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與掌聲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南嘉生 於 2002/12/02 11:55 | |
批判與掌聲 | |
批判與掌聲 看了這網站半年以上的時間,也拜讀許多網友對時事、媒體針貶的佳文,受益良多。 不過若我們將這些文章內容集中在對新政府的批判的部分來觀察,我覺得許多自稱台灣意識很強、改革意識很強,學者風範很強的網友,他們的許多文章缺乏「一致」的風格;對現實深入觀察的心力也較少。若新政府聽這些人的話,我想新政府不到2004年就垮台。缺乏一致性,就會亂批評,對現實觀察不深入就會亂建議,這樣的批評和建議,對任何一個政府都是不好的。 所謂「一致」就是若堅持改革,就一以貫之,新政府犯錯,就勇敢批判,新政府做對,也要勇敢稱讚。不要只會批判,不會稱讚。其他以此類推。從一致性來說,這一週兩件事情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比較。一是農會信用部改革問題,一是陳師孟秘書長對劉泰英被檢調單位約談事件的談話。陳水扁總統從農會信用部改革政策上撤退,讓許多人在本網站開砲大罵,彷彿阿扁犯什麼不可饒恕的大錯一樣。另一方面,陳師孟秘書長對劉泰英被檢調單位約談事件的談話,他說總統府收到一些人要求總統介入,但是總統堅持不介入的態度。陳師孟秘書長的這一段談話應該給予鼓勵,因為這也應該是改革運動的一個重要環節,以前我們罵國民黨干預司法,現在新政府不干預司法,這難道不是一項進步嗎?為何看不到讚美之聲?為何看不到之前批判新政府的人,在這一事件中表態支持新政府?相同的改革動作,為何出現不同的反應?這是否反應許多人對待新政府的態度不一致?而且這樣的不一致卻是「嚴以律己」,而且嚴到讓人無法喘息。相同的事情發生在藍軍掌政的地區,他們可是「寬以律己」,寬的沒有是非,而「嚴以待人」,嚴得沒有道理。各位如果站在陳水扁的位置上,請問你會怎麼做?討好台灣人?還是討好台支人? 從現實觀察方面也出現不夠貼切現實的現象。大家在這裡喊改革喊的很爽,彷彿我們要怎麼做,所有人都會景從的樣子。但我想陳水扁的想法和我們不一樣,他要注視著2000年的得票率以為奮鬥目標。在泛藍整合喊的嘎嘎大響之際,陳水扁必須將他的得票率從40%不到提升到50%以上才能繼續執政,繼續當總統,繼續改革事業。2000年的大選,要不是連宋互爭,陳水扁是一點希望都沒有。陳水扁會當上總統,天意。但天意不會一而再的眷顧,所以他必須奮鬥。這就是他要奮鬥的方向,也是他和各位不同的地方。陳水扁2004年選輸了,我們只是嘆息。他呢?不僅總統位置沒了,歷史如何記他一筆?民主運動倒退以致死亡,世人會將這一份責任歸誰承擔? 從上面的分析,農會改革要不要倒退,就很清楚。南部五縣市是陳水扁的票倉,一旦淪陷,陳水扁也不用選了。這五個縣市的縣市長都是民進黨,尚且出現無法掌控濃漁民動向,被連戰、宋楚瑜這種和土地沒有關係的政黨主席左右,可以想見農民北上對新政府的衝擊多大。陳水扁在改革上倒退絕對不好,不倒退卻可能更慘。誰要冒這個風險?誰敢承擔這個風險?許多批判陳水扁的人是否想到他們的立場是不是台北觀點?有沒有貼近事實去觀察、分析?我在這網站就沒有看到有人認真的去觀察這次上台北的濃漁民中,他們的面孔是白淨的,還是黝黑的,白淨的就是坐辦公室的,就是農會職員。黝黑的可能是真正的濃漁民,只要白淨的人數超過一半以上,那就表示陳水扁的政策轉向是錯誤的,反之就是正確的。這樣的文章若沒有出現,那就表示我們評論的文章只是一堆屎。我們說的很爽,代價要陳水扁、要台灣的民主運動、要14年的民主改革去承擔。 陳師孟秘書長的談話也是一樣。有人攻擊陳秘書長,且涉及人身攻擊。甚至暗喻要總統府介入。如果各位相信民進黨執政,總統可以左右政治機器,那就是天真,而且是超級天真。台灣的政治機器如果不是被訓練成那麼藍,我們也不會說軍公教是泛藍軍的鐵票區。台灣的政治機器如果不是被訓練成那麼藍,蔣經國在蘇聯的十餘年歲月就是白過的。台灣的政治機器如果不是被訓練成那麼藍,那「我們都是中國人」、「全省地區」、「大陸」這些話也不會經常出現在我們四周。軍公教都這樣了,被法律上賦予獨立審判權的司法體系,檢調單位會聽總統府指揮?你要我相信陳水扁指揮得了檢調單位,干預司法的行為不被統媒知道,除非你能證明台灣的檢調單位都是機器人,只要修改程式就可以。 我關心的重點不只是我們對新政府的態度,也是我們對民主運動的態度,從民主運動來說,陳水扁總統,「陳水扁」只是我們的工具,我們要經由他來持續、完成民主運動的建構和成長,並從這一個過程中,建立我們的國家(state)、民族(nation)。所以理想固然重要,讓他繼續當總統、繼續覺得民主改革推動的路上,有許多人願意說出來對他的支持,讓他有信心,有勇氣繼續奮鬥也是很重要的。在民主道路上,他若撤退,我們要批判,但批判要根據事實。他若前進,我們也要不吝給予掌聲,尤其在政敵環伺的政局中,掌聲要大點。說真的,他做的很多,也做得很用心,但我們給予的支持不夠。他向郝柏村彎腰,向王昇低頭,不就是為了穩定政局嗎?這是立法委員陳水扁的個性嗎?他讓台灣小吃登上國宴,讓台灣國宴在各縣市輪流舉行,不就是提升各地、各縣市的自信嗎?他讓元宵節的燈火南移,不也打破一切以台北為主的政策模式嗎?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小恩小惠,那我想請問我們說服多少我們身邊的人不看統媒的報紙?我們有多少人會為陳水扁的政策意義向周遭的親朋好友宣揚。我們又有多少人肯浪費在研究室的時間,到街頭去宣揚新政府的好。在研究室中,放下手中要投往國外論文的時間,用心為台灣的未來寫幾篇擲地有聲的文章? 很多人都說在大事上,新政府做的很少。那我要問在大事上我們給陳水扁多少的支持?當陳水扁喊出核四停建的時候,大家喊爽。但當在野黨喊出要罷免總統時,又有多少人勇敢的走出來,正面向泛藍軍挑戰,向轄區的國民黨立委打電話表示抗議,到連戰他家面前表示不滿?人家泛藍軍吃台灣人「告告」,看台灣人「出出」,我們只能在這裡「幹在心理口難開」。這句「其實我們是支持新政府的」是沒有用的。這叫精神勝利法,這種偉大的精神在我們讀書人最多,「甘藍一隻嘴」。若要說大恩大惠,我們送多少位泛綠軍到立法院,我們替改革講多少話,爭取多少選票?如果上次立法委員選舉,泛綠軍得票率超過60%,我就不相信陳水扁身段會那麼軟,如果我們經濟好轉,成長率5%就好,我就不相信陳水扁不會對到中國的台灣紅頂商人開刀。如果各位有努力將農會信用部的問題貼切的、真誠的研究出具體結果,說服政府接受,讓農漁民遊行少一半,我就不相信陳水扁政策會轉向。 在這矛盾的台灣,我們生活周遭有太多的題材可以寫,那個在考試院長選舉中,公然說泛綠軍賄選的人,一個選高雄市長,一個在這次高雄市選舉中,又再說別人接受賄款。這種狀況怎麼質疑之聲就那麼小聲?國民黨要指控謝長廷人格有污點,也請一個「較沒有污點」的立委做打手。一大堆立委在中國有投資,我們竟也讓他們連任成功。一些統派媒體的老闆在中國有投資,這樣的媒體可以看嗎?我們用多少心思去講給我們周遭的人知道? 政治人物多需要選票,尤其是準備連任的總統更是如此。陳水扁總統能連任,不是只靠我們這些知識份子的選票就夠,他要將中間選票也爭取過來,要讓原本游離的選票也爭取過來,甚至要讓泛藍軍的選票也鬆動。我們要做得事,不只是要陳水扁願意完成我們的想法,更基本的是,讓我們的意見變成民意主流,只有如此,陳水扁總統才會、也才有能力實踐我們的理想。爭取主流民意就是爭取較多的掌聲,較多的讚許。 政治人物需要掌聲。民主需要呵護。 |
九等生 於 2002/12/02 12:32 | |
Re:批判與掌聲 | |
南嘉生, 你的文章讓我感動、感慨、趕愧。 |
恆愛台 於 2002/12/02 12:48 | |
Re:批判與掌聲 | |
認同南嘉生兄 ★想想阿扁從政以來.......有的是氣魄!挑戰軍頭行政院長∼從國防部的權責不分【命 ★任台北市長時,拆違建趕走住宅區的色情,創建希望的城市.......雖然頗受國際矚目! ★對照一位大年初三巡視所有市政機關,無故未到輕忽職守者,非現代化公務員,不假顏色! 【然後一個用放大鏡檢驗!另一個是老眼昏花∼盡看霧裡繡花!創造了一個是非不明的城市!】 >>>【盡是批判】對照【盡是掌聲】→→→為台北市民悲哀∼為台灣前景憂慮! |
hwff 於 2002/12/02 13:33 | |
Re:批判與掌聲 | |
好好好好好好.................................... |
台灣路人 於 2002/12/02 14:52 | |
Re:批判與掌聲 | |
南嘉生兄,好! |
ben 於 2002/12/02 16:14 | |
Re:批判與掌聲 | |
我會更努力去影響我週遭的人 請大家一起為民主台灣加油 謝謝南嘉生兄的好文 |
ILLwill 於 2002/12/02 21:21 | |
Re:批判與掌聲 | |
真是好文,請問南嘉生兄可以轉載嗎? |
spglein 於 2002/12/02 23:31 | |
Re:批判與掌聲 | |
好文章!謝謝南嘉生! 大家加油! |
九等生 於 2002/12/03 01:20 | |
Re:批判與掌聲 | |
好的文章,也需要給予掌聲。再推一把! |
yamyam90 於 2002/12/03 02:04 | |
Re:批判與掌聲 | |
這樣是非分明的文章值得共享 想來這欄必定難遭受Sirius及`X加`家族的眷顧 |
spglein 於 2002/12/03 04:31 | |
Re:批判與掌聲 | |
﹣﹣﹣﹣﹣﹣﹣﹣﹣﹣﹣﹣﹣﹣﹣﹣﹣﹣﹣﹣﹣﹣﹣﹣﹣﹣﹣﹣﹣﹣﹣﹣﹣﹣﹣﹣﹣﹣﹣﹣﹣﹣ ﹣﹣﹣重點不只是我們對新政府的態度,也是我們對民主運動的態度,從民主運動來說,陳水扁總統,「陳水扁」只是我們的工具,我們要經由他來持續、完成民主運動的建構和成長,並從這一個過程中,建立我們的國家(state)、民族(nation)。 。。。。。。 要能使用這「工具」必得有使用知識, 呵護民主需要知識基礎, 或要能針對各問題研究出具體結果,說服政府接受意見...... 大家用功吧,有孩子的更要加油! |
yl 於 2002/12/03 06:10 | |
Re:批判與掌聲 | |
南嘉生: This is a well written article. I agree with most of the viewpoints. You complain that we did not offer enough support for the laudable actions of the A-Bians administration. Yes, there are a lot of obstacles in every levels of governments left behind from previous adminstrations. Yes, we should appreciate However, I would like ask one simple question: We breath the air every moment of our life. We do not laud the quality of the air constantly.Why? We all take it for grant that it should be so! Only when it is foul smelling that we say it is bad. Maybe we are taking it as a given that A-Bians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doing the right things all the time. As long as the criticism is not captious and malicious, which should be easily discernible, I think it is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his vein! What do you think then? |
豆 於 2002/12/03 07:38 | |
濫 攤子 | |
50幾年的包袱 讓陳總統與新進人員在做 也給予一些掌聲吧 知道嗎走了一趟新中橫和南橫你會發現路好走多了橋也安全了 山壁也更堅固了 台灣雖然小但變得更美 我很感謝政府想把臺灣變成瑞士國的心 只要觀光業發展起來人民都福氣啦☆☆☆☆☆☆☆☆☆☆☆☆☆☆☆☆☆☆☆☆ |
窗 於 2002/12/03 08:03 | |
Re:批判與掌聲 | |
>>走了一趟新中橫和南橫你會發現路好走多了橋也安全了 山壁也更堅固了 口素滿山遍野的檳榔樹只會因此而更增加不會減少^^ |
Skywalker-Luke 於 2002/12/03 10:31 | |
Re:批判與掌聲 | |
>口素滿山遍野的檳榔樹只會因此而更增加不會減少^^ 還要種檳榔樹? |
窗 於 2002/12/03 10:37 | |
Re:批判與掌聲 | |
要不然你要把人家通通抓起來嗎? |
NOBODY 於 2002/12/03 10:47 | |
Re:批判與掌聲 | |
我同意陳總統需要鼓勵, 當有人以似是而非的言論污衊他時, 我一定會挺身而出替他辯護。 可是當陳總統的決策搖擺不定時, 如果不能給他適當的建言, 那麼就只是害他罷了。 以這一次的農漁會信用部事件而言, 陳總統臨時轉彎, 所造成的對於政府威信以及他自己的傷害, 絕對不是你我在此講些彼此鼓勵的話就可以消除的。 同時當事件發生時, 講話就必須特別小心, 不能讓人有推卸責任的感覺。 其實以台灣人的性格, 把所有過錯往自己身上攬, 反而更能得到民心。 最後,我對於陳總統的建言是, |
窗 於 2002/12/03 10:58 | |
Re:批判與掌聲 | |
然! |
PFCA 於 2002/12/03 12:36 | |
Re:批判與掌聲 | |
To:Nobody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
FUNKY 於 2002/12/03 21:46 | |
Re:批判與掌聲 | |
推推推!!! |
HitCat 於 2002/12/03 21:57 | |
Re:批判與掌聲 | |
I support Nobody! |
南嘉生 於 2002/12/03 23:12 | |
Re:批判與掌聲 | |
TO ILLwill 兄 你如果要轉載,沒有關係。 南嘉生 |
某人 於 2002/12/03 23:18 | |
Re:批判與掌聲 | |
南嘉生兄說的是! 不過好累哦!得說的是媒體的偏差報導還真是害人不淺 自從阿扁上台之後,我可說是抓到機會便拚了命的對於身邊所有的人說明許多政策的目的和執行的原因,但是大家實在是給媒體搞得失去了理性討論的能力,我和他們說政策,他們給我回感覺,而他們的感覺來源不外乎是電視上都這麼說,我簡直快氣死,還得耐著性子好好說明,(在此得非常感謝網上諸位大大,成了我說理的大力後援),不過在一次又一次快氣死的經驗之中,還真會覺得是不是台灣真的沒希望了,尤其是看到這些公民,這些所謂的知識份子都是這樣水準時。 但是有些事還是得做吧! 本來之前我還在想,阿扁選上總統對我們全家來說都好像在做夢一般,因為真沒想到會這麼快,由此可知雖說是夢想,只要努力的話是真的會實現的,只好回到版上充好了電,再出發吧! 與大家共勉之! |
kiddens 於 2002/12/04 03:07 | |
Re:批判與掌聲 | |
阿扁不是我們民主之路(借用)工具.難道要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嗎 ? 真真真忍不住開罵.說說現實的一面.請問阿扁今年幾歲?在民主之路上我們還要與阿扁見幾次面.共同攜手幾年?阿珍拼老命做國民外交.又是為了什麼.如果阿珍為台灣犧牲奮鬥喚不起台灣人的起碼尊重.我算什麼東西. 我們與阿扁關係要學著建立朋友關係.如此才能長長久久.(阿扁一生窮過來的經歷與我有共同記憶.反觀連阿斗有可能為速食麵嚐鮮嗎?馬狗.a宋有可能為台灣正名與我們攜手共進嗎 ?) 拿阿扁當我們的工具這種說法.明褒暗貶手法太下流了. 那你南嘉生又是什麼東西.發酸的菜渣嗎? 陳水扁不介意我們稱他(阿扁).你們便騎到它頭上了. 南嘉生最會全文說的冠冕堂皇有幾分道理然後夾帶走私一些垃圾中傷台灣人.南嘉生的目的便達到了. |
南嘉生 於 2002/12/05 02:15 | |
Re:批判與掌聲 | |
TO 某人君 我覺得某人君遇到的問題是因為許多支持台灣獨立的人沒有用心解決疑問所致。說的更確切一點,就是太懶。「我和他們說政策,他們給我回感覺,而他們的感覺來源不外乎是電視上都這麼說,」那統派媒體所頻頻出現的謬論難道不能用一套簡單的邏輯處理嗎? 解析統派媒體特性不能淪為意識形態的爭議,他可以用實際比較凸顯矛盾。許多人在指責一些統派媒體報導的荒謬性,經常陷入兩種模式中:一是「他們是統媒嘛!」;一是個案分析。指責統媒是:「他們是統媒嘛!」淪為意識形態之爭,導致各說各話的狀況。個案分析的缺失在於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心力替我們周遭的人解釋那些頻頻出現的問題,導致我們經常心力俱疲。我認為我們這種推廣方式是不對的。 從解破統媒,將爭議由意識形態轉向實質有意義的指責角度來說。台灣以前的兩大報,所以一直堅持以統派角度批判時政,經常不顧事實,惡意扭曲現實報導,不只是意識形態,而且有現實利益的糾葛。從市場變化的角度來說,統媒市場不斷萎縮,利益不斷減少。獨派力量媒體市場不斷的擴張,獨派言論漸呈主流,這種趨勢很多人都看得出來,以兩大報資訊靈通的狀況也一定知道。更何況台灣的統媒眾多,搶食競爭很激烈,想要挽救市場佔有率萎縮的危機,將論點轉向獨派才是明智之舉,但他們沒有做,聽任發行量減少,財務和業績下降,甚至削減員工,造成抗爭而不改變,這是不合理性的。個人的意識形態會出現統獨的選擇,但一個大企業不會將自己的前途任意往毀滅的途徑勇往直前,尤其兩大報的家族企業不僅以媒體為主,且都是他們家族利益之所繫,所以我們認為他一定有其他管道得到好處,而且這個好處很大,使得他們願意犧牲台灣媒體市場的利益。這樣的論點應該也可以適用在台灣許多的統媒身上。 其次,從媒體本身未來的發展前景來說,他們選擇中國市場也和他們所標舉的堅持言論自由的邏輯不合。有人認為兩大報著眼的是中國龐大的市場,所以才會持統派言論。這樣的論點可能成立,但他們現在在中國有發行報紙、媒體嗎?以中國共產黨對媒體的控制情況,他們會允許台灣的媒體到中國辦報紙嗎?就算共產黨會允許,統媒在中國的言論自由度會像他們在台灣那麼大嗎?他們的媒體的主控權會在他們手中,還是共產黨的手中?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指向一點,他們對他們媒體事業的規劃,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考量,而這樣的考量已經違反台灣人民的利益。因此他們媒體所表現的言論角度,必然會替中國、中國共產黨講好話,出賣台灣的利益來對中國表態,並因此增加自己家族的利益。所以附和統派媒體的言論,很容易出賣自己的利益。 從媒體和資本家的關係來說。台灣媒體資本家親上編輯台,左右媒體言論已經不是新聞,我們可以由張慧英替余紀忠寫傳的文章中證實。所以媒體報導反應的就是資本家的觀點,也是資本家的利益。在這樣的運作過程中,記者的地位是很渺小的。一些對媒體的尊稱如第四權,對記者的推崇如無冕王,在台灣均不成立。我們不應墮入媒體工作者自我貼金的迷障中。 從媒體資本家的「民族忠誠度」來看,他們的標榜也和事實不符。兩大報媒體資本家在美國有美輪美奐的房子,有龐大的家業,準備在國外定居、終老,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從這一個角度來說,台灣不能獨立,是一個將成為(或已成為)外國人的媒體資本家在影響、干預台灣2300萬人對自己前途做最佳選擇的判斷,甚至可以用「干預別人內政」的說法予以指責,他們的利害和我們是不相同的。所謂「背棄祖宗,對歷史、祖先不能交代」也不成立,都要(或已經)成為中國以外的外國人了,還指責說別人不可以成為中國以外的外國人,各位不會認為他們的行徑是很荒謬嗎?我們成為「中國以外的外國人」,就是「背棄祖宗,對歷史、祖先不能交代」,他們成為「中國以外的外國人」,卻怡然自得,那種雙重標準的評論是很令人鄙夷的。所謂民族忠誠度,所謂國家民族的愛,在他們成為外國人,在他們允許自己的後代取得外國國籍的時候,他們已經沒有資格指責別人了。 上述的論點也可以點破何以許多統派媒體會有很多荒謬的報導。記者的荒謬報導,是符合他們老闆的利益,也就是符合他們老闆背後的老闆利益。其餘一些媒體所標榜冠冕堂皇的理由、理想、權力、道德和抱負,只是裹著狼子野心的和善面具,不能相信。至於經常在統派媒體中主張統一、強調民族大義的學者,查查他們及他們子女的國籍,就可以知道他們主張統一時,他們有沒有預留後路,他們對民族國家的忠誠度。而這些結論也間接告訴我們,許多網友在與媒體對抗版上,個案分析、辛苦的揭露統媒的矛盾,只是重複的在做一些倒垃圾的工作,除非統媒倒,否則這種糾正荒謬報導的事情將一直持續。 某人君,除非你點破統派媒體背後的利益結構和他們對台灣前途選擇的傷害程度,不然你將持續「開導」那些被人出賣,卻又高興的替人數錢的偉大國民。 |
恆愛台 於 2002/12/05 03:23 | |
Re:批判與掌聲 | |
kiddens 嬰仔人話毋通講太絕!∼【拿阿扁當我們的工具這種說法.明褒暗貶手法太下流了.】 南嘉生兄絕對是好意!........最上位者,登高必定孤獨!沒有掌聲,只有向上攀爬! 再堅強的領袖!也會挫折∼也會疲憊!適當掌聲是起碼的互動! 換不著對無意的人∼歹面燒看!.............他真的沒有貶視我們的總統! 我覺得很中肯!很期待!也很體貼∼希望人民適度給總統掌聲!在負面不時的媒體裡! 阿扁真的須要大家不吝的掌聲..............你會吝嗇給別人讚美嗎??? |
九等生 於 2002/12/07 02:00 | |
Re:批判與掌聲 | |
再推一推! |
一支中指 於 2002/12/08 02:57 | |
Re:批判與掌聲 | |
我倒想舉開欄的南大大所寫的另一個議題,教改。 南大大的那篇文章主要是針對「九九乘法表」,讓我有很深的感慨。 我曾在民視看到有關教改的討論,剛好就是「九九乘法表」被拿來攻訐教改的那幾天。 來賓其中有一位是史英,基本上他認為這種攻擊很沒什麼大不了,台灣父母就是這個水準,他多年來的奮戰過程,這一切想必見識得多了。 但另外有兩位是教育部官員,他們也像開欄的南大大,苦口婆心但立場堅定的闡述,為什麼原本簡單明瞭的「九九乘法表」記誦,弄得如今這麼繁瑣甚至複雜。 老實說,我一面聽,一面覺得感動和高興。光是從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見,這個政府確實有了質變。 沒隔幾天,跟老婆聊起這件事,我一面埋怨這些無知的父母,一面痛罵一幫氾統沒見識兼沒衛生。不料老婆卻說,前幾天,一位我們的共同好友也談起這件事,她倒認為這種教法根本是亂搞。 我們這位朋友和他老公,可是民進黨的死忠支持者。 那又如何?在小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上,他們就是很傳統、很「反動」。我主張,國中前的小孩子都應該能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在戶外、野地裡玩耍、打鬧。我的道理很簡單,他們無憂無慮的歲月就那麼短短幾年,這以後就是漫長艱苦的學業和事業的打拼。他們認為這簡直是屁話。 這件事情聊過以後也就放下了,我並沒有找這為對朋有夫妻詳談。 教改如今四面楚歌,眼看改革派就要妥協投降了,我這支持教改的人又作了什麼? 力求改革的扁政府如果失敗了,我真的有資格責備嗎? |
yl 於 2002/12/08 06:52 | |
Re:批判與掌聲 | |
NO:1934_27 一支中指 於 2002/12/08 02:57 I have had a lengthy discussion on this subject with Prof. Empty on the forum of GATI, although I am residing in the US and having had my daughters educated here. I appreciate very much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s my daughter had her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ne I had back in Taiwan. I also appreciate very much the results in the kind of person they turn out to be. Prof. Empty (of Soochow University?) had a lot of bones to pick with 史英, though.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