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獨白 評論(八)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南嘉生 於 2002/12/22 23:06 | |
Re:獨白 評論(八) | |
善待自己 中國文化強調人們不要「善待自己」,這是錯誤的。 接受中國文化「薰陶」的人都會強調對國家、社會、祖先和朋友的仁義道德。但這些行徑的利益都和自己的利益無關。彷彿自己的生存、生命是為完成別人所設定的目標而存在,自己的生命本身沒有意義。如果這樣的設定是正確的,那每一個人既然都是為別人的存在而存在,那目標是誰定的,意義在那一個人身上才有意義呢?舉例來說,「要對祖宗有交代」若是生命的目標,那祖先的目標又是什麼呢?按理應該是「要對祖宗有交代」,請問那祖宗的祖宗,他的生命又是為什麼呢?這樣推論下去,將會出現無解的現象。這樣的推論類型在西方文化已經討論過,「如果上帝創造萬物,那誰創造神呢?」只是這一類型的問題在中國文化太多了。中國文化經常將許多問題以「想當然爾」的方式提出,然後又用很道德的名詞包裝,但那些都禁不起深入思考,因為中國文化不強調邏輯,也不強調思考,只有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前提的利益受惠者卻經常模糊不清,導致這樣訓練出來的人頭腦不清楚。 受中國教育的人很難在現代社會中找到理性生活的基礎。按照經濟學的利率理論,人們對現在的利益最重視,如果要讓人們現在不要享受,留待以後才享受,就必須給予額外的報償,這就是利息。依此推論,越遠離現在,越沒有價值。越遠離自己的,自己越不關心。中國文化與這個思考恰恰相反,他強調越遠離現在的,越有價值。所以上古優於現在,而現在建設的目標在呈現大同世界,他將在無窮遠處實現。所以國家、民族的利益遠高於自己家庭和自己。仗義疏財比克己牟利偉大。你說中國文化怎麼在現代社會運作呢? 中國文化的偉大就在他的不理性,中國文化的沒落也在他的不理性。依前段所述,那中國人會出現很多的道德偉人,這是一個令人激賞的社會。實際上卻不是。相信中國文化,又努力這樣做的人,都已經上了中國的課本上,因為他們稀少,所以他們有價值,可以登上課本。因為人們不會那麼懂得犧牲,所以「懂得犧牲」的人就應該標榜。像古代的荀巨伯、現代的雷鋒。在中國當官的,既不相信這一套,但把這一套講的最大聲,並且敢用這些標榜自己,接受別人的奉承,同樣敢用這一套去指責別人。不相信這一套,又講不出來,也不敢接受別人用這一套指責的人,一般的行徑較敦厚,這就是所謂敦厚、誠懇的中國人。也是這一些人的犧牲,造就中國的文明。講不出來,但敢接受別人指責的,就是黑道份子。講得出來,又敢接受別人指責,就是商人。講得出來,但不敢接受別人指責的,就是隱士。現代社會的特徵是將依人性而為視為正常,將依高標準的道德而為視為反常。所以現代社會要教育大眾的,是大家不要做荀巨伯,要做量力而為的「小人」。當大家都敢當「小人」,就會計較現實利益,這就是真實社會,不論古今。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