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張孝維  於 2004/05/14 09:14
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文e註:

前文已滿,續開新欄.

人文高於政治嗎?


NO:204_1
張孝維  於 2004/05/14 16:16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我六年前曾發了唐吉訶德癲癇症
與幾個高雄朋友發起了一個構想叫Taiwania
前幾天在他欄有人談起台灣命名的問題
於是又勾起我過去那傷心的...喔不不不...美好的回憶

現在回頭看自己那時的想法
覺得還真是頗為稚嫩
但有一個東西是我要給那個少年仔肯定的
那就是對台灣的熱情與愛

從王老五到成家
這六年真可說是星移物轉 滄海桑田
但是
我想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與熱情
可說是絕對沒絲毫減少的

總統大選前我寫了一篇 給台灣青年
某位朋友把它貼到這兒
後來有人回應
我才知道這個論壇
也才會認識各位好漢
呵呵
真是不錯啊
加油啊
各位
加油啊!
台灣


以下是六年前的一些原載於南方的文字


 具體來說,我們的工作重點在於與(一)台灣與世界各地的思想工作者(二)台灣與世界各地社會工作者(三)台灣與世界各地的普羅大眾,做關於人文思想行為之思考的觀點溝通交流與認知的重塑。台灣的物質文明危機雖已受到一些社運工作前輩的重視,惟多作單一議題的評斷反應,少作全面宏觀的思考,因而難以破除「人文思想工作在台灣是弱勢的」迷思。台灣的社會人文工作者,絕對需要更成熟的心識修養、更紮實的哲學素養與更深厚的人道體會,才可能走出一條將台灣人帶往世界社會的大道來。

縱觀台灣全貌,並不乏人才、各種社會機制與經濟實力,惟獨缺能整合現實吊詭、具未來默示性的大思潮之洗禮。我們認為,思想之於社會就如同水質之於海洋湖泊。水質的良莠,將直接決定生態的良性或惡性循環,我們自知能力學識有限,希望各界前輩賢良能給予我們指導與支持。

真的期盼我們這塊粗磚能引來良玉。我們除了希望「台灣尼亞」這個種子能受到你的注目,更希望你與我們一起來將這顆種子傳播開來,讓台灣在世界上開出充滿力量與美的花朵。


【主題文章】


※以下文章由『「台灣尼亞啟蒙運動」工作室』提供,不代表『南方』立場。
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您回應與挑戰。


──────────────────────────────────
標題:從peace piece到Taiwania

作者:張孝維

來源:「台灣尼亞啟蒙運動」工作室
──────────────────────────────────

我,經營一個小咖啡館,今年三十歲。

如果以下的文字,讓你感覺到一種浪漫小說的,或英雄色彩的氛圍,那一定是由於我仍是一個對人有著某種意圖的人吧?不過這似乎是我目前的極限了。然而無論如何,有一些事是需要從現在開始的,因此,我還是得踩下這看來矛盾的一步。

從一個對社會、人生完全失序、脫焦的青少年,走到今日此刻,一共是十五年的時間。二年前,開了一個咖啡店,困苦而堅持(因無其它路可走而堅持..)地經營著,做了一些頂多會做那些,及頂多能做到那樣的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嚴寒酷暑似乎在一種不為誰來也不為誰去的態勢下,毫無預警的
不知流向了何處…,這個咖啡館,好像自然就慢慢地結實,有生氣了起來…夏耕、秋收、冬藏…

在這個咖啡館,認識了很多人,思考了很多事,生命列車宛如突然從一條條盤根錯節的窄巷,開到了一望無際的高地平原。以這二年為中心點,過去的三十年與未來的三十年不再是二片沒有交集,的湖泊,我能感覺自己生命的流動…從那裡…到這裡…通向彼方…

對一個有獨立思想與價值體系的人而言,在台灣如此混沌的環境中生活,最需要的,應該是一種平衡的能力吧!?更甚於舊時代盲目迂腐的二元對立,現代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衝突與多層次自相矛盾的混沌情境。在台灣,我們缺乏人道的土壤,世界視野的知識養份,沒有肯定現有的自信與覺悟,到底我們現在憑恃著什麼而活?只要看看我們的雜誌,我們的社會新聞,我們的八點檔連續劇…,沒錯,你找不到答案…因為你根本就因慘不忍睹而不願再想下去…。

台灣情結,絕對不只是政治上的。或看得再透徹一點…與政治無關,畢竟政治只是人民如你我之存在的一種過渡性的最大公約數罷了。政治不過就像是一台不會思考的電腦,你我(應該)才是主體。

這一切關一個小咖啡店老闆什麼事?

即使是一朵最最不引人注意的小花小草,也是由於亙古的陽光、空氣、水而得以生長。你家院子的盆栽由你的澆水器得到水,陽明山上那棵小草直接自天空受到雨水的灌溉,生命存在,成長的本質可曾因人為的存在而改變?人的存在或成長能自外於那絕對的循環?台灣與我無關?I dont think so。台灣必須進入世界,必須進入那生生不息的循環系統之中。…想像一個小孩快樂地完成了一幅自己很滿意的圖畫。他拿回家,可能因得到父母、朋友的認同而使他的快樂延續…或因不置可否而澆熄了他的喜悅。

人的自我實現其實很難可以不只是一種相對的標準。國家的驕傲也一樣。

為什麼台灣人不快樂?為什麼台灣人沒自信?為什麼台灣人習慣脫序?為什麼台灣人常對生命感到無力?因為我們生活的土地環境從未真正地進入世界與世界流通循環。一個窒礙、封閉的生命怎麼會健康?怎麼會快樂?身為台灣人,我們如何為自己感到真正的驕傲與喜悅?我們該如何才能快樂自信地活著?

沒錯,台灣很小,所以不是很被世界看重;台灣很年輕,所以沒什麼自己的樣子;台灣沒什麼歷史,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印象、看法一直很模糊…因為那樣…所以如此。而且,若你對這一切都是滿意的,你就不會這樣告訴你自己。

我的看法是:不管政治如何,之於人類世界,台灣自它被我們這些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如現在地感覺與對待的那一秒開始,從無一秒鐘在世界上缺席過。親眼看過阿里山日出、黃蝶翠谷這些從小出現在我們教科書的地方嗎?坐火車時,遠遠地看過在豔陽下的農夫身影嗎?行經舊山線時,可曾因馬拉邦山的壯闊而感到讚歎?可曾到花蓮外海看著不遠處的鯨豚在自由自在的悠遊?可曾親身走上北大武山瞧見高屏地區的的富饒?…這些感動,可以轉化成為我們的歷史、我們的人文、我們的美學、我們的尊嚴、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愛,誰有權力阻止我們如此看待自己,感覺自己,展現自己?誰能藉任何名目阻止我們這些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與世界交流,與世界互重、互愛?

在國際上,我們被稱為Taiwanese,我們的語言被稱為Taiwanese,我們的一切一切都被稱為Taiwanese,好像我們沒有靈魂,沒有重量,沒有自己的贊成與反對,沒有自己的反省與期待,沒有自己的肯定與批判,沒有自己的恐懼與憤怒,沒有自己的熱情與理想…。只因我們不能被確認自己是否是一個「國家實體」?而台灣人覺得這是天經地義?我們可以原諒「政客」即使是在國際社會上也無所不在的事實。但我們更該讓世界上那幾十億非政客的人類同胞看到我們的存在…如此這般,無關政治的存在。

政治由「眾人之事」淪為「數人之事」是整個世界的政治領導者的昏庸懦弱所致。然而,當人民在茶餘飯後僅關心政治人物的私德私行而非檢視他們的治國理念與能力之時,一切由人們拱出來的媒體霸權與文化霸權都要負上責任。但是再往末端與初始點看,泛政治化現象的反面不正是人類失去人本精神,崇尚權力、物質的必然性產物嗎?

對台灣,我有一個模糊的想法叫作Taiwania……。


寫于 18.Nov.1998,台南


蘇格拉底說:人的靈魂隱藏在名字之中。台灣人在世界上該怎麼指稱自己?我認為應該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往後除了台灣社會人文探討之外,我可能也會三不五時插入正名或造字的想法討論。希望大家也來集思廣義一下啦。


NO:204_2
張孝維  於 2004/05/15 19:34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這兩天去他欄討論一些東西
我認為可以看到我們台灣人對自己的Identity的意識與感受
還蠻有趣的..

如下:


雨  於 2004/05/13 18:48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學爾都:
我也有想過「New York → New Yorker」、「New Zealand → New Zealander」,
那麼「Taiwan → Taiwaner」可是尾音感覺不夠力。

不知道各位對「Taiwaner」&「Taiwanian」&「Taiwanish」&「Formosan」,

那一種稱呼覺得比較恰當呢?  

--------------------------------------------------------------------------------
NO:2635_51apin  於 2004/05/13 19:33
Re:關於台灣命名~~~~~~~~~~~~~~~~~

「Taiwanese」~ ☆
「Taiwaner」~ ☆☆
「Taiwanian」~ ☆☆☆
「Taiwanish」~ ☆☆☆☆
「Formosan」~ ☆☆☆☆☆
以幾顆星來這樣排列如何?

--------------------------------------------------------------------------------
NO:2635_52kuang  於 2004/05/13 19:39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張孝維
張孝維:
Formosa是西班牙文「美麗之島」的意思,所有美麗的島我們都可稱為「Formosa」。叫山地人當
然比叫原住民或某某族民在直覺上來的直接順口,但如果是你,你想被稱為山地人還是原住民同胞
或某某族民?幾百年前某個西班牙船員的一聲喟嘆,除非我們叫美麗島國,否則應是不適合拿來指稱
今天的台灣吧?

看樣子你可能不常去查有關台灣的歷史文章
你如果了解台灣歷史的話
其實Formosa直到1970年代前都是拿來稱呼台灣的
是後來被蔣政權故意改為Taiwan
不要還以為Formosa是幾百年前才用的名字

Formosa已經被用了400多年了
Taiwan被廣泛使用不過30幾年的時間
而Thailand當然比Taiwan還要早出現在世界上
許多老外會搞混就是這個原因

Formosa雖然是美麗島的意思
但已經是代表台灣了
像是之前有人提到幾個範例
例如:
台灣獼猴(Formosan rock-monkey)
台灣雲豹(Formosan Clouded Leopard)
如果Formosa到處都有,並不只有代表台灣的話
為何台灣獼猴的台灣是用Formosan呢?

美國的CIA網站的台灣介紹網頁提到台灣的名字
former: Formosa
用former就代表了Formosa本來就是臺灣的舊名
我之前也提到了Formosa被改為Taiwan是被蔣政權和中共在國際上故意改的
Taiwan多少有中國地方化的涵義
就像是PRC後來把西藏的名字Tibet改為Xizang

http://www.odci.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print/tw.html

--------------------------------------------------------------------------------
NO:2635_55張孝維  於 2004/05/13 21:11
Re:關於台灣命名~~~~~~~~~~~~~~~~~

Re:Kuang
1)請問你所謂台灣歷史的文章?
2)在1970年以前在那裡被誰什麼情況下台灣被稱為Formosa?
3)Formosa難道就不是外來統治者對我們的指稱?__而且只是用一種泛稱呢。
4)請問你指出的Formosan rock-monkey與Cloud-leopard的出處?
5)比如說威尼斯雖然又叫水都,但畢竟還是威尼斯。倫敦又稱霧都,但畢竟還是霧都。就像我們
都知道海國論壇的海國指的是台灣,台灣也確實是海國,但台灣畢竟不叫海國。Formosa亦然。
6)Tibet與Xizan其實歐洲中心與中國中心的差異罷了,我相信西藏會有他們自己的看法。
7)你上google打Formosa跟Taiwan看看,看那個字給你的台灣印象是接近你的現實感的。
8)我也碰到過台北小孩跟我說她不知道高雄在那裡的。這裡所說的老外說什麼,說真的,我覺得一
點都不重要__尤其是那種只知道Thailand或Formosa什麼的,想必這些老外對電腦很陌生吧,不然
怎麼會不認識Taiwan。真是受夠了這種什麼誰說什麼的論調,難道連你也對Taiwan的identity感
到模糊嗎?至少我的美,德,英,法,義,日各國的朋友都沒這種問題__如果要用你的「老外」
邏輯來說的話。

Re:雨

>V.+er或N+er指的是「什麼什麼的人」,而不是「什麼人」。
希望妳能分辯「台灣的人」與「台灣人」的差異。

--------------------------------------------------------------------------------

NO:2635_57Passenger  於 2004/05/13 21:47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apin & other dear fellows:
Since Im still learning how to type Chinese, I dont want to bore you all by typing a lengthy English paragraph to explain the reason.
However, it is very clear to me that we should use TAIWAN, a.k.a. Formosa, as the name and refer us and our language as 「Formosan」. Ive been personally testing this usage in many occasions internationally. It will work perfectly.

In addition, to 李淳風桑 & others: 「-ese」 is bad; 「-ish」 is not as good as 「-an」; 「-er」 is of lower scale, a different usage.

--------------------------------------------------------------------------------
NO:2635_58學爾都  於 2004/05/13 22:11
Re:關於台灣命名~~~~~~~~~~~~~~~~~

各人也是偏向福爾摩莎民主國,因為在世界看法中,台灣是啥東東??????
福爾摩莎,好像歐洲都知道吧????美國應該也知道,所以ㄝ是不錯,只是.........
台灣那裡不好了,其實都不錯,但是這是蠻頭痛的問題,因為決定可能不能改了
2008公投來投吧,2012或2016就開始始用,重點再遶回來,
如果使用台灣變成台灣xx國,很多國家可能會誤會是中國的行省,但你如果使用福爾xxx國,也變的很奇怪,別國會說,阿你們是美麗國唷?????在不就是想新名字可以不要侷限台灣呀......

--------------------------------------------------------------------------------
NO:2635_59Saga  於 2004/05/13 22:56
Re:關於台灣命名~~~~~~~~~~~~~~~~~

張孝維﹐kuang﹕
1970作為cut-off可能有誤﹐但Formosa確是以前國際通用對台灣的稱呼。美國在二戰時的文獻上都是以Formosa稱呼台灣的。甚至統派和中國所精精樂道的開羅宣言上面也是用Formosa而不是Taiwan﹗如果Formosa指的不是台灣﹐而是任何一個美麗島﹐那麼中共豈不是可以向任何的美麗島宣示主權呢﹖
很多國外印制的地圖﹐台灣旁都附註Formosa﹐舊地圖則只有寫Formosa。台灣海峽以前也是叫做Formosa Strait(不信到google查便知)﹐微軟的Bookshelf對Formosa的註解是﹕see Taiwan。

--------------------------------------------------------------------------------
NO:2635_60Saga  於 2004/05/13 23:25
Re:關於台灣命名~~~~~~~~~~~~~~~~~

順便說明一下﹐其實我對Formosa或Taiwan都沒有意見。統派喜歡說Formosa代表西方殖民主義對台灣的稱呼。其實台灣這名稱也不見得是源於中國。有一種說法是Taiwan一詞乃出自荷蘭佔領期﹐荷蘭稱之為Tayouan﹐意即海灣的意思。查遍中國所有的文獻﹐在荷蘭人來台之前﹐的確從沒有台灣一詞。
中國歷史文獻中只有夷州﹐東夷﹐蝦夷﹐流球等等稱呼。至於這些稱呼指的是不是台灣也是一大疑問。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
NO:2635_63蘭陽醒獅團  於 2004/05/14 00:31
Re:關於台灣命名~~~~~~~~~~~~~~~~~

大坌坑,你說的對。
我在2001年曾寫的文章

世棒賽要開打了,各位覺得呢?

我很喜歡看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當各國以英語喊出他的的國名並加油時,你會覺得,喔,那一國家真團結阿。

台灣這個名辭,不管如何發音,全世界的人都會知道,然後想說:喔,就是那一個自由富裕的國家,想不到他們的棒球或其他運動這樣厲害。

感謝以前的前輩,台灣的發音真是好聽,太美了。不管你的舌頭有沒有打結,都可以清楚的發出TAIWAN這個音。


中華隊 加油 中華隊 加油 中華隊 中華隊
中華隊 加油 加油 加油

還是
台灣 加油 台灣 加油 台灣 台灣 台灣 加油 加油 加油
Taiwan Go!Taiwan Go!Go! Go!

我建議你明年可以看世足賽便見我說的原因了,而換成台灣可以增加國際能見度,反應事實。我樂見如此。

換了以後你會習慣嗎?可以的,當義工換成志工,剛開始不習慣,後來不是琅琅上口呢?

--------------------------------------------------------------------------------
NO:2635_64傳說小白  於 2004/05/14 00:41
Re:關於台灣命名~~~~~~~~~~~~~~~~~

有些外來字(Formosa)本來就帶有含意(美麗之島)
這是它原本的字義 或者是源自拉丁語或哪裡而挾帶的含意
所以當今很多國家 或者很多地名 的名字 也都是帶有著原義 含意的
我認為Formosa這個字 確實曾經在國際上代表著台灣
外國編繪的地圖 近代我不曉得 但起碼在日治時代以前 台灣這塊土地在外國地圖都是寫著Formosa
它可能不是代表國家名 只是純粹代表這塊土地的一個地名(或名稱)就是了

但不論代表國名或地名 國際上當然都知道Formosa是指台灣

--------------------------------------------------------------------------------
NO:2635_65kuang  於 2004/05/14 04:01
Re:關於台灣命名~~~~~~~~~~~~~~~~~

>1)請問你所謂台灣歷史的文章?
所有在1970年代前出現的文章
Taiwan雖然一百多年前就出現了
但西方人都是用Formosa來稱呼台灣

>2)在1970年以前在那裡被誰什麼情況下台灣被稱為Formosa?
>6)Tibet與Xizan其實歐洲中心與中國中心的差異罷了,我相信西藏會有他們自己的看法。

任何情況下...

就像是:
漢名--羅馬名(自己的稱呼)--羅馬名(西方給的)
日本--Nihon---------------Japan
韓國--Hanguk--------------Korea
中國--Zhongguo------------China
台灣--Taiwan--------------Formosa

上面是讓你了解Formosa對台灣的意義

還有Formosa是西方國家直接給台灣的稱呼
算是一種獨立的稱呼
而Taiwan最早是滿清政府給自己省份對外的稱呼
威妥瑪拼音是1892年後才開始用的

>3)Formosa難道就不是外來統治者對我們的指稱?__而且只是用一種泛稱呢。

Formosa是葡萄牙人第一個國際人士用的
而葡萄牙人沒有統治過台灣

>4)請問你指出的Formosan rock-monkey與Cloud-leopard的出處?

這種基本常識
如果有台灣意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吧?
可能是我了解英文的關係
自己很久以前就自己去查就知道了

我覺得這是臺灣本土教育不夠落實
像是許多然把台灣獼猴說成是Taiwanese Monkey一樣
或是看到高雄的舊名是打狗
英文介紹時就打Dagou(漢語拼音)而不是真正的舊地名Takao/Takau(台語)

>5)比如說威尼斯雖然又叫水都,但畢竟還是威尼斯。倫敦又稱霧都,但畢竟還是霧都。就像我們
都知道海國論壇的海國指的是台灣,台灣也確實是海國,但台灣畢竟不叫海國。Formosa亦然。

你不是例外
許多人都還以為Formosa是很遙遠的名字
其實Formosa是一直代表台灣的
就像是China代表中國一樣
比如中國各朝代的漢名一直改
但China永遠是China
除非PRC想改為PRZ(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guo/Zhonghua)

>7)你上google打Formosa跟Taiwan看看,看那個字給你的台灣印象是接近你的現實感的。

當然網路是這幾年才有的東西
我不是說過Formosa是刻意被蔣政權和中共在國際上打壓下來的名嗎?
這幾年Taiwan被廣泛使用

>8)我也碰到過台北小孩跟我說她不知道高雄在那裡的。這裡所說的老外說什麼,說真的,我覺得一
點都不重要__尤其是那種只知道Thailand或Formosa什麼的,想必這些老外對電腦很陌生吧,不然
怎麼會不認識Taiwan。真是受夠了這種什麼誰說什麼的論調,難道連你也對Taiwan的identity感
到模糊嗎?至少我的美,德,英,法,義,日各國的朋友都沒這種問題__如果要用你的「老外」
邏輯來說的話。

我之前說的這麼清楚了
Formosa代表台灣有四百多年了
而以Taiwan代表台灣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Taiwan甚至是1970年代後才開始用的

--------------------------------------------------------------------------------
NO:2635_66愛在台灣  於 2004/05/14 04:57
Re:關於台灣命名~~~~~~~~~~~~~~~~~

>kuang
>還有Formosa是西方國家直接給台灣的稱呼
>算是一種獨立的稱呼
>而Taiwan最早是滿清政府給自己省份對外的稱呼
>威妥瑪拼音是1892年後才開始用的
那麼我可不可以將kuang的意思解釋成台灣這個名稱意思就像 金門 馬祖 澎湖 但不是一個國 只是代表地區 但不是一個國家?可不可以這樣解釋?如果我解讀錯誤請諒解!
如果是這樣的推論的話 那我還蠻同意用Fomosa 個國名的ㄟ
謝謝各位的見解 大家都好有學問 我真的甘拜下風..

Passenger 問你一個私人問題 你不是住在台灣吧!你住在美國嗎?還是??? 我沒有別的意思 只是想瞭解一下而已

--------------------------------------------------------------------------------
NO:2635_67kuang  於 2004/05/14 05:03
Re:關於台灣命名~~~~~~~~~~~~~~~~~

許多人都還以為Taiwan一直是外國對台的稱呼
我想這是國黨一中教育下的犧牲品吧?
(以下所有的內容照年代排
盡量找台灣方面的文章比較容易懂)
@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郵票
郵戳上寫的是Formosa...
網頁寫的是Country: Formosa Republic
http://www.thestampact.com/buy/index.shtml?task=pho¶m=&id;=4316

@拿台灣在日本時期的地圖
1896(台灣地圖)
http://www.lib.utexas.edu/maps/historical/formosa_1896.jpg
1912(日本地圖)
http://www.lib.utexas.edu/maps/historical/japan_1911.jpg

@毛澤東1938年受訪提到支持朝鮮與台灣獨立
用的就是Formosa
他當時當然是用中文答覆
但英文直接翻成是Formosa
就像是他說中國
會被翻成是China而不是Zhongguo一樣
http://www.wufi.org.tw/taiwan/essay.htm

@1956年墨而本的奧運會的歷史
台灣參加奧林匹克用的名是Formosa
A third boycott came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protested against presence of Taiwan (under the name Formosa).
http://www.kiat.net/olympics/history/16melbourne.html

Formosa排11名
http://www.eurobasket.com/events/ol/56/ol56.asp

@1960年羅馬奧運會
國民黨政府要用Formosa才可以加入奧運比賽
Free of political entanglements, save the ruling that Nationalist China had to compete as Formosa,
http://www.infoplease.com/ipsa/A0114618.html

@還有許多人知道Formosa Betrayed這本書
這本書是1965年出版的
但用的是Formosa而不是Taiwan
http://www.formosa.org/~taiwanpg/


上面是幾個範例
你如果用Taiwan去找以前的資料
許多有關台灣的資料是你找不到了
因為以前Formosa就代表台灣
其他什麼開羅宣言等東西我就不提了...


ps.額外...
@大約在1700年,歐洲曾經有個人靠說自己是臺灣人(Formosan)招搖撞騙
在歐洲造成轟動
有關他的故事和書
http://www.museumofhoaxes.com/formosa.html

@中國網站提到
Formosa是被中共給作掉的:
直到一九七一年中國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後,經過中國代表團的交涉,聯合國的文件和聯合國各會員國的出版物,才逐漸棄用「FORMOSA」。但是,台灣地區的黨外人士仍念念不忘這個明顯地是要將台灣疏離於中國大陸的稱謂
http://www.waou.com.mo/see/2004/02/20040220d.htm

--------------------------------------------------------------------------------
NO:2635_68Passenger  於 2004/05/14 05:39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愛在台灣,
Yes. I currently live in the USA. I feel terribly sorry for not being able to type Chinese and join your talking but I frequently visit your, my dear Formosan fellows, discussions. I love Taiwan very very much and never stop making efforts in my power to promote TAIWAN in any possible situation. Knowing so many of you having the similar concerns about our country. I am very touched. You guys are great. I am so proud of everyone of you.

TAIWAN will eventually prevail. I belive.

--------------------------------------------------------------------------------
NO:2635_70桃園客  於 2004/05/14 09:08
Re:關於台灣命名~~~~~~~~~~~~~~~~~

投福爾摩沙一票
這樣所謂呆胞證就沒用了
中國人總不能說 我們 福爾摩沙的同胞們吧
期待能徹底與中國切斷政治上的關聯
先從名稱開始 是很棒的選擇

--------------------------------------------------------------------------------
NO:2635_72SANADA  於 2004/05/14 09:54
Re:關於台灣命名~~~~~~~~~~~~~~~~~

對外用 Formosa
台灣人 Formosan
漢字用 台灣
㊣㊣㊣㊣㊣㊣㊣㊣㊣㊣㊣

--------------------------------------------------------------------------------
NO:2635_73apin  於 2004/05/14 12:21
Re:關於台灣命名~~~~~~~~~~~~~~~~~

看了各位大大們的詳細資料(至少對一般人而言)以及說明,實在非常感謝與佩服。如果某些以往被長期蒙蔽或是矇騙的【事實真相】能夠被發掘出來,慢慢地在社會上也會普遍地形成一種趨勢及共識。
我個人對使用台灣或是Formosa 的論述都表示尊重,兩者各有其在歷史上所帶來的意義。但由於現時的政治環境已將「中國」與「台灣」牢牢地綁在一起,所以,也許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能夠回歸昔日以Formosa﹝Formosan ﹞即是指台灣的稱呼,以突破長期使用「台灣」名稱的﹝包袱∼在政治上給台灣所帶來的束縛與壓力﹞,如果可以重新以Formosa﹝Formosan ﹞名稱來代表現在的我們,這代表「重新出發」的意義也是不錯的選擇。更何況Formosa 的認識度在台灣社會已逐漸普遍化,而且其名稱確實也很好唸以及很好聽,最主要的是它也有歷史意義。

以上是個人己見。

--------------------------------------------------------------------------------
NO:2635_74司佳  於 2004/05/14 12:25
Re:關於台灣命名~~~~~~~~~~~~~~~~~

    福爾摩莎國

--------------------------------------------------------------------------------
NO:2635_75kang  於 2004/05/14 13:54
Re:關於台灣命名~~~~~~~~~~~~~~~~~

臺灣.臺灣.臺灣.臺灣.臺灣.臺灣......

--------------------------------------------------------------------------------
NO:2635_76Martin  於 2004/05/14 13:57
Re:關於台灣命名~~~~~~~~~~~~~~~~~

I agree with Kuang. I was educated in the US. In most of the history books Ive read, the name Formosa is used much more often than Taiwan. In fact, the name Taiwan was not used until some time after WWII.
Taiwania??? Is it supposed to be an English word or Latin? you cannot invent Latin because its a dead language!!! Im not a linguist, but i dont think you can add an -ia or -ian to a geographic name in English that ends with -an.

I think the most appropriate name for our country is Formosa. The full name can be the Republic of Formosa.

--------------------------------------------------------------------------------
NO:2635_77傳說小白  於 2004/05/14 14:12
Re:關於台灣命名~~~~~~~~~~~~~~~~~

看來大家說到後面 比較喜歡Formosa呀 ..
那麼中文直翻 福爾摩莎嗎 ?
那麼以後要說 我是福爾摩莎人 ?
英文要怎麼寫 ?

我還是傾向支持用 台灣 兩字就好
什麼民主國 或 共和國都不要加進來
我覺得自稱 某某民主國有點多此一舉 如果台灣稱之某某共和國 那更糟了
上面有大大說 台灣尼亞 雖然造字淵源很有道理 但我想這個名字很難被社會大眾接受吧

起碼近幾十年來 這塊土地都是叫台灣 國際上和國內都這樣
當然 正如前面所說 國際開始棄用Formosa之時 國內有許多人對福爾摩莎念念不忘
政治考量上 台灣這名字也許在國際上是有一點困難之處(樓上有大大說是包袱)

但我不認為 改名叫Formosa 國際就會忘記[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歷史關係 ...

要叫 Formosa我一點也不反對 (有美麗之島的原義我也很喜歡)
但我還是覺得叫 台灣 兩字就好 (總之不要有中華這兩字出現就好)
這個名字也用好幾十年了 難道台灣兩字會有人覺得貶低自己嗎

--------------------------------------------------------------------------------
NO:2635_78道卡斯  於 2004/05/14 14:31
Re:關於台灣命名~~~~~~~~~~~~~~~~~

Dear kuang ~
不知您是何方神聖 ,令人眼界大開 !
佩服 ! 佩服 !
感謝 ! 感謝 !

--------------------------------------------------------------------------------
NO:2635_79張孝維  於 2004/05/14 14:44
Re:關於台灣命名~~~~~~~~~~~~~~~~~

Re:Kuang
所有在1970年代前出現的文章
Taiwan雖然一百多年前就出現了
但西方人都是用Formosa來稱呼台灣

__我現在還是不懂你為什麼那麼堅持著重外國人或西方人講過什麼
而且是以前的西方人
我再強調一次
外國人不了解也沒義務要來了解我們
而且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世界概念與歷史概念在霸權主義心態下都是一種罔顧原住民本位的產物
我們的鄒族同胞都已經知道要去除吳鳳的荒謬神話了
難道現在台灣真的是還那個幾百年來被外來霸權侵佔的Formosa?!
不管從自然物種 地理 文化 情感 台灣是一個現在被我們台灣人所尊重喜愛的指稱
你或其他的網友真的忍心台灣又再一次為了政治正確而不是人文自然的理由被叫成另一個名字?


>2)在1970年以前在那裡被誰什麼情況下台灣被稱為Formosa?
>6)Tibet與Xizan其實歐洲中心與中國中心的差異罷了,我相信西藏會有他們自己的看法。

任何情況下...

就像是:
漢名--羅馬名(自己的稱呼)--羅馬名(西方給的)
日本--Nihon---------------Japan
韓國--Hanguk--------------Korea
中國--Zhongguo------------China
台灣--Taiwan--------------Formosa

上面是讓你了解Formosa對台灣的意義


__我不懂你說的意義
請你明說
因為我看到你的排列方式正驗證了我的看法


還有Formosa是西方國家直接給台灣的稱呼
算是一種獨立的稱呼

__中國給台灣的指稱算不算獨立的指稱
我再強調一次
Formosa只是一個西方人對一個FAR~~~east的小島的一個不在乎這個島有誰有什麼是誰是什麼的稱呼
Taiwan才具有現代意義的identity
而且我實在不能認同什麼Taiwan被污名化的說法
別人惡劣地將它污染
我們就要退縮嗎?
我叫張孝維
難道就要因為那些綜藝節目的笑料把父母幫我取的名字改掉嗎?
你的邏輯有理
但你的意志在那裡?是什麼?
你的邏輯有理
但想想你的邏輯的基礎是荒謬混沌的霸權歷史
還是我們21世紀台灣人的現實與意志?

而Taiwan最早是滿清政府給自己省份對外的稱呼
威妥瑪拼音是1892年後才開始用的

__所以呢?你都會說自己省份了
但是別怕
清朝已經被推翻了不是嗎?

我說過台灣是台灣本島的地名
台灣與金門澎湖馬祖都是一樣的地名
還是你覺得連台灣也要改名?


3)Formosa難道就不是外來統治者對我們的指稱?__而且只是用一種泛稱呢。

Formosa是葡萄牙人第一個國際人士用的
而葡萄牙人沒有統治過台灣

__這點我更正
應為外來者而非外來統治者
但請容許我提醒你
我們也是外來者

所以我才會說Taiwania不一定是answer
但絕對可以是個solution
指明今日臺灣與台灣人identity的solution


>4)請問你指出的Formosan rock-monkey與Cloud-leopard的出處?

這種基本常識
如果有台灣意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吧?
可能是我了解英文的關係
自己很久以前就自己去查就知道了


__對不起
我指的正是這是世界普遍通用的學名
還是只是你的常識英文


我覺得這是臺灣本土教育不夠落實
像是許多然把台灣獼猴說成是Taiwanese Monkey一樣
或是看到高雄的舊名是打狗
英文介紹時就打Dagou(漢語拼音)而不是真正的舊地名Takao/Takau(台語)

__Formosan rock-monkey與Cloud-leopard是本土教育?
真有你的
你知道Takao是日本人以前對高雄的指稱嗎?
英文與你所謂的打狗都是音譯
高雄才是我們現在對自己的指稱
這不是邏輯推論
這是事實
我實在是不知道要不要再跟你繼續扯下去....

>5)比如說威尼斯雖然又叫水都,但畢竟還是威尼斯。倫敦又稱霧都,但畢竟還是霧都。就像我們
都知道海國論壇的海國指的是台灣,台灣也確實是海國,但台灣畢竟不叫海國。Formosa亦然。

你不是例外
許多人都還以為Formosa是很遙遠的名字
其實Formosa是一直代表台灣的
就像是China代表中國一樣
比如中國各朝代的漢名一直改
但China永遠是China
除非PRC想改為PRZ(Peoples Republic of Zhongguo/Zhonghua)

__你知道中國為什麼叫China瓷器嗎?
要在這裡談命名指稱
這應該算是常識才對
中國要向世界宣稱它要被怎麼指稱我管不著
但Zhongguo肯定比China好

至於用Republic來形容中共政權則是一樁笑話


>7)你上google打Formosa跟Taiwan看看,看那個字給你的台灣印象是接近你的現實感的。

當然網路是這幾年才有的東西
我不是說過Formosa是刻意被蔣政權和中共在國際上打壓下來的名嗎?

__蔣中正與中共在做的事叫做去歐洲中心
就像台灣現在把介壽路改名的去霸權化思想是一樣的
當然
那些野心家並不是為了台灣人民而是為了自己而做的


這幾年Taiwan被廣泛使用

__這幾年...
好啦
我無話可說啦


>8)我也碰到過台北小孩跟我說她不知道高雄在那裡的。這裡所說的老外說什麼,說真的,我覺得一
點都不重要__尤其是那種只知道Thailand或Formosa什麼的,想必這些老外對電腦很陌生吧,不然
怎麼會不認識Taiwan。真是受夠了這種什麼誰說什麼的論調,難道連你也對Taiwan的identity感
到模糊嗎?至少我的美,德,英,法,義,日各國的朋友都沒這種問題__如果要用你的「老外」
邏輯來說的話。

我之前說的這麼清楚了
Formosa代表台灣有四百多年了
而以Taiwan代表台灣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Taiwan甚至是1970年代後才開始用的

__你到底是在談歷史還是要談命名啊?

--------------------------------------------------------------------------------
NO:2635_80張孝維  於 2004/05/14 14:47
Re:關於台灣命名~~~~~~~~~~~~~~~~~

Re:apin
.....最主要的是它也有歷史意義。

__怎樣的歷史意義?

--------------------------------------------------------------------------------
NO:2635_81張孝維  於 2004/05/14 14:50
Re:關於台灣命名~~~~~~~~~~~~~~~~~

Re:Kuang
您在_67貼的歐洲歷史請恕我就不回應啦。
多謝。

--------------------------------------------------------------------------------
NO:2635_82張孝維  於 2004/05/14 15:04
Re:關於台灣命名~~~~~~~~~~~~~~~~~

福爾摩莎頌 (抱著咱的夢) 鄭智仁 詞曲
  FOMOSA 咱的夢 咱的愛 親像阿母阮的名
  搖啊搖啊搖 惜仔惜 永遠抱著美麗的夢
  FOMOSA 咱的夢 咱的愛 有咱祖先流過的汗
  搖啊搖啊搖 惜仔惜 永遠抱著美麗的夢
  FOMOSA 咱的夢 咱的愛 無怨無悔來期待
  搖啊搖啊搖 惜仔惜 永遠抱著咱的夢
     
  這首歌在父親瑞堂醫師的指導下,於1993年秋完成。這首作品以母親、
  先民、土地為架構,以母親哺育嬰兒般無怨無悔的心情來吟唱出對台灣
  的疼惜和期待,我喜歡唱這首歌的那種感覺-它讓我的心與這塊孕育我
  的土地緊緊的連在一起。
__以上是鄭醫師的作品與感言

我個人見過鄭醫師幾次,沒談過話,但我感覺他真的是一個很敦厚溫和且有內涵的人。
我要說的是,Formosa對長久被政治迫害的台灣人來說毋寧說是一種渴求純真和平的象徵,一種超越
政治的,對土地情感抒發的一個文學性的象徵。就像我們寫散文會寫花都,但在地圖就要叫巴黎一
樣的意思。
對台灣的指稱可以有情感,但浪漫,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
NO:2635_83笨鳥不飛  於 2004/05/14 15:17
Re:關於台灣命名~~~~~~~~~~~~~~~~~

我是不知道古代人為什ㄇ一直用Formosa
但是活到目前為止
我對台灣TAIWAN才有感情
對Formosa沒有感情

--------------------------------------------------------------------------------
NO:2635_84張孝維  於 2004/05/14 15:19
Re:關於台灣命名~~~~~~~~~~~~~~~~~

Re:傳說小白
「我還是傾向支持用 台灣 兩字就好
什麼民主國 或 共和國都不要加進來
我覺得自稱 某某民主國有點多此一舉 如果台灣稱之某某共和國 那更糟了
上面有大大說 台灣尼亞 雖然造字淵源很有道理 但我想這個名字很難被社會大眾接受吧 」

__我贊成你的看法

Taiwania開始一定很難被接受
但我認為無論是台灣尼亞或其它的構想
經由論述的普遍討論與驗證
遲早還是會被熟悉的
我其實只是覺得Taiwan這塊土地在未來一定要能超越政治黑暗與歷史悲情來看待自己
並被世界人類所認同!
我們的土地Taiwania是獨特而豐美的!
我們台灣人Taiwanian是獨特且優秀的!


想想
難道第一個聽到福爾摩莎的人能感受到今日我們對Formosa這個字的感受嗎?
答案當然否定的。

--------------------------------------------------------------------------------
NO:2635_85張孝維  於 2004/05/14 15:24
Re:關於台灣命名~~~~~~~~~~~~~~~~~

桃園客  於 2004/05/14 09:08
Re:關於台灣命名~~~~~~~~~~~~~~~~~
投福爾摩沙一票
這樣所謂呆胞證就沒用了
中國人總不能說 我們 福爾摩沙的同胞們吧
期待能徹底與中國切斷政治上的關聯
先從名稱開始 是很棒的選擇


Re:桃園客

你也認為我們是呆胞嗎?
台灣對你而言只是一個應該與「徹底與中國切斷政治上的關聯」的存在嗎?
台灣這個國家對你的積極面意義是什麼?

--------------------------------------------------------------------------------
NO:2635_86阿娟  於 2004/05/14 15:57
Re:關於台灣命名~~~~~~~~~~~~~~~~~

前幾天與老公看一部DVD (忘記片名/布蘭登費雪演的)
男主角作白日夢看到FORMOSA時,
他去查地圖FORMOSA就是指臺灣啦!
我贊成用FORMOSA

--------------------------------------------------------------------------------
NO:2635_87apin  於 2004/05/14 16:20
Re:關於台灣命名~~~~~~~~~~~~~~~~~

既然Formosa = 台灣 ,台灣 = Formosa
為什麼不考慮使用「Formosa 為國名」,「台灣為別名」。
或是考慮使用為「台灣為國名」,「Formosa 為別名」。
比如:
我的國家是 Formosa, 別名∼台灣。對外使用英文稱 Formosan ,對內仍稱是台灣人。

或比如:
我的國家是 Taiwan , 別名∼Formosa(福爾摩莎)。
對外使用英文稱 Taiwanian 或是Formosan ,對內仍稱是台灣人。

就如「日本」對內使用日文名稱「 Nippon」 ,對外使用 「Japan」 一樣。
我們以中文稱美國(英文稱 USA ),中文稱美國人(英文稱 American )
我們以中文稱英國(英文稱 England ),中文稱英國人(英文稱 English )

我們以中文稱台灣或是別名福爾摩莎(英文稱 Taiwan/Fornosa ),
中文稱台灣人(英文稱 Taiwanian/Formosan )

我們以中文稱福爾摩莎或是別名台灣(英文稱 Formosa/Taiwan),
中文稱台灣人(英文稱 Formosan/Taiwanian )

--------------------------------------------------------------------------------
NO:2635_88Martin  於 2004/05/14 16:21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張孝維:
外國人不了解也沒義務要來了解我們
而且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世界概念與歷史概念在霸權主義心態下都是一種罔顧原住民本位的產物
我們的鄒族同胞都已經知道要去除吳鳳的荒謬神話了
難道現在台灣真的是還那個幾百年來被外來霸權侵佔的Formosa?!
不管從自然物種 地理 文化 情感 台灣是一個現在被我們台灣人所尊重喜愛的指稱
你或其他的網友真的忍心台灣又再一次為了政治正確而不是人文自然的理由被叫成另一個名字?
your above statement reminds me of the neurotic, backward Chinese government who calls every foreign influence empirialistic. keep in mind that empirialism is a thing of the 19th century...it is never coming back. the name Formosa itself does not have any negative connotation. Its a beautiful name and very appropriate for Taiwan. Internationally we can use Formosa, and within the country we can call ourselves Taiwan/Taiwanese (just like Japan is used in the world, while nippon is used within Japan). theres nothing empirialistic about the name Formosa. as I recall, the Portugese traders were the ones who came up with this name when they passed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y did not occupy the island.

--------------------------------------------------------------------------------
NO:2635_89張孝維  於 2004/05/14 16:22
Re:關於台灣命名~~~~~~~~~~~~~~~~~

厚,阿娟妹,阿請問妳看的是不是古裝片啦?
別國人把我們想像成還在戴瓜皮帽也就算了
阿連妳也...這..這....

--------------------------------------------------------------------------------
NO:2635_90張孝維  於 2004/05/14 16:37
Re:關於台灣命名~~~~~~~~~~~~~~~~~

Re:Martin
在文化探討的領域有些思維工具叫文化霸權或歐洲中心什麼的
我從沒提到過你所謂的帝國主義思想
我要求的只是一種 思維上與現實上的 政治上與人文上的 約定俗成與學術法律上的 一種平衡感
請你不必那麼neurotic地要給我扣帽子
謝謝你啦

--------------------------------------------------------------------------------
NO:2635_91kuang  於 2004/05/14 16:44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傳說小白
>看來大家說到後面 比較喜歡Formosa呀 ..
>那麼中文直翻 福爾摩莎嗎 ?
>那麼以後要說 我是福爾摩莎人 ?
>英文要怎麼寫 ?

我先拿「中國」來作解釋好了
PRC的漢文名是「中國」(簡寫)
這是中國人民對自己國家的稱呼
而「中國」的發音翻稱羅馬字是「Zhongguo」(照現在中國用的漢語拼音)
他們對外不會用Zhongguo
而是用西方國家給中國的名字:「China」(雖然中共曾經考慮過用「Zhongguo」的方案)
China反過來翻成漢文是什麼??
那就是「支那」了

以下是對等的東西:
中國==台灣
Zhongguo/Chungkuo==Taiwan
China==Formosa
支那==福爾摩沙

中國:
@對內或是對漢語系國家:我是中國人.
@對外:I am Chinese.(而不是Zhongguan)

台灣:
@對內或是對漢語系國家:我是台灣人.
@對外:I am Formosan. (目前用Taiwanese)

我是「福爾摩沙人」不是不可以說
這就跟「中國人」說自己是「支那人」一樣
不過漢名本身就存在了
所以沒有必要強調要用「支那」或是「福爾摩沙」

--------------------------------------------------------------------------------
NO:2635_92張孝維  於 2004/05/14 16:50
Re:關於台灣命名~~~~~~~~~~~~~~~~~

apin,
我國中有次歷史考試曾經因為把亞理斯多德寫成亞理士多德被打錯
現在是21世紀了
如果我們有機會重新制定自己的指稱
你真的覺得還要搞國內怎樣國外怎樣文化上怎樣政治上怎樣那一套嗎?
我們是一個國家
一個由獨特土地 人民 構成的主權獨立國家
我們是台灣人
我們叫Taiwan(現在)
我們有一個Identity
而且也只有一個Identity

--------------------------------------------------------------------------------
NO:2635_93雲影  於 2004/05/14 17:07
Re:關於台灣命名~~~~~~~~~~~~~~~~~


我認為對外用Formosa, 對內用台灣 , 久而久之世人自然知道 Formosa=Taiwan, just like Japan=Nippon, 但是我也懷疑其後加註ia, or ian ㄉ可行性及被接受度ㄟ! 雖然我也厭惡Taiwanese 代表台灣人!

談軟性ㄉ國花ㄅ?! 為何是百合ㄋ?

台灣百合 ( Lilium Formosanum ) 是台灣特有品種的百合,看到沒? 生就國花, 難自棄也!

台灣百合之特點與代表意含 ---

1. 其鱗莖深植土中,代表深根厚植精神

2. 有雪白帶暈的大型喇叭花,象徵自由和平與公義之社會理想

3. 其生育地廣布,則反映台灣民族的旺盛生機。

台灣百合在建國黨於1997年初所辦的台灣國花選拔活動中,於包括玉山杜鵑、玉山薄雪草、高山蘿蔔、玉山籟蕭、玉山繡線菊、玉山金絲桃、玉山石竹、台灣葉蘭和台灣欒樹等共10個台灣特有品種花卉之角逐者中,被選為台灣國花。(資料出處, 請參考kimo 搜尋台灣百合)

--------------------------------------------------------------------------------
NO:2635_94kuang  於 2004/05/14 17:24
Re:關於台灣命名~~~~~~~~~~~~~~~~~

先說在前
我對Taiwan沒有反感
我只是把事實說出來而已
大家後來都接受Taiwan也是歷史使然
不過我只是提出Formosa本來對台灣的意義
我這個表不夠清楚嗎?
漢名--羅馬名(自己的稱呼)--羅馬名(西方給的)
日本--Nihon---------------Japan
韓國--Hanguk--------------Korea
中國--Zhongguo------------China
台灣--Taiwan--------------Formosa
許多台灣人都不了解Formosa對台灣的意義
還以為那是四百年前荷蘭統治才用名字
但大多不知道晚至幾十年前
想一想台灣民主國的郵戳上刻的是Formosa
Formosa還代表台灣在奧運會這種大的國際場合出現
當時Formosa代表台灣為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出現(給國民黨政府一個台階下,其實國民黨政府當時是反對用Formosa或是Taiwan的)
Taiwan反而沒有在什麼國際大場合出現過
因為國民黨政權為了要爭中國的代表權
不接受用Taiwan或是Formosa的國號
所以後來被迫直接跳過去用Chinese Taipei了

許多人對Taiwan「有感情」
就像是許多台灣人不想改國旗,國歌
就算是他們知道國旗國歌是國民黨的黨旗,黨歌
理由是什麼??
就是所謂的「有感情了」這麼簡單

--------------------------------------------------------------------------------
NO:2635_95司佳  於 2004/05/14 17:47
Re:關於台灣命名~~~~~~~~~~~~~~~~~

引言:
傳說小白說:
難道台灣兩字會有人覺得貶低自己嗎

回應:
有某些人貶抑另外一些人.


--------------------------------------------------------------------------------
NO:2635_96司佳  於 2004/05/14 17:51
Re:關於台灣命名~~~~~~~~~~~~~~~~~

我可以證明以前建國黨黨內投票〔台灣百合〕當選台灣國花.
可是我認為這個已經隨著建國黨成幻影了,以後應該全國人民投票來選國花.

--------------------------------------------------------------------------------
NO:2635_97Leopard Cat  於 2004/05/14 17:54
Re:關於台灣命名~~~~~~~~~~~~~~~~~

台灣國花 -- 台灣百合
台灣百合 鄭智仁 詞曲

  FORMOSA 野百合真正嫷 蓬萊寶島才有伊
  隨風雨落土 佇這片天 日出日落直輪迴
  純白的花蕊 親像母親的愛 永遠抱著疼痛的心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永遠編織著美麗的夢
  隨風雨落土 佇這片天 日出日落直輪迴
               
台灣百合又稱高砂百合,多年生草本,是台灣本土特有種植物,每年在六至八月間開花,於頸頂端一朵至數朵,呈白色喇叭狀,素雅、清香,從台灣的海邊、平原到高山都有伊的分佈蹤跡,其旺盛的生命力,似乎散發生活於台灣島上的子民,堅忍不拔的精神象徵。
  作家洪素麗在1996年秋季號的文學台灣有一篇「高砂百合」,文中敘述日據時代台灣戰後期間一位泰雅族原住民母親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讓我得以台灣、土地、母親為主題,完成「台灣百合」,這首歌的詞、曲、合聲和編曲,謹以此為誌,並且以虔敬的心,謹以此曲獻給所有疼惜這塊土地的台灣母親。

--------------------------------------------------------------------------------
NO:2635_98司佳  於 2004/05/14 18:03
Re:關於台灣命名~~~~~~~~~~~~~~~~~

NO:412_8
司佳  於 2004/05/13 14:00
Re:響應國號公投
以往我都是主張國號就簡單的叫作〔台灣國〕.
最近我推翻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我不再支持國號中有〔台灣〕二字.
如今我主張國號〔福爾摩沙〕.
假如要說個好聽的理由,我可以說〔用最原始的稱呼比較忠實,例如凱達格蘭大道大概也是出自這種理念吧?
但我不想隱瞞真正的原因,為了追求〔平等〕,我要跟本省人〔平起平坐〕.是〔閩南語並不是台語〕那一欄使我意識到,假如我們的國名叫作〔台灣〕,那麼無論種族名稱或語言,,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都將永遠成為〔低於本省人〕的附屬品或奴隸.

回顧以往,我數不清多少次在多個網站糾正網友〔台灣人〕三個字不是〔本省人〕的專用代名詞,所得到最客氣的回答是〔抱歉,我們以前就用習慣了,改不過來.〕,不客氣的就把我亂罵一頓,這種事情我都不回嘴,讓它過去就算了!

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成為〔台灣國〕,都已經這個樣子了,好像只有〔本省人〕才是正統的台灣國民,就算沒有把另外三種人排斥在台灣國民之外,也可以清楚感覺到我們三種人是台灣國的〔次等國民〕.

既然〔你們〕把〔台灣人〕三個字當做〔本省人〕來使用,而且借口〔用習慣了〕根本不想改,那麼斧底抽薪的方法就是國名改成〔福爾摩沙〕,無論跟那一種人都扯不上關係,這樣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也才能達到〔各族群一律平等〕的目標.

--------------------------------------------------------------------------------
NO:2635_99Passenger  於 2004/05/14 22:10
Re:關於台灣命名~~~~~~~~~~~~~~~~~

kuang & apin,
I basically agree with your statements. TAWIAN is very well recognized by other countries. For those who are so confused with TAIWAN and China, it all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games. In their hearts, they know it very well that TAIWAN is independent. What bothers me is that 「many」(around 50%) of our people still tell others that 「We are Chinese.」 -- That is so absurd and confusion.

--------------------------------------------------------------------------------
NO:2635_100Saga  於 2004/05/14 23:02
Re:關於台灣命名~~~~~~~~~~~~~~~~~

張孝維寫道﹕
> 你知道Takao是日本人以前對高雄的指稱嗎?
> 英文與你所謂的打狗都是音譯
> 高雄才是我們現在對自己的指稱
這是本末倒置﹐完全不正確的。高雄本名打狗﹐台語發音Ta-Kao﹐拼成Takao。日人統治後就照Takao的發音﹐找漢字來湊﹐變成了高雄(高雄的日語發音就是takao)。國民黨統治台灣後﹐沿用日名﹐可是以中文發音﹐即是現在你所熟悉的高雄(kao-shiung)。這就好像把honda發成ben-tian(本田)一樣﹐並不改變「高雄」乃是日本人所命名的事實。
還有你把Formosa比成像威尼斯的水都稱號後是倫敦的霧都稱號也是不確的。霧都和水都皆不是正式的名稱﹐地圖上也不會把倫敦註為霧都或威尼斯註為水都。Formosa則出現在很多正式文件上。我前面已經說過了﹐開羅宣言即是用Formosa而不是Taiwan。

命名Taiwan或Formosa我沒有意見﹐但是你對台灣歷史的認知確是有待加強。

--------------------------------------------------------------------------------
NO:2635_101apin  於 2004/05/14 23:08
Re:關於台灣命名~~~~~~~~~~~~~~~~~

Dear Passenger brother,
Thank for yr kind echo . Ms.司佳s words(NO:2635_98) aroused echo in my heart also.

this is a song....
he(Formosa) isnt heavy, hes my brother.
he(China) is so heavy, he isnt my brother.

--------------------------------------------------------------------------------
NO:2635_102Saga  於 2004/05/14 23:15
Re:關於台灣命名~~~~~~~~~~~~~~~~~

愛在台灣﹕
> 那麼我可不可以將kuang的意思解釋成台灣這個名稱意思就像 金門 馬祖 澎湖 但不是一個國 只是代表地區 但不是一個國家?可不可以這樣解釋?
Taiwan或Formosa到現在為止都還不是國名。等正式建國後才會變成國名。如果國民叫Formosa的話﹐則人民就稱為Formosan.

還有上面很多人說formosa是美麗之島的意思。其實葡語formosa乃泛指美麗的東西﹐不一定是「島」。大寫的Formosa變成專有名詞﹐指的即是台灣﹐不過現在國際上已經不用了﹐所以年輕一輩的外國人可能不知道。

--------------------------------------------------------------------------------
NO:2635_103KUO JEN HAO  於 2004/05/14 23:35
Re:關於台灣命名~~~~~~~~~~~~~~~~~

NO:2635_100Saga  於 2004/05/14 23:02
Re:關於台灣命名~~~~~~~~~~~~~~~~~
國民黨統治台灣後﹐沿用日名﹐可是以中文發音﹐即是現在你所熟悉的高雄(kao-shiung)。
------
請注意「高雄」正確拼法
KAO-HSIUNG

--------------------------------------------------------------------------------
NO:2635_104傳說小白  於 2004/05/15 00:11
Re:關於台灣命名~~~~~~~~~~~~~~~~~

to 司佳
的確在過去 有很多人 將[本省人]與[台灣人]混作一起
久了 [台灣人]漸漸成為[本省人]的另一說法
或者 [本省人]可能被問你是什麼人的時候 都會說[哇係台灣郎啦!]

但那是以前

現在也還有 或許也還有不少這樣的人
但是 肯定是隨著時間 隨著年代 是愈來愈少的
因為大家的族群觀念 國家概念都是愈來愈清楚的

之前有一欄在討論族群問題的
我有提過說
本省人是指族群
台灣人是指國家

台灣所有族群也統稱台灣人

將台灣人誤當成是本省人的族群稱法 ..那是他們的觀念認知不夠正確(或者他們覺得無所謂)
但是你卻因為這樣而不贊成用[台灣]當國名
因為你覺得這樣會讓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有種[低於本省人]的錯覺

如果我誤會了你想表達的意思 那我先跟你道歉
那如果你的意思就是這樣的話
我認為 有些... 邏輯倒置了...

不能夠用部份本省人的不正確觀念 來否定全部的本省人吧...

我可以同意Formosa是比較 原始 或者 忠實呈現 的說法
但你不同意Taiwan的理由 是因為部份本省人的不正確觀念 這一點我有些納悶

--------------------------------------------------------------------------------
NO:2635_105張孝維  於 2004/05/15 00:16
Re:關於台灣命名~~~~~~~~~~~~~~~~~

Re:Saga
這是本末倒置﹐完全不正確的。高雄本名打狗﹐台語發音Ta-Kao﹐拼成Takao。日人統治後就照Takao的發音﹐找漢字來湊﹐變成了高雄(高雄的日語發音就是takao)。國民黨統治台灣後﹐沿用日名﹐可是以中文發音﹐即是現在你所熟悉的高雄(kao-shiung)。這就好像把honda發成ben-tian(本田)一樣﹐並不改變「高雄」乃是日本人所命名的事實。

__可以請問你引用的是那裡的資料嗎?
本名牽涉到正統的概念 請問你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打狗是本名?
我也是說Takao是日本人取的啊 中文發音就是一個identity的轉移 不是嗎?


還有你把Formosa比成像威尼斯的水都稱號後是倫敦的霧都稱號也是不確的。

__也許你要說的是不適而不是不確吧?
這是一種意見表達
你可以不認同
但你不能說它是不確的
除非你有一個certainty來對照

霧都和水都皆不是正式的名稱﹐地圖上也不會把倫敦註為霧都或威尼斯註為水都。Formosa則出現在很多正式文件上。我前面已經說過了﹐開羅宣言即是用Formosa而不是Taiwan。

__Formosa是正式名稱?
我還是那個問題
你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Formosa是正式名稱?

命名Taiwan或Formosa我沒有意見﹐但是你對台灣歷史的認知確是有待加強。

__你的歷史也許很好我沒有意見
但大概也只有歷史很好

...學你的口氣
開個玩笑啦!


--------------------------------------------------------------------------------
NO:2635_106張孝維  於 2004/05/15 00:19
Re:關於台灣命名~~~~~~~~~~~~~~~~~

我認同傳說小白對司佳小姐的回應

--------------------------------------------------------------------------------
NO:2635_107蘭陽醒獅團  於 2004/05/15 01:26
Re:關於台灣命名~~~~~~~~~~~~~~~~~

高雄如果想成為國際大都市,我建議最好回復古名
“Ta-Kao”,【雄】這個英譯字,難念太長,注定會限定了海都國際都市的視野。

--------------------------------------------------------------------------------
NO:2635_108傳說小白  於 2004/05/15 01:29
Re:關於台灣命名~~~~~~~~~~~~~~~~~

漢名--羅馬名(自己的稱呼)--羅馬名(西方給的)
日本--Nihon---------------Japan
韓國--Hanguk--------------Korea
中國--Zhongguo------------China
台灣--Taiwan--------------Formosa
這個表是沒有錯.. 但是Taiwan與上面那些卻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日本的羅馬名(自己的稱呼)是Nihon沒錯 但是他們真正自己的稱呼是日文的Nihon吧
Hanguk也是一樣 在韓國他們也是用韓文的Hanguk來自稱 這六個英文字母不過是翻成拼音的字母
Zhongguo同理 在中國他們當然是用簡體字的[中國]來自稱
這些羅馬拼音頂多在他們國內的地標還是地圖出現吧
他們在自己國內用英文自稱的時候當然還是寫Japan Korea China

台灣與這些卻不太一樣
沒有錯 Formosa可以說是西方給我們的羅馬拼音 意義上是類似Japan Korea China
但是Taiwan 不單單只是台灣照翻的羅馬拼音而已呀
現在在國際上 我相信大家都是稱Taiwan 而不是Formosa

上面有人提到布蘭登費雪在電影裡說出Formosa
但那要看年代 要看電影裡的年代是在什麼時候
去年好萊塢的電影[火柴人]由影帝尼可拉斯凱吉主演..
他在電影中曾一邊丟保齡球(飛碟球)一邊說台詞[這是我從Taiwan學來的 !]
西方電影其實很常提到台灣
而只要電影裡的年代不是古代 當然是說Taiwan 不會說Formosa吧

幾十年來 國內國外都稱這塊土地為Taiwan
雖然更早之前 甚至有過幾百年的時間 這塊土地在國際上的確是叫Formosa
但是這幾十年來呢
我不認為那叫做 [已習慣了] 或者 [有感情了]
當我們這塊土地在國際上被正正式式地稱之國家-台灣 這就是台灣真正的國際提升了
Taiwan並不是[已習慣了]或[有感情了]
因為Formosa在當今的台灣...並[沒有習慣過]..甚至[沒有感情]...

我從出生至今 這塊土地都叫做Taiwan呀...
我對Taiwan當然有感情 這絕不能與某些人對國旗對國歌有感情來與之相比的
Taiwan又不是國民黨帶來的 我們該痛斥而棄之的是[中華民國]吧..
在某層意義上 台灣人出頭天
這麼多台灣人辛苦努力換來的民主台灣 最後繃出[福爾摩莎]有些奇怪
( 我的意思是 大家的目標不就是台灣正名 台灣獨立嗎 何必出現一個不常見的名字呢 )
我認為奇怪的地方是 那麼如此 早該早該大家都自稱[福爾摩莎人]
而棄中華民國同時 也努力提倡以[福爾摩莎]取代或終結[中華民國]
而如果早年如此
或許[福爾摩莎人]也將成為早年[本省人]的誤用的自稱...

我要說的是 如果是[台灣人]被[本省人]誤用而取代 這樣子而反對以台灣為名不太妥當
因為那些人 明顯的是他們的觀念錯誤 我不敢說那些是少數人 但起碼是愈來愈少的!
因為民主深化 國家概念 族群觀念 時代趨勢 台灣意識 這些都一直在進步嘛
而且國民黨的長期統化教育也早已走入歷史
所以那些觀念不對的[本省人]或者[在台中國人]
在這個時代 這個台灣 他們有個共通點 那就是都會被漸漸導入或得知正確觀念的

我知道這裡曾經叫Formosa 曾在國際上大放光采過
但是近幾十年來 這裡都叫Taiwan 也依然在國際上大放光采

其次 有人說到政治考量
Formosa與Taiwan其實一樣呀... 中共就是要阻撓台灣的正名和獨立
連我們要加入WHA他們都可以說這是搞台獨了嘛
我的意思是 改名叫Formosa和Taiwan都一樣
國際不會忘記[台灣]與[中國]的歷史關係與淵源 中共更不會忘記

說國名與地名的關係
Formosa早期一定是指這塊土地的 地名 (難道當初葡萄牙人喊出Formosa是指國家嗎)
Formosa如果在近代被當成是[國名] 那也是對蔣介石政權的國家稱呼吧
而 Taiwan雖然也一直是地名 但在近代就是[國名]了嘛
國際不承認但也心裡有數 也默認 我們也還有邦交國嘛
現國號雖用的不是Taiwan 但認識Taiwan的 比認識ROC的還多吧
我的意思是 在當今國際上 Taiwan指的就是我們國家 而不是地名
當然 首要之務是廢掉ROC 中華 那些莫名其妙的名字

再來 說說廣泛接受程度吧
起碼我覺得Taiwan比Formosa容易被社會大眾接受多了
如果真要改叫Formosa 那麼政府與民間的宣導和教育一定要加強再加強
國內較大型的各式產業可能會掛名叫台灣xx 但要叫福爾摩莎xx就很稀少了吧
因為以現今的台灣來看
到處到處都是[台灣]的字眼
[福爾摩莎]的出現率不是少.. 而是與[台灣]相比 簡直少到可憐
....社會的接受程度可想而知

也許Formosa 比較適合作國際名稱 比較有年代背景 比較忠實 比較原始 甚至有美麗之原義
但是Taiwan 比較貼近現代 比較被大眾接受 使用更為廣泛 對現代人來說也比較有感情

Formosa我也不反對 我只是認為Taiwan會比較適當
要給我選擇的話
第一 台灣 Taiwan
其次 福爾摩莎 Formosa

共和國.民主國 那些名稱都不要出現
中華 中什麼的 更不要出現
中華民國 ROC 趕快丟到台灣海峽裡 就算變成死屍還是化成灰 也永遠不要再浮上來了

--------------------------------------------------------------------------------
NO:2635_110Leopard Cat  於 2004/05/15 02:01
Re:關於台灣命名~~~~~~~~~~~~~~~~~

Taiwan 與 Formosa 的國名之爭的討論令人雀躍不已,感謝所有提供寶貴不同意見與觀點的朋友們,增偶智慧、長偶見識。
國名之爭不一定馬上要有結論,希望能繼續不斷討論下去,也能擴散到整個國家不同領域,並進入學校甚至媒體。由不斷的討論辯論中可以逐漸增加全民的參與了解進而產生共識,接下來的就只是等待公投國號時機的來臨。

--------------------------------------------------------------------------------
NO:2635_111Saga  於 2004/05/15 02:57
Re:關於台灣命名~~~~~~~~~~~~~~~~~

張孝維:
> __可以請問你引用的是那裡的資料嗎?
> 本名牽涉到正統的概念 請問你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打狗是本名?
我不知道你今年幾歲﹖我今年52歲﹐四年級(老)生。我的祖父在日本人尚未來台時就出生了。那時候根本沒有「高雄」這個地名。祖父輩用的都是台灣舊有的地名。耳濡目染﹐對我們這一輩來說這都是常識。就像台北的萬華﹐老一輩都把它叫做艋舺。你問我那裡的資料﹐我一時也無法給你。只記得小時候還看過一篇敘述打狗這名稱由來的文章。但是你如果寫信去高雄文化局還是什麼的﹐我相信他們會印證我的說法。可惜的是國民黨不注重本土教育﹐我們這一代所知的常識﹐對你們這一代居然變成需要出示資料才可相信﹐實在是可悲。既然課堂不教﹐你可以把我說的當成是「口述歷史」吧。反之你如果執意不信的話﹐縱使我像張衡澤教授一樣藏書萬卷﹐也是沒辦法在這裡po出來給你過目﹗

> 我也是說Takao是日本人取的啊 中文發音就是一個identity的轉移 不是嗎?
不是﹐我說的是「高雄」這個漢字是日本人取的。Takao只是打狗的拼音而已﹐並不是日本人取的。

我在台灣唸到大學畢業﹐來美27年﹐比我在台灣的時間長。在美擔任過大學教授﹐也曾經在美國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我可以說我的中文有大學程度﹐而我的英文程度則更甚于中文(以英文寫作﹐對我來說﹐比中文更駕輕就熟)﹐但是我就是看不懂你所謂「identity的轉移」是什麼意思﹖

--------------------------------------------------------------------------------
NO:2635_112kuang  於 2004/05/15 03:01
Re:關於台灣命名~~~~~~~~~~~~~~~~~

to張孝維
>可以請問你引用的是那裡的資料嗎?
>本名牽涉到正統的概念 請問你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打狗是本名?
>我也是說Takao是日本人取的啊 中文發音就是一個identity的轉移 不是嗎?

我來說我了解的
可能會有部分地方不一定正確

「打狗」是來自原住民語「竹林」(or 竹子?)的意思
漢人開拓者誤以為是當地的地名
所以就拿來用了
原住民語「竹林」的發音是Takao/Takow/Takou/Takau(其實發音都是一樣的)
其實也有其他的地名有來說法我就不提了
不過主要來說Takao來自於原住民語
漢人用漢字的「打狗」來代表Takao這個音
日本人後來來台幾年後,有過台灣地名日本化,雅音化
日本政府就照著Takao這個音
在日本的地名中找出了「高雄」這兩個漢字的地名來取代「打狗」

之於你提到Takao是日本的羅馬字(Romaji)也沒錯
但我會打出Takao也是因為Takao跟Takow/Takau/Takou等音是相同的
只是用的拼音系統不一樣而已
所以沒有必要多做解釋(就跟我之前故意寫出Zhongguo/Chungkuo一樣)

高雄回去用Takao有錯嗎?
這見仁見智摟...
畢竟「高雄」與高雄的舊名「打狗」都來自於Takao這個音
不過我們現在的官方語是北京語
Takao(竹林)-->打狗-->高雄-->Kaohsiung

繼續用古音的台灣地名不是沒有
拿台北的「萬華」來說好了
他的由來跟「高雄」一樣(原住民語-->福佬語-->日本語,但沒有用到北京語)
現在地名的羅馬拼音就保留了舊音「Manka」
Manka-->艋舺-->萬華-/-Wanhua

ps.我家中的世界地圖是英文版的
雖然台灣打的是Taiwan
但台灣海峽是Formosa Strait
而高雄打的是Takao而不是現在用的Kaohsiung
我覺得有點離譜,不過也很有趣
因為那張地圖是這十年內做的

台語文法提外話:
我第一次知道高雄的舊名是打狗的時候很納悶
我去問我爸:『打狗不是發音「Pakao」嗎?』
他說:『「打」拿來當名詞的時候發音是「Ta」』
以上是個人經驗
如有錯誤請多指教

--------------------------------------------------------------------------------
NO:2635_113笨鳥不飛  於 2004/05/15 03:20
Re:關於台灣命名~~~~~~~~~~~~~~~~~

為什麼大家都主張恢復古代或是原住民ㄉ名字
疑惑ㄟ

--------------------------------------------------------------------------------
NO:2635_114Saga  於 2004/05/15 03:33
Re:關於台灣命名~~~~~~~~~~~~~~~~~

張孝維:
> __Formosa是正式名稱?
> 我還是那個問題
> 你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Formosa是正式名稱?
當然是指國際上對台灣的正式稱呼﹐請看美國國務院存檔的「正式文件」﹐在二戰時都是以Formosa稱呼台灣﹐卻從來不會以霧都稱呼倫敦﹗
還有﹐有關台灣的重要文件﹕
鄭成功與荷蘭簽訂的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koxinga.htm
中法戰爭後簽訂的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ts166-76.htm
馬關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himonoseki01.htm
開羅宣言﹕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airo.htm
舊金山和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anfrancisco01.htm

以上的文件都是用Formosa﹐而不是Taiwan。這不算正式﹐什們算正式﹖
一直到1952年的台北和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taipei01.htm
才出現台灣的字眼﹐不過仍然括號加註Formosa。在1952年以前Formosa是國際上對台灣的正式稱呼是毋庸置疑的。之後的文件才漸漸改成台灣。

--------------------------------------------------------------------------------
NO:2635_115kuang  於 2004/05/15 03:37
Re:關於台灣命名~~~~~~~~~~~~~~~~~

to傳說小白
你說的我都贊成
也都是我的想法之ㄧ

我來舉例我之前所表達的心情吧
幾十年前國民黨政府還是以Free China自居
十年前我跟一個遊學團出國玩(台灣開始民主化摟)
我們當時都是十幾出頭
與我一同出國的朋友被老外問到
你們從哪來來的
他說是從中國來的
我當時雖然也是跟他一樣以ROC自居為榮
不過我當時糾正他要說從台灣來的(台灣意勢剛出頭不過當時大部分年輕人並不知道這就是台灣意勢)

我提這件事的意思是
雖然目前Taiwan對台灣來說很重要
但未來台灣人了解台灣的歷史脈絡後也會慢慢的發現
Formosa對台灣來說是同等重要的名字
Formosa不是很遙遠的名字(四百年前,殖民等等...)
未來Formosa並不一定會回來取代Taiwan
不過在台灣人的心目中
Formosa會變的很重要的
就像是大部分6年級生的人
出生後大多用北京語交談
但並不表示台語就不重要一樣
或是台灣曾經並不是台灣主流語言一樣

你回去注意看福爾摩沙國不是我主張的
我主張的只是:
漢字名:台灣
對內的羅馬字名:Taiwan
對外的羅馬字名:Formosa

這只是我的主張而已
我也知道會很難達成
就像是要恢復台語為官方語一樣
不過比較起來還是容易一點

--------------------------------------------------------------------------------
NO:2635_116Mavis  於 2004/05/15 03:38
Re:關於台灣命名~~~~~~~~~~~~~~~~~

贊成用Formosa!!!

在國內還是像平常一樣用「台灣」,在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就用Formosa,因為西方人總會把Taiwan 和 Tailand搞錯!!


我們還是可以說自己是台灣人,就像韓國人不稱為「高麗人」,儘管他們仍沿用Korea。 而中國人更是恨透了「支那人」這字眼,但他們還不是用著China!!


除了在台中國人會對外自稱「Chinese] ,其他台灣人會說「Taiwanese] ,平常我們講中文,說自己是「台灣人」,很自然也很習慣,但翻成英文加了個ese,難不成我們還要給外國人貶低我們的機會?? 上述有人提議要把ese改成ian什麼的,連台灣人都不這麼說了,到底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讓國際上把Taiwanese變成Taiwanian???

既然如此,還不如對外就自稱我們是「Formosan] 來得簡單明瞭!

基於上述種種理由,強烈贊成對內沿用「台灣」,對外用「Formosa」。

--------------------------------------------------------------------------------
NO:2635_117Mavis  於 2004/05/15 03:44
Re:關於台灣命名~~~~~~~~~~~~~~~~~

更正: 應該是Thailand,

--------------------------------------------------------------------------------
NO:2635_118Saga  於 2004/05/15 03:48
Re:關於台灣命名~~~~~~~~~~~~~~~~~

kuang﹕
> 台語文法提外話:
> 我第一次知道高雄的舊名是打狗的時候很納悶
> 我去問我爸:『打狗不是發音「Pakao」嗎?』
> 他說:『「打」拿來當名詞的時候發音是「Ta」』
其實詳細的解釋是台語和中文一樣﹐很多字都同時有語音與讀音不同的唸法。「打」字的語音是「Pa」﹐讀音則是「Ta」。因為「打狗」在這裡是地名(名詞)﹐所以用讀音﹐唸ta-kao。

你可以自己找很多例子﹐譬如「講」字的語音是gong﹐讀音則是gang﹐所以講話是gong-wai﹐開講(名詞)唸kai-gang。

--------------------------------------------------------------------------------
NO:2635_119Saga  於 2004/05/15 04:01
Re:關於台灣命名~~~~~~~~~~~~~~~~~

順便一提﹐語音是平常說話時用的﹐讀音則是唸書時用的。所以在唸古書/詩時﹐不管是什麼詞﹐都應用讀音。

--------------------------------------------------------------------------------
NO:2635_120kuang  於 2004/05/15 04:48
Re:關於台灣命名~~~~~~~~~~~~~~~~~

to笨鳥不飛
>為什麼大家都主張恢復古代或是原住民ㄉ名字
>疑惑ㄟ

我之前有解釋
Formosa並不是「古代」才用的

以下我可能表達的不好
會很複雜...^^

其實台灣的部份的地名現在的發音是沒有道理的(不過我沒有說並不可以這樣)
高雄的地名到用日本漢字發音的時候還有點道理
我之前提到的打狗(台),高雄(日)都是發Takao的音
而現在的Kaohsiung(北)卻是反過來以北京語來發「高雄」的音
這跟當時使用打狗和高雄的意義不同
因為打狗和高雄是拿來「音譯」Takao(先把它當成是音沒有字吧)這個地名
所以如果後來反推用Dagou或是Kaohsiung來拼打狗,高雄的話
這樣就打斷了打狗,高雄名字本來的發Takao音道理
如果要拿北京語的地名來發以前的音的話
那就要用「塔高」了

高雄這個地名先有「名」(音)
才去找字的...
台灣的漢人用「打狗」
日本人後來用了比較好聽的「高雄」
Kaohsiung根本就失去這兩個漢字地名本來要呈現的音了

萬華現在用「Manka」
除了保留了日本音以外(不是重點)
當時之所以會用這個萬華
並不是從艋舺這兩個「漢字」演變出來的
而是從艋舺發的「音」出來的
而艋舺也是從原住民語「音譯」過來的

許多台灣的地名沒有這個問題
例如:台北,台中,台南等
因為這些地名的由來是因為他們在台灣的區域(北,中,南台)
這些地名本來發什麼音就比較不重要了

ps.我只是說Kaohsiung失去了高雄這兩個漢字本來給予的涵義
不過Kaohsiung也算是地名演進的一環
看你怎麼看它摟

--------------------------------------------------------------------------------
NO:2635_121學爾都  於 2004/05/15 08:12
Re:關於台灣命名~~~~~~~~~~~~~~~~~

高雄,我覺得在國際用Pakao,自己台灣稱他為高雄就好,幾天看一些論壇想到的

--------------------------------------------------------------------------------
NO:2635_122雨  於 2004/05/15 08:23
Re:關於台灣命名~~~~~~~~~~~~~~~~~

Saga 先生講得沒錯,很多口述歷史,我也是從祖父輩和父輩聽來的,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爺爺說要去參加吟詩會,那時覺得台語也有「歌詩」真有意思。
很多少年ㄟ只要不相信偶講的,就是要偶拿證據出來偶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辯,
一辯下去就會害偶失眠,所以害偶現在都很小心發言。

很高興看到各位大大的發言,尤其是Saga & kuang 兩位前輩,感謝你們花時間用心說明。
建議您們有空時出書把口述歷史變成歷史書本,好卡意吹證據A少年ㄟ好看!^_*

--------------------------------------------------------------------------------
NO:2635_123雨  於 2004/05/15 08:29
Re:關於台灣命名~~~~~~~~~~~~~~~~~

To:學爾都
Saga:> 其實詳細的解釋是台語和中文一樣﹐很多字都同時有語音與讀音不同的唸法。「打」字的語音是「Pa」﹐讀音則是「Ta」。因為「打狗」在這裡是地名(名詞)﹐所以用讀音﹐唸ta-kao。

--------------------------------------------------------------------------------
NO:2635_124道卡斯  於 2004/05/15 09:30
Re:關於台灣命名~~~~~~~~~~~~~~~~~

精彩的論戰 , 給各位先進拍拍手 !
感慨近40年的虛度 ,
一切就從今日重生 !

--------------------------------------------------------------------------------
NO:2635_125壹雲  於 2004/05/15 12:08
Re:關於台灣命名~~~~~~~~~~~~~~~~~

★★臺灣領土乃由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島嶼所共同組成的美麗島嶼國家;
不妨把國名稱為【美麗島共和國】不要使用【臺灣】名稱,一來終結國民黨與共產黨
半世紀的紛爭,一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沒理由說【美麗島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一部分。

--------------------------------------------------------------------------------
NO:2635_126apin  於 2004/05/15 12:24
Re:關於台灣命名~~~~~~~~~~~~~~~~~

apin >>於2004/05/14 14:47 NO:2635_73.....更何況Formosa 的認識度在台灣社會已逐漸普遍化,而且其名稱確實也很好唸以及很好聽,最主要的是它也有歷史意義。
張孝維 >> 怎樣的歷史意義?

<<<張孝維 兄,抱歉漏掉了這個回應。ㄚ如果要講歷史意義是「落落長」,殊不知,Formosa & Taiwan 兩個字本身就代表著其歷史意義。我還是再強調一次個人的看法,《NO:2635_73 個人對使用台灣或是Formosa 的論述都表示尊重,兩者各有其在歷史上所帶來的意義。但由於現時的政治環境已將「中國」與「台灣」牢牢地綁在一起,所以,也許我們站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能夠回歸昔日以Formosa﹝Formosan ﹞即是指台灣的稱呼,以突破長期使用「台灣」名稱的﹝包袱∼在政治上給台灣所帶來的束縛與壓力﹞,如果可以重新以Formosa﹝Formosan ﹞名稱來代表現在的我們,這代表「重新出發」的意義也是不錯的選擇。更何況Formosa 的認識度在台灣社會已逐漸普遍化,而且其名稱確實也很好唸以及很好聽,最主要的是它也有歷史意義。》

我之前也是認為使用「Taiwan 」是最簡單明瞭的,但是我也強調《NO:2635_73 如果某些以往被長期蒙蔽或是矇騙的【事實真相】能夠被發掘出來,慢慢地在社會上也會普遍地形成一種趨勢及共識。》 經我繼續看到各位精彩的引經據典論述後,其實在我心中已產生影響,所以我改變想法,提出《NO:2635_87 既然Formosa = 台灣 ,台灣 = Formosa 為什麼不考慮使用「Formosa 為國名」,「台灣為別名」。或是考慮使用為「台灣為國名」,「Formosa 為別名」。比如:我的國家是 Formosa, 別名∼台灣。對外使用英文稱 Formosan ,對內仍稱是台灣人。或比如:我的國家是 Taiwan , 別名∼Formosa(福爾摩莎)。對外使用英文稱 Taiwanian 或是Formosan ,對內仍稱是台灣人。》 的建議出來供網友們參考。

PS:如果要再談到「歷史意義」,借用 Saga 教授 在NO:2635_114 的說明及提供文件資料,那些歷史的重要文件夠不夠說明其「歷史意義」,感謝Saga 教授的詳細提供,請容我把它做成連結。
美國國務院存檔的「正式文件」﹐在二戰時都是以Formosa稱呼台灣﹐還有﹐有關台灣的重要文件﹕
鄭成功與荷蘭簽訂的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koxinga.htm
中法戰爭後簽訂的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ts166-76.htm
馬關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himonoseki01.htm
開羅宣言﹕>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airo.htm
舊金山和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anfrancisco01.htm
(以上的文件都是用Formosa﹐而不是Taiwan。)
台北和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taipei01.htm
(如同 Saga 教授所言,一直到1952年的的台北和約才出現台灣的字眼﹐不過仍然括號加註Formosa。在1952年以前Formosa是國際上對台灣的正式稱呼是毋庸置疑的。之後的文件才漸漸改成台灣。)

在此又讓我有一絲無奈的感受,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昔日我在某場合聽過台大歷史系鄭欽仁教授親口說過,他說做為台灣一個歷史學者的悲哀,國民黨煙退回台灣後,對於近代一些歷史資料不但不公開,還強制以有為匪宣傳嚴禁學者研究,他到日本做研究多年,很不容易收集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事實(資料),在回國時,竟然被國民黨完全沒收。差一點人也出問題。由於國民黨封閉及掩蓋一些歷史事實真相,所以很多資料反而都要到國外收尋,甚至為了人身安全,必須人到國外做研究。因此,台灣人民 4~50年來對一般近代歷史事實真相,完全被矇騙。所以,我前面就說過,如果某些以往被長期蒙蔽或是矇騙的【事實真相】能夠被發掘出來,慢慢地在社會上也會普遍地形成一種趨勢及共識。就是這個意思。【事實真相】就是代表《潮流趨勢》,而「潮流趨勢」就是「事實真相」的具體表現,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在海國也曾以此句話為文。目前大家都在為台灣這塊土地的未來設想,我想我們都必須要互相扶持與共勉。

--------------------------------------------------------------------------------
NO:2635_127Passenger  於 2004/05/15 12:35
Re:關於台灣命名~~~~~~~~~~~~~~~~~

Share something with you all:
I just had a dinner with some friends tonight. Three of them are Europens and two are Americans. It was an unofficial gathering on Friday night as well as a little celebration for an ending of a research project. What we had was a「Mongolian Barbeque」, which led to a discussion of China and Mongolia. I, of course, took the chance again asking them about the name of Taiwan.

They all recognize the name Taiwan but only are 3 of them (50%; two Europeans and one American) aware of the name Formosa, but immediate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after my brief explanation.

Of course, this is just a little test and we should not be used to infer any conclusions. However, the result is very similar to what I have been testing in past years. 「Taiwan, a.k.a. Formosa」 is very clear.

--------------------------------------------------------------------------------
NO:2635_128Passenger  於 2004/05/15 12:51
Re:關於台灣命名~~~~~~~~~~~~~~~~~

The change of city names in Taiwan is not urgent, in my opinion, especially for a bigger city like Kaohsiung. Changing it to 打狗 is not necessary but is not inappropriate either. However, remember its change will confuse foreigners with the usage of 「Kaohsiung Harbor」, 「KHH」(the airport code), etc.
For example, most people do not know (and do not care) that we use 「Tao-Yuan Soon San Airport」(sorry for the spelling). Most refer it to Taipei Airport with a code of TPE.

--------------------------------------------------------------------------------
NO:2635_129BOBO  於 2004/05/15 12:57
Re:關於台灣命名~~~~~~~~~~~~~~~~~

大家都是愛台灣這塊土地的台灣之子˙所以國名一事應該都有自己的見解
然而大家不妨想想“台灣”二字已經用了好久˙相信大家常掛在口上的應該也是“台灣”
出國問你來自何處也應該會說“台灣”˙在國際上知道這塊土地的人、國家也都稱這塊土“台灣”
因此有關於國家名稱˙個人小小的見解認為還是叫做“台灣”就非常好
簡潔有力又不俗氣饒舌˙無論對於未來子孫的教育˙現在子民的告知都無需要在額外教育與告知
“台灣”二字早就深烙在這塊土地的子民內心
我來自的國家“台灣”
我們的政府“台灣政府”
然土地ㄟ母親“台灣”

--------------------------------------------------------------------------------
NO:2635_130張孝維  於 2004/05/15 15:03
Re:關於台灣命名~~~~~~~~~~~~~~~~~

我不知道你今年幾歲﹖我今年52歲﹐四年級(老)生。
__啊 失敬了Saga老哥
我的祖父在日本人尚未來台時就出生了。那時候根本沒有「高雄」這個地名。祖父輩用的都是台灣舊有的地名。耳濡目染﹐對我們這一輩來說這都是常識。就像台北的萬華﹐老一輩都把它叫做艋舺。你問我那裡的資料﹐我一時也無法給你。只記得小時候還看過一篇敘述打狗這名稱由來的文章。

__您說的我都知道
我曾祖父在水里霧社做工人
我外祖父在高雄鹽埕賣樂器
萬華龍山寺的地是我一位
黃姓朋友家的祖先捐出來的
您說的也都是事實
但那叫做歷史
都是一些不再是如此了的存在


但是你如果寫信去高雄文化局還是什麼的﹐我相信他們會印證我的說法。可惜的是國民黨不注重本土教育﹐我們這一代所知的常識﹐對你們這一代居然變成需要出示資料才可相信﹐實在是可悲。既然課堂不教﹐你可以把我說的當成是「口述歷史」吧。反之你如果執意不信的話﹐縱使我像張衡澤教授一樣藏書萬卷﹐也是沒辦法在這裡po出來給你過目﹗

__我住在高雄36年

您提到的__高雄本名打狗﹐台語發音Ta-Kao﹐拼成Takao。日人統治後就照Takao的發音﹐找漢字來湊﹐變成了高雄(高雄的日語發音就是takao)。國民黨統治台灣後﹐沿用日名﹐可是以中文發音﹐即是現在你所熟悉的高雄(kao-shiung)。這就好像把honda發成ben-tian(本田)一樣﹐並不改變「高雄」乃是日本人所命名的事實。___以上這些說法

我之所以請教出處
是因為我認為命名與指稱無可避免的
必然會有指稱者__通常是強勢者__的主觀意識(或潛意識)的介入
在我們以某種語言文字指稱自己時
我們通常也在同時在我們的認知中被輸入了這個指稱制定者的意識形態
然而台灣人本身卻似乎一直無法洞悉這樣的事實存在
對我們的自我認知定位潛藏著多大的隱晦而巨大的影響
而我更想看看如您這般的思維是代表著什麼樣的文化價值觀與意識形態
可惜我仍看不見您的舉證與論述
可不可悲請您勿門縫裡瞧人
要紀錄口述歷史
我也肯定不會找您
因為現在在台灣還有很多的在地老人仍生龍活虎的活著
我的台語也絕對沒問題
我的台語表達也更甚于中文
但無論如何
歷史就是歷史
史料被某種意識形態選擇性的使用是非常危險的事
因為所謂的歷史正統本質其實是一種政治工具而非具普遍性的人文價值
提醒您三思

我在台灣唸到大學畢業﹐來美27年﹐比我在台灣的時間長。在美擔任過大學教授﹐也曾經在美國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我可以說我的中文有大學程度﹐而我的英文程度則更甚于中文(以英文寫作﹐對我來說﹐比中文更駕輕就熟)﹐但是我就是看不懂你所謂「identity的轉移」是什麼意思﹖

__我36年一生住在台灣
只有國中畢業
是個咖啡館老闆
我得英文程度肯定不如您
但我想要去認識你自己__identify yourself
並不需要您一般高深的英文程度
它需要的是廣闊的視野
紮實的人文素養
嚴謹的思考與反省能力
還有最重要的
現實感

讓我引一句Ludwig Wittgenstein的aphorism來做結論
也希望您能體會:
The world is the totality of facts, not of things.

--------------------------------------------------------------------------------
NO:2635_131張孝維  於 2004/05/15 15:05
Re:關於台灣命名~~~~~~~~~~~~~~~~~

啊抱歉
上貼是回應Saga的
忘了標明...
真是豬頭啊

--------------------------------------------------------------------------------
NO:2635_132蘭陽醒獅團  於 2004/05/15 15:31
Re:關於台灣命名~~~~~~~~~~~~~~~~~

笨鳥不飛
古名,平埔族,或是原住民的音,很有意思,發音也很好記,少捲舌音(這一點我沒有正確資料),
這樣的發音可以跟國際接上軌,又有背後很好的意義,也就是本土化,這簡直是寶藏。

商品名,英文名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靈感,保證獨特,全世界獨一無二,令人興奮。

我主張把宜蘭改名成噶瑪蘭(KAVALAN)。

--------------------------------------------------------------------------------
NO:2635_133蘭陽醒獅團  於 2004/05/15 15:41
Re:關於台灣命名~~~~~~~~~~~~~~~~~

比如,鄒族的字彙形容詞“勇敢”,就可以當作是某一款汽車名字。
希望政府要撥經費,建立字典,不要讓這些文字消失。

--------------------------------------------------------------------------------
NO:2635_134張孝維  於 2004/05/15 15:41
Re:關於台灣命名~~~~~~~~~~~~~~~~~

Re:Kuang

__高雄這兩個字
現在的美國人或日本人會叫Kaohsiung
中國人會叫ㄍㄠ-ㄒㄩㄥ
我會叫ger-hiung
文字則是高雄 與Kaohsiung

我們上面談到的後來的Formosa, Takao, 介壽路,凱達格蘭大道
都是政治中心的產物
一種偽歷史
偽歷史是政治歷史的正當性的源頭
卻也同時是人文歷史去研究史學之科學客觀性的負面教材

我期待的是
我們台灣人何時才能走出這些迷障?
當我們自己的主人
用自己的意志 內涵 與創意去形塑自己
去參與當代與未來的人類世界?

--------------------------------------------------------------------------------

--------------------------------------------------------------------------------
NO:2635_135張孝維  於 2004/05/15 15:44
Re:關於台灣命名~~~~~~~~~~~~~~~~~

Re:蘭陽醒獅團
-132,-133貼
讚!

--------------------------------------------------------------------------------
NO:2635_136張孝維  於 2004/05/15 15:51
Re:關於台灣命名~~~~~~~~~~~~~~~~~

用一種中立性的文化記憶的角度
以及現在的時間點
去感受那些語文指稱的歷史
應該是一種最好的態度

--------------------------------------------------------------------------------
NO:2635_137傳說小白  於 2004/05/15 17:18
Re:關於台灣命名~~~~~~~~~~~~~~~~~

看到大家的論戰都十分精彩..
令我這個七年級的 一下覺得 嗯嗯..這個說的有理. . 一下又覺得..嗯嗯 ..這個也很有理. ...
以下說一下我的看法
大家的英文.台語 自然都是嚇嚇叫 但是翻成羅馬拼音後 難免會有困難處
我有上過一些國內的母語教授的課程
我所得到的認知裡有幾件事
1.目前台灣的 台語 的文字 並沒有太大的統一版本 ...很多造字 是各有淵源 各有理由
雖然都是借用漢字 但是各方各派 寫出來的 正統台灣字 不盡相同
例如吃飯 我所學的母語理論中特別強調 [吃飯]寫成台語字 應寫成[食潘]...
類似的例子層出不窮 官方沒有一套統一的標準 大家也只能[看得懂就好] !
2.同樣的 台語的 注音 目前都是借用羅馬拼音來組成 而有八個音 但是與造字一樣出現的困難是
各家各派 都有各字的一套 標準拼音法
於是同樣的一句話 不同家所翻出來的羅馬拼音(注音)也不盡相同
3.台灣的地標與路標 目前是格式混亂 並未統一 !
有的使用羅馬拼音 有的使用英文名稱 有的漢字直翻 有的漢字翻意思出來
例如我現在住台南麻豆 同一條路上 同樣是政府的綠色路標
前面還寫著[麻豆Madou] 過了幾百公尺 竟然變成了[麻豆Matou]了...

另外. ..樓上有大大提到 [打]字的讀音是[Ta]
它的概念其實很簡單 通常我們的人名就是用讀音了
或者看人家用台語唸詩唸詞 還是布袋戲 裡面就很多讀音了
我舉些例子看看( 我大概用羅馬拼音感覺拼看看 大家看得懂就好... )
[人]的語音是lan 讀音是lin [小人][男人][女人]的[人]我們就用讀音
[遠]的語音是hmm 讀音是one [遠方]我們就用讀音 -->> one hon
[青]的語音是chin 讀音是chun [青色]我們用語音 [包青天]我們就用讀音了
[高]的語音是gwan 讀音是gir [高手]我們就用讀音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母語概論裡 有些台語還確實是源自北京 還有中國各地的
也所以 讀古詩古詞 用台語才會通 [入聲字]的檢視方法也是[用台語讀]就知道了
當然 也有源自南島各國 還有大家熟悉的日語變台語 英語變台語的

--------------------------------------------------------------------------------
NO:2635_138張孝維  於 2004/05/15 19:15
Re:關於台灣命名~~~~~~~~~~~~~~~~~

Re:Saga
「張孝維:
> __Formosa是正式名稱?
> 我還是那個問題
> 你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Formosa是正式名稱?
當然是指國際上對台灣的正式稱呼﹐請看美國國務院存檔的「正式文件」﹐在二戰時都是以Formosa稱呼台灣﹐卻從來不會以霧都稱呼倫敦﹗
還有﹐有關台灣的重要文件﹕
鄭成功與荷蘭簽訂的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koxinga.htm
中法戰爭後簽訂的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ts166-76.htm
馬關條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himonoseki01.htm
開羅宣言﹕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airo.htm
舊金山和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anfrancisco01.htm

以上的文件都是用Formosa﹐而不是Taiwan。這不算正式﹐什們算正式﹖
一直到1952年的台北和約﹕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taipei01.htm
才出現台灣的字眼﹐不過仍然括號加註Formosa。在1952年以前Formosa是國際上對台灣的正式稱呼是毋庸置疑的。之後的文件才漸漸改成台灣。」

__首先感謝您的回應。
惟您上述資料只闡述了一件事:Formosa《曾經》是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指稱。
我再強調一次:
Formosa只是一個西方人在幾百年前對一個FAR~~~east的小島的__
一個不在乎這個島有誰有什麼是誰是什麼的稱呼
所以才會有1952年台北和約在Taiwan後面又括號加註Formosa的荒謬行徑
Taiwan才具有現代意義的identity
我們在這裡要談的是
我們認為應如何去指稱今日台灣以及為什麼
而不是台灣以前是否真的曾經如何被國際指稱為Formosa
所以我才會問您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Formosa是正式名稱?
清朝人民?還是二戰時的人民?
一些網友在情緒或感受上喜愛Formosa這個名稱我覺得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今天我們真的可以制定台灣對自己的指稱
台灣這個國家的身份建構要以何為基礎?
古老混沌的政治霸權歷史意識?
還是我們21世紀台灣人的現實與意志?

您怎麼選擇?
Kuang, 你又怎麼選擇?




NO:204_3
張孝維  於 2004/05/15 19:41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更正:
204-2貼中的No2633_55裡提到「倫敦又稱霧都,但畢竟還是霧都」,應為「倫敦又稱霧都,但畢竟還是倫敦」。

NO:204_4
張孝維  於 2004/05/16 11:24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有時我會有一種感覺:
知識到底是將我們的世界弄得四分五裂
還是真的在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


kuang  於 2004/05/16 08:44
Re:關於台灣命名~~~~~~~~~~~~~~~~~

張孝維:
>我們上面談到的後來的Formosa, Takao, 介壽路,凱達格蘭大道
>都是政治中心的產物
>一種偽歷史

我不懂妳所謂偽歷史的邏輯?
可以解釋嗎?
你一直提出質疑
可能是我之前寫的不太好吧?


>我們在這裡要談的是
>我們認為應如何去指稱今日台灣以及為什麼
>而不是台灣以前是否真的曾經如何被國際指稱為Formosa
>所以我才會問您是以什麼身份identity在說Formosa是正式名稱?
>清朝人民?還是二戰時的人民?

其實你的疑問在我們前面的文章都找的到答案

1.Formosa四百多年前就被拿來稱呼台灣了
甚至在台灣這個漢字出現以前
Formosa代表台灣地名是唯一經過荷蘭,鄭成功,滿清,日本,國民政府的名字
Taiwan代表台灣全島頂多在國民黨來台之後才被廣泛使用

2.China, Corea, Japan 等東亞國家現在用的名字都不是自己取的
都是西方人給予的名字
難道它們現在都不是國家?
他們的人民都沒有自己的identity?

3.照你的邏輯
Taiwan這個字本身的拼音代表了殖民意勢
因為Taiwan是用滿清政府統一的拼音系統
Formosa是葡萄牙人最早為台灣人取的名
而葡萄牙人沒有殖民過台灣

還有以後寫「台灣」的時候
都要寫成「臺灣」
因為「台」是受到日本殖民的影響

4.說的你都不相性...用看的吧!
外國學術機構的台灣古地圖集:
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Maps/map_index.html

古代的台灣地圖標的都是Formosa
Taiwan反而只出現在台南一帶(台灣府?)
而不是代表全島的標記
1864
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Maps/Island_Maps/Swinhoe_B.html

這張台灣地圖寫的是漢文的「臺灣山海圖」
外文寫的台灣用的是Formose(法文)而不是Taiwan
(地圖中翻譯了許多漢文的單位)
1858
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Maps/Island_Maps/deRosny_H.html

5.「台灣原生種」的動植物
學名大都要套上Formosa
難道Formosa真的不代表台灣嗎?
「台灣原生」的東西大多都還沒套上Taiwan勒...

ps.我再說一次
我不是反Taiwan
我只是要強調Formosa對台灣來說是很重要的名字

--------------------------------------------------------------------------------
NO:2635_154kuang  於 2004/05/16 08:56
Re:關於台灣命名~~~~~~~~~~~~~~~~~

>Formosa:全世界有好多地方叫Formosa
我經常看到統派或是對台灣不太了解的人這樣說
Formosa已經是臺灣的代名詞了
其他不用多說
只要提為何「台灣原生」種的動植物都要套上Formosa/Formosan就好了

還有一個很簡單地證明方法
你去查任何英文或是其他外語的字典
你查Formosa
答案就會跟你說是台灣或是Taiwan的
我為什麼知道??
因為我很無聊沒事會去查這些東西

--------------------------------------------------------------------------------
NO:2635_156kuang  於 2004/05/16 09:25
Re:關於台灣命名~~~~~~~~~~~~~~~~~

我剛剛無聊查了一下我的「和英字典」
這是一本小字典
雖然這本字典只有Taiwan(因為用的是日本羅馬字查(romaji))
不過...
Taiwan 台灣 Formosa; Taiwan, ~の
Formosan. || 台灣人 a Formosan; a
Taiwanese. 台灣海峽 the Formosa
[Taiwan]Strait.


Sanseidos New Concise Japanese-English Dictionary 第2版 中島文雄 編 1985


希望不了解Formosa和Formosan對台灣人的定義前
先不要去否定它們
因為在不了解的前提下
你會自己否定了你自己的「identity」

--------------------------------------------------------------------------------
NO:2635_157張孝維  於 2004/05/16 10:59
Re:關於台灣命名~~~~~~~~~~~~~~~~~

Re:Kuang
1)首先,你可以先走出你家門口或拿起任何一份報紙,感受一下你在那裡。Formosa,或Taiwan?
2)我一直用指「指稱」而不用「稱呼」的考量不知你是否能懂?
3) 最早的formosa只是一個西方人在幾百年前對一個FAR~~~east的小島的指稱__沒什麼問題,後來的
Formosa就叫做政治文化霸權的產物; 這就像以前「平地人」指稱「山地仔」或「番仔」,就算後
來明知道他們是那一族人了卻仍然不管他們對自己的identify,而且也覺得這樣叫也沒什麼不妥一
樣。之前我是針對Taiwanese,Chinese,Japanese這種字型去找其指稱意涵時發現這樣的指稱制
定所代表的fact,我想Formosa也有類似之處。請你再撥個幾分鐘讀一下No.2635_46。
4) 我認為台灣人現在應以21世紀的世界人而非上世紀早期甚至更早的遠東地區人來認知自己。
5)你提到的這些「亞洲國家」的英文名正應證了我3)的說法。他們和台灣當然都是國家,但你有沒
有發現從歐洲中心轉移到美國霸權的這數百年來,亞洲人一直覺得西方人是凌駕自己的?當然西方
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但丟掉自己的identity或由西方來制定指稱我們對自己的identity則
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這牽涉到人類似否應平等彼此尊重的問題。我認為你沒思考過這個層次,所
以你會不懂我在說什麼。再者,你可以想想我說的是否是fact,而不只是「一種想法」;是否現在
仍舊如此,而不是已成為過去的歷史。
6)我認為正名是一種台灣人民去認識並找到自己的風格內涵與自信的很好的方法論,但我看重的是人
文性的,普世性的,當代性的人本價值體系與視野,而不是政治的,歷史的觀點。我說過,正名是
一種solution,而非answer。如果我們看不見台灣的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政治上的,那我們的正名
就會如我所擔心的接下來的制憲一樣,只有著消極應付問題,而非積極開創意義的結果。
7)我手邊也有英國,法國畫的台灣古地圖。只是個提議__讓Formosa成為歷史吧,Taiwan才是我們
的名。
8)*Taiwania/n. [NL, fr. Taiwan+NL-ia] (NL表新拉丁文) :a genus of coniferous trees
(family pinaceae) having leathery triangular leaves that are incurved at the apex.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7》
9)「我經常看到統派或是對台灣不太了解的人這樣說
Formosa已經是臺灣的代名詞了
其他不用多說
只要提為何「台灣原生」種的動植物都要套上Formosa/Formosan就好了

還有一個很簡單地證明方法
你去查任何英文或是其他外語的字典
你查Formosa
答案就會跟你說是台灣或是Taiwan的
我為什麼知道??
因為我很無聊沒事會去查這些東西」

(Kuang語)

__我最後一次回應你:
Formosa在「現在」不代表台灣,Taiwan代表台灣。
你說的「我經常看到統派或是對台灣不太了解的人這樣說」真的太武斷偏執,我勸你收回。
8)回應你的台灣原生種只要套上Formosa說。
你該查的是Taiwan,而不是Formosa。醒醒吧,現在是21世紀了。
你追求學問我不會說你無聊,但求知是為了什麼你可能要多想想。

感謝你這些天的回應,後會有期啦。

我們一起來祝福台灣吧,anyway。


NO:204_5
張孝維  於 2004/05/16 12:1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回到本題!

Re:周公

【2. 「人文」與「政治」間的關係,所見似乎有兩種意見:(1) 執政者以「建立台灣新國家」為目
標,故以政治力量培養某種統一的價值觀,如培植「台灣主體意識」、增進對台灣的認同。
(2) 社會以自己的力量尋找新時代的人文素養,在此過程中排除政治力量的干預,而「建立台
灣新國家」也就不必是此一人文發展所預設的指導方針。
3. 重新釐定台灣與中國文化間之關係。
4. 思考台灣與世界其它文明間的關係,包括過去的「啟蒙時代」、當今的「全球化」等等。】

>不知您何時才會有時間將《關於台灣命名》看過,但其實我六年前就是用正名的觀念來做思考你上
述議題的整合工具。我認為,人文啟蒙__尤其是在這媒體文化混雜的時代__不應該只是一個論點,
而應該是一個movement。人文啟蒙應該是一件人人可以感受到的工作。正名是一個工具,Slogan
很簡單,就是:

Taiwanian / n. →宣示的是,我們是一個有主體意識與完整內涵的「台灣人」,而非「台灣仔」。

正名對我而言是指Taiwanese這個字眼的修正,而不是台灣國號的問題。因為就像歌劇院蓋好沒有好
音樂家也是徒然一般,國家正名了人民還是懵懂也沒什麼意義,因此我想藉由對Taiwanese台灣的人
的質問去衍生出對台灣人Taiwanian的思考__歷史,文化,藝術,地理的__超越政治吊詭的思考。
台灣未來的內涵與文化價值的建構一定要超越政治的思考水平,才是正途啊!
____一個橫跨20,21世紀生長在台灣的人類對自己與世界的思考。


NO:204_6
張孝維  於 2004/05/16 12:36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一個文化的形成一定要有一段很長的封閉期才能蘊釀
在全球化及家家戶戶有cable TV的事實基礎上
台灣依我看已經永遠地錯過了這個時間點
因此台灣文化應該還是得靠一種《人為導引←→自然反動與發展》這樣的循環系統來產生
若然
那麼「導引到哪兒去」就是最重要的問題了

大家一起想想吧


NO:204_7
張孝維  於 2004/05/16 12:5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以下
就是我深惡痛恨的國際氾政治化惡行的產物:


KUO JEN HAO  於 2004/05/16 12:07
Re:關於台灣命名~~~~~~~~~~~~~~~~~

以下摘自南方快報沈建德專欄
------
國號、主權問題不能再拖了
--------------------------------------------------------------------------------
台灣已被聯合國編為中國的一省,不解決,還能拖多久?
--------------------------------------------------------------------------------
 在護照加註與陳水扁新佈局之際,國際盛傳,台灣已被聯合國編為中國的一省。
 經本人查證,的確屬實。不但如此,連ISO國際認證以及國際民航組織,在護照上Taiwan的國家代碼TWN,也都表示是中國的一省,而非如字面所顯示的台灣國的意義。

 事態發展至此,已經不只是國號問題,而且是主權問題了。過去,我方多主擱置主權爭議,而且真的做了。

 可是,由聯合國暗算台灣一事來看,當我方高談擱置主權爭議時,恰好給對方中國全力偷襲台灣主權的機會,主權快被挖光了,台灣人還不知道。

 從聯合國網站得知,2000年11月3日以前,聯合國統計局已把台灣劃為中國的一個省。代號為158,代碼TWN,全名為「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見網站http://www.un.org/Depts/unsd/methods/m49alpha.htm#ftna)

 台灣人不但不知道,還想維持現狀;「立法院」還決議,繼續冒用中華民國的國號做為護照的封面,真是不知死活。日本女外相田中真紀子一句「台灣與中國為同一民族,因此將來會與香港的結局一樣」,就引起「外交部」強烈抗議,聯合國統計局此舉,比田中之言對台灣的殺傷力不知強幾百倍,至少一年多了,為何未見台灣人或「外交部」向聯合國抗議?

 聯合國統計局會無緣無故把台灣劃為中國的一省嗎?當然不會!原因是,台灣自稱是中華民國。本人親向聯合國主管人員詢問,得到的答覆就是如此。

 國際的觀感是,1988年台灣人得到了政權之後仍然宣示,中華民國在台灣,或者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或者高喊中華民國萬歲等,14年如一日,自己以為無所謂,別人卻很在意。

 因為,聯合國內,1945年起中華民國就是中國的代表,1949年雖逃到台灣但仍代表中國直到1971年,你能說中華民國和中國沒有關係嗎?1971年,中華民國連國號也被聯合國表決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駐韓、駐日大使館等被它接收。

 這些事實大家記憶猶新,只是不知這是主權移轉,以為是「退出聯合國」而已,所以不會緊張,還繼續盜用中華民國的國號,最後台灣被中華民國拖下水,被聯合國認定是中國的一省。

 正因為如此,在商界影響力非常大的ISO國際認證組織?堙ATWN(台灣)也是中國一省的符號。所以,國際上,TWN就是中國台灣省,不管是Taiwan還是ROC。至於Issued in Taiwan(台灣發行)就更不用說了。

 前幾天還鬧滾滾的護照加註問題,有人認為,封面國名ROC,?堶隅磪d國名是TWN,雖無面子但有?堣l,所以加註「台灣發行」也無所謂。這是對護照嚴重的誤解。

 據相關人員告知,台灣護照的封面?堶間A貼有可被機器判讀(刷卡)的條碼,條碼上的國家代碼雖稱TWN(台灣),但它是「中國台灣省」的意思。上述條碼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根據ISO 3166做成的,而ISO的依據是聯合國統計局的資料──台灣是中國的一省。

 所以護照上的TWN,是「中國台灣省」,是省名,不是國名,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唯一的中國,ROC是它的一部分。

 可見,現在連TWN(台灣)都成問題了,「立法院」還無異議決定,「中華民國國號的英文官方名字為Republic of China,護照封面中、英文國號應維護其正確性,不得增減任何文字,以符憲法規定」,顯然欠缺國際考慮,新人進入「立法院」、「行政院」後,推翻決議應屬第一要務。

 此外,陳水扁應立即下令「外交部」向聯合國要求更正。若因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不敢否定台灣屬中國,可由台灣國臨時政府進行。此外,國號必須改為「台灣國」Formosa,否則必被中國併吞。因為,如上所述,Taiwan和ROC一樣,國際上漸漸成為中國台灣省的代名詞。

 台灣若想被中國併吞,做為中國對抗美國的最前線和砲灰,繼續維持現狀使用「中華民國」國號,就會如願!
(2002.01.23)
------
入世衛若用「台澎金馬」,穩死!
--------------------------------------------------------------------------------
 只要我們申請加入WHO時,名稱上不要沾到中國,例如「台澎金馬」中的「金馬」及「中華台北」中的「中華」,WHO就沒有理由像WTO一樣,把台灣扯為中國的一部分。HTTP://snews.8k.com
--------------------------------------------------------------------------------
 世界衛生組織(WHO)大會即將開幕,此次因美國布希簽署一份決議案支持台灣依「衛生實體」的資格,加入世衛為觀察員,而歐洲議會也通過支持台灣的法案,一時台灣軍心大振。關於名稱問題,據醫界告知,很可能採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經濟實體模式,以類似「台灣公共衛生實體」的概念,用「台澎金馬TPKM」(Taiwan, Penghu,Kinmen and Matsu的簡稱)入會為觀察員。

 據「外交部」告知,目前我們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名稱為,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referred to as“Chinese Taipei”),「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亦稱中華台北),這個名稱就是10年前成為GATT(WTO的前身)觀察員時所用的稱呼,當時媒體一片叫好,以為成功的加入國際組織為觀察員,是外交的一大勝利。可是,當天大會的宣佈事項非常不利台灣,卻隻字不提。

 原來大會主席說,基於聯合國2758號決議,所有會員國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台澎金馬」雖又稱中華台北,當然無法代表中國)。那麼「台澎金馬」的地位算是什麼呢?WTO的理事會為此開會並且決定:當觀察員時,中華台北的地位視同香港、澳門;將來成為正式會員時地位不變。

 換句話說,「台澎金馬」只有稱呼,並無國家主權的意含。原文如下: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Taipei in GATT will be along the same lines as that of Hong Kong and Macau, during the course of its status as observer, and subsequently, as a delegation of a contracting party. In other words, titles carried by its representatives would not have any implication on the issue of sovereignty.”

 我們雖成功的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卻被這個組織公開宣佈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至今,官員也好,民代也好,無人異議。WTO上項不利我國的宣佈,是我們獲准成為觀察員的同一時間,今年我們加入WHO想得到的也是觀察員,WTO會因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台澎金馬」的名稱,把我們列為中國的一省,WHO一定也會。既有前車之鑑,怎可重蹈覆轍?怎可再用「台澎金馬」或「中華台北」?

 聯合國2758號決議有3個要點:
 1.中國在聯合國的會籍名稱「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
 2.中華民國」仍在聯合國不動,且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見聯合國憲章第23條便可瞭解。
 3.1971年,聯合國只趕出蔣介石代表,並未趕出中華民國。可見2758號決議只是在釐清中國代表權問題,和台灣主權屬誰無關。

 只要我們申請加入WHO時,名稱上不要沾到中國,例如「台澎金馬」中的「金馬」及「中華台北」中的「中華」,WHO就沒有理由像WTO一樣,把台灣扯為中國的一部分。

 那麼,到底用那個名稱比較好呢?李登輝時代用ROC,陳水扁主政第一年據說用ROC(Taiwan),第二年用Taiwan(ROC)申請加入WHO,這個動作已經把Taiwan和ROC劃上等號。

 所以,即使今年不用「台澎金馬」而用Taiwan的名稱獲准,恐怕亦會被WHO依聯合國2758號列為中國的一省。基於這些考慮,Formosa應是比較適當的名稱。

 

(2001.04.20)


NO:204_8
張孝維  於 2004/05/16 13:00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NO:2635_162張孝維  於 2004/05/16 12:55
Re:關於台灣命名~~~~~~~~~~~~~~~~~

Re:KAO JEN HAO
台灣在國際政治上普遍被認知為中國之一省早已是事實
你說的主權問題的急迫性我很認同
但用政治面甚至是法律面去談現在是談不通的

依我看只有獨立__人權與人道的獨立

我們應該向全世界宣稱台灣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生命權
都不應該成為某兩個政府的意識形態的衝突與政治吊詭的犧牲品

這才是21世紀人類的普世價值
也是台灣頂天立地挺直腰桿的支撐立足點

我還是提出以Taiwania申請入會

Taiwania的意涵為:在西元2004年,台灣地區人民自決;為了讓他們的下一代與國際社會對其國家精神、文化、歷史及國民性格與過去數百年來對台灣地區模糊而偏狹的認識有界分,並認為台灣人權與人道價值不應受政治因素而遭到損傷的共同認定與聲明的新字。
台灣尼亞Taiwania的地理範圍含括:台灣Taiwan、澎湖、金門、馬祖…等各大小島嶼。

這是台灣的人權獨立運動
我認為國際社會會支持



NO:204_9
張孝維  於 2004/05/18 16:1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ThereforeIAm  於 2004/05/17 21:02
Re:關於台灣命名~~~~~~~~~~~~~~~II

正名運動由民間發動時應該在國外報紙上宣傳說:「Taiwan is Formosa (and not any part of China)!」

--------------------------------------------------------------------------------
NO:2673_4學爾都  於 2004/05/17 22:42
Re:關於台灣命名~~~~~~~~~~~~~~~II

But many people think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its really bad ,so we have to tell those people WE ARE EROM TAIWAN NOT THE PART OF CHINA
應在簡報上說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的行省或部分,我門老師跟補習班外國老師講話時,他跟我們老師隱約講到,他也是說台灣是國家,但他好像說到國名的問題,所以偶才開板的,但再大家發言前先想想【台灣是國家】

--------------------------------------------------------------------------------
NO:2673_5左右  於 2004/05/17 23:44
Re:關於台灣命名~~~~~~~~~~~~~~~II

Formosa和台灣都好,只要不是「中」華民「國」...
如果是Formosa,要快點提出,讓大家有共識

--------------------------------------------------------------------------------
NO:2673_6kuang  於 2004/05/18 02:05
Re:關於台灣命名~~~~~~~~~~~~~~~II

我平時也喜歡到拍賣網站上去找
有關台灣的古物
當你在尋找的時候
你也會增加對台灣歷史的了解
讓我們知道當時的人是怎麼樣看待台灣的
我們現在讀的歷史有許多是後人為了政治目的而去串改的
或是以自己的意勢型態去敘說歷史
所以有許多東西都是被刻意遺忘的
像是許多網友得到的教育都是:
「Formosa是荷蘭人殖民台灣所用的」
這一小段就間接的讓Formosa與台灣脫節
所以當在尋找古物的時候會發現..
原來臺灣的過去跟我想像的不一樣啊...
下面也算是可以證明我之前所提的
「Formosa=臺灣」不是完全以歐美來看我們的關係
因為我們自己都在用了

「大清臺灣郵政局」發行的郵票
清國自己都用Formosa來稱呼臺灣了
1888
http://www.simonandrews.com/stamp-28118.html

從英國寄到台灣的明信片「Prisoner of War Post」
有趣的是
Country:Formosa <--為何不是Japan?
Camp:Taiwan
1945
http://www.simonandrews.com/stamp-13465.html

從台灣寄到西班牙的明信片
左下角寫的是Formosa(Japan)
明信片上面好像有用鉛筆寫的Formosa Taiwan
1933
http://www.simonandrews.com/stamp-8971.html

民信片照片的那一面是寫著
Formosa, Temple Gate at Tai-hok-ku
但地址寫的是:
Taihoku-Japan
(Taiwan)
1932
http://www.simonandrews.com/stamp-8970.html

一個在台灣的「農業部-政府研究機構」寄出的明信片
信上的部門印戳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的
上面刻的是
Taihoku, Formosa, Japan
1930
http://www.simonandrews.com/stamp-6729.html


@網站上有1945年後的一些郵票啦...
但寫的都是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

@我有注意到部份同時期日本台灣官方的郵戳上面
寫的是TAIWAN JAPAN

--------------------------------------------------------------------------------
NO:2673_7kuang  於 2004/05/18 02:30
Re:關於台灣命名~~~~~~~~~~~~~~~II

離題了
上面的明信片除了POW,1945那張
其他都是1930年代的
這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了「跳舞時代」的景象
那是個臺灣曾經有過的繁華的時代
除了自己人以外
當時許多老外也到台灣來觀光或是常駐??
有趣的是這漲台灣神社(現圓山大飯店)的照片
照片裡面的人的穿著
很像是「跳舞時代」所提到的景象
http://www.simonandrews.com/stamp-8970.html

ps.
@我阿嬤小時候讀小學的時候
「臺灣神社」是他們校外教學的場所之ㄧ

@我平時看到日本神社的英文
通常是翻成Shrine不是Temple

--------------------------------------------------------------------------------
NO:2673_8無塵  於 2004/05/18 11:50
Re:關於台灣命名~~~~~~~~~~~~~~~II

(1)「台灣」命名乃廣義的「台灣國」名稱理應包括固屬領域,(澎湖、金.馬、綠島、蘭嶼等)
無容置疑,有些政客卻謂;命名台灣,澎湖、金馬怎么辦?真是,吹毛求疵矣!
(2)曾幾何時宋大省長以反廢省怨言;廢省後.省立高中、職校怎辦?有異曲同ェ之妙也。
(3)政客們應問問美國;稱國名為「美國」其關島、夏威夷等怎辦?
「日本」國之琉球群島、小笠原諸島、等怎辦?別;雞蛋裡骨頭;

--------------------------------------------------------------------------------
--------------------------------------------------------------------------------
NO:2673_10學爾都  於 2004/05/18 15:40
Re:關於台灣命名~~~~~~~~~~~~~~~II

to無塵
那又什麼關係,同樣為台灣xx國或福爾摩莎xx國,大家都一樣,管政客怎麼講??????

--------------------------------------------------------------------------------
NO:2673_11張孝維  於 2004/05/18 16:16
Re:關於台灣命名~~~~~~~~~~~~~~~II

Re:Kuang,
真的
可以請你不要再沉浸在歷史之中了嗎?
Taiwan的問題不在Formosa的歷史與古早外國人的視角之中
你到底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啊?
拜託你好嗎
你知道有多少人會陷入你這種沒有現實感的邏輯解題方式之中?
Taiwan是一個現在正在發生的fact
Formosa不能解決Taiwan的問題
至少你一直都沒有提出為什麼Formosa能解決台灣在國際上的問題
Formosa是一個很多人都喜歡的字__包括我在內
Formosa曾經是國際指稱台灣的一個稱呼
但台灣人從來沒有稱自己為福爾摩莎人過
Formosa不是我們台灣人的國家
我們是台灣人
我們的國土叫做台灣 金門 馬祖 澎湖 綠島
就是不叫福爾摩莎

我們要告訴國際社會我們是人類世界的一份子
不是政治正確的祭品
這是我們的權利
我們的權利正應如同世界上所有民主國家的人民的權利
我們是台灣人Taiwanian
就如同American Canadian一樣

不是台灣仔Taiwanese



NO:204_10
周公  於 2004/05/19 18:0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張孝維 :

對不起
我又要出遠門
如果在當地能夠上網
我再用 56 k 慢慢寫回應囉


NO:204_11
張孝維  於 2004/05/19 23:13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他欄的好文轉貼
啊,Taiwan真是可愛呀!


Leopard Cat  於 2004/05/19 17:49
Re:關於台灣命名~~~~~~~~~~~~~~~II

【台灣特有種】
我 們 姓 台 灣

台灣特有種?你腦中一片空白。如果生物種類和土地面積成正比,那麼世界地圖上小得看不見的台灣,生物應該也是少得可憐,更別談什麼特有種了。
實則不然,名貴的一葉蘭,就是台灣特有種;活蹦亂跳的台灣獼猴,也是台灣特有種。山?媄?濛濛的檜木森林,大馬路上成排搖曳的台灣欒樹,都是台灣特有種。
台灣其實是一座蘊藏豐富生命的大觀園,而且特有種俯拾皆是。你的眼睛亮了起來,那麼,台灣特有種是怎麼來的?它們是怎麼成為台灣的特有種?真的只有台灣才有嗎?
一連串的問號,使你忍不住翻查特有種的定義:「某一物種因歷史、生態或生理因素等,其分布僅自然繁衍於某一局限的地理區域,而未在其他地區出現時,則稱此物種為該地理區域之特有種。」


源自冰河時代的長途旅行
真是難懂。不如闔上書本吧,我說個台灣特有種的故事給你聽。
那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從它們的老祖先開始說起。輕哼一段思想起,將你的想像力拋向幾萬年前,遙想一個處於冰河時期的地球。首先,當然會覺得有點冷,氣溫大約比現在低五到七度。溫度降低使高緯度地區的海水都凝結成冰,而蒸發的海水再降落時,也多數化成了雪,堆積在南北兩極和靠近極圈的高山上。此時的地球上下像是戴了兩頂冰帽,冰帽越大,地表的海水就越少,海底地層逐漸浮出水面。
那時候的台灣是什麼樣子?你的腦海中浮現一張再熟悉不過的台灣地圖,西邊是台灣海峽,再過去是大陸東南沿岸。現在請將台灣西岸和大陸的海岸線抹去,雖然並不太容易,至少,試著把它變成虛線。因為海水被兩極吸走了,平均深度只約八十公尺的台灣海峽,頓時成為一片廣邈的平原,將台灣和亞洲大陸連在一起。
像這樣的冰期,百萬年以來可能有五次以上。寒冷的冰期與溫暖的間冰期交替出現,令台灣海峽時隱時現,台灣和大陸一直維持著藕斷絲連的關係。
這期間,一場「唐山過台灣」的生物遷移行動,在台灣海峽形成的陸橋上陸續展開。植物先行,動物隨後。因為植物是最靈敏的溫度計,天氣一冷,散至南方的種子便較北方的種子容易發芽,整個族群因而逐漸南遷。動物們則循著自己愛吃的食草或果實,一路邊吃邊走過來,或是遭到其他動物的追殺,倉皇奔逃而來。總之,各式各樣生命的種子,在原本童山濯濯的台灣萌了芽,並迅速地開枝散葉。
最後一次冰期發生在更新世晚期,約莫是二萬年前,天氣格外寒冷。擋不住寒的植物向南播遷,許多大陸華北區的動物也逐水草而南下,會同華南動物的足跡,一起踏上出水成陸的台灣海峽,就在今日澎湖附近的區域開始活躍繁衍。

躲過洪水,絕處逢生
那是一個蠻野的草莽台灣,像一個生龍活虎的健壯少年。當時氣候較今日乾冷,狀似非洲的蒼蒼草原上,奔馳著迅疾如風的野馬、擎著兩隻白長牙的大象、有斑點或沒斑點的各種鹿群,以及矮胖但動作迅捷的野豬。濕軟的沼澤中,臥著眼睛半開半閉、伺機而動的鱷魚。另一個水塘,卻浸著一隻舒服泡著澡的水牛,水淋淋的牛角像橫擺的月牙。
真要比較先來後到,人類,算是很晚踏上這座島嶼的一種生物。目前在台灣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台南的左鎮人,年代大概距今二、三萬年(雖然有學者認為此年代的測定方式有問題,但尚無人重新測定)。這些最古老的台灣人,大約也是在最後一次冰期時,踏著動植物遷徙的腳印,一步步走到台灣來的。
堅冰也有消融的一天,當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地球又再度進入溫暖的間冰期,兩極融化的冰使海水面再度升高,全球性的大水,緩緩地向所有低窪地域步步進逼。
於是,台灣海峽的生物們,面臨了一場只漲不退的漫長水災。先測知暖熱的植物已將種子播往高處,不能動的原株,只能靜靜地被淹沒。有腳有翅膀的動物們不是北返大陸,便是往台灣的高處遷移。這時候,高高矗立的台灣島,正好提供這些生物最佳的避難所,如同汪洋中的一艘諾亞方舟,承載起各式各樣的生靈。
即使逃過大水,還有許多嚴酷考驗等待著。逐日變熱的天氣壓迫著許多喜歡涼冷的溫帶動植物,往山上遷移是唯一出路,但高山環境不見得適合每種生物。尤其是體型大的動物,當自然環境無法再提供足夠的遮蔽和食物時,唯有滅亡一途。
除了自然界的危機,人類的獵捕也可能是促使某些動物消失的原因之一。首當其衝的仍是大型動物,因為從人的觀點看來,無論是就毛皮或食肉考量,體型越大者,越是優良的靶子。然而族群數量多寡,卻往往和體型大小成反比。
找不到棲身之地和食糧,或是躲不過獵人的追捕,許多大型生物就此從台灣滅絕。大象、野馬、四不像鹿、鱷魚,適應不良的動物們逐一死去。皮肉腐化後的骨骸沉入地底,或沒入冰冷的海水,默默以硬石的姿態,凝固古早台灣的記憶。
然而,仍有許多生物熬了過來。檢視台灣現有的哺乳動物,會發現有許多種類早已出現在化石紀錄中,例如獼猴、梅花鹿、水鹿、野豬、山羌等。它們捱過氣候變遷和獵人追捕,倖存而發展成現在的種類。更多生命力強韌的植物和小型動物,紛紛在山高水長的台灣找到適合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這座孤懸在大陸邊緣的島嶼,遂成為生物們的海上新樂園。

得天獨厚的海角樂土
除了從大陸遷移而來的生物之外,台灣還有許多南洋來的移民,它們大約是一時好奇攀上了一根浮木,大難不死地漂流到台灣。或是一隻無心的鳥,腳上黏著蛙或昆蟲的卵,騰雲駕霧地從天而降。粗暴的颱風也是位強而有力的傳播者,狂風捲起植物的種子和動物的卵,再將它們甩落在這座島上。
總之,這些生物落地生根,使台灣島變得生氣蓬勃。而這片得天獨厚的沃土,也毫不保留地提供這些外來生命一個繁衍的新天堂。
轉動你的地球儀,注意北迴歸線通過的世界各地:除了西南氣流造就雲南地區的茂密森林外,其餘同緯度的印度是疏林、非洲和中東是沙漠、墨西哥則是半沙漠化的高原。而小小的台灣島卻是層巒疊翠、水澤豐溢,像鑲在地球頸項上的一顆綠寶石。
台灣地形凹凸有致,有寬廣的平原,也有連綿不絕的高山。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處,黑潮與親潮一暖一涼,分別流經台灣東西兩側;又位在東北季風與西南氣流必經之途,每年帶來豐沛雨量。這諸多地形、地質、溫度、濕度等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小小的台灣土地分化細緻而繁複,讓任何物種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造就了相當可觀的生物多樣性。
在台灣,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你可以看到北極圈才有的寒原景觀;在南端的恆春半島,則可以看到赤道的熱帶海岸林。台灣的生態種域自赤道延伸至北極,如同整個北半球的縮影。在這?堙A島上飽含的水分如同母親源源不絕的乳汁,總是足夠餵養所有的子民。
島嶼,更是培育出新物種的最佳搖籃。經過與大陸的長期隔離,島嶼生物的基因未能再與大陸的親族進行交流,只限於島上較小的基因庫中,因而產生新種的機率大為提高。再加上台灣擁有百餘座三千公尺以上的山頭,茫茫雲海中,各個山頭也如同眾多海上小島,形成難以跨越的自然藩籬,更加速了新種的生成。
由於族群數量少、行動能力弱、活動範圍小、基因變異大或是演化速度快等種種可能因素,久而久之,某些來到台灣的生物,漸漸長得跟它們的祖先不太一樣了。習性、外表以至遺傳基因的改變,使這些生物個別形成獨立的「種」,無法再和其他不同種的生物繁衍後代。各式各樣「Made in Taiwan」的「台灣特有種」,於焉誕生。

名叫「台灣」的樣子
台灣特有種可以說是與這塊土地行「交互作用」最深入的一群,祖籍各異的它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型態和習慣,以期與台灣環境融為一體。
例如高山寒原上的植物,與北極圈的植物群落極其相似。但北極圈終年冰天雪地,而台灣高山覆雪只約三個月,因此這些來自北極圈的植物調整自己的生命週期,以配合台灣的春夏秋冬。
恆春半島的植物有著更明顯的改變。原屬於溫帶植物的柳葉柯,為了適應恆春半島特有的焚風,葉片逐漸變小變厚,以減少水分蒸發。
台灣特有種願意改變自己來適應台灣,而豐腴的台灣也毫無保留地提供一切資源,來造就這些物種的獨特與美麗。有些特有種原本廣布在地球上的同類多已滅絕或變成化石,只有住在台灣的它們,因為獨特的地理條件而繼續存活下來。台灣高山上居住的許多冰河孑遺生物即是如此,如台灣穗花杉、南湖柳葉菜、櫻花鉤吻鮭、山椒魚等,皆是劫後餘生的物種。
台灣特有種,顧名思義,意思是只有台灣才有。不過,根據多位專家說法,目前並不能確切地說別處都不存在這些生物。很可能同樣的物種藏在台灣之外的某個角落,只是沒有被生物分類學者發現罷了。但是,既然它生長在台灣,在這?堻Q發現、被正名,就是台灣的一分子。這些生物如果從台灣消失,可能也就是從全世界消失。
「台灣特有種」其實並不比其他任何物種高貴,它只是一個生物學上的分類標籤,不是一個優等獎章;另外,台灣特有種也並不一定瀕絕稀有。
台灣特有種的主要特色就在於它們的「改變」。縱使血脈中仍存留著祖先的基因,與鄰近地域的親族們也仍血緣深厚,但多年來,島上的雨露風霜,已將它們刻畫出獨特的樣子──一種名叫「台灣」的樣子。
台灣的樣子,就要有台灣的名字。基於某種毋需言說的直覺,我們在這些生物們的名字冠上「台灣」。台灣黑熊、台灣雲杉、台灣獼猴,還有台灣馬口魚、台灣藍鵲、台灣百合,還有台灣萍蓬草、台灣山椒魚、台灣鳳蝶……。
還有嗎?當然還有,不論海拔高低都存在著眾多特有種。台灣的生物特有種比例之高可說是世界少有,四千多種維管束植物中,特有種約有一千種,占了百分之二十七,二萬五千多種的野生動物中特有種則有一萬多種,占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如果再給台灣多點時間,許多的特有亞種(習性或型態已演化得與其親族不同,但尚未獨立成種)都會逐漸變成特有種,而且出現「台灣特有屬」是必然的走向。
我們也稱呼自己為台灣人。依著人類同姓親族的文化邏輯,你如夢初醒地察覺,我們都姓「台灣」。原來,人類不過是島上龐大生物家族的一員。

人與鹿的故事
人類原本就是自然的一分子。在史前人追趕著獵物抵達台灣的那一刻,我們看到的,只是食物鏈中的常態,如同豹子為了吃飽而捕殺羚羊一般地無可厚非。但當人類逐漸開展出自己的文明,卻也逐步脫離自然的法則。
人與鹿之間的故事,最能顯示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漸行漸遠。
從台灣各地出土的化石顯示,自遠古時期起,鹿就已經遍布在台灣的平原和森林交界處。鹿在台灣天敵少、抵抗力又強,康熙年間的《諸羅縣誌》中記載:「鹿獐之多,由草之暢茂,且稀霜雪,故族蕃息而肥碩。」
鹿皮禦寒、鹿肉鮮美、鹿角可以用作工具,所以,鹿一直是史前人狩獵的主要對象。明末,漳泉一帶的漢人時常來台灣,用瑪瑙、瓷器、布、鹽,和原住民交換鹿皮、鹿肉和鹿角。那時的平埔族人仍尊重自然界的輪迴,它們設有「獵鹿公約」限制打獵的時間,讓鹿群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但到了荷據時期,荷蘭人招攬漢人大規模地獵鹿,每年輸出幾萬張的鹿皮。明鄭到清領時代,鹿皮仍具極高經濟價值,人民遂以獵鹿為業。此時獵鹿已經成為不擇手段的商業行為,不僅獵殺幼鹿,甚至為了胎鹿鮮麗的皮毛而剖孕取胎。
長期滅種式的屠殺之下,鹿隻數量驟減,而山林的逐步開發,更迫使鹿群無處容身。原本滿山遍野的鹿,被人類逼得走投無路,幾近滅亡。
所以台灣人現在很難看得到鹿了。研究者為了挽救瀕絕的梅花鹿,費心多年復育,終於將鹿群野放。但是這些野放的鹿卻仍時常遭人偷襲,數量始終無法繼續增加。
鹿的尷尬處境,反映出人類對自然的步步進逼。當個體性的打獵變為大規模的屠殺,零星的耕種變成有計畫地開墾,越來越聰明的人類不再崇敬自然的力量,也不再尊重其他生命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權利。如同一個叛逆的孩子,從母親的懷抱中出走,卻不時回來巧取豪奪。
而人類可曾對自然有過什麼貢獻?人高踞食物鏈的最頂端,從不容許自己成為其他動物或植物的食物。嚴格說來,人類可能是整個自然界中,最缺乏存在價值的一種生物。
獵人的矛,射穿了動物的胸膛;伐木人的斧,斬斷了大樹的腰;遊園的柵欄,監禁了本土或外地生命仰息天地間的自由。除此之外,人類與其他生物,是不是還有別的互動方式?
我們能不能卸下「萬物之靈」的冠冕,以同為自然界一員的平等態度,去結識其他的生命?我們還有沒有能力感受自然的脈動,傾聽山林的呼吸?

台灣特有種人類
也許人類也在進行一種神祕的演化,試圖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樂觀的解答。不知不覺中,台灣各個角落不約而同地冒出一群人,改拿起相機、筆桿或是顯微鏡,以鏡頭、文字和一顆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追尋描摹台灣島上的其他生靈。
或許是因為單純的好奇心驅使,或是抵擋不住原始自然的召喚,這群研究者、生態觀察者、作家、攝影師,彷彿中了蠱似的,不論日曬雨淋,經年累月地往山?媔]。如同某種自我「野放」的人類,形成另一獨特的「台灣特有種」。
擷取幾個片段來看看。
都市一角,燦黃的台灣欒樹點亮了廖守義的兒時記憶,也埋下了他終生愛樹並極力推廣種樹的熱情種子。另一位也在都市長大的賴吉仁,則坐在寒流來襲的深山?媯市搧衕顫↖p,他能在堅硬的木板上,刻畫出鳥類柔軟的羽。
往高山上搜尋,大孩子般的陳燦榮,總是在黑黝黝的夜晚出沒,偷偷摸摸地跟蹤幾尾流螢。更高處,劉思沂長年徘徊在森林與草原的邊界拍攝水鹿,他即使在深夜熟睡中,也能聽見水鹿的腳步聲。
作家吳明益經常在字?埵瘨﹛A反覆記憶探索著蝴蝶的輕盈身影和謎樣的行止。也愛穿梭山野的吳永華,近幾年則努力埋首書堆,試圖重建過去幾百年來被現代人遺忘的台灣自然史。四處闖蕩的廖東坤,坦白自己並沒多大使命感,只是以自己的鏡頭和筆尖作為一個介面,誠實地呈現台灣的真實與美麗。
連獵人也寫起了故事。亞榮隆•撒可努謹記著父親的獵人哲學:「把動物當成人看待,把自己也想成是動物。」唯有遵循大自然法則的獵人,才是真正的好獵人。
這些只是片段。還有更多「台灣特有種」的人類,長年細心關懷著這片土地的一點一滴。這些人的聲音並不大,卻很堅定。它們關心的對象當然也不只是特有種,而是整個生態界。
特有種生物改變自己以順應環境,而人類卻善於改變環境來迎合自己。事到如今,人類已經不可能再回到茹毛飲血的生活。但這些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自然的性情中人,不僅展現了和其他生命對話的謙遜姿勢,也提示了現代人回歸自然的另一種可能。

--------------------------------------------------------------------------------
NO:2673_20Leopard Cat  於 2004/05/19 18:16
Re:關於台灣命名~~~~~~~~~~~~~~~II

台 灣 258
我常問人們:「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幾座?」大部分的人會回答1∼10座不等,當他聽到答案是258座時,都會驚訝覺得:「不可能,沒有人告訴過我,電視或報章雜誌也都未曾看到過。」這也難怪,因為荷蘭、明鄭、清帝國都沒有統治過台灣廣大的,超過一半的山地,即使日本也是到1915年才統治包括高山的整個台灣。

日本之後的國民政府並沒有宣揚台灣山地的廣大,反而一再強調台灣是「彈丸之地」,即使到現在還是有雜誌書籍形容台灣很美,是蝴蝶的故鄉,或說台灣像是前途不定的風中之葉。這些種種原因都讓大家不易知道台灣單單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258座,是世界少有的。這麼高大的山與森林不去觀察與思考,偏偏只想到蝴蝶與落葉,當然沒有辦法感受到台灣的神奇美妙。

日本的富士山高3776公尺,聞名全世界,但是日本全國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只有十餘座;英國有高地,但實際上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完全沒有;今年上映的電影魔戒全景在紐西蘭拍攝,片中的高山雪景讓全球觀眾著迷,然而紐西蘭的最高峰Cook山高3744公尺,全國高過3000公尺的高山共20餘座。這樣比較大家就會了解台灣258的偉大了!

台灣258不但高大,夏天還會開滿遍地花朵,非常美麗,很多是台灣特有的種類。此時站上台灣的屋頂,可以說是藍天不斷,高山連綿,花彩繽紛。冬天的台灣258,很多有可能下雪,讓身在亞熱帶的台灣人民可以賞雪,親自品嚐高山白雪的滋味。

為什麼要提倡台灣258?因為她能讓台灣人民看到真正的台灣,高大又美麗的台灣。讓台灣人民除了認真、聰明、善良以外,能夠每天像台灣258一樣,充滿自信。

--------------------------------------------------------------------------------
NO:2673_21Leopard Cat  於 2004/05/19 18:42
Re:關於台灣命名~~~~~~~~~~~~~~~II

是 什 麼 讓 台 灣 成 為 寶 島 ?

  一個北迴歸線橫越的島嶼,擁有熱帶到寒帶的植物相,它曾是梅花鹿, 黑熊和雲豹的故鄉,也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他就是美麗之島:台灣 。

  台灣的面積雖然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卻擁有相當豐富的生物資源,以單位面積的種數而言(亦即物種多樣性),台灣在維管束植物、蕨類、蝶類、鳥類…等,與世界其他地區同類生物做比較,都居世界之冠。這樣的事實全要歸功於台灣高溫多雨、海拔差距又大,形成極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同時,台灣島嶼很年輕,自形成以來未曾遭受到冰河侵襲。

  首先,氣候的多樣性是台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台灣的地理位置適中,位於歐亞大陸塊的東南側,四周為海洋洋流所環繞,帶來充沛的雨量,形成溼潤、溫暖的氣候,這是台灣之所以在世界生態系中扮演森林生態系最重要的基本條件。加上台灣位在氣候分界的北迴歸線上,低海拔即兼有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東北季風、西南氣流,與大陸冷氣團南下等,這些氣候因素,造成台灣南北溫度和降雨量的差異,因此形成了各種棲地環境,在其中所蘊育的生物種類也就有所不同。

  其次,台灣的高山峻嶺為台灣創造了極多變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樣性的生物種類。台灣地質年紀極輕,山嶺依舊陡峭險峻,北起台北縣南至屏東縣,全長僅400公里,但每一縣都是山頭綿延不絕,其中不乏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生態環境便跟著改變,因此生物種類在垂直分布上也就有很大的差異。

  現在我們將台灣的情況與世界其他地區加以比較,就能更加明白台灣的生態環境是多麼地獨特。在歐洲大陸,阿爾卑斯山雖然有近4800公尺的高度,但是因為位在溫帶地區,可供森林植物發育的幅度較台灣小得多,使得歐洲的森林只能發育到2000公尺左右,所以生物資源就會較少。而台灣雖然山脈最高僅近4000公尺,但因為緯度較低,所以森林界限高達3600公尺,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幾乎所有北半球從北極圈至赤道所有的森林型態:由高山寒原到針葉林再到闊葉林,你都能在台灣看得到。換句話說,台灣的森林種類涵蓋了北半球所有的森林種類,台灣所呈現的森林型態正是北半球森林的縮影。

  另外一個因素是,台灣島從200萬年前浮出海面至今,經歷過數次的冰河期都未曾覆冰,也因此為台灣保留了極為珍貴的世界級物種。我們知道冰河對物種而言是極具毀滅性的,從今天歐洲和北美洲較單調的植物群落應可略見其威力。

  而台灣在冰期時,有些時候是與大陸相連的,當冰河來襲時,台灣就成了北方生物南遷的避難所。到了一萬多年前最後一次冰河北退時,地球氣溫回暖,適應冷涼的物種無法在原地生存,只有隨著冰河北退,或是往高山地區遷移,而台灣高山起伏,部份山地此時又再次成了北方物種的避難所,避免再一次無路可退的大滅絕。在台灣海拔1800至2500公尺的檜木林帶(或稱涼溫區針葉林帶),便存在有不少第三紀孓遺物種,如:台灣杉、香杉、櫻花鉤吻鮭、山椒魚……等,它們的存在都是冰河期一來一退的結果喔!

作者:林俶圭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http://naturet.ngo.org.tw/

--------------------------------------------------------------------------------
NO:2673_22舞  於 2004/05/19 21:07
Re:關於台灣命名~~~~~~~~~~~~~~~II

to:Leopard Cat
好棒唷!這樣深入淺出的文章
讓我對生在台灣感到好光榮!! 

--------------------------------------------------------------------------------
NO:2673_23張孝維  於 2004/05/19 22:49
Re:關於台灣命名~~~~~~~~~~~~~~~II

RE:雨
「上個禮拜六,美國 KCET 公共電視台,播放了一部臺灣電影,製作人是吳念真,片子是以台語為主,是部很可愛又有意思的電影,片子演完後,電視台說是 Taiwanese 的電影片。Taiwanese 已經跟 Japanese 一樣根深柢固,改不了的啦!除非我們向全世界宣導正名,全世界的字典全部更正,當然我們還要趕快公投決定用什麼名稱?不然與 Taiwanese 是斷不了緣的啦!」__by 雨

>提議Taiwanian / n.

理由:

國家由土地,人民,主權構成。我認為應先談這三個部份。由其是土地與人民的指稱,更是比政治的指稱來得重要。以下是我五年前在南方提出的想法,請各位看一下吧?
在國際上無所謂「台灣人」,只有「台灣的人」(Taiwanese或Taiwanese people)…「台灣仔」─更精確地說。「那麼,Chinese、Japanese呢?」是否也有同樣的問題?
 
關於這一點,筆者有兩個角度的觀察:
 第一個角度是,英語本身雖是國際語言,但卻不一定是個完整精確的語言。或者語言結構系統本身是完整精確的。但當初制定語言的人的思考並沒有辦法綜觀語言與思想之間互動之全貌以及未開發完盡的詮釋之可能性─當然,那是因為沒有人能預見未來這世界會是如何地演變。事實上,英文造新字的例子在國際上屢見不鮮-因為語言本身就是因有需求而被創造-這是很實際的。
第二個角度是:對一個已被國際認識,認知與認同的國家而言(如日本、中國、美國、英國…)名稱或指稱的語焉不詳並不會造成他們實際上的困擾。就好像你要寄一封信到總統府,你可以在信封上寫上「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收」或「台北市-總統府」甚或只要「總統府」三字,信都一樣能寄到。但若要寄一封信給你的某位較不有名的朋友,就非得一字不漏、一字不差才行的通。-這也是很實際的。
 因此,就一個實際的角度來看,若「台灣的人」真的認定有所謂「台灣人」的存在,若台灣的人真的認定「台灣人」真的就像「美國人」、「德國人」、「英國人」…甚至「中國人」,有自己的國家認同、自己的歷史脈絡、自己的文化美學、自己的社會面貌、自己的國民性格,那麼,就像一個新同學要讓這個他將進入的班級認識他一樣,他必須首先能將自己的名字與身份介紹清楚-先不論他進入這個班級之後的表現是否能被認同,至少他必須讓這個班級能確認他這個個體特徵的存在,以及記得他是誰。筆者相信這是一個超越所有吊詭之後,所自然產生的一個最單純也最實際的觀點。
「台灣的人」與「台灣人」之間的迷思若不釐清,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認識與認知將永遠會停留在一個過渡中的政治現象。如此,「台灣人」的現代形象與正面內涵如何可能被國際社會甚或台灣人自己所發掘、詮釋與認識。
 
 
Solution:「Taiwania」、「Taiwanian」
 
在這裡,我大膽地提出一個造字的構想,並將在下一段落做說明與推衍,請各位讀者一起來思索。
就筆者對語言學的淺見,在世界上許多的國名與地名之中,我們常可看見以英文字母「a」為字尾的字。(如America、Africa、Europa、Asia、China、Scandinavia、Romania、Albania、Arabia…etc.) 這樣的字形結構就筆者所知,最早應是源自於拉丁語系,而以此為基礎,最廣為人知的英語系造字範例,應是十六世紀英國湯瑪士•摩爾的「Utopia」(烏托邦)。此類字型的原始創意到底為何,我們不得而知。但筆者的看法是,除了音調本身的一種直覺上的氛圍(類似介於注音發音的三、四聲之間,有著振動胸腔,吐氣完整,很適於讓思緒沉澱、收尾的特性)。我們都知道「a」是英文語系的26個字母中的第一個字母。那是否意味著「最初」、「母體」、「創造的根源」等意涵?至少筆者如此認為。
 再者,我們觀察到如:Asia、Romania、Albania、Arabia等字的結尾均為「ia」,可歸納出的因素為:不論「ia」之前的子音為何,這個子音前的那個母音亦均為「a」,我想那是個讀音的問題。若我們在上列舉例的四個字將「i」去掉,直接以「a」收尾,我們會得到:Asa、Romana、Albana、Araba等等「啊」、「啊」不斷的聲響。我想,那對意欲指稱一個那麼大而嚴肅的主題來說-尤其是對那些在美學領域上通常都有著極好的修養的語文學家來說-很明顯是不當而且不雅的。在結尾的「a」之前加上「ia」,讀起來不但順口、悅耳,還有詠嘆的感覺!
 歸納以上論述,我取了在歷史、地理以及國際習慣都已存在的「Taiwan」,再加上基於台灣實際所需的精神需求與古典語言學訴求的兩項要素,造了「Taiwania」這個字。中文音譯為「台灣尼亞」。如果「Taiwania」在未來若能獲得台灣人民的認可與支持, 我們則應該發起一次國際正名運動要求國際的各辭典將台灣的定義釐正並改編原本荒謬的注釋。
 「Taiwania」的意涵為:「在西元2000年,台灣地區人民自決;為了讓他們的下一代與國際社會對其國家精神、文化、歷史及國民性格與過去數百年來對台灣地區模糊而偏狹的認識有界分,共同認定與聲明的新字。台灣尼亞的地理範圍含括: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各大小島嶼。
 
關於台灣之其餘英文詞彙定義提議如下:

Taiwan (n.) 回歸到地理名詞(清楚地)
Taiwanese (adj.) 保留(泛指〝台灣的〞)
Taiwanian (n.) 台灣人


由於「Taiwania」及「Taiwanian」的構想在一開始全是始於我個人的推論,所以在造字論述完成之後,我遍尋各大小英文及少部份的德、法語字典,試圖想要是否能找出任何的語源或語學上的參考根據。結果發現1977年的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以及1997年的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The 3rd edition )分別出現有「Taiwania」及「Taiwanian」這二個字,對我而言,這真是極大的鼓舞。接下來,筆者想對韋伯大字典中這二個字的註解及各項線索做一探討:
*Taiwania/n. [NL, fr. Taiwan+NL-ia] (NL表新拉丁文) :a genus of coniferous trees (family pinaceae)
having leathery triangular leaves that are incurved at the apex.
From: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7
如上所示,[Taiwan+NL-ia]指的是[台灣+新拉丁文-ia],其所指的是「一種台灣種的高山杉類針葉樹」。由此可知,「ia」之字根除表示「地區」、「區域」之意,亦有指稱「地區」、「區域」之「自生特有物種」之意(至少是生物學上的指稱)。「Taiwania」這個指稱的制定,相信是生物學者認為對台灣地區之物種的「獨特性」有其廓清與指出的必要而為。
而我當初之所以試著要以「Taiwania」來詮釋「台灣的存在」之緣由,也是因為筆者相信,台灣地區只要在無戰爭及巨大天災人禍的前提下,假以時日,必將發展出自身獨特的「自然」及「人文」系統。若果真如此,則「台灣特有種」的指稱(不論是生物、心理、或精神上的),以「Taiwan」(地理上的指稱)或「Taiwanese」(「台灣的」之泛稱)這二個字而言,是絕對無法完整表達的。
*Taiwanese & Taiwanian / adj. n. from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The 3rd edition ),1997
「Taiwanian」這個字很明顯是源自於「Taiwania+n」。我認為,韋伯編輯群應該也察覺到了以「Taiwanese」這種泛稱性的字眼來指稱「台灣人」是不妥的,而以「America→American」、「Canada→Canadian」這樣的字型推衍出「Taiwanian」這個字,相信也是韋伯大字典編輯群中的語言學專家對台灣特有人文的一種認定。

期盼很快地,當台灣人走到世界各地,當其他國家的人問你是「Chinese?Japanese?」的時候,你可以很驕傲地告訴他:「I’m Taiwanian!」
 


--------------------------------------------------------------------------------
NO:2673_24張孝維  於 2004/05/19 22:55
Re:關於台灣命名~~~~~~~~~~~~~~~II

Re:Leopard cat
真是充滿了啟示性的好文啊!
看了真是好感動啊!

--------------------------------------------------------------------------------



NO:204_12
張孝維  於 2004/05/20 13:20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阿扁今天的就職演說定調「中華民國」
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意外
而且也不沮喪
因為政治是需要人文的引導的
二戰時法國人為了保留法國文化遺產而讓德軍侵入
就是因為他們了解
所謂的法國人指的是一個以法國歷史與自然人文來感受並認知自己的人
而不是政治上的人
經由深刻的省思
他們了解並相信真理站在法國這一邊
德軍獲得的只是軍事上的勝利
而不是真裡的勝利(Albert Camus語)
只要真理存在
只要法國文化存在
法國人就會繼續存在
以上是他們在戰時(1943)對自己的看法

政治是一時的
獨立於政治之上的自然人文才是永恆的
因此
台灣的自然與人文意識的建構
絕不會 也不應為了政治情勢稍事停歇
這也是我為何一直鼓吹
我們要先認識自己的土地
認識自己
然後世界才能清楚地認識我們的內涵與風格
而不是只是一個名稱
任何一個台灣人與世界各國的人平等地立足於地球上
是我們的權利
更是我們對自己的責任
當然
所有在台灣生長的人也都應平等地立足於台灣
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
也是我們對自己的責任

認識台灣獨特的自然人文
從Taiwania開始
認識台灣人
從Taiwanian開始

各位
別再猶豫了
我知道Taiwania的思維
會為一些心中仍被某些政治偽歷史遺毒或儒家性格佔據著的朋友所抗拒
但是我墾請各位深深地去感受一下
Taiwania與Taiwanian的思維做為台灣未來自然人文系統之建構的solution
是否真的其實是可行的?
如果其實您「個人」是認同
請你
請大家一起來辯證與建構
若這真的可以成為大家的共識
我們真的可以試試看來發動一個連署活動
甚至公投
要求世界的辭典出版公司重新釐正Taiwan的定義與解釋
台灣 澎湖 金門 馬祖 及其他各島的土地自然人民的價值與內容
豈是中國之一省什麼什麼這種狹隘荒謬的泛政治性詮釋所能包括的?
Taiwania是我們的土地的指稱 她包括台灣 澎湖 金門 馬祖 及其他各島
Taiwanian是在這些土地上生長 認知自己為這塊土地的子民的人

請各位再思考看看


NO:204_13
張孝維  於 2004/05/20 13:42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他欄談到母語流失的問題
小林善紀說這是台灣年輕人的悲哀等等等等
我的看法如下:


沒錯,我在自己主持的讀書會已經要求年輕人們盡量用台語來表達了。
希臘電影導演Theo Angelopoulos在作品「永遠的一天」裡有一段描寫一個希臘詩人從小流亡到外國,年長回到希臘時卻無法用希臘文寫詩以及與自己的母親溝通。
母語是什麼?母語就是一個人要表達內心最深的情感時最能感動他自己的那個音調。
我今年36歲,自15年前就有意識地在要求自己的母語表達,我可以告訴各位,人的靈魂其實就棲息在這些音調的能量之中。我不能說台語是最美的,但我相信母語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美的。
盼望我們的年輕人能體會這種美。
因此其實我不認同將母語教育當做是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因為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的原生環境的感受能力,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告訴這些年輕人有多悲哀,而是,他們可能不知道在自己的生命中,由於錯亂的政治歷史,他們錯失了一些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


NO:204_14
張孝維  於 2004/05/20 18:11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轉貼關於台灣命名
upstair係哇啦


雲影  於 2004/05/20 13:57
Re:關於台灣命名~~~~~~~~~~~~~~~II

To: upstair & to:Leopard Cat
因為你們ㄉ努力, 使我更明白我們生存ㄉ這塊土地! 謝謝ㄌ!

起先我是對add ia and ian at Taiwan 是持疑ㄉ! 但經過你ㄉ論述我覺得你說ㄉ
我們真的可以試試看來發動一個連署活動甚至公投要求世界的辭典出版公司重新釐正Taiwan的定義與解釋

應該是可行之路, 畢竟台灣經過這次大選已是舉世聞名( 老實說那是模範民主台灣國建國路上最大ㄉ污點, 我想後世史家會為連宋下個最好ㄉ註解的!), 應該借力使力把含有輕蔑的Taiwanese 更正之!
如果
<<>>
<<>>
能在世界的辭典出版公司釐正定義與解釋, 則台灣正名算畢其功於一役, 才更值得史策大書特書呢!!

--------------------------------------------------------------------------------
NO:2673_29雲影  於 2004/05/20 14:02
Re:關於台灣命名~~~~~~~~~~~~~~~II

更正:
我還不是很會操作系統 sorry to all

史冊才對

<<>> 內容如下是post 張sr. ㄉ文章

Taiwania是我們的土地的指稱 她包括台灣 澎湖 金門 馬祖 及其他各島
Taiwanian是在這些土地上生長 認知自己為這塊土地的子民的人

--------------------------------------------------------------------------------
NO:2673_30et  於 2004/05/20 14:57
Re:關於台灣命名~~~~~~~~~~~~~~~II

we are one of the wrold, not part of china

--------------------------------------------------------------------------------
NO:2673_31Leopard Cat  於 2004/05/20 16:05
Re:關於台灣命名~~~~~~~~~~~~~~~II

舞、愛在台灣、雨、雲影 美媚,張孝維 大ㄟ

獨特、多樣、美麗 的 台灣特有種, 我們都姓台灣 ^_^

能生長在台灣是老天給偶綿滴最大恩賜!

用感恩疼惜滴心與所有姓台灣滴相處喔!

百萬年來,許多生物無意間來到了台灣

那一刻起,它們的血脈呼吸

便和這座島嶼緊緊相繫

百萬年後,祖先的樣貌逐漸模糊

自己獨特的樣子卻逐漸清楚

「台灣特有種」以島為姓

以生命綻放獨屬台灣的風采

撰文/蔡佳珊
摘自慈濟《經典》雜誌 RHYTHMS MONTHLY


批也司:小弟滴文章皆有出處,喜歡的話就請掠奪搜括不必客氣,並歡迎


NO:204_15
張孝維  於 2004/05/22 14:22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蘭陽醒獅團開了個「與新保守主義站在一起」的欄,非常棒的議題,惟不要忘了政治運作之外還有人道文明的思潮是值得向世界呼籲的。

台灣雖小,但視野與思維水平不能因此自限自貶。

去年Habermas與Derrida針對歐洲在下一世紀的世界角色扮演,對歐盟與所有歐洲國家提出一篇宣言,
其核心思想仍然是I.Kant的世界和平思想。我一直認為今日的世界局勢的吊詭乃是源於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等等等各種思潮運動的實驗的未臻完成與未反省與溝通。政治經濟與生物科技等等都只能提出片面的辯證,先不談辯證了什麼,光覺得一個議題的取捨不被政治正確所操弄都很難。這時候,我想,只有世界公民的誕生與成熟才能根本地去控管這個情況。我認為歐洲已經開始這樣的思維辨證,台灣可以,也應該儘快跟上。不僅僅因為那是政治的solution,更因為那是人類(human-being)的answer.

有時間我再來詳談這篇宣言,有許多我認為對台灣很有啟發性的思維。


NO:204_16
張孝維  於 2004/05/22 14:3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政治VS.人文的思考...

蘭陽醒獅團  於 2004/05/22 14:21
Re:與新保守主義站在一起

時間已經到了,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已經提案,呼應雷根時代的幕僚長提議,
請求布希總統,向台灣發出邀請,派兵維護伊拉克和平行動。
台灣對於這樣的舉動,當然感到很粗慥,應該先讓布希向我們提出要求,而不是
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要台灣表態,這樣太不禮貌。

不過,情況的本質就是如此,國際維和部隊在聯合國的底下是一榻糊塗,台灣參與國際事務
可能在美國主導情況下,與盟友成立新的,有效率的合作關係。

這一點,台灣不能拒絕,不管是在經濟成長下的回饋國際,或是軍事武力的參與同盟,都顯示
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台灣進入國際的機會,不會不出現,而是一定會出現。

台灣怎樣做?

台灣國防部的情報小組必須更有國際觀,做好完整幕僚作業,把世界各國情報摸熟,讓台灣
軍隊在國際行動中,可以立刻上手。

特種部隊的高層與基層軍官必須有國際事務的能力,語言人才,風情民俗,行政人才都很缺乏,
現在就必須訓練,而不是以後怠惰的藉口。

台灣國際部隊參與全世界最貧窮,最危難的人間地獄,台灣可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美軍太過重視軍事),那就是台灣軍隊+慈濟+長榮海運,所組成“愛的鐵三角”,將是讓世界更有微笑的美麗天堂,
這是台灣精神向外擴展的使命,台灣將永遠長存人間。

--------------------------------------------------------------------------------
NO:390_37張孝維  於 2004/05/22 14:36
Re:與新保守主義站在一起

《台灣國防部的情報小組必須更有國際觀,做好完整幕僚作業,把世界各國情報摸熟,讓台灣軍隊在國際行動中,可以立刻上手。》
>當然這是重要的。
>但我認為台灣三軍統帥與其幕僚的視野,價值信仰,與意志更重要。
>只要符合人類普世價值的,再吊詭險峻都應做。不符合的,再威脅利誘,都不做。
>這才是台灣凝聚國內共識,並立足世界的最穩固的立足點。

--------------------------------------------------------------------------------


NO:204_17
張孝維  於 2004/05/28 10:1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看台灣公共事務探討,正亦政治,反亦政治;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只有立場,沒有真理;只有眼前,沒有未來。
台灣人民那麼繼續指望台灣的政治能為我們解決統獨問題,族群問題,民生問題,教育問題,社會問題,家庭問題,外交問題,尊嚴問題,心理問題,精神問題...等等等等,就可比伏爾泰在有《四十個金幣的人》裡對教會的形容__其中教士對求助的人說:「孩子,我們自己求人捐助,我們不施捨捐。」

為什麼台灣人還不醒醒?


NO:204_18
張孝維  於 2004/05/28 11:18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從上個世紀出日本人將現代政治帶進台灣之後,台灣就永遠地脫離了純真而進入渾沌。

日本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影響,絕不亞於國民黨進駐台灣的影響。然而無論是中國日本或國民黨,都是受到西方哲學與政治的影響,若我們要對台灣問題追根究底,應不能迴避這一層面的討論。有多少似是而非就是由於人民不能判斷一些抽象概念之運作的真偽而造成的?我們真的進入現代了?不,台灣人民仍然是習慣打赤腳的__即便我們已經穿得起西裝了。

我要在這裡呼籲海國論壇的各位先進與小老弟們:盡我們所能去幫助或提醒我們身旁的人能懂得思考,懂得質疑,懂得如何去保留,懂得如何去實踐自己認定的理念價值(比如以一種文明的方式去尋求他人的共識),並在維持自己的一貫性的同時懂得不時去反省。

我們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將任何想法塞進他人的腦袋,就算我們可以也不這麼做,因為會被你洗腦的人也可以被別人洗腦。只有經過那個人自己的思考與判斷的東西,才可以稱為他的思想。而也只有思想教育的指導者__如各位先進以及其他從事任何教育工作的人(包括為人家長與長輩者)__的中心思想與視野是一種公平遼闊又有力量的內容之時,那些被我們所影響的人才能也對這個社會與人類世界做出正確的思考。

在這個網站,我看到台灣的希望。但這個希望不是一種行為的原則性指導,而是一種人類先進的存在方式與風格的醞釀。

我提出過__「一個文化的形成一定要有一段很長的封閉期才能蘊釀,在全球化及家家戶戶有cable TV的事實基礎上,台灣依我看已經永遠地錯過了這個時間點。因此台灣文化應該還是得靠一種《人為導引←→自然反動與發展》這樣的循環系統來產生。若然,那麼「導引到哪兒去」就是最重要的問題了」__這樣的想法。人都渴望自己被接納,被肯定,這是台灣人之所以願意教育自己,以及台灣要成為一個健康的國家一個最基本的動機與目的,我們不是為獨立而獨立,我們是為了要確立自己的存在而獨立。

我們一定都見過很有錢但不懂得生活的人,但我們曾試圖去與他溝通嗎?我們身旁一定也有一些認為台灣與中國合併也無所謂的人,我們真的去探討過這些差異想法背後彼此所代表的價值觀了嗎?其實我們都只是一個「人」,而不是政治的人,政治過分地化約人與世界各種範疇的差異性與複雜性,人們去跟隨的結果就是彼此模糊與裂縫的產生。

盼望各位一起來思考。


NO:204_19
周公  於 2004/05/29 00:2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To 張孝維 :

真是對不起 我還在波士頓訪友
每天晚上回到住處想上來看看
女友都在旁邊催:『快點來睡嘛!快點來睡嘛!』
你是結了婚的人,想必非常能夠體會我們男人的「辛苦」

因為是借用朋友的電腦上網
打字很不方便 只能塗鴉幾句
我已讀完你所貼關於台灣正名的文章
「Taiwania」真的是個很有意義的運動
不僅宣示這塊土地不再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也敦促台灣人進行反思與自我定位
如你所說 我們這間麵館得繼續開個幾年不倒店才能好好推行此一運動
老周與有榮焉

可是在討論人文與政治的關係的時候
有一些議題似乎不得不由政治來主導 例如國家認同問題
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以強制的手段使人民尊敬它的一些符號 (看電影前要唱國歌、國旗不能當內褲穿)
在兒童與青少年教育的階段也必須「灌輸」特定的政治認同
最近杜正勝被任命為教育部長
他最有名的就是所謂「同心圓」的理論
以台灣史為台灣中小學學生歷史教育的起點
而中國史則被放在第二圈 也就近乎「外國史」
最外一圈才是世界史
基於我對中國歷史的情感 我並不喜歡這樣的教學安排
但為了有效促進台灣的獨立 (或至少促進台灣本體意識的發展)
我支持他的做法

不曉得你的看法如何
我女朋友在催我出門了
再聊囉


NO:204_20
周公  於 2004/05/29 00:47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不過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明明是一種「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婦女」式的政治手段
他竟然也能睜著一雙辜的大眼睛把它說成是純學術的史學方法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李慶華、李慶安固然是「無恥門」的左右護法 找一些五四三的藉口要擋他上台
但我們杜大教授臉皮比老周的肚皮還厚
他那「金鐘罩鐵臉皮」神功起碼有一甲子的功力

這裡貼一篇他的新聞談話
天哪 ! 同心圓歷史教育居然是民主多元 ?
「據警方研判」,他又開始發功囉

$$$$$$$$$$$$$$$$$$$$$$$$$$$$$$$$$$$$$$$$$

2004.05.28 中國時報
杜正勝:盼教育讓民主多元
中央社


 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接見五一一台灣正名運動聯盟時表示,很多人對以台灣為中心的同心圓史觀有意見,其實只是不習慣,是角度問題,也顯示台灣還沒有真正進入民主、多元化社會,透過教育讓民主多元變成每個人的一部分,是他要推的教育基本準則。

 五一一台灣正名運動聯盟上午由執行長王獻極、國策顧問莊柏林、新竹市李登輝之友會王維熙、台北市水噹噹姊妹聯盟理事黃淑純等代表,到教育部拜會部長杜正勝,表達全力支持同心圓觀念的立場,也希望教育部積極推動台灣歷史、地理、文化的本土教育,提升台灣國家認同;並要求儘速訂定以台灣為主體的各級學校教科書,當場遞送聯盟版本的教科書範本,作為訂定教科書的依據。


 杜正勝說,本來我們生長在台灣,從台灣看出去很自然,但因歷史因素,他的話變成不正常,這是台灣現存的問題,其實是大家不習慣,一切不同意見來自於不習慣,不同的角度,也顯示台灣社會尚未真正進入正式多元化的社會,教育要提供多元角度,不是唯一角度。

 他又說,大家都贊成多元化,但真正要多元化,又有人反對,顯示還沒進入正式多元社會;民主、多元不是嘴巴講講就好,應該要變成思想,教育一定要變成每人的一部分,這是目前必須推動教育基本準則,要真正去做,教育才會成功。

 杜正勝強調,多元、民主仍只停留在口頭上,尚未成為人們心中的一部分,也還沒有成為社會的一部分,還要繼續努力,讓大家都學會不同角度的看法。

 杜正勝在聯盟拜會人員一一表達意見後,強調他提出從台灣出發的同心圓觀念,只是做他該做的事,有人來支持,最好,有人反對,在台灣目前也是常態,朝野民代對他的責難,他以平常心看待,他認為有一天「他們」頭腦會轉過來,發現生長在這裡,死後也要葬在這塊土地上,因此,我們要「等」。


NO:204_21
張孝維  於 2004/05/31 01:50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Re:周公

基本上,我反對任何以意識型態做為發想點的歷史。教育為政治所用,絕非好事。

過去的中國中心是有問題,但中國中心的問題不應該是由台灣中心去對照出來的,因為,以人本人文的角度來看,這是同樣本質的事件。以民主社會的個體來說,李慶安與杜正勝或陳水扁與我,沒有誰比較有著歷史的詮釋權,更別說將這個個人的想法編成教材。一個商人與一個科學家對世界的地理或歷史觀點就不會一樣,但比如我們「現在都活在這個地球上」這樣的命題大概就不會有由於立場而導致看法不一的問題,而由這種觀點所啟發的價值體系內容也會不同。知識的建立若不具恆常性就只是一種意見。以新的角度與視角去觀察問題是值得肯定的,也就是說,這可以是一個理論,但這並不是真理。因此我可以認同杜部長的理論與意見,但我不認同以台灣做中心的史觀,因為我們不應再繼續讓我們的教育成為泛政治化的幫凶。

社會不應該是一個統一意識的場域,我們該做的,套句N.Luhmann說的,應該是「達到一個較好的差異」。


NO:204_22
張孝維  於 2004/05/31 04:17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所以基本上我同意周公兄和杜部長一同調戲...喔不不不...是同意周公兄你說的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明明是一種「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婦女」式的政治手段的看法。

我說過:討論公共事務所需要的清晰性在我看來其實絕不亞於,也不應亞於哲學辨證之所需。因為,首先,若我們希望公共事務的討論可以避免掉本位主義與霸權主義的干預,那我們能依恃的則只有符合人文人本與人道精神的縝密邏輯結構,此其一。再者,本位主義的思維方式還隱含著一種將公共事務以一種狹隘的權責立場去做合理化的詮釋。

文人首長,實當更做為一個人文超然的典型示範啊。如果教育官僚與教職人員能從首長身上學習到的不是一種由上到下頒布出來的論點,而是超越政治本位的視事態度與眼光,那才是台灣教育的未來真正的福氣啊。


NO:204_23
周公  於 2004/06/10 02:28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To 張孝維:

哈哈哈哈!連你也被我教壞,開始學我油腔滑調。要是我女朋友看到你說我『調戲良家婦女』,老周大概要連跪三個晚上的「鍵盤」了。(這個年代還跪算盤?太落伍了吧!)

我對杜正勝所推行的歷史教育的看法與你稍有不同。我想我們基本上都同意政治不應擺弄人文的發展,可是這裡我要提出一個反例。歷史教育有塑造其公民之國家認同的功能,所以不可避免要為政治服務。歷史學科在學生心中建構「共同記憶」,進而讓大家產生「我們都是一家人」或「我們一家都是豬頭」的觀念。杜正勝的同心圓理論便是以提高台灣史在歷史教學中的優先性,灌輸「我們都是台灣人」的認同,其目的自然是要在意識型態上為台灣獨立鋪路:先建立思想,再建立國家。

先建國,再確立新的認同,恐怕要等到你抱曾孫。前不久跟一位研究英美歷史的美國老教授聊天,他說美國十三個殖民地雖然在1776就宣告獨立,但許多殖民地居民在政治認同上仍不願與英國一刀兩斷,直到1810年代英美再度爆發衝突,大部份人才在政治上自認為美國人而非英國人。文化意識的改變更慢,他說美國到了1860年代內戰之後才大體建立對「美國文化」的肯定。

我個人認為國家以歷史教育來塑造特定價值,如傳統中國的「忠孝」或美國的「愛國主義」,本身無可厚非。我不知道世界上哪個國家不這樣做,大家或多或少都要老王賣瓜一下,吹捧自己的光榮傳統或立國精神。台灣的人文教育不管是從前之強調與中華民國間的繼承關係,或是現在高唱建國的正當性,都是很正常的事。

這並不是說人文就要自甘淪為政權的化妝師。我認為中、小學的人文教育免不了要形塑學生成為「某國」的國民,即使此種做法有「洗腦」的嫌疑。這也是不得已的事。如果我們在教歷史的時候,跟小朋友解釋「在八個狀況下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但在其它五種角度下台灣還是中國的一部份,可是根據另外六項觀察,台灣獨立乃是理之所趨 . . .」,我看他們會口吐白沫、當場陣亡。檢討那「八個狀況、五種角度、六項觀察」則是大學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就我個人理想而言,政治應該為人文劃出一個自由思考、辯論的空間,允許人們挑戰固有的觀點。借用中國傳統的說法,我們教中小學學生什麼是「常」(一般狀態和做法),在下一個階段教他們思考「權」(特殊狀態及應變)。

當然這也僅止於理想,在現實中學術老是被「政治化」。當權者想要控制學術界的意見,學者也常因為個人政治態度而扭曲學術議論,人文的「秘密花園」最後就變成「垃圾掩埋場」。這不是這幾年才有的現象,不僅國民黨來台之後的學術界常常這麼幹,也可以在中國帝制時期找到許多例子。「公民學院」有一欄討論許久的『第三世界博士與人文』,批評很多國民黨時期所培植出來的留歐留美博士,可以參考。

但在進一步討論人文與政治的關係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檢討人文的內涵。『第三世界博士與人文』諸文暗示「人文」是改造台灣的偉大途徑,可是我總覺得「人文」在該欄中只是一個崇高而糢糊的概念,講難聽一點就是被當成神主牌拿來打人,到底我們需要何種人文素養反而不見討論。如果你是園丁,我們應該在「秘密花園」中種些什麼花?楊麗花、湯蘭花、還是宮雪花?(我真的很想舉一些年輕貌美的女藝人做例子,但實在想不出來還有誰也叫什麼「花」的。)

說到花園,我上次回台灣看了幾集「我的秘密花園2」,戲中演員雖然一個比一個呆,但是女生都頗為美豔動人,不錯不錯,以後我們應該多拍這種連續劇 . . . . .

啪啪啪啪啪啪啪 !!!!!!

[老婆,不可以打臉啦!明天上菜市場怎麼見人啊?. . . .]


NO:204_24
張孝維  於 2004/06/12 17:0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Re:周公

哈哈哈哈!我的確被你教壞,開始學你油腔滑調啦。妳女朋友看到你『調戲良家婦女』了嗎?哈哈哈哈哈!那只能怪你技術太差啦...哈哈哈!跪「鍵盤」...還好啦!

關於歷史教育,正常的事不見得是應當的事。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應該將人文教育的思考(1)回溯到啟蒙時期再次去檢驗;(2)站在21世紀的全人類的視野去觀察這些相關命題,以獲致真正的人類世界和平的可能性,以及心靈的無懼與自由__我認為這是人文教育的最終目的。

做為當代人類世界的一份子,我完全沒有疑問地認為,當前的台灣問題不應也無法迴避一些人類社會普遍性的問題,因此我認為本位主義沒有也不應有任何的存在價值。母文化與歷史記憶首先應該是一種情感,而不是一種意識型態。因為情感為人所感受,而意識型態卻總是為政治所用。而且也只有母文化與歷史記憶是一種情感而不是一種意識型態的時候,所有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才會真正貢獻出自己的意志與熱情,去保護她,灌溉她,以她為榮。我認為這才是台灣這塊土地的需要的歷史與文化的教育思維。

Taiwania就是一種這樣的思維。

你提到:『我認為中、小學的人文教育免不了要形塑學生成為「某國」的國民,即使此種做法有「洗腦」的嫌疑。這也是不得已的事。如果我們在教歷史的時候,跟小朋友解釋「在八個狀況下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但在其它五種角度下台灣還是中國的一部份,可是根據另外六項觀察,台灣獨立乃是理之所趨 . . .」,我看他們會口吐白沫、當場陣亡。檢討那「八個狀況、五種角度、六項觀察」則是大學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就我個人理想而言,政治應該為人文劃出一個自由思考、辯論的空間,允許人們挑戰固有的觀點。借用中國傳統的說法,我們教中小學學生什麼是「常」(一般狀態和做法),在下一個階段教他們思考「權」(特殊狀態及應變)。』

我在想今天在伊拉克的美國軍隊與伊拉克的軍隊在二十年前受的是不是就是你上述方式的教育?我們與中國二十年前的教育方式亦然。我認為一個人在成為某個社會的公民與某個國家的國民之前,他應該要先學習如何當一個能與其他人類社會國家,以及與自然都能和諧相處並能理解其意義價值的人。如此他進入並參與社會之後,才能具備一種宏觀與客觀的視野,去觀察社會上的政治運作是否符合正義與公平的原則,以及是否已達到應有的施政品質。他們的觀點將會是一種理想的人文主義的觀點,而非某某政黨或意識型態的觀點。

也因此我認為,所有的政治意識型態都應該在一個孩子還未具備一種普遍客觀的思維前盡量地被阻隔在他們的世界之外。比如說我們不必去告訴孩子台灣衫是台灣的驕傲,而是當他們知道了台灣衫這麼美的樹全世界只有台灣有的時候,他自然會感到驕傲。而且由於他能以這樣的路徑去獲得一種尊嚴感,他則必也能去尊重其他國家人民為其獨特的文化一樣感到驕傲的事實。如此我們一樣會在未來的世界各地看見各自為著自己的文化與國家利益奮鬥的人,但與現在不同的是,他們會由於自己充滿著自信進而善意地去尊重別人。

台灣為什麼就不能在世界上當一個人文的先驅者,如果我們確實背負著舉世最複雜與嚴重的泛政治化事實的話?難道我們不是受這種污染最嚴重也最該痛定思痛的一個國家嗎?

柏拉圖沒有槍彈與金錢,但他的思想影響了古今無數人。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他說的是本質的,最宏觀的,簡單說,是無訛的。甘地也說過:「想達到水晶一般的目的,必須經由水晶一般的手段。」如果知識份子自己都失去了對真理的力量的單純信仰,那麼我們的世界繼續沉淪,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NO:204_25
北插  於 2004/06/24 00:12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Part One : Taiwan & Taiwanese

兩三個月前, 曾收到一篇主旨為 ”I’m not Taiwanese!” 的文章, 略謂聽其老美老 師講: 如Japanese, Chinese, Taiwanese, Vietnamese等凡字尾有-ese者皆為劣等民族, 皆有歧視意含. 如字尾為-er或-ish者則較好,較文雅; 並舉例如紐約人之稱為New Yorker, 而日本人亦正考慮將Japanese改為Japanish, 美國人也考慮將中國人由Chinese改為Chinish, 故建議大家愛鄉愛國一番, 將Taiwanese改為Taiwaner 或Taiwanish . 當時看了, 稍為思索後即一笑置之.

最近初入本版海國論壇, 曾前前後後研讀各家高見, 發現似有蠻多人頗困擾於英語字尾之異同與意義, 似乎還真有不少人認為Taiwanese之稱謂不佳, 也頗多人認為Formosa之名略勝於Taiwan, 更有建議將Taiwan 改為Taiwania, 台灣人改稱Taiwanian. 偏巧本人有不同意見, Taiwan改名或即使更改字尾之事恐須更多思量. 事實上, 我認為: 一. Taiwanese的稱謂沒有甚麼不好, 不該改為Taiwaner, Taiwanish或 Taiwanian. 二. 台灣就是Taiwan, 未來也不該改為Formosa. 三. Taiwan也不應該改為Taiwania. 其中道理, 將分三部份論述, 本文先僅說明第一部份如下, 並就教於大家.

因工作而常與國外有所接觸, 常出國也常接待國外來客,多年來從未因Taiwanese之稱謂而有過任何不舒服或所謂的被歧視感. 過去所學所經歷很清楚地表達了一個事實, 亦即各國之人稱字尾(suffix)皆為中性稱謂, 沒有任何一個國人名稱的字尾有所謂高人一等或低人一階的指稱.

上個週末, 曾收集歸納了173個國家人稱與46個地區人稱, 共219個人稱, 可分類為16種不同的字尾. 其種類與比例如下: 字尾為 -ian者, 87個(39.7%);其它非 -ian但字尾為 -n者, 51個(23.3%); 上二者小計即字尾為 -n者, 共138個(63.0%). 字尾為 -ese者, 29個(13.2%); -i者, 16個(7.3%); -ish者, 15個(6.8%); -lander者, 5個(2.3%); -k者, 4個(1.8%); -ch者, 3個(1.4%); -ine者, 2個(0.9%); 其它各有一個者分別為 –e, -s, -y, -z, -sh, -ene, -que 共7個(共3.2%). 如果依照傳言所謂 –er/ -ish/ -ian字尾者較為高人一等, 那其它13種不含 –er/ -ish/ -n字尾者豈非皆無地自容? 如此論為真, 則英國的鄰居們如 French, Swiss, Dutch, Israeli, Greek等怎會一片靜寂呢? 希臘,以色列是離英國稍遠了些, 但一個是西方文化之母, 另一個可是西方宗教之母. 由此亦可推論所謂含 -ese 字尾者即矮人一截之說乃無中生有之謬論. 希望我們眾多台灣人勿再妄自菲薄, 不要隨意聽信他人, 特別是來台灣教英語補習班的老外們, 隨意說說而信以為真地認為Taiwanese語意不佳.

底下將舉數例更深入說明英語字尾只是中性稱謂,並不帶有所謂上等下等之意含.如果字尾加上-ese 都要改名, 則不只台灣人,日本人,中國人,越南人要改名; 位處歐陸西端的葡萄牙(Portugal)人(Portuguese)也應考慮改成(Portugaler, Portugalish 或 Portugalian), 但我看他們恐不願意改, 他們可是十五世紀來首先探險新大陸與航海至舊大陸的人, 否則, 台灣也不會被他們稱為Ilha Formosa. 另外, 位處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Lebanon)人(Lebanese), 他們可能也不熱衷於隨意改名為Lebanoner, Lebalonish 或Lebanonian; 這些人承繼的可是三千年前西方字母始祖腓尼基人的土地, 其首都貝魯特近世亦享有東方巴黎美稱, 怎會隨意改名, 即使是字尾.

除了葡萄牙,黎巴嫩這兩個國家外, 尚有五個著名歐陸的城市人稱也帶有-ese的字尾, 分別是: 維也納(Vienna)人(Viennese), 米蘭(Milan)人(Milanese), 日內瓦(Geneva)人(Genevese或Genavan), 意大利中北部都城的維洛納(Verona)人(Veronese), 與瑞士首都的伯恩(Berne)人(Bernese). 他們如要改為-er, -ish或-ian 的字尾, 亦極其容易,如:Vienner/Viennish/Viennian,Milaner/Milanish/Milanian, Genever/ Genevish/ Genevian, Veroner/Veronish/Veronian,Berner/Bernish/Bernian. 數百年來, 這些歐陸國家與名城是否都不曾聽聞過台灣人所謂的-ese字尾乃萬般皆下品之說, 不得而知, 不過至目前為止他們皆文風未動仍保有-ese的字尾稱謂, 則是事實. 由此, 亦可證明所謂-ese字尾較為卑下之說乃海市蜃樓.

說過七個含有–ese字尾之例, 底下將選三個含有-ish字尾的國家, 嘗試說明他們的可能感受. 如果字尾帶有-ish較為高尚, 我想波蘭(Poland)人(Polish或Pole)大概也不怎麼高興; 因為波蘭人有可能因為Polish這個英文字而被他人笑為舉國上下都是擦鞋童或擦窗工人. 另外, Polish也有磨擦,修理,刨光的意思, 難道他們都要自嘆都是因為名字的關係,以致數百年來老是被兩個惡鄰-蘇俄與德國-電來電去. 如上述有理, 則Polish 應改為Polander或Polian以改國運. 不過, 我想波蘭人大概不會想改, 因為他們自稱波人(Pole), 意指平原; 雖然平原國家易為外敵入侵, 但相信他們會由衷感謝上蒼對他們的恩賜, 因為廣大平原提供的盡是豐饒的穀倉, 至於字尾是 -er, -ish或 –ian對他們而言恐只是身外之物, 無足輕重.

另外, 土耳其(Turkey)人(Turkish或Turk)可能也不會喜歡字尾加上-ish 即名列禮儀之邦的說詞. 因為即使加上所謂高人一等的-ish, 還是有可能被別人笑稱全國百姓都是火雞人. 如他們真要改名, 應把國名全部改掉, 或依中國人對他們的古稱突厥, 再依北京話翻為Tu Jyue, 土耳其人則可翻為Tujyuer, 不知他們是否會高興些? 不過我看他們大概也不會改, 因為Turk本意為強而有力的人或軍團. 他們的祖先可是打敗了東羅馬帝國, 而開創前後立國長達470年的奧圖曼帝國並兩度圍城維也納, 幾乎將整個西歐踩在腳下. 再者, 芬蘭(Finland)人(Finnish或Finn)如果思慮未周, 可能內心也是無時無刻會有忐忑不安之感. 因為別人恐怕會有意無意間把Finnish 讀成Finish, 如此他們豈不要時常擔心國運不昌隆, 六畜不興旺嗎? 事實上, 這兩字的讀音還真不容易分辨.

嚴格講, 全世界也只有兩個國家的國民人稱帶有-er 字尾者, 分別是: 紐西蘭(New Zealand)人(New Zealander)與冰島(Iceland)人(Icelander). 當然, 這兩個國家沒甚麼低人一等, 但似乎也沒甚麼特殊功績可獨享所謂加上-er之美稱. 另外, 荷蘭(Holland)人(Hollander)也可列為第三個國民人稱帶有-er字尾者, 他們自稱為尼德蘭(Netherland)人(Netherlander), Holland與Netherland皆意為低地之國, 但其國人名稱一般皆以Dutch稱呼之. 還有一處, 既非城市亦非國家, 名為格陵蘭(Greenland)人(Greenlander), 現為丹麥屬地, 世界第一大島, 面積約台灣60倍大, 但85%以上全年冰天雪地, 人口6萬. 格陵蘭人為何可加上-er字尾以示高人一等, 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特別是自西元982年以來, 特意取名為Greenland (綠色大地)以吸引大家去移民; 一千年來卻僅生聚教養出6萬人, 更坐實其譁眾取寵之名. 如真要改名, 格陵蘭應是首選之一, 可考慮改為Glacierland或Glaciland, 意為冰河之島.

還有一處更為誇張, 芬蘭北部有處名為拉普蘭(Lapland)人(Laplander或Lapp), 乃聖誕老人的故鄉, 人口僅約2,500人, 竟亦帶有-er之字尾. 綜上所述, 加上-er 以略表高人一等之說, 無甚道理. 另外, 有個城市人稱亦可用來突顯所謂-er字尾高人一等之說的無奈, 德國最大都市的漢堡(Hamburg)人(Hamburger), 他們如果不稍微冷靜沈著, 內心恐難免時有嘀咕, 堂堂全球最大商港的市民怎會變成別人只要一高興就可把他們祭入五臟廟的煎牛肉餅(hamburg)或漢堡包(hamburger).當然, 他們可辯解字首大小寫有所不同, 但問題是讀音並無任何差異.

雖然傳說中並未明言帶有-ian或-ean字尾者如同帶有-ish或-er字尾者之高尚, 但其高於帶有-ese字尾者似乎是傳說中的定見. 有兩個反證正可用來佐證上論之非. 印度(India)人(Indian)或印地安人(Indian)都稱為Indian, 印度也算是文化古國, 人口亦多, 讓它列入較 -ese字尾高一級的 -ian級, 且暫不多與計較. 但是印地安人之字尾稱謂較你我台灣人還高尚許多, 恐難令人服氣. 雖然印度亦已積弱許久, 但是當他們看到好萊塢西部電影中白人殘殺印地安人的場景, 恐怕也不是滋味. 因為字幕打出來的與耳中所聽到的都是Indian. 這種尷尬亦正突顯了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世紀大烏龍. 哥倫布於1492-1504年間四次抵達美洲, 但是他一直認為抵達的是印度, 所以將之命名為印度群島(後來改稱西印度群島), 也稱當地的土著為Indian. 數年之後隨後抵達的另位義大利人Amerigo Vespucci 返回西歐後向大家報告說, 哥倫布和他前後到達的不是舊大陸的印度, 而是發現了新大陸. 著名的德國地理學者Martin Waldeseemueller乃於1507年認定Amerigo Vespucci 之功勞大於哥倫布, 故將新大陸以Amerigo 之名而稱之為America(亞美利加洲). Amerigo乃義大利語, 拉丁化為Americus, 再予以地名化加上-ia字尾, 故成為America. 因此, 哥倫布錯失了以他之名而稱之為哥洲(Columbia或Columbusia, 哥倫布洲)的機會, 也造就了印度人或多或少的尷尬, 只不過漢字之使用對印度人頗為體貼, 已主動以雙名分別稱呼之.

最後一個例子, 加勒比海. 猜想大部份人看到或聽到這個字眼, 會馬上映入眼簾的大概是景色風光明媚, 熱帶島嶼羅列, 郵輪載著闊客穿梭其間. 加勒比海( the Caribbean Sea)人(Caribbean)乃源自當地土著食人族(Carib), 而Caribbean乃拉丁化的人稱或形容詞; 所以, 加勒比海人就語源上而言仍不脫食人族之本意. 也由於這個語源, 英語則另行發展出Cannibal (食人族) 與Cannibalization(自相殘殺) 這兩個字眼, 有時會出現於政治與商業相關的文件中. 當然, 現在的加勒比海人, 且不說已無食人習俗, 他們絕大部份是西班牙等白人所引進的非洲黑人, 或與白人或與當地土著混血多代後的子孫. 事實上, 也因此多了個人稱用語, 即Creole (克利奧人). 拉丁語Creo, 意為燒焦; 黑白混血, 豈不燒焦. 上述二例, 印地安人與食人族, 分別帶有-ian(如Italian)與-ean(如European)字尾, 而能位列帶有-ese字尾之上, 本人只能評為無理加三級. 由此亦可反證, 所謂 -ese字尾較為卑下之傳說皆為無稽之談.

英語或拉丁語之人稱字尾已歷經數百年甚或千年皆未改變. 數百年中, 各國或各地區皆有過善行與惡行, 善惡應是褒貶優劣的首要標準; 如是, 為何人稱字尾皆無改變? 以最近慶祝諾曼地登陸60週年的二次大戰為例, 依二次大戰的戰爭罪行, 應將德國人與日本人的英語人稱予以降級, 如果不同的英語字尾可用以褒貶優劣區分等級的傳說是確實的話. 因此,German應降級為Germanese, 而Japanese卻無級可降, 這也不打緊; 另創更低一級如-sit 即可解決. 如是, Japanese降級為Japanisit, 而German也應同時再降為Germanisit已示公允. 如果至目前為止他們兩國之英語人稱都未被降級, 亦可證明不同字尾代表優劣之傳說乃以訛傳訛之謬論.

本文最後一個論點, 如果有人, 特別是某些觀念不健全的老外, 好意但偷偷地向本地學生傳播所謂含有-ese字尾的人稱隱含卑下的觀念, 並建議更改人稱字尾; 我會認為這些老外本身已有歧視的心態. 如果一個人能信守”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 他怎會去歧視任何其他國家, 社會, 與其每個人民呢? 這類老外建議我們改名, 顯然他們也同意可歧視他國的行為, 而且他們也同意使用人稱字尾做為歧視他人的工具, 即使他們也可能號稱喜歡台灣人, 這種心態如何可謂正常? 所以, 該修正的是這類老外的心態, 而不是所有含-ese字尾的英語人稱. 本文所引用之國家或地區如印地安人,格陵蘭人等, 皆只是為行文舉例之方便說理, 絕無任何高低上下之品評. 所有人都不該歧視他國與其人民, 也都不該被歧視. 希望我們所有台灣人不必再妄自菲薄, Taiwanese is Taiwanese. 況且更改人稱字尾可能只是透漏我們的心虛, 或彰顯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 而且也稍嫌嬌柔做作.

最後, 如果Taiwanese不改名還是於心難安, 倒是可和大家分享多年前從讀者文摘笑話欄看來稍加改編後的防身術. 場景不外是酒吧間言語, 有西方人醉問東方客: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ese such as Japanese, Chinese, Taiwanese or Vietnamese in this world. Which -ese are you?” 東方客冷冷地回以:”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key such as Kentucky, Turkey, Donkey or Monkey in this world. Which –key are you?” 結局已忘, 總不外拳腳相向大幹一場, 或相互擁抱大醉一番.



- end of part one-


NO:204_26
北插  於 2004/07/01 00:08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Part Two : Taiwan or Formosa

有關台灣之名, 欲續稱台灣(Taiwan)或改稱福爾摩沙(Formosa), 眾議百花齊放. 有獨鍾福爾摩沙之名者, 有偏好台灣之名者, 亦有兼容並蓄擬用雙名者, 各有其因. 本人認為應續稱台灣, 未來的台灣不宜再以福爾摩沙稱之. 其因其理, 說明如下, 並就教於大家.


國名稱謂可分兩類, 自稱與他稱. 如希臘人自稱其國為Hellas, 而英語世界則稱希臘為Greece, 兩者語音與語意皆不相同. 自稱之Hellas, 乃淵源於古希臘洪水傳說中唯一倖存的人類之子賀倫(Hellen)的子孫; 而Greece 則是拉丁文Graeci之訛音, 字源來自古羅馬人首先接觸的希臘南方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民族Graecia(意為高地之人或具有聲譽者), 而誤為可代表全希臘人. 希臘之英語正式國名則採自稱, 名為Hellenic Republic. 德國為自稱與他稱而且語音與語意皆兩不相同之另一例, 德國人自稱其國為Deutschland, 源自其民族自稱Deutsch(德意志人), 更可溯源自高地德語Diutisk, 意為同胞或民眾. 德國之英語他稱則為Germany, 取自日爾曼族名, 意為異鄉人或戰士. 異於希臘之處, 乃德國將其英語正式國名採他稱, 名為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上述之希臘與德國是國名自稱與他稱兼具的典型. 除外, 亦有國名他稱僅為自稱之意譯, 如荷蘭(Holland), 其自稱尼德蘭(Netherland), 兩者皆意為低地之國, 但其英語正式國名採自稱, 名為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另外, 亦有國名只有自稱而無他稱者, 如美國, 其自稱全名為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漢字之美國兩字乃U.S.A.之音譯簡稱; 而且漢字與英語之拼字系統完全不同, 於英語世界難以如Holland 與Netherland 兩字之通用, 故音譯之美國兩字不能視之為他稱. 相反地, 亦有國名只有他稱而無自稱者, 如菲律賓(Philippines). 葡萄牙人麥哲倫(Ferdinad Magellan)率先於公元1521年越過大西洋再經由南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繼續橫越太平洋抵達此地. 西班牙人威拉波思(Ruy Lopez de Villalobos)於1542年再抵此地並以當時西班牙皇太子菲利普(Felipe)二世之名將此地命名為Islas Filipinas(菲利普群島), 而開始長達357年的西班牙殖民統治. 直至美西戰爭於1898年結束後轉由美國統治, 其地名與國人名稱乃英語化為Philippines. 於1945年二次大戰後始獨立, 正式國名為Republic of Philippines. 菲律賓人於其國名或地名無自稱, 而Philippines一詞乃延襲西班牙語Filipinas之他稱. 然而, 時日一久, 原本的他稱即轉為自稱. 由上舉數例可知, 大略而言, 台灣(Taiwan)乃自稱, 而福爾摩沙(Formosa)則為他稱, 且是過去式的他稱. 至於何者較為恰當, 將於說明台灣與福爾摩沙之語源與字義後, 再細論之.

可能會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 台灣名號最早出現於歷史文件時, 並非指稱現在的台灣全島, 甚至都還不足以指稱現在的台南市, 而是僅僅指稱現今台南市靠海的安平古堡與安平街. 於此, 必須先略為說明當時的地理形勢. 於公元1755年之前, 安平與赤崁樓之間是汪洋浩瀚可泊船千艘的內海, 稱為台江內海. 相對於靠海的赤崁樓而言, 安平只是懸浮於內海外緣七個浮洲中的第一個, 故曾稱為一鯤身島. 自安平往南至二仁溪出海口之間, 共有七個浮洲, 分別以一鯤身, 二鯤身, 至七鯤身稱呼之. 其形勢類似目前雲林口湖鄉與其外海的浮洲如統山洲, 泊子寮洲, 外傘頂洲等. 鯤身, 意為鯨魚, 大魚. 所以, 台灣之名最早所指的是赤崁樓對面的一鯤身島; 而一鯤身島或安平皆是後來的稱呼.


一鯤身島或安平, 在被定名為台灣之前, 另有其他諧音稱謂如台員, 大員, 大灣等. 此一台灣相關系列名稱最早出現於歷史記載者為台員. 徐懷祖於1685年所著之台灣隨筆中曾謂” 台灣, 於古無考, 惟明季莆田周嬰著遠遊篇, 載東番記一篇, 稱台灣為台員, 蓋南音也,” 周嬰之東番記出現於明朝正德宣德年間(即1426 -1522), 如平均計算之, 亦考慮鄭和七下西洋(1405 –1433)後明朝開始實施海禁, 故可推測台員出現之時間應不晚於公元1470年. 第二個出現者為大員, 連江人陳第於1602年隨沈有容追剿倭寇至台灣, 返福建後亦寫東番記曾提及有關台灣南部諸地名如魍港(笨港, 即今北港), 往南有加哩林(今佳里), 加老灣(今曾文溪口), 大員(今安平), 堯港(今二仁溪口), 打狗嶼(今高雄港), 小淡水(今下淡水溪口), 雙溪口(今東港)等. 另外, 於1624年當荷蘭入台時, 福建沈鐵曾上書”請建澎湖城堡置將屯兵永為重鎮書”至巡撫南居益謂”紅夷潛大灣, 蓄意叵測, 徵兵調兵, 殊費公帑.” 於此, 沈鐵將台灣以大灣稱呼之. 於四個諧音稱謂中, 台灣似是最後出現. 諸羅知縣季戲光於1684年所著蓉州文稿曾記”明萬曆間, 海寇顏思齊据有其地, 始稱台灣.” 顏思齊, 漳州海澄人, 生年1589 –1625. 於1624年(光啟四年, 非萬曆), 率鄭芝龍等人抵台灣. 隔年, 病歿諸羅. 鄭芝龍取而代之, 於1626年率眾返閩, 攻漳浦廈門等, 後受招安. 於四個諧音稱謂中, 台灣是最後出現, 恐亦最為漢人移民所接受, 故台灣之名遂脫穎而出, 而不再使用台員,大員,大灣等名.

上兩段已說明台灣最原始的指稱地點為何, 與其他三個諧音稱謂的出現. 但台灣兩字之字義到底為何? 亦即為何將海外小小沙洲(一鯤身島)稱之為台灣? 又為何稱以台員,大員,大灣? 從漢字之單一字義或合詞, 殊難了解其義. 台灣縣志曾解釋台灣兩字之字義為”荷蘭, 設市於此, 築磚城, 制若崇台(台). 海濱沙環水曲曰 灣(灣), 又泊舟處, 概之曰灣, 此台灣所由名也.” 連橫於台灣通史, 亦評此說為拘泥文字附會之說, 但連橫亦無法解其義. 晚近學者於深入研究平埔族文化後得到下述結論. 於公元1470年前後, 最早的漢移民或商旅初抵一鯤身時, 遇西拉雅族赤崁社. 漢移民欲問地名, 而西拉雅人雖不懂其意, 但卻回以tai-an或 ta-yo-an, 意為外來者或壞人. 漢人誤以為對方聽懂其意, 且回答了問題, 但漢人又誤聽成tai-oan的發音, 故以漢字譯音為台員,大員,大灣,台灣等諧音字. 因此, 於荷蘭人抵台前, 漢人已使用此音與此四諧音字至少150年以上( 1624與1470之間), 故台灣兩字之最原始字義為外來者(outsider). 自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初, 漢移民或商旅皆以一鯤身島為台灣全島的主要出入處而稱之為台灣或台員; 而將台江內海對岸西拉雅族赤崁社所住之地區稱為赤崁(tsia-kam).

荷蘭人在佔據澎湖兩年又一個半月後, 心不甘情不願地在與明朝達成必須從澎湖撤離但可佔有台灣全島的協議下, 也由一鯤身島進入了台灣. 荷蘭人很快地在一鯤身島上築起城堡, 名為Zeelandia(後譯熱蘭遮城); 亦於內陸築另座城堡, 名為Provintia(後譯普羅文西城). 當時的漢移民則稱Zeelandia為台灣城, 稱Provintia為赤崁樓. 相對地, 荷蘭人亦採用漢移民的地名稱呼, 並記載於他們的文件上, 亦即稱Zeelandia的所在地為Taiwan, Taioan, Tayouan, Taoan, Tayovan 等; 亦稱西拉雅族住地, 即Provintia所在地, 為Chaccam, Saccam, Scakam, Sakam, Sacam, Zaccam等. 所以, 荷蘭人亦隨漢移民之習稱, 於初期亦以Taiwan之名稱呼一鯤身島. 後來, 漢移民以租借方式由一鯤身進入對岸陸地平埔族界, 故使原侷限於一鯤身島的地名台灣, 亦隨所住地域的擴張而擴大其適用範圍, 至明末(崇禎17年, 即1644, 明亡), 台灣一詞已變為台灣全島的總稱.

很遺憾地, 鄭成功不喜台灣之名, 因其惡台灣與埋完諧音, 故於1661年12月取得政權後, 改台灣為東都, 改Zeelandia為安平鎮, 改Provintia為承天府, 並另置天興萬年二縣. 兩年後, 其子鄭經繼位, 再改東都為東寧. 滿清則於滅明鄭後之次年(1684)置台灣府, 下轄台灣,鳳山與諸羅三縣. 極為特別地, 至1887年台灣首度獨立為省以前, 目前的台南縣市一直都保持著台灣縣的名稱, 前後共達204年. 目前的台南市, 在過去的204年之間也一直都是台灣府的府治所在地. 由上述可知, 漢移民所稱呼的台灣, 本身並無字義, 只有語意; 而此一語意係來自西拉雅族對外來者的稱呼. 而荷蘭人對台灣之有Taiwan的稱呼, 係來自漢人的影響. 至於遍佈全島的十大山地先住民與九大平埔族, 並無一個統一的全稱如台灣. 所以, 至此可結論為, 台灣是本地人對自己的國家或土地的自稱; 正如希臘人自稱其國為Hellas, 荷蘭人自稱其國為Netherlands, 德國人自稱其國為Deutschland.而英語之Taiwan是早期荷蘭人的翻譯,並非後來英語系國家的翻譯.


眾所週知, Formosa是來自於葡萄牙人對台灣的稱呼. 至於何時開始有此稱呼, 何時開始記載於歷史文件, 甚至為何葡萄牙人從未踏上他們稱之為美麗寶島的Formosa, 這些疑問的探索應有助於尋出台灣被葡萄牙人稱為Formosa 的意義. 此須由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於亞洲的重要發展談起. 公元1486年, 葡萄牙人迪亞士(Bartholeum Diaz)首先繞過好望角. 達伽瑪(Vasco de Gama)於1498年繞過好望角抵印度的加利卡特(Calicut). 1510年開始佔據印度大城果亞(Goa). 於1511年佔馬來半島的馬六甲(Melaka). 1512年佔印尼的摩鹿加群島(Moluccas, 或稱香料群島). 1513年首抵廣州珠江口外的屯門澳, 1520年於東莞為明朝所敗, 於1526至1547年於寧波外海雙嶼島一住22年. 1553年開始付地租並繳稅要求暫住澳門. 於1543年隨私商或海盜王直首抵日本九州南方種子島並傳入鐵炮長槍, 於1551年以葡萄牙船自澳門首航日本, 1571年首開商館於長崎. 據史家考證, 葡萄牙人係於1551年從澳門首航日本路過台灣於船上遠望台灣林木蒼鬱, 故高興歡呼Ilha Formosa, 並紀錄之. 於1554年葡萄牙人Lopo Homem 所製作的地圖上首度出現I. Formosa 之名, 雖當時將台灣畫成南北三段不連續的島塊狀. 荷蘭人則於1570年的地圖上首度出現Eyland Formosa 之名. 西班牙人亦接受葡萄牙人命名, 但未拼為Formosa, 而拼為Hermosa. 雖然葡萄牙人一高興即稱呼他們所看到的美麗之島為Ilha Formosa, 在全世界約有十二處, 但其中還是以台灣後來較為出名. 故幾百年後, Formosa都用於專指台灣, 而Formosan 一詞於初期指的是台灣先住民, 特別是平埔族人; 對於漢移民, 西方世界則皆以Chinese稱之, 至後來始用Taiwanese的稱呼.

葡萄牙人雖以美麗之島稱呼台灣, 但是在他們有此稱謂之初與荷人來台之間的73年(1551-1624), 卻始終過門不入, 而從未踏上台灣的土地以一親芳澤. 他們當時的心態應可解讀為若非暴畛天物即為棄之若屜. 若是, 則我們仍沾沾自喜於美麗島之所謂美稱時是否應稍有深入或其它的反省. 至於其因, 亦可理解, 因葡萄牙人當時的貿易焦點, 始自印度果亞, 印尼摩鹿加群島, 馬六甲, 續至當時的明朝與日本, 而台灣始終不是他們的焦點. 相同地, 荷蘭人一開始亦是抱持此種心態, 他們兩犯澳門欲與明朝貿易(1604與1622), 但都被葡萄牙人擊退, 故兩次退至澎湖分別佔據131日與兩年又一個半月. 第二次在不情願的情況下, 且獲得明朝官員的承諾可在台灣與福建進行貿易, 始於1624年再從澎湖退至台灣(一鯤身島). 說明至此, Formosa可定義為始自葡萄牙人而後成為西方世界特別是英語世界對台灣的他稱. 當然, Formosa 一被使用時所指的是對全島的通稱, 而不同於台灣兩字一開始所指涉的僅為一鯤身島, 而後始擴充為對全島的稱呼. 至於Formosa 之譯為福爾摩沙, 始自何時, 不得而知, 但連橫於1918年撰台灣通史時譯為科摩沙.

除漢人稱為台灣, 西人稱為Formosa外, 亦另有日本人早期對台灣的不同他稱. 豐臣秀吉於1593年遣原田家右衛門致書台灣, 勸諭入貢, 其文書上所寫為高山國. 於1615年, 金地院所掌管的異國渡海御朱印帳, 亦將台灣稱為高砂國. 高砂國, 於日本亦音譯為塔伽沙谷或塔曷沙古, 當時荷蘭於長崎的商館曾譯為Taccasanga, 亦解讀 Taccasanga即為Formosa. 為何日本有此稱呼, 乃日本人於1600年前後來台時, 上岸的不是一鯤身島, 而是較南端的高雄港. 當時住居於此地的平埔族稱為ta-ka-o, 漢字譯為打狗社, 而日本人則訛音為Taccasanga, 再轉為日本漢字即高砂. 日本佔領台灣後, 除末期曾徵召先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外, 其餘主要是採用台灣的稱呼, 如台灣總督府.

由上所述, 未來的台灣應續稱台灣; 因為它是我們本地人對這塊土地的稱呼, 也應使之成為唯一的他稱; 至於Formosa則應僅視之為過去的他稱. 如前所例舉, 雖有極多國家如希臘,德國,荷蘭等都擁有雙稱, 也難以說只有自稱無他稱的國家如美國等較為高尚, 也不能認為只有他稱無自稱的國家如菲律賓等較不高尚. 因為國家稱謂於歷史長河中有時可經由自主意志而展現, 有時乃約定成俗而不易強求. 然而, 在我們台灣人能有所自主時, 應使用我們的自稱以稱呼自己, 也希望或影響他國也採用我們的自稱以稱呼我們自己. 更何況台灣之名, 如從台員算起已有534年的時間, 如從台灣兩字算起亦已有380年的時間.

至於為何Formosa應只視為過去的他稱? Formosa是他稱, 這是歷史的事實, 必須予以尊重; 為何不使Formosa成為未來的他稱? 因為葡萄牙人雖將台灣美名為美麗之島, 但是他們在荷蘭人抵台之前的73年之中卻從未踏上這片土地. 另外, 荷蘭人也只据台38年, 非如西班牙人之佔菲律賓長達357年, 故我們不必如菲律賓人般將菲律賓之他稱亦視為自稱. 至於從西方的歷史資料而言, 可看到較多Formosa的稱呼而較少Taiwan 的稱謂, 就過去而言這是必然的結果. 因為荷蘭人即使於領台初期即已知道亦已使用過Taiwan的稱謂, 畢竟Formosa一字對他們而言有其遠較為熟悉的語源與字義. 大航海時代的所有西方人, 包括葡西荷英法等, 都有每到一地便將家鄉名字或自己熟悉的名詞用以稱呼新發現地區的傾向, 如荷蘭人初到現在的紐約即稱之為New Amsterdam, 初到澳洲便命名為New Holland. 所以, 西方用語喜稱Formosa多於Taiwan, 甚至延續到二十世紀, 是可以理解的, 特別是在台灣的漢移民與前滿清官僚不清楚兩英文字的差異, 或甚至是瞭解但不以為意, 或因勢弱而未能抗議的情況下.

續就語源與字義而論, 台灣兩字的語源係來自早期西拉雅平埔族人稱呼漢移民者, 而漢移民於陰錯陽差下誤為地名, 而後始廣及全島; 這是歷史的事實, 後代子孫的我們必須尊重此項事實. 漢移民後代或漢移民與平埔族混血後的你我台灣人, 對我們的祖先主要來自福建廣東也不必有太多的愧對之心, 因為人口遷移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之一. 所有的美洲國家, 包括白人為主的美國與加拿大等與以黑人為主的海地等, 都是近五百年來從歐洲與非洲移入者. 兩千年前稱雄大半世界的羅馬人與其北邊稍弱的高盧人, 一千五百年來在哥德人或日爾曼人的取而代之下, 羅馬人已消失無蹤; 高盧人則僅避居歐洲最西一隅, 即愛爾蘭, 威爾斯一小部分, 與曼島. 四千年前原本居於黑海北方的印歐人(即亞利安人, Aryan)開始南下現在的伊朗(國名Iran, 即取自Aryan); 三千年前部份人再遷移至印度, 造就了印度主流的婆羅多文化. 六千年前, 南島語系的原鄉人, 即台灣的先住民, 開始遷移四面八方, 東至智利復活節島, 西至東非馬達加斯加島, 南至紐西蘭. 所以, 人口移動是人類求生求新求變的自然法則. 人類真正的原住民, 照上帝耶和華的說法只有一個, 即5760年前的亞當是也; 照科學家的說法, 是七百萬年前的非洲人; 於一百萬年前走入亞洲, 五十萬年前遷移至歐洲.

於下續就語源字義與當時用語心態並前後言行, 論Formosa不該成為台灣未來他稱之理. 如前所述, 葡萄牙人只是路過台灣而驚嘆台灣之美, 美麗之島等同世外桃源; 但為何葡萄牙人從未來過台灣, 所以, 隨興輕挑有口無心的稱讚恐是其一. 如是真心稱讚, 葡萄牙人有73年的時間可供他們如陶淵明一訪桃花源; 所以, 無暇應是托詞, 芳心另有所屬始真. 在路過台灣前, 他們已在浙江閩粵活動39年, 與私商或海盜已有接觸; 為何未曾聞問過台灣或台員, 情有可疑, 企圖當成新發現而於歷史留名始為真. 如上述揣測有理, 則我們本地人應拒絕此種虛情假意的稱讚, 亦即拒絕採用Formosa為未來台灣的他稱.

另外, 有個好聽而且看起來好模好樣的名字當然是重要事; 但是, 更重要的應是名實相符, 甚至實勝於名. 美國, 這兩百年來會成為移民首選, 絕對不在於它有個好名字, 美麗國度的漢譯簡稱, 而是在它能提供的制度與機會. 事實上, 有頗多國家的名字並非如何偉大. 法國人(French), 源自日爾曼大遷徙的法蘭克人(Frank).在古薩克森語中, 法蘭克人善於投擲標槍(Franka). 義大利(Italy), 好聽的名字, 源自古拉丁語vitulus(小牛). 古代在義大利半島南部有許多牛群放牧, 故希臘人稱其為Vitelia(漢譯為小牛國). 西班牙(Spain, 自稱Espana),西元前七世紀腓尼基人來到此地, 據說以腓尼基語之兔子(shaphan)和狗(hispan)組合而命名之. 最為名不符實的應是中國, 自稱居世界中心, 其他皆屬東夷南蠻北狄西戎. 如果中國真要其他人以其自稱而稱呼之, 如Center of the World或 The Nation Centered in the World, 恐人厭人煩. 事實上, 英語所稱之China, 義大利語稱Cine, 法語稱Chines, 古拉丁語稱Sinae, 古希臘語稱Sinai, 阿拉伯語稱Sin, 所有這些都指向絲(Si, 以閩南語發音)這個字眼. 所以, 中國應改稱絲國; 另方面, 與古絲路之稱也可名實相符. 另有一城市名稱, 亦是名實不符. 耶路撒冷(Jerusalem), 由希伯來語之城市(yeru)與和平(shalayim)組成, 意為和平的城市. 對猶太人而言, 此為所羅門王首建耶和華聖殿所在; 對基督徒, 此為耶蘇基督殉難之處; 對回教徒, 則為先知穆罕默德升天之地. 自古來總是紛爭不斷, 希望有日終能和平與共.

總結上述, 我認為我們台灣人應稱台灣就是台灣, 也讓所有其他國家的人稱呼我們為Taiwan. 至於Formosa, 只是過去的他稱, 未來不應成為我們台灣的他稱或自稱.


- end of part two -


NO:204_27
周公  於 2004/07/02 16:55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To 張孝維:

抱歉這麼久才回覆。這段時間忙著跟人在其它欄吵架,也在忙著準備搬家 (去年從一個大城市貶到科羅拉多州一個30萬人口的小城,今年顯然教書不力,又要貶到更荒涼的田納西州一個只有10萬人的小小城,真是周老五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女朋友又已經回國,未來一年老周得學呂秀蓮當個「深閨怨婦」啦!

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完全無法反駁你對人文教養和母文化的論點,我更同意你以「情感」做為認同的基礎。以歷史教育來塑造國民意識的確是有點偷雞摸狗的事,所以老周也很做賊心虛。但這裡牽涉到一個實際的問題。即使我們不在中小學刻意灌輸特定的意識型態,年輕學子已經無法與政治保持距離。大眾傳播媒體的魔掌 (我那位當記者的前女友聽到這話大概也要罰我跪鍵盤) 不僅伸入每個家庭,一個成員都不放過,internet更使得連小學生都可以進入政治的世界。之前我跟人吵架的那一欄,有不少發言者是支持阿妹的歌迷,其中有些恐怕只是中學生。政客更是不會放過學生。幾年前看過一篇關於李登輝與彭明敏對談的報導。某個高中老師調查班上學生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結果認同前者有十幾人,認同後者有十幾人,其它三十幾人則無意見。彭老頭對此就很不滿,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想不僅是彭明敏,許多政客都期望能夠「治本」,像打疫苗一樣,讓小孩子在長大之前就能對政敵的觀點免疫。這當然不是民進黨執政以後才有的現象,國民黨推行的教育即是在小學階段就將小孩子訓練成反共、反台獨的「政治人」。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在思考「人文」的內容,但只寫出零星幾段,等我用強力膠把它們黏成一篇以後再貼嘍!我也很希望能看到你對樓上那位網友的回應。


NO:204_28
張孝維  於 2004/07/06 23:14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最近實在太忙,請北插與周公兄容我再拖個幾天再做回應。乾溫乾溫。

NO:204_29
北插  於 2004/07/08 21:21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Part Three: Taiwan or Taiwania ( I )

“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跤, 直到黎明. 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 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 雅各的大腿窩, 正在摔跤的時候就扭了. 那人說, 天黎明, 容我去罷. 雅各說, 你不給我祝福, 我就不容你去. 那人說, 你叫什麼, 他說我名叫雅各. 那人說, 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 要叫以色列, 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 都得了勝. 雅各問他說, 請將你的名告訴我, 那人說何必問我的名, 於是在那?媯僎恩U祝福.” (引自舊約創世紀第32章第24至29節) 如果雅各未與天使摔跤獲勝並蒙上帝耶和華改名為以色列, 今日的以色列就不稱為以色列, 而是雅各之國. 以色列人(Israeli),於希伯來語, 即意為與天使摔跤並獲勝的人.

另外, 泰國舊稱暹羅(Siam), 於1939年改名泰國; 斯里蘭卡舊稱錫蘭(Ceylon), 於1972年改為斯里蘭卡(Sri Lanka); 緬甸的英語舊稱Burma, 於1989年改為Myanmar. 國名都可更改, 何況只是字尾的變化. 特別於目前台灣的政治仍處艱難的時代, 雖然還未到所有人都贊成以台灣為國名的時刻, 但是思考如何另創新名或採字尾變化以一新氣象的熱情, 都應值得肯定. 有關本版版主張孝維的四大主張, 以Taiwania 為國名, 以Taiwan 為地理名詞, 以Taiwanian 指稱台灣人, 以Taiwanese 泛指有關台灣的形容詞. 本人有不同意見, 論理如下,並就教於大家.

孝維先生於2673_23提出建議以Taiwania為國名, 以三級比較法鋪陳將Taiwan改為Taiwania乃最佳選擇. 其架構為: 有許多國名與地名以-a為字尾, 故其認為有-a為字尾者較佳; 而且以-ia為字尾者更勝於以-a為字尾者; 更且, 於-ia字尾中又以-ia之前一母音(前一母音之指稱有誤, 應稱前音節之母音字母, 簡稱前音節)為-a-字母者為最佳. 以Taiwan為例, 並依其三級比較法簡述如下: Taiwan一字之字尾非-a未佳, 故加上-a使之成為Taiwana; 而字尾-ia者又較-a為佳, 故再改為Taiwania; 而Taiwania一字又能符合-ia字尾且其前音節為-a-字母之最高級稱謂, 諸如Asia, Romania, Albania, Arabia等之好似人中龍鳳. 此項三級比較法乃Taiwania造字於字尾變化之主軸, 初看似頗迷人, 細思後卻似是而非. 茲以所收集的219個國家與地區名稱為例, 其字尾為-a者共89個, 佔40.6%; 比例似乎不少, 但重點是國名字尾非-a者仍為大部份, 佔59.4%. 如僅以-ia字尾而論, 共52個, 其所佔比例降為23.7%. 而-ia字尾中, 其前音節為-a-字母者只餘20個, 於219個名稱中其比例更降為9.1%. 考察52個-ia字尾之國名明細, 卻僅一個西歐國家名列其中, 奧地利(Austria); 其國名自稱Osterreich, 源自日爾曼語ost(東方)與mark(邊境之地), 於九世紀時因位處法蘭克王國東側, 故被稱為東部邊境之地. 再細究其餘37個以-a為字尾的國家中, 亦僅有一個南歐小國入列, 馬爾他(Malta); 所謂小國, 係指人口, 約四十萬. 字尾-ia或-a乃拉丁語或英語一般習用於國名或地名者, 竟於拉丁文化影響所及的西南北歐諸國國名中少見使用, 毋寧是件怪事. 至於其因, 不願妄加揣測, 但值得深究, 將於第四部分說明之. 僅羅列24個西南北歐諸國國名含英國其他名稱如下, 供大家檢驗: Austria, Belgium, Denmark, Finland, France, Germany, Iceland, Ireland, Italy, Liechtenstein, Luxembourg, Malta, Monaco, Netherlands, Norway, Portugal, Spain, Sweden, Switzerland, United Kingdom (England, Scotland, Wales, Britain). 本段之結論為, 如果所謂三級比較法為真, 即以-a或-ia為字尾之國名稱謂乃較高級或較高雅者, 何以幾乎所有南西北歐國家之國名皆未若此.

次論其字尾-ia且前音節為-a-字母乃最高級稱謂之說, 摘其敘述如下: ”再者, 我們觀察到如: Asia, Romania, Albania, Arabia等字的結尾均為-ia, 可歸納出的因素為: 不論-ia之前的子音為何, 這個子音前的那個母音亦均為-a-, 我想那是個讀音的問題.” 此段用語有李代桃僵之誤, 字尾-ia為字母, 其前一音節之-a-亦是字母, 怎可稱其為母音? 何況, D.J.或K.K.音標也不是此種寫法; 故所謂”這個子音前的那個母音”應更正為”前音節之母音字母”. 其餘, 仍按其語意分析如下. 事實上, 於52個以-ia為字尾的國名與地名稱謂中, 除前音節有-a-字母外, 尚包括所有的單母音與部份雙母音的相關字母. 有前音節為-i-字母者, 如Bolivia, Tunisia等. 前音節為-y-字母者, 有Syria等. 前音節為-u-字母者, 有Andalusia, Columbia, Russia等. 前音節為-e-字母者, 有 Algeria, Armenia, Bohemia等. 前音節為-o-字母者, 有Bosnia, Catalonia, Macedonia等. 對應於母音部份的雙字母則有-io-字母者, 如Ethiopia; 另有-au-字母者, 如Austria. 若含蓋-ian字尾之名稱, 則更有其它雙母音的相關字母包括-ai-字母者, 有Haitian, Ukraine等; 亦有-ao-字母者, 如Laotian等; 甚至中間無子音者, 如Ghanaian. 上舉數例之結論為: 一. 所有-ia字尾之前一音節含蓋所有單母音與部分雙母音的相關字母共11種, 並非只有-a-字母. 二. 所謂-ia字尾且前音節為-a-字母者之讀腔較悅耳之說, 本人礙難同意, 因上舉數例其前音節非-a-字母者亦同等悅耳. 三. 事實上, 很多國名稱謂都可隨意加上-ia字尾, 若願意的話, 如: Portugal/Portugalia, Sweden/Swedenia, Germany/Germania, Lebalon/Lebalonia, Swiss/Swissia等; 重點是他們為何皆不動如山. 四. 由上述引句之敘述, 可看出孝維先生似不自覺地將字母與音標(母音,子音)劃上等號而混為一談, 此為其錯下結論的癥結之一. (註: 本文所打出的每個英文, 都是字母, 都不是音標; 因為不知如何在電腦上打出K.K.或D.J.音標.)

三論孝維先生認為-ia字尾較-a字尾遠為優雅高尚之諸多疏誤. 其謂: “若我們在上列舉例的四個字將-i-去掉, 直接以-a收尾, 我們會得到: Asa, Romana, Albana, Araba等等啊啊不斷的聲響. 我想, 那對意欲指稱一個那麼大而嚴肅的主題來說--尤其是對那些在美學領域上通常都有著極好的修養的語文學家--很明顯是不當而且不雅的. 在結尾的-a之前加上-ia, 讀起來不但順口, 悅耳, 還有詠嘆的感覺.” 首先, 就上舉數例而言. 如果暫且不論字意, 本人實在聽不出Romana, Albana, Araba這三字之讀音有何不妥. 這三字, 如果代以現成但類似的字眼如Panama, Alabama, Alaska, 讀起來聽起來不僅頗為正常而且亦美聲美調. 至於為何會有此差異, 恐與讀音之是否字正腔圓有關. 蠻多人可能會把字尾的-a讀成”阿” (注音ㄚ), 正確的讀音應是”娥”的輕聲(注音ㄜ). 所以, 一般可能會將Romana, Albana, Araba讀為”羅曼納”, “阿爾巴納”, “阿拉巴”; 事實上, 應讀似”羅悶呢”, “誒而剝呢”, “誒勒伯”. 之所以會有啊啊作響的形容, 可能也是受到通常漢譯誤將英語的ㄜ音讀為英語的ㄚ音所致. 不過, 即使孝維先生同意這一段有關ㄚ音與ㄜ音的說明, 也可能有另句如咳咳作響的評論, 請見下文分曉. 繼續回到Asa這個字眼, 初看時確實稍停頓了一下, 因尋無字義, 但隨即想到至少有四個相關字眼; 如Ada(女子名, 耶達, 應讀似”耶的”), Ida(女子名, 艾達, 應讀似”愛的”), Aida(愛伊達, 義大利名歌劇), Akasaka(東京赤阪, 如台北博愛特區). Asia, 一般漢譯為亞細亞, 正確應讀似”欸細娥”, 甚至連讀成”欸下”; 所以, 如果真有那個地方名為Asa(一般恐會翻成阿莎或亞沙, 但應讀似”誒色”), 也不至於使人覺得土氣或驚訝.

於下再舉數例國名與地名, 多音節以-a為字尾而其前音節有-a-字母者, 並無所謂嘎嘎咳咳作響的特異音效, 亦無所謂不當不雅之氣氛者. 如兩個音節含-a-字母者, 有Guyana, Malta, Maya, Nevada, Sparta等. 三個音節含-a-字母者, 如Canada, Guatemala, Havana, Jamaica, Sahara等. 四個音節含-a-字母者, 如Addis Ababa, Madagascar等. 另外, 非地名的稱謂中, 如ABBA合唱團, 舉世聞名. 再者, 全世界幾乎每個人都講類似發音的兩個字眼, 而且也是非常親密的字眼, Papa & Mama(爸爸媽媽, 各為兩個音節含-a-字母者). 最後, 全球高達十三億的回教徒, 每日拜禱五次, 每次不知稱頌禮讚多少次他們的真主, Allah (阿拉, 兩個音節含-a-字母; 雖字尾為h, 但不發音). 如果稱頌阿拉真主之發音未盡善盡美或未盡洽當, 怎會千百年來如此多人竟日禮讚. 所以, 所謂直接以-a收尾將會啊啊嘎嘎之說, 恐有所不實.

如果上述說明, 仍未能說服所謂-ia字尾優於-a字尾之非, 於下只好逐一列出有關女子芳名再作評比. 一般而言, 女子名概屬高雅悅耳與真正的詠嘆. 女子名中以-ia為字尾者只有13個, 分別是: Amelia, Anastasia, Cecilia, Claudia, Cynthia, Julia, Olivia, Patricia, Silvia/ Sylvia, Sophia, Tricia, Victoria與Virginia. 相反地, 女子名以-a為字尾者共有58個分別為: Ada, Adela, Agatha, Alexandra, Amanda, Angela, Anna, Annabela, Arabela, Barbara, Belinda, Bertha, Brenda, Carla, Cinderella, Clara, Debra, Diana, Dinah, Dora, Edna, Ella, Emma, Eva, Fiona, Flora, Freda, Helena, Henrietta, Hilda, Ida, Isabella, Jessica, Katherina, Laura, Linda, Lisa, Louisa, Madonna, Martha, Miranda, Monica, Nora, Norma, Paula, Pamela, Priscilla, Rebecca, Rhoda, Salina, Sandra, Sara, Susanna, Theresa, Vera, Veronica, Viola, Wilma. 於夜深人靜, 特別是心有所眷戀時, 上述這些芳名那個不會引起無窮的遐思? 更何況以-a為字尾者較以-ia為字尾者多出甚多, 顯見以-a為字尾之女子名廣受喜愛, 如何可說-ia字尾者較-a字尾者為高尚優雅? 事實上, 本人認為所有的女子名, 包括-a 與-ia, 和所有的非-a者與非-ia者, 都具同等的優雅與悅耳.

四論孝維先生對-a字尾於字義方面的無比推崇是否正確有理. 其謂: “在世界上許多國名與地名中, 我們常可看見以英文字母 -a為結尾的字.”, “這樣的字形結構就筆者所知, 最早應是源自拉丁語系.”, “此類字型的原始創意到底為何, 我們不得而知. 但筆者的看法是, 除了音調本身的一種直覺上的氛圍(- - -), 我們都知道a是英文語系的26個字母中的第一個字母. 那是否意味著最初, 母體, 創造的根源等意涵? 至少筆者如此認為.” 首論字母起源, 英文字母確是源自西日爾曼語, 而再源自拉丁字母; 然而拉丁字母並不是自己無中生有, 而是再源自希臘字母. 事實上, 有些希臘字母還會偶而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如Omega錶的商標(Ω), 就是希臘字母的大寫o, 其讀音就是omega. 另外, 還有個希臘字母, 每個人絕對都看過也寫過, 就是數學上圓周率3.1416的π值(Pi)符號, 是希臘小寫字母的p. 其他如alpha(α), beta(β), gamma(γ), delta(δ), sigma(Σ)等就不再一一詳述. 然而, 希臘字母也不是自己無中生有, 而是源自腓尼基字母(與古西乃語, 古伽南語, 敘利亞之亞蘭語 , 合稱閃語). 在1990年以前, 大家會認為目前的英法德西葡等西方字母是源自腓尼基字母. 但自1990年後, 考古學者在埃及的大發現, 目前已趨於認定腓尼基字母乃發源自埃及象形文字, 而埃及象形文字約發展於西元前二千年. 所以, 上述引句中的第二段話 “最早是來自拉丁語系” 的說法, 陳述未盡周全, 有誤導拉丁字母是英語字母最源頭之嫌. 事實上, 拉丁字母之上游尚有希臘字母, 腓尼基字母, 埃及象形文字的源頭. 不過, 這只是個小錯誤, 無傷大雅. 下兩段, 較麻煩些.

如果將 “最初, 母體, 創造的根源” 這幾個字眼從上述引句中抽離, 還真讓人以為是在形容西方宗教世界的唯一造物主: 神. 如是, 英語為何不以”a”為字首或字尾, 反而是以God 稱呼之? 同理, 希臘人為何反而以最後一個字母指稱希臘神話中最有力量的大神Zeus(宙斯)? 暫且拋開這些天馬行空之問, 稍從字典或相關書籍找尋資料. 語言學者們考證, 字母”a”的起源係根據牛的頭形而來. 在埃及象形文字中, 牛頭符號用於指稱使用於儀式中的肉類, 如喪禮用的祭品, 或拜神用的供品. 傳至腓尼基人時, 此項符號演變為用來代表閃語的第一個字母, 是一種聲門閉鎖音, 又經多次演變而成為今日英語的字母”a”. 另如第二個字母”b”, 係源自埃及象形文字中代表蘆葦遮蔽處的符號(h). 閃語人於接收這個符號時, 有意無意間將它轉變為”b”字母的最早形式. 閃語的房子寫為bayit, 後縮寫為bet 或beth. 現今名為Bethlehem(伯利恆)的城市, 係源自閃語的Bayit-Lachmu, 意指伽南地神祇, 名為Lachmu, 的住所. 其他英語字母的原始意義如”c”代表駱駝(下以括弧直接表示之), d(河口三角洲), k(手掌), l(趕牛棒), n(魚), p(牧羊人), r(頭), t(署名, 畫押), 與u(蛇)等, 於此不再詳述. 因此, 孝維先生所相信的 “a 是第一個字母, 有著最初, 母體, 創造的根源等意涵”, 除非另有舉證, 否則實在令人難以將代表肉類祭品的牛頭符號與”最初, 母體, 創造的根源”等意涵予以劃上等號. (上述有關英文字母之語意與來源, 參考自”牛津當代大辭典”, 即陳定南被罵的那一本; 與”改變西方世界的26個字母”, 約翰曼著, 江正文譯, 究竟出版社, 2002年7月初版.)

六論有關-a字尾於語音方面的推崇是否正確有理. 字有字母, 音有音標. 音標有單母音, 雙母音與音調. 對應於”a”字母有多個不同的母音音標, 僅單母音而論即有: 似注音之ㄚ音(如calm), 介於注音ㄚ與ㄝ中間者(如bat), 似注音之ㄛ音者(如call), 而於字尾-a者大部份皆讀似注音之ㄜ音但呈輕聲(如Canada, 漢譯加拿大, 其實應讀似”肯呢的”). 字母”a”亦有其他雙母音者, 如注音之ㄟ音(如make)等. 孝維先生於”a”字母之發音曾如此論述: “音調本身的一種直覺上的氛維, 類似介於注音發音的三,四聲之間, 有著振動胸腔, 吐氣完整, 很適於讓思緒沉澱, 收尾的特性.” 首論音調, 注音分一二三四聲, 屬固定音調或調值. 英語發音之音調, 僅分重音(主重音, 次重音)與非重音, 而K.K.音標之主重音與次重音分別於該音節前方以上下一小撇表示之. 且英語音調無固定調值, 只需依主重音或次重音之標示維持其前後各音節相對之正確抑揚頓挫即可, 故無引句所述之固定音調介於注音發音的三,四聲之間. 次論音標, 雖然引句描述得不是很清楚, 其形容的對象似專指如注音的ㄚ音, 而且可確定絕對不是在形容似注音之ㄜ音; 因為, 字尾-a大部份讀似ㄜ音, 其為喉音, 非吐氣音, 反而是吸氣音, 音短而斷. 有專家亦形容其為輕母音, 代表五個單母音之輕音, 故不可能以吐氣完整而形容之. 所以, 之會有啊啊不斷作響之評, 應係誤認-a字尾讀音為ㄚ音所致. 至於是否會有另種咳咳作響不斷之疑慮, 亦屬不可能; 因如上所述, -a字尾之讀似ㄜ音係呈輕音, 音短而斷, 不會將音拖長. 反之, 位於中間之-a-字母, 始有讀似ㄚ之音, 如calm, balm, dark, far, hard, jar等之連讀, 始有啊啊聲響大作之可能. 另, 有關-ia字尾之讀音, 一般皆讀如”伊亞,’ 正確應讀似伊娥”, 娥讀輕聲. Indonesia, 一般皆讀”印度尼西亞”, 正確應讀似”音兜尼西娥”, 甚至可連讀似”音兜尼惹”. Albania, 一般讀”阿爾巴尼亞”, 正確應讀似”誒而杯尼娥”, 可連讀似“誒而杯紐”. Romania, 一般讀為”羅馬尼亞”, 正確應讀”羅梅尼娥”, 可連讀似”羅梅紐”. 所有字尾為-ia者, 若讀音仍照一般漢譯之”印度尼西亞”, “阿爾巴尼亞”, “羅馬尼亞”, “克羅埃西亞”等, 讀ㄚ不讀ㄜ, 那才真是啊啊烽火相連到天邊. 本段結論為: -a與-ia兩字尾之尾音其實完全相同, 皆為似ㄜ音, 但讀輕聲; 兩者之差別僅為有無”伊”音. 所以, 所謂-ia字尾讀音較-a字尾讀音遠為美妙高雅之說, 恐欠妥當.

總結上述六論, 有關Taiwania造字之理論架構與其三級比較說存有諸多缺失, 故本人認為不適以Taiwania為未來台灣的國名. 恐篇幅過長, 擬將其餘相關事項另闢Part Four, 含以-ia字尾之國名使用現況, 源於植物屬名的Taiwania一字推演至台灣獨特性之形容是否洽當, 再評有人認為Taiwanese所謂語意不佳一事, 並另提議有關台灣未來國名之思考方向.


- the end of part three -


NO:204_30
張孝維  於 2004/07/09 22:32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先回應一點__我從未說過Taiwania是作為一個國名的考量。
北插兄與之前的Saga兄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論如何,拙文獲北插兄如此用心指正本人深表感佩,惟說句實話,本人認為北插兄之針砭稍嫌淺薄,引經據典起來又天馬行空,最重要的是,您幾乎完全不能體會本人提出Taiwania的立意與目的為何。那就好像,您若帶著看芭蕾舞的態度去看現代舞,自是覺得突兀一般的道理。
本人最近工作繁重,每每欲言又止,只怕不能相對於北插兄的用心一般地去做出詳盡的釐正,故至今未做回應,請北插及各位論壇好友諒解。但是,至今未回應並不代表認同或無法回應,在此先做個聲明。
希望能早日回來繼續與各位為我們心愛的土地家園提供一些想法。

祝各位順心


NO:204_31
北插  於 2004/07/11 22:23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Re: No:204-30

哇! 版主有一丁點冒火了!

如僅陷於動氣的層次, 則不願奉陪;
如果只是有評無論, 甚或無論無證,
再多的形容詞, 亦不擬回應.
希望能回歸理性且就事論事的平台.

Have A Nice Day!


NO:204_32
北插  於 2004/07/18 19:35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Part Four: Taiwan or Taiwania (II)

初次讀到有關建議以Taiwania為未來台灣國名或台灣地區的稱謂時, 剎時有兩個亞洲近鄰的國名映入眼簾, Indonesia 與Malaysia; 兩國的國名本身似乎閃爍著西方諸國殖民統治的刻痕. 葡萄牙人於1512年首佔摩鹿加群島(或稱香料群島)共111年. 於1623年起轉由荷蘭人所據, 雖至1770年始佔據全印尼, 但以殖民地方式統治直至1949年印尼獨立; 其間除委託英國人代管三年(1811-1814)與日本人佔領三年(1942-1945)外, 荷蘭共佔領印尼320年. 印尼自稱Nusantara, 爪哇語之意為島嶼帝國; 而印尼一詞, 則始自1883年德國人類學家Adolf Bastian, 以希臘語字根之Indo (印度)與nesos(群島)組成. 相同地, 葡萄牙人於1511年首佔麻六甲共112年. 於1623年起轉為荷蘭人所據共172年. 自1795年起轉由英國人接管, 至1874年佔領全馬來亞半島, 並以殖民地方式統治至1963年獨立, 前後共168年. 國名來自印度梵文的malaya(山地), 原是蘇門達臘的一處地名. 馬來人自稱Bumiputra, 意為土地之子. 當然, 殖民地的歷史已成過去不再復返, 兩者也都保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 兩國的國家稱謂願意繼續採用西方殖民國所給予的他稱, 亦即樂意保有-ia字尾的西方用字習慣也應予以尊重. 只不過, 在我們台灣人還能有所自主的時候, 應盡量避免採用含有西方殖民氣息的稱謂.


為了確實瞭解原義, 曾查了幾本辭典, 也曾上大英百科全書網站, 最後發現還是以Webster辭典1977 Merriam 版於-ia字尾有較詳細的敘述, 全譯如下: “一. 名詞字尾(源自新拉丁語, 法語, 拉丁語與希臘語之字尾以形成陰性名詞), 用於指稱: 1. 某些疾病如hysteria(歇斯底里症) 2. 動植物之屬名如Fuchsia(晚櫻屬) 3. 地區, 世界, 社區之地理性名稱如suburbia(郊區) 二. 複數名詞字尾(源自新拉丁語, 法語, 與拉丁語為-ius /希臘語為-ios之形容詞字尾所形成的中性複數名詞), 用於指稱: 1. 動植物命名之較高等級者如class(綱)order(目), 如Sauria(蜥蜴目) 2. 與某些特殊事件相關者如tabloidia(花邊新聞) 三. 為-ium字尾之複數名稱.” 洋洋灑灑, 但該辭典於地理性稱謂僅列出四字territory, world, society (suburbia) , 此外並無任何其他註解. 由此, 自可解釋為-ia字尾乃中性稱謂, 可適用於五大洲, 各國, 或各國以下之省份或地區之名稱字尾.


全世界193個國家中, 共有38個國名稱謂以-ia為字尾, 如以洲別而言則有不等比例的採用狀況. 一. 深受拉丁文化影響的西南北歐23個國家中, 除Italy(於義大利語稱為Italia)外, 竟只有Austria一個國家以-ia字尾為國名稱謂. 二. 總共28個東歐國家(含獨立國協之亞洲部份), 竟有15個國名帶有-ia的字尾, 分別為: Albania, Armenia, Bosnia & 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a, Estonia, Georgia, Latvia, Macedonia, Lithuania, Romania, Russia, Serbia/ Yugoslavia, Slovakia, Slovenia. 三. 包括美加與別名拉丁美洲的中南美洲共35個國家中, 竟只有兩個國家具-ia字尾, 即Bolivia與Columbia. 四. 於55個非洲國家中, 共有11個國家以-ia為字尾, 他們是: Algeria, Ethiopia, Gambia, Liberia, Mauritania, Namibia, Nigeria, Somalia, Tanzania, Tunisia, Zambia. 除衣索比亞外, 其餘皆曾為西歐強權的殖民地. 五. 大洋洲共14國, 有兩國國名以-ia為字尾, 即Australia與Micronesia. 澳洲初為英國流放犯人之處, 而密克羅尼西亞曾分別為西班牙, 德國與美國之殖民地. 六. 最後, 於亞洲(不含獨立國協)共40國中, 有7國以-ia為國名字尾, 分別為: Cambodia, India, Indonesia, Malaysia, Mongolia, Saudi Arabia, Syria. 除蒙古與沙烏地阿拉伯外, 其餘5國皆曾為西歐諸國殖民地. 由上分析, 似有個雛型出現: 西歐諸國自己不喜以-ia字尾為國名, 反而將-ia字尾大量拋給以信仰仰東正教為主, 不屬羅馬教皇管轄的東歐斯拉夫人國家; 亦喜將-ia字尾給予亞非大洋洲曾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國家. 與西歐諸國相同地, 主為西歐人建立為移民國家的美洲諸國, 其國名亦少以-ia為字尾; 但西歐與美洲諸國於其地方或省份或都市名稱則多有-ia為字尾. 不願就此論斷以-ia為國名字尾即為貶損之詞, 或將-ia字尾多用於指稱地方性名稱, 但似值得存疑. 之不認為Taiwan應改名為Taiwania, 此亦為原因之一.


孝維先生於造字過程中引為佐證的台灣杉屬之名早為植物學界眾所週知. 台灣杉此一樹種, 最早由日本人小西成章於1904年所發現, 地點為當時之南投廳鳥松坑約海拔兩千公尺處; 後於1906年, 經由早田文藏首度正式將之發表為新樹種, 學名為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並以台灣此一地名為新屬名, 即台灣杉屬(Genus Taiwania), 故使台灣杉及其屬名於剎那間揚名全球植物學界. 因為當時誤以為台灣乃全球唯一產地, 故將台灣地名冠為新屬名. 後來始發現台灣杉屬的樹種亦分佈於緬甸雲南等地, 然因屬名已定, 故而未能更改. 本屬樹種彌足珍貴之處在於其與美洲之世界爺, 中國之水杉, 銀杏等古生物種同為地質史上新生世第三紀的孓遺植物. 台灣杉屬的樹種於第三紀, 即八千萬年前至兩百萬年前, 曾廣泛分佈於歐洲與東亞; 目前全世界則僅剩禿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與台灣特有種的台灣杉共兩種, 並侷限分佈於緬甸北部, 雲南西部, 湖北西南部, 貴州東南部, 與台灣. 昔日阿里山區的檜木與台灣杉曾分別高達三十萬株與五千株, 於近一百年的砍伐後, 檜木林已泰半消失, 台灣杉更加零落, 已被列為瀕臨危機的稀有植物(Endangered Species). 所幸, 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教授陳玉峰與楊國禎, 於2002年2月於雙鬼湖保護區內首度發現一片廣達1300公頃擁有台灣杉數量達萬株以上而且樹齡皆高於千年的近純杉林. 兩教授並建議列為國寶國樹, 亦將推動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公約. 今年4月林管處亦通報有三株高大台灣杉被發現於於棲蘭山區.


由上述可知, 台灣此一地名能成為植物屬名與樹種學名, 不僅是台灣植物學界,也是所有台灣人皆可引以為傲的盛事. 如問當初為何不以Taiwan為屬名, 反而以Taiwania 代之, 則純為配合植物學名必須拉丁化的規定. 瑞典人林奈(Carolus Linnaeus)於1753年提出以拉丁文為生物命名之雙名法(Dinominal Nomenclature)乃著眼於拉丁文為一瀕臨死亡的語文, 故不會再因後世的使用而有可能產生於詞性,字根或語意改變所導致的困擾或混淆. 以台灣杉為例, 其俗名為Taiwan Cryptomeria, 其種名為cryptomerioides (改為-ioides字尾, 即意為似柳杉的; 所有種名須斜體字, 小寫, 形容詞); 屬名則為 Taiwania(字首須大寫, 斜體字, 名詞). 其上為杉科(Family Taxodiaceae; 所有科名須以-aceae為字尾, 正體字), 松目(Order Coniferales), 松綱(Class Pinopsida), 裸子植物門(Phylum Gymnospermae), 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可知於此嚴格規定下, Taiwan一字必須拉丁化而改為Taiwania, 始得被採用為台灣杉之新屬名. 次就台灣杉屬所涵蓋的地理性範圍而論. 於1906年全球植物學界接受以Taiwania為新屬名時, 係認為台灣杉此一新樹種不僅是一個特有種(Endemic Species), 而且是代表一個新屬. 但後來始發現此一新屬之下, 另有其他新樹種被發現於台灣之外, 如雲南之禿杉. 由是可知, 植物屬名Taiwania所代表的地理範圍, 並非祇有台灣一地而已, 尚包括緬甸, 雲南, 貴州,湖北等地.

於上兩段有關植物學名Taiwania來源與相關背景稍作說明後, 於此再回論孝維先生於2673_23有關擬議以Taiwania為國名或大地區的稱謂, 且定義Taiwan為專指台灣島; 亦即澎湖金門馬祖等島於地理或行政稱謂上皆不屬於台灣島, 且與台灣島位階相同, 皆隸屬於Taiwania. 此項說法有五大不合理之處, 分述如下. 首要者為, 將台灣之名僅限用於指稱台灣島, 此乃將台灣之名降格; 同時又將澎湖群島排除於台灣之外, 此與歷史發展的軌跡或與現行大家所接受的認知將有所牴觸. 因澎湖隸屬台灣, 或如現今之澎湖為台灣省一縣之上下關係, 可溯源自1661年之鄭成功據台, 雖然當時將台灣改稱東都, 但至今343年間皆一直維持此種關係. 同時, 此種說法將促使澎湖人宣稱 “我是澎湖人, 我不是台灣人, 但我是台灣尼亞人.”, 也會將澎湖排除於既有的整體台灣意識之外. 另, 其既以植物屬名的特殊性而倡議Taiwania之名, 故亦於此以植物相關事證論之. 台灣杉屬(Genus Taiwania或改稱台灣尼亞杉屬)中之台灣杉並未發現於澎湖金門馬祖等處, 如何可將澎湖金門馬祖等涵蓋於Taiwania之地理範圍內, 此為不合理處之二. 如欲將植物屬名之Taiwania挪為台灣國名或台灣大地區之稱謂, 勢必包括禿杉之分佈地區含緬甸雲南湖北貴州等地, 但此與實情又不相符, 此為不合理處之三.

再者, 孝維先生於-ia字尾與Taiwania亦曾如此敘述: “-ia之字根除表示地區,區域之意, 亦有指稱地區,區域之自生特有種之意, 至少是生物學上的指稱.” 此句敘述有誤, 因為-ia字尾之植物學名係廣泛用於屬名與高於科名之綱目學名等(請閱本文第二段所引Webster辭典之詮釋), 並非所有-ia字尾者即代表該樹種為特有種. 亦即台灣杉屬(Genus Taiwania)此一榮耀的盛名係源自Taiwan此一地理名稱, 而非源自-ia此一字尾; 故上述引句內所謂-ia字尾亦有指稱地區特有種的說法是錯誤的, 此為不合理處之四. 其另一敘述: “Taiwania這個指稱的制定, 相信是生物學者為對台灣地區之物種的獨特性有其廓清與指出的必要而為.” 此句敘述亦未嚴謹. 台灣杉,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確為台灣特有種, 但並不代表所有台灣地區其他的樹種皆為特有種. 所以, 台灣杉此一樹種雖可被尊稱為國寶國樹, 但如欲以樹種之名而取代Taiwan為未來台灣或大地區的稱謂, 恐係喧賓奪主, 本末倒置, 此為不合理處之五. 綜上所述五點, 本人認為將Taiwan降格為台灣島, 而以Taiwania為國名或大地區稱謂, 乃極其不妥.

深究孝維先生為何倡議擬將Taiwan改名為Taiwania, 其主要動機在於其認為所有含-ese之人稱字尾, 包括Taiwanese, Japanese, Vietnamese等, 皆為貶損之詞; 故經由將Taiwan改為Taiwania, 將可順勢將Taiwanese改為Taiwanian. 於2673_23與2635_43皆處處可見貶損Taiwanese此一字眼的不實之論, 將分段引述如下, 並駁斥其非之處有六. 首論人稱. “在國際上無所謂台灣人, 只有台灣的人(Taiwanese或Taiwanese people)---或是台灣仔---更精確地說.” 雖然未能加入聯合國, 但台灣的外匯存底始終高倨前二三名, 怎可說在國際上沒有台灣與台灣人的存在? 如果孝維先生將Taiwanese譯為台灣的人是正確的話, 則American或European亦應同等地將之譯為美國的人, 歐洲的人. 同樣地, 如將台灣人稱為台灣仔, 則所有其他人稱亦應同等改稱如美國仔, 歐洲仔, 埃及仔等. 事實上, 台灣人三字的英語以Taiwanese一字稱呼即可, 如再加上people一字, 純為畫蛇添足, 貽笑四方. 再者, Taiwanese 就是台灣人, 如果刻意將之譯為台灣的人, 則是一個絕大的錯誤. 由上述, 可知其首錯在於中英誤譯錯用. 次論其對形容詞用語之混淆與指摘. 先引其述: “就語言學角度, Taiwanese較接近是個形容詞或泛名詞化的形容詞. 在一種以語言指涉事務的直觀上, 單一形容詞彙之詞性乃屬一種放散的, 未完成的, 表層的狀態; 相對於名詞的閉合, 內蘊, 完整的詞性.” 事實上, 很多字彙都具有一種以上的詞類, 如market可當名詞用, 即市場; 亦可當動詞用, 如上市. 另, 如rising可當形容詞用, 即上升的(太陽); 亦可當名詞用, 即(跳躍的)攀升. 但是在每一次的使用時, 名詞就是名詞, 形容詞就是形容詞. 因此, 所謂”Taiwanese較接近是個形詞或泛名詞化的形容詞”完全是子虛烏有之說, 此為其非之處二. 再者, 假設孝維先生所說可成立, 又將如何解釋Taiwanian不是”較接近是個形容詞或泛名詞化的形容詞”? 事實上, 兩者之字尾-ese 與-ian 皆同等具有形容詞與名詞之雙重詞類功能.


所有的人稱用語, 含字尾-ese, -ian, -ish, -an, -ean, -i, -k等, 除-er之外, 都是既可為形容詞, 於他處時亦可當名詞使用. 以Taiwanese為例, 共有兩詞類三意義, 可當名詞用, 意指台灣人, 台灣話; 亦可當形容詞用, 意為台灣的. 此種兩詞類三意義, 完全適用於除了-er之外的所有的人稱用語. 但是, 如果有人僅因台灣人一字其英語帶有-ese字尾, 只記得其形容詞詞類, 而忘了有名詞功能且有兩種意義, 故而描寫其所看到的台灣或台灣人僅是灰濛濛的幽靈影像, 則未免太過且為無病呻吟如下所引: “當人稱或我們自稱Taiwanese的時候, 對其指稱之存有所做的, 其實是一種含糊,權宜的認知與表達, 那就可比我們在光線幽明的森林中, 看見一個模糊的形影, 聽見一聲無法辨識的叫聲, 然後泛聲他是鳥類的,或獸類的一般.” 此項描述, 極為類似有人深夜車行蜿蜒山路, 只開小燈, 卻忘了開大燈或遠光燈, 而埋怨山區道路黑暗不明. 此種刻意疏忽並貶謫-ese字尾之名詞功能, 為其所論之非三. 孝維先生於其擬議中欲限定Taiwanese只能當形容詞用(台灣的), 不能當名詞用(台灣人, 台灣話); 正如限定French只能當形容詞用(法國的), 不能當名詞用(法國人, 法語). 如要稱呼法國人或法語, 則必須另增新字如Frenchian; 如要稱呼台灣人或台灣話, 則須另增新字Taiwanian, 且後兩者被禁止使用於形容詞功能. 此種限制字彙其原本所擁有的多重詞類使用功能, 其中之矛盾正如某人買了兩輛同型客貨兩用車, 卻規定一輛只能載客, 另一輛只能載貨, 而且要求全世界所有人皆一體遵行, 此為其所論之非四.

至於孝維先生之”反伊思字尾情結”( Anti –ese Complex), 主要癥結係來自其對於百年來西歐殖民列強狂掃全球的受挫感所致, 如下述: “像Taiwanese(Chinese, Japanese)這類字的字形, 字音, 字意的制定, 極有可能是百年來歐洲人對遠東(Far East, 現今亞洲)地區之優越心態已習以為常.” 與 “Taiwanese正是國際社會對台灣一種非我類, 非我輩的指稱.” 如果-ese字尾人稱如此不堪回首, 為何葡萄牙人亦寫為Portuguese? 非遠東的黎巴嫩人亦寫為Lebalonese? 為何西歐六大名城含奧地利的維也納人(Viennese), 瑞士的日內瓦人(Genevese)與伯恩人(Bernese), 義大利的米蘭人(Milanese), 熱內亞人(Genoese)與維洛納人(Veronese), 亦皆以-ese為字尾?? 數百年來, 這些歐陸國家與名城是否都未曾聽聞過台灣人所謂的-ese字尾乃萬般皆下品之說, 不得而知; 不過至目前為止, 他們皆文風未動而仍保有-ese的字尾稱謂, 則是事實. 由此亦可證明, 所謂Taiwanese一字乃西人所給予的貶損之說, 乃空穴來風, 或海市蜃樓; 此為”反伊思字尾情結”之非五.

續論所謂對遠東地區中日台三者有所貶損的-ese字尾稱謂乃源自近百年來的歐洲人之說. 本人無法確證Taiwanese, Chinese, Japanese三字起源於何時何地, 但依一般推測國名或地名應與人稱用語約略同時出現; 故如能知道其國名稱謂起於何時, 則可推論其人稱用語亦應出現於何時. 日本人出的書曾如此解釋: 自稱日本國, 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 聖德太子曾對隋朝(581- 615)自稱日出處天子. 日本國的閩南語唸法為Jih-Pen-Kuo. 馬可波羅(1254 –1324)抵福建泉州(當時稱為刺桐, Zaitun), 聞泉州人稱呼Jih-Pen-Kuo, 訛音記載為Zipangu, 而後將國去掉再轉為今日的英語國稱Japan. 另, 中國他稱支那, 一般皆以為源自日本; 其實是源自印度(古稱身毒或天竺), 因印度古稱中國為Cina或Cinastan. 四世紀後, 赴印度取經的僧侶將Cina譯為支那, 至那, 脂那等, 將Cinastan譯為震旦, 真丹, 振旦等. 唐玄奘三藏法師赴印度取經(627-645)曾對戎日王稱自己的國家為摩訶支那; 印語摩訶, Maha, 大之意. 所以, 西方諸國絕對不會遲至十六世紀後才曉得China或Japan. 再者, 台灣被荷蘭人佔38年, 清朝末期積弱被強租澳門香港與八國聯軍之辱等, 而日本則從未被佔為殖民地, 除二次大戰後被接管; 從被西方列強殖民的欺凌程度與佔領時間長短而言, 絕對比菲律賓, 印尼, 馬來西亞, 印度等輕微許多. 由是為何不是後四者而是中日台三者被加上所謂貶損人稱的-ese字尾. 所以, 所謂-ese字尾乃貶損國家人稱之說無法成立, 所謂對中日台三者加上-ese人稱字尾乃出現於近百年來, 更是無稽之談, 此為”反伊思字尾情結”之非六.

於2635_43亦曾如此敘述著: “(事實上, -ese這樣的字根在語言學中確實是一種有貶低其指稱之意的用法)當然, 筆者提出這個看法的本意不在對那些已逝的老歐洲人控訴些甚麼.” 事實為何? 恐須請孝維先生提出具體事證, 並稍加說明為何-ese字尾確實有所謂貶損國人稱謂, 或某地區人稱, 的意含. 難道與少數幾個字眼如Carlylese, officialese或journalese有所關連? 如是, 恐為更大的誤解.


總結第三與第四部份, 本人認為不適以Taiwania為未來台灣的國名或地區稱謂; 另將Taiwan降級為專指台灣本島, 更不合理. 至於, Taiwanese 一字只能用於形容詞(台灣的), 而不能當名詞使用(台灣人, 台灣話); 而擬使用Taiwanian於指稱台灣人, 亦有諸多不實與不合理之處; 無法於此逐一列舉, 請閱內文. 本人想要表達的是: Taiwan這個名字, 沒甚麼不好; 如要改名, 也沒甚麼不可以, 但必須要有個道理; 但是如要改為Taiwania, 本人則期期以為不可. 所有關於-ese字尾乃貶損人稱的傳說, 皆為不實之論. 台灣人三字的英語Taiwanese, 更沒有所謂矮人一節之說, 更無必要改為Taiwanian.


用了一些時間, 斷續寫就四個部份, 動機絕非刻意為反對而反對. 文內多次提及孝維先生大名, 純為就事論事不得不爾. 只是看到有些人似乎頗迷惑於所謂-ese字尾語意不佳之說, 內心有所不忍, 故而筆下為文. 最後再度呼籲: 不論這些所謂-ese字尾語意不佳的說法, 是出於善意或無心之失, 不論是傳自來台教補習班英語的外國人或是關心國格人格的本地朋友, 不論是在國外或國內聽到, 也不論碰到的是何方神聖, 即使是大學的外文教授; 請諸位大著膽子, 稍稍參考本人所舉的例證與說理, 勇於辯駁他們的不實之論, 勇於反對他們所謂-ese字尾語意不佳之說. 希望, 所有人都能不再輕易地被似是而非的言論所迷惑, 所有人都能排除完全沒有必要的自卑感; 因為Taiwan與Taiwanese這兩個英語稱謂, 冠在你我頭上, 絕對不會因帶有-ese的字尾而矮人一等. 希望所有台灣人都不必再妄自菲薄, 所有那些負面說法都只不過是子虛烏有的荒謬傳說.


- the end of part four and all -

NO:204_33
張孝維  於 2004/07/20 14:39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Re:北插

台灣(人)主體意識的建構是在其歷史,地理,政治,文化上有著其客觀上的種種困難的,因此我希望藉由正名做為一種方法論,去探討這個難解的問題。當我在此說問題時,我指的是事實世界之中的problem,而非觀念世界的question。換言之,我在找尋的是一個solution,而非answer。你認為台灣與台灣人沒有矮人一截,事實上就沒有嗎?

所以我說你與saga兄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原因在此,有學問,但沒有現實感與哲學意義上的客觀與理性。我個人認為,你舉許多例子似乎就是要告訴大家這世界的約定俗成總有例外或他解,但你沒思考過這些例外或他解等同於真理嗎?而這些例外或他解若不等同於真理,那麼你這些詮釋充其量只能說是一種與常識不同的看法。

我從未妄自菲薄,也從未接受過歐洲中心的觀點,我再強調一次,正名做為一種方法論,它關切的是積極面地,如同這個版所揭示的,台灣如何超越國際政治歷史與霸權思想的荒謬吊詭,再一次地找到自己的面貌,看到自己的內容,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應然且實然的角色扮演,進而使得台灣的存在對台灣人而言不是一個悲情的包袱,不是一個早已被放棄的死結,不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渾噩存在,而是一個我們得以寄託我們的希望與尊嚴的存在。

最後,我認為語言本來就只是一種遊戲,人只是永遠以對自己最有利方便的方式去言說罷了。我想我們要計較的是是什麼而不是怎麼說,對台灣,對任何事都是如此。


NO:204_34
1234  於 2004/07/20 19:31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環保人士稱中國建壩損害湄公河

美國之音記者貝隆香港報導
中國正在試圖駕馭大江大河,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不過,一些環保人士警告說,中國征服河流的努力正在破壞世界上流程最長、資源最豐富的大河之一:湄公河。

湄公河綿延四千八百公里,沿岸大約有六千萬人依賴這條大河做為交通幹線和食物來源。湄公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然後匯入南中國海。最近,湄公河幾處地段的水位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捕魚量也明顯下降。

*中國上游建壩後果尤為嚴重*

這些現像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人們為此而進行爭論。許多生態環境保護人士說,造成破壞的是用來發電的水壩,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修建了兩座大型水電站,造成的後果尤其嚴重。

環保組織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駐柬埔寨的湄公河項目協調員馬克﹒戈肖特解釋說,在上游築壩會改變河水的主要特性,比如水溫、流速以及水中的氧氣含量,水壩還會影響魚類的遷移。戈肖特說:水庫把沉積物截留下來,而沉積物對下游的穩定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河水的沉積物少了,侵蝕性就會加強,下游河床的形狀將會受到影響。

*中國建壩發電*

198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在西南部的雲南省靠近老撾邊界地區的湄公河上游、也就是瀾滄江修建大壩。中國政府計劃修建八座大壩,目前已經建成了兩座:漫灣和大朝山。第三座,也就是小灣水電站,正在施工當中。中國的經濟增長迅速,能源需求變得越來迫切。中國想通過修建這些水壩來獲取足夠的電力能源。

由除中國和緬甸之外的所有湄公河流域國家支持的湄公河委員會說,中國1993年建成漫灣水電站,離中國邊界線二百公里的泰國清盛地區的水位隨後出現異常,二者之間是有關聯的。

湄公河委員會的環境專家說,水位的變化破壞了水內生物的生存環境,並減少了沉積物。此外,每年都要發生的洪水把營養成份豐富的沉積物擴散開來,使湄公河下游三角洲地區的農田變得肥沃。但是,湄公河委員會說,湄公河最近的低水位是乾旱造成的,與中國的水壩工程沒有關係。

*中國稱建壩有利防洪*

中國官員為水電工程進行了辯護。中國政府說,在雨季,這些水壩有助於湄公河三角洲地區防範洪水。雲南大學亞洲國際河流研究中心的教授馮豔(譯音)說,中國在上游修建水壩,雨季一到,水庫便能蓄水,有利於防洪,而旱季到來的時候,這些水又能派上用場,下游國家在旱季有水可用,而中國在需求量最高的時候可以用水發電。她說:也許將來還會修其它的水壩,湄公河下游會有更多的水。

環境保護人士說,中國的水壩不是唯一的問題,湄公河支流地區也在修建幾座大型水壩,這也可能會損害到整個河流系統。老撾正在修建大型水電站南屯河二號。這座水電站產生的電能大部份將賣給泰國。環保人士警告說,南屯河二號水電站可能會改變色邦非河的自然水流和生態環境。色邦非河在老撾境內匯入湄公河。本月早些時候,越南政府批准在越南北部展開寧平二號水電站工程。

*湄公河遭明顯破壞*

泰國環保活動組織TERRA的主任維通﹒佩龐薩察隆說,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經濟學者過去曾經宣傳一種倚重水電站的地區經濟發展模式。他說,從那以後,湄公河明顯遭到破壞。維通說:這種模式相信,經濟增長將成為一種地區性現像。水壩建造業盯上了湄公河,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賺錢領域。

環保人士說,如果各國以某些對環境更為不利的方式來取代水電站,停止修建水壩並不會解決問題。他們說,湄公河流域的國家如果想維繫這條堪稱各國命脈的大河,就必須尋找替代性的能源渠道。


NO:204_35
北插  於 2004/07/23 23:35
Re:人文高於政治嗎?----(二)

To: 張孝維 Re: 204_33

再度請您毋流於人身攻擊; 請回到理性, 就事論事, 論有所本的溝通層次.

一. 您問: “你認為台灣與台灣人沒有矮人一截, 事實上就沒有嗎?” 直接回答您: 事實上, 就是沒有. 我認為, 台灣與台灣人絕無矮人一等, 也絕無所謂-ese字尾為貶損人稱之說; 其中道理與例證已載明於Part I, III & IV三大部份, 字數應15,000字以上. 如果您認為, 台灣與台灣人有所謂矮人一截之說的事實, 也請列出您所謂的事實, 分析其原因並詳加舉證.


二. 您說: “你舉許多例子似乎就是要告訴大家這世界的約定俗成總有例外或他解.” 您此一說法錯了, 因為我舉這麼多例子, 唯一的動機是要論理舉證您所謂-ese字尾乃貶損人稱”的說法是有所不實, 有所謬誤. 唯一的目的, 是希望您或其他朋友不要再被那些不實的傳言所迷惑.


三. 您已說了幾次: “我指的是事實世界的問題(problem), 而非觀念世界的疑問(question). 換言之, 我在找尋的是一個解決方案(solution), 而非答案(answer).” (註: 這四個英文字的中文翻譯為本人所加; 否則請自譯) 請清楚說明-ese之字尾人稱到底有何貶損的問題? Taiwanese之-ese字尾人稱又有何令人難堪的意含與事實? 您所謂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何需尋求解決方案? 正如對症下藥; 無症, 何需下藥.

四. 於回應上三段之前, 請別忘記應先回答, 或至少同時回答, 本人於Part III & IV所論, 所問, 所駁您有關Taiwanese的負面說法, 至少共25個項目. 稍條列如下, 供您方便回覆, 但實質內容以內文所述為準.

甲. 有關Part III者

01. 三級比較法是Taiwania造字於字尾變化主軸, 純屬似是而非之說.

02. 如果三級比較法為真, 即以-a或-ia為字尾之國名稱謂乃較高級或較高雅者,
何以幾乎所有南西北歐國家之國名皆未若此.

03. 將字母與音標混為一談之李代桃僵之誤, 此為您錯下結論癥結之一.

04. 所有-ia字尾之前一音節含蓋所有單母音與部分雙母音的相關字母
共11種, 並非您所謂的只有-a-字母.

05. 您認為-ia字尾較-a字尾遠為優雅高尚之說, 有諸多疏誤.

06. 英文字母起源於埃及象形文字, 並非您所謂的最早是來自拉丁語系.

07. 英文字母”a”係起源於埃及象形文字之牛頭符號, 而非您所謂的a是
第一個字母, 有著最初, 母體, 創造的根源等意涵.”

08. 您將-a或-ia字尾之似ㄜ音皆誤讀為ㄚ音, 故有評為啊啊作響之誤.

乙. 有關Part IV者

A. 有關植物屬名Taiwania的部份

09. 怎可將Taiwan之稱名降格為專指台灣本島?

10. 台灣杉屬(Genus Taiwania)中之台灣杉並未發現於澎湖金門馬祖等處, 如何
可將澎湖金門馬祖等涵蓋於Taiwania之地理範圍內?

11. 如欲將植物屬名之Taiwania挪為台灣國名或台灣大地區之稱謂, 勢必包括禿杉
之分佈地區含緬甸雲南湖北貴州等, 但此與實情不符.

12. 並非所有-ia字尾者即代表該樹種為特有種, 即台灣杉屬此一榮耀盛名係
源自Taiwan此一地理名稱, 並非您所謂的源自-ia字尾.

13. 台灣杉確為台灣特有種, 但並不代表所有台灣地區其他的樹種皆為特有種.
如欲以樹種之名而取代Taiwan之名, 恐係喧賓奪主, 本末倒置.

14. 您將Taiwan降格為台灣本島, 而以Taiwania為國名或大地區之稱謂, 乃極其不妥的說法.


B. 有關”-ese字尾皆為貶損人稱”的部份

15. 怎可說在國際上沒有台灣與台灣人的存在?

16. “台灣的人”與”Taiwanese People”皆為中英錯譯誤用之詞.

17. 名詞就是名詞, 形容詞就是形容詞; 您所謂的”就語言學角度, Taiwanese
較接近是個形容詞或泛名詞化的形容詞”完全是子虛烏有之說.

18. 您又將如何解釋Taiwanian此字不是您所謂的”較接近是個形容詞或泛名詞化的形容詞”?

19. 刻意疏忽並貶謫-ese字尾之名詞功能, 為您所論之非三.

20. 限制字彙原本所擁有多重詞類使用功能, 如Taiwanese或French只能當形容詞,
而Taiwanian或Frenchian只能當名詞; 此為矛盾之說.

21. 您的”反伊思字尾情結”, 主要癥結係來自其對於百年來西歐殖民列強狂掃全球的受挫感所致.

22. 如果-ese字尾人稱是如此不堪回首, 為何葡萄牙黎巴嫩與西歐六大名城之人稱皆以-ese為字尾?


23. 西方諸國不會遲至十六世紀始知China與Japan; 故您所說-ese字尾遲至
近百年來始成為Chinese與Japanese的字尾, 是錯誤的.

24. 從被西方殖民的欺凌程度與佔領時間長短而言, 中日台絕對比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輕微
許多, 為何不是後四者而是中日台三者被加上所謂貶損人稱的-ese字尾?

25. Part IV倒數第三段, 一字不漏重抄如下: “ ‘(事實上, -ese這樣的字根在語言學中確實是
一種有貶低其指稱之意的用法) 當然, 筆者提出這個看法的本意不在對那些已逝的老歐洲人
控訴些甚麼.’ 事實為何? 恐須請孝維先生提出具體事證, 並稍加說明為何-ese字尾確實有
所謂貶損國人稱謂, 或某地區人稱, 的意含.”

Have A Nice Day to You and All !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3&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