帶的所謂風化區。令我感到尷尬而難受的,不是當時附近的愛河散發出的微微臭氣,而是風化區的阻街女郎常常會對路過的人攔街拉生意。一不小心,口袋的鋼筆很可能會被阻街女郎搶走,他們經常用這種行徑來強拉路人成為她們的客人。每次經過那裡,我總是忐忑不安。那一幕尷尬的場景,如今一晃已經過了卅四年了。 這次應邀參加高雄市政府舉辦的「友善城市之旅」,眼前的景致煥然一新,卅幾年前的尷尬場景,已經被擁有音樂館、歷史博物館的文化氣息所取代了。當年我為了躲避臭水味而必須掩鼻匆匆走離的愛河邊,如今卻以陣陣的咖啡香,吸引我陶醉一個夜晚的燈光水影。 卅幾年前正忙著考大學的憤怒青年,如今已成為在大學裡面講授台灣歷史的教授。對於高雄的認識,也從當年的懵懂無知,而今自有幾分史觀了。在愛河邊,我飲啜著咖啡和點心,愛河中搖曳的燈光水影,引我走入台灣史的沉思中…。 在高雄,我看到台灣歷史的縮影。僅從她的地名,幾乎可以串出一部台灣史: 台灣在歷史上有許多舊稱,其中有所謂「高砂國」之稱,係源自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對台灣的稱呼。十五、六世紀以前,就有許多外地人來到台灣,或捕魚,或採集貨品經商,他們登陸的地點,往往成為台灣全島的代稱,像雞籠(今基隆)、笨港(北港)、大員(安平)等。日本人常從打狗(或稱「打鼓」)登陸,此地原係平埔族Takao社的所在地(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稱「打狗仔港」),附近的山則稱為打狗山(今柴山),日人以「打狗山」之音,轉成「高砂」,蓋「高砂」一語,日語讀成TAKASAGO,與「打狗山」音接近。高砂國乃因此得名。從打狗一名,可以感受到台灣早期與日本的關係,更可以感受到平埔族在台灣史上的重要。 在荷蘭人尚未來台之前,台灣與海盜發生密切關係,許多倭寇與華寇經常出入台灣。著名的華寇林道乾曾經來到打狗山,據說他曾在打狗山藏有白銀,所以今天柴山又曾經被稱為「埋金山」。荷蘭人來台灣後,稱此地為Tancoia。 鄭成功為了「暫寄軍旅,養晦待時」,在一六六二年趕走荷蘭人攻佔台灣。他的部隊分派在今台南、高雄各地從事屯田開墾。今天台南、高雄縣市有許多帶有「營」「鎮」「勁」「協」「衝」等字的地名,都是當年鄭氏部隊的名稱沿用而成的。今天高雄市的左營、前鎮、後勁(後勁鎮的部隊)、右昌(原右衝部隊,因「昌」與「衝」在閩南音同音,而改稱)等地名,原來是鄭氏的部隊。 鄭氏到清代期間,移民入台漸多,各種生業興起,曬鹽的田地,成為「鹽埕埔」;補製苓子(魚網)的工作坊,稱為「苓仔寮」,後來依諧音轉稱「苓雅寮」,成為今天的「苓雅區」。 日本領台後,於一九二○年大改地名,原來的打狗,也依諧音改成「高雄」(日語讀成TA-KA-O,與打狗近音);最有趣的是,日本人在南鼓山海濱進行填海造陸,發展出一個新市街,並鋪設鐵路到此,這條鐵路稱為濱線鐵路,「濱線」一詞,日語讀成Hama-sen,台人以諧音轉音,成為今天的「哈瑪星」。 中國國民黨來台後,高雄的地名也有新樣,例如前鎮河上出現「翠亨橋」,高雄市街出現「班超街」「長江街」「武昌街」「黃埔街」「哈爾濱街」等等。 從高雄市的地名,我們看到台灣歷史的遞嬗與變貌。 再者,高雄也可說是台灣近代海洋文化的標竿: 一八六○年以後,清國應列強要求,先在安平、淡水開港通商,閉關自守的清國,視開港如割肉,不願多開港口,法國人於是彈性解釋,說港口分成「正口」和「子口」,合起來只有一港。淡水為正口,雞籠(基隆)為其子口;安平為正口,打狗(今高雄)為其子口,合起來只開兩口,其實開了四港。沒想到做為子口的打狗,從此躍升,洋行船隻麇集,英國在此設領事館,成為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洋樓。高雄到了日治時代,大規模進行築港工程,使得高雄成為全台第一大港。 台灣開港之後,西教西醫西學隨之傳入,高雄可說是一個窗口。英國牧師甘為霖、馬雅各、李庥,加拿大牧師馬偕等人,都從高雄旗後登陸。馬雅各醫師等人在旗後山腰蓋的醫院,是台灣第一所醫學校。西醫與新式學校教育是台灣近代化的一環,高雄可說是一個起點。 更重要的是,高雄可說是個民主的聖地: 日治時代的一九二七年,「台灣鐵工所」的勞工自組工會,遭日本資方將其會長解雇,引起罷工,蔓延全島三十多個單位加入,開台灣勞工運動的先聲。其後,由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主導的著名罷工運動──「淺野水泥廠」的罷工,也驚動全島。說高雄是台灣勞工運動的發祥地,實不為過。 戰後的高雄,更是民主運動風雲際會之處。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時,這裡有青年學生的奮勇抗爭,有仕紳精英們的據理力爭,三月六日的高雄屠殺,更是台灣史上無法磨滅的印記。 五○、六○年代的高雄,曾經有過郭國基、楊金虎等前輩,結合雷震等「外省籍」知識份子,為台灣的民主運動鋪路,雖然失敗,卻為七○年代的黨外民主運動打下基礎。進入八○年代前夕,爆發美麗島事件,又稱高雄事件,黨外民運精英幾乎被捕一空,卻引來一批年輕的辯護律師,投入民主運動。那場軍法大審無異為台灣民眾提供了一次政治教育,讓許多人從國民黨的黨化教育中覺醒,使得黨外運動像浴火的鳳凰,更加燦爛。回顧當年的階下囚呂秀蓮、姚嘉文、林義雄…,以及當年的辯護律師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尤清…,都成為今天台灣政壇上的主流人物,我們就不難了解美麗島事件的歷史意義,而高雄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重要,也就更不能小覷了。 本月上旬,高雄市政府邀請文化界多人舉辦「友善城市之旅」的參觀及座談會。我以歷史學者身分應邀參加並發表談話,我提出以上的「城市記憶」,並期待高雄市政府除了美麗的硬體建設之外,應該讓每位學生、市民,了解自己城市的歷史,以及她與台灣的關係。如果每個鄉鎮、都市都發揮這樣的歷史教育,我們也就不必在乎政客們搬弄「愛台灣」與否的無聊議題了! |
greatsp 於 2004/04/30 16:02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我的故鄉-苗栗縣苑裡鎮最可憐了 忠勇,孝順,仁愛,信義,和平,中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中正,中山,中華,民有,民治,民享 幾乎就是苑裡的全部街名, 前幾年還有人提議把為公路改為芝苑路,以表彰國寶音樂家郭芝苑,(他是苑裡人)現在又沒下文了 唉 |
白賊七 於 2004/05/13 15:26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土公a洗手——台灣(埋完 土公a:專替人揀骨造墳者) 公有土地——官田 搏歹筊——下營(會贏—因為詐賭) 歹看面e——民雄(面a hiong hiong –臉相兇惡) 囡a放尿——小港(水流量小叫細khong) 百百款——萬金(原意多款此百百稱萬款指金) 老人叫囡a叔公——崙背(舊俗論輩不論歲,只講輩分不管年齡大小) 古井死鮕呆——臭水(彰化秀水舊稱) 猛日曝菜脯——快官(位彰化,烈日:日頭成me(猛),此時曬物快乾) 放屎躡腳尾(踮腳尖)——大墩(大號何須踮腳尖?此表非比尋常大蹲特蹲) 六月天kah(蓋)棉被——大甲 菜藍a te 沙——沙鹿(菜藍有縫故裝沙,沙落) 半暝死翁(丈夫) ——梧棲(誤妻) 一隻豬,食十二桶phun(溲水)——大肚 老歲a kha saou(咳嗽) ——霧峰(年長者無牙咳嗽時連氣咳出故言) 一間貨,賣了了——通宵(通銷) 阿嬤欲嫁翁——公館(公管) 翁死擱招翁——後lang(苗栗後龍舊稱) 阿兄無頭路——鶯歌(哥哥閒閒無事叫閒哥) 九塊碗十e人——雞籠(ke lang加人) 阿嬤哺菜脯——大武崙(位基隆) *阿嬤無牙要食菜脯必得與蘿蔔乾大戰一場叫大舞韌大舞中文意大攪,韌指食物很有韌性嚼勁 寒(khuann)天起火爐——暖暖(暖和通常講”燒”,luan luan反而是揉一揉之意) 三頓食無飽——五堵(餓肚) 一碗飯te(盛)半點鐘——澳底(oh te難盛) 囡a人穿大人衫——崁跤(山崖下-各地多有此名) *大人衫服大過小孩身軀將腳指都遮蓋住叫kham kha 囡a人戴大人帽——崁頂(山崖之上) 千金小姐beh(要)出嫁——大庄(大肆妝扮) 肚臍抹粉——中庄 m對→→請改,看沒有→→準sua |
sandy 於 2004/05/13 19:58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能不能可以和橋頭或牛等等的。 |
大家好 於 2004/05/13 20:14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小弟也有這些想法 這些街名跟地名...等等, 小弟是越看心裡越是不舒服 什麼中山北路,重慶南路,南京西路,忠孝東路,莒光路,廈門街,中華路 中正路......看了就討厭,每個縣市都有相似的街路名 還有大部分的縣市名稱,以後都要改,要改就要改個徹底 不過國號優先,小細節的再來慢慢改,因為小細節會比較繁瑣,名字要慢慢想 |
太魯閣族 於 2004/05/28 22:49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王曉波編製的「二二八真相」,可恥的御用文章!中國人如此扭曲台灣歷史,實在可惡又可恨! 國軍指的中國軍隊,中國軍隊奉盟軍統帥之命協助接收台灣,卻未經台灣人同意強佔為己有, 二二八事件,被屠殺的不是知識份子就是腳踏實地擁有產業的台灣平民, 自1952年中國的蔣介石政權為了鞏固對台灣的統治權, 到了60,70年代,台灣正值經濟成長, 身為台灣人,身為台灣原住民,我相信台灣民族的覺醒將是無可阻擋的潮流, ====================================================================================== <轉貼>如果台灣總統是我們原住民 如果台灣總統是原住民,而總統用原住民語言向全台灣人民演說, 而不是鴨霸的要求人家非得說你聽得懂的語言,例如:政治國語(未來也有可能是英語)! 如果你是原住民,不論是哪一種族,你都應該認同這樣一個觀念, 若你是一個有見地有理想的優秀原住民,相信你很了解以上這兩種情形都不足取; 希望台灣人的你是認同族群相互尊重學習的理念! |
太魯閣族 於 2004/05/28 23:11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身為受過中國化教育的原住民知識份子, 我非常慚愧地要告訴大家,我的母語是政治母語:北京語 , 這也是現在大多數的新生代中堅份子的台灣人所遇到的困境, 不過我現在非常努力的學習自己祖先的語言, |
Happy 於 2004/08/19 13:12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你们好,我是大陆的,不知道你们看得懂简体中文吗? 我很想念台湾同胞,真搞不懂为什么要把一家人这样分开!! PS,楼上的,我们同名唉!!!握手!!我也叫蔡亚彤 |
Happy 於 2004/08/19 13:27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哎呀,我是楼上的Happy,我是女的,忘记选了!! 台湾大陆一家亲!!! |
文e 於 2004/08/19 19:13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歡迎中國來的網友,但因本版規定以繁體字貼文,還請尊重版規. 再有以簡體字貼文的,仍會刪文. |
文e 於 2004/08/19 19:15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另註:貼文時應注意是否切題.稍後刪除29-32欄,因與本欄主題無關. |
KUO JEN HAO 於 2004/09/01 11:56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台灣正名台聯力推港都街道改名,高市道路去中國化盼將「中正」、「中華」等路改為符合本土名稱。 (記者張啟芳∮高雄報導)台灣團結聯盟高雄市議會黨團推動「台灣正名從高雄出發」,從高雄市「街道正名」著手,對高雄市諸多不符實際的中國街道名稱進行改名,第一階段希望將「中正」、「中華」、「中山」等路改為實際符合台灣本土的道路名稱。 台聯高雄市議會黨團幹事長趙天麟表示,台聯推動台灣本土化不遺餘力,高雄市議會在第三次定期大會已通過市府所提出的「高雄市道路命名及門牌編釘自治條例」修正案,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於修正該條例第2條有關道路命名規定。 趙天麟說,原條文對於道路命名原則包括發揚中華民族精神;宣傳三民主義;紀念國家元首、元勳及偉大人物或以省分、大都市、名山、大川為原則,修正後則改為可彰顯當地人文特色;延續該地區道路現有序列;適合當地地理或習慣,且具有意義為原則,但至今不見市府有更改中國街道名稱的動作。 趙天麟指出,高雄市有「中國」名稱的街道相當多,例如,三民區有「哈爾濱」、「吉林」、「合江」、「北平」街等,鼓山區有「新疆」街等,新興、前金區有「廈門」街等,這些道路名稱已不符台灣現況。 趙天麟表示,道路命名修正案於法有據,台聯黨團正著手調查全高雄市到底有「中國」名稱的道路,將在9月份的議會定期大會向市府提出質詢,第一階段希望將「中正」、「中華」、「中山」等路改為真正實際符合台灣本土的道路名稱,在最短時間內將全高雄市有關中國的街道名稱正名。趙天麟說,高雄市中山路有一段稱為「美麗島大道」,市府何不乾脆將中山路全程改為「美麗島大道」,建議高市府道路正名從此開始。 台灣南社執行長鄭正煜表示,由於高雄地區諸多道路的命名,並不符合本地特性,民眾經常發生找錯路的窘況,因此十多年前,他曾向市府提出道路命名的建議,希望市府能夠以舊地名作為規畫各區域道路的原則,但並未被當時市長吳敦義完全採用,後來美術館、大坪頂特區規畫完成,市府才採用其建議,故有美術館東、西、南、北、1、2、3、4路的出現。 鄭正煜說,以舊地名來命名各區域道路,不但最符合現狀、也易於讓民眾辨識道路。他認為,高雄市有「哈碼星」、「凹仔底」、「覆鼎金」等耳熟能詳的舊地名,如果將區域週邊道路,命名為哈碼星東、西、南、北路;凹仔底東、西、南、北路;覆鼎金東、西、南、北路,是相當恰當的作法。 至於貫通港都或橫向的主要大馬路,鄭正煜主張採用高雄名人或具紀念性名稱來命名。 民政局表示,高雄市共有110條以中國地名命名的道路,其中三民區最多,舉凡「哈爾濱」、「吉林」、「合江」、「北平」等路名,不勝枚舉,也不合時宜,但因為早已命名數十年,市府只能以民意為依歸,由設籍當地的居民連署過半數同意,才能著手進行道路改名。民政局說,市府於多年前朝向在地化的人文特色為道路命名準則,並成立道路命名小組,只要民意連署過半,市府將邀集專家、學者討論,並與當地里長召開道路改名協調會,經考慮周詳後,改為符合實際民情的道路用名。 宜蘭縣各省道原本路名混亂,在一鄉鎮市內同一省道就有多種名稱,甚至出現同地點道路兩旁路名不一的情況,縣府因此從去年起分三階段進行路名重訂工作,省道所經的每一鄉鎮市以一名稱為原則,首階段已完成台9、台2及台7等三條省道,經委員會討論後多順利定案,惟宜蘭市及三星鄉出現爭議。 對於出現爭議甚至抗議的宜蘭市及三星鄉,縣府為尋求多數民意,舉行居民投票,結果宜蘭市否決渭水路,採中山路,三星鄉否決阿里史路,採三星路。 .....2004-09-01【台灣日報】 |
打貓 於 2004/09/05 23:24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打貓 這一兩天滿熱閙的 歡迎大家來玩 |
KUO JEN HAO 於 2004/09/20 20:26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正名就從生活出發◎黃適卓。 「空間的命名,是所有者的基本權利,我們的土地,只有我們自己才可以命名,這種權利,不可剝奪,也不容放棄!」民族主義大師史密斯(A.D.Smith)提出五種客觀屬性:「原鄉、共同神話與歷史記憶、共同的大眾文化、共同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及共同的經濟與(社會)流動所組成」,作為民族認同(NationalIdendity)的論述基礎。而安德森(B.Anderson)則指出:「認同只是標籤,其實質來自歷史及我們為定位而形成的論述鬥爭」。 無論是現代主義的思考邏輯,亦或是從後殖民的角度來詮釋認同,外來殖民者要解構住民的認同,重新形塑一套殖民敘事,最重要的手段都是壓抑從屬階級的歷史記憶,讓從屬階級發生結構性失憶,進而喪失言說的能力。 而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正是利用上述之方式,在生活周遭的每一個層面進行「規訓」,製造中華民國虛構的歷史敘事,誤導台灣住民的認同。舉例來說,從1949年到1987年戒嚴時期,台灣三家主要報紙有關二二八的新聞報導,全部只有12則,二二八家屬在戒嚴時期的無言,襯托出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歷史的失憶。 此外,各縣市的道路名稱,也處處充斥著「中國座標」,以台北市著名的龍山寺前廣州街為例,龍山寺從清帝國統治時期就是艋舺地區民眾的人文、信仰中心,而寺前的街道則從龍山寺建寺以來就以「龍山寺街」為名,是典型的以宗教建築命名的街道。200多年來,台灣經過清帝國與日本殖民統治,當時的統治者多能尊重本地的人文信仰,在日本總督府進行「市街改正」期間,也僅以「町」的日式街名單位取代「街」而維持龍山寺前街道原稱,唯獨號稱「光復台灣」的國民黨,卻以極其傲慢的在「台北市道路名牌暨門牌編釘辦法」第四條規定,台北市路街的定名,必須以其與中國版圖相當的位置,以中國各省省分、都市、名山大川的名稱定名。 強將原本富涵人文意味的街道名稱,改成不倫不類的「廣州街」,並將艋舺地區的街道以中國西南各省市、名山大川為名的錯亂現狀。台灣的認同,便在國民黨政權精密的拆解、重組的過程中,壓抑到記憶的最底層。 幸而自李登輝總統開始,便透過各種本土化的漸進手段,破除國民黨虛構的歷史敘事,喚醒台灣住民壓抑的深層記憶,形塑台灣認同。終致政黨輪替,台灣主體性大幅提昇的重要成果。筆者以為未來如何將認同台灣的比例提昇至75%,除了持續在國際社會中,將台灣從簡稱變為全稱外,若要徹底的對抗殖民霸權,讓台灣住民自覺,可以透過兩種主要文化資源,那就是從屬階級深層中,殘餘的(residual)記憶與浮出的(emergent)文化,從生活周遭的各個層面,檢視覆蓋於其上、虛幻的屬於中國的原鄉敘事。 台聯推動台灣正名,是台灣深化民主邁向正常國家的重要步驟,而在都市生活中推動「街道正名」則是展現市民主權,讓台北市民的情感記憶與土地歷史脈動緊密相繫,進而產生認同與關愛的重要關鍵。台北市的發展從艋舺開始,筆者於龍山寺前的街道正名活動,也是宣示「正名從生活出發」的開始,希望有更多熱愛鄉土的朋友,一起推動生活空間的「反殖名」正名運動。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2004-09-20【台灣日報】 |
KUO JEN HAO 於 2004/10/02 10:35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台聯議員促高市109條街道正名。 (記者張啟芳∮高雄報導)台聯高雄市議會黨團選在10月1日中國國慶日,發起台灣正名運動,要把高雄市109條中國化命名的街道名送還給中國,5名議員把高雄市內有關中國化街道門牌重新釘回老母雞中國地圖上及折毀中國化命名的街道牌名,台聯強調,希望高市府儘快將街道正名,還原台灣面貌。 台聯議會黨團包括陳英燦、趙天麟、葉津鈴、藍健菖及郭建盟昨在高雄市議會發起高雄市街道正名行動,並舉辦「街道正名,一點都不擾民」座談會,以實際行動進行高雄市街道正名運動。 5台聯議員分別持榔頭將選區內的中國化門牌釘回中國的老母雞地圖上,並由居住在三民區察哈爾街上的居民劉明松及林天養擔任街道正名連署的發起人,將率先自察哈爾街發起正名連署。 在「街道正名,一點都不擾民」座談會上,南社社長曾貴海說,過去用政治命名是為展現及建構執政者的權力,中國化命名的街道應跟著民主的進程隨風而逝,未來的街名不再因執政者的更迭而更改。 綠色協會代表魯台營建議,高雄市可以用具高雄特色的樹種進行命名,建立一個活潑的生態城市。 中山大學教授郭峰淵則說,中國化命名的街道是國民黨在台灣土地上劃下傷口,並撒下鹽巴、貼上標籤,也使台灣的年輕人失去對台灣土地的感覺,期盼年輕人投入對灣正名行動,給年輕人一個為土地創造的行動力量。 市府民政局科長陳淑芳說,街道更名只要住戶過半數同意,完成法定程序後,戶政單位會主動到地方協助住戶進行街道更名的註記。 文化局科長謝貴文則指出,高雄市有許多是符合地理、產業、文化、歷史特性的地名與街道名稱,如左營的菜公路就是紀念一位賣菜的老伯而命名,菜公路對當地居民就有無限的貼切感,未來高雄市街道的命名也以此思維來進行。 .....2004-10-02【台灣日報】 |
Sphinx 於 2004/10/09 00:22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台灣囝~~我也是新港人~~嗨你好 關於嘉義新港的說法 |
甘薯 於 2004/11/03 22:41 | |
Re:關於台灣的地名 | |
後壁鄉有一墨林村很復古 聽說電視第一世家和愛都去那取景 有人去過嗎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