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OVENURSE  於 2004/11/08 23:37
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487
舊欄已經超過150篇
並且有狂人鬧場
繼續有請各方大俠發表高見
狂人滾開

NO:515_1
LOVENURSE  於 2004/11/08 23:4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個人理想中的F-5E/F除役之後空軍編成

向美國新購80架F-16C/D BLOCK-52
理由是
1.台灣的F-16A/B BLOCK-20有很多與BLOCK-52相同的航電組件
以及使用同為F-100發動機(不過個人不清楚BLOCK-52使用的
 F-100-PW-229和現役的PW-220E有多少差別)
2.三代戰機成軍後F-16C/D BLOCK-52仍有較高的保留價值

所以個人的看法是
F-16C/D BLOCK-52取代401聯隊的F-16A/B BLOCK-20
原401聯隊的F-16A/B與撥交兩個中隊的戰機
以及滿編三個作戰中隊所剩下的20架F-16/D給台南443聯隊
剩下一個中隊的F-16A/B撥交假想敵中隊
兩個F-CK-1A/B接替原F-5E/F部訓隊的任務
剩下一個中隊的F-CK-1A/B擇優改裝7架RF-CK-1A

見識淺薄之見 希望能與各位大大互換意見


NO:515_2
雨滴  於 2004/11/09 01:4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坦白說
個人很懷疑新購這批BLOCK-52的曼尼哪來...???><

另外
F-5E/F是否已老化到非汰除不可?
如果是
就過度性需求的角度
租用老美備役的F-16(不管是BLOCK-15或貴官所提的52)
撐到下一代戰機服役(不管是JSF、F-16終極型、傳說中的ADF)
自有一堆退下來的F-CK-1接手老虎的空缺

這幾年吃緊的預算
在做任何決策
尤其是這種過度性需求的決策
一定要仔細加以考慮


NO:515_3
深藍  於 2004/11/09 10:2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雨滴

台灣的 F-5E 機身老化的問題比當初設計嚴重, 台灣的 AIDC 曾發展出機身樑柱抽換的技術, 還獲得美國原廠的認證. 上次去桃園航空展時, 飛官就在說這些 F-5E 已經到壽限後期, 要在飛下去還要投資做檢測和強化機身的工作.

有關 F-14 的引進, 個人認為不用想了, 因為這些貓也是老態龍鍾. 各位有沒有發現, 在航艦上操作的艦載機退役後就不會再出售給其他國家, 因為在航鍵操作上, 經常大角度操作, 彈射和捕捉鉤, 機身的結構上裂痕很多, 在加上海上自然條件差 (高濕溫差加海鹽), 更縮短飛機的壽命. 有飛行員形容在航艦上降落是 可控制的墜機 (controled crash), 例如這些軍機就算重落地, 只有尾勾勾住, 也不會有事. 但這樣子對機體結構很傷.

其實 F-5E 是一架很簡單很好維修的飛機, 當初在設計研發時, 就是考量第三世界國家的維修能力不足 (這樣說有點侮辱我們空軍最寶貴的資產---維修機工長), 而且就算第三世界國家赤化, 被蘇聯拿去研究也可看的東西也不多 (現在波蘭還保有幾架 F-5, 是越南給的), 現在等於是國軍的部訓機, 這是這些台海安全的老兵最後的貢獻.


NO:515_4
GOP  於 2004/11/09 11:1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00-PW-229和現役的PW-220E有多少差別>F-100-PW-229推力增加到29000磅,PW-220E約22000磅,而且F-100-PW-229還擁有360度向量噴嘴
別以為Su-27曾經擊敗F-15就代表F-15不行了,改良過後的F-15可是換裝上功力大增F-100-PW-229發動機呢

NO:515_5
GOP  於 2004/11/09 11:2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向美國新購80架F-16C/D BLOCK-52 >我是建議把台灣現有的發動機換上F-100-PW-229發動機,推重比將會增加到1.3左右,搭配360度向量噴嘴靈敏度大增,由於F-16採取進氣口模組化設計,也可換上進氣量較大或是可遮蔽發動機的興行進氣口

NO:515_6
toga  於 2004/11/09 11:3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00-PW-229和現役的PW-220E有多少差別>F-100-PW-229推力增加到29000磅,PW-220E約22000磅,而且F-100-PW-229還擁有360度向量噴嘴
a:
F-100-PW-229一樣也是現役發動機,且沒有使用向量噴嘴.除了用在F/A-22上的F-119-PW-100發動機之外,普惠集團目前沒有其它用於現役戰機上的TVC噴嘴量產引擎.

老美廠商是有研究可使用在F-100/F-110/F-414引擎系列上的軸對稱TVC噴嘴之技術原型開發,但是老美空軍至今沒有將其實用化的打算.


別以為Su-27曾經擊敗F-15就代表F-15不行了,改良過後的F-15可是換裝上功力大增F-100-PW-229發動機呢
a:
換裝上29,000級引擎的F-15系列型號叫做F-15E,服役至今也已將近二十年,在已知公開紀錄中,老美沒有派過F-15E與側衛戰機挑過,但是在今年年中時,倒是在英國與英國佬剛出爐的EF-2000雙座型颱風戰機不完全版比過一場∼結局是在模擬格鬥開打後不到一分鐘內,便從原先處在對手八點鐘方向的優勢地位,落至被對手反咬住六點鍾方向的絕對劣勢.


NO:515_7
toga  於 2004/11/09 12:0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向美國新購80架F-16C/D BLOCK-52 >我是建議把台灣現有的發動機換上F-100-PW-229發動機
A:
F-16C/D所可使用的發動機之一本來就是F-100-PW-229,另外一種選擇是F-110-GE-129,兩者都是最大後推29,000級的引擎.


推重比將會增加到1.3左右
A:
以F-16C而言,在50%內載燃油,只外掛兩枚響尾蛇飛彈,在近海平面高度狂開A/B時,此時的推重比約介於1.24~1.28之間;不過平心而論,狂開A/B才能達到的推重比實戰意義有限,最大軍推下所能達到的推重比才更有實戰參考價值.而F-100-PW-229相較於PW-220E,在後燃推力方面固然增加約5,400磅(23,770 --> 29,160磅),但是在最大軍推上則只增加3,000多磅左右;而新發動機比舊發動機所多出的額外重量,加上相關配平與結構加強,使得F-16C的空重也比F-16A增加1,000~1,300多公斤,以至於在實用空戰推重方面上,其實其並無明顯長進.


NO:515_8
旁觀者2  於 2004/11/09 12:4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個人意見
短至中期目標

F-5E 陸續賣到國外私人單位
IDF 陸續將部份大修改成雙座做部訓機
幻象 陸續退役 連飛彈帶後勤零件等陸續賣給印度 一方面簡化後勤
衣方面避免開戰時被老法賣了

短期內再找戰機來替代現有幻象和少掉IDF的缺
美製機種大概只有F15 F16和F18系列
從簡化後勤來看 F16系列應是不二人選


NO:515_9
GOP  於 2004/11/09 16:4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換裝上29,000級引擎的F-15系列型號叫做F-15E,服役至今也已將近二十年,在已知公開紀錄中,老美沒有派過F-15E與側衛戰機挑過,但是在今年年中時,倒是在英國與英國佬剛出爐的EF-2000雙座型颱風戰機不完全版比過一場∼結局是在模擬格鬥開打後不到一分鐘內,便從原先處在對手八點鐘方向的優勢地位,落至被對手反咬住六點鍾方向的絕對劣勢>
這點我知道不過F-15E和EF-2000的對抗已經不是發動機推力和推重比的問題了,如果參考這期的兵器戰術圖解會發現EF-2000和F-22的飛行包絡區非常類似(但是還是差了點)不過這已經足以徹底讓F-15E落敗,而那場F-15D和Su-27UB的較量是F-15狂開AB依然無法擺脫Su-27的糾纏,只要大幅提升發動機性能,就算F-15還是輸,也不會簡單的因為發動機推力的問題而落敗

NO:515_10
LOVENURSE  於 2004/11/09 17: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抱歉各位
我這句F-100-PW-229和現役的PW-220E有多少差別
主要是問
兩款發動機在後勤上的差別而不是推力的差別
我很好奇這兩款發動機是否有零件共通的地方
如果台灣引進使用F-100-PW-229發動機的F-16C/D BLOCK-52
發動機在後勤問題上會不會又是一個大問題
今早在MDC的短訊匣中收到COBRAHCHEN的回覆 兩種發動機有所差異
看來引進F-16C/D BLOCK-52的話對於後勤也是頗需一番功夫

NO:515_11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11/09 19:3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幾款戰機在50%內載燃油,外掛兩枚制式短程空對空飛彈,在近海平面高度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一覽:

F-CK-1:
空重6,492kg,50%內載燃油1,055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7,95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081/0.692

F/A-18E/F:
空重13,610kg,50%內載燃油3,27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7,3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155/0.656

F-16 A/B MLU:
空重7,400kg,50%內載燃油1,58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9,4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147/0.704

F-16 C/D:
空重8,437~8,622kg,50%內載燃油1,58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0,440~10,62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245~1.267/0.760~0.773

F-15 C/D:
空重12,973kg,50%內載燃油3,05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6,5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307/0.807

RAFALE:
空重9,500~10,000kg,50%內載燃油2,30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2,200~12,7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204~1.254/0.803~0.836(若換裝M88-3: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410~1.470/0.970~0.980)

EF-2000:
空重10,995~11,150kg,50%內載燃油2,300~2,50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3,600~14,0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312~1.350/0.875~0.900(根據其引擎後續提升目標計畫,其有到達1.380~1.530/1.006~1.035之潛力)

F-15 E/K:
空重14,515kg,50%內載燃油2,96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8,0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470/0.897(根據其引擎後續提升目標計畫,其有到達1.620~1.690/0.998~1.037之潛力)


F/A-22:
空重15,175~16,000kg,50%內載燃油5,75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21,300~22,1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437~1.661/1.048~1.086
(考慮在同比例內載燃油下,猛禽所內掛的燃油與腿長都比其它比較對手高得多這樣的事實,若要更公平,猛禽戰機以約略可達成和對手相當航程的內載燃油(其內載1/3燃料 v.s 其它對手50%內載燃料)來進行比較的話,其戰鬥重量約19,300~20,0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應該高達1.589~1.833/1.157~1.198)


NO:515_12
Agent Toganator  於 2004/11/09 19:5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幾款戰機在50%內載燃油,外掛兩枚制式短程空對空飛彈,在近海平面高度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一覽:


JAS-39:
空重6,622kg,50%內載燃油1,133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8,15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007/0.676

M2000-5:
空重7,500kg,50%內載燃油1,58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9,5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021/0.668

F-CK-1:
空重6,492kg,50%內載燃油1,055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7,95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081/0.692

F/A-18E/F:
空重13,610kg,50%內載燃油3,27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7,3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155/0.656

F-16 A/B MLU:
空重7,400kg,50%內載燃油1,58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9,4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147/0.704

F-16 C/D:
空重8,437~8,622kg,50%內載燃油1,58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0,440~10,62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245~1.267/0.760~0.773

F-15 C/D:
空重12,973kg,50%內載燃油3,05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6,5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307/0.807

RAFALE:
空重9,500~10,000kg,50%內載燃油2,30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2,200~12,7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204~1.254/0.803~0.836(若換裝M88-3: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410~1.470/0.970~0.980)

EF-2000:
空重10,995~11,150kg,50%內載燃油2,300~2,50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3,600~14,0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312~1.350/0.875~0.900(根據其引擎後續提升目標計畫,其有到達1.380~1.530/1.006~1.035之潛力)

F-15 E/K:
空重14,515kg,50%內載燃油2,96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18,0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470/0.897(根據其引擎後續提升目標計畫,其有到達1.620~1.690/0.998~1.037之潛力)


F/A-22:
空重15,175~16,000kg,50%內載燃油5,750kg,上述狀況下之戰鬥重量約21,300~22,1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1.437~1.661/1.048~1.086
(考慮在同比例內載燃油下,猛禽所內掛的燃油與腿長都比其它比較對手高得多這樣的事實,若要更公平,猛禽戰機以約略可達成和對手相當航程的內載燃油(其內載1/3燃料 v.s 其它對手50%內載燃料)來進行比較的話,其戰鬥重量約19,300~20,000kg,狂開A/B/最大軍推時之推重比應該高達1.589~1.833/1.157~1.198)


NO:515_14
尤達  於 2004/11/09 22: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主張外購武器請把財政安全
經濟發展及科技生根也一併考慮進去,否則都是偏頗的短線操作
我的論點絕對站的住腳(王道)
罵我再沒人管,我也不想來了不用彈射了

NO:515_15
toga  於 2004/11/09 23:4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抱歉各位
我這句F-100-PW-229和現役的PW-220E有多少差別
主要是問
兩款發動機在後勤上的差別而不是推力的差別
我很好奇這兩款發動機是否有零件共通的地方
如果台灣引進使用F-100-PW-229發動機的F-16C/D BLOCK-52
發動機在後勤問題上會不會又是一個大問題
今早在MDC的短訊匣中收到COBRAHCHEN的回覆 兩種發動機有所差異
看來引進F-16C/D BLOCK-52的話對於後勤也是頗需一番功夫


A:

在下聽過一個案例或可供參考:

法國目前開發中的M88-3引擎,推力增幅相較於M88-2約達20%,依照老法聲稱,M88-2與M88-3發動機之間的零件共通度"高達40%"

我想,推力增幅相似,又是早半世代產品的F100-PW-229與F100-PW-220,其共通性表現應該不會比M88-2與M88-3發動機的共通表現更佳才是.


NO:515_16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09 23: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大家好, 個人將在以前討論欄的意見發表整理了一下以供參考.

---------------------------------------------------------------------------------------

F-16 Block 15 OCU 作為取代 F-5E 的 2線機種


個人覺得如果要替換 F-5E 在台空軍的2線支援及訓練platform 的話, 可以考慮跟美國以報廢名義買或租借現在在美國庫存的 F-16A Block 15. 鑒於台灣的 IDF 生產線在 90 年代造完 IDF 後就開始萎縮, 個人覺得要重開 IDF 生產線來讓 IDF 取代 F-5E 可能性不大, 而且又貴, 背離取代 F-5E 第二線戰力及轉換訓練的低成本後勤需求.

義大利, 葡萄牙, 約旦, 泰國, 等國都有租借或購買2手 F-16A, 然後美方都有針對這些用戶做過這些 F-16 的重新啟封整備, 像 Falcon-up 結構加強, 讓其機原以用過一半以上壽命的機身及機齡再加強延長10 年的使用壽命. 然後航電可選擇局部升級, 像: 義大利就將他們跟美國租借的 F-16 Block 15 ADF (原美國80年代國民兵國土防空版) 加裝 AIM-120 的制導能力. 或是葡萄牙後來還將這些買的2手 F-16 Block 15 透過荷蘭, 比利時等北約F-16 產權國來改裝局部 MLU 升級, 使其接近所謂的北約 F-16AM 的水準.

當然, 台灣若租借或買這些2手 F-16A Block 15 可以不必做像 MLU 的大幅改良, 反正不是做第一線戰機, 但是義葡模式可以考慮. 如此一來, 這些2手 F-16A Block 15 可以幫美國解決快擠爆的堪用 F-16 庫存, 又可以提供台飛行員一個符合3代戰機水準又便宜的訓練轉換載台及2線戰力.

至於引進 Block 15 的細節規格, 昇朋友提到的專精 CAS 的OCU 版的 Block 15 是比 ADF 還要好, 因為ADF 只能防空, 若我方跟其同時取得的 AIM-120 數量不夠的話又要用 AIM-7 的話, 是又有點不太大碗. 義大利的需求只要防空, 但台灣不但要防空又要對地密接支援, 所以專精CAS 的 Block 15 OCU 是很好的選擇, 同時也可以制導 AIM-120 (Block 15 OCU 本身的 APG-66 雷達在當年設計時就有保留 Aim-120 的擴充空間) 擔任補助的制空及對地密接支援, 同時更是訓練轉換的最好的二檔3代戰機選擇.

因為這些 Block 15 OCU 算是相對的較為陽春簡單, 保養容易的3代戰機 (Block 15 OCU 算是成熟 F-16 所有批次中最基本的完整發展構型), 對訓練及 Aggressor 假想敵 (美國最近還換了原來禁運巴基斯坦而封存的一批 Block 15 OCU 給 Aggressor 中隊使用來取代機身其中隊使用較久機齡較老的 Block 30) 需求都是很好的選擇. 同時在戰時可以跟 Block 20, Block 52, F-5E, IDF 等的共通基本對地武器 (Mk-82, 84, Cluster Bomb, Napalm, Maverick 對地飛彈, Paveway 雷射炸彈等) 交換使用來執行第2線密接支援任務, 這也是取代 F-5E 最重要的一點. 同時這些 Block 15 OCU 裝上配裝 Aim-120 的套件後, 也可協助第一線的 Block 20, IDF, and Mirage 2000-5 的 BVR 制空戰力面對中國進犯時總量的不足.

這些 Block 15 OCU 該有的3代戰機基礎航電都有了, 這些航電是比 F-5E 高檔許多但還是比 Block 20, IDF 及 Mirage 2000-5 低檔,既基礎又陽春, 保養後勤容易. 2手 F-16 Block 15 OCU 的座艙及儀表板跟現今的 Block 20 及 Block 50/52 不同, 但也只是指針, 按鈕, 及多功能顯示螢幕位置不同, 熟悉就好, 其他一些小的不同的 subsystem 也不至於造成太多困擾, 不至於影響飛行員的轉換, 畢竟轉換訓練最重要的還是要練習適應戰機的飛行性能為主, 而越跟3代的 Block 20 及 IDF 相似越好.

2手 Block 15 OCU 的零件跟 Block 20, IDF 都可以互換, 而且引擎也跟 Block 20 的 PW-220 同型, 共同保養簡易. 最重要的是整個 2手 Block 15 OCU 的 procurement 方案可以用報廢名義執行來省錢, 說不定比升級 F-5E 內部航電射控或追加 IDF 來取代 F-5E便宜. 零件則可以用其他美軍庫存或報廢拆卸的同型機上移來當報廢物廉價年度提供. 這些2手 F-16 Block 15 OCU 可以考慮引進 80 架來充作比F-5E 搞檔, 但沒有第1線3代戰機那麼的貴, 這種後勤便宜方便, 轉換性/共同性好,及高檔的第2線戰機是最佳選擇.

Falcon-up program 結構延壽計畫的目標可以將這些 2 手 Block 15 OCU 的壽命延長 10 ~ 15 年, 假設台灣若在 2005 年底引進一批 2 手 Falcon-up 的 Block 15 OCU (在接下來1, 2 年內來取代 F-5E), 飛機壽命可以用到 2020, 若台灣在 2020 能接收到第一批的 F-35 的話, 到時 Block 15 OCU 就可以退役或封存或是當到時退居 2 線的 Block 20 的拆裝零件機.

到那時候 (2020) 狀況良好的 IDF 跟 Block 20 可以跟在 2005 及 2015 年間引進的 Block 52 (個人贊成 Lovenurse 提出的引進 60 架 Block 52 Plus 作為 Block 20 到 F-35 間的中繼機種) 再做適度升級, 當作那時第一線 F-35 的第一線輔助戰機, 然後狀況普通的 Block 20 跟 IDF 就退居2線 (填補那時退役的 Block 15 OCU 的位置), 用那時退役的 Block 15 OCU 拆裝的零件來維持這兩種2線戰機的妥善性. 這些那時2線的 Block 20 跟 IDF 也可以做些航電小升級保持技術上的差距, 以便那時的轉換訓練.

Block 52 Plus 作為Block 20 跟 F-35 第4代戰機之中繼機種 or 維持現有第1線 Block 20 在接下15 年的技術水準以直接過渡到 F-35


至於 Lovenurse 提的 Block 52 部分, 個人需要做個小補充.

個人會傾向支持 Block 52 Plus. 因為其可以選擇 Conformal Fuel Tank, CFT 裝在機背上 (跟 Block 60 一樣, 請見 www.f-16.net), 可以空出主翼最內側原來掛外載油箱的位置來掛反制武器如 JSOW, Paveway 等. 同時 Block 52 Plus 有比一般 Block 50/52 新的 APG-68V9 雷達,航電及射控系統, 也有跟 Block 20 一樣的一些比一般 Block 50/52 新的配備 (Block 20 的生產線比最早的 Block 50/52 還晚開), 如彩色多功能銀幕, 座艙前敵我辨識天線, 模組化電腦, 及2合一掛架 (整合干擾彈發射器在這個多功能掛架上, Pylon Integrated Dispenser, 以增加干擾彈總數量)等. 這些新配備只有在 Block 50/52 Plus 才有, 美方是打算把現有的早一點沒這些新配備的 Block 50/52 追加這些配備. 2000 年後的生產線上的 Block 50/52 都是以 Plus 版為標準.

個人是覺得最吸力的就是 CFT, 因為 CFT 可以省下2個掛架空間來掛載重型反制武器, 雖然裝 CFT 會讓 Block 52 Plus 增重及阻力, 但其 PW-229 的總推力是沒問題的, 加上既然是反制載台, 纏鬥靈活性可以局部取捨. 而且買 Block 52 Plus 就是為了買其強大的投射力及先進配備 (JSOW, JDAM, HARM, 等). SEAD跟制空其實因為現有的 Block 20 在裝了 HARM 配件 (最近的將來) 跟 Aim-120 後, 以經夠用了. 所以買 Block 52 Plus 反而是針對加強我方缺乏的完整長程穿透反制投射力.

至於不買 Block 50 Plus 而買 Block 52 Plus 是因為引擎. Block 50 的 GE-129 引擎會造成跟 Block 20 的 PW-220 機種複雜雙頭馬車, 而 Block 52 的 PW-229 引擎的推力跟 GE-129 差不多, 又跟 PW-220 屬同廠配備, 同廠機種單純保養較易. 而且 Block 50 Plus 因 GE-129 引擎而用的大嘴進氣口 (及加重機輪, 機輪蓋) 跟 Block 20 的標準小嘴進氣口也會造成構型複雜化的問題. 所以 Block 52 Plus 構型比較理想.

我方取得的 Block 52 Plus 是為了要買其對中國內陸嚇阻性戰術攻擊的長程攻擊戰力載台及配件 (JDAM, JSOW, HARM 配件, conformal fuel tank, 改良版 Lantirn/Flir, APG-68V9 雷達等), 除此之外其他功能幾乎可以由 Block 20 勝任, 所以個人覺得只要買 60 架這種最新版的 Block 52 Plus 就好了. 同時這也是在未來正式取得 JSF 這種第4代戰機前的近期折衷方案.

至於 Block 20 全面 Block 52 化, 就像 Toga 說的, 如果沒有完全的套件, 把他們全面硬體 Block 50/52 化意義不大, 又浪費錢. 至於 Lovenurse 提到的引進現成新 Block 52 是很好的構想, 也現成便宜, 只是美國會向台輸出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但事事難料, 為平衡兩岸軍事力量, 美方也沒有完全 say no 的理由.

至於有人提出的引進 Block 60 方案, 只是在接下 10 年內個人對美國會向台輸出 Block 60 的可能性覺得並不大, 尤其是其 JSF 4代戰機水準的 AESA 雷達及其他航電. 除非中國取得這樣的水準, 不然基於美方一向的軍事平衡的原則, 個人是懷疑美方會輸出 Block 60 的可能性.

當然, 我們能取得越新的戰機越好, 尤其我又是 F-16 粉絲. 只是因為 Block 60 的過度先進讓個人懷疑可能性, 反而 Block 52 或 Block 52 Plus 還有那一點些許可能, 而且還不是確定的. 其實, 嚴格來說, Block 52 or Block 52 Plus 的可能性個人也不大看好, 但當做一種相對高一點可能性的希望談談也好.

個人嚴格的認為, 接下來 15 年第1線戰力的維持或擴充, 反而最務實且可能性最大的是最近的將來將 Block 20 裝了 HARMs, Aim-120, Lantirn/Flir, (如能裝 JDAM 跟 JSOW 的配備更好) 等後在航電上再升級. 這個的可能性比較大.


NO:515_17
toga  於 2004/11/10 00:1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 C/D Block60/62的總體造價是八千萬美金一架,雖然這已經是老美所有三代PLUS至四代戰機選項中最為廉價者,但看來同樣不是已經被6108案與神盾案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我國軍方所敢在未來十年內肖想的過渡用機,何況F-16 C/D Block60/62與其前輩F-16 C/D Block50/52之間的差異性,據稱是超過七成的硬體結構差異與約趨近百分百的軟體與電子系統更新,事實上其根本已是一架全新機種.

至於AIM-120的使用問題,老實說最大的問題在於飛彈哪裡來???老美於不久前結束C-5產線,開始改為生產C-7,依照珍氏週刊說法,老美AIM-120C-7在滿足本國需求,能開始外銷的時間,有可能不早於2014~2015年,因此在引進更多可發蛋的二手機型之前,該先確定的是:"蛋"從何來????台灣目前是約150隻鳳凰分200枚C-5彈,幾可媲美一次大戰時期與二次大戰初俄國步兵多人用一槍,一槍五發彈的盛況,在引進二手鳳凰前,應該先設法說服老美提供足夠的庫存蛋才是


NO:515_18
LOVENURSE  於 2004/11/10 00:2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看到一篇有趣又可笑的例子
相較於某人不成熟的見解與民族主義作祟下
考慮國家財政與科技
投資去發展TFE-1088或是其他高推力的發動機台灣鐵定必須自掏腰包獨自承擔風險 
血本無歸的可能性大
相較於投資大筆金額而且可能換來高度失敗的風險
才是對國家財政和科技去找麻煩的愚蠢決策
救算給你成功搞定TFE-1088或其他新的發動機
市場又有多少?完全只有國內使用的份 然後呢?1:1汰換掉現役的TFE-1042??
有了TFE-1088的F-CK-1C/D作戰半徑可以超過F-16或SU-27?空戰能力壓倒性的擊敗SU-27?
可以攜帶大量的LGB炸爛三峽大霸?只要TFE-1088台灣國防部撥經費(國防部自己可以自由用錢
真好呢!6108億不用立法院審核國防部就可以自己撥款使用付給美國)
完成以後F-CK-1C/D可以使F-15/16甚至SU-27/30都落伍成為亞洲NO1戰機?

而某人過去高聲大喊的減產IDF是不智的決定
如果真的沒有外購F-16與幻象 台灣今天空軍的組成真不知道是什麼樣子?
到了2004年的今天台灣有幾架具備BVR的戰機?超過半數的老舊空戰武器與裝備落伍的F-5還是主力
更不用題想對大陸攻擊/反艦等等任務...
要說別人不明智前...請先看看自己說的話是有多麼的幼稚

對於F-5E/F除役之後的台灣
一旦自力發展不幸失敗 要外購也不可能及時對於產生的戰機短缺甚或新人訓練的空缺彌補
考慮到國家的財政與科技(生根..好笑..生了這個根卻在以後是落伍派不上用場也好?)
還想自己去做(某人顯然不知道IDF的計畫中沒有美國的協助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IDF戰機)
才是對自己國家財政與科技進步的絆腳石

就算真的沒錢
Classic F-16 粉絲提出的採購庫存中古F-16A/B方案一來風險二來時間快
遠比從設計圖出發來的又快又沒有風險
然後台灣又已經具備F-16A/B的維護能量(即使有差別...TFE-1088就100%與TFE-1042後勤通用?)
與其把錢花在有風險時間上又慢的案子上
外購顯然的比較具備吸引力


NO:515_19
LOVENURSE  於 2004/11/10 00:2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至於AIM-120的使用問題,老實說最大的問題在於飛彈哪裡來???老美於不久前結束C-5產線,開始改為生產C-7,依照珍氏週刊說法,老美AIM-120C-7在滿足本國需求,能開始外銷的時間,有可能不早於2014~2015年,因此在引進更多可發蛋的二手機型之前,該先確定的是:"蛋"從何來????台灣目前是約150隻鳳凰分200枚C-5彈,幾可媲美一次大戰時期與二次大戰初俄國步兵多人用一槍,一槍五發彈的盛況,在引進二手鳳凰前,應該先設法說服老美提供足夠的庫存蛋才是

不知道向美國採購美軍庫存的AIM-120B或C-1~4是不是個好的方案?
要不然就像TOGA大大過去所言
完成戰機飛彈互相整合的計畫 將960枚MICA分一部分給F-16

不過我很好奇 以前有看過F-16整合MICA的照片 那掛架應該也要有所變動吧?


NO:515_20
雨滴  於 2004/11/10 00: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把MICA分給F-16?
之前要求讓鳳凰機掛TC-2據說美方索價四億美金
如果比照這次的價碼
根本是不划算的...


NO:515_21
LOVENURSE  於 2004/11/10 10: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這只能說是狗急跳牆的一個方案
如果沒有美軍庫存的AIM-120可以採購 想要維持住BVR的戰力
大概也只能出此下策

NO:515_22
伊雲  於 2004/11/10 13:3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救算給你成功搞定TFE-1088或其他新的發動機
市場又有多少?完全只有國內使用的份 

這觀點必須抱持著保留的態度
以軍推6000∼8000磅這個等級的發動機來說,市場比你想像中的大
雖然這個等級對於有人戰機來說並不是最佳選擇,但是對於機械章魚卻是個理想的動力源
事實上各家機械章魚要變大隻一點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發動機再往上一級就已經到了F404這一級,對於機械章魚來說太大了,缺的就是有個冤大頭來負擔研發經費把中間這個缺口補上

如果真的有心要弄新發動機,研發經費未來自然會有賣章魚的幫忙分擔一些,如果章魚賣的好,可能還有把研發成本打平的機會


NO:515_23
LOVENURSE  於 2004/11/10 14:0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但是
美國會讓你去和他搶市場嗎?
我可不認為會有多大的市場
除非台灣可以100%的讓TFE-1088甚至其他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完全不受美國的控制與影響
連發動機的零組件也不需要從美國甚至其他國家進口完完全全全部由台灣生產
否則要說可以有海外市場難保美國本土的發動機廠商不透過政府施壓等小動作

要不然想獨自去發展一款6000~8000磅推力的發動機出來
投資的金額與承擔的風險換來的市場不如預期
也是血本無歸的

如果台灣想發展新型而且推力又夠大的發動機
不想落得血本無歸的下場與國外廠商合作或許是唯一可以在投資報酬率與風險程度上
能讓人接受的辦法


NO:515_24
伊雲  於 2004/11/10 14:1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不管哪一間廠商都不可能將發動機所有零件100%自製,那怕是GE或PW、RR都沒辦法,台灣何能何德能夠超英趕美做出他們都辦不到的事情,然後以此當藉口否定台灣自製的能力呢?
沒人規定一定要擁有發動機100%知識財產權

小廠彼此或與大廠合作都是一種常態,但是連投資都不願意,那什麼都不會有,即使吃不到肉,但是連舔湯碗的機會都沒有,而別人即使只有肉湯也比什麼都沒有還要強數百倍


NO:515_25
LOVENURSE  於 2004/11/10 15:3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說在前頭的是
我可沒有否定台灣的自製產能
為何提出100%自製
我提出一個假設情形來說明我的觀點
假設台灣推出了TFE-1088或其他發動機剛好歐洲或美國有新發動機的需求而招標
台灣也想湊一腳
而TFE-1088表現十分搶眼極具競爭力
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廠商發現這會是一個危及到自己產品的對手
正好這具TFE-1088上面有不少美國或是歐洲生產的零組件產品
誰能保證對手不會透過政府去說你這發動機上面有我國的重要零件不可以外銷
甚至不核發該零組件的出口同意去阻止台灣競標?
又該如何確定對手不會以這種手法去使對手先行出局?
過去這是有發生過的例子

>小廠彼此或與大廠合作都是一種常態,但是連投資都不願意,那什麼都不會有,即使吃不到肉,但是連舔湯碗的機會都沒有,而別人即使只有肉湯也比什麼都沒有還要強數百倍

並沒有說連投資都不願意投資
只是目前台灣真要去如某人所言去發展TFE-1088好去推出F-CK-1C/D這種無敵戰機出來
如此一來TFE-1088的工程是否真的有大廠願意合資?還是變成台灣單方面的獨資?
TFE-1088即使計畫已經放棄但是終究是美國人的東西 如果老美知道台灣又要在一次搞飛機
是要解決F-5E/F之後的戰機短缺問題 美國還會想讓自己的廠商和台灣合作去做個100具以上的發動機
還是會以自己國內的產品供台灣採購甚至降低造價傾銷?
前者要是出資完美國還能外銷其他客戶而且台灣也很樂意不擔心有的梅的機密外流的話
那還有接受的空間 如果相反的只有台灣會買的話呢?投資報酬率顯然不是投資人能接受的
後者的話美國還能透過銷售戰機靠後續零組件等等耗材小賺但可以持續小賺一陣子
而且自己也沒有大筆投資或是還得承擔風險等其他繁雜事務
評估以後外國人是否會想和你合資去做新發動機呢?

小小的離題一下
捷克的L-159不是採用了F124發動機?台灣有沒有也小賺一筆呢?


NO:515_26
伊雲  於 2004/11/10 17:2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在目前最大,也是唯一的機械章魚產地現在這個量級跟本沒有發動機投產,哪來的競爭對手?
更何況TFE-1042的再發展版的美國合作伙伴兼代理商剛好就是邪惡三巨頭之一

美國不擔心把機械章魚的發動機拿來變成戰機升級版的發動機,反而擔心更小顆的發動機

就算是美國要傾銷這個等級的發動機,也要有那個冤大頭出錢研發,而且不管是傾銷還是合作製造,邪惡三巨頭都有好處,AIDC也是他們的零件供應商


NO:515_27
LOVENURSE  於 2004/11/10 18:3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在目前最大,也是唯一的機械章魚產地現在這個量級跟本沒有發動機投產,哪來的競爭對手?
那麼有自信?
只要能賺錢 其他廠商不會在有案子能競標的時候也推出相同量級的發動機來競爭?

還有我上面說的傾銷不是傾銷發動機而是整架完整的戰機


NO:515_28
伊雲  於 2004/11/10 19:3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利潤較薄的的市場,會投入的廠商本來就比較少,更別提這個量級別人不見得會做的比現在包含蓋瑞的GE與AIDC好

再者,台灣這個獨特的戰場,提供客製化的程度本來就比較高,如果傾銷的戰機在這個環境下相較於現有戰機效能提升的部份不在「特殊加成」的範圍內,也就更本沒有換裝的必要

像是F-16 C/D就更本不予考慮


NO:515_29
LOVENURSE  於 2004/11/10 20:1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像是F-16 C/D就更本不予考慮
從何說起?
有請賜教!

庫存中古的F-16A/B應該就會被用來傾銷吧
若否
還請閣下願意提供見解分析


NO:515_30
伊雲  於 2004/11/10 20: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 C/D機體性能並沒有多大的進展,反倒在A2A性能減退,換裝豈有越換越差之道理
只會了A2G就砸大錢買新飛機不如直接弄G2G的系統,整體效益與成本都有較佳的表現

庫存的F-16 A/B除了有較大的掛載量外,其餘性能皆遜於現有的IDF,更別提是未來自製機
而且F-16 block20以經是F-16A/B家族中性能最佳的機型,再弄一堆性能更差、機體更舊更難修的機隊進來,那主事者應該抓去槍斃


NO:515_31
LOVENURSE  於 2004/11/10 22:2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那麼閣下對於F-5E/F除役之後空軍應該找誰來取代F-5E/F的任務角色
F-16不是接替的理想機種了

不過我對於閣下的意見有所異議
F-16C/D要說空對空(希望我沒有弄錯閣下的意思)性能有所減退有越換越差的道理
在下不能接受 
畢竟公開的資料與數據中 要說F-16C/D BLOCK-52在空對空的表現不及F-16A/B BLOCK-20
又該從何說起?
其次F-16C/D BLOCK-52的空對地能力上要說只是為了這一方面引進不如直接去發展地對地武器系統
在下更認為這是一種強人所難的比較方式
如果彈道飛彈巡弋飛彈甚至長程火箭彈能夠比戰機還能夠勝任對地攻擊任務
那麼地對地武器系統是否已經具備到高度準確度幾乎可以到一枚飛彈一個目標或是外科手術式打擊
的水準?或許說要攻擊中國境內的目標使用飛彈是最經濟也最低風險的選擇
但是有什麼地對地攻擊系統可以確保能夠有效攻擊活動目標以及需要精確攻擊的目標?
所以我不認同地對地武器攻擊系統說比戰鬥機更具有整體效益與成本之類的
戰機執行一趟任務的成本會比一枚飛彈的造價還貴?戰機只要沒有報廢依舊可以持續執行任務
而且能夠單負的任務種類多更不是地對地攻擊武器系統所能夠勝任的(我沒以戰機能空對空戰鬥來比)
若是如此 有人戰機應理當落伍才是而不是持續發展下去
或許外來會有UAV執行高風險與高強度的戰鬥任務 但要說無人戰機的反應時間能夠透過科技的發展
達到與有人戰機相同的速度個人的淺見還是認為伊就無法有效取代有人戰機

庫存的F-16A/B要說除了有較大的載彈量外其餘皆不如IDF 個人覺得這樣一句話更是難以使人心服
要說航電上的不及我也可以提出這批飛機有MLU現成的套件使其能夠達到不亞於IDF戰機的水準
甚至還能夠擔負IDF所不能及的任務
所以要說在弄一堆性能更差更難維修的機體回來我看這句話還言之過早

在說一旦F-5E/F除役台灣要該如何解決戰機短缺以及原本F-5E/F單負的任務
要自製新機那就需要即刻建案 因為現在的日子可是一天一天的接近F-5除役之日卻沒有接近新型
自製戰機問世的時候 
要不然以F-5E/F擔負台灣的二線戰機倒霉遇到開戰這批老舊戰機又能在戰場上單負怎麼樣的二線任務?
承平時期用於部訓隊訓練在新進飛行員上的進階戰鬥訓練戰機逐漸老舊即使台灣有厚實的維護能量
真能維持戰機的妥善率到下一代戰機成軍好以現役的二代戰機取代?個人並不想如此樂觀


NO:515_32
伊雲  於 2004/11/10 23:0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5現在只是用來作為CAS用機,先不管有沒有機會保有空權能夠做CAS,事實上拿高等教練機做CAS的國家更多,編列大筆預算買新機只為任務發生機會不高的本土空中接密支援?這叫錢太多,直接生產AT-5還比較有意義,就算是買爛韓貨也比買F-16來的有意義,不然直接拿來補助研究生也很有意義

F-16 Block50的重量增加,增加的翼面積相對反映在飛機上便是零升力阻力的增加,而推力隨之增加,但是推重比沒有增加,意味著多出來的阻力對於爬升、能量轉換上有著不良的影響
當初C/D型的改良本來就是為了增加對地掛載能力才修改機體,反而和EM理論背道而馳,也就注定了空戰性能變差,這東西已經講到爛了

台灣海峽上空是世界上防空飛彈密度最高的區域,飛行器在此區域內的生存性本來就低,除非引入的是具有逆蹤能力的機種,否則A2G任務的折損率本來就高的不像話,雙方目前連重要固定目標都不一定有能力清光,有人定翼機在那種高威脅的環境下,也沒可能做對活動目標做搜索-打擊的任務,光是保命就有問題了,不能保證有人機能達成任務甚至存活,那效益絕對不會比只能用一次的飛彈高,巴格達尚且要用F-117與戰斧,台灣空軍何能何德能闖入比上世紀巴格達防空系統進步一個世代的彼岸上空而能安然歸來?要用空射距外攻陸飛彈那還不如直接由地面發射,彈體可以做的比較大也加大彈頭,也不用擔心跑道被幹掉
這東西一樣講到爛了

在己方或中線空域打A2A是一回事,殺到對岸嚴陣以待的陣地中又是另一回事

買回來還要花三分之一新機價格升級,那幹嘛不直接買新機?(好比買了舊的縮羊1G電腦然後把主機板和CPU換成P4然後說縮羊1G比較划算一樣)直接加買Block20還比較有意義
而且就算是經過MLU升級,機體與發動機老化問題一樣存在,維修只會更麻煩,更別提有不少F-16當年被操到主翼樑有裂縫

F-5爛掉就直接把他退役算了,直接等AT-5或是買(A)T-50,多那些飛機也沒可能扭轉戰局


NO:515_33
半線河洛小孩  於 2004/11/10 23: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如果依F-16 CAS 來看..是具備超低空進襲的能力..
無法擺脫地平線上這是地空導彈搜索上的缺點!
除非未來中國預警機以後會配合地空導彈玩CEC!

敵防空壓制的野柚遊戲,是目前台灣軍方正密切進行的!
只要敲掉最具威脅性的幾座飛彈基地即可!
防空壓制倒不是一定得完全把中國沿岸地空系統催毀殆盡!
更沒說要特別深入敵境!..我們又不是要反攻大陸!
只要造成敵不敢輕易開啟雷達支援敵空軍就算成功!
說穿了!..這是取得電磁權的一部份!
還有更多部份要執行!
如依貴方所言!
那是不是要終止這一計畫?

再者題目為取代F-5E!
要打擊對距台較近外島的敵艦,F-16的能力倒是不用多疑!
除非中國能發展出一套更優於反制美式野柚遊戲的防空系統!
否則台灣軍方還是會朝著架構敵防空壓制能力走下去!

現在新機BLOCK 50/52/60
去比總價三分之一的後期生產OCU!..
肯定低於此數甚多!
另!..主/尾翼可能依MLU更換!~~理論上問題會有所解決!
否則BLOCK20時間一到也會一樣出現問題!

發動機的確是問題!...
不過線上網友有提到解決問題!
不妨去看看!再辯也不遲!

我要說...F-5E不爛!~~
到現在還是一款很划得來的戰機!..
尤其掛著小牛或是導引炸彈拿來打擊點目標還是物超所值!
如果住台中市的網友可以發現!
今年台中天空F-5E/F似乎架次比IDF多!
沒錯!..從北方某基地來清泉岡作客的F-5E/F...
還是老當益壯!..
起飛架次硬是高於IDF!.....
SO!..如果你說F-5E爛!~~那..對那群把起飛架次撐到比IDF更多的機工們!
是不公平的!


NO:515_34
半線河洛小孩  於 2004/11/10 23:5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多那些飛機也沒可能扭轉戰局

少那些戰機,等於是累翻一線戰機!
讓一線戰機疲於奔命!
直接造成軍事資源的浪費!


NO:515_35
貓貓  於 2004/11/11 00: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推力沒有大增長下,機體作加強去承載對地彈藥=增加呆重呢!

另外,若沒記錯F-5E/F的Laser是後座作人手操控=一次對付一個,雖然F-16也是,但問題是,F-5E/F的Envelop比F-16要少很多,逃跑不了,白送死而宜


NO:515_36
半線河洛小孩  於 2004/11/11 00:1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另有AT-50與IDF之爭!..
IDF去取代F-5E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線上有人說這是白目之舉!
不過!..AT-50也一樣是有A/B能力!
推力不下於IDF!...
依APG-67的雷達!
推估也有視距外打擊能力(除非有人能明確告訴我AT-50絕對不使用麻雀以上的彈種)
再者難不成我們也要預測他們也會因為教練/攻擊機太優秀導致摔機熱潮嗎?

再者後勤上還要多負擔一款戰機!
有時想想!~寧可新造一批功能與AT-50相近的IDF
依現有的科技基礎、藍圖及發動機!
也可把現在維修及飛安不利因素得到改善!
單價應該會低於2600萬不少!
況且...台灣已經有相當多的衛星廠商在供應IDF零配件!
買機容易..養機難!..
零配件能共用..這是我支持IDF的重點!
把單子留多一點給台灣精密工業吧!


NO:515_37
半線河洛小孩  於 2004/11/11 00:2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另外,若沒記錯F-5E/F的Laser是後座作人手操控=一次對付一個,雖然F-16也是,但問題是,F-5E/F的Envelop比F-16要少很多,逃跑不了,白送死而宜

這麼說是沒錯!
目前來看!..十多公里外..還是中國大部份的中小艦艇防空系統之外或邊緣!..
再者!..雖然是F-5E/F攻擊,但也可讓F-16導引!
反正F-5E/F顏射就回家!..
F-16倒是多停留一會兒!..為下一架次F-5E/F提供服務!..
就目前來說..還是很划算!
F-16就帶頭去導引有投射小牛及導引炸彈能的F-5E/F!
目前來說效用應該不錯!


NO:515_38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1 00: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個人身為 Classic F-16 粉絲 必為 F-16 辯護.

個人前文列出 F-5E 後的兩方案:

1. 2 手 Block 15 OCU 取代 F-5E 作為較低檔, 陽春, 便宜的轉換訓練, 2線任務的戰機沒有不妥. 更何況擁有飛行性能相似但較陽春的 Block 15 OCU 對轉換至第一檔的 Block 20 是最快捷,共通性大的選擇. 同時 Block 15 OCU 有很多硬體跟 Block 20 是共同的 (Block 15 OCU 的引擎跟 Block 20 的 PW-220 是同型的. Block 20 的機身跟 Block 15 OCU 是同型的). Block 15 OCU 是所有 Block 裡最基礎的完整發展型. 機身要比有 Block 52 主翼, 水平/垂直尾翼的 Block 20 還稍微輕, 要 Dogfight, 只有比 Block 20 還好, 至於其比 Block 20 較為陽春的航電也無妨, 畢竟這些 Block 15 OCU 只是作為取代 F-5E 的 2線戰機.

個人不苟同其飛行性能更差之論, 航電的稍陽春不可作為全盤否定 Block 15 OCU 的藉口. 而且這些 Block 15 OCU 再陽春的航電也仍有擴充 Aim-120 的保留. 更難維修之論個人也不苟同, 畢竟 Block 20 很多配件跟 Block 15 OCU 在前述中是一樣的. 更舊的機體之論也不全然, 我方可以挑選美方庫存中機齡及機體使用較低的, 而且經過 Falcon-up 機體加強改良後還可用 15 年之壽命來說的話, 機體舊就不是全盤否定 Block 15 OCU 的藉口了. 說槍斃過於偏激, 不要因為意見不同就動肅殺之氣, 這跟威權沒兩樣.

同時, 從以色列的經驗來看, 反而是更陽春的 Block 10 更利害. Block 10 首創 F-16 的 Combat Debut 在 1981 年用跟今天 F-16 比起來最陽春的航電, 投彈系統, 掛載傳統炸彈成功飛越近 1000 公里攻擊伊拉克的 Osirak 核電廠. 然後接下幾年以色列的 Block 10 還在一連串跟敘利亞的空戰中把敘利亞的 Mig 好好地 K 了一頓.

2. 不管是 Lovenurse 提的購入 Block 52 (個人補充為 Block 52 Plus) 或是務實的提升 Block 20 在接下 15 年的技術水準, 兩案都值得考量. 就像我說的, Block 60 的過度先進個人覺得引進的可能不大, 但 Block 52 Plus 相對的就大一點了, 同時 Block 52 Plus 的很多技術水準是比 Block 20 又高檔, 如能引進是不錯, 但如無法引進, 務實的繼續提升 Block 20 的技術水準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 Block 52 跟其他 C 型 Block 比起來, 個人不認為其 A-A 性能減退, 其 PW-229 Improved Performance Engine 反而使其推重比加強, 雖然 Block 52 機體有加重, 但 PW-229 推力跟其機體的推重比不至於使其推重比輸給 Block 15 OCU 或 Block 20, 應反而比他們強, 至於強的幅度在數字上是不大, 但在戰術實質使用上仍是一大進展. 若是 Block 52 Plus 其 APG-68V9 雷達加上其高檔航電加上 Conformal Fuel Tank 其攻擊性及戰術實質及技術水平是比 Block 20 又高檔許多.

like i said, 能引進如 Lovenurse 的 Block 52 很好 (個人補述的 Block 52 Plus 更好), 但不能的話, 改良 Block 20 的技術水準以用到直接過度到 F-35 也是可行的.


NO:515_39
VOR  於 2004/11/11 06:5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換就把 Mirage 2000 跟 F-5 一併換掉, 四種戰機簡化成三種甚至兩種才好。
看看能不能搞 Trade-In 減價 =p

目前台灣戰機在面對解放軍大幅更新的新代戰機已很吃緊,
即使是現有的 F-CK-1 + F-16 + Mirage2000 都未必夠, 爛的東西不必考慮。
花錢買不上不下的便宜貨還不如等下代戰機。

F-5 表面上是用於 CAS 沒錯,但是空軍跟陸軍根本沒有真正的
聯合作戰能力。別說戰術指導及作戰準則不搭,平常演習都是作秀。
真到戰時恐怕傷到自己人的機率比較大。我的觀念跟以前不同,
現在覺得台灣學以色列不搞 CAS 也沒關係。

為什麼 F-5 只能用於訓練及 CAS 呢﹖老實說也因為它沒法應付側衛跟殲十,
甚至連先進型種的 J-8 或 FC-1 都可以用飛彈欺負它,空軍這麼用也是不得已的
尊循廢物利用傳統而已。台灣首要任務就是空優,除了空優還是空優。
有攻擊力什麼的那都是加分項目,買新東西絕對必須要有很強的制空能力。

TFE-1088 確實有一定的市場,連 TFE-1042 都有,提昇級的也不會太差。
問題是當年錯誤的決策導致我們錯過卡位的大好時機,現在等研發人員
都散了再從頭慢慢做是否符合效益﹖我個人持懷疑的態度。


NO:515_40
VOR  於 2004/11/11 07:0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真要續訂AIM-120C 我相信老美是可以通融的。台灣購買量相對來說較少,不至於影響美軍自己的用量。

這篇﹕
http://www.janes.com/defence/air_forces/news/jmr/jmr040820_1_n.shtml
US plans improved missiles to maintain air-to-air supremacy
By Doug Richardson
... Deliveries of the AIM-120C-7 are underway and the missile is undergoing
operational testing. It is expected to enter service later this year. Formal
release to international customers is expected as part of production Lot
20. Contracts could be signed in 2006 for delivery in 2008...

如果我沒看錯它的意思,外國客戶可於第二十批開始訂,2006 簽約可於2008 交貨。
應該沒 2014~2015 這麼晚。


NO:515_41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1 09:4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目前台灣戰機在面對解放軍大幅更新的新代戰機已很吃緊,<<<
>>>即使是現有的 F-CK-1 + F-16 + Mirage2000 都未必夠, 爛的東西不必考慮。
花錢買不上不下的便宜貨還不如等下代戰機。<<<

這是沒錯, 但我方也不必那麼的緊張. Lets 檢驗他們的空中武力:

Su-27 SK 看似強, 但是今天的高科技電子環境下制空是幾乎完全看 BVR. 中國的 Su-27 SK 仍只用 Zhuk N001 雷達. 這種雷達只能一次鎖定及追蹤一個目標, 不是射後不理, 在發射後可以說是看不到其他敵機的動向而瞎眼, 而若其 RWR 顯示其他敵機對其發射 BVR 飛彈時, 其必被迫做出 evasive maneuvrer 而 lost track of 原來鎖定發射的目標, 結果造成 trash shot. 而且中國 Su-27 SK 的 R-27 還只是基本版的, 而不是加長版的, 其性能跟 Aim-7M 不相上下, 而且 Zhuk N001 連單一目標的 track 能力還沒有 F-16 Block 20 的 APG-66V3 的 Continuous Wave Illumination 加強功能來得好, 那更不要說要跟 IDF 及 Mirage 2000-5 多重 track 雷達的單一 track 的能力了. 這種 BVR 是絕對比擁有多目標鎖定及追蹤及制導射後不理飛彈的 Mirage 2000-5, IDF, 及改裝 Aim-120 制導的 F-16 Block 20 差. 當然, 中國知道這弱點, 所以也向俄國尋求改良 Su-27SK 成 SMK 版, 但此案未完成, 加上中國還忙於 Su-27 的各項部訓, 妥善性, 及 J-11 量產之技術水平, 但過幾年中國改良完成後, 那 SMK 版就是我方的 nightmare 了. SMK 版的 BVR 可以一次打 6 目標, 其雷達還比 Su-35 的還先進, 而且可以制導射後不理的 R-77 Amraamsky, 這對台空軍的威脅就大了.

Su-30, 威脅是很大, 先不論其對地及長程侵攻及反制武器投射的能力, 其雷達航電是強很多, 而且其戰管能力很好, 可以充當戰管戰術指導機, 不知其是否有 ECM 但其雷達航電及其能多目標追蹤及制導 R-77 的能力是跟 Mirage 2000-5 差不多而稍強, 這對我方是有壓力.

J-10, 其飛行性能號稱跟 EF-2000 不相上下, 不知其是用何種雷達, 但若是 Su-27SMK 同型的雷達的話, 那 J-10 的 BVR 對台是一大威脅, 而且 J-10 的近距纏鬥又強, 而且其跟 Su-27 及 Su-30 一樣有頭盔追瞄及高攻角的 R-73 近距飛彈, 而這也是我方沒有的.

FC-1, 纏鬥力跟 F-16 差不多, 但應稍差, 若其雷達有射後不理 BVR 及多重目標鎖定攻擊追蹤能力的話, 那是不可輕忽的威脅. 同時若其有頭盔追瞄及高攻角 R-73, 那在近距纏鬥也是威脅.

J-8, 纏鬥力差, 而其展示型 J-8IIM 的 Zhuk-8II 可以一次鎖定發射追蹤2目標, 但其水準不會比現有第一線3代戰機好多少, 而且只能制導半主動的 R-27 基本版. 這種 J-8 中國也沒有量產, 而 J-8B Block 2 的 KLJ-1PD 雷達也不明朗其是否能制導 BVR 及射後不理 BVR 飛彈及是否能一次鎖定攻擊追蹤多重目標, 也不明朗以後此型機是否量產. 畢竟中國已經將 J-8 定為2線戰力了, 儘管是一線戰力以其先天 poor 設計,不足以構成對台空軍威脅, 但若有射後不理 BVR 及多目標鎖定攻擊追蹤加上頭盔追瞄及高攻角近距飛彈的話, 那仍能構成一定威脅. 但看不出中國會願意在 J-8 上再花冤枉錢了

J-7E/MG, 改良3角翼其飛行性能及纏鬥力據說跟 F-16 差不多, 但沒有 BVR, 不會造成威脅, 但若有射後不理 BVR 及頭盔追瞄及高攻角近距飛彈的話, 那仍能構成一定威脅. 像俄國 Mig/MAPO 公司推出一款改良版 Mig-21, 裝上可製導射後不理 R-77 及頭盔追瞄高攻角 R-73 飛彈, 同時裝上第3代戰機水準的航電, 使其仍具有一定競爭力, 在第3世界是有一定吸引力及市場.

所以以上綜觀總結, BVR 及雷達航電多重要, 而我方雖然在這方面還有優勢, 但很快會被趕上, 所以必須持續加強現有3代戰機的 BVR 及多目標鎖定, 追蹤, 攻擊能力, 而近年 F-16 Block 20 的換裝 Aim-120 及改裝其雷達制導力就是非常重要的, 期許 Mirage 2000-5 及 IDF 也能一直更新.

同時, 近距空戰的頭盔追瞄及高攻角飛彈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方應引進此技術, 引進 Joint Helmet Mounted Display (JHMD) 及 Aim-9x, 那就可以扳回對 Su-27/30, J-10, FC-1 近距的劣勢. 至於飛行性能的話, 我方 Mirage 2000-5 除了纏鬥性外其他不會輸 J-10, F-16 及 IDF 對上 FC-1 也不會輸, 至於 Su-27/30 個人認為也不會輸那麼多, 有了 JHMD 及 Aim-9x, 加上 F-16 及 IDF 的輕小機身, 推重比影響的纏鬥力不會輸 Su-27/30 太多, 加上中國這兩種 Su-27 系列機又沒有像印度的 Su-30 MKI 有 thrust-vectoring. 所以, 還是老話, 持續提升現有3代機的雷達航電, 引進 JHMD 及 Aim-9x.

至於個人仍堅持前文所提對 2手 Block 15 OCU 作為2線戰機同時對 Lovenurse 所提的引進 Block 52 (個人補述為 Block 52 Plus). Block 15 OCU 及 Block 52 Plus 相關的優點及考量上的優勢個人已經反覆提太多次了, 不再重複, 請參照前文. 唯一要補述強調的就是這2種同為 F-16 的戰機對我方 BVR 戰力總量的貢獻, 同時若這兩型 F-16 也能跟 Block 20, IDF, Mirage 2000-5 一樣裝上 JHMD 及 Aim-9x (或類似飛彈) 的話, 加上我方空軍較優的飛行員訓練及素質, 那我方仍能掌握優勢.

ps: 個人對 Lovenurse 提出的 Block 52 (個人補述 Block 52 Plus) 的支持態度及考量, 請參照前文, 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引進 Block 52 Plus 也是針對中國的 Su-30 MKK 該有的戰力平衡的措施, 尤其如能在引進的 Block 52 Plus 中的雙座機上取得像新加坡 (或以色列的 Brakeet) 那種的雙座戰管, 電戰, 戰術反制投射版的雙座 Block 52 Plus 的話, 那就是大幅平衡了 Su-30 MKK 的戰力了. 所以, Block 52 Plus 作為相對於 Block 60 及 F-15E 的高可能性是值得我方爭取作為我方未來 15 年在接收 F-35 前補足第一線戰力的選擇, 但接下 15 年填補2線, 個人仍堅持 Block 15 OCU.


NO:515_42
伊雲  於 2004/11/11 10:2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敵防空壓制的野柚遊戲,是目前台灣軍方正密切進行的!
只要敲掉最具威脅性的幾座飛彈基地即可!
防空壓制倒不是一定得完全把中國沿岸地空系統催毀殆盡!

防空壓制的武器載台沒人說要用A2G的系統
以色列、蘇聯、南非全都用過地面發射的系統,美國人也用巡弋飛彈清掉別人的雷達過,甚至還曾有過專職反輻射的巡弋飛彈沈默彩虹計劃

在目前台灣只靠著旁立機載ESM系統抓雷達,而沒有專職野鼬機的情況,要作SEAD直接將戰機涉險的戰果不會比專職的陸射反輻射系統好,更別提台海當面有外島延伸射程的優點

少那些戰機,等於是累翻一線戰機!
讓一線戰機疲於奔命!
直接造成軍事資源的浪費!

無關警要的雞毛任務,不作也沒關係
為了那些雞毛任務弄新飛機才是巨大的浪費,用AT-5取代那些任務已經是太對的起他了


NO:515_43
雨滴  於 2004/11/11 11:3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同感
目前我們最重要的是建構下一代戰機爭取空優
為了其他雜七雜八的任務花大錢弄進一些不上不下的戰機實屬不智

NO:515_44
toga  於 2004/11/11 12:2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Su-30, 威脅是很大, 先不論其對地及長程侵攻及反制武器投射的能力, 其雷達航電是強很多, 而且其戰管能力很好, 可以充當戰管戰術指導機, 不知其是否有 ECM 但其雷達航電及其能多目標追蹤及制導 R-77 的能力是跟 Mirage 2000-5 差不多而稍強, 這對我方是有壓力.

J-10, 其飛行性能號稱跟 EF-2000 不相上下, 不知其是用何種雷達, 但若是 Su-27SMK 同型的雷達的話, 那 J-10 的 BVR 對台是一大威脅, 而且 J-10 的近距纏鬥又強, 而且其跟 Su-27 及 Su-30 一樣有頭盔追瞄及高攻角的 R-73 近距飛彈, 而這也是我方沒有的.

A:
不久前新加坡空軍的F-16C/D曾前往印度與印度空軍的SU-30進行切磋較量,比試詳細結果雖未對外公佈,不過依照印度空軍方面的事後說法:"本軍Su-30對抗F-16C/D之戰果十分理想,也間接證明今日巴基斯坦空軍的戰隼機對我軍而言,已經不足為懼."

至於今日中國殲十是否足以與EF-2000媲美????個人就所收集到的資訊研判應該還有相當程度差距,否則事情就大條矣.兩個月前皇家空軍派著兩架雙座基本未完成型EF-2000到新加坡進行展示促銷,期間與新加坡空軍的F-16C/D與F-5E/F進行三次友誼賽,結果皇家空軍三戰全勝,其中一次還是以一架颱風力抗三架戰隼,最後還取得完勝.

別說是不相上下,哪怕今日殲十只要有颱風戰機七八成的空戰能力水準,對今日台灣空軍而言都已是難以承受之重;不過一般相信(也只能希望確實是如此),目前殲十的整體戰力水準,約與F-16C/D Block 30/40相當,但是隨著其日益精進提升,五至十年內其是否能提升至至少有目前颱風戰機基本型的七八成以上的戰力水平???個人認為有相當可能.

所以若要以有效強化台灣未來十五年空防戰力作為引進F-16 Block 15 OCU的訴求理由,個人認為並不切實際需要,認定中國空軍人員訓練素質遠不及台灣空軍,未來台灣空軍即使駕著性能差人一斑甚至不只的機種,都能在數量處於明顯劣勢,且戰時在敵人數波BM/CM先制攻擊後而可能殘缺不全的狀況下照樣痛擊對手完成任務,更是過於一廂情願.何況前已說過,今日台灣戰隼的視距外制空主要問題在蛋不在雞,在考慮引進更多的雞之前,應該先考慮如何將可用之蛋的數量於短期內提升至符合現有雞數需求才是正道
(向老美爭取引進庫存彈[得設法說服老美同意,以及解決那些動不動便吶喊"反對採購老美過時爛貨,支持神聖偉大全能國防自主"的冥意],MICA飛彈三機通用[這得台美法同心,三個巴掌才能拍得響......],劍二增產與整合[四億美金整合經費 + 兩∼三倍於同數量AIM-120的採買經費])

如果要坐等AIM-120C7開始外銷與正式引進成軍的話,屆時只怕也差不多該是可以爭取引進F-35的時間矣,也無須引進二手戰隼過渡機了.


NO:515_45
伊雲  於 2004/11/11 13:2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1. 2 手 Block 15 OCU 取代 F-5E 作為較低檔, 陽春, 便宜的轉換訓練, 2線任務的戰機沒有不妥. 更何況擁有飛行性能相似但較陽春的 Block 15 OCU 對轉換至第一檔的 Block 20 是最快捷,共通性大的選擇. 同時 Block 15 OCU 有很多硬體跟 Block 20 是共同的 (Block 15 OCU 的引擎跟 Block 20 的 PW-220 是同型的. Block 20 的機身跟 Block 15 OCU 是同型的). Block 15 OCU 是所有 Block 裡最基礎的完整發展型. 機身要比有 Block 52 主翼, 水平/垂直尾翼的 Block 20 還稍微輕, 要 Dogfight, 只有比 Block 20 還好, 至於其比 Block 20 較為陽春的航電也無妨, 畢竟這些 Block 15 OCU 只是作為取代 F-5E 的 2線戰機.
低檔是確定的,但是便宜就不可能
Block15的維修並沒有比第一線的Block20來的低,甚至每維修工時/飛行小時還要更高,完全違反訓練機低價的要求(要養比戰機還難養的教練機,不如直接在部隊裡養雙座機還比較便宜),而Block 15 OCU與Block20的差異不小,不是一句很多硬體相同就帶過(F-18上面也有不少硬體和Block20相同),更何況有更多的Block 15 OCU用的發動機用的更本不是PW220,甚至是GE,就連飛控系統都不一定一樣

二線機之所以是二線機,就是因為他通常是軍火庫中已經有的舊武器,或是他整體成本很低

個人不苟同其飛行性能更差之論, 航電的稍陽春不可作為全盤否定 Block 15 OCU 的藉口. 而且這些 Block 15 OCU 再陽春的航電也仍有擴充 Aim-120 的保留. 更難維修之論個人也不苟同, 畢竟 Block 20 很多配件跟 Block 15 OCU 在前述中是一樣的. 更舊的機體之論也不全然, 我方可以挑選美方庫存中機齡及機體使用較低的, 而且經過 Falcon-up 機體加強改良後還可用 15 年之壽命來說的話, 機體舊就不是全盤否定 Block 15 OCU 的藉口了. 說槍斃過於偏激, 不要因為意見不同就動肅殺之氣, 這跟威權沒兩樣.
除非把原來的A-FBW換成DFBW,否則飛行性能一定較差,更別提發動機本來就比較老
更難修是一定的,液壓系統用久了一定會老化會漏,滑油系、環控系也一樣,而且又不同生產線各型機升級後Block 15 OCU與為台灣特製的Block20共通性也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高
從舊機中挑機齡較低的也不過是比較級,在新的操作規範出來前,F-16A的機體已經有過度疲勞的現象,就算是挑操作時數較低的,也不過是一堆爛蘋果中挑比較不爛的,,再怎麼樣也不會比新蘋果好

至於 Block 52 跟其他 C 型 Block 比起來, 個人不認為其 A-A 性能減退, 其 PW-229 Improved Performance Engine 反而使其推重比加強, 雖然 Block 52 機體有加重, 但 PW-229 推力跟其機體的推重比不至於使其推重比輸給 Block 15 OCU 或 Block 20, 應反而比他們強, 至於強的幅度在數字上是不大, 但在戰術實質使用上仍是一大進展. 若是 Block 52 Plus 其 APG-68V9 雷達加上其高檔航電加上 Conformal Fuel Tank 其攻擊性及戰術實質及技術水平是比 Block 20 又高檔許多.
戰鬥推重比降低,而且飛機比較重就是罪惡,能量轉換率本來就比較差,這是定律!!!
連A2A都搞不定,A2G就是奢望


NO:515_46
LOVENURSE  於 2004/11/11 13: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5現在只是用來作為CAS用機,先不管有沒有機會保有空權能夠做CAS,事實上拿高等教練機做CAS的國家更多,編列大筆預算買新機只為任務發生機會不高的本土空中接密支援?這叫錢太多,直接生產AT-5還比較有意義,就算是買爛韓貨也比買F-16來的有意義,不然直接拿來補助研究生也很有意義

這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在台灣一旦遇到CAS的任務 只能肯定的說已經沒有空權了 要不然台灣有機會在中國大陸CAS嗎?
拿高級教練機做CAS的國家很多 但是台灣可沒有這種本錢以及環境用高級教練機擔負CAS的任務
南斯拉夫那四架G-4的戰績還記得吧?連續被一架F-16C擊落三架
相同的 在台灣 要用高級教練機出CAS任務乾脆每個飛行員都分一條「神風」的頭巾算了
就算是AT-5真的問世 AT-5又該具備哪些基本功能好在台灣需要CAS的時候不會CAS前先被打死?
再說
一旦開戰 台灣在第一擊後西岸機場勢必會先遭受癱瘓而且就算停放在機堡內的戰機亦有受損
的可能 東岸基地佳山與志航連後者都已經完成基地山洞化的工程(除非有人白癡到二級戰備以上還
把大量戰機停放在大坪上等死)東岸基地的戰機是台灣在第一擊還能保存戰力的兩個地方
其次F-16動力大在輕裝外掛下所需的起飛距離會比AT-5長嗎?對於跑道可能受損可供起飛滑行距離不足
的戰況環境 我寧願以有後燃器的戰機起飛也不想要以高級教練機起飛
相較於西岸基地 東岸基地的戰機具備優秀的空優能力是必然的
想單靠三個飛行中隊的F-16A/B顯然是個沉重的負擔 即使台灣的空域有限 敵機第二波攻擊對台灣
目標發動精確徹底摧毀的任務機數量不可能達個上百架一次在台灣上空出任務
這時候如果台灣第二線戰機起飛個AT-5除非有BVR的作戰能力 要不然想以AT-5來擔二線戰機乾脆起飛
BQM74/107上去亂還能消極的消耗中國空軍彈藥還來的華算又不會死人

>F-16 Block50的重量增加,增加的翼面積相對反映在飛機上便是零升力阻力的增加,而推力隨之增加,但是推重比沒有增加,意味著多出來的阻力對於爬升、能量轉換上有著不良的影響
當初C/D型的改良本來就是為了增加對地掛載能力才修改機體,反而和EM理論背道而馳,也就注定了空戰性能變差,這東西已經講到爛了

台灣海峽上空是世界上防空飛彈密度最高的區域,飛行器在此區域內的生存性本來就低,除非引入的是具有逆蹤能力的機種,否則A2G任務的折損率本來就高的不像話,雙方目前連重要固定目標都不一定有能力清光,有人定翼機在那種高威脅的環境下,也沒可能做對活動目標做搜索-打擊的任務,光是保命就有問題了,不能保證有人機能達成任務甚至存活,那效益絕對不會比只能用一次的飛彈高,巴格達尚且要用F-117與戰斧,台灣空軍何能何德能闖入比上世紀巴格達防空系統進步一個世代的彼岸上空而能安然歸來?要用空射距外攻陸飛彈那還不如直接由地面發射,彈體可以做的比較大也加大彈頭,也不用擔心跑道被幹掉
這東西一樣講到爛了


閣下所言之意就F-16C/D型戰機根本不能空戰囉?
F-16C/D或許在近戰纏鬥上有不如F-16A/B的事實 但是F-16C/D所具備的對地攻擊能力是F-16A/B所不
及的也是已經說到爛 難道台灣空軍到開戰的時候還是消極的被動挨打給人家打到爛?
就算不要買F-16C/D 量產現在連個灰都不見的AT-5取代F-5E/F的任務角色
AT-5又能單負什麼樣的任務?本土空優維持?除非有BVR在說!CAS?如我前述 恐怕CAS的任務是在台灣本
島 用高級教練機飛CAS大概又是一次南斯拉夫G-4事件去給人家打到爛而已
而且二線戰機可不能和一線戰機有太大的脫節 現役的F-5正是有這方面的問題
想要輔助空對空戰鬥任務 過度依賴戰管而且武裝又落伍
想要輔助空對地或反艦反登陸任務 航電裝備老舊又腿短 壓根根本不能隨F-16等二代戰機出任務
除非AT-5真的存在而且性能真的能夠在未來台海可能發生的戰爭裡
有足夠良好的航電與裝備能夠有效擔負二線戰機的任務
要不然現在題AT-5根本沒有意義

>在己方或中線空域打A2A是一回事,殺到對岸嚴陣以待的陣地中又是另一回事

買回來還要花三分之一新機價格升級,那幹嘛不直接買新機?(好比買了舊的縮羊1G電腦然後把主機板和CPU換成P4然後說縮羊1G比較划算一樣)直接加買Block20還比較有意義
而且就算是經過MLU升級,機體與發動機老化問題一樣存在,維修只會更麻煩,更別提有不少F-16當年被操到主翼樑有裂縫

F-5爛掉就直接把他退役算了,直接等AT-5或是買(A)T-50,多那些飛機也沒可能扭轉戰局

重點就在這裡
如果你要買新機 要就要買已經有產線上的產品
F-5E/F不是爛而是F-5E/F的確有除役後空軍目前沒有消息能夠接替F-5E/F機種的問題
要增購BLOCK-20除非真有辦法讓LM又騰出產線裝配 要不然直接購買BLOCK-52還比較快又實在

就算購買庫存機 也不一定要MLU升級 前面我說的很清楚我也可以把這批戰機MLU但是不代表
要以這批戰機在MLU以後來取代F-5E/F的二線任務
不管是F-16A/B BLOCK-15OCU還是ADF 航電在不需要升級的情形下就足以勝任目前F-5E/F在台灣的
任務 機體與發動機的問題可以透過結構補強翻修等工作來維持妥善率 相信狀況很不好的機種
台灣也不會要而且美國說不定已經送去報廢解體 況且F-5E/F目前在台灣的任務型態中
除了46SQ外 一般來說根本不會有太多猛操飛機的任務可以加快飛機老化
而且台灣也以建立F-16A/B的維護能量 要說庫存機只是找後勤的麻煩還言之過早

要F-5E/F直接除役可以
你也要有馬上可以接替的機種出現 要不然部訓對和假想敵中隊你要他們用什麼?
等AT-5 除非真的有得等 要不然等AT-5沒意義
T-50 目前是否有足夠的量產數量可供外銷?
如果沒有接替者F-5E/F除役根本就是自找麻煩


NO:515_47
LOVENURSE  於 2004/11/11 13: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無關警要的雞毛任務,不作也沒關係
為了那些雞毛任務新飛機才是巨大的浪費,用AT-5取代那些任務已經是太對的起他了

偏偏這些無關緊要的雞毛任務就是任務 是任務就要去執行
就算是承平時期
少了這些飛機這些任務要負責的人插雞毛起飛執行嗎?
要說用AT-5去執行等等之類的話
請先貞德有AT-5這架飛機出來在說

還是閣下真的有看過AT-5有架原型機在裝配?


NO:515_48
LOVENURSE  於 2004/11/11 14:0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防空壓制的武器載台沒人說要用A2G的系統
以色列、蘇聯、南非全都用過地面發射的系統,美國人也用巡弋飛彈清掉別人的雷達過,甚至還曾有過專職反輻射的巡弋飛彈沈默彩虹計劃
在目前台灣只靠著旁立機載ESM系統抓雷達,而沒有專職野鼬機的情況,要作SEAD直接將戰機涉險的戰果不會比專職的陸射反輻射系統好,更別提台海當面有外島延伸射程的優點

如果今天台灣有反輻射型的長程飛彈的話
那閣下的話還說的通
但是今天就是沒有
可以的話誰不希望能夠以單程無人的路基反輻射武器系統而想以有人戰機去SEAD
要是台灣真有這武器系統那我會接受F-16CJ這一方面功能浪費的事實
偏偏台灣就是沒有 而且又不能翻過身去裝死

>戰鬥推重比降低,而且飛機比較重就是罪惡,能量轉換率本來就比較差,這是定律!!!
連A2A都搞不定,A2G就是奢望

這麼說F-16C/D公佈的對地攻擊能力如何如何都是廣告宣傳用的消息?


NO:515_49
VOR  於 2004/11/11 14:5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認為要引進 Block 52 Plus 就不必多此一舉的買 Block 15 改。
現在要下代戰機出來前買東西只有替換 F-5 一個機會,
沒那麼多錢砸來砸去。別說 Block 15 改一案略有爭議,連大多數
人支持的紀德都被立委搞的不成樣子,你覺得軍方送這種案子
有生存機會嗎﹖到時後你就會聽到美麗的「偶們都買別人不要的舊貨」歌聲﹏

AIM-120 的問題,別忘了空軍買的是首批。許多這類軍售合約都有
option period 。F-16 跟其他戰機既然會繼續賣下去,就沒有叫所有
客戶等到 2014~2015 的道理。美國自己的 AIM-120 從1987開始生產到
1994 第一位外國客戶間是隔了七年沒錯,但其後各類修改型對國外
的販賣就沒有停過,直到今年還一直有人在訂,我實在看不出來 C-7
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說買到 C-7 跟 JSF 引進時間差不多太誇張了。
我有點懷疑 JANES 是否是自己猜還是真的問廠商跟美國官員。
台灣AIM-120 沒一次多買恐怕跟麻雀存量不少有關,或許空軍認為有
其他軍購更重要。

機動性方面,AIM-9X+JHMC 恐怕比 A/B 跟 C/D 差異還重要。
沒有高偏軸飛彈就算是飛行性能略優的 A/B 也比 J-10/J-11 差,
有高偏軸飛彈的話即使是肥肥的 C/D 也不會比敵機弱。
購買的戰機必須有很強的空戰能力,但纏斗性能只是評估項目之一
而不是全部。如果有AIM-9X, 要我選的話我寧可拿 F-16 C/D 新
BLOCK 上面的航電及較長的航程 / 滯空率,也不要再買腿短的 BLOCK 20
或更舊的 Block 15 改。


NO:515_50
toga  於 2004/11/11 15:0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廣告宣傳可從沒有聲稱對地攻擊構型的F-16C/D能在己方無空優的狀況下於S-300級數以上的SAM和數百架側衛殲十之流的戰機環伺下還能在敵國領空衝進殺出,完成任務.

以往所有F-16的空對空與空對地作戰紀錄,幾乎都是在使用方有相對或絕對空優,且常常已先行用匿蹤攻擊軍力將對手空防體系給重挫,而挨揍方的空軍與區域防空系統不是過時落伍便是幾乎不存在,這樣狀況下所得到的打落水狗式戰果成就,能夠作為五至十年後台灣空軍若想以F-16C/D或F-16A/B勇闖中國領空進行攻擊的參考???個人認為不能.

就個人的觀點看法認為,無論是預算時程還是因應環境需求,台灣空軍的戰機換裝根本不會有引進更多二手戰隼的時期;在消化完6108軍購案與神盾案之後,能讓空軍獲得足夠預算引進新戰機的時間,最快應該不會早於2015年.個人相信,台灣三代戰機換裝應該會分成幾階段進行:

1st階段(2015~2020):
此時可能引進的機種為F-35(再好不過),F-16 C/D BLOCK 60/62(因應當時台海環境最起碼的新機要求),或是F-16 TTSO夢幻究極隼,用於取代部分經國號與F-16 A/B MLU的任務,而被取代的經國機與F-16 A/B MLU則退至第二線以徹底取代所有F-5E/F

2nd and 3rd階段(2020~2030以及2030~2035):
分別取代第一線戰機中的幻象機/剩餘經國號/剩餘F-16 A/B MLU,以及第二線的經國機與F-16 A/B MLU,取代機種除了先前所述的F-16 TTSO夢幻究極隼以及F-35之外,依照未來發展趨勢潮流,還應該包括一種UCAV(X-45/X-47衍生or自製UCAV)才對.


NO:515_51
伊雲  於 2004/11/11 17:5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點我有不同的看法
在台灣一旦遇到CAS的任務 只能肯定的說已經沒有空權了 要不然台灣有機會在中國大陸CAS嗎?
拿高級教練機做CAS的國家很多 但是台灣可沒有這種本錢以及環境用高級教練機擔負CAS的任務
南斯拉夫那四架G-4的戰績還記得吧?連續被一架F-16C擊落三架
相同的 在台灣 要用高級教練機出CAS任務乾脆每個飛行員都分一條「神風」的頭巾算了
就算是AT-5真的問世 AT-5又該具備哪些基本功能好在台灣需要CAS的時候不會CAS前先被打死?

你這是在自打嘴巴,直接呼應「連A2A都不行,別奢望A2G」
現在的F-5一樣沒辦法在這種環境下做CAS,要不是為了要轉換訓練,直接退役不就得了?然後用專職教練機,不要去妄想做CAS
CAS機本來就不需要具有空戰能力,A-10沒有,GR-1沒有,IDS更沒有,G-4會被打下來是他們丟了制空權,換成掛滿彈藥的F-16一樣會因為高度不夠能量不足被人用飛彈擊落,充其量因為有AB只比GR-1多一點逃身機會,連IDS都跑的比F-16快

一旦開戰 台灣在第一擊後西岸機場勢必會先遭受癱瘓而且就算停放在機堡內的戰機亦有受損
的可能 東岸基地佳山與志航連後者都已經完成基地山洞化的工程(除非有人白癡到二級戰備以上還
把大量戰機停放在大坪上等死)東岸基地的戰機是台灣在第一擊還能保存戰力的兩個地方
其次F-16動力大在輕裝外掛下所需的起飛距離會比AT-5長嗎?對於跑道可能受損可供起飛滑行距離不足
的戰況環境 我寧願以有後燃器的戰機起飛也不想要以高級教練機起飛

掛了大批彈藥F-16就算是把AB推到底起飛距離也不會短,戰鬥機為了追求高速,主翼升力係數本來就低於低速機,而且很肯定的是一定會超過600m(操作規範),反過來看Mig-AT或是Yak-130這些次世代高教,做CAS時起飛距離都比F-16為佳


閣下所言之意就F-16C/D型戰機根本不能空戰囉?
F-16C/D或許在近戰纏鬥上有不如F-16A/B的事實 但是F-16C/D所具備的對地攻擊能力是F-16A/B所不
及的也是已經說到爛 難道台灣空軍到開戰的時候還是消極的被動挨打給人家打到爛?
就算不要買F-16C/D 量產現在連個灰都不見的AT-5取代F-5E/F的任務角色
AT-5又能單負什麼樣的任務?本土空優維持?除非有BVR在說!CAS?如我前述 恐怕CAS的任務是在台灣本
島 用高級教練機飛CAS大概又是一次南斯拉夫G-4事件去給人家打到爛而已
而且二線戰機可不能和一線戰機有太大的脫節 現役的F-5正是有這方面的問題
想要輔助空對空戰鬥任務 過度依賴戰管而且武裝又落伍
想要輔助空對地或反艦反登陸任務 航電裝備老舊又腿短 壓根根本不能隨F-16等二代戰機出任務
除非AT-5真的存在而且性能真的能夠在未來台海可能發生的戰爭裡
有足夠良好的航電與裝備能夠有效擔負二線戰機的任務
要不然現在題AT-5根本沒有意義

軍機換裝不是在買手機,買那種不上不下,甚至部份性能倒退的機種是嫌錢太多嗎?
買進另一種幾乎等於是另一種飛機的機種,只為了那一些Block20已經有的對地能力?這才是真正的PLP,現在雙方都沒有能力直闖對方的陣地,只能靠距外攻陸武器在SAM射程外攻擊,要投擲SLAM或是JDAM,F-16C與Block20相比跟本就談不上有優勢,多兩個掛架也沒辦法多掛,有那種鳥錢直接買陸射型的還比較有意義,F-16的發射點還不見得能比外島的強化陣地還靠近對岸

CAS的問題前面講過,丟了制空權除非拿飛碟或匿蹤機,否則拿什麼都沒用
二線戰機之所以為二線就是她的性能是二流的,如果一線戰機作的到的任務他也能做到,那幹嘛要那些昂貴的一線戰機?

重點就在這裡
如果你要買新機 要就要買已經有產線上的產品
F-5E/F不是爛而是F-5E/F的確有除役後空軍目前沒有消息能夠接替F-5E/F機種的問題
要增購BLOCK-20除非真有辦法讓LM又騰出產線裝配 要不然直接購買BLOCK-52還比較快又實在

就算購買庫存機 也不一定要MLU升級 前面我說的很清楚我也可以把這批戰機MLU但是不代表
要以這批戰機在MLU以後來取代F-5E/F的二線任務
不管是F-16A/B BLOCK-15OCU還是ADF 航電在不需要升級的情形下就足以勝任目前F-5E/F在台灣的
任務 機體與發動機的問題可以透過結構補強翻修等工作來維持妥善率 相信狀況很不好的機種
台灣也不會要而且美國說不定已經送去報廢解體 況且F-5E/F目前在台灣的任務型態中
除了46SQ外 一般來說根本不會有太多猛操飛機的任務可以加快飛機老化
而且台灣也以建立F-16A/B的維護能量 要說庫存機只是找後勤的麻煩還言之過早

要F-5E/F直接除役可以
你也要有馬上可以接替的機種出現 要不然部訓對和假想敵中隊你要他們用什麼?
等AT-5 除非真的有得等 要不然等AT-5沒意義
T-50 目前是否有足夠的量產數量可供外銷?
如果沒有接替者F-5E/F除役根本就是自找麻煩

現在就擺明了要退役,而且很明顯的就是要和AT-3一起等T-50或AT-5
就連價格更低廉,但成效極高的性能提升案都不願意去動手
就算是直接退了,有空窗的也是訓練那部份,也絕對不是CAS那邊
假想敵中隊更簡單,傳出要用F-16換掉的新聞也已經好幾年了,重點在「異機種」,干F-5鳥事


NO:515_52
伊雲  於 2004/11/11 18: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如果今天台灣有反輻射型的長程飛彈的話
那閣下的話還說的通
但是今天就是沒有
可以的話誰不希望能夠以單程無人的路基反輻射武器系統而想以有人戰機去SEAD
要是台灣真有這武器系統那我會接受F-16CJ這一方面功能浪費的事實
偏偏台灣就是沒有 而且又不能翻過身去裝死

有的東西有錢才會有,不要以為不撥預算就可以看到中科院像變魔術一樣把東西變出來
更不要以為你沒看到就認為沒有那種東西,,中科院的計劃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容,即使是知情的少數人,也不一定能一覽全貌

再說也沒人規定SEAD一定要用反輻射飛彈,越戰的火箭,南聯上空美軍拿集束炸彈,大家用的不亦樂乎,甚至美軍現在還比較喜歡集束炸彈,反輻射飛彈只是讓任務更輕鬆,但是台灣沒差別,反正位置資料也是靠天干或E-2T上面的ESM抓,由空中發射反而受限於進入的路線而更不自由

以色列人當年還直接把百舌鳥加一節booster直接由地面發射


NO:515_53
LOVENURSE  於 2004/11/11 21:0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你這是在自打嘴巴,直接呼應「連A2A都不行,別奢望A2G」
現在的F-5一樣沒辦法在這種環境下做CAS,要不是為了要轉換訓練,直接退役不就得了?然後用專職教練機,不要去妄想做CAS
CAS機本來就不需要具有空戰能力,A-10沒有,GR-1沒有,IDS更沒有,G-4會被打下來是他們丟了制空權,換成掛滿彈藥的F-16一樣會因為高度不夠能量不足被人用飛彈擊落,充其量因為有AB只比GR-1多一點逃身機會,連IDS都跑的比F-16快

這樣算自打嘴巴?
那閣下已經自己先打了一下
說難聽點 CAS機不需要空戰能力?但是為何CAS需要自備短程空對空飛彈?幹麻用?
A-10有AIM-9 GR-1也有 IDS也有 掛著幹麻?
一樣的 G-4在沒有制空權的狀態下作戰 相較於台灣一旦有發生CAS的任務需求也沒有了制空權
你前面提出以AT-5單CAS任務就已經自己先給自己打了一巴掌下去
相較於F-16不管是新機也好庫存機也好 人家的剩餘推力夠 也不一定要把對地攻擊彈藥拋光光
例如LAU系列無導引火箭或其它輕量彈藥保留下 遇到敵機人家最少還有掙扎的能力
要說高級教練機有這能耐 我看還太過於樂觀

掛了大批彈藥F-16就算是把AB推到底起飛距離也不會短,戰鬥機為了追求高速,主翼升力係數本來就低於低速機,而且很肯定的是一定會超過600m(操作規範),反過來看Mig-AT或是Yak-130這些次世代高教,做CAS時起飛距離都比F-16為佳

你沒看懂我的意思
一旦台灣遭到第一擊西岸基地受到重創東岸基地能夠起飛的戰機首要任務是維持住空優
而不是滿掛彈藥報復回去 這時緊急起飛的戰鬥機中最少攜帶兩枚響尾蛇飛彈與機砲
在AB ON的推送下起飛滑行距離絕對高過於高級教練機

軍機換裝不是在買手機,買那種不上不下,甚至部份性能倒退的機種是嫌錢太多嗎?
買進另一種幾乎等於是另一種飛機的機種,只為了那一些Block20已經有的對地能力?這才是真正的PLP,現在雙方都沒有能力直闖對方的陣地,只能靠距外攻陸武器在SAM射程外攻擊,要投擲SLAM或是JDAM,F-16C與Block20相比跟本就談不上有優勢,多兩個掛架也沒辦法多掛,有那種鳥錢直接買陸射型的還比較有意義,F-16的發射點還不見得能比外島的強化陣地還靠近對岸

CAS的問題前面講過,丟了制空權除非拿飛碟或匿蹤機,否則拿什麼都沒用
二線戰機之所以為二線就是她的性能是二流的,如果一線戰機作的到的任務他也能做到,那幹嘛要那些昂貴的一線戰機?

並沒有人拿換手機來參考 也不是部份性能倒退
就算是庫存的二手機或是能夠以新購戰機好讓現役戰機騰出來接F-5E/F除役後的角色
接替F-5E/F者都是在性能上優於前者而且不至於和現役一線戰機有太大的落差
然後在說一次
之所以提出增購F-16C/D BLOCK-52是為了能使現役的一線戰機有足夠的數量能夠騰出來用於接替
老舊離除役年限不遠的F-5E/F 而且新購這批戰機的優點是對地攻擊能力有較現役機種優秀的地方
而不是因為現役機種有所欠缺 不是什麼PLP這種無聊的不成熟心態
有錢不代表什麼都買得到
要不然我也可以提出不要6108億拿來買反潛機PAC-3和潛艇...全力發展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和核彈頭
發展完成解散三軍只要被攻擊就將全部飛彈打出去徹底毀滅這種芭樂意見

外島的強化陣地近歸近 但是先被人家幹掉就沒有意義 而且台灣真有已經推出的長程對地攻擊武器
在來說這些 沒有現貨沒有計畫一切都是廢話
如果台灣具備路基機動的長程精確對地攻擊武器系統的話 我到是不會反對空軍可以將空優列為
全力發展的目標 對地攻擊全部交給飛彈去處理更是我所樂見的
但是今天事實擺在眼前的就是台灣沒有這些東西 在開戰時還是沒有的話
為了有效降低解放軍對本島的損害空軍還是得硬著頭皮把炸彈給他轟下去

在台灣 二線戰機恐怕無法如你所說的如此一般
以現役的F-5E/F在平時任務而言 除了要訓練空軍官校戰鬥組的畢業生進階的戰鬥技巧外
還有需要模擬迪戰術的假想敵中隊...這都已經要說到爛了
所以未來接替這任務的機種最少不能遜於F-5E/F
然後一旦發生戰爭 以台灣最有可能面對的攻擊方式而言 二線戰機挾其目前完工的掩體
使其能夠在第一擊保持戰機數量與整備能力的戰力保存並且在可能的情形下緊急起飛守住空優
所以二線戰機根本不能夠太過於差勁 最少空對空作戰能力要能夠與第一線戰機所能相比
況且
以中國的攻擊投射範圍來說 我不認為台灣還能夠區分一線或是二線
頂多平時這些號稱二線的單位主要是以訓練為主

現在就擺明了要退役,而且很明顯的就是要和AT-3一起等T-50或AT-5
就連價格更低廉,但成效極高的性能提升案都不願意去動手
就算是直接退了,有空窗的也是訓練那部份,也絕對不是CAS那邊
假想敵中隊更簡單,傳出要用F-16換掉的新聞也已經好幾年了,重點在「異機種」,干F-5鳥事

要退役?空軍是沒有明確的說明F-5E/F何時要退役
但是顯然的會比F-16等機種還早退役
要說價格更低廉成效更高的性能提升案不願意去動手是有認為對於即將要除役的戰機沒有投資的可能
但是空軍是否真的想等下一代的高級教練機用於取代F-5E/F還是帶現役的二代戰機未來接替?
不管怎麼樣F-5E/F的問題遲早都是浮出檯面的而且時間鐵定會比第三代戰機的需求還要早
直接退了對於訓練問題的確很大 CAS的問題就算F-5E/F保留又還有空權
一架沒有CCIP/CCRP等較能協助飛行員的航電都沒有的戰機要CAS不要打到友軍就阿密陀佛了

就算是假想敵中隊想以F-16接替 我看沒有足夠的飛機數量絕對比異機種的問題還來的大
現役146架F-16都分了9個中隊 嘉義四個花蓮四個美國一個 每個中隊是否有滿邊都不一定的
又該如何騰出足夠的數量來供假想敵中隊?更尤其這中隊對於雙座機的數量需求較高
又該如何從剩下的28架F-16B去做分配?
要說干F-5鳥事也是沒意義的說法

有的東西有錢才會有,不要以為不撥預算就可以看到中科院像變魔術一樣把東西變出來
更不要以為你沒看到就認為沒有那種東西,,中科院的計劃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內容,即使是知情的少數人,也不一定能一覽全貌
再說也沒人規定SEAD一定要用反輻射飛彈,越戰的火箭,南聯上空美軍拿集束炸彈,大家用的不亦樂乎,甚至美軍現在還比較喜歡集束炸彈,反輻射飛彈只是讓任務更輕鬆,但是台灣沒差別,反正位置資料也是靠天干或E-2T上面的ESM抓,由空中發射反而受限於進入的路線而更不自由

以色列人當年還直接把百舌鳥加一節booster直接由地面發射

可以啊 前提是火箭集束炸彈等要有辦法越過台灣海峽到達中國大陸上空啊
甚至你只要能夠為百舌鳥設計一段可以非過台灣海峽到達中國上空可以脫離然後飛彈自己啟動發動機
朝目標飛去都可以
我也很認同這例子就像前面一樣認同以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等取代戰機對地攻擊任務一般
只要做出來直接拉現役的戰機取代F-5E/F的角色也都是可以接受的方案
前提是
要有做出來...沒有的話...說在多也是廢話


NO:515_54
LOVENURSE  於 2004/11/11 21: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在AB ON的推送下起飛滑行距離絕對高過於高級教練機
抱歉 筆誤 起飛距離絕對少於高級教練機

NO:515_55
LOVENURSE  於 2004/11/11 21:1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廣告宣傳可從沒有聲稱對地攻擊構型的F-16C/D能在己方無空優的狀況下於S-300級數以上的SAM和數百架側衛殲十之流的戰機環伺下還能在敵國領空衝進殺出,完成任務.

又一次沒有把話說清楚 抱歉
但是廣告提出的較A/B型有更佳的對地攻擊能力雖然說真要和BLOCK-20相比某些程度後者是還比前者
還有更佳的能力例如BLOCK-20具備反艦攻擊能力
記得過去有聽人提過
F-16C/D BLOCK-40/42以後的量產機種改採數位飛控系統才能有效的和LANTRIN發揮低空滲透攻擊的
能力(有錯判指證而且雖然台灣只有外銷版的AAQ-14和AAQ-20)

NO:515_56
貓貓  於 2004/11/11 21:3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AS帶AIM-9是保留最低限度的自衛武器,這一點,我想你別忘了!!

NO:515_57
伊雲  於 2004/11/11 21: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這樣算自打嘴巴?
那閣下已經自己先打了一下
說難聽點 CAS機不需要空戰能力?但是為何CAS需要自備短程空對空飛彈?幹麻用?
A-10有AIM-9 GR-1也有 IDS也有 掛著幹麻?
一樣的 G-4在沒有制空權的狀態下作戰 相較於台灣一旦有發生CAS的任務需求也沒有了制空權
你前面提出以AT-5單CAS任務就已經自己先給自己打了一巴掌下去
相較於F-16不管是新機也好庫存機也好 人家的剩餘推力夠 也不一定要把對地攻擊彈藥拋光光
例如LAU系列無導引火箭或其它輕量彈藥保留下 遇到敵機人家最少還有掙扎的能力
要說高級教練機有這能耐 我看還太過於樂觀

很抱歉!他們就是掛好玩的,慧星式反潛機也有掛,大嘴鳥初級教練機也有掛,但是沒人期待他們有能力保護自己
F-16在美軍中幹的是戰場阻絕,也不是拿來當CAS用機,CAS本來就是貼在地上玩的任務,想在沒制空權的時候執行,抱歉!直接完蛋,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能安然執行CAS任務的例子,抱歉!從進入飛彈時代後一個都沒有
更何況連美國人自己都嫌F-16飛太快,在CAS中經常錯過目標,寧可保留慢吞吞的A-10

你沒看懂我的意思
一旦台灣遭到第一擊西岸基地受到重創東岸基地能夠起飛的戰機首要任務是維持住空優
而不是滿掛彈藥報復回去 這時緊急起飛的戰鬥機中最少攜帶兩枚響尾蛇飛彈與機砲
在AB ON的推送下起飛滑行距離絕對高過於高級教練機

那是A2A的事,和CAS一點關係都沒有,更和買空戰性能劣於Block20的戰機沒有關係
又回到了原點,沒搞好A2A,沒資格搞A2G

之所以提出增購F-16C/D BLOCK-52是為了能使現役的一線戰機有足夠的數量能夠騰出來用於接替
老舊離除役年限不遠的F-5E/F 而且新購這批戰機的優點是對地攻擊能力有較現役機種優秀的地方
而不是因為現役機種有所欠缺 不是什麼PLP這種無聊的不成熟心態
有錢不代表什麼都買得到

台灣的飛機本來就太多了,總共近240架的二代機,加上二線機也已超過350台,就算是雙方都有新一代的管制系統將空域有限理論的上限再加個50%,還是有飛機無法擠進空域進行空戰
Block50唯一比Block20優秀的只有掛的比較多,但是距外攻陸能力並沒有比較好,我已經一再強調過。而到了本土作戰需要CAS機時,這時問的不是有沒有對地攻擊性能比較好的飛機,而是直接問還剩下幾台飛機

外島的強化陣地近歸近 但是先被人家幹掉就沒有意義 而且台灣真有已經推出的長程對地攻擊武器
在來說這些 沒有現貨沒有計畫一切都是廢話
如果台灣具備路基機動的長程精確對地攻擊武器系統的話 我到是不會反對空軍可以將空優列為
全力發展的目標 對地攻擊全部交給飛彈去處理更是我所樂見的
但是今天事實擺在眼前的就是台灣沒有這些東西 在開戰時還是沒有的話
為了有效降低解放軍對本島的損害空軍還是得硬著頭皮把炸彈給他轟下去

掩體比跑道難打中,這是連笨蛋都知道的,823砲戰都沒把部屬在金門的火砲幹掉了

這裡談的是未來式!現在沒有?廢話!現在Block50還不是一樣沒有現貨可拿
F-35連EMD都還沒做,別想要美軍有現貨可以吐的出來,要下定新機也還要看什麼時候阿聯的貨交完了再拖個半年轉換生產線

在台灣 二線戰機恐怕無法如你所說的如此一般
以現役的F-5E/F在平時任務而言 除了要訓練空軍官校戰鬥組的畢業生進階的戰鬥技巧外
還有需要模擬迪戰術的假想敵中隊...這都已經要說到爛了
所以未來接替這任務的機種最少不能遜於F-5E/F

放心∼∼∼∼絕對比F-5好
光是繼承Lift-body、LErX、DFBW的機體,再加上維修成本較低就打死F-5了
反正F-16 Block20多的和野狗一樣,假想敵中隊也會喜歡的,而且假想敵中隊是第一線部隊,他們也要排警戒的

然後一旦發生戰爭 以台灣最有可能面對的攻擊方式而言 二線戰機挾其目前完工的掩體
使其能夠在第一擊保持戰機數量與整備能力的戰力保存並且在可能的情形下緊急起飛守住空優
所以二線戰機根本不能夠太過於差勁 最少空對空作戰能力要能夠與第一線戰機所能相比
況且

又回到了A2A不搞好沒資格搞A2G這邊..............
問題不在一線二線,而是在於能保留多少,被打爛的飛機再好也沒用,解決方法不是多買飛機讓剩下來的多一些,這叫錢太多,而是提升A2A的戰力,並且有良好的疏散備降計畫

空域有限理論的大前提自己都丟掉了,還談論什麼東西?

二線機如果整體成本沒低於一線機許多,那就直接買一線戰機就好了,用一線機取代二線機叫錢太多
另,請參考英國影子中隊的示範

要退役?空軍是沒有明確的說明F-5E/F何時要退役
但是顯然的會比F-16等機種還早退役
要說價格更低廉成效更高的性能提升案不願意去動手是有認為對於即將要除役的戰機沒有投資的可能
但是空軍是否真的想等下一代的高級教練機用於取代F-5E/F還是帶現役的二代戰機未來接替?
不管怎麼樣F-5E/F的問題遲早都是浮出檯面的而且時間鐵定會比第三代戰機的需求還要早
直接退了對於訓練問題的確很大 CAS的問題就算F-5E/F保留又還有空權
一架沒有CCIP/CCRP等較能協助飛行員的航電都沒有的戰機要CAS不要打到友軍就阿密陀佛了

放心!為了讓飛行員適應玻璃座艙,AT-5(草案)和T-50的航電系統都比F-5高級許多,甚至還有DFBW和精簡版APG-65等級的雷達
而且空軍也不會為了一兩年的空窗期,而去買需要等兩三年的Block50

就算是假想敵中隊想以F-16接替 我看沒有足夠的飛機數量絕對比異機種的問題還來的大
現役146架F-16都分了9個中隊 嘉義四個花蓮四個美國一個 每個中隊是否有滿邊都不一定的
又該如何騰出足夠的數量來供假想敵中隊?更尤其這中隊對於雙座機的數量需求較高
又該如何從剩下的28架F-16B去做分配?
要說干F-5鳥事也是沒意義的說法

更簡單,沒人規定一個中隊不能換裝別的飛機,更別提現在連聯隊的編制都被削掉了,以中隊數來論述F-16不夠是很搞笑的,甚至直接卸編假想敵中隊搬到美國去,讓他們脫離一線戰鬥序列也是好辦法


NO:515_58
Zenobia  於 2004/11/11 23:1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一個多月沒來,怎麼還在吵 F-5E 和三代機啊?雖然翻了一下好像是不同話題開始的。

真的在乎持續掌握台海空權,請將 6108 億捐給美國空軍買 F/A-22A 或研發 FALCON ,其他不管你怎樣玩、怎樣配都是 too little, too late 。現在考慮這些換裝的把戲根本不切實際,把週邊設備弄齊、弄好,務實訓練戰技才是正途。


NO:515_59
LOVENURSE  於 2004/11/11 23:3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很抱歉!他們就是掛好玩的,慧星式反潛機也有掛,大嘴鳥初級教練機也有掛,但是沒人期待他們有能力保護自己
F-16在美軍中幹的是戰場阻絕,也不是拿來當CAS用機,CAS本來就是貼在地上玩的任務,想在沒制空權的時候執行,抱歉!直接完蛋,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能安然執行CAS任務的例子,抱歉!從進入飛彈時代後一個都沒有
更何況連美國人自己都嫌F-16飛太快,在CAS中經常錯過目標,寧可保留慢吞吞的A-10

一樣的 換成是AT-5或是T-50等也是一樣的下場與問題
F-16在美國幹的是戰場阻絕 因為美國的戰機種類與數量多 能夠分工分的細
但是台灣不一樣 不管什麼任務都只有手上的四種戰機能夠去運用與執行
美國也不是把F-16用來反艦但是台灣卻有加附此一任務
在說F-16和高級教練機拿來比較不管是CAS還是其他對地攻擊任務執行時遇到敵機前者的勝算比後者
高就算F-16C/D的運動性在爛也不會爛到比高級教練機還爛
美國有A-10和F-16能夠評估但是台灣沒有 不一樣的國情怎麼能混唯一談?

那是A2A的事,和CAS一點關係都沒有,更和買空戰性能劣於Block20的戰機沒有關係
又回到了原點,沒搞好A2A,沒資格搞A2G

是又回到原點 你還是沒看懂 提出採購F-16A/B OCU或是F-16C/D BLOCK-52使現役戰機接替F-5E/F
不管是空對空或空對地 都比F-5E/F甚至高級教練機來的好

掩體比跑道難打中,這是連笨蛋都知道的,823砲戰都沒把部屬在金門的火砲幹掉了

這裡談的是未來式!現在沒有?廢話!現在Block50還不是一樣沒有現貨可拿
F-35連EMD都還沒做,別想要美軍有現貨可以吐的出來,要下定新機也還要看什麼時候阿聯的貨交完了再拖個半年轉換生產線

就因為笨蛋都知道 所以躲在山洞化基地裡的戰機在第一擊後所面臨的任務將會是空對空的任務
不管是F-16A/B OCU或是F-16C/D BLOCK-52在空優這一方面絕對來的比F-5E/F或是AT-5/T50還好

本欄談的是現在到三代戰機服役前的問題 閣下已經偏離這段期間太多
要說未來式 我是很認同閣下提出的AT-5與長程精確地對地武器系統
但是主題還是在於飛機
BLOCK-52 請注意 是BLOCK-52不是50
是沒有現貨但是目前有生產線 說穿了要是在近幾年內立案下單人家還可以直接排入生產線內
和現在連個設計圖計畫什麼都沒有的未來地對地攻擊武器系統比較起來
顯然前者真的立案排入程序服役時間還比較來的快好解決一旦F-5E/F除役之後的問題
而且前者的相關討論要去扯到和這段期間空軍維持戰力的相關討論關係似乎比較小
反倒是比較和陸軍位於離島的老舊火砲替代方案比較有關係

台灣的飛機本來就太多了,總共近240架的二代機,加上二線機也已超過350台,就算是雙方都有新一代的管制系統將空域有限理論的上限再加個50%,還是有飛機無法擠進空域進行空戰
Block50唯一比Block20優秀的只有掛的比較多,但是距外攻陸能力並沒有比較好,我已經一再強調過。而到了本土作戰需要CAS機時,這時問的不是有沒有對地攻擊性能比較好的飛機,而是直接問還剩下幾台飛機

我對於這方面的見解或許可笑但是也希望能夠換得更多的不同意見
可以的話 以前我也認為台灣也該增購F-16A/B BLOCK-20 畢竟BLOCK-52就算航電上有和BLOCK-20
相同的組件 但是自我請教得來的結果BLOCK-52使用的F-100-PW-229對於後勤來說也得另外開條線
但是考慮到到手時間以及三代戰機成軍後現役戰機的勝於價值 個人的見解是BLOCK-52會比較高
理由是機體壽命發動機壽命以及航電與未來的再擴充性
小小的離題一下去說出我對於第三代戰機首選是F-35A/B
F-35B的話在下主要是看重該S/VTOL的起降能力 一旦跑道受到破壞亦沒有足夠的滑行道可供戰機起飛
F-35B這一方面該可以緊急升空以空對空飛彈守住空優避免第二波對漏網之魚的精確打擊
台灣不可能以1:1或1:2的方式汰換掉現役的戰機 如果還保存BLOCK-52和BLOCK-20
前者可以輔助F-35攻擊任務後者可完全投入空優以及反艦任務 

又回到了A2A不搞好沒資格搞A2G這邊..............
問題不在一線二線,而是在於能保留多少,被打爛的飛機再好也沒用,解決方法不是多買飛機讓剩下來的多一些,這叫錢太多,而是提升A2A的戰力,並且有良好的疏散備降計畫

空域有限理論的大前提自己都丟掉了,還談論什麼東西?

二線機如果整體成本沒低於一線機許多,那就直接買一線戰機就好了,用一線機取代二線機叫錢太多
另,請參考英國影子中隊的示範

我想我並沒有提出多買戰機以求保留數量能夠增加的說法吧 只有提出F-5E/F除役之後戰短缺可能
面臨的問題 要說提升空對空作戰能力 是要在現役戰機本身還是F-5E/F除役之後接替機的問題?
良好的備降計畫只能說需列入空軍戰時戰力保存所必須的土木工程而非F-5E/F除役接替方案的問題

空域的問題或許是因為個人假設一旦開戰台灣會有超過半數位在西岸的戰機會被釘在地上或被毀
所以將東岸能夠躲過被破壞命運的戰機都列入可執行任務機導致閣下誤解

二線機整體成本若是用在訓練任務成本過高到是問題 但是個人最上面提出好騰出來接替F-5E/F
者為F-CK-1A/B 如果以IDF戰機接替F-5E/F去擔負部訓隊任務一飛行小時成本或許會高於F-5E/F
但不會高過於F-16與幻象 我想前面也沒有讓閣下誤以為以F-16C/D接替F-5E/F的筆誤寫法吧?
當然 如果AT-5之類的高級教練機能夠在F-5E/F除役之前問世或建案
以這類機種擔負平時部訓隊訓練任務我到是還沒什麼意見

放心!為了讓飛行員適應玻璃座艙,AT-5(草案)和T-50的航電系統都比F-5高級許多,甚至還有DFBW和精簡版APG-65等級的雷達
而且空軍也不會為了一兩年的空窗期,而去買需要等兩三年的Block50

怕只怕空窗期不會只有一兩年而且下一代高級教練機需要等超過三年
而且就算AT-5一量產 也是先取代AT-3 要能夠接替F-5E/F所需的時間恐怕不會短於兩三年

更簡單,沒人規定一個中隊不能換裝別的飛機,更別提現在連聯隊的編制都被削掉了,以中隊數來論述F-16不夠是很搞笑的,甚至直接卸編假想敵中隊搬到美國去,讓他們脫離一線戰鬥序列也是好辦法
現在是大隊的編制被撤銷掉不是聯隊 各中隊改編為獨立作戰中隊
所以以中隊來論述F-16數量不夠並無大錯
就算給假想敵中隊排入幻象以及IDF戰機甚至高級教練機
如我前提 假想敵中隊對於雙座機的需求量高 從現有的28架F-16B/10架幻象/不超過30架IDF-B
(抱歉 我手邊沒有資料F-CK-1B一共量產幾架)去分出來 怕就怕對於其他中隊平時操作產生
戰機數量不足的問題(例如考核)
而且假想敵中隊主要還是用於訓練台灣其他單位戰機使其熟悉敵機戰術作戰方式等
調派美國無疑是增加操作成本降低台灣本土戰機飛行員演練的機會
而且46SQ要排戰備的話 沒有滿編根本沒有足夠的作業能量 這也就是為何737聯隊下的各作戰中隊
幾乎都是滿編的原因


NO:515_60
LOVENURSE  於 2004/11/11 23: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一個多月沒來,怎麼還在吵 F-5E 和三代機啊?雖然翻了一下好像是不同話題開始的。
真的在乎持續掌握台海空權,請將 6108 億捐給美國空軍買 F/A-22A 或研發 FALCON ,其他不管你怎樣玩、怎樣配都是 too little, too late 。現在考慮這些換裝的把戲根本不切實際,把週邊設備弄齊、弄好,務實訓練戰技才是正途。

那有請閣下發表一下 F-5E/F如果不打算用到三代戰機成軍後以現役戰機接替該怎麼做?
當老舊戰機面臨除役沒有足夠的接替者 新進學官沒能有效訓練
務實訓練這句話根本就是空談

好吧
我提出F-5E/F之後的問題沒有意義不切實際
那在下就此不在隊本主題有所發言


NO:515_61
VOR  於 2004/11/12 00:0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AS 還是留給陸軍的直升機比較好,我完全同意不宜用 F-16。

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的表現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
台海戰爭當然跟六日戰爭的環境有很多差異,
解放軍的防空網也不是隨便打打就破的。
我也不是要強調台灣可以複製以色列優異的戰果–
那種奇勝是很難再發生一次。但是,六日戰爭跟其他史上
的戰例明確的證實﹕
具備絕對硬體數量優勢並非獲勝的必要條件。
(數量優勢只是讓你有更容易打勝仗的基本條件)

戰場上若具備有能集中運用軍力的戰術及裝備,
那麼在配合正確的戰場指揮下也有機會以少勝多。
這絕非易事,也不是喊喊「決戰境外」的口號就能以嘴砲
達成,但這不是什麼百分之百不可能的東西。

F-16C/D 當然不能在無空優裝態下變成無敵的鋼彈
去擊破帝國的基地,不過有 F-16C/D 確實可以提昇台灣
攻擊能力。C/D 的航程目前我軍現有的短腿傢伙都比不上。

說Block50「唯一比Block20優秀的只有掛的比較多」及
「空戰性能劣於Block20」似乎不怎麼正確。
要搞攻擊,航程是很重要的。我不認為這是一句 Stand-off
weapon 就能抵消的東西。飛的遠,載的武器能射的更遠,
航程大所帶來的戰術彈性也不是小事。
Block50 飛行性能比 Block20 差沒錯,但是它的雷達卻無疑
比較好,如果再考慮新的裝備 (例如是否有比較好的電戰
裝備選擇以提昇生存力﹖),總體空戰能力說不定反而比較好。
當然,這些相對優勢是否值得花那個錢是另一回事,
但有就是有,不必過於貶低。

此外,大家都把焦點放在 F-16 之上。請不要忘記除了原欄比較
不實際的 F-14 外,還有兩個其他選擇﹕
Rafale 跟超級肥蟲…

已確定落馬的 Tiger2000 原本也是選項,
現在倒是可以略過。


NO:515_62
VOR  於 2004/11/12 00:0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是覺得要做就不要做半套。

> 把週邊設備弄齊、弄好,務實訓練戰技才是正途。

但這點深得我心。除了 toga 兄說的多買 AIM-120 之外,
台灣可以買的小東西還很多。這些可能比不上新戰機機身散發出的
美麗光輝 (啊﹏),但對實際戰力卻有舉足的影響力。


NO:515_63
VOR  於 2004/11/12 00:1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台灣的飛機本來就太多了,總共近240架的二代機,
>加上二線機也已超過350台,就算是雙方都有新一代
>的管制系統將空域有限理論的上限再加個50%,
>還是有飛機無法擠進空域進行空戰

這段話我倒很想請教伊雲兄及版上其他老大﹕
所謂台灣空域有限到底是有限到什麼程度﹖

過去的例子不能照搬沒錯,但是台灣現有的一線戰機
在我印象中似乎也比過去高峰期還少。這並非二戰到
噴射機的大轉換,而只是不同代的噴射機。空域容量
總不可能有巨大的改變吧﹖

台灣當然不必跟解放比數量,但同樣的最低限度也要有
一定數量才能維持基本任務。在這兩個極端中間的灰色
地帶到底怎麼劃﹖


NO:515_64
VOR  於 2004/11/12 00:2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 那在下就此不在隊本主題有所發言

不必反應過激。

空軍遲早要面對 F-5E 老化問題,
我有時間的話會繼續陪你不切實際 ^^

意見不同很正常,說錯了再改就好。
大家都被電過 (咳﹏ 以親身經歷保證﹏)


NO:515_65
toga  於 2004/11/12 00:2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個人認為這個討論的問題盲點在於把幾項任務需求扯在一起討論,才會出現這樣雞同鴨講,難有交集的問題......................

空優作戰與深入敵國打擊作戰:
在空防強化方面,基本上個人認為在短期之內(2015年之前),就如Zenobia所言,先把Datalink,足量的AIM-120 BVRAAM買好搞定,以及落實空軍戰機聯合網路作戰是正道,至於中長期(2015~2035)而言則該將目標放在引進F-35與F-16 TTSO之流的全新戰機之上;至於在深入敵國打擊作戰方面,除非台灣方面能說服老美提供匿蹤有/無人攻擊機,或是能籌得(無論購入還是自製)有效射程至少超過三百公里以上的距外陸攻飛彈武器系統,才能積極考慮在此方面的積極加強投資..............若單為這兩點理由引進戰隼,無論是一手Blcok50/52還是二手OCU15改,姑且不說其性能無法滿足戰場環境需求的問題,在沒有足數AIM-120與夠格的距外陸攻武器搭配下,這樣的引進看不出有何助益.

本土CAS與假想敵中隊:
這兩項任務遲早會由F-16A/B Block20與(可能)部份的經國號全面接手,至於全面接手的時間,個人猜測當在2015~2020年之間,當空軍引進第一批全新機種(F-35, F-16 ttso.........)取代部份F-16A/B Block20與(可能)部份的經國號的一線任務時,這批自一線退下的戰鷹自該作為F-5E/F的全面取代者,因此F-5在本國的服役時間應該還有十至十五年,而在6108軍購與神盾案擋在前頭的狀況下,除非大幅擴增國防預算,在下也看不出F-5E/F的全面汰換時程能有更加提前的空間與可能.

至於接手部訓機任務的問題,基本上這個需求當是由引進韓美金鷹或自製AT-5這等全新專業超音速戰鬥教練機中尋求解決,也不該是做為引進一手Blcok50/52還是二手OCU15改的理由


NO:515_66
Luke-Skywalker  於 2004/11/12 00:2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這段話我倒很想請教伊雲兄及版上其他老大﹕
所謂台灣空域有限到底是有限到什麼程度﹖

要扣除一堆禁航和限航區、演訓空域、民航航道,還要考量飛機在這立體空間內的安全距離。


NO:515_67
VOR  於 2004/11/12 00:4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扣除一堆禁航和限航區、演訓空域、民航航道,

這部份平時跟戰時有差

> 還要考量飛機在這立體空間內的安全距離。

問題是﹕什麼是安全距離﹖

談戰機數量跟空域或許有點離題,不過台灣應該要考慮戰機妥善率及戰時的消耗。
列入這些考量,我方的第一線戰機真的很夠嗎﹖
我沒這種感覺… (真不科學^^)

這類問題也許比不上如何保護空軍基地及維持現有戰機戰時的高架次重要,但總是不容忽視


NO:515_68
伊雲  於 2004/11/12 00:5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一樣的 換成是AT-5或是T-50等也是一樣的下場與問題
F-16在美國幹的是戰場阻絕 因為美國的戰機種類與數量多 能夠分工分的細
但是台灣不一樣 不管什麼任務都只有手上的四種戰機能夠去運用與執行
美國也不是把F-16用來反艦但是台灣卻有加附此一任務
在說F-16和高級教練機拿來比較不管是CAS還是其他對地攻擊任務執行時遇到敵機前者的勝算比後者
高就算F-16C/D的運動性在爛也不會爛到比高級教練機還爛
美國有A-10和F-16能夠評估但是台灣沒有 不一樣的國情怎麼能混唯一談?

你自己都說了美國是美國,美國可以弄CAS專隊,那台灣呢?
台灣連A2A都不一定搞的定,做CAS的機會微乎其微,為了那些發生機會不高的任務承擔高昂的構建與操作成本,那叫錢太多

是又回到原點 你還是沒看懂 提出採購F-16A/B OCU或是F-16C/D BLOCK-52使現役戰機接替F-5E/F
不管是空對空或空對地 都比F-5E/F甚至高級教練機來的好

養A2A的機隊的負擔已經夠重了,為了那些次要的小任務弄和一線戰機一樣難養的機隊,這叫錢太多
和為了偶爾要交兩三頁的報告而去買彩色雷射印表機一樣蠢

就因為笨蛋都知道 所以躲在山洞化基地裡的戰機在第一擊後所面臨的任務將會是空對空的任務
不管是F-16A/B OCU或是F-16C/D BLOCK-52在空優這一方面絕對來的比F-5E/F或是AT-5/T50還好

第一擊後的A2A依舊是那些Block20、IDF、Mirage2000的工作,也輪不到二線戰機
該作的是增加戰機在第一次空戰後的存活率,而不是砸錢去買新飛機來當備胎
更別提前者是不太需要花錢的


本欄談的是現在到三代戰機服役前的問題 閣下已經偏離這段期間太多
要說未來式 我是很認同閣下提出的AT-5與長程精確地對地武器系統
但是主題還是在於飛機
BLOCK-52 請注意 是BLOCK-52不是50
是沒有現貨但是目前有生產線 說穿了要是在近幾年內立案下單人家還可以直接排入生產線內
和現在連個設計圖計畫什麼都沒有的未來地對地攻擊武器系統比較起來
顯然前者真的立案排入程序服役時間還比較來的快好解決一旦F-5E/F除役之後的問題
而且前者的相關討論要去扯到和這段期間空軍維持戰力的相關討論關係似乎比較小
反倒是比較和陸軍位於離島的老舊火砲替代方案比較有關係

= =
Block 52是Block50的雙座型,哪裡不一樣??一樣的貴,一樣的多餘
就那麼一條生產線,要定Block50也還要看別人的Block60生產完沒,而且一定會等到Block60結束後才會生產Block50,就算是下定的時間比定block60的人早也一樣

飛機不是定了就會有現貨,考慮換裝時考慮個十多年都是常態,Block50能拿到現貨不是優點,反而是注定飛機在戰場上對作戰效益的提升有限

我對於這方面的見解或許可笑但是也希望能夠換得更多的不同意見
可以的話 以前我也認為台灣也該增購F-16A/B BLOCK-20 畢竟BLOCK-52就算航電上有和BLOCK-20
相同的組件 但是自我請教得來的結果BLOCK-52使用的F-100-PW-229對於後勤來說也得另外開條線
但是考慮到到手時間以及三代戰機成軍後現役戰機的勝於價值 個人的見解是BLOCK-52會比較高
理由是機體壽命發動機壽命以及航電與未來的再擴充性

F-16機型已經到了改進的極限了,六零年代的機體設計讓維修成本比新銳戰機及教練機高,而提升的航電系統在新型機上一樣看的到,而且更精銳,重複投資在這些將來注定要成為二線兵力上已經很沒有經濟效益了,而買入更多是一件更蠢的行為

美國取代二線戰機的方法,就是等到新機出來,然後舊機取代更舊的機成為二線兵力,台灣何能何德能吐出比美國更多的預算,直接拿新銳的一線機來取代F-5?
而歐洲各國一開始規劃的二線兵力,本來就是以多用途、低操作成本的機種為主,像是AlphaJET、AMX、甚至於英國的Hawk,全都是身兼教練與攻擊機的機種,沒看過有國家視錢若無物

我想我並沒有提出多買戰機以求保留數量能夠增加的說法吧 只有提出F-5E/F除役之後戰短缺可能
面臨的問題 要說提升空對空作戰能力 是要在現役戰機本身還是F-5E/F除役之後接替機的問題?
良好的備降計畫只能說需列入空軍戰時戰力保存所必須的土木工程而非F-5E/F除役接替方案的問題

F-5退役對於整個A2A、A2G的作戰序列更本沒影響,而CAS任務發生率低到甚至空軍會不會去做CAS訓練都還有疑問(答案是沒),唯一有差別的只有高級訓練,這也是F-5還能苟延殘喘的原因,前陣子飛機比飛行員多也只是這個原因

空域的問題或許是因為個人假設一旦開戰台灣會有超過半數位在西岸的戰機會被釘在地上或被毀
所以將東岸能夠躲過被破壞命運的戰機都列入可執行任務機導致閣下誤解

東西岸不是區分二線與一線戰機的區別,如果當西岸的一線機會被定死在地上,要作的不是買二線機,而是把一線機搬到東岸,又是個不花錢的方法

二線機整體成本若是用在訓練任務成本過高到是問題 但是個人最上面提出好騰出來接替F-5E/F
者為F-CK-1A/B 如果以IDF戰機接替F-5E/F去擔負部訓隊任務一飛行小時成本或許會高於F-5E/F
但不會高過於F-16與幻象 我想前面也沒有讓閣下誤以為以F-16C/D接替F-5E/F的筆誤寫法吧?
當然 如果AT-5之類的高級教練機能夠在F-5E/F除役之前問世或建案
以這類機種擔負平時部訓隊訓練任務我到是還沒什麼意見

還是一樣的話
用一線機來補二線機的缺,那叫錢太多,當F-16下定時,台灣未來20∼30年所需的一線機數量就決定了好了,買更多只是浪費

怕只怕空窗期不會只有一兩年而且下一代高級教練機需要等超過三年
而且就算AT-5一量產 也是先取代AT-3 要能夠接替F-5E/F所需的時間恐怕不會短於兩三年

區區兩年是不會構成戰力間隙,光是F-16交機就交了快七年
而且為了獲得更適合的機種,兩年只是短短的時間,F-22光是EMD就可以做個老半天,老美怎麼不擔心?

現在是大隊的編制被撤銷掉不是聯隊 各中隊改編為獨立作戰中隊
所以以中隊來論述F-16數量不夠並無大錯
就算給假想敵中隊排入幻象以及IDF戰機甚至高級教練機
如我前提 假想敵中隊對於雙座機的需求量高 從現有的28架F-16B/10架幻象/不超過30架IDF-B
(抱歉 我手邊沒有資料F-CK-1B一共量產幾架)去分出來 怕就怕對於其他中隊平時操作產生
戰機數量不足的問題(例如考核)

雙座機並不是問題,如果不是為了填補T-38的空隙,中隊中跟本不需要那麼多F-5F
以擔任紅軍的角色,並不需要特別多的雙座型,考核的任務自然有各單位自己執行

這並不是說明F-16不足的藉口,甚至任務轉換後,也還有多的F-16可以是釋放出來
各單位一夕間風雲變色由A機種變成B機種,再由B機種變回A機種的情況在中華民國空軍史屢見不鮮


NO:515_69
伊雲  於 2004/11/12 01:0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這段話我倒很想請教伊雲兄及版上其他老大﹕
所謂台灣空域有限到底是有限到什麼程度﹖

過去的例子不能照搬沒錯,但是台灣現有的一線戰機
在我印象中似乎也比過去高峰期還少。這並非二戰到
噴射機的大轉換,而只是不同代的噴射機。空域容量
總不可能有巨大的改變吧﹖

主要是管制能量
過去螺旋槳飛機速度慢,反應較快,加上導航需求會以大編隊為主
但是進入噴射時代,迴旋半經加大,便以四機編隊為主

雖然台灣過去的飛機較多,但是卻不是同時間都會出現在台海上空,以歷次空戰來說,大多是以中隊為單位的戰鬥,而且區域也較侷限,而空域有限理論便是假定當大家在台海上倒貨,把飛機弄進去,就會面臨飛航管制的極限,不管劃再多頻道,如果管制員面臨其他空域的飛機太多,便會無法對自己負責的空域或機隊做有效的管制,而限制能在台海上空空戰的飛機數量

民航機之所以能管制更多的飛機,在於將飛機的自由度降到最低,方能在有限的空域中擠進更多的飛機,但是空戰不可能像毛瑟槍列兵一樣受到拘束而要自由飛行,剩下的的部份就摻照flak那篇海灣戰事鷹之牆那一段

依照理論,這個限制從過去到現在都一直存在著,只是現在雙方都有能力投入大量飛行器,這個限制自然顯現出來


NO:515_70
Zenobia  於 2004/11/12 02:1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那有請閣下發表一下 F-5E/F如果不打算用到三代戰機成軍後以現役戰機接替該怎麼做?
當老舊戰機面臨除役沒有足夠的接替者 新進學官沒能有效訓練
務實訓練這句話根本就是空談

好吧
我提出F-5E/F之後的問題沒有意義不切實際
那在下就此不在隊本主題有所發言

講話和放屁的差別除了排氣口不一樣之外,還有有沒有思考的差別。考慮要不要選 F-5 的後繼機種和後繼機種該是什麼,要先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要面對什麼作戰環境。其實你沒先把三代機考慮好,談輔助機種講再多都是放屁,因為現在擺明了空軍就是在未來幾年都不會有大採購,真的要大採購時有什麼好買、有什麼要先買又有多少錢可以買都是問題,一口咬定哪一種機種可以替換 F-5 或者必須替換 F-5 本來就很好笑。

考慮現在的空戰,練打 BVR 和基本動作, F-5 綽綽有餘,只要能便宜的維持又不會老到不能飛,就算飛到 2030 年性能都不會有不足的地方,美國海軍和海陸還特地花錢買 F-5 咧,人家錢多可以買法拉利的都不會東想西想,你手上只有六塊錢的不去買科學麵倒在擔心明天要開 BMW 還是 Benz ?真的要練高級激烈動作,那請用美國海空軍假想敵部隊愛用的 F-16 ,然後聽說我們已經有 F-16 了,那就聚幾架用就好了。

另外,我說的週邊設備和訓練可不只是空戰部分,我們最擔心的機場被壓制後快速修復的設備和訓練也包含在裡面,加上指管通情的協調,這些才是我們空軍在未來幾年內最要克服的障礙,而且如果台海真的撐到三代機可以服役還沒打,這些問題都會比現在嚴重太多,空戰動作反而不會再是決定空戰勝負的最重要因素,那時候少幾架訓練機有什麼關係?早該用模擬器訓練連線對戰了。


NO:515_71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2 02:2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Lovenurse

感謝你的挺護 Block 52 (Block 52 Plus) 及 Block 15 OCU. 一句老話, 要反對, 什麼有道理的理由都可以提出, 但最後都不攻自破, 所以個人還是堅持 Block 52 (Block 52 Plus) 或 Block 15 OCU, 以前個人是認為兩案並行, 但現在個人改為兩案 (附) 挑一案, 而且盡力爭取第一案, Block 52 Plus. 當然要反對 Block 52 Plus 的理由又會接種而來, 又會說 Block 52 Plus 高檔的幅度不大應該要買 Block 60 等等, 反正不務實際的反對理由一堆. Block 52 Plus 比 Block 20 高檔多少大家去看看 f-16.net 吧.

附: 個人過去提 2 案之修改版:

1. 引進 Block 52 Plus 80 架 (之中的雙座機一定要有些許數量是像新加坡或以色列 Brakeet 的戰管戰術指導反制投射版的雙座 Block 52 Plus) 作為 F-35 前的3代戰機中第一線戰力, 同時取得 Block 52 Plus 之標準武器外 (Aim-120, HARM, JDAM, JSOW etc), JHMD and Aim-9x 是必備. 然後從現有 Block 20 機隊中移共 90 架取代 F-5E 當部訓. 所有的 Block 20 跟 IDF 也都需配裝 JHMD and
Aim-9x.

2. 若仍爭取不到 Block 52 Plus, 那就仍保留 Block 20 及 IDF 的第一線地位, 但必須繼續加強其航電雷達, 同時 Block 20 必須再追加其武器, 如 JDAM, JSOW. JHMD and Aim-9x 則是絕對要加裝在 Block 20 及 IDF 上. 這是第一線. 第二線仍照個人原來的堅持, 引進 80 架狀況較好機齡較稍低的2手 Block 15 OCU 然後來 Falcon-up 及做好所有配套後取代 F-5E, 當然其雷達航電要為 Aim-120 及 Aim-7 (不得已) 等 BVR 武器配套, 當我方以後能取得更多 Aim-120 時就能在需要時給這些 Block 15 OCU 掛載 Aim-120 去協助第一線3代戰機制空. 然後 JHMD and Aim-9x 可以視預算 availability 來裝配, 使這些 Block 15 OCU 在近距纏鬥也不會差太多.


NO:515_72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2 02:3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還有, 當大家還在吵的時候, 中國已經向俄國提出停產 Su-27sk/J-11 的產權了. Su-27sk/J-11 已經不合乎中國的需求了. 看這動作就知中國不是在設法改良其 Su-27sk/J-11 機隊成 SMK 版, 就是決心集全力在 J-10 上了.

此消息本文請參見:

http://www.sinodefence.com/news/2004/news061104.asp


NO:515_73
BWS  於 2004/11/12 03:0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提起過這新聞
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1/new/nov/1/today-p7.htm
軍方官員說,空軍F-5E/F戰機已經捍衛台海安全二十餘年,儘管空軍二代戰機陸續成軍,不過依照目前規畫,空軍現今部署的F-5E/F戰機預計服役到民國九十九年,為提高這型戰機妥善率和空戰能力,明年開始空軍將陸續更新四十架F-5E/F戰機的射控雷達為AN/APQ-159的V5型,並將更換後的AN/APQ-159雷達原零件做為拆併件,以提供其他戰機維修。

  軍方官員指出,儘管美軍都已經開始採購F-22型的最新一代戰機,不過也仍舊保留部分F-5E戰機服役,美國海軍去年也採購AN/APQ-159(V5)型火控雷達並進行換裝,美軍還評估F-5型戰機更新雷達後可使用到二○一五年。

------------------------------------------
可以確認的是,從民國九十一年起,空軍總部開始花了63,297千元做F-5E性能提升(91年主計處資料)
這就是相對判了F-5 2000 死刑的主因
但是依照目前國家財政來看...這批40架的雷達提升型F-5,極有可能服役到2015年,跟美軍除役時程差不多(美國2003年提升了14套F-5雷達至V-5水準)

考量到國軍F-5的提升時程為國軍91/92年間,至少會用到民國99年以後
國軍下一代戰機開始購入及服役的時程點,在這時程點內談有效的替代方案才比較實在,當然國庫前更多錢更實在



NO:515_74
cobrachen  於 2004/11/12 05: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人家錢多可以買法拉利的都不會東想西想,你手上只有六塊錢的不去買科學麵倒在擔心明天要開
>BMW 還是 Benz ?

就算有買法拉利的錢,買了一堆好車之後,不會考慮到萬一車子才要離開門口才發現外面坑坑洞洞,再高級的車一樣動彈不得是什麼樣的情況,光是比較那個車子物超所值或者是可以飆的比較快,這樣就比較實際喔。

老大啊,我們還是閉嘴好了。


NO:515_75
Zenobia  於 2004/11/12 06:1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們還是閉嘴好了。

我馬上又要失蹤啦,今天是剛好有空也有心情閒逛一下。接下來又要開始忙不停了。


NO:515_76
cobrachen  於 2004/11/12 06:2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那麼你拿到我在椰林告訴你的東西了嗎?你哪裡都不上線,不知道你有沒有拿到?

NO:515_77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2 07:1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看吧, 不懂還在裝懂, 為反對而反對, 我寧願多聽聽 Toga 大師的講解, 也不願聽些自以為是自稱專家的話.

>>>Block 52是Block50的雙座型,哪裡不一樣??一樣的貴,一樣的多餘<<<

伊雲, 你自己不是 F-16 粉絲就不要裝是, 還說 Block 52 是雙座型, 多荒唐. 請你去多看看 F-16 相關的書籍及多玩玩幾年的 F-16 模型, 及多花點時間每天去 f-16.net 網站上看看吧, 不要裝懂來搞笑. 你不在美國那就多看看 F-16 的書吧, 我哪天開個車去 Ft. Worth Lockheed-Martin F-16 的工廠去跟那些工程師講你說的這句話, 看他們笑不笑死, 不然為你這種裝懂 F-16 的人不值特別開一趟 3 小時的車的話, 我可以直接跟在 Austin 的 Lockheed-Martin 相關公關辦公室 F-16 的公關爆你這種笑話的料讓他們在百忙中笑一笑解壓.

Block 50 跟 52 的差異我不知道是不是講爆了, 要真的知道, 考量你不在美國德州無法就近確認, 那請你多讀讀 F-16 的書及多玩幾年 F-16 模型吧. 我從小玩 F-16 玩到現在才敢說我是 Classic F-16 粉絲, 所以請你多花花功夫吧.


NO:515_78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2 07:5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還有, 當大家還在辯來辯去的時候, 中國已經向俄國提出中方將停止其 90年代末為向俄國買的 Su-27sk 產權而建的 J-11 生產線, 停產 Su-27sk/J-11 了. Su-27sk/J-11 似乎已經不合乎現階段中方的需求了. 看這動作就知中國不是在設法改良其現役 Su-27sk/J-11 機隊成 SMK 版, 就是決心集全力在 J-10 上了.

此消息本文請參見:

http://www.sinodefence.com/news/2004/news061104.asp


NO:515_79
深藍  於 2004/11/12 08: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lassic F-16 粉絲

看你寫的文, 讓我獲益良多, 很感謝你.

我對中國停產 SU-27/J-11 看法是, 解放軍現在面臨資源 (包含資金, 人力, 物資) 不足的情況, 才有這樣的反應. 會不會 SU-30 SMK 可以像 F/A-18 那樣, 可以當戰機也可以當攻擊機使用. 既然加一點錢可以有較多配備和功能, 就把這些資源用在用途較多的戰機. 這個值得大家研究.

我比較不認為 SU-27 已經不符合中方的需求, 只是選擇上的問題. 這個新聞會報出來, 還有一個原因是, 幾個現在再引進 SU-27 的周邊國家 (如越南), 跟他們說你們的機種已經過時了


NO:515_80
清潔工  於 2004/11/12 09:2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well.....Please Do Not add any personal feeling inside discussions

I know it is Not Easy...But it is Necessary

Calm Down, Have a cup of tea/coffee...Deep Breath ^^


NO:515_81
伊雲  於 2004/11/12 09:5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伊雲, 你自己不是 F-16 粉絲就不要裝是, 還說 Block 52 是雙座型, 多荒唐

好吧!我承認我接受了錯誤的訊息


NO:515_82
LOVENURSE  於 2004/11/12 10:2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有點哭笑不得....難怪會雞同鴨講

CAS任務也不是我提出來的 或許我最大的敗筆是聞雞起舞
就針對CAS任務來比較F-16與高級教練機的生存率
就算不提CAS 一旦開戰 假設敵軍艦隊將迂迴到東岸隊準備攻擊 台灣剩下什麼能作戰?就用什麼
F-16將攜帶AGM-84昇空 但是一旦考慮到我方數量不足以有效造成敵軍被迫撤退的損害
又該怎麼辦?幻象沒有對地攻擊彈藥 也只能用F-5E/F或IDF攜帶傳統炸彈小牛飛彈去攪
開戰的時候台灣空軍戰機所擔負的任務不可能能夠真的空優歸誰攻擊歸誰
每架戰機都必須能夠應付各種可能的面臨的任務 但是台灣是下的戰機中還需把高級教練機
拿來充數 怎麼看戰時的效益都不會比平時擔負進階戰鬥訓練的戰鬥機來的有效益
至於把現在的一線戰機透過新購的戰機接任退居二線某些程度上或許浪費
但是這些戰機退居訓練為主的低強度任務後 對於機體壽命的損耗來說會較原先來的緩
服役時間也會更長甚至還能一路用到第三代戰機成軍之後持續擔負此任務角色
而且開戰時這批戰機優異的空優表現更能夠勝任守住最後空優防線的任務
總評估起來要說浪費也不盡全然
就算能夠把西岸基地的戰機在戰備等級提高移動往東岸基地 但是東岸基地的後勤能量能否負荷?
在說也沒有人東岸就是二線基地 只有提到F-5E/F目前的二線角色

台灣目前可以說 全部的IDF與幻象和半數的F-16都在第一擊打擊攻擊下
要說第一擊後的任務還是這批戰機實在是很難讓人能夠去聯想
如果運氣好一點或許跑道被破壞少部分戰機受損 倒霉的話大批戰機被破壞跑道修復後又有多少
戰機能夠起飛作戰?目前山洞化基地藤夠保存的戰機就屬花蓮的F-16與志航的F-5E/F
簡單的說第一擊之後工兵弟兄卯足了勁修好了跑道能夠派出完整數量戰機以及持續進行整補能力的
全台灣很有可能只剩這兩個基地 

F-16C/D BLOCK-52是使用F-100-PW-229的F-16CJ 使用F-110-GE-129的是BLOCK-50
F-16C BLOCK-52是單座戰機 F-16D BLOCK-52是雙座戰機

台灣的F-16A/B BLOCK-20的取得過程繁複 就機種而言就已經為了ABCD談判了好一陣子
然後美國又得去設計一種特殊規格 有了今日BLOCK-15的機體去裝BLOCK-52主翼垂直尾翼翼面水平尾
翼等等的組合而成的BLOCK-20機體 對於一架從無到有還得重新設計去良身訂做的機體
從1992年11月簽約到第一架戰機1997年4月回台花了四年半的時間 
從飛機自設計圖上到第一架交給客戶花了四年半的時間其後費時四年兩個聯隊八個中隊換裝完成
但是如果能夠購得F-16C/D BLOCK-52 而且數量約莫在三到四個中隊 要說一樣所需八年
個人覺得不可能 除非LOCK-52的產線排滿擠爆 

假想敵中隊過去從來沒有接收過T-38 假想敵中隊從建軍至今不是單單只用F-5E/F去模擬敵機
和我國空軍戰機模擬空戰 在假想敵中隊的訓練過程雙座機的比重較高還包括了來受訓以後還
會歸建的飛行員也會坐在F-5F上與假想敵中隊的教官了解敵機戰術以及作戰方式
而且除了受訓飛行員 戰管人員也是有機會同乘的
之前租用的40架T-38可是一架都沒有分到假想敵中隊來 當時全數都在花蓮基地
雙座機和假想敵中隊可一點都沒有T-38的關係


NO:515_83
LOVENURSE  於 2004/11/12 10:5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講話和放屁的差別除了排氣口不一樣之外,還有有沒有思考的差別。考慮要不要選 F-5 的後繼機種和後繼機種該是什麼,要先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要面對什麼作戰環境。其實你沒先把三代機考慮好,談輔助機種講再多都是放屁,因為現在擺明了空軍就是在未來幾年都不會有大採購,真的要大採購時有什麼好買、有什麼要先買又有多少錢可以買都是問題,一口咬定哪一種機種可以替換 F-5 或者必須替換 F-5 本來就很好笑。

考慮現在的空戰,練打 BVR 和基本動作, F-5 綽綽有餘,只要能便宜的維持又不會老到不能飛,就算飛到 2030 年性能都不會有不足的地方,美國海軍和海陸還特地花錢買 F-5 咧,人家錢多可以買法拉利的都不會東想西想,你手上只有六塊錢的不去買科學麵倒在擔心明天要開 BMW 還是 Benz ?真的要練高級激烈動作,那請用美國海空軍假想敵部隊愛用的 F-16 ,然後聽說我們已經有 F-16 了,那就聚幾架用就好了。

另外,我說的週邊設備和訓練可不只是空戰部分,我們最擔心的機場被壓制後快速修復的設備和訓練也包含在裡面,加上指管通情的協調,這些才是我們空軍在未來幾年內最要克服的障礙,而且如果台海真的撐到三代機可以服役還沒打,這些問題都會比現在嚴重太多,空戰動作反而不會再是決定空戰勝負的最重要因素,那時候少幾架訓練機有什麼關係?早該用模擬器訓練連線對戰了。

這種動不動就說人可笑放屁沒有關係嗎?
我不跟你一般見識

不過你說的東西可笑的還真多
F-5之後的問題不會比三代戰機還來的早?一架最後出廠的F-5都已經出廠要16年了
服役期間F-5E/F備操到什麼程度想必閣下絕對不知道 我都在某架52XX的LCOS下面看一張紙條
本機最大操作G限4G 而且還是在三種二代戰機成軍之後看到的
沒必要不大動作帶桿以減輕機體結構老化是有的 但是一樣的很多機體老化的F-5也不太能夠在操
F-5E/F的問題不及第三代戰機成軍的問題?用你的話 可笑
而且有誰一口咬定了接替機種?只有提出以F-16增購的可行方案是咬定嗎?

現在的空戰要以F-5來練?BVR 不知道要怎麼練呢?
兩機/四機作戰原來是基本動作啊?那空軍應該廢掉兩機/四機的領隊考核 反正是基本動作
人人都可當領隊 要用到2030年?原來F-5的結構不會老化可以一路使用超過40年
嗯 F-5E/F將自F-104後成為台灣歷史上服役最久的戰鬥機 等到有三代戰機成軍好讓現役戰機
接手或許已經服役超過50年 足以和海軍海獅海豹號潛艇榮登世界之最

而且還請閣下說點有用的東西 這類
那請用美國海空軍假想敵部隊愛用的 F-16 ,然後聽說我們已經有 F-16 了,那就聚幾架用就好了
字眼也就免了 由此可知你根本沒有看懂人家在說什麼

用模擬機可以替代部訓隊任務 原來模擬機如此神通廣大 那可以建議空軍廢掉部訓隊和假想敵中隊
平日也不用起飛操課並且把錢用在模擬機的採購上
以模擬機全面取代日常操課 戰機不起飛可以降低機體結構的損耗 一舉兩得的好方案?

還有C4I的問題是有但是不代表C4I的問題解決也一併解決F-5E/F逐漸老舊的問題
本欄是沒有很狹義的要討論F-5E/F之後的問題也包括現在到第三代戰機成軍前的問題
請你就事論事 不要拿來和F-5E/F之後的問題混唯一談

算了
很抱歉各位前輩與擊版主
小弟這裡給大家看了很多很多的大笑話也放了很多屁給各位臭到了
對不起了各位
小弟不才知識水準下流氣跑了尤達大師
小弟不坐彈射椅直接人跳入空中摔死去以謝罪


NO:515_84
伊雲  於 2004/11/12 11:3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假設敵軍艦隊將迂迴到東岸隊準備攻擊 台灣剩下什麼能作戰?就用什麼
F-16將攜帶AGM-84昇空 但是一旦考慮到我方數量不足以有效造成敵軍被迫撤退的損害
又該怎麼辦?幻象沒有對地攻擊彈藥 也只能用F-5E/F或IDF攜帶傳統炸彈小牛飛彈去攪
開戰的時候台灣空軍戰機所擔負的任務不可能能夠真的空優歸誰攻擊歸誰
每架戰機都必須能夠應付各種可能的面臨的任務 但是台灣是下的戰機中還需把高級教練機
拿來充數 怎麼看戰時的效益都不會比平時擔負進階戰鬥訓練的戰鬥機來的有效益

反艦也是屬於二線任務,而且也不一定要輪到F-16來作,最好的例子是日本的T-2,雖然是高級教練機,但是也具備掛載ASM-1或ASM-2反艦飛彈的能力,戰時和其航電升級的兄弟F-1一起實施海上阻絕任務,即使是凱子冤大頭的JASDF也沒那個勇氣去拿F-4EJ或F-15J(日本有能力修改)來玩這些任務
至於AT-3B以前示範過的就不用提了

戰機雖然可能什麼樣的任務都可能會執行,但是飛行員不可能接受所有任務的訓練,沒接受過反艦訓練的飛行員,就算是坐騎有這個能力他也沒辦法發揮出來,專職攻擊的單位拿來打空戰也是勉強應付,二線機平時就專注於訓練及這些二線任務,要談效益之前還要先看看那些飛F-16的有沒有那種屁股來飛那種任務,拿一線機然後盡叫飛行員以二線任務為主作訓練,那叫錢太多

至於把現在的一線戰機透過新購的戰機接任退居二線某些程度上或許浪費
但是這些戰機退居訓練為主的低強度任務後 對於機體壽命的損耗來說會較原先來的緩
服役時間也會更長甚至還能一路用到第三代戰機成軍之後持續擔負此任務角色
而且開戰時這批戰機優異的空優表現更能夠勝任守住最後空優防線的任務
總評估起來要說浪費也不盡全然

每維修工時-飛行小時高,發動機多餘的推力太高,就注定了操作成本高,也就注定壽期操作成本高
一樣訓練任務,沒有可能一線機會比較便宜,更別提專業的高級教練攻擊機對於這些任務作最佳化設計,把那些一線機拿來搞二線任務和打入冷宮沒兩樣

就算能夠把西岸基地的戰機在戰備等級提高移動往東岸基地 但是東岸基地的後勤能量能否負荷?
在說也沒有人東岸就是二線基地 只有提到F-5E/F目前的二線角色

台灣目前可以說 全部的IDF與幻象和半數的F-16都在第一擊打擊攻擊下
要說第一擊後的任務還是這批戰機實在是很難讓人能夠去聯想
如果運氣好一點或許跑道被破壞少部分戰機受損 倒霉的話大批戰機被破壞跑道修復後又有多少
戰機能夠起飛作戰?目前山洞化基地藤夠保存的戰機就屬花蓮的F-16與志航的F-5E/F
簡單的說第一擊之後工兵弟兄卯足了勁修好了跑道能夠派出完整數量戰機以及持續進行整補能力的
全台灣很有可能只剩這兩個基地 

不需要懷疑,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第一線戰機還是會在第二波、第三波空防任務中挑大樑,翻開近代戰史無一例外,這不是你想當然爾的以為這樣
如果你要強加西線戰機會被打死在地面上的條件,然後說要靠東線的飛機來撐第二波,那又何嘗不能加入將東線的F-5那些二線機全部退役,讓出掩體給來自西線在戰前或第一波後疏散的IDF和鳳凰?
建立在一個自以為是的假定上,後面的推論自然就會漏洞百出
做好疏散計劃,搞好跑道維修,提升A2A的存活性才是讓第二波時有飛機可用的手段,而不是再弄一批嬌客來打入冷宮

但是如果能夠購得F-16C/D BLOCK-52 而且數量約莫在三到四個中隊 要說一樣所需八年
個人覺得不可能 除非LOCK-52的產線排滿擠爆 

只可能會更久,當初買Block20時生產線是空在那邊等,但是現在只有一條生產線,而且Block60很好賣

假想敵中隊過去從來沒有接收過T-38 假想敵中隊從建軍至今不是單單只用F-5E/F去模擬敵機
和我國空軍戰機模擬空戰 在假想敵中隊的訓練過程雙座機的比重較高還包括了來受訓以後還
會歸建的飛行員也會坐在F-5F上與假想敵中隊的教官了解敵機戰術以及作戰方式
而且除了受訓飛行員 戰管人員也是有機會同乘的
之前租用的40架T-38可是一架都沒有分到假想敵中隊來 當時全數都在花蓮基地
雙座機和假想敵中隊可一點都沒有T-38的關係

假想敵沒用過T-38,但是曾經用T-38的單位現在用的是F-5F..........了嗎?
如果要拿雙座型當藉口,也還有AIDC提供修改成雙座型的服務可以堵嘴


NO:515_85
cobrachen  於 2004/11/12 12:0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本機最大操作G限4G 而且還是在三種二代戰機成軍之後看到的
沒必要不大動作帶桿以減輕機體結構老化是有的 但是一樣的很多機體老化的F-5也不太能夠在操
F-5E/F的問題不及第三代戰機成軍的問題?用你的話 可笑

結構老舊,不是更換結構就是退役,就這麼簡單。航發既然以前就可以抽換重要結構,那麼為什麼現在不作?空軍需不需要繼續維持龐大的F-5機隊和軍力的規劃更重要。

現在的空戰要以F-5來練?BVR 不知道要怎麼練呢?
兩機/四機作戰原來是基本動作啊?

誰規定演練BVR的迴避戰術非得要使用本身也有BVR能力的戰機才可以?F-5E不可以,沒有裝雷達的F-16N是不是該去死?

用模擬機可以替代部訓隊任務 原來模擬機如此神通廣大 那可以建議空軍廢掉部訓隊和假想敵中隊
平日也不用起飛操課並且把錢用在模擬機的採購上
以模擬機全面取代日常操課 戰機不起飛可以降低機體結構的損耗 一舉兩得的好方案?

誰說了要廢掉所有的訓練機種,科目和部隊?以模擬器作單機或是多機的編隊演練本來就是趨勢,F-22到現在才剛剛下部隊,模擬器出來多少年了?用模擬器協助訓練本來就可以降低整體操作的成本,又可以做到很多實際上限於天候,環境等因素不能經常反覆演練的項目,作為一個重點輔助項目,可笑在哪裡?而且現在是我們的第二代戰機才剛剛進入服役的成熟階段,第三代戰機會是一個怎麼樣的環境還有很多變化的因素,現在就可以斷定模擬器一無是處?


NO:515_86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2 12:3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伊雲, 個人對過於強烈的言詞道歉. 只是想糾正 Block 之間的觀念. 個人力挺 F-16 而情緒化了. pai se.

NO:515_87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2 13:2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澄清一點, 若有人看我最早在這欄的前欄的發言, 個人當時最早是建議引進 2 手 Block 15 ADF, 而非 OCU, 昇朋友的提醒 CAS 功能才讓我轉為 OCU, 因為還是要為萬一準備, 不要需要時沒有. 而且 OCU 也有 ADF 的功能. 個人認為引進 2 手 Block 15 取代 F-5E 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給飛行員飛行性能越接近第一線 F-16 的平台越好, 除了部訓外, 輔助第一線戰機制空仍是比其作為第二線 CAS 重要, 畢竟個人在當時提出 ADF 前就想過我方用來 CAS 的機會不大. 昇朋友的建議讓個人只是想到還是保留萬一而轉而支持 OCU, 但 OCU 仍要以部訓跟制空為主. 個人不是找下臺偕, 昇朋友的建議很好, 個人也採納, 但還是要在個人原來提的及昇朋友的建議中取得平衡, 就是引進 Block 15 OCU, 因其保留 CAS 的萬一需要, 而其也有 ADF 的制空能力, 而我方取得 Block 15 OCU 除了部訓就是制空為主, (CAS 當萬一的需要), 剩下來就要去為 Aim-120 的數量 (及在 Block 20, 15 OCU, IDF 上裝 JHMD 及 Aim-9x 強化其近距空戰戰力) 傷點腦筋.

NO:515_88
Eglin  於 2004/11/12 20: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其實F-5時間到了就讓他退又如何?
台灣有必要保持那麼大編制的空軍嗎?人員不足是很大的問題!(好鐵不打釘的觀念現在還是很重)

F-5現在主要用於訓練用途(T34 > AT3 > F-5 > 二代機)
其實F-5 與AT3同樣都是雙發動機,傳統鋼絲操作系統,傳統儀表
只是速度上有差異(大部分時間也沒超音速)
如果訓練改為 T34 > AT3 > 二代機,會有很大問題嗎?
勒緊褲帶買武器,沒人可操作,那買那多幹嗎?

另外現在飛機到底算是一個武器發射載台,還是傳統的認為他本生就是武器?
F-117飛得慢,氣動力性能又不好,簡直毫無纏鬥能力,但卻最常打前鋒,靠的是什麼?
絕對不是發動機推力大,載彈量多,飛得快等傳統我們認為飛機應該具備的優點

頭盔顯示器美軍的用詞是 JHMCS - Joint Helmet Mounted Cueing System (聯合頭盔整合瞄準系統)


NO:515_89
Eglin  於 2004/11/12 20:3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用模擬機可以替代部訓隊任務 原來模擬機如此神通廣大 那可以建議空軍廢掉部訓隊和假想敵中隊
平日也不用起飛操課並且把錢用在模擬機的採購上
以模擬機全面取代日常操課 戰機不起飛可以降低機體結構的損耗 一舉兩得的好方案?

其實還真不用懷疑,模擬機就是有這麼大的功用,當未來F-22, F-35陸續服役後
如此昂貴的飛機會讓你每天拿來用作訓練嗎?
在無法降低直接操作成本下,降低操作次數,選用替代方案也是國防管理的一個重要議題吧


NO:515_90
dasha  於 2004/11/12 21:2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因為某些原因,一兩個月沒來了,沒辦法插入討論,講兩點:
1.當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買F-16C Block60在加上彈藥之類東西後,平均一架八千萬美元;如果不包括彈藥之類經費,單價記得是六千四百萬美元.
2.J-10在戰略運用上大概是與EF-2000相當,這意味著他的任務型態與作戰半徑相當於EF-2000,但這不意味著戰術性能上他也相當於EF-2000.J-10的戰術性能是哪個等級還值得研究.

NO:515_91
Zenobia  於 2004/11/13 00:2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5之後的問題不會比三代戰機還來的早?一架最後出廠的F-5都已經出廠要16年了
服役期間F-5E/F備操到什麼程度想必閣下絕對不知道 我都在某架52XX的LCOS下面看一張紙條
本機最大操作G限4G 而且還是在三種二代戰機成軍之後看到的
沒必要不大動作帶桿以減輕機體結構老化是有的 但是一樣的很多機體老化的F-5也不太能夠在操
F-5E/F的問題不及第三代戰機成軍的問題?


現在的人都不看以前的文章了嗎?以前 Flak 貼過美國空軍練 BVR 心得是什麼?動作沒過 3G ,敵人也沒看到,但是大家死得一榻糊塗。最大 G 限是 4G 來練 BVR 還綽綽有餘。你根本搞不清楚空戰動作是什麼就在這裡放砲,瞎子本來就沒有辦法跟正常人一般見識。


現在的空戰要以F-5來練?BVR 不知道要怎麼練呢?
兩機/四機作戰原來是基本動作啊?那空軍應該廢掉兩機/四機的領隊考核 反正是基本動作
人人都可當領隊 要用到2030年?原來F-5的結構不會老化可以一路使用超過40年
嗯 F-5E/F將自F-104後成為台灣歷史上服役最久的戰鬥機 等到有三代戰機成軍好讓現役戰機
接手或許已經服役超過50年 足以和海軍海獅海豹號潛艇榮登世界之最


哈哈哈哈,美國人都在努力要讓 B-52 過百歲了,沒錢本來就是能用就好。腦袋不好的人通常歷史和知識也很差,真的要論用得久,現在還有人在用 C-47 咧,台灣根本排不上名。上面別人也講了,結構強化的事也不是不會做。


用模擬機可以替代部訓隊任務 原來模擬機如此神通廣大 那可以建議空軍廢掉部訓隊和假想敵中隊
平日也不用起飛操課並且把錢用在模擬機的採購上
以模擬機全面取代日常操課 戰機不起飛可以降低機體結構的損耗 一舉兩得的好方案?


小白慣用技倆大家也是看得出來,自己亂衍生又隨便挖東牆補西牆炒大鍋菜來混淆視聽是不會讓你的謬論站得住腳。誰說模擬機可以完全取代實際操作的?是你這個人在放屁,我可沒有講過這種沒腦話。不過很不幸的,現在模擬機的精準性已經到了連美國空軍都可以把 F/A-22A 在模擬器裡的光輝戰史拿來做為猛禽唯我獨尊的證據,等到再過十年確實是可以將 95% 以上的實際訓練完全幹掉,不然你覺得這麼重視訓練的美國空軍為什麼沒有生產雙座 F/A-22A ?


還有C4I的問題是有但是不代表C4I的問題解決也一併解決F-5E/F逐漸老舊的問題
本欄是沒有很狹義的要討論F-5E/F之後的問題也包括現在到第三代戰機成軍前的問題
請你就事論事 不要拿來和F-5E/F之後的問題混唯一談


你真的是一個瞎子,就跟你講到三代機成軍之前不會有錢給你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要先解決重要的問題,你可以看成解決 C4I 可以一併解決 F-5E 老舊的問題,你到底會不會看中文啊?就事論事,請問你自己有沒有就事論事先討論錢從哪裡來和有什麼其他東西要先花錢解決的問題?就先決定要買 F-16 或者要買新飛機再來找理由買,跟大陸嘴砲為了彌補自己民族的自卑感就是要找理由把他們明明做得不怎樣的殲來殲去吹成是世界第一有什麼不一樣?


喔,蛇老大,你不是有我的 Email 嗎?直接寄來就好了。


NO:515_92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3 08:1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知道, 很多時後歷史會重演的. 我們來看看:

F-104 首飛 1954, 交付美軍方 1958, 我方於 1960 接收第一批. 其他歐洲盟國及日本於 60 年代的 10年先後引進, 義大利的 F-104S 於 1969 開始接收一直收到 1979.

F-16 首飛 1974, 交付美軍方於 1979, 歐洲盟國於 80 年代初接收, 而我方則無法像 F-104 狀況跟歐洲盟國在接近的時間表上接收 F-16, 而在 90 年代後期才接收, 拖了 10多年.

F-35 首飛 1999, 預計交付美軍方於 2008, 預估盟國於 2010 年代先後接收. 若 F-16 經驗又發生的話, 我方至少有可能 2020 年代才能引進, 而且很有可能到 2030 後才有 Operational status.

雖然事事萬變很難說, 但 F-16 軍購的拖延很可能會再發生. F-104 的那種我方及盟國快速接收的經驗畢竟是因為美方認為 F-104 不符美方需求. F-16 後, 戰機越做越好, 而且美國也不再像是 50, 60 年代那時可以大搞特稿搞一堆不同型但功能又常重複的戰機, 所以 F-104 的經驗不會再有, 而美方剛出來的戰機會更是寶, 所以美方很有可能又不第一時間提供, 到時候經國號的戲碼又出來了, 哈哈, 那時如果泛綠執政, 此戰機很有可能稱 登輝號,水扁號, 如果泛藍, 那很有可能叫 楚魚號, 英酒號. 經國號那時花了 10年多發展, 這 xx 號從 2010 年開始也可能會到 2020 首飛, 而要再花 10年到 2030 才能 operational status (像經國號從 80 年代一直到 2000 年才 operational status).

所以這個 xx 號外, 我方的 F-16 以後很有可能又演出當年一連串的 F-104 阿里山戲碼, 所以個位反對 F-16 系列的大大不要反對或鐵齒, 到時候 2010 年代我們又要給 F-16 演阿里山戲了, 到時候到 2030 年代我們很有可能變成幾乎所有 F-16 的 Block (除了 Block 60 外) 都用了, 就像我們以前阿里山一樣, 幾乎所有 F-104 機種都用過 (除了 F-104S).

這種重複的經驗很難說啊. 如果 2010 年代泛綠當政, 2020年代 登輝/水扁號試飛摔飛機, 若跟水有關的失事的話 (如墜海或大風雨中飛行墜毀), 泛藍一定會說這戰機被水扁, 要其改名免得觸霉頭. 若 2010 年代泛藍當政, 2020 代 楚魚/英酒號試飛摔機, 那時的泛綠一定又會搞當年 I dont fly 的戲碼來桃侃這戰機.

哈哈. 在大家吵得很 hectic 的時候, take a deep breath and retrospect our fighter jets funny history and historical trends. hahaha.


NO:515_93
toga  於 2004/11/13 10:5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因為某些原因,一兩個月沒來了,沒辦法插入討論,講兩點:
當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買F-16C Block60在加上彈藥之類東西後,平均一架八千萬美元;如果不包括彈藥之類經費,單價記得是六千四百萬美元.

A:
考量到台灣就算要買F-16C Block60最快恐怕也得等到2010至2015年的話,只怕造價不止於此........

過去三十多年來,戰機的身價幾乎是每隔十年就倍增一次.


NO:515_94
尤達  於 2004/11/13 12:5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考量到台灣就算要買F-16C Block60最快恐怕也得等到2010至2015年的話,只怕造價不止於此

如果是這樣乾脆把6108億交給中科院拿去幫美國研發F-35及參與F-35零組件技術轉移


NO:515_95
雨滴  於 2004/11/13 13:5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台灣是挖到石油還是鑽石礦了嗎?
還是突然有外星人幫我們把中央政府的公債還完了?

6108億拿去參與研發F-35?
也先考慮一下老美要不要讓你加入好吧


NO:515_96
吱吱鼠  於 2004/11/13 15:1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你根本搞不清楚空戰動作是什麼就在這裡放砲,瞎子本來就沒有辦法跟正常人一般見識。

雖然意見不同是正常的,不過這句話有涉及人身攻擊之嫌。

>而且開戰時這批戰機優異的空優表現更能夠勝任守住最後空優防線的任務
總評估起來要說浪費也不盡全然

這種推論有點問題。戰機重視的能力與教練機重視的能力不同,戰機是以任務來作最佳化設計,無論是速度、加速性能、運動能力都要斤斤計較。而教練機偏重的應該是成本控制與穩定的可操控性,飛行性能的表現可以不必太好,反而是承平時期的單位飛行成本要更低,以及為了安全的考量的限制。所以大部分高級教練機都沒有配備有AB的引擎,因為耗損油料與不需要的關係。飛機的飛行限制也更嚴格來要求,以增加機體使用的年限。

不過即使如此,教練機的航電系統還是需要有與一線戰機相近的水準就是了。

>每維修工時-飛行小時高,發動機多餘的推力太高,就注定了操作成本高,也就注定壽期操作成本高

所以高級教練機追求的應該是高旁通比的省油引擎,而非追求一般低旁通比的戰機用引擎。還有,單引擎的高級教練機設計去確實是主流,與各國不希望承平時期的訓練費用太高,而排擠到一線戰機的操作與購置經費。


NO:515_97
吱吱鼠  於 2004/11/13 15:2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個人認為引進 2 手 Block 15 取代 F-5E 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給飛行員飛行性能越接近第一線 F-16 的平台越好

這裡的BLOCK15是指國民兵使用完封存的嗎?這種使用F-16 BLOCK15非常的頻繁,而且大部分的BVR訓練是在高空高速下投射AIM-120,在這種情形之下,結構恐怕有問題。就算是只把這批的CBR抓來用,大概也不是可用幾年的東西。


NO:515_98
吱吱鼠  於 2004/11/13 15:4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只可能會更久,當初買Block20時生產線是空在那邊等,但是現在只有一條生產線,而且Block60很好賣

根據中科院2001年公佈的翻譯新聞,美國計劃把F-16外銷的機種定位為高低搭配:

高:F-16C/D BLOCK60系列→UAE已經訂購。

低:F-16C/D BLOCK50+/52+系列→以色列訂購的F-16I與美軍現有F-16C/D升級的標準(APG-68(V)9 SAR雷達與新電戰系統)。

這兩種戰機在包含機體結構等各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BLOCK60研發已經花錢下去,沒有理由只做UAE一家,促成後來美國考慮停止BLOCK50/52新機的生產,簡化合併F-16的生產線為一條(BLOCK60)。換言之,以後各位顧客大爺F-16要買新機只賣BLOCK60。
以色列的F-16I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批投入生產的BLOCK50/52系列,售完為止。


NO:515_99
Luke-Skywalker  於 2004/11/13 15:5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考量到台灣就算要買F-16C Block60最快恐怕也得等到2010至2015年的話,只怕造價不止於此
如果是這樣乾脆把6108億交給中科院拿去幫美國研發F-35及參與F-35零組件技術轉移

不理會國際的現實政治環境,來個先說先贏嗎?再者,美國有答應讓台灣參與F-35的量產型零組件分包生產計劃嗎?


NO:515_100
toga  於 2004/11/13 16:4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如果是這樣乾脆把6108億交給中科院拿去幫美國研發F-35及參與F-35零組件技術轉移


A:
拿銀子參與F-35研發的國家,已經供過於求矣,一些國家如土耳其與挪威已然發現:捧著鈔票去參加聯打機研發計劃,老美卻無法提供相應的工業生產與研發比例回饋,因此已經在醞釀考慮退出研發計劃,改在未來直接採購現貨。

台灣現在就算能加入成功,能拿到的資格只怕也是第三級會員資格:可以每年獲得F-35最新發展動態一手資訊,未來其外銷時也有優先購買權(當然,會晚於出錢出力更多的第一二級會員),但是無啥工業技轉生產回饋可言。


NO:515_101
army_m4  於 2004/11/13 16:5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高:F-16C/D BLOCK60系列→UAE已經訂購。
低:F-16C/D BLOCK50+/52+系列→以色列訂購的F-16I與美軍現有F-16C/D升級的標準(APG-68(V)9 SAR雷達與新電戰系統)。
I thought F-16I is better than F-16 Block60

NO:515_102
旁觀者2  於 2004/11/14 00:2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台灣是挖到石油還是鑽石礦了嗎?
>>還是突然有外星人幫我們把中央政府的公債還完了?
>>6108億拿去參與研發F-35?
>>也先考慮一下老美要不要讓你加入好吧

沒錢萬事不能 但F5遲早要退
F-16BLOCK20 就算在三代機服役後 只要結構堪用 對地對海支援任務依然勝任愉快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規劃IDF逐漸取代F-5為部訓機 必要時甚至跟換結構 單座改雙座
將其他資源集中在三代戰機上
也就未來應該為 T34(或新螺旋槳教練機)->AT-3->IDF->F16BLOCK20或三代機

至於BLOCK52/60 連六千億預算都有問題了 4年內是不必想了
除非真的能高價賣掉幻象兩千和其武器 將其經費挪用購置BLOCK52
不過以我空軍飛機用到死或是免費送人的優良傳統來看 別指望太高


NO:515_103
尤達  於 2004/11/14 00: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台灣現在就算能加入成功,能拿到的資格只怕也是第三級會員資格:可以每年獲得F-35最新發展動態一手資訊,未來其外銷時也有優先購買權(當然,會晚於出錢出力更多的第一二級會員),但是無啥工業技轉生產回饋可言。


既然老美對我們這麼差,我們何必捧著大把的銀子買東買西,有時什麼都不買把錢存起來可能是最好的策略,
其實老美沒這麼壞,我們缺的是不為自己只為國家著想的談判人才,


NO:515_104
尤達  於 2004/11/14 01:0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線上網友 看有沒有懂法文的
幫忙跟法國聯繫看看,讓我們的幻象能裝天劍2
或是aim-120
那F-16就真的不用買了

NO:515_105
Luke-Skywalker  於 2004/11/14 01:3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既然老美對我們這麼差,我們何必捧著大把的銀子買東買西,有時什麼都不買把錢存起來可能是最好的策略,
其實老美沒這麼壞,我們缺的是不為自己只為國家著想的談判人才,

這和你之前的論述,完完全全相反...........


NO:515_106
清潔工  於 2004/11/14 01:3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

To 尤達:

I Had ENOUGH...

YOU ARE OUT OF HERE

Hava a Nice Day


NO:515_107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4 04:4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尤達,

tais-toi. Penses-toi avant que tu faisse une remarque stupide.

halt deinen Mund. Bitte denk, bevor du eine dumme Bemerkung machen würdest.


NO:515_108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14 05:2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以色列的F-16I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批投入生產的BLOCK50/52系列,售完為止。<<<

好像波蘭, 智利, 安曼的 Block 50/52 Plus 訂單排在以色列之後哦. 而且以後還會有很多國家會再買. 畢竟 Block 60 太先進, 用了 F-35 的部分科技, 美國可能還是會對部分買主排斥在 Block 60 以外, 而台灣被排斥 Block 60 外的可能性很大.

這讓我想到當年 F-104 的一些相關狀況, 我方在 60, 70 年代引進當時 F-104 系列最先進的 F-104G, 而 F-104G 中各種產品批次又有不同的細節及技術上的不同, 頗有 F-16 Block 之間的差異, 而之後我方在 F-104 中最先進的就只有 F-104G 了, 不會像義大利在 70 年代有 BVR, 航電, 操作, 飛控等提升的 F-104S, 而這 F-104S 地位對比就好像今天的 F-16 Block 60, 而 F-104G 的最後量產批次就像 Block 52 Plus. 這種對比也許不夠好, 但是在觀念上是一樣的, 就是雖是同機種但其最終極型因其有敏感的先進科技而無法引進.

F-104S 有 BVR, 有比 F-104G 好的雷達射控及對地能力, 而且有較 F-104G 好的操縱性 (有輔助操縱, 尾端機腹輔助翼以提高攻角), 及 J79 引擎系列的加強版 J79-GE-19, 使其推重比改善. 這些配備在 70 年代算是較為先進的技術, 就像今天 Block 60 有比 Block 52 Plus 好的 AESA 雷達射控, 內建式 Flir, 改良輕型 Lantirn, 先進控制介面, 適型油箱, 改進的材料, 更強的 GE-232 引擎等. 這些更先進的配備的 Block 60 就會像當年的 F-104S 無法輸出給台灣的類似狀況, 而台灣可能最後只能再追加 Block 50/52 或是 Block 50/52 Plus, 就像當年引進 F-104G 較為新的批次.

而 80 年代無法引進 F-104S 及其下一代的 F-16 而再追加改良版庫存的 F-104G, 到時 2010 年代我方很有可能無法引進 F-16 Block 60 及下一代的 F-35 而再追加 Block 52, Block 52 Plus, 改良版以後退役的 Block 25/32 或是改良版庫存的 Block 15 OCU.

這種類似的歷史很有可能又會發生, 畢竟我方仍不是正常國家也不是美方盟友中地位最高的. 聽來很 lao kui, 但這是很無奈的.


NO:515_111
茶館黑臉  於 2004/11/17 17:0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再有嚴重脫序情況,發言一律刪除。

Zenobia ﹕
請注意發言,不要使用易引起爭執的用語。

網路上不合理或不成熟的發言看多了當然會失去耐心,但不是每個人都對軍事有多年的深入研究,大家都是從零開始。沒必要用重話罵人。


NO:515_112
FAF  於 2004/11/17 20:2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好像大家都認定了F-35是未來的第三代戰機
但是F-35是否完全符合空防要求倒也未比,耶林那這裡各位前輩討論的結果EF-2000或Rafale
都更適合台海這種局地攔截任務。但是這兩種偏偏又已經幾乎確定無望.............

至於二線戰機換裝的問題,不如說是先定需求再決定機種,買二手F-16在操作成本上恐怕根本不符合二線戰機的需求,而為了對地花大錢去買不適合的二線戰機也是本末倒置,畢竟沒了空優,對地免談。
有了空優,根本不用擔心敵人會登陸,空軍又何須去搞對地?

台灣未來的F-16小弟傾向認為繼續改裝成為第一線戰機直到2025年左右,而該換裝的東西一樣一切以空優為主,AESA,機對機資料鏈,下一代BVRAAM,和高偏軸飛彈。
也就是所謂的戰隼TTSO版(或是乾脆叫TERMINATOR FALCON,終結戰隼如何 XD)


NO:515_113
znnt  於 2004/11/23 01: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最新一期《漢和防務評論》分析可信不可信,SuMKK強過我們的軍機嗎??

11月20日將通過香港發行的最新一期《漢和防務評論》分析認為一旦開戰,依照目前的中國空軍實力,
對台海最具威懾能力的是76架Su30MKK多用途戰鬥機,
這種飛機配合R77主動雷達誘導空對空導彈是目前中國空軍進入21世紀空戰水平的最主要作戰飛機。
隨著數量的增加,蘇式機隊已經能夠奪取局部的“戰術主動權”。
而且在一對一、數機相對的情況下,雙方出現了以優對優的局面。
在實施空戰模式時Su30MKK可以利用數據鏈實施16機編隊作戰,
  
  目前中國空軍所有的Su30MKK部隊可以編成3-4個戰術編隊,在空中預警機誘導之下實施空戰。
  
  Su30MKK的教材編寫規定一次作戰攜帶4-6枚R77、兩枚或者4-6枚R73紅外誘導短程空對空導彈,
最大射程30公裡。總共8-10枚。由於大載彈量的優勢,促使SU30MKK目前在數量、
載彈量方面已經超過了台灣空軍Mirage2000-5!形成了對後者的非對稱優勢。


NO:515_114
toga  於 2004/11/23 02: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空軍戰力之強弱優劣,取決於載具與其武裝軟硬體性能,人員素質訓練,戰略戰術理念與運用之高下,以及與各軍種載具之間的相互配合聯戰能力.

如果單以戰機機體速度,機動性,飛行包絡線與載彈量等角度來論強弱的話,則蘇凱側衛系列戰機確實是第三世代戰機之首,其整體飛行性能優於包括幻象兩千在內的任何一種西方第三世代戰機.

但是如果將航電射控電子與電戰考慮在內的話,則誰勝誰負還不一定;有句話如是說道:”空戰的勝負,九成取決於電子戰”,此話雖然有誇張之嫌,卻也反應了一個事實:在現代化的空戰中,戰機載具的飛行性能對於空戰勝負雖不能說全無影響,但是也已非第一要素,主要關鍵在於其上的軟體科技高下,以及駕駛者能否充分發揮運用而定.

不過軟體電子戰上的優劣高下,未經一戰,誰也不敢真正肯定孰者為強;不過可以確知一點的是隨著Su-30MKK的大舉成軍,台灣空軍二代機過往的電子軟體優勢就算未被徹底翻盤,領先幅度也已經急遽縮小,特別是在數據資料鏈聯合作戰方面上,更有急切之必要將博勝案給全面落實乃至推廣,否則一旦在聯合網路作戰這等”戰力乘積”領域上明顯落後於對手,後果可不是普通的嚴重∼比起蘇凱機能比幻象機多帶幾枚彈這等問題而言要嚴重多矣.


NO:515_115
GOP  於 2004/11/23 09:5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但是F-35是否完全符合空防要求倒也未比,耶林那這裡各位前輩討論的結果EF-2000或Rafale
都更適合台海這種局地攔截任務。但是這兩種偏偏又已經幾乎確定無望.............>
F-35有3種型號,台灣可以空軍版和垂直起降版各買一半應該就能兼顧對地以及對空作戰了

NO:515_116
GOP  於 2004/11/23 10:4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EF-2000或Rafale
都更適合台海這種局地攔截任務。但是這兩種偏偏又已經幾乎確定無望>EF-2000或許不可能,但是Rafale
就很難說了,法國人現在對中國阿諛奉承還不是為了高鐵的生意,高鐵案告一段落後,法國人又會重抱有奶便是娘的哲學,如果到時候歐盟依然為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令,誰能買法國的武器誰就是法國人的娘了

NO:515_117
GOP  於 2004/11/23 10: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都更適合台海這種局地攔截任務。但是這兩種偏偏又已經幾乎確定無望>EF-2000或許不可能,但是Rafale
就很難說了,法國人現在對中國阿諛奉承還不是為了高鐵的生意,高鐵案告一段落後,法國人又會重抱有奶便是娘的哲學,如果到時候歐盟依然未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令,誰能買法國的武器誰就是法國人的娘了

NO:515_118
znnt  於 2004/11/23 21:1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如果蘇凱側衛系列戰機確實是第三世代戰機之首,那我們就算有EF-2000或Rafale
是否有勝算?

NO:515_119
toga  於 2004/11/23 22:2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EF-2000與Rafale算是西方第四世代,即使要彰顯他們不如猛禽戰機之處,也好歹該算是三代半戰機.

以目前一般西方軍武界的評論共識說來,再擁有數量優勢且不斷精益求精的側衛海威脅下仍能擔當空防大任並取得理想交換比的,除了F/A-22之外,便只有EF-2000 + 流星空對空AAM組合,後者的造價成本約是前者的1/2,不過對側衛系列所取得相對優勢也不是那麼明顯穩靠,未來有可能必須不斷上進提升,才能續保對同樣在不斷精益求精的側衛系列之適當優勢.

至於Rafale,其空戰性能一般認為基本上約與側衛家族成員中的頂極品旗鼓相當,半斤八兩,因此雖是可用之材,但是當使用側衛的一方擁有明顯的數量優勢時,這樣的選擇並非空防主力最佳之選.

對於台灣這等未來可能被相對於本國空軍戰機數四五倍以上數量的側衛與新殲給嚴重威脅的國家而言,不考慮政治財政與可行性問題,純以性能需求來論,最佳最保險的空防選擇還是F/A-22猛禽.


NO:515_120
znnt  於 2004/11/23 23:0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謝謝!希望能 早日獲得猛禽戰機!

NO:515_121
半線河洛小孩  於 2004/11/23 23: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謝謝!希望能 早日獲得猛禽戰機!

6108億台幣(NT/USD = 32.485/1)...肯定買不到兩個聯隊(120架不含武裝之陽春機)
如果跌到28:1或許可以!

目前要克制中國側衛..還是往資料鍊上整合吧!..
把戰場拉到美制軍武擅長的電磁權爭奪上!..
在電子團隊法力加持下!..
台海會再度上演黑騎士中隊VS.荷蘭皇家部隊的戲碼!
SU系列只得苦等中國預警機及電戰機全戰備才有戲唱!


NO:515_122
TEACLEE  於 2004/11/23 23:3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
請問toga老師
「美國什麼時候有飛碟可以玩?」☉_☉

還有toga老師說:「對於台灣這等未來可能被相對於本國空軍戰機數四五倍以上數量的側衛與新殲給嚴重威脅的國家而言。。。。。。

到時候台灣的SAM能力還夠嗎?如果不夠,ROCAF沒有優勢,尤其是神盾至少要到2010年以後才可能輪到ROCN,失衡的太厲害了吧??


NO:515_123
toga  於 2004/11/24 00: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2006∼2015台海戰力失衡危機,本來就不是說著玩的.

NO:515_124
TEACLEE  於 2004/11/24 01:1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報告toga老師:
笨學生(被冤枉的可憐學生)本來就沒有說著玩呀! 所以才會拿零用錢來支持軍購,只是對於沒有足夠的神盾加持的SAM,是否還能有效發揮效能很不明白。
英國法國瑞典的都沒有的買,JSF想成軍可能得等到2020年以後,最好的情況是神盾剛來,AIM數量補齊,愛國者夠用。壞的情況是中國導彈的精確度以及數量增加,新的戰機滿天飛,潛艇到處鑽。可是我們在未來的10年內還是只能用數據資料鏈聯合作戰加強版的F-16等武器來對抗,連執勤多年勞苦功高的F-104都不能退休安享晚年,實在令人非常擔憂呀。

NO:515_125
CosmoHorizon  於 2004/11/24 05:5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TEACLEE社長講的是F-5E吧? F-104開棺拿出來用也沒什麼用....

NO:515_126
水藍  於 2004/11/24 15:4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04?
可以改成大型遙控飛機+神風機咩~~~

NO:515_127
FAF  於 2004/11/24 20:0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小弟想再請教toga大兩個問題?
1.颱風雙座形式單純教練機型嘛?還是有身負特別作戰任務?
2.R-77衝壓版最大射程不是與流星不相上下嘛?那為何英國能評估EF-2000+流星能徹底壓倒SU-35+R77衝壓版?

NO:515_128
LOVENURSE  於 2004/11/24 21:0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目前要克制中國側衛..還是往資料鍊上整合吧!..
把戰場拉到美制軍武擅長的電磁權爭奪上!..
在電子團隊法力加持下!..
台海會再度上演黑騎士中隊VS.荷蘭皇家部隊的戲碼!
SU系列只得苦等中國預警機及電戰機全戰備才有戲唱!

說到這個
博勝案有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雖然不清楚中國第一擊是否就有能力把全台灣的所有耳目或戰管等全部摧毀
但是台灣戰機對於戰術資料分享這方面的建設進展如何的確是有影響外來空優的掌握與否相當重要
的一寰 


NO:515_130
toga  於 2004/11/24 23:3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1.颱風雙座形式單純教練機型嘛?還是有身負特別作戰任務?

A:
颱風戰機的雙座型之主要功用類似經國號的雙座型∼訓練

老美與老英相信:新世代的航電科技已經足以讓單座戰機勝任以往雙座戰機方適合的多功能作戰任務,而先進模擬器已經足以取代大多雙座教練功能,因此猛禽/颱風/聯打這新世紀有人三英,不是根本沒雙座型,便是產量比重很少.

2.R-77衝壓版最大射程不是與流星不相上下嘛?那為何英國能評估EF-2000+流星能徹底壓倒SU-35+R77衝壓版?

A:
不相上下並非出自老英之口,兩種飛彈都是起碼得再過七八年才能真正面世的玩意兒,其真正性能高下優劣根本無從得知,只能聽製造商與支持者在那宣傳打廣告,俄國佬或俄製武器軍武迷當然堅稱兩者旗鼓相當,而英國佬當然是堅信流星無雙,還曾製作出"若EF-2000 + AMRAAM v.s Su-35 + R-77衝壓,則EF-2000組贏多輸少,若EF-2000 + FMRAAM v.s Su-35 + R-77衝壓,則EF-2000組輸贏互見,若EF-2000 + 流星 v.s Su-35 + R-77衝壓,則EF-2000每戰必勝"的超級電腦模擬證明其所言不虛(是真是假自然只有天曉得).

不過就算雙方武器旗鼓相當,EF-2000好歹比Su-35多出那一招半式的低RCS優勢(0.05~0.25m2 v.s 1~10m2),在兩者雷達偵測距離約略旗鼓相當的狀況下,理論上在對頭空戰時,EF-2000約可在距離120~185公里外開始追蹤Su-35(實際飛行驗證顯示,CAPTOR雷達可以在距離161~185公里處追蹤MIG-29級(RCS = 5m2)的空中目標),而Su-35則可能得逼近至50~80公里的範圍內才能開始追蹤,當雙方飛彈的有效射程皆達至少100~150公里級數境界時,當然在”理論上”EF-2000還是多出些優勢.


NO:515_131
toga  於 2004/11/25 12:4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PS:
不過這等理論並未充分考慮實戰狀況下,雙方戰機間聯合網路作戰,電子戰,以及與AWACS或地面海上各防空單位協同互補後的影響,一些雙方戰機在未來可能使用,實戰效能目前只有天曉得的新行頭如老俄的電漿匿蹤,老英的智慧型匿蹤塗層等,也皆未考慮在內.甚至於當年(1993~1997)被當作假想敵的SU-35構型,也根本未正式成真實戰化,如今被預定稱為SU-35(SU-35BM)且可能被俄羅斯空軍於2010年左右正式採用的側衛成員,其實已經是另起爐灶的現役SU-27大改品,此SU-35非彼SU-35矣.

NO:515_132
greg  於 2004/11/26 04: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Su30MKK已知的最大問題是多目標性能,由於火控電腦的缺陷,MKK3還是只能同時攻擊一個空中目標。而殲十BVR問題更大,至今沒有合適的中距對空導彈。對於使用AIM120C的臺灣空軍而言,BVR優勢至少可以保持到2008年

NO:515_133
tc2  於 2004/11/26 06:0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greg  於 2004/11/26 04: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Su30MKK已知的最大問題是多目標性能,由於火控電腦的缺陷,MKK3還是只能同時攻擊一個空中目標。

↑http://www.kanwa.com/ctoc992.htm
http://mil.qianlong.com/4919/2003/10/31/[email protected]
http://china.sina.com.tw/jczs/2003-10-31/159613.html

包括國內尖端科技和國外Kanwa曾有的報導,一般都說Su-30MKK的H001VE雷達為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同步接戰其中2個,Su-30MKK3(或稱Su-30MK3)的ZHUK-MSE雷達為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同步接戰其中4個。閣下所稱[火控電腦缺陷]的新資料能否提供一下全文.

而殲十BVR問題更大,至今沒有合適的中距對空導彈。對於使用AIM120C的臺灣空軍而言,BVR優勢至少可以保持到2008年
↑共匪SD-10/PL-12是發展來供殲十用的吧!不會只是想陪著買主可能很有限的FC-1外銷吧!
台灣能否繼續掌握空優關鍵在台灣戰機能否整合資料鏈達到戰術資料分享,從已有資料可知在實施空戰模式時Su-30MKK可以利用資料鏈實施16機編隊作戰資訊共享,台灣的戰機群至少也要達到或超越這個標準,然後就是努力的繼續維持可能的電戰優勢


NO:515_134
LOVENURSE  於 2004/11/26 10:2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對於使用AIM120C的臺灣空軍而言,BVR優勢至少可以保持到2008年

以目前AIM-120C5的庫存只有200枚的情形來看
146架F-16A/B去分200枚飛彈 怕只怕這優勢只能維持一下子
最上面有TOGA提出AIM-120數量不足要想增購得等到2017~2015年之後才有AIM-120C-7能夠外銷...
載有AIM-120C-7能採購前 試試能不能自美國採購美軍庫存的AIM-120或許可以解決這問題吧


NO:515_135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26 12:0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中國現在的 Su-27 sk 還是在用 Zhuk N001 雷達, 能掃描多目標但只能一次導引 1 x R-27 打一目標. 這種水準跟我方還未裝上 Aim-120 前的 F-16 Block 差不多吧? 雖然 Su-27 sk 的掛彈量多. 只是 R-27 基本型射程及性能跟 Aim-7L 差不多吧? 然後中國也沒有取得 R-27 ER 加長版及 R-27 紅外線版, 所以在跟只掛 Aim-7L 的 Block 20 在 BVR 對戰應該是半斤八兩吧 (而且中國的 Su-27 sk 還沒有配裝 ECM pod)? 更不要說跟我方擁有主動 BVR 及打多重目標的 Mirage 2000-5 及 IDF, 及以後有 Aim-120 的 Block 20.

Block 20 裝上制導 Aim-120 的軟硬體後能像 IDF 一樣至少一次打 2 目標嗎? 要 F-16 及 IDF 像 Mirage 2000-5 一次打 4 目標以 F-16 及 IDF 的小掛彈量來說意義也不大, 但 F-16 系列若能一次用 Aim-120 打 2 目標還是比只能一次打一來得好.

我玩 F-16 模擬器 Falcon 4.0 之 Free Falcon 3 mod 中, 發現遊戲模擬的 Block 50/52, 40/42, 30/32 還是只能一次打一枚 Aim-120, 而且射後還不能立刻不理, 還要等飛彈飛到 mid-course 後彈內雷達開啟後, 我開的 F-16 才能 break lock 然後不理. 如果 F-16 真的還是這樣不能一次雙打及立刻射後不理, 那 F-16 在 BVR 空戰上的戰術運用就有限制了.

個人相信中國一定會給 Su-27 sk 改裝成 smk 版, 可以一次主動 BVR 攻擊 6 目標, 只是不知中國何時會改成 SMK, 有人有相關消息嗎? 在改成 SMK 版前, 基本款的 sk 版雖不能主動 (射後不理) BVR 且只能一次打一, 但若有 data link 的能力的話由 Su-30 MKK 及中國的 AWAC 指揮下, Su-27sk 仍可以用數量補足 Su-30 MKK 總量的不足 (加上 Flanker 家族高掛彈量的優勢) 來奪取台海制空權.

個人玩 Flanker 2.0 Su-27 模擬遊戲看過 manual 發現 Su-27 確有跟 AWAC 及戰術指導機如 Su-30 系列去 d-link 的能力. 我相信這也是中國在 Su-27 sk 改成 smk 版前的戰法. 有人知道 Su-27 sk 的 d-link 能力如何, 及連線後的 Su-27 sk 能以 AWAC 及 Su-30 傳輸的鎖定數據來一次打多目標 (在不開 Zhuk N001 的狀況下) 嗎? 如果真的可以的話, 那 Su-27 sk 配 Su-30 mkk + Awac 將會是不好對付的.

這種狀況下, Mirage 2000-5, IDF, Block 20 及 Hawkeye 之間的 data link 就非常重要了. 當然這3種3代機在 BVR 外還要有 JHMDS + 高偏軸近距飛彈 來維持近距空戰的一定戰力. 此外, ECM 及 EW 等電戰保護也很重要. 我知道 Mirage 2000-5 有內建 ECM jammer, Block 20 可以外掛 ECM jammer pod, 但 IDF 呢? 那麼小的機身無法內建 ECM pod, 那只能跟 Block 20 共用外掛 jammer, 但 IDF 又小到沒有外掛的空間 (若要掛 jammer 可能會佔 TC-2 的掛載空間). 所以 IDF 幾乎是沒有 ECM 的保護了嗎? 我知道 IDF 可以用一定戰術來避免被敵方戰機雷達鎖定, 不然我猜 IDF 可能是由 Hawkeye 上的 jammer 來掩護. 有高人可指點這方面的知識?

中國的 Su-30 mkk 有 ECM pod 吧? Su-27 sk 好像沒有, 但是在連線 D-link 下不開雷達可以減少其被鎖定的機會, 而且以後改成 smk 版後可以外掛 jammer. 儘管沒改成 smk 掛 jammer, 中國的 Awacs 應該也可以以其 ECM 的能力來 cover Su-27 sk, 像我方的 Hawkeye 用其 ECM 來 cover IDF 一樣吧? 請高人指點.


NO:515_136
大何  於 2004/11/26 12:2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然後中國也沒有取得 R-27 ER 加長版及 R-27 紅外線版
----------------------------------------------------
看過好多篇報導 中國的R-27 全是紅外線導引的
所以沒有以上的這個說法

NO:515_137
LOVENURSE  於 2004/11/26 12:5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一小地方有錯誤...
Aim-7L
AIM-7並沒有AIM-7L這種型號 

NO:515_138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26 13:1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並沒有AIM-7L這種型號<<

那記錯了, 應該是 Aim-7M 吧?

>>看過好多篇報導 中國的R-27 全是紅外線導引的<<

well, according to sinodefence.com, 中國買的 R-27 應該全是基本型的半主動雷達導引 R-27R1.

http://www.sinodefence.com/airforce/weapon/r27.asp

還有, 個人上文說的中國 Su-27 sk 沒有 ECM jammer pod 是不正確的. according to sinodefence.com, Su-27 sk 跟 Su-30 mkk 是有 wingtip jammer 的.


NO:515_139
FAF  於 2004/11/26 13:2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感謝toga大解惑了。那想請教老英的智慧型匿蹤塗層又是什麼呢?到底是怎麼個智慧法
是會吸收多重頻譜嘛?

NO:515_140
toga  於 2004/11/26 13:4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http://www.eurofighter.starstreak.net/forum/viewtopic.php?t=785

熱愛軍武新花樣卻總是沒錢搞定的老英,又有全新的”油漆匿蹤”科技花樣出籠了......
不但能讓自身雷達匿蹤,還能反射出假訊號給予敵方雷達錯誤的目標方位航向速率甚至類型,又能要匿蹤時才啟動開關進行匿蹤......剛彈時代近了.....P

http://www.eurofighter.starstreak.net/forum/viewtopic.php?t=785

Flight International

Stealth coatings show promise:Semi-active coverings could make aircraft invisible to radar

Semi-active stealth coatings on aircraft could make them invisible to radar or even project phantom aircraft velocities and positions, sa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s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the UK.

The composite panels have electronic emitters embedded in their front and rear surfaces that can pro-ject a false reflection if detected radar signals. Prof Barry Chambers says the panels can “cancel Doppler signals and even ‘reflect’ phantom signals to emulate other aircraft types or velocity signatures”.

The system works by returning an artificial signal generated by the two surfaces of the panel that is outside the frequency limits of the radar receiver. Chambers says the panels are lighter than some traditional radar adsorbent coatings and can easily be activated or deactivated “with the flick of a switch”, enabling an aircraft to hide its stealth capabilities until they are required.

The university has been developing th etechnology with external partners for about six years and says it could be retrofittable to older aircraft.


NO:515_141
大何  於 2004/11/26 14:2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TO F-16粉絲兄弟
您連結的網址已去看過
很奇怪的是 半主動及紅外線導引型的都有
有幾張照片 有R-27 可是擺在地面展示 尋標器罩著謢罩
無從辨視
從掛在載機上可以看到殲8裝的是半主動雷達導引型
可是另一張照片 是Su 27SKs掛載的 機號38 正打開機背減速板著陸的那一架
掛載的卻是紅外線導引型的

NO:515_142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26 18:2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hi 大何,

yeah, 我看文章結果沒有注意到照片. 看來中國應該有 both R-27R (半主動雷達導引) and R-27E (紅外線光學儀器導引), 但他們應該沒有引進 R-27 ER 加長射程版, 可能俄國覺得加長版威脅會較大, 不然就是中國寧願專注在主動導引射後不理的 R-77 及研發 PL-12.


NO:515_143
Classic F-16 粉絲  於 2004/11/26 19:0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上文修訂版:

=======================================================================================

中國現在的 Su-27 SK 還是在用 Zhuk N001 雷達, 能 TWS 10 個目標但只能一次導引 1 枚半主動 R-27 打一目標 (其 EOS 也是). 雖然 Su-27 SK 的掛彈量多. 只是 R-27 基本型射程及性能跟 Aim-7M 差不多吧? 然後中國也沒有取得 R-27 ER 加長版, 除了 R-27 的紅外線版有紅外線不易被 RWR 發現的優點, Su-27 SK 可以關掉雷達用紅外線光學偵測器 (EOS) 來抓目標然後發射 R-27 E, 而對方的 RWR 還偵測不到. 但之外, 現有的 Su-27 SK 的 BVR 制空水準應該跟用 Aim-7M 的 Block 20 差不多吧? 不會比我方擁有主動 BVR 及打多重目標的 Mirage 2000-5 及 IDF 好. 以後 Block 20 裝 Aim-120 後在 BVR 上就會比 Su-27 SK 強一點, 但若 Su-27 SK 改成 SMK 版的話, 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個人相信鑑於此 Su-27 SK 之不足, 中國一定會給 Su-27 SK 改裝成 SMK 版, 可以一次主動 BVR 攻擊 6 目標, 只是不知中國何時會改成 SMK, 有人有相關消息嗎? 在改成 SMK 版前, 基本款的 SK 版雖有上述的不足, 但若有 data link 的能力的話由 Su-30 MKK-2 及中國的 AWACS 指揮下, Su-27 SK 仍可以用數量補足 Su-30 MKK (基本版) 及 MKK-2 (戰術指揮版) 總量的不足 (加上 Flanker 家族高掛彈量的優勢) 來奪取台海制空權.

個人玩 Flanker 2.0 Su-27 模擬遊戲看過 manual 發現 Su-27 確有跟 AWACS 及戰術指揮機如 Su-30 MKK-2 去 d-link 的能力. 我相信這也是中國在 Su-27 SK 改成 SMK 版前的戰法. 有人知道 Su-27 SK 的 d-link 能力如何, 及連線後的 Su-27 SK 能以傳輸的鎖定數據來一次打多目標 (在不開 Zhuk N001 的狀況下) 嗎? 如果真的可以的話, 那 Su-27 SK 配 Su-30 MKK-2 + AWACS 將會是不好對付的.

這種狀況下, 加強 Mirage 2000-5, IDF, Block 20 及 Hawkeye 之間的 data link 就非常重要了. 當然這3種3代機在 BVR 外還要有 JHMDS + 高偏軸近距飛彈 來維持近距空戰的一定戰力.

ECM 及 EW 等電戰保護也很重要. 我知道 Mirage 2000-5 有內建 ECM jammer, Block 20 可以外掛 ECM jammer pod, 但 IDF 呢? 那麼小的機身無法內建 ECM pod, 那只能跟 Block 20 共用外掛 jammer, 但 IDF 又小到沒有外掛的空間 (若要掛 jammer 可能會佔 TC-2 的掛載空間). 所以 IDF 幾乎是沒有 ECM 的保護了嗎? 我知道 IDF 可以用一定戰術來避免被敵方戰機雷達鎖定, 不然我猜 IDF 可能是由 Hawkeye 上的 jammer 來掩護. 有高人可指點這方面的知識?

最後, Block 20 裝上制導 Aim-120 的軟硬體後能像 IDF 一樣至少一次打 2 個目標嗎? 要 F-16 及 IDF 像 Mirage 2000-5 一次打 4 目標以這兩種第三代小型戰機的小掛彈量來說意義也不大, 但 F-16 系列若能用 Aim-120 一次打 2 目標還是比只能一次打一個來得好.

我玩 F-16 模擬器 Falcon 4.0 之 Free Falcon 3 mod 中, 發現遊戲模擬的 Block 50/52, 40/42, 30/32 還是只能一次打一枚 Aim-120, 而且射後還不能立刻不理, 還要等飛彈飛到 mid-course 時彈內雷達開啟後, 我開的 F-16 才能 break lock 然後不理. 如果 F-16 真的還是這樣不能一次雙打及立刻射後不理, 那 F-16 在 BVR 空戰上的戰術運用就有限制了.


NO:515_144
BWS  於 2004/11/26 19:5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Ummm....有沒有朋友有資料指2000年中國買了多少枚AA-12??
國外有新聞指出在2002年中國的Su-27 裝配的R-77(AA-12)的消息
真好奇Zhuk N001能導引多少枚R-77去攻擊目標或者撘配AWACS來使用呢?

NO:515_145
greg  於 2004/11/26 21:3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包括國內尖端科技和國外Kanwa曾有的報導,一般都說Su-30MKK的H001VE雷達為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同步接戰其中2個
那是俄國自用版本,出口版本只能接戰1個目標

〉〉共匪SD-10/PL-12是發展來供殲十用的吧!不會只是想陪著買主可能很有限的FC-1外銷吧!
除了mockup還是mockup,仍然在發展中。


NO:515_146
Luke-Skywalker  於 2004/11/26 21:4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試試能不能自美國採購美軍庫存的AIM-120或許可以解決這問題吧

要AIM-120A或是AIM-120B?或是早期型的AIM-120C?


NO:515_147
LOVENURSE  於 2004/11/26 22: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AIM-120A或是AIM-120B?或是早期型的AIM-120C?
看山姆大叔有什麼庫存的飛彈可以拿出來賣的囉...
不過AIM-120C我看很難 AIM-120A/B如果價格合理的話 到是值得買一些回來
再說AIM-120A/B性能也不會太差 遠比AIM-7M還來的好

說真的 現在200枚AIM-120C-5一旦遇上戰爭能用多久 我挺感到好奇的


NO:515_149
雨滴  於 2004/11/27 00:1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說真的 現在200枚AIM-120C-5一旦遇上戰爭能用多久 我挺感到好奇的

說真的
為何有許多網友老忘了幻象有近千枚的MICA?

台灣的MICA+AIM-120C-5+TC-2
數量搞不好是亞洲主動中程AAM之冠
也許對150架鳳凰來說200枚AIM120-C-5是嫌少了點
但為何不先思考當初軍方是如何著眼三種二代機定位
而購買比例如此懸殊的飛彈呢?

許多網友似乎欲除飛龍而後快
但是否有考慮飛龍的BVR飛彈戰力能量幾乎佔台灣空軍的2/3呢?


NO:515_150
znnt  於 2004/11/27 00: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中共綱上-----談殲-10戰機 -----


1980年,611所接受並開始了新型戰機研制的任務,按照要求在由於技術不足和經費困難而夭折的殲-9的基礎上,參考米格-23的機身和SAAB JAS-37的三角翼,研制高性能的殲-10戰機。
在研制過程中,從1984年開始以色列向我們的殲-10提供三代半戰機“獅”(IAI Lavi)的技術,包括航電儀表,所以兩者外型驚人的相似。到1987年不知名的原因以色列結束相幹的技術合作。殲-10的原型也基本成型了。


殲-10的首次飛行是在1996年。
1997年在二號機的試飛中,由於發動機的故障導致飛機墜毀和飛行員喪生。之後相關發動機的實驗改在沈飛的殲-8II ACT上進行,一直到俄羅斯向我們出售擁有AL-31F發動機的Su-27和Su-30以後,才正式確定殲-10使用AL-31FN渦扇發動機。
安裝了AL-31FN的殲-10大大提高了飛行能力,研制進行順利,到1999年六號機成功試飛。從1999年到2003年在陝西咸寧完成全部的測試飛行。

殲-10設計矩形腹部進氣口,大三角翼和一對小前翼,相當大的垂直單尾翼。外型和氣動布局都很合理也合身。設計對抗目標是F-16C/D。

殲-10的電子設備來源於俄羅斯和以色列,性能接近F-18E/F和“台風”。駕駛艙主要是三個液晶顯示屏(MFDS),其中一個是彩色的。火控雷達是JL-10A,有160公裡的探測距離和六目標追蹤能力。

殲-10的首要任務是用空空導彈對敵機進行攻擊,其次是對地攻擊。在對地(反艦)攻擊上,目前顯示的技術性能明顯不足,以色列也沒幫上什麼忙。這也是我們要求俄羅斯提供具有反艦能力的Su-27SMK的原因之一。

殲-10安裝有隱藏的6管23毫米航炮。射程15公裡的PL-8中近距空空導彈是基本配置,還有更新型的射程20公裡的R-73(AA-11),以及有可能裝備的R-77(AA-12)。對地(反艦)攻擊裝備的是亞音速反艦“鷹擊”YJ-8K(C-801K),射程50公裡,單發命中率為75%,2006之後會裝備先進的YJ-9超音速反艦導彈。
殲-10的基本數據:

機長14.57米,翼展8.78米,高度4.78米
發動機俄制AL-31FN(最大加力推力12260千牛)
空重9750Kg,最大起飛重量18500Kg
海面飛行速度是1.2馬赫,高空飛行速度是2.0馬赫
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550公裡。

很多報道說殲-10的作戰半徑達到1100公裡,按性能分析恐怕是作戰“直徑”1100公裡吧。

殲-10交給空軍的有約50架(殲-10A),目前還是在測試階段,正式形成戰鬥力要到2005年(軍方要求最遲不超過2007年),完全成為空軍的主力機型要等到2008年。裝備了殲-10以後,是和Su-27以及Su-30MK一起,更換過時的殲-7和強-5。
由於成飛的FC-1沒有能滿足巴基斯坦的最新型戰機的要求,在競爭過程中不敵美國的F-16s,我們迅速推出了殲-10A的出口計劃,在最近的演練中,已經戰勝F-16s取得合同。此外還有印尼等數國對殲-10A表示有興趣。

殲-10B的首次飛行是在200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一共有兩架,這種雙座教練機/攻擊機,原來被認為是具有反艦能力,但目前從實物看是不可能了,空軍也沒興趣購買。而最新型的具有反艦能力的殲-10雙座雙發動機的機型正在密鑼緊鼓地進行中,到時候殲-10的鼻子部分將有大的改動……




NO:515_151
清潔工  於 2004/11/27 01:1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To znnt:

Please provide the link for your posts, or your posts will be deleted AGAIN

And You DID NOT FOLLOW the REGULATION SEVERAL TIME...

You will be EJECTED if you try once more

THIS IS THE LAST WARNING!!!


NO:515_152
tc2  於 2004/11/27 02: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greg  於 2004/11/26 21:3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包括國內尖端科技和國外Kanwa曾有的報導,一般都說Su-30MKK的H001VE雷達為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同步接戰其中2個
那是俄國自用版本,出口版本只能接戰1個目標

↑http://www.kanwa.com/ctoc992.htm
http://mil.qianlong.com/4919/2003/10/31/[email protected]
http://china.sina.com.tw/jczs/2003-10-31/159613.html
俄國自用版本通稱Su-30MK,若是選用BARS型PESA,可同時追蹤、攻擊的目標數量為15/4 (另一說是20/6 );若選用叫低價ZHUK-MSE雷達, 可同時追蹤10個目標/同步攻擊4個目標!
你所謂[只能一次接戰一個目標]的是Su-27SK這種貨色吧! 用Google查了很久,Su-30MK系列裡沒你說的這種東西! 從JDW到KANWA,歷來的相關報導都提過裝H001VE雷達的Su-30MKK就是Su-30MK系列第一批外銷萬惡中國的版本,而這也是Su-30MK系列裡雷達多目標同步接戰能力最貧瘠的了! 其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同步接戰其中2個,也並非你說的[只能接戰1個目標]!
而你在NO:515_132裡所謂[Su-30MKK3還是只能同時攻擊一個空中目標]的說法之根據不知道從何而來? 要說是俄國自用型和外銷型之差別嗎? 那就太扯了! 眾所週知--俄國自用的只是通稱叫Su-30MK, 至於Su-30MKK/Su-30MKK2/MKK3則通通是外銷中國版本的編號(其中最後一個K字是俄文的[中國版]之意); 外銷印度的則有Su-30MK/Su-30MKI(其中I字是[印度版]之意], 既然叫Su-30MKK3,就知道其中一個K字是俄文的[中國版]之意,又怎會是俄軍自用? Su-30MKK3(或稱Su-30MK3)裝備的ZHUK-MSE雷達應該是能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同步接戰其中4個。這個數字算馬馬虎虎

〉〉共匪SD-10/PL-12是發展來供殲十用的吧!不會只是想陪著買主可能很有限的FC-1外銷吧!
除了mockup還是mockup,仍然在發展中。

↑共匪的SD-10/PL-12基本型研製工作應該2002年已經完成了!
記得數月前曾有台灣的軍事迷同好在[軍事茶館]版裡某一欄轉貼過土匪中國[超大軍事論壇]裡關於共匪《兵工科技》雜誌專訪SD-10/PL-12的副總設計師梁曉庚的專訪書摘掃描之網址連結! 文中有提到在試射時5發5中,2002年順利通過鑑定定型,亦即基本型已研發完成.(至於是在[軍事茶館]哪一欄看到的確實忘了,但那書摘掃描我有存檔,應該也有其他網友對此有印象,這是不能隨便信口雌黃的)
文中又提到為了提高SD-10的作戰效能和用途,[目前正在積極對其進行改進,首先是進一步擴大其作戰距離(增大有效射程),將達到超過100千米;其次是使用更好的電子元器件如更高精度的陀螺等,提高制導精度。]之後也提到[把SD-10發展成地空和艦空型,裝備在高機動越野車和軍艦上,變成近程或區域防空利器。]


NO:515_153
John  於 2004/11/27 09:0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俄國自用版本通稱Su-30MK...
Su-30MK中“K”之含義即為俄文“EXPORT”,意即“出口”。如SU-30MKM為出口馬來西亞之SU-30。SU-30MKI為出口印度之機型,唯一的例外似乎是印尼的,出口印尼的SU-30好像到目前爲止仍叫“SU-30MKK".印象中似乎俄國自己並未裝備什麽SU-30

NO:515_154
flak  於 2004/11/27 11:1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海外的Su-27家族
俄羅斯的Su-27家族
Su-35史
Su-27SM的補充
2004年Su-27家族的最新發展

NO:515_155
LOVENURSE  於 2004/11/27 11:2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說真的
為何有許多網友老忘了幻象有近千枚的MICA?

台灣的MICA+AIM-120C-5+TC-2
數量搞不好是亞洲主動中程AAM之冠
也許對150架鳳凰來說200枚AIM120-C-5是嫌少了點
但為何不先思考當初軍方是如何著眼三種二代機定位
而購買比例如此懸殊的飛彈呢?

許多網友似乎欲除飛龍而後快
但是否有考慮飛龍的BVR飛彈戰力能量幾乎佔台灣空軍的2/3呢?

因為探討的是F-16與AIM-120的問題而非整體空軍的中程AAM的問題
就F-16本身AIM-120C的庫存的確是很少 而且還想續購AIM-120C短期內沒有機會
如果AIM-120C庫存耗盡 對F-16產生的影響會多少?
不只F-16 先前TC-2也傳出量產數量上的問題  
嚴格說起來會不會到時候戰爭一打久 空軍還有完整BVR戰力的只剩下幻象而已?
空軍的確是十分看重幻象的空優性能 大批的MICA採購也許如此
F-16則被定義在多用途戰機 或許周邊配備沒辦法如幻象一樣可以單純的採購
在有限的經費下以及需求上需要做一個平衡
但是在未來的日子裡對於F-16而言 是不是可以擴充AIM-120的庫存


NO:515_156
tc2  於 2004/11/27 12:4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感謝John提出的修正,也感謝flak大大提供側衛族裔發展簡介的連結.
查了一下,Su-30MKK的俄文原名為Cy30MKK(K發音為ka),第一個M字為其型別(改良),第二個K字為出口型,第三個K字是俄文的[中國]第一個字母。意思即是俄國廠商為中國生產的SU-30M出口型。俄文裡“中國” 拼寫方法為:КИТАЙ 首字母讀音的拉丁縮寫為:K
俄文裡 “印度” 拼寫方法為:Хичдустач 首字母讀音的拉丁縮寫為:I
而關於俄國是否有自用Su-30M,有兩種說法,一是有幾架最初的Su-30,但不是Su-30M,一說是俄空軍根本沒有買! 至於若是選用BARS型PESA,可同時追蹤、攻擊的目標數量為15/4 (另一說是20/6 );若選用叫低價ZHUK-MSE雷達, 可同時追蹤10個目標/同步攻擊4個目標!這大概只是俄廠商曾提供給俄軍的選擇....
加上這些修正,本人在NO:515_152的發言大致修正地比較無失漏之處了!

NO:515_157
逐波之月  於 2004/11/27 14:4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離題一下
關於MKK的尾字意思還有聽過是生產地〈廠區〉的意思
記得是共青城

NO:515_158
BWS  於 2004/11/27 17:4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說真的
>>為何有許多網友老忘了幻象有近千枚的MICA?

現在法國佬跟中國那麼麻吉
MICA 飛彈雷達參數有可能被破解,對這種武器已不抱任何指望



NO:515_159
CosmoHorizon  於 2004/11/27 19:3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飛彈雷達參數這種東西洩露的機會應不大...不然連老法跟其他MICA外銷國的MICA不都破功了?
老法貪是貪,但這種殺雞取卵的生意應該還是不會做的....

NO:515_160
星塵  於 2004/11/27 20:1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老法現在真正的軍火大客戶是印度
Mirage-2000也是印度輕戰機換裝計畫最有可能的得標者
如果老法為了反美反到發了瘋
那就有可能把自己一線武器的參數到處跟人說
畢竟已經煮熟的鴨子跟不知道在哪的肥肉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而且老中一貫的壞習慣都是引進幾套再仿造
頂多是引進零件或取得授權
所以實際利潤根本就不高
這點也是讓沒那麼狗腿的德國人早就不爽很久了


NO:515_161
雨滴  於 2004/11/27 22: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但是在未來的日子裡對於F-16而言 是不是可以擴充AIM-120的庫存

不是不可以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
下一代主戰軍機應該還是美國系統
如果真的是F-35
那麼買AIM-120-C5還是有其道理
畢竟可以沿用
但是要買老美庫存的A型...???
那就不得不問是否有這樣的急迫性
要去買F-35無法內載的飛彈?

除了二代機的任務分配、當時的預算及老美的態度外
當初只買200枚
有一項沒說出口的因素也是值得考慮
就是一旦情勢緊張
老美只要願意
立刻可以將遠東地區的現役飛彈交運
這也可能是只買如此數量的原因

個人是認為
除非情勢有所變化
否則AIM-120會等三代機一起採購(應該是C7吧)
至於幻象
至少也是服役到三代機接手
而且服役時間應該還比戰隼及經國號都久


NO:515_162
LOVENURSE  於 2004/11/27 22:5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提出購買美國庫存的AIM-120的出發點在於看了TOGA前輩所言
短期內如要增購AIM-120C-5是沒辦法的事 產線已經關閉並巧轉移至AIM-120C-7的生產
假設購買AIM-120A/B
日後假設真的買到F-35 這批飛彈倘若壽限未到可供可能退居二線的F-16A/B使用
基本上是不會隨第三代戰機成軍而失去價值

至於要說幻象會用比F-16和IDF還久 個人是保持懷疑的態度 還以的理由整體出個大概在和各位
討論討論


NO:515_163
toga  於 2004/11/27 23:0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看來還是有彈可賣...............

http://www.f-16.net/f-16_news_article1257.html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04 - 07:45 AM

US plans sale of 50 AIM-120C missiles to Jordan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plans to sell Jordan 50 U.S.-made AMRAAM anti-aircraft missiles in a deal valued up to $39 million. The Pentagons 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 (DSCA) notified Congress last Friday about the proposed sale, giving lawmakers 30 days to block the agreement.

The proposed sal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 50 AIM-120C Advanced Medium Range Air-to-Air Missiles
# 51 LAU-129 launchers;
# captive air training missiles;
# flight test instrumentation;
# software updates to support AMRAAM operational and training devices;
# missile containers;
# aircraft mod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 spare and repair parts;
# support and test equipment;
# publications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 maintenance and pilot training;
# contractor support;
# other related elements of logistical and program support.


NO:515_164
半線河洛小孩  於 2004/11/27 23:1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是不是要再加買先進中程飛彈...
事實上可以算算對方有多少架打視距外的戰機!
再算算對方大約會準備多少飛彈讓這些寶貝戰機用!...

我希望空軍可多往博勝案上發展!...
必須趕在購買三代機之前佈署完成


NO:515_166
吱吱鼠  於 2004/11/28 16: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個人相信鑑於此 Su-27 SK 之不足, 中國一定會給 Su-27 SK 改裝成 SMK 版, 可以一次主動 BVR 攻擊 6 目標, 只是不知中國何時會改成 SMK, 有人有相關消息嗎?

不會。應該是改生產更先進的SU-27SKM。

而SU-27SMK跟SU-27SK不同之處在於:
1.掛架從6個增加到8個(多出兩個可負荷2000公斤的掛架)

2.載彈量6噸到8噸

3.空中加油系統

4.雷達RLPK27→ZHUK-27

給印尼的是SU-27KI。
由於SMK沒有太大長進,所以中國生產的還是SK,全防所謂中國生產的是SMK消息基本上是謠言。


NO:515_167
追風殺手  於 2004/11/28 17:1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SU-27SMK項目在上個世紀就經已中止了,原因是認為一個飛行員不足已應對复雜的AG任務,所以有了Su-30MKK。
Classic F-16 粉絲,SU-27SK有電戰莢艙,是挂在翼尖的。

NO:515_168
Luke-Skywalker  於 2004/11/28 17:2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上個世紀?100年前嗎?

NO:515_169
追風殺手  於 2004/11/28 17:2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鼎盛王朝,鷹擊長空~~~~之滿挂國蘇
http://61.132.72.43/dswc/forum.php?action=read&id;=461819

NO:515_170
雨滴  於 2004/11/28 19:0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至於要說幻象會用比F-16和IDF還久 個人是保持懷疑的態度 還以的理由整體出個大概在和各位
討論討論

要淘汰幻象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
近千枚的MICA所構成的ROCAF視距外作戰能量要如何彌補?
不管是洽購同數量AIM-120或讓F-16能掛MICA
至少都須多付出4-5億美元(增購同數量的TC-2更不用提了)
這對近年來吃緊的預算可是不算小的負擔
說不定就得排擠一些看起來不是那麼炫但實際上很有效益的軍購
優先淘汰飛龍的效益與成本顯然根本不成比例

三代機服役後第一個打入二線機的應該是升級空間最少的經國號
第二批換的才是鳳凰
飛龍單單靠著他的高空高速、多目標攻擊能力及多到可以滿天亂灑的MICA
就註定絕對是最後被汰換的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看法
不過看了TOGA兄之前的換裝時程
似乎也是持同樣看法(也許理由完全不同就是了^^)


NO:515_171
吱吱鼠  於 2004/11/28 20:1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SU-27SMK項目在上個世紀就經已中止了

更正確的說,是上個世紀末。

>要淘汰幻象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
近千枚的MICA所構成的ROCAF視距外作戰能量要如何彌補?

這個,既然已經買了那麼多的MICA,那就可以在三代機獲得幻象提前除役(2020年?)之後把剩下的MICA改成陸射版的機動中程防空飛彈(估計可再用6年)或是海軍的模擬超音速靶彈,也不是那麼難以消化的。反正只要中國沒打來,幻象除役後的飛彈也要想辦法處理掉。

>三代機服役後第一個打入二線機的應該是升級空間最少的經國號

F-CK-1之所以提前除役的理由是因為服役最早,可能結構老化提早發生,而升級空間雖然有限,卻也是改裝自主飛彈與裝備彈性最大的機種。應該這麼說,幻象最大的問題在於法國人願意後續升級工作進行,如果是,那可以留下,但是根據我高中教官兩年前的說法,今後法國協助升級的機會真的是太低了。如果不是,在2010年之後可能連航電系統都不如改良後的F-CK-1C/D,幻象就是最早要走的機種。

>飛龍單單靠著他的高空高速、多目標攻擊能力及多到可以滿天亂灑的MICA
就註定絕對是最後被汰換的

多目標能力(同步攻擊4個目標)?F-16與F-CK-1都不難達到。
MICA多?AIM-120C美國歡迎你來買多一些,一顆不用80萬美金。TC-2?也歡迎來買,但是要大幅改良,當然有衝壓版的是最好不過。
高空高速?這點是幻象的專長,但是實際情形下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爬到高空與加速,空軍設想的三代機在這方面的能力也不會比幻象差勁多少。

幻象的錯誤在於缺乏多功能,以及升級不易,現在很戰鬥力強不代表2010年以後能夠維持。我反而看好F-CK-1C/D的升級多功能潛力,可以在三代機引進後暫時維持在一線的地位。


NO:515_172
LOVENURSE  於 2004/11/28 21:3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淘汰幻象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
近千枚的MICA所構成的ROCAF視距外作戰能量要如何彌補?
不管是洽購同數量AIM-120或讓F-16能掛MICA
至少都須多付出4-5億美元(增購同數量的TC-2更不用提了)
這對近年來吃緊的預算可是不算小的負擔
說不定就得排擠一些看起來不是那麼炫但實際上很有效益的軍購
優先淘汰飛龍的效益與成本顯然根本不成比例

近千枚的MICA但是只有57架左右的幻象戰機要說構成ROCAF的BVR戰力很難說在幻象除役後
對空軍的BVR戰力產生極大的斷層 畢竟到幻象戰機有除役考慮的時候少說過了要15年之後
到了那時除非空軍真的只有200枚的AIM-120C和產量依舊沒有改善的TC-2 否則這推斷
依小弟的淺見 還有待未來的發展去評斷
近年來的確手頭緊 但是到了需新購地三代戰機的時候除非這一二十年都不斷的揮霍
要不然到時候會沒有錢去做應變措施也不大說得通 
況且幻象戰機是台灣三種二代戰機操作成本最高的機種 持續操作下去對空軍的費用支出也是大負擔
而且如吱吱鼠兄所言 幻象戰機功能單一 F-16與IDF也並非完全不可與其比擬而且前者的用途彈性
皆比幻象戰機來的高 論空優航電系統上前者具有性能上的優勢但是整體BVR而言後者也不惶多讓
而F-16的多用途功能和即使是IDF戰機也有一定程度對地攻擊能力 卻是幻象戰機所缺乏的
先汰除幻象戰機要說效益與成本都不成比例也不完全說得過去

飛龍單單靠著他的高空高速、多目標攻擊能力及多到可以滿天亂灑的MICA
就註定絕對是最後被汰換的

就這點 小弟有些不同的看法 請各位多多指教
要說高空高速 小弟並不認為未來台灣可能面對的敵人會採取高空高速的方式進襲
如此一來這些入侵者正好成為SAM理想的獵物 
其次高速的飛行能力讓我想 在台灣的作戰環境兩倍音速以上的速度是否是必要的?
戰機是否有機會發展高速飛行能力?或許就海峽最窄處敵機可以很快的越過中線但是我方攔截機
在遭遇到敵機的時候也不可能達到2馬赫以上或是以2馬赫的速度迎戰
個人的淺見是不對高空高速的飛行能力感到優異
再者多目標攻擊能力除非有良好的戰情資料透過資料鏈良好的分配給各任務機
否則即有可能發生多枚飛彈同時攻擊一架敵機的浪費情形
在說台灣的幻象戰機數量少 全部都在可能的第一波彈道飛彈攻擊範圍裡
一旦不幸除了待命機與空巡機但還在地面的戰機被破壞 MICA多但是能夠發射的戰機少飛彈多也沒用
考慮到這點 花個幾億整合MICA到其它戰機如F-16與IDF是個不錯的做法
遠比看著庫存大量的先進飛彈但是沒多少架戰機能夠掛載起飛還來的有價值
我不否認我對這批戰機有偏見 即使當年如果沒有採購幻象戰機對我國空軍的戰力進步的確有很大
的影響 當時如果沒有採購幻象可能到了2000年台灣只有四個飛行大隊的先進戰機
但是我並不很支持幻象戰機的引進 理由是操作成本高功能單一妥善率也非優良這些不成熟的觀點
相較於F-16與F-CK-1A/B 幻象的殘餘價值我不認為會比前兩者還高

但是我很支持IDF戰機在未來有第三代戰機成軍後退居二線甚至接替F-5E/F之後的任務

題個題外話 已經遠超過150欄了 要不要開新欄?


NO:515_173
旁觀者2  於 2004/11/29 08:4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這個,既然已經買了那麼多的MICA,那就可以在三代機獲得幻象提前除役(2020年?)之後把剩下的>>MICA改成陸射版的機動中程防空飛彈(估計可再用6年)或是海軍的模擬超音速靶彈,也不是那麼難以>>消化的。反正只要中國沒打來,幻象除役後的飛彈也要想辦法處理掉。

我到認為 老印的MIG21到2008年大概還剩一堆
如能夠趁老印空軍青黃不接時連飛機 飛彈加後勤支援部份拋給老印
換取4艘209以彌補潛艇艦隊
一方面逐漸擺脫法國對台的限制 將後勍部份再度走向美規化
一方面加深中國西南方威脅 對台灣印度來說是雙贏

>>F-CK-1之所以提前除役的理由是因為服役最早,可能結構老化提早發生

漢翔應該有能力對結構做更換補強
加上不弱的對空對海功能
在三代機服役後 把它拿來做步訓機是再適合也不過的


NO:515_174
福爾摩沙  於 2004/12/11 02:5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在下觀看許多前輩對於台灣三代空軍機種提出很多比較與分析大致趨向於F-22此型戰機較適合台灣三

代空軍機種需求個人也贊同,問題在1.主要取決於在中共空軍質與量提升和成長2.美國對亞太戰略考量

與兩岸軍事平衡和售出意願3.台灣空軍可有中繼銜接計畫與編列預算4.國會通過預算的時效性

以目前想獲得F-22此型戰機需一段時間之前中繼間可應考慮由F-15C/D;F15E/T或F-18C/D/E機型

與目前F-16A/B來搭配以取代F5E/F;IDF;約二至三聯隊!


NO:515_175
kde  於 2004/12/11 04:0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5C/D;F15E/T或F-18C/D/E機型
全是雞肋機種,除非美國免費贈送飛機、後勤、訓練,要不然還是算了。

NO:515_176
god  於 2004/12/11 09: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給toga:你在網友留言版中的說台灣在2015年左右才拿得到F-35的說法有點問題,因為台灣不比一般正常國家,嚴格講起來某種程度上是美國的附庸國(台灣關關係法還是美國國內法)所以現在跟美國買武器從來不跟廠商訂契約(其他外國大都都是跟民間廠商訂契約拿出口許可就行了),而是跟
「美國政府」訂契約,美國政府買武器後再「轉交」給台灣,所以如果台灣要提前拿F-35也不是不可能,如果美國認為台海情況吃緊,是隨時都可以提前將美國政府的武器「轉賣」給台灣,畢竟美國F-22已經開始量產了,5.6年後就算暫時缺少F-35也有F-22可以上陣!畢竟美國也不會說台海吃緊然後要台灣慢慢排隊買武器

NO:515_177
god  於 2004/12/11 09:5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覺得可以把F-16各種測試用的機型配備拿來改良台灣現有的F-16,例如F-16CCV,換裝匿蹤式進氣道,甚至F-16XL都可以拿來參考

NO:515_178
雨滴  於 2004/12/11 10:0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你要不要考慮請老美把51區的飛碟復刻一台給ROCAF?

閣下發言如果還是這種水準
勤務組地耐性大概很快就沒了


NO:515_179
god  於 2004/12/11 10:0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的理想中F-16改良方案如下:換裝匿蹤式進氣道,加裝前翼CCV,雷達升級到APG-68V9以上的水準,改用F-16E/F的先進數位式FBW,最好能換裝F-100PW229發動機

NO:515_180
god  於 2004/12/11 10:0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你要不要考慮請老美把51區的飛碟復刻一台給ROCAF?>
你實在有夠無聊,F-16的實驗機型中不乏有理念先進甚至是相當實用的技術,為什麼不能拿來改良呢?莫非F-16CCV和配備匿蹤進氣道的結果都是失敗收場嗎,F-16XL還是因為非技術問題而落敗

NO:515_181
line  於 2004/12/11 11: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台灣的F-16經此大改,那花下去的錢大概可以去買F-16E/F回來了吧?那還改良什麼,買新機不是好的多。

再者飛機真的能承受這麼大的外型改良嗎?


NO:515_182
genome  於 2004/12/11 12:1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的確是有好幾種很有意思的變化構型
問題是 這些都是老美做出來的東西, 就算航發想要照著改, 除了外型之外, 航電儀控軟體等等通通要自己來。
就算老美願意洩一點給我們, 比如說飛航軟體, 抱歉 硬體已經停產, 想用現有的產品, 軟體還得重新port, 甚至重新寫 從頭測試。
這樣說不定比新造一架飛機都貴。

NO:515_184
GDD  於 2004/12/11 12:4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的確是有好幾種很有意思的變化構型
問題是 這些都是老美做出來的東西, 就算航發想要照著改, 除了外型之外, 航電儀控軟體等等通通要自己來。
就算老美願意洩一點給我們, 比如說飛航軟體, 抱歉 硬體已經停產, 想用現有的產品, 軟體還>我是指請美國幫忙提升性能,而且除了F-16XL因為變動幅度過大拿來參考而已,其他如CCV或是更換能遮蔽發動機葉片的進氣口並不能算是大改

NO:515_185
GDD  於 2004/12/11 12:5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灣的F-16經此大改,那花下去的錢大概可以去買F-16E/F回來了吧>F-16E/F的氣動性能不會比現有的F-16還好,台灣的F-16應該走和F-16E/F相反的道路--->要空戰隼(還是保有相當程度的對地/制海攻擊能力)而不是打擊隼

NO:515_186
line  於 2004/12/11 15: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只是舉例罷了,誰說新機一定要買F-16E/F?只是說若要大改還不如存錢買新飛機。

倒是換裝新式FBW、加裝前翼與更換發動機等真的不算大改嗎?


NO:515_187
雨滴  於 2004/12/11 15:5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你沒說錯
F16 BLOCK20真能這麼改良
改良的成本恐怕也是比買新的BLOCK60更貴
何況能不能這改根本也是問題

就算拿來當聯打失敗的備案
老美應該也會拿BLOCK50或60較大的機體為基礎


NO:515_188
雨滴  於 2004/12/11 16:2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既然你要做夢
那不如把夢做的大一點
這些技術驗證機老美有照單全收嗎?
前翼、簇翼、前掠翼、向量噴嘴等設計F16系列全都考慮過
甚至落實設計過
為何老美最新的BLOCK60還是長的那副模樣?

這些新家當就算在新造的飛機上用
都不是那麼容易
何況是拿舊飛機來改良?
用嘴巴說的當然容易
我也可以說把F-119裝上BLOCK20
推重比馬上爆增
還有向量推力
為何世界各國的F-16都沒這樣玩?
全世界就你最聰明
別人都是笨蛋就是了?

>你要不要考慮請老美把51區的飛碟復刻一台給ROCAF?>
你實在有夠無聊,F-16的實驗機型中不乏有理念先進甚至是相當實用的技術,為什麼不能拿來改良呢?莫非F-16CCV和配備匿蹤進氣道的結果都是失敗收場嗎,F-16XL還是因為非技術問題而落敗


NO:515_189
GOD  於 2004/12/11 20:3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既然你要做夢
那不如把夢做的大一點>
勸你發言客氣一點,不要使用人身攻擊的口氣留言
我也可以說把F-119裝上BLOCK20
推重比馬上爆增>
呵呵,信不信台灣的F-16隨時都可以換裝推力29000磅的F-100PW229發動機,F-16的改裝套件可是數都數不清,除非是證明失敗的實驗機型,否則你就不能說不能參考改裝,別忘了台灣的F-16A/B Black20本身就是全世界絕無僅有實驗機型(A/B型的機身+C/D型的主翼和垂直尾翼)依照你的邏輯實驗機型是不能參考改裝的,可是ROCAF還不是照飛

NO:515_190
吱吱鼠  於 2004/12/11 22:5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的理想中F-16改良方案如下:換裝匿蹤式進氣道,加裝前翼CCV,雷達升級到APG-68V9以上的水準,改用F-16E/F的先進數位式FBW,最好能換裝F-100PW229發動機

與其去大改F-16,倒不如去修改現有F-35以符合台灣所需更有意義。
加裝前翼?日本最初的F-2就有這樣的設計,但是後來卻取消了,不知道日拿本人不要的設計來改是要做什麼?


NO:515_191
RCI  於 2004/12/11 23:0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的確是有好幾種很有意思的變化構型
問題是 這些都是老美做出來的東西, 就算航發想要照著改, 除了外型之外, 航電儀控軟體等等通通要自己來。
就算老美願意洩一點給我們, 比如說飛航軟體, 抱歉 硬體已經停產, 想用現有的產品, 軟體還得重新port, 甚至重新寫 從頭測試。
這樣說不定比新造一架飛機都貴。


F-16上的處理器用的都是符合MIL-STD-1750A的ISA,雖然已聞世30年,仍到處買得到
MIL-STD 1750A Resource Center


而DATA BUS是MIL-STD-1553B
用孤狗也還找得到一大堆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q;=MIL-STD-1553B&btnG;=%E6%90%9C%E5%B0%8B&meta;=

由於如F-18系列上的電腦也都是上述,小弟估計上述這兩樣東西20年後還買得到

所以問題不在Airborne Computer 上的硬體,軟體的部份,如CCV,因為不是老美的現役,起且未服役過,應該不排除其買得到的可能性

已近30年的CCV使用的是稱做Direct-Force Fligh-Path Control,應該與匿蹤無涉!


NO:515_192
RCI  於 2004/12/11 23:1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與其去大改F-16,倒不如去修改現有F-35以符合台灣所需更有意義。

小弟投您一票!


NO:515_193
吱吱鼠  於 2004/12/11 23:1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在下觀看許多前輩對於台灣三代空軍機種提出很多比較與分析大致趨向於F-22此型戰機較適合台灣三
代空軍機種需求

要引進F/A-22,在性能方面當然絕對可以滿足與超越台灣空軍的需求。但是:有錢嗎?美國肯賣嗎?
老實說,加速能力與爬升能力對縱深極為短淺的台灣而言是否絕對重要,恐怕也有疑問。F-35的雷達航電之先進就不用說了,機動能力?美國要求的最低限度是與F-16相當,並不等於機動能力就跟F-16相同而無長進,更何況還有向量噴嘴可以用。匿蹤?F-35大概可以挑的是AIM-9X需外掛,不過美國願意多加設兩側專用彈倉來攜帶又是另一回事了,當然內載油料會減少許多但還可以比F-16強。美國既然有最新的反盜版科技,對威脅嚴重的台灣這方面不會打太多折扣。


NO:515_194
RCI  於 2004/12/11 23:4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覺得可以把F-16各種測試用的機型配備拿來改良台灣現有的F-16,例如F-16CCV,換裝匿蹤式進氣道,甚至F-16XL都可以拿來參考....

想不到這欄會有人提F-16CCV-----小弟的最愛之一

小弟手上正巧有篇是從F-16CCV飛控系統設計者之一的John H. Watson老先生處獲得的文章

AIAA PAPER NO.77-1119
Direct-Force Fligh-Path Control - The New Way to Fly
by
John H. Watson (Digital Flight Control System Program Manager)
and
Jack D. McAllister(Fighter CCV Program Manager)
General Dynamics Fort Eorth Division
FORT WORTH, TEXAS

AIAA Atmospheric Flight Mechanics Conference
Hollywood, Floroda/August 8-10,1977

這文章極珍貴,一般人只能在AIAA看到其目錄及摘要而無法獲得全文

文章裡面介紹的便是F-CCV的計畫綜觀與飛控系統設計

小弟有幸,當年沾了某個友人蒙John H. Watson老先生看得起的光而能獲得此文之全文


NO:515_195
GOD  於 2004/12/11 23:5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CCV的缺點是會增大雷達反射面積,因此改換可遮蔽發動機葉片的進氣口也可列為改良的項目之一

NO:515_196
GOD  於 2004/12/12 00:0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加裝前翼?日本最初的F-2就有這樣的設計,但是後來卻取消了,不知道日拿本人不要的設計來改是要做什麼?>
因為日本人認為匿蹤比機動性重要,但是對台灣而言F-16是否使用CCV技術並不會對解放軍戰機雷達的偵測產生多麼劇烈的變化(但是F-2在設計之初就考量了匿蹤需求所以寧願捨棄CCV技術),因此台灣再改良時是可以考慮採用CCV技術的,至於匿蹤需求則因該交給下一代的F-35承擔

NO:515_197
RCI  於 2004/12/12 00:0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我的理想中F-16改良方案如下:換裝匿蹤式進氣道,加裝前翼CCV....

>>加裝前翼?日本最初的F-2就有這樣的設計,但是後來卻取消了,不知道拿日本人不要的設計來改是要做什麼?

CCV同時還搭配了Integrated Flight and Fire Control (IFFC),主要目的在近身纏鬥時幫助飛行員取得有利接戰位置,以及對地攻擊時的活率

隨著各中新式投射武器及匿蹤技術的實現,F-16上就算是加裝前控制翼再用CCV及IFFC灌頂恐怕也沒有機會表現了....


NO:515_198
GOD  於 2004/12/12 00:0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與其去大改F-16,倒不如去修改現有F-35以符合台灣所需更有意義>F-35恐怕要很晚才能拿到
還有退役的F-5E/F可以向美國租借二手的F-16A/B來替換

NO:515_199
RCI  於 2004/12/12 00:2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若無IFFC配套,CCV頂多只能在纏鬥被咬住屁股後不使用BANK TO TURN即躲開敵人的致命一擊以提高存活率而已!

NO:515_200
雨滴  於 2004/12/12 02:5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太好笑了
你這一篇F-16改良大計不知多久以前就有人提過
也不知老鳥們不厭其煩的講解說明了多少次
不是把一堆先進高檔的行頭裝上F-16就一定可用
有些看起來很容易的沒試過就是不知道行不行
單單換發動機要考慮配平、進氣量....
COBRACHEN兄我看到就講了兩次以上
閣下對於鳳凰換發229的可行性持高度信心的基礎在哪請明示
不然經過高手論證的結論總強過信口開河

>勸你發言客氣一點,不要使用人身攻擊的口氣留言
我也可以說把F-119裝上BLOCK20
推重比馬上爆增>
呵呵,信不信台灣的F-16隨時都可以換裝推力29000磅的F-100PW229發動機,F-16的改裝套件可是數都數不清,除非是證明失敗的實驗機型,否則你就不能說不能參考改裝,

研發改裝的是台灣自己還是老美?
飛機是新造的還是中古貨拿來改良?
閣下的論點可是拿BLOCK20改良
可不是F-16是否還有發展空間

>別忘了台灣的F-16A/B Black20本身就是全世界絕無僅有實驗機型(A/B型的機身+C/D型的主翼和垂直尾翼)依照你的邏輯實驗機型是不能參考改裝的,可是ROCAF還不是照飛


NO:515_201
Eglin  於 2004/12/12 21:0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其實我倒蠻支持 GOD的論點
版上其他持反對意見的人,倒也提不出如何有力的反證
丟了一堆自己想不通的問題,以為人家也無解

F-16是很好的實驗用平台
藉由在他身上的一些實驗,可累積做為下一代機的發展技術
或自己本身的改良參考
當然並不是所有實驗都一定要量產才叫成功
如果沒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創造力),哪裡會有更新的產品?
Think different
God 我支持你!


NO:515_202
RCI  於 2004/12/13 02:3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F-16是很好的實驗用平台
藉由在他身上的一些實驗,可累積做為下一代機的發展技術
或自己本身的改良參考
當然並不是所有實驗都一定要量產才叫成功
如果沒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創造力),哪裡會有更新的產品?
Think different....

話是沒錯,錯在CCV這個題目已不必研究了!

小弟先前已說過,CCV必須有IFFC配套.....而IFFC國內早就有人做過了!


NO:515_203
伊雲  於 2004/12/13 11:3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因為日本人認為匿蹤比機動性重要,但是對台灣而言F-16是否使用CCV技術並不會對解放軍戰機雷達的偵測產生多麼劇烈的變化(但是F-2在設計之初就考量了匿蹤需求所以寧願捨棄CCV技術),因此台灣再改良時是可以考慮採用CCV技術的,至於匿蹤需求則因該交給下一代的F-35承擔

你在講什麼阿?亂七八遭..........= =

CCV並不是一種實體設計,而是偏向於設計概念,甚至於只是一些代碼,前翼和CCV根本就沒有關係,當初F-16 ATFI裝前翼也只是為了在研究過程中加入一個可控制有效變數
CCV的實驗機雖然早已退役,但是其研究的成果就隱藏在之後裝置DFBW的各型戰機控制律中,控制面連動卸耦、控制面相互補償等,這些都是源於或受惠於CCV的研究成果
CCV就像食神一樣,只要有心和DFBW,F-22、F-35、F-18 E/F、F-16後期型通通都是CCV


NO:515_204
toga  於 2004/12/13 20:2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有關F-35戰機的機動性能相較於F-16而言的”長進”程度問題,就以其中最”輕巧簡單”的F-35A CTOL空軍型為例,至少在攸關視距外空戰方面的兩大指標:空戰推重比(其實應該算剩餘功率才對,可惜此值遠非吾力所能及)與空戰翼負荷方面上,個人估計如下:

http://www.defence.gov.au/jsf/factsheet_jsf.asp

澳大利亞國防部網站對F-35的性能諸元介紹:

系統發展與展示階段(System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Phase):
計畫開始年份:October 2001
預定持續時間:11 years
預定投資金額:超過400億美金
(約新台幣一兆三千億......為何台灣不宜自主開發研製次世代戰機??這就是理由,投入超過6108軍購案兩倍的曼尼,還只是把新戰機研發完成而已,而真正採購維持的血汗之旅尚未展開...........)


生產與維持階段(Production and Sustainment Phase):
計畫始動時間:2006/2007
現有訂單總數:超過3,000架(初期低量生產階段預定產量500架;全速生產階段預定產量2,500架)
未來盟國外銷潛在產量:超過1,500架
全計畫金額總值預估:超過2,000億美金
首架量產型戰機預定出厰時間:2008年
預定初始成軍服役時間:2012至2013年(指美國空軍,其他盟國的正式外銷成軍得等到2015年以後)


基本性能諸元(CTOL空軍型):

空重:約27,000磅級
(12,250公斤,比EF-2000重上10~11%,比RAFALE重上22~30%,比F-16C重上40~45%)

內載燃料:18,000磅級以上
(約8,165公斤以上,比EF-2000多出63.4~77.5%,比RAFALE多出77.5%,比F-16C多出158%,燃油分率高達40%)

外掛彈量:13,000磅級以上(約5,900公斤以上)

最大起飛重量:大於50,000磅級 (22,700公斤)

戰機全長:15.20公尺

戰機翼展:10.70公尺

=========================================

主翼面積:42.70平方公尺

# 在EF-2000, RAFALE, 與F-35A各內載約4,500公斤燃油,F-16A與F-16C內載3,160公斤燃油,且皆在四中二短的標準空戰構型下:

a. 戰機重量:
EF-2000約16,500公斤
RAFALE約14,850~15,400公斤
F-35A約17,750公斤
F-16C約12,600~13,000公斤
F-16A約11,600公斤

b. 空戰翼負荷:
EF-2000約為330 kg/m2
RAFALE約為323~335 kg/m2
F-35A約為415 kg/m2
F-16C約為452~466 kg/m
F-16A約為416 kg/m2

c. 海平面飛行空戰推重比(最大後燃/最大軍推):
EF2000約為1.11/0.74(使用EJ200引擎,承平時期)
EF2000約為1.17/0.85(使用EJ200引擎,戰爭時期)
EF2000約為1.28/0.89(使用EJ230引擎,post-2010)
RAFALE約為1.01/0.67(使用M88-2引擎)
RAFALE約為1.19/0.79(使用M88-3引擎,post-2010)
F-35A約為1.02/0.65(使用F-135引擎,post-2012)
F-16C約為1.03/0.61(使用F-100-GE-129引擎)
F-16A約為0.93/0.57(使用F-100-PW-220引擎)

=========================================

飛行時速:Supersonic

打擊半徑:大於600海浬/1,100公里
(內載燃油與內掛武裝,可能是2000磅級LGB OR JDAM與AIM-120各兩發)

預定武裝配備(澳洲空軍用):
A wide selection of US and UK air-air and air-ground weapons including ASRAAM, AMRAAM, JDAM and Laser Guided Bombs


至於匿蹤性,不論其它,除非台灣能在未來十年內說服老美替我們搞出可內掛AIM-9X的F-35外銷衍生型,否則光是外掛AIM-9X本身,恐怕便足以讓原來美帝原裝貨級數的匿蹤性能(正面最小RCS約為 0.0015m2上下)爆跌幾十倍不止;至於正面最小RCS級數介於0.01~0.1m2之間的F-35外銷貨算不算匿蹤性能打太多折扣???這就見仁見智了.我個人認為這樣級數的匿蹤性能若純為守住台海中線以東的空域已經相當足夠,在因應屆時的最高級數非美製攔截戰機(EF-2000 Tranch III級數)/長程空防系統(S-300改/S-400級數)時,其表現也至少能與今日F-16在對抗現有相應威脅時的表現相當甚至更勝一籌,但是若要深入屆時中國領空或內陸作境外決戰則有所不能.......這樣的能力規格需求應該很能符合老美對台軍售的一貫邏輯思維.


NO:515_206
toga  於 2004/12/14 01:32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在看完上述資料記載之後,個人心中出現一個疑惑:F-35的飛行阻力,是否不尋常的高????
在內裝高達8,200公斤的燃油之下,其在標準內載武裝(AIM-120*2 + 2000Ib JDAM or LGB)時的打擊半徑居然只號稱大於1,100公里級(也有一說為1,300公里級以上)

以Rafale戰機為例,依照法國佬過去說法記載,其打擊行動半徑為:

1. 低空穿透打擊:1100km(油箱3具,計4300L燃油,MICA AAM*4,1000Ib炸彈*12)

2. 使用兩具1150L適型油箱(CFT)+ 三具總計5700L的副油箱,兩枚SCALP-EG陸攻巡航飛彈以及兩枚米卡空對空飛彈的構型下,打擊半徑據估計將可達1830公里左右。

在第一個狀況下,疾風戰機的燃油攜行總量約為8,040公斤,比F-35A還略少一點(而且就在下所知,以副油箱所攜帶的燃油因為副油箱的飛行阻力之故,要換算為有效內載燃油量的話還得先打個七五至八五折,所以此時疾風戰機的有效內載燃油量應該是7,200~7,500公斤左右)可是卻能在多出這麼多外掛酬載重量與外掛酬載衍生阻力的狀況下,擁有與全部內掛,而且還是單發設計(理論上單發設計的戰機應該會較雙發設計者在飛行阻力和耗油上多些優勢才對)的F-35A約略相當的打擊半徑!!!

如果這不是老美蓄意隱瞞F-35真實能耐,或是老法對疾風戰機性能嚴重灌水的話,不知是否意味著F-35在作戰飛行包絡線中的機身阻力非同小可,進而造成其在飛行相同距離,但無論掛載量還是掛載阻力都明顯較少的狀況下反而有更高的油耗...............

假設上述狀況為真的話,那F-35的空戰飛行性能就更值得教人憂慮了,真正攸關戰機能量空戰飛行性能的關鍵指標:剩餘功率的優劣高低取決於戰機的重量,推力,以及阻力,F-35已經在前兩項明顯輸人,而如果再考慮機身阻力的話,依照上述情形看來,似乎是會更加雪上加霜的拉大差距..........

莫非這就是為了匿蹤打擊所必備的犧牲??要能它機所不能,把兩千多公斤的武裝酬載硬塞在中型戰機的肚內,只好以飛阻大增為代價,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卻又要有匿蹤長程打擊能力,只好再塞進非比尋常的大量內載燃油來在克服大飛阻所帶來的高油耗之餘,還能保有足夠腿長,但此舉又無寧是讓戰機的飛阻問題火上加油...............

另外如此一來對台灣而言,除了考慮F-35的空優飛行性能外,可能還有令一點值得介意:從帳面性能數字看來,F-35的腿是很長沒錯,但似乎這是以不成比例的大量內載燃油換來的,但是對於戰時燃料庫存很可能不足的國家空軍來說呢,只怕就是未必未必了..............


NO:515_207
RCI  於 2004/12/14 02:0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CV並不是一種實體設計,而是偏向於設計概念,甚至於只是一些代碼,前翼和CCV根本就沒有關係,當初F-16 ATFI裝前翼也只是為了在研究過程中加入一個可控制有效變數

CCV屬於direct-force flight path control領域,當年不只生產F-16的GD有CCV,F-15的麥道也有在研究CCV!

direct-force flight path control主要是想解決兩大古老問題
1.升力係數(lift coefficient)與攻角(AOA)間的coupled relationship
2.longtitudal和directional二者之控制皆有2nd order relationship

F-16CCV(1974-1977)的年代比AFTI/F-16(?1979-1983?忘了,只記得約在1980年代初期)要早個4-5年左右,F-16CCV利用兩片前翼(Vertical Canards)共有三種飛控modes:

●Ay--Direct sideforce(zero sideslip angle):零側滑角卻有sideforce!換言之,改變trajectory方向的sideforce不是由側滑角產生!由於轉彎不再需要BTT,一旦被咬,能逃掉的機會比傳統BTT靠技術+運氣大上許多!
●β1--Yaw Pointing(zero sideforce):側滑角一直在變卻沒有sideforce!換言之,trajectory不變,卻能直改變sideslip angle!帶來的好處之一便是讓火控能單純化(整合火控的IFFC)而更有效率(例如瞄準地面移動目標)
●β2--Lateral Translation(Constant yaw angle):側滑角一直在變卻沒有產生sideforce!換言之,trajectory方向不變,卻能一直改變sideslip angle!

>CCV的實驗機雖然早已退役,但是其研究的成果就隱藏在之後裝置DFBW的各型戰機控制律中,控制面連動卸耦、控制面相互補償等,這些都是源於或受惠於CCV的研究成果

沒錯!從CCV到AFTI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為ATF奠基!

>CCV就像食神一樣,只要有心和DFBW,F-22、F-35、F-18 E/F、F-16後期型通通都是CCV

如對手是F-22這種等級的匿蹤高手且又配備有AIM-120,F-18 E/F、F-16就算是CCV加上IFFC,除非其RWS偵測距離夠遠且飛行員反應夠快變換飛控模式,否則....
當然,如果對手是其它等級的機種又另當別論,只是小弟認為F-18 、F-16的時機都已過了,並不適合

至於F-22早晚會遇到同一等級的匿蹤對手,這時要回到古老的近身肉搏,CCV9+IFFC就可能派得上用場了!


NO:515_208
cobrachen  於 2004/12/14 03:3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呵呵,信不信台灣的F-16隨時都可以換裝推力29000磅的F-100PW229發動機,F-16的改裝套件可是數都
>數不清,除非是證明失敗的實驗機型,否則你就不能說不能參考改裝,

蠢,還真的有人以為發動機的外型大致相同就可以輕易換裝。

不過啦,換個角度看,只要肯花錢,肯等,肯當白老鼠,F-16改裝F119都可能,所以,話可以隨便說,反正工程和成本又不是嘴巴在負責。


NO:515_209
flak  於 2004/12/14 09:0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其實解耦運動也是機砲空戰的產物。在受限於機砲的BFM柔道中,搞這種滑步的小動作是可以把對手摔個二五八萬,但對現在幾十G的這種高偏軸紅外線飛彈根本沒啥用,還是搞HMS比較實際。

CCV的概念要學過控制的比較容易懂,基本上就是從操控性出發的設計。相對於以往從穩定出發的設計,CCV的想法就是連「穩定」也是靠主動的控制去達成的。所以那些實驗機除了前翼以外,更重要的是利用配重增加控制性,降低穩定性。而前翼之類的是彌補原有翼面控制力的不足。後來的新戰機從頭設計的話自然可以一開始就加入了足夠的翼面。


NO:515_210
伊雲  於 2004/12/14 10:4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CV屬於direct-force flight path control領域,當年不只生產F-16的GD有CCV,F-15的麥道也有在研究CCV!


你講反了吧!直接力控制是位在CCV的大旗之下的一種技術,另外還有CA、BSS、MLC、DY等一狗票也都位在CCV之下
研究CCV建造實驗機的國家不算少,德國人也用F-104做過實驗,阿共有,日本人也有

最近比較有名的CCV技術發展計劃就是一個利用控制面聯立控制,讓飛機就算是尾翼控制面被打掉,還能靠發動機及襟副翼控制飛回家的研究

另外,我沒有看過有文獻說CCV定要和IFFC結合


NO:515_211
RCI  於 2004/12/14 18:1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你講反了吧!直接力控制是位在CCV的大旗之下的一種技術.....

1.從歷史來看,CCV比直接力控制出生得晚

CCV Program是1974年開始,其第一份技術報告是1975年GD公司提報給美國空軍的AFFDL-TR-75-106, Fighter CCV Phase I Report

小弟所知最早在1960年代就已經有人發表Direct force control方面的技術報告了,至少比CCV早了約8-9年

2.就範圍而言,直接力控制亦不一定非得靠CCV才能辦得到!

以下的這篇1971年發表的探討運輸機降落時直接升力的論文便是以傳統的rotational control來產生較快速的normal acceleration response

AIAA paper No. 71-906
by
Lykken, L.O.
and
Shah, N.
Direct Lift Control for Improved Automatic Landing Safety and Performance for a Large Transport Aircraft


>另外,我沒有看過有文獻說CCV定要和IFFC結合

1.CCV本來就不一定要和IFFC結合,小弟是認為戰機的CCV如果不和IFFC結合的話就好比只會凌波微步而不會半點制敵武功的段譽,只能閃躲不能制敵!所以小弟說要加IFFC配套!

2.當年GD的F-16CCV是與IFFC結合的,且差不多同一個時候麥道的F-15CCV也是與IFFC整合在一起


NO:515_212
RCI  於 2004/12/14 18:4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補充
小弟之前在本欄515_194介紹的那篇John H. Watson老先生所賞的文章中的摘要中便有提到IFFC,而本文亦有若干處說到IFFC

例如小弟在515_207文中提到的β1--Yaw Pointing便是與IFFC整合的,小弟僅結錄Watson老先生其中一句

....The mode provides quicker aiming and is an essential building block for integrated fire/flight control systems....


NO:515_213
伊雲  於 2004/12/14 19:2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從歷史來看,CCV比直接力控制出生得晚

出生的比較晚,但是後來被歸類到CCV技術裡面,也不是說DFC不需要CCV技術,而是他本身就是CCV技術的一種

打下敵機最困難的是飛到可以按發射鈕的位置,而任何可以幫助達成這個目標的技術,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NO:515_214
RCI  於 2004/12/14 22:31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CV與直接力控制用在F-16的題目到1980年代的AFTI/F-16差不多都已經做完了

小弟在自我介紹的留言板說過,已經15年沒有讀新的戰機方面的資料,原因之一是小弟當年最愛的F-16CCV加上IFFC在AFTI後已到此為止!

至於後來CCV演變成什麼樣?要怎樣擴充其定義?小弟已不怎麼關心

要不?同樣是增加自由度,我們也可以把海獵鷹上的垂直起降當成直接力控制應用的一種,就不屬CCV的直接力控制了!(加上推力的直接力控制^^)

話題好像有點扯遠了......

至於戰機火控與飛控整合方面的國內研究
如果到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用火控,飛控等字檢索可以找到諸如

xxx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研究所/75/碩士/75NTHU2311019
空對空戰機飛控與火砲整合系統之分析與設計
的老文章

以上這種18年前的老古董論文只是當年國內相關研究的其中一篇而已

相信小弟,類此文章上所用之演算法則當年若讓老美有心者(如John. H. Watson之流)看到,保證嚇一大跳!說不定就會同意在IDF(F-CK-1)上的機礮火控加Director mode了....(按:由於F-CK-1未見配備E-O sensors,小弟認為其上應該沒有Director機礮火控模式)


NO:515_215
RCI  於 2004/12/14 22:3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補充:「到此為止」指的是F-16上的CCV+IFFC!AFTI以後F-16上已無重大新題目可做!

NO:515_216
伊雲  於 2004/12/15 10:57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要不?同樣是增加自由度,我們也可以把海獵鷹上的垂直起降當成直接力控制應用的一種,就不屬CCV的直接力控制了!(加上推力的直接力控制^^)
這也延伸的太過頭了..........= =
目前大夥還是把DFC限制在DLC和DSC上面

國內做飛控的,已經搞到用Fuzzy來做模糊控制,又比當時更進一步了,不過美國那邊的進展就更不敢想像了


NO:515_217
FAF  於 2004/12/15 20:30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小弟是認為戰機的CCV如果不和IFFC結合的話就好比只會凌波微步而不會半點制敵武功的段譽
小弟想問CCV的解偶飛行動作美國空軍有研究其實戰價值嗎?好幾年前的那本獵豹戰士裡就有實驗機用直接力控制的橫移動作頭對頭閃掉AIM-120的橋段。

NO:515_218
RCI  於 2004/12/15 21:1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當然做過CCV-AFTI都有USAF的贊助,當然,NASA也有出資的...

CCV/直接力控制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在不改變攻角或側滑角的條件下瞬間改變飛行方向,所以在作大動作(如閃躲或逃逸)時仍能維持穩定!反應時間(距離)夠的話,閃掉迎面而來的AIM-120不是不可能辦到!

同樣利用瞬間改變狀態而仍維持穩定的好處,CCV亦可在攻擊時提供快速瞄準收斂。但若飛控不能和火控整合,會增加駕駛員工作負擔,節省下來的火控力氣會被飛控吃掉,IFFC將火控與飛控整合後才能真正既提高火控性能(績效)又減低飛行員負荷,甚至可以幫助飛行員取得有利的作戰位置(這在纏鬥時極為重要)!

以上這些都已是2-30年前的老古董了

這種2-30年前的題目小弟已多次表明在F-16那一代的戰機上15年前就已無新題目可做了!


NO:515_219
RCI  於 2004/12/15 21:2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伊雲大

小弟是過份了點....控制已十餘年未碰(Neural-Network玩了一下Hopefield以後便和此領域說再見),現在每天為伍的是諸如CMMI、DOFAF、ISO/IEC-15504、ISO/IEC-12207等「軟」的....


NO:515_220
flak  於 2004/12/15 21:55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CCV/直接力控制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在不改變攻角或側滑角的條件下瞬間改變飛行方向,所以在作大動作(如閃躲或逃逸)時仍能維持穩定!反應時間(距離)夠的話,閃掉迎面而來的AIM-120不是不可能辦到!
不改變攻角或側滑角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機砲(或是HUD)指向,AMRAAM並不會因為這滑步看起來比較炫就不理他。這種滑步動作的側向加速度可能連一G都達不到,面對飛彈只有送死的份(側向滑步達到9G?嗯...飛行員的腰應該會先斷掉)
這種2-30年前的題目小弟已多次表明在F-16那一代的戰機上15年前就已無新題目可做了!
傳統構型戰機加一堆破壞匿蹤、增加阻力的控制面當然沒什麼題目好做,但是把這些控制面全部拔掉,用非直接控制面達到一樣的控制效果才叫做大巧不工。

NO:515_221
RCI  於 2004/12/15 22:53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不改變攻角或側滑角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機砲(或是HUD)指向,AMRAAM並不會因為這滑步看起來比較炫就不理他。這種滑步動作的側向加速度可能連一G都達不到,面對飛彈只有送死的份(側向滑步達到9G?嗯...飛行員的腰應該會先斷掉)

戰機若只有CCV,飛行員有再好的技術都是穩死無疑的!但若加上IFFC便可能有一線生機!


NO:515_222
Akula  於 2004/12/15 23:38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呵呵,信不信台灣的F-16隨時都可以換裝推力29000磅的F-100PW229發動機,F-16的改裝套件可是數都
>數不清,除非是證明失敗的實驗機型,否則你就不能說不能參考改裝,
蠢,還真的有人以為發動機的外型大致相同就可以輕易換裝。

舉手發問
F-16也是使用F100系列,那為什麼不能換裝PW229?是其它什麼因素的限制嗎?


NO:515_223
RCI  於 2004/12/15 23:3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傳統構型戰機加一堆破壞匿蹤、增加阻力的控制面當然沒什麼題目好做,但是把這些控制面全部拔掉,用非直接控制面達到一樣的控制效果才叫做大巧不工。

1.CCV上的直接力控制不一定全用直接控制面才能達到,拔掉前翼後的F-16CCV照樣有直接力控制!
2.比CCV更早以前,在1960年代便有人在F-4上進行研究沒有直接控制面的直接力控制了...
3.CCV/直接力控制不只用在戰機的作戰上而已,在滿足軍機其它領域需求的應用上仍有其用處!
4.當年CCV/直接力控制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放眼未來的戰機,許多成果都應已成為後代各型戰機所衍生運用,甚至加以強化...


NO:515_224
flak  於 2004/12/16 09:4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這種滑步動作的側向加速度可能連一G都達不到,面對飛彈只有送死的份(側向滑步達到9G?嗯...飛行員的腰應該會先斷掉)
戰機若只有CCV,飛行員有再好的技術都是穩死無疑的!但若加上IFFC便可能有一線生機!
實在看不懂這跟我寫的有啥關係,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問題或許是自己沒搞清楚名詞之間的關係是啥?
加上IFFC不會讓戰機滑步的加速度增加,也不會讓飛行員在閃躲飛彈上增加任何勝算。除非IFFC可以讓戰機擊落來襲的飛彈?!那或許真的有一線生機。
當年CCV/直接力控制的研究目的之一是放眼未來的戰機,許多成果都應已成為後代各型戰機所衍生運用,甚至加以強化...
CCV只是一種概念而已,差不多F-16以後的戰機或多或少都是CCV。
所以你要說CCV的研究目的是放眼未來戰機?!當然沒錯,就好像萊特兄弟的飛機有沒有考量到戰鬥飛行的可能一樣。
以前的CCV實驗機得這樣搞,唯一的原因就是手邊沒有新設計的機體,或者說這概念沒有驗證之前,沒有人肯這樣設計新戰機,所以只好把現有機體的穩定性搞爛,再驗證自己的控制系統可以把它修回來。這種概念驗證成功了,以後的戰機就像主機板內建顯示卡了,不必再插些有的沒的。
F-16CCV的概念有沒有沿用下來?當然是有,但就像其他的很多種科技一樣,不斷演進之下,跟祖先也早就沒有什麼絕對的關係。

NO:515_225
zhuhaihangzhan  於 2004/12/16 14:06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冒個泡,支援一下。
CCV中直接力的控制技術,算是CCV的一種基本功能。在直接力驅動的技術支持下。
才有陣風緩和(50-160M低空長時間飛行時,飛機受氣流干擾嚴重,如無陣風緩和
將大大增加飛行員的飛行疲勞)。地形跟隨飛行中,也需要直接力的技術飛行控
制。
直接力控制應用在戰機上並不是爲了用於空戰,其實這項技術主要是爲了複雜氣
象環境下,飛機保持一定固定姿態飛行,所開發的技術。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
爲了更好的進行對地攻擊任務而開發的技術,作用主要在低空巡弋飛行、更好更
穩定的追蹤瞄準地面目標(如爲了更好的進行激光炸彈的目標指示,投擲非制導
炸彈時的目標瞄準。等等)。他主要的貢獻是:減小飛行員在低空飛行時的飛行
難度,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作戰上。所以直接力並非是用來閃避飛彈的。但是將來
隱身技術上,直接力控制將有效的保障,在突襲過程中,永遠保持RCS最小的方向
面對最爲最直接危險的對手。

現在戰機的控制面是非常多的。記得Rafale/EF2000好像是11-13個,而F22更超
過20個以上(F22把減速板等都當作是可以利用的飛行控制面)。在特殊情況下,
飛機通過飛控的損傷容限的功能,即可激活上述不常用的控制面,進行數秒到10
餘秒的飛行動態重搆,爭取獲得最低安全係數的可控飛行能力返回基地(低於這
個指標的話,系統將建議飛行員直接彈射求生)。

F22的飛控系統之強,遠非一般飛機能比。不過實現這些功能,工程上F22遇到的
問題可不僅僅是飛控電子系統一方面的。多電設計的整體構架加上一些硬件的功
能方式改進特別是網絡電液直驅的小型高效率的舵機和遍佈全機的傳感器網絡,
是實現上述控制的必要條件。其他不說,光F22上面那個發電機的功率,就讓人
嘆爲觀止了。
説道F22的電子系統,功能是超強,但是也有一個最大的最讓人詬病的地方,你
們知道是什麼問題嗎?就是他採用的數據總綫太多太混亂了,造成工程上管理上
很多問題,協調連調起來困難。所以到了F35,這方面已經作了極大的改變。


NO:515_226
ryan2181  於 2004/12/16 15:39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AIR BOSS呼叫:

本艦機庫+甲板好像滿場嚕....

各在空機是否該轉降其他艦???


NO:515_227
ryan2181  於 2004/12/16 15:44
Re: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

塔台:

本場滿場....宣告關場

各機請轉降台灣空軍在F-5E/F之後到三代戰機成軍前之相關問題討論~2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6&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