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獨白 評論(十一)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南嘉生  於 2002/12/25 18:14
Re:獨白 評論(十一)

阿扁拼經濟
「阿扁拼經濟」會被引入兩岸三通的思考結構中。政府對經濟有很多部分是很無奈的。陳水扁總統一直認為以政治的的力量要來提升經濟成長,其實在很多地方是很無力的,而且在短期內也很無奈。

經濟活動本身就是一種追尋利潤的過程,除非政府能提供機會讓人民獲取利潤,否則政府政策經常無效。但是政府提供給民間的獲利機會,若就一般的經濟活動中,指導民間去獲利,可能性不大。因為如果有利可圖,不需政府指引,人民自己就會去做。若是政府讓出獲利機會,機會也不多。因為如果有這樣的機會,那以前為何不讓出來?如果有利可圖,請問為何要圖利這些廠商,而不是其他的廠商?政府若施用他手中的經濟政策的手段,在WTO的機制下,可發揮的空間其實不多。尤其在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機制下,資本的自由流動很容易就將政策效果抵銷。就陳水扁總統可選擇的短期有效的政策,目前就只有對中國的經濟關係尚在政府的手中而已。也只有這一方面能發揮的效果最強。然而任何更動這一方面的政策對台灣長期他發展都會出現不利的結果。但是短期的利益卻被許多人言之鑿鑿。對於牟取短期選票效應的政治人物而言,開放三通是他很可能做的事情,這樣的政策對他本人是有利的,但對國家長期發展卻是不利的。

開放三通是交通成本問題,對整體的經濟發展的影響絕沒有媒體報導那般強大效應。台灣和中國的經濟關係以現在兩岸發展的狀況,在貨物方面,大概除空中交通外,其他一切都已經通了。在人的運輸方面,現在固然除小三通外,都不通。但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現在,人員的移動需要很頻繁嗎?一個國家需要因為部分廠商的移動成本而犧牲國家安全嗎?如果一個企業無法負擔這一些交通成本,那他到中國投資所獲取的利潤可能很微薄,這樣的投資有意義嗎?

陳水扁總統的拼經濟應該再提昇政府的施政效率。用一個財政理論的概念就是提昇政府生產力,如何消滅生產活動中,政府的不當管制、黑金和政府批駁流程的合理化,可能才是陳水扁總統應該用心的地方。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roadbbs.pl?board_id=7&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