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SANJYSAN  於 2004/11/12 10:30
[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http://forum.dragon-sky.net/forum/viewtopic.php?t=34995

與空軍上校談空戰
天龍
2004年11月8日

王上校是我在部隊的好友,同在一個部隊多年,我離開時他還是3團的中隊長,飛殲-6,技術一流好,是師裡的技術尖子,前不久碰巧遇見,真是親熱得很,飯飽酒足後,自然要關心他目前的情況。我問道:老兄這幾年還在飛嗎?

上校:是呀,飛不了多久了,如果在停飛前能飛上殲-8II,我這輩子的飛行生涯就算沒白過。

我:這麼悲觀呀?這些年空軍進了不少好東西,你老兄難道沒輪上,是不是還在飛殲-6?

上校:這輩子怕是輪不上了,我現在改飛殲-7E,是2團的團長,我們團全是殲-7E。

我:可以呀,都當團長了,1團、3團現在怎麼樣?

上校:1團現在改裝殲-8II了,3團撤了。

我:能飛上殲-7就不錯了,想想看,你們那一批,還有多少人在飛,他們多數可能連殲-7都未飛上吧?

上校:不錯,我這一批畢業的,50多人,現在還在飛的,連我不過3人,我能飛上殲-7E,真是比他們幸運多了。

我:怎麼樣,你那座機性能如何,還滿意嗎?

上校:不錯,相當不錯,就機動性能而言,比殲-7II要強多了,比殲-6也要好,而且好駕馭得多了,真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飛機,與早期的F-16A的相比,盤旋性能基本相當,個別高度和速度略差一點,但比後期F-16的盤旋性能還要好些。只可惜晚出生30年,生不逢時呀。

我:怎麼講?

上校:20-30年前,超視距空戰還不成熟,空戰基本還是近距格鬥的天下,現在不同了,近距格鬥基本上過時了。

我:不會吧。早年陸軍有一句話:「解決問題還得靠我們步兵!」,套用一下,超視距作戰固然重要,但最後解決問題還得靠近距格鬥。你同意嗎?

上校:按國際標準:5公里以內是近距空戰,5-50公里是中距空戰,50公里以上是遠距空戰。從70年代美國開始使用麻雀導彈以來,中遠程空戰和近距空戰所擊落飛機的比例就一直在變化,從最早的2:8、3:7、4:6。到最近幾次戰爭的10:0。這說明空中作戰樣式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近距空戰已從空戰的主體,變成輔助性質。在美國已有人主張放棄空中格鬥訓練。

我:近幾年的作戰說明不了問題,強弱懸殊太大,空中作戰並沒有成為戰爭的主體而有一個完整的過程,所表現出的情況,也不能真實反應未來空戰的特點。

上校:你的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今後發展的趨勢肯定是這樣的,據國外最新研究和我們對抗訓練的實際情況來看,發現今後空戰確實會沿著這種趨勢發現。你知道的,空戰要殺傷對手,必須依次完成三個目標:即發現--交戰--殺傷目標這三個環節。國外最新研究結果是:目前發現概率為0.8,交戰概率0.5,殺傷概率0.5,每架次的殺傷概率為0.2。超視距能力強的一方,交戰概率會提升至1.0,而無超視距一方,交戰概率可能下降到0.2以下(我們的試驗結果更差),這是很殘酷的現實,不然,我也不會說想在停飛前能飛上殲-8II。

我:會有這種事,能給我說說嗎?

上校:說起這事我就氣!前幾年我們改革訓練方式,增加了不同機種的對抗訓練。

我:這是好事呀,可以提高你們和應對能力。

上校:剛開始是戰術訓練,按單機空戰、雙機空機訓練。我們和殲-8II編隊進入空域後基本按三種狀況:均勢、優勢、劣勢進入格鬥訓練,然後交換。這是標準的近距格鬥訓練,殲-8II基本不是我們對手,不管是均勢和劣勢情況,殲-7E都能很快把握主動。就是讓殲-8II先佔位,拉幾圈後殲-7E基本上都可以擺脫;如果殲-8II讓殲-7E咬上,基本是跑不了。勝負比一直保持在1:8以上,那一陣子,團裡的對抗訓練表中天天插紅旗,我的心情真是好極了。

我:這對你也沒什麼提高呀,柿子撿軟的捏,這誰不會呀?

上校:他們可不是「軟柿子」,個個都是一頂一的高手,當年換裝時,都是從全師挑選最好的。

我:這麼說你不是最好的啦?

上校:話不能這麼說,1團只有一個位置,讓李喚那小子搶先了,我只好在2團屈就了,不過本團長能力強,硬是把二流飛行員訓練成空戰尖子,讓1團那些王牌們天天抬不起頭了。

我:這恐怕不全是你的功勞吧?殲-8II的水平機動性能本來就不如殲-7E,吃虧也就再所難免了。

上校:有一定關係,殲-7E在中空標準盤旋角速度約比殲-8II快3-4度/秒,專家的研究表明,盤旋角速度從相等提升到比對方高2-3度/秒時,敵我損失比可由1:1提升到8:1,再進一步提升盤旋度速度,作用基本不大了。當然也不能完全說是飛機性能的差別,如果讓我去1團當團長,情況一定會變過來。

我:你是不是有點太自信了。

上校:不自信那有信心,沒信心那來決心,沒決心那有勇氣,沒勇氣什麼事都辦不成,飛行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信心,這不對嗎?

我:行了,還是說點具體的吧,後來那,什麼事讓你改變得想飛殲-8II了?

上校:戰術訓練完成後,轉入戰術演練。師裡提出要符合實戰需要,將我們兩個團分駐兩個機場,進行實兵對抗演習,這下可苦了我們。

我:怎麼講?

上校:1團的駐地附近80多公里有個03號雷達站,是高山雷達站(山高3000米),能控制我方機場整個空域範圍,加上人家飛機上的雷達先進,70-80公里就能發現我們的飛機,30-40公里就能發射導彈,我們還未發現對手就被人家「卡嚓」,你說氣不氣人。

我:你不是也有地面引導嗎?

上校:有地面引導等於沒有,殲-7E總是還沒靠近就被人家「卡嚓」,你說這仗怎麼打?

我:不對呀,根據統計分析,遠程攻擊後,殘餘的雙方將進入近距交戰,難道,近戰你還會被「卡嚓」?

上校:那只是書獃子們的數學統計,誰規定發射完中遠程導彈後就一定得發生近距空戰,那也得交戰雙方都願意才行。說起來就是氣,我也想和1團來個近距格鬥,那幫傢伙都是屬兔子,打了就跑,我們壓根連面都見不了,這公平嗎?絕對是不公平的。最可氣的是他們整天神氣十足,見了2團的人就說:「我知道,你們『拳腳功夫好』,你來呀,你來打我呀?」,這不是有意氣我嗎?

我:也挺難為你的,根據統計數字,無超視距作戰能力的一方,戰損率通常會高達13:1,這也不是你的錯,不過,可以在戰術上想點辦法嗎?

上校:想過,比如在高空擺1-2架飛機當誘鉺,主力隱藏在低空,一旦1團上當,攻擊誘鉺時,我就衝上去。但也有困難,這種戰術,要求我機前出誘鉺前方40-50公里,才有可能截住他們,當他們進行中程攻擊時,我們突然躍升攻擊。但人家也不傻,每次我們一躍升,就被他們的03號遠程雷達發現,接著,他們就跑了,這還算好了;搞不好,他們藏個二梯隊,我們一躍升,正好撞在他二梯隊槍口上,唉……

我:看來還真是難為你了,不過這可不像你的性格,你這個人總是不服輸的。

上校:是呀,天天插蘭旗,真讓人難堪。我氣不過,找師長,要求修定規則。

我:怎麼修改呀?

上校:我要求必須規定作戰的戰略目標,比如空襲任務,不能讓他們那麼隨便,打了就跑,這根本就是投機嗎。只要有這一條,他們就一定得攻擊我方機場,那我的機會就多了。

我:師長同意嗎?

上校:不同意。師長說,這不是聯合軍演,而是單軍種、機種的實兵戰術演習。科目就是奪取制空權,至於如何奪取制空權,由對抗雙方自行決定,師裡不能硬行規定用何種方式。

我:師長說的對呀,你不會主動去攻擊他的機場?為保護機場,他就不得不與你近距空戰了。

上校:話雖不錯,但也有難處,殲-7E掛彈後航程短、機動性差,更容易被攻擊,而且他們也很刁,先是進行中距攻擊,打掉我一部分飛機;靠近後又虛晃一槍,誘使殲-7E投掉炸彈,之後他們掉頭就跑,你想打又打不上,想炸機場,又沒彈了,乾著急。少數幾個次好不容易靠近了,人家不跟你拉盤旋,改變戰術了,一看殲-7E追尾,就做滾轉劃大圈,然後急躍升脫離,跑遠了,再回頭「卡嚓」你,幾個回合下來,我就無兵可調了……。

我:難道你的手下都不會作滾轉劃大圈和急躍升?

上校:跟不上,這方面不是殲-7E的強項,沒辦法。

我:看來殲-8II也挺不好對付的。

上校:是的,這讓我們認識到有中距攻擊能力的飛機都不好對付。人家用的是「長槍」,咱們用的是「短槍」,遠了打不著,想靠近又靠不上,這不干挨打嗎?

我:難道殲-7E就不能打仗了嗎?

上校:我也有同樣的困惑。我對師長說,這「短槍」對「長槍」,沒法打仗,靠不上去呀。師長說,不能因為槍短就不打仗了吧,看過《平原游擊隊》嗎?人家不都是短槍,不是照樣打勝仗。

我:對呀,長有長的優勢,短有短的好處,近身作戰,長就不如短了。

上校:你說的有道理。我也理解師長的話,他是想說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要研究適應「短槍」的戰術戰法。其實就是游擊隊的作戰方法,突然靠近,出其不意地攻擊對手。但讓我們這堂堂正規軍的飛行員,學習游擊隊的戰法,把殲-7E當成「游擊隊」來使用,真讓人有點難受。

我:呀……(無言,我真是很同情這位兄弟的處境,可又找不出適應的話安慰他)

上校:這都得怪林虎缺乏遠見。當年他當空軍副司令時決定搞殲-7E,參加過朝鮮戰爭的他非常重視提高殲-7II的機動性能,但卻忽視提升殲-7II的遠戰能力。如果當時殲-7II能改成今天的殲-7MF,今天恐怕台海就不是這種局面了。

我:為什麼?

上校:要知道,我們現在有遠戰能力的飛機,加上殲-8II也才與台灣打個平手,如果當年殲-7II不是改成殲-7E而是改成殲-7MF,我們有遠戰能力的飛機數量至少數倍與台灣,台灣還笑得起來嗎?

我:這也是,當時空軍只看到F-16機動性能好,只看到我軍與F-16在機動性能方面的差距,卻完全忽視或者說不夠重視遠戰能力的提升,真是一大失誤呀。

上校:是嚴重的失誤,好在還有個殲-8II,不然就更慘了。

我:後來怎麼辦?

上校:經我據理力爭,師裡總算同意調4架殲-8II歸我指揮,不要小看這4架殲-8II,那可是我的寶貝。

我:打贏了嗎?

上校:至少輸得沒有那麼難看,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掌握了殲-8II與殲-7E協同作戰的方法,今後對付台灣更有把握了。

我:能不能說得具體點?

上校:這是秘密,不能詳細說。簡單或形象講:就是我軍當年的主力部隊或野戰兵團是殲-8II部隊;殲-7E部隊就是當年的民兵、游擊隊。我們的分工合作方式與傳統的戰爭方式基本相同。敵人來了,主力部隊先打一波,然後「南征北戰,戰略轉移」;之後是民兵、游擊隊開始登場,與來犯之敵周旋。比如:殲-8II通常部署在中高空,殲-7E部署在中低空隱蔽待命,當然電子干擾是必不可少的。敵機來犯,首先由殲-8II在中高空進行第一波打擊,之後殲-8II就要進行「戰略轉移」,等敵人進入我設伏陣地,就輪到殲-7E登場表演了,我們打完後,等敵機返航時,殲-8II再來個遠程攻擊。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吧。

我:有效果嗎?

上校:效果好極了!用這個方法,我親自帶隊,指揮4架殲-8II、8架殲-7E對抗1團的8架殲-8II,效果很理想,總算是給我爭回了一些面子。(待續)


NO:521_1
JACK987  於 2004/11/15 00:40
Re:[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http://mbox.hchs.hc.edu.tw/%7Emilitary/air/j8-2.htm
以上為軍武狂人夢對J-8的介紹
看了之後
覺得這個上校說的J-8IIM
而不是J-8II
不然就是這篇文章有一定的古老程度了...

NO:521_2
VOR  於 2004/11/15 16:45
Re:[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軍武狂人夢是個不錯的站,不過有些比較早貼出的文章已經過時了。

武器改良不會一直原地踏步。在解放軍注重新戰機的情況下,殲八儘管不會再獲得
許多資源,它做為短期內最合適的實驗載台及新戰機完全成軍前填補戰力的機型,
還是不斷有些改進。

新的 J-8F / H 具備發射視距外飛彈能力,引擎跟航電也有相當的提昇。


NO:521_3
VOR  於 2004/11/15 16:57
Re:[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不知道上面文章的真假,不過還蠻有趣的。

>科目就是奪取制空權,至於如何奪取制空權,
>由對抗雙方自行決定,師裡不能硬行規定用何種方式。

這我就不明白了,師難道沒有制定 ROE 的權力﹖
還是解放軍就擺明了沒什麼規則,去打就好﹖

>如果當年殲-7II不是改成殲-7E而是改成殲-7MF

當年恐怕沒有合適的飛彈可以大量搭配吧﹖
與其學印度人飛提昇型的 MiG-21 ,
還不如專心搞新機。

以時間換取技術提昇很正常。


NO:521_4
小警察  於 2004/11/18 00:04
Re:[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對台灣有限的空域J7或J8就真如那位上校所言有絕對把握嗎

NO:521_5
SANJYSAN  於 2004/11/18 00:11
Re:[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他們的重點是,用J8來管制J7.....

像是老毛子用MiG-31管制其他戰機,以及伊朗用F-14管制幽靈機、F-5E等一樣....


NO:521_6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8 07:16
Re:[轉貼]與空軍上校談空戰(大陸)

個人覺得 J-7E, J-8IIM 的能力有點誇大. J-7E 儘管有雙3角翼而提升了浮力, 翼面積, 但畢竟是老的60年代2代戰機的延續, 在有限的條件下 (注), 硬體能提升到跟 F-16 這種 3 代戰機實在有點牽強.

注: J-7 系列機體除了改機翼但其他也改不了什麼了, 然後又沒有 LEX 設計. Mig-21 傳統的進氣方式及機體氣動設計使其無法再提高供角限制, 先不說裝不裝線控, 本身有限的設計就是障礙, 更不要說其機首進氣使得雷達航電能提升的幅度有限, 更不要說 BVR 了, 而且 J-7 的航程也非常短, 繼承 Mig 系列點防空的傳統. 中國當然知道這弱點, 所以 J-7 系列充其量只是讓他不被淘汰而做出一些小改良的產物, 使其至少還能當 2 線戰力.

J-8 系列更不要說了. 原來設計是要抗衡我方的 F-104 系列, 結果因為文革使其在 80 年代出來時是落後世界 20 年的產物, J-8A 原來還更差, 只能跟 60 年代初蘇俄的 Su-9/11 對比, 然後 J-8B 最好性能也只能跟 F-4C 對比, 兩種機的纏鬥力還不見得比 F-104 好, 畢竟 F-104 算是 LWF 推重比在那時算是很好的. 儘管 90 年代 J-8B 系列裝了很多新的航電, 雷達, 甚至還有 BVR (但是已經落伍的半主動 BVR), 但其水準也不過相當於裝有新東東及有半主動 BVR 的 F-104S.

我方在 80 年代要搞便宜的話其實將 F-104G 裝 Aim-7L 及改良航電就夠 K J-8 了, 但我方決定要躍入 3 代戰機的時代而大搞 IDF. 而有 3 代水準的 IDF 要在 BVR 上有主動 BVR, 而且纏鬥力也絕對比 J-7 (J-7E as well), J-8 好. 中國一定知道這弱點, 才會買 Su-27 來輔助他們在戰機世代技術的交替. 所以 J-8 充其量也只是裝些新的東東除了實驗新航電及技術就是來讓他們不被淘汰而仍有 2 線的剩餘價值 (而且有半主動 BVR 的 J-8B Block 2 and J-8IIM 外銷版中國空軍還沒有量產部屬. 現在服役的 J-8B 系列幾乎都還是沒有半主動 BVR 的基本型改裝的 J-8B).

要說能抗衡我方現役 3 代戰機, J-7 and J-8 系列都不夠格, 只有 J-10, FC-1, 及 Su-27/30. 而且以現今主動 BVR 及頭盔追瞄高偏軸飛彈掛帥的時代, 除非 J-10, FC-1, 及 Su-27SK 要裝有主動的 R-77 或是他們自行研發的 PL-12 還有 J-10 跟 FC-1 也要有頭盔追瞄高偏軸 R-73 飛彈等配備才有壓倒我方現役 3 代戰機戰力的能力, 而這也是中國空軍這 3~5 年的目標.

從這現象來看, 我方下階段需要再更新 Mirage 2000-5, F-16 Block 20, IDF 的雷達航電 (尤其 F-16 Block 20 的 APG-63V3 要能改裝上多目標鎖定攻擊的能力及加長搜索距離), 射控系統, 及 BVR 戰力上, 除了 F-16 Block 20 及 IDF 的 Aim-120 及 TC-2 數量要夠, 尋標器導引系統要更新. 此外, 這3種3代戰機也必須加裝頭盔追瞄高偏軸飛彈 (如 JHMCS 及 Aim-9X) 才能確保我方空優. 同時我方 AWAC 跟 3 代戰機的 data link 能力的更新也很重要, 因為中國已在設法取得 AWAC 及 data link 的能力了.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