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1/10 11:44 | |
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 配合版面以年度整理,故轉進續開新欄,繼續探討我國航空工業未來應如何發展,及因應之策略。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2 11:32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190303.shtml 美台9月將簽雙邊航空安全協定 記者郭錦萍/台北報導 美國政府日前通知我方,預計在今年九月和我簽定國家對國家的「雙邊航空安全協定(BASA)」。不過美方要求我方不得對外洩漏任何消息。我政府也為防範中共從中作梗,三令五申外交部及交通部相關單位對外一律封口。 BASA的起緣,原本是為維持航空器飛航安全所發展出的協議,最早是由航機生產國要求零件供應國必須通過查核才能輸入,後來成為國際間重要的互惠條款。一旦中美簽定BASA,不僅代表美方正式認可台灣的航太工業及精密機械製造水準,也同時為台灣業者打開進入美國航太製造體系的大門。 據指出,BASA的政治敏感度太高,我方和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協商已經鴨子划水了六年,去年美方曾計畫安排三次派人到台灣的實地查核,第一次檢查後,美方即取消了後續其他檢查,美方檢查人員當時即表示,台灣在相關工作的水準,超乎他們原先想像,有些做得比美國還完善。 官員透露,美國是全球最重要航太生產國,美國本地的航太零組件業者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簽訂BASA具有相當阻力;加上大陸極力防堵我方在這項重要協定達陣,我政府相關單位在此案的投入外界難以想像。 民航局指出,目前國內飛機零組件製造商約一百多家,年營業額三百多億元,其中九成是軍機及維修業務,商用機的零組件生產,由於沒有BASA通行證,現在一年大概只能做卅億元生意。 【2003/02/12 聯合報】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16 17:33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2+112003021600033,00.html 2003.02.16 中國時報 軍方將搶占飛機維修市場 李誠偉/台北報導
漢翔、華航、長榮、亞航、工研院等五家國內重要航太廠商與全球第一大國防廠商美國洛克西德馬汀公司,是在去年九月間在經濟部簽署「空軍軍工廠國有民營」協議備忘錄,協議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新公司,並承接空軍第二指揮部所有廠房及維修人員。 根據經濟部的規畫,經濟部將推動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發展成為亞太飛機維修中心。經濟部之前曾推動華航與法商Snecma公司合作,計畫在桃園成立亞太發動機維修中心。如今經濟部所屬漢翔公司,也決定將其旗下維修事業部門分割獨立,進駐中正機場貨運園區爭取維修商機。 經濟部計畫至二○一○年時,將台灣發展成為全球新型區間客機及商務飛機後段製造,及發動機機匣組件與內裝組件製造運籌中心,以及成為亞太地區主要飛機改裝與維修中心。經濟部官員表示,預定今年將舉辦桃園國際航空展,向全球展示台灣飛機維修領域的實力。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20 09:59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這麼好的一個合作機會就這樣飛了......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201623.shtml 【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空軍第二指揮部國有民營(GOCO)方案生變。由於參與廠商利益衝突,以及立法委員干預,迫使原本有意投資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決定撤離台灣,二指部國有民營計畫面臨停擺或交漢翔主導的困境。 空軍二指部計畫原被列為二○○八國發計畫、經濟部國際招商計畫和今年重大國防計畫。 洛馬公司台灣投資計畫生變,係因漢翔等國內合資廠商堅持洛馬持股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與洛馬希望持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比率相去甚遠,在確定無法取得主導權下,洛馬已決定撤出。 民國八十三年洛馬在經濟部引荐下,協助空軍規畫三個後勤維修指揮部國有民營案,我國希望借助洛馬在新加坡、希臘、阿根廷、以色列投資軍機維修國有民營的成功經驗,配合國防預算精簡需求,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體系,提升空軍後勤維修能力,並協助我國航太工業進入國際巿場。 八十八年國防部根據洛馬建議,核定優先推動二指部國有民營化後,洛馬和華航等國內航太業者結盟,積極爭取參與二指部國有民營化,並在台成立台灣洛馬航太服務公司發展亞太維修中心。 漢翔也擬爭取軍機維修巿場,和長榮等國內民間廠商結盟,加入二指部國有民營主導權爭奪,雙方僵持不下;去年九月經經濟部協調,洛馬和漢翔、長榮、華航、遠航、亞航和工研院航太中心共同簽署「空軍軍工廠國有民營備忘錄」,共同參加二指部國有民營化計畫。 不過洛馬和漢翔簽定合作備忘錄後,衝突反而愈演愈烈,洛馬在經濟部折衝下,同意將股權由百分之四十五降為百分之四十,但漢翔並不滿意,並遊說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在上個會期做成二指部國有民營外資比率不得超過二成的決議。 洛馬公司昨天決定放棄在台投資計畫,並在最短時間內關閉在台成立的分公司。 漢翔昨天表示,洛馬退出後漢翔將獨立推動二指部國有民營,不過二指部國有民營方案,主要是從事F-十六、C-一三○等軍機維修,核心技術掌握在洛馬手中。經濟部認為,缺少洛馬參與將無法引進新技術,二指部國有民營將有名無實或被迫停擺。
新聞眼》保住軍機維修巿場之後呢 記者丁萬鳴 全球國防航太工業巨頭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漢翔等國內航太廠和立委聯手抵制下飲恨台灣。洛馬爭取空軍二指部國有民營失利,台灣雖然保住軍機維修巿場大餅,卻可能為此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洛馬估計,台灣軍機維修巿場至二○○五年可達五億美元,因此該公司亟欲取得二指部國有民營化經營權,建立亞太維修中心,爭取台灣三億美元商機,以及大陸以外的亞洲國家三億美元軍機維修生意。 洛馬看上台灣,在於台灣為美國以外擁有F—十六戰機最多的國家,加上C—一三○,以及計畫購入的P—三反潛機,都是洛馬主力產品,是亞洲最大巿場,有足夠的經濟規模。加以台灣位處亞太中心,鄰近國家相關武器系統和航空器,就近送至台灣維修,不需遠送美國,可省下大筆運費和保費。 軍機維修巿場利潤豐厚,垂涎者眾,近年業務大幅萎縮的漢翔公司,更期待搶下軍機維修巿場填補流失的製造業務,自然希望肥水不落外人田,於是以「扶植國內產業」為名,結合擁有豐富政商關係的長榮航空,角逐二指部國有民營,並且遊說立委通過提高外資參與國有民營的門檻,讓洛馬知難而退。 漢翔在開發製造經國號戰機展現的精湛技術無庸至疑,但畢竟缺乏維修的管理和經驗,加以台灣的軍機以美製系統為主,相關核心技術控制在美方,「扶植國內產業」立意雖佳,卻有難以突破的障礙。 漢翔介入二指部國有民營,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卻給其他有意染指軍機維修巿場的利益團體可乘之機,尤其民意代表插手後,單純的軍機維修體系改革,沾上利益輸送色彩,據了解,一旦洛馬退出二指部國有民營化,原先保留給洛馬的二成股權,已有泛綠立委表示願承接。 軍機維修有多好賺?目前空軍軍機送往美國原廠保修,美方可收維修價款百分之十五的作業費(佣金),換言之,任何人取得二指部國有民營主控權後,即使沒有核心技術,僅轉包給國外母廠,就可賺取數千萬美元佣金。 漢翔如以國營事業身份取得國有民營主導權後,立委不難借掌控國營事業預算審查權,上下其手;洛馬堅持要取得二指部國有民營化主導權,目的就是為了杜絕台灣黑金政治瓜分軍機商維大餅,但這反而促使台灣的利益團體必欲去洛馬而後快。 航太工業是高度國際化的產業,台灣近年發展航太工業舉步維艱,關鍵即在欠缺國際化經驗,經濟部力促成洛馬來台投資,是希望透過洛馬強大的國際行銷能力,引進國際商機。 不過漢翔認為,洛馬來台投資只是為了搶奪台灣軍機維修商機。立法委員林郁芳也懷疑,洛馬承諾引進亞太其他國家軍機維修業務的可行性,認為將二指部國有民營交由外商主導,可能尚未帶來國際商機,就先賠上國內的軍機維修巿場。 經濟部官員則認為,為袪除國內廠商疑慮,洛馬可以比照新加坡,在取得二指部國有民營經營權若干年後,將股權移轉國內廠商,等業務上軌道後,透過增資稀釋外資比重,將經營權移轉給國內廠商。 台灣軍事後勤系統師承美國,美援終止後,我後勤補保體系受限雙方缺乏正常軍事合作模式,無法配合軍備更新持續導入有效管理機制,特別在二代機逐漸服役後,後勤系統往往無法支援戰備,導致新戰機妥善率偏低。洛馬如能來台投資,可移植美軍先進的維修體系,否則未來隨著外購戰機役齡增加,新機維修零組件備料耗盡後,後勤保養勢將成為空軍的夢魘。 【2003/02/20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201640.shtml 新聞檔案》國防航太集團 洛馬全球第一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全球第一大國防航太集團,成立於一九一三年,目前美國國防採購預算的三分之一、全球軍火巿場的百分之四十由該公司承攬,洛馬先後推出的主力產品包括F-一○四、U-二、SR-七十一、F-十五、F-十六、C-一三○、C-五等軍用機,前年更取得美國防部聯合攻擊戰機訂單。 洛馬除了生產各種航空器、潛艇和航空發射器外,也成立洛馬航空服務公司發展飛機維修業務,主要透過國有民營方式(GOCO),將各國原先由政府管理的飛機維修廠改由民間經營,目前已發展為洛馬集團旗下最大的海外事業體。 【2003/02/20 聯合報】 |
ryan2181 於 2003/02/20 10:09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對照NO.38_2 & 3..... 感覺怪怪的...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2/20 14:04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國防部說話了......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2/200302200067.html (中央社記者黃明興台北二十日電)媒體報導指美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決定撤離台灣,空軍第二指揮部國有民營計畫面臨停擺的困境;軍方人士今天表示,國防部對二指部民營化樂觀其成,也配合國家整體政策與經濟部的規劃全力貫徹執行中,洛馬公司是否決定退出,國防部仍在深入瞭解中,而本案實際上屬經濟部主導。 軍方人士指出,關於洛馬公司因為股份被要求降低以致決定退出,國防部仍在深入瞭解中,畢竟洛馬還沒有正式退出,可能只是放出這個訊息,當然為了國家整體的利益,國防部自然會配合政府相關部門來執行這項工作,但若要單獨對洛馬公司退出做評論,可能會有困難,空軍二指部雖然是當事單位之一,卻無法左右對方可以持有多少股份或不能持有多少股份,因為整個政策是由國家在做主導,國防部能有的立場是樂觀其成,並會配合政府整體規劃全力貫徹與執行。至於一旦洛馬公司退出是否會影響二指部的民營化計畫,軍方人士表示,這個要看經濟部,漢翔也是經濟部督導的單位,因此主體是經濟部,經濟部一定會以國家利益為主,審慎處理這件事情。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02 20:50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303/200303020191.html 航太科系學生就業漸以非航太直接領域為主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日電)航太工業具有軍民兩用的產質特性,許多軍用零組件技術皆有轉移民用的空間,因此航太人才一向是機械工程等相關產業的最愛,據設有航太系所的多間大學調查,航太畢業生近年就業趨勢,超過一半投身半導體、精密機械等工業,航太研發人才有流失及青黃不接之虞。 郭文雄指出,航太工業是工業的「火車頭」,許多大型技術可應用在小型技術上,例如發動機渦輪葉片技術可用來製做電腦CPU葉片,目前機車所使用的碟型剎車,也是緣自戰機設備,所以航太科系的畢業生可說是「金飯碗」,就業率向來在九成五以上。 成大航太工程系主任趙怡欽也指出,成大航太系學生畢業,幾乎都是選擇攻讀碩、博士,碩士畢業生有少部分投身中科院一所 (航太研發),博士畢業生則多半在國防技職校院任教。 淡大航太工程系主任陳慶祥表示,去年曾就歷屆校友 ( 二十六屆,約兩千人)就業情況進行普查,發現投身航太僅佔四成三,三成四選擇機械產業,而投身航太產業者,選擇管理、製造、維修者遠超過選擇研發者 (約六比一)。此外,包括虎尾、中華等技術學院航空工程維修類畢業生,這兩年投入相關領域就業比率更只有一成,學界不諱言,就台灣航太工業長遠發展來看,這項趨勢值得重視,否則台灣航太研發能量將面臨技術瓶頸及人才荒。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日電)台灣航太系所畢業生近年就業現況有「質變」現象,在台灣航太產業中屬龍頭地位的漢翔公司認為,政府應訂出一個總量管制,每年要有多少研發、設計、製造、維修人才,都要做合理分配,目前台灣研發人才偏少,會發生航太系學生就業趨向「非航太化」,表示台灣的航太系所過量。 邱明俊指出,漢翔自民國八十五年以來,幾乎都在裁員,已有約六年沒有補進航太系所的學生,相關科系學生無法投身航太研發,當然就流向其他高科技產業,其實航太系所產學人才供應失衡就是國內教育環境的縮影,關鍵在於教育部、經濟部等單位要有明確的政策,才不致造成人才配置錯亂。經濟部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科院航發中心,目前員工約為三千七百人,無論人數及產值都佔全台民間廠商的七成以上。 |
布蘭妮 於 2003/03/14 14:02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挨哀埃唉哎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3/25 22:57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303/200303250457.html 淡江航太系三十週年 將推出飛機展示嘉年華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十五日電)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本週將屆滿成立三十年,航太系今天表示,將推出一場飛機嘉年華,展出師生設計的無人飛機、飛航模擬器等,除了展現身為台灣資深航太校系的成果外,也讓民眾享受一場航太盛宴。 在靜態展示部分,航太系同學特別設計和往年不同的活動--「飛機造物百年展」,航太系學會會長金國鼎表示,從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後,今年剛好滿一百年,他們從上學期就開始找資料,將這一百年的飛機圖片製成海報,讓大家了解飛機進化的情形,其中還有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機。航太系老師馬德明也特別展出自己的研究作品--「飛機情境模擬器」,一架有六個儀表板的駕駛座艙,讓人有最逼真的飛行模擬;此外,航太系也將展示各項競賽得獎的優異作品,包括UAV無人搖控飛機及教育用微衛星實作模型等。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14 16:58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304/200304140116.html 成大設國內首間民航研究所 累積飛安能量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十四日電)從民國八十七年大園空難到去年澎湖海域空難,台灣的飛安問題蒙上一層陰影,國立成功大學籌劃設立「民航研究所」,已獲教育部核准,將成為國內第一所整合機務維修、營運規劃、飛航安全等民航領域的研究所,並可因應台灣未來五年民航人才的人力需求。 成大初步規劃,新成立的民航所將整合現有的航太所、交通管理所、行為醫學所的資源,朝三大研究群發展--機務維修與系統品保、營運規劃與飛航管理、飛航安全與人為因素。 此外,成大也引述財團法人飛行安全基金會的資料指出,過去二十四年台灣每年平均有一架以上的固定翼客機失事,高達世界平均失事率的二點七八倍,而包括美國波音公司在內的許多國外調查研究也顯示,人為因素是佔客機全毀事故中的六成以上,民航人才與人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成大航太系系主任趙怡欽表示,師資方面擬由行醫所、航太系及交管系正副教授轉任,而航空器發動機維修診斷、航空事故調查、風險評估等則將自國內外公開徵聘師資,預計明年度招生,初期將招收碩士班研究生二十到三十位。對此,資深航太實務界人士指出,維修市場與教育目標並無因果關係,包括機務零件維修、診斷或場站管理,不需要高學歷人才來從事,且師資能否因應實務課程不無疑問,專家建議不妨以推廣學程,或走EMBA現職進修方式做人才補強,否則培養出的人才恐有與實際落差的情況。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4/24 18:52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這篇不知是那位仁兄寫的......... http://www.kmt.org.tw/epaper/Papers/920403/P3.html#2002PAPR00728 文 / 航空觀察家 鎖國最會 整合不會 十年寒窗 白忙一場 漢翔墜機 阿扁危機 |
小滬尾 於 2003/04/24 21:16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www.kmt.org.tw/epaper/Papers/920403/P3.html#2002PAPR00728 搞經濟不會?搞飛機最會!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5/26 23:38 | |
Re:中華民國航空工業發展簡史--PART.01 | |
http://news.yam.com/cna/culture/news/200305/200305260302.html 中華技術學院橫山校區 招收航空管理學生 (中央社新竹縣二十六日電)在航空技職界佔有重要地位的中華技術學院,配合國家民航政策和桃園航空城發展,特別規劃新竹校區發展航空維修及管理領域,九十二學年度起招收航空學群科系學生十班,為回饋地方、增加新竹地區學子就學機會,將辦理獨立招生。 孫永慶表示,新竹校區已完成三棟計五千坪的教學實習大樓和二千坪的停機坪,航空專業教師三十二人都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或曾在航空公司、中科院或軍中擔任飛機維修、設計製造、研發、訓練工作多年,其中八位德籍老師也都取得歐洲聯邦航空總署的證照。 另外,新竹校區有包括B-727、C-119等實体飛機十架,各型發動機三十二具、二套模擬機和飛機系統實習模具等等,目前正進行無人遙控飛設計製造、飛機起落架等專題研究。無論在師資、設備、維修水準都已達國際水準。新竹縣長鄭永金表示,中華技術學院新竹校區是繼台大、台科大、明新、大華、中國技術學院後,竹縣第七所大學院校,對帶動橫山鄉繁榮、營造竹縣為科技大學城有正面的幫助。 |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