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日光 於 2003/05/13 02:23 | |
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看到許多文化領域範疇的本土化省思 十分欣喜 也令人想到還有一塊嚴重中國化的文化領域 也就是宗教 特別是佛教的領域中,仍然充滿著一種隱含的中國文化優越感 但是我們不可忘記 在台灣被國民黨接收的時候 佛教研究於今日已經世界化 台灣的佛教徒信仰佛教大可不必去承接中國佛教的典範 當然,這並非是指去迴避或否定漢傳佛教, 台灣的佛教徒 台灣的佛教典範是多元的, 在台灣的中國佛教在這二十年中,因為其固有的主流典範價值 中國佛教對於西藏與日本在密宗領域的權威地位相當不以為然 這個動作,其實試圖將密宗的教義去日本化, 對於台灣佛教徒來說 比如說中國佛教所舉辦的迎佛牙活動 看到許多信徒潛誠的頂禮佛牙 藏傳佛教因為其獨特的藏獨文化 看看幾個台式中國佛教的頻道 當然,對於近年來台灣佛教新生代極力的建立台灣佛教主體性的努力 |
日光 於 2003/05/13 02:37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中國佛教向來是依附於政權的 中國佛教在早期與國民黨政府結合 而近來,又對於藏傳佛教施用同樣的手段 這些種種的手段與對待 |
月亮 於 2003/05/13 07:46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你的文章解除我心中多年的疑問 還以為是漢文化的原因 難怪我一直無法認同顯教解釋 我是初學者盼請你多寫些 |
日光 於 2003/05/13 11:20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我們看看惠空法師的文章 回顧近代台灣佛教發展史, 可見當時台灣佛教菁英被連根拔除的情況 但是因為當時的台灣僧侶是只會講台語與日語的 中國佛教對於日據時代台灣佛教菁英的努力是貶低與污篾的 佛教在台灣的發展,大致經過四個時期- 1.佛教初傳時期:台灣佛教的信仰,遠在明、清時代,即由閩粵遷移來台的先民傳入,惟當時的信仰,注重祈福禳災,以及個人的修持,少有大規模的僧團活動。 2.佛教日化時期:馬關條約後,日人入侵台灣,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台灣的佛教寺院活動,呈現日本化現象。 3.佛教正顯時期: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內陸高僧大德度台弘化,秉持傳統的叢林精神及規範,重建中國佛教僧侶制度與戒法,佛陀的教法,始得正顯於台灣。 4.佛教弘揚時期:近二、三十年來,台灣佛教,則呈現宗門林立,蓬勃興盛的現象,並有走入社會,普及民間的趨向;而以造福人群,淨化國土為標的。 再請大家看看下篇文章溫金柯的傳戒與台灣佛教史 可見中國佛教 |
日光 於 2003/05/13 11:21 | |
傳戒與台灣佛教史的認知問題 | |
傳戒與台灣佛教史的認知問題 溫金柯 (編者按)1990年3月,佛光山舉辦「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由於此次戒會並未向中國佛教會報備,打破了民國四十二年台南大仙寺傳戒以來統由中佛會辦理的傳統,因此引起了佛教界的關注。《佛教新聞周刊》65、68、69期作了一些採訪報導。基於關心佛教發展的心情,《現代禪月刊》當時製作了「傳戒問題討論」這一專題,探討相關的問題。我們認為,傳授出家戒依佛制即可,教會組織無權干涉,更不應假藉政府之名阻擾有權傳戒的寺廟。因此佛光山打破傳統,為其他寺廟提供了一個好的先例,是值得稱讚的。在製作本專題的過程中,承多位法師、學者及佛教新聞周刊社熱心提供意見與資料,謹此致謝。 從民國四十二年中佛會指導台南大仙寺的三壇大戒以來,傳戒活動在台灣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之久。對於這一段歷史,中佛會的當事者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如白聖法師在〈出家生涯六十年〉一文中就自述:「來台灣後,我傳了二十多次戒(此文民國六十九年寫),就這樣將中國大乘戒律普及到了台灣。第一次在台南大仙寺傳戒,這次傳戒非常成功,我寫有〈開堂記〉一文,也是台灣佛教復興的起點。」淨心法師則認為是「佛教步入正軌的濫觴」。(見《佛教新聞周刊》68期專訪) 為了強調這次傳戒運動的偉大,論者往往把光復前的台灣佛教描述的極為不堪,如白聖法師前引文的〈前記〉就說:「為整理日據時代佛教之殘落風氣,特開戒壇。」彷彿「傳戒」是一帖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終於把在殘破敗落的台灣佛教變成健康莊嚴的正統佛教似的。而這樣的認知,在今天的台灣佛教界似乎仍相當的普遍。 對光復前的台灣佛教的這種評價,老一輩的台灣佛教耆宿相當不滿,例如民國七十八年初輔仁大學社會系講師姚麗香小姐在「東方宗教研討會」的例會上報告「台灣光復四十年佛教的變遷」時,對光復前的佛教之描述,都引用大陸來台的法師們的文字,便引起在座的吳老擇居士的抗議,他並以當事人、見證者的身分,批評大陸法師們對台灣佛教的負面評價,是對台灣佛教的不了解。 民國七十九年一月出刊的《法光雜誌》第4期,如學法師也辯護說:「覺力禪師在世時就傳過七次戒了,而且台灣的修行人本來就重視戒律,有些人說外省法師來台才開始弘揚戒法,是不正確的講法。」 又,台灣留學大陸武昌佛學院的妙吉法師,在光復前二十餘年前寫了一篇〈台灣佛教之歷史及現狀〉發表在《海潮音》雜誌上,他在前言中說,他撰寫此文的目的在於希望大陸的佛教徒「知台佛法進境之銳,有雲騰潮湧之勢。」妙吉法師撰寫此文時,已留華三年,對大陸佛教的情形已有認知,而仍表現如此的自信,足見當時一般台僧對佛教的評價如何。 事實上,我們只要考察一下光復前大陸佛教的情形,就會對那些強調以傳戒拯救台灣佛教的講法打下問號。眾所週知,弘一法師對大陸當時的持律情況相當的失望,甚至說出「僧種斷絕了」這樣的話來。真華法師的《參學瑣談》對大陸佛教的慘況,更有見證式的描述;讀聖嚴法師的《歸程》也能獲得類似的印象。同樣也難免於「殘落風氣」之譏的大陸佛教,怎麼一到台灣就搖身一變,成為挽救台灣佛教「殘落風氣」的救世主了呢? 至於在台灣掀起傳戒運動以後,是不是真的就一概如他們所說的,轉變了什麼殘落風氣了嗎?我們看聖嚴法師在民國五十六年寫的〈今日的台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就說:「至於所謂法師的僧尼們,光復以來雖仰幾位大德之賜而製造了五六千名,但能看懂佛經的實在太少。」「說起傳戒,那些熱心於此的大德們,可謂有功有過而過勝於功。」「為什麼有如此殊勝的傳戒寺院?最初,確是為了成就戒法,弘揚戒律,延續僧統,到後來卻是全部變質。有的大德自己尚不知戒律為何物,竟也熱中於傳戒 ,為的是能藉傳戒大法的因緣,來莊嚴道場,翻修殿堂或增建寶塔。」「為了爭取更多的戒子,可以放棄律制的規定,戒師及傳戒的寺院,到處去拉、去請、去勸,只要你能賞光來受戒,麻子、瞎眼、跛子、癩子、聾子、神經病、痴呆漢、七十八十的老婆婆、老態龍鍾的老公公,一律授予上上品的三壇大戒。」「這些熱中於傳戒的大德們,罪過是在全小失大,本末倒置!」 中壢圓光佛學院院長如悟法師在去年十二月底於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題為〈光復前後佛教之比較〉的論文,其中便老實不客氣的批評說:「實際上,我們也認為這幾十年來中國佛教會所做的只是開辦傳戒,而傳戒只是為少數人之利益。教會組織徒然為少數人所把持,並未能為台灣佛教有所建樹。」(第七頁) 所以近四十年來的傳戒運動,並沒有中佛會當局說的那麼偉大、那麼有貢獻;今天台灣佛教的昌盛是由於許多因緣共同促成的,而刻意誇大中佛會傳戒運動的貢獻,難免有失實之嫌。正因為它沒有像某些人形容的那麼偉大,所以吾人以平常心觀之即可,實不必為它大吹大擂。印順法師在《華雨香雲,平凡的一生》中就說:「對於台灣近二十年的傳戒運動,我也參加過,那只是隨喜而已。」的確,提倡傳戒是值得隨喜的,我們也來隨喜讚歎傳戒的功德,但是對於台灣佛教史的認知,還是理性一點比較好。 |
日光 於 2003/05/13 11:30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我們再看看依昱法師的台灣佛教五十年研究成果之省思與展望
(1)ぇ 中國佛教會主導臺灣佛教的發展: (2) え大力掃除臺灣佛教的日本化: (3)傳授三壇大戒:1953年臺南縣大仙寺舉行光復後首度三壇大戒法會。
|
日光 於 2003/05/13 11:33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台灣佛教的比丘尼整體表現及其原委 三、台灣佛教比丘尼由於一開始就和台灣現代化有關,所以標榜專業性、自主性,以及因之而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一開始就很明顯,在日據末期更是達到高峰。可是由於日本戰敗,台灣主權回歸中國,日本佛教各派隨著殖民統治結束而退出台灣,連帶的,許多受過日本佛教高等教育的佛教女性菁英,也面臨了轉型的困難。再加上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大批大陸僧侶逃難來台, |
日光 於 2003/05/13 11:38 | |
當代台灣佛教政教關係的再檢討 林蓉芝 | |
當代台灣佛教政教關係的再檢討 林蓉芝 二、政黨力量介入宗教社團 早年,中國佛教會或台灣省佛教會,都附設有國民黨黨團,以理監事兼任黨團書記,這是國民黨藉以掌控宗教社團(人民團體)的作法。每次舉行大會或理監事會,必先召開黨團會議,選舉時尤然;佛寺協會成立後與國民黨社工會即少有往來,等於改變了教團與政治的互動關係,因此也被社工會某編審視為異數份子。該編審一向自認國民黨中央黨部等同行政部門,存著黨工等同官員的心態,習慣於主導教團選務,甚至欽點宗教領導人;可悲的是即使到現在,政黨多元化之後,仍有部份宗教團體服膺於這樣的政教關係。 |
日光 於 2003/05/13 12:17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月亮你好 關於藏傳佛教與中國佛教之爭 有許多面向 如政治經濟面向的爭執 這牽涉到佛教教派勢力範圍的爭奪。 也有教義的爭執,這部分就可以來理性討論的,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在判教,修行與實證上,是有所不同的 也有文化與族群面向的爭執。 於唐朝印度佛教進入中國,被中國文化格義一次之後 這種台式中國佛教徒的文化態度, |
日光 於 2003/05/13 13:13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台灣族群有自身特殊的歷史經驗 被中國政權迫害殖民的苦痛,以及對於日本的矛盾情感 修養深厚的高僧們或許仍能對於台灣給予同情 但多數中國法師們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早期的中國法師甚至與外來統治者連為一氣 台灣佛教徒對於藏傳佛教有一份親切感 再加上達賴喇嘛在國際上以和平慈悲的獨立訴求,受到國際認同的形象 而藏傳佛教可以幫助台灣的佛教徒, |
yl 於 2003/05/13 20:11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This reminds me of the two volumes by Song Tet Lai, Buddha Betrayed, published more than a decade ago. I hope the publisher will re-publish those two books. |
暗光鳥 於 2003/05/14 03:19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這一系列的文章非常有意義。我一直對佛教有負面印象, 以為佛教沒有人間的解放神學,直到開始(稍微)認識西藏 佛教後才改變想法。 |
月亮 於 2003/05/14 16:57 | |
Re:台灣佛教的中國化 | |
日光 我是初學,沒有了解那麼深 記得在兩三年前,參加一次的藏傳佛教座談會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