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獨白 評論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南嘉生 於 2003/05/18 23:58 | |
Re:獨白 評論 | |
江丙坤很有能力的假象 「江丙坤很有能力」是民進黨當政後,民進黨每一次傳出內閣要改組,都會提到的說法,希望江丙坤入閣,目的在補強民進黨缺乏財經人才的缺點。我認為民進黨若走這一步棋,就是錯誤。民進黨政府要做的事情是健全文官制度和結構,民進黨智庫要培養的是對政策方向有清楚腦袋的決策人才,決不是向國民黨借人才。 國民黨官僚文化的缺失正是江丙坤會出頭的原因,這是台灣的悲哀。江丙坤以前在經濟部次長任內被譽為「江科長」,公文事無大小一定親批、親閱,做的工作和一位科長相差無幾。這種幹才是非常值得稱許,「戮力從公」的精神非常值得加譽,但是一位次長必須做這些事情是否意味兩件事情,其一是次長以下的局長、課長根本沒做事情、沒有用心批閱公文,逼得次長要親批下層負責公務單位要批的文章?其二可能是下層單位可能搞鬼,使得次長必須掌握公文到課長等級,如此才能逼官僚體制就範。不管那一點,都證明國民黨所建立的官僚體制有很嚴重的缺點,一個上層單位怎麼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細思」下層單位批閱文件時所需仔細、周延思考的相關問題呢?上層的精確決策是仰賴強有力的下層單位所提供的正確資訊和正確抉擇,下層同時也分工處理許多根本不需上層單位作決策的事項。現在一位上層單位要坐下層單位的工作,足以證明這樣的組織體系問題很嚴重,非大幅整頓不可!而江丙坤要做的事情,還要跨好幾個等級,更證明這樣的官僚體系真的很爛!今天民進黨進用江丙坤這樣的幹才,固可以解一時燃眉之急,以後呢?總不能期待有那麼多的幹才讓民進黨進用吧?其次,經濟部已經是國民黨體制中很健全的單位,沒有那麼強有力的單位,台灣的對外經貿發展不會像現在。那其他單位呢?國防部、外交部、財政部等等呢?所以民進黨所承襲的國民黨官僚機制是一個已經腐爛的結構,光用一個江丙坤並不能使整個體制起死回生。新政府當政以後會出現那麼多的烏龍事件固可歸因於官僚體制泛藍軍的特性,也可以說是以往的缺點在政黨、官僚體制和媒體機制一體化下,許多錯誤的決策都被掩蓋下來,如今政府有民進黨掌舵,媒體全面脫離政黨、官僚掌控後,官僚體制缺失全面曝光的結果。要解決之道就是全面強化、改造官僚體制的運作能力,不是用江丙坤。 改造官僚體制更需要改造官僚文化。其實國民黨官僚文化的缺失也不是從江丙坤開始,以前的趙耀東當經濟部長時,就有這樣的怨言。許多下層單位要做的決策,都留給他這樣部長做,使得他公文看不完,更不用說有時間思考政策問題。這是一位有心做事的部長,心中的遺憾。這種官僚文化不證明上層官僚的用心很好,而是證明這樣的官僚體制問題叢叢,以往不知道制訂多少錯誤的政策而不自知。另一方面,上層越級替下層決策,不證明上層所下的決策會比較正確,而是干擾下層單位應有的權限和決策責任,使得下層無法做最適決策建議。如此層層沿襲,這樣的決策絕對會出現嚴重問題。宋楚瑜當省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宋楚瑜的省政成績,就官僚體制來看,就是省長當縣長、鎮長用,而且用的很爽。所以以省長的權限處理各級縣內、鎮內的問題,當然有很多的經費可以使用,很多人都用得很高興,「宋省長英明!」所以「頌聲一遍」,但錢用那麼多,我們就是看不出具體的省長成績。不是說建公路不對,而是建公路中,只有省公路才是省政府要做的事情,其他縣公路或是鄉鎮公路則是縣政府’鄉鎮公所的事情,不勞省長費心.宋楚瑜會做這些非其本分的事情,而且受到別人的尊崇,正證明國民黨的官僚文化很糟. 政務官要作政務官的事情.政務官對官僚體系的了解一定不如常務官,常務官是提振行政效率與確保政務官所下的命令的得以確實執行,但政務官要做的事情卻是想出一個好點子’好方向,讓政策得以彰顯.今天民進黨面臨的官僚問題正是行政官僚體系出問題,要調整的是官僚體系,而不是叫一個傑出的事務官出來掌握政務官的事情.明乎此,就知道為何不宜重用江丙坤出任政務官.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